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巡航导弹的飞行区域主要是在多少千米的空间

深度:中国高超音速导弹10分钟破岛链 6马赫速度没法拦|发动机|导弹|中国_新浪军事
深度:中国高超音速导弹10分钟破岛链 6马赫速度没法拦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1月1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表示,中国军方在上周完成了针对突破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首次超高速导弹弹头载具测试。此次测试的时间为日,使用的是被美国军方代号为WU-14的高超音速滑翔载具。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前不久,航空学会公布了第三届冯如奖获得者王振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其中提到他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制之中成绩突出,从而为国产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王振国同志的成果和我们熟悉的WU-14高超声速飞行器是有区别的,他的成果出来应该是一种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而WU-14应该是一种火箭助推-滑翔飞行器,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研制将会有力提高我军远程、快速打击能力。
  目前超音速巡航导弹采用的冲压发动机是亚燃冲压发动机,也就是说气流需要减速之后才进入燃烧室燃烧,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气动做功,会影响发动机的效率,所以亚燃冲压发动机的速度一般在M6以下,考虑到工程方面的限制,实际上还要低,一般现在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速度在M2-M4之间,如果再向上发展就需要超燃冲压发动机。
  美国军工巨头洛-马公司近日披露了一款新型高超音速打击武器方案图。洛-马公司称,该武器是由臭鼬工厂凭借其成熟经验而设计的一款,专用于轰炸机和战斗机使用的高超音速武器。主要用来打击远程高价值目标。从公开图片来看,该武器与美国的X-51A飞行器相似,可能是其发展型号。
  目前亚燃冲压发动机导弹的速度一般在M4以下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特点就是气流不经减速直接进入燃烧室燃烧,这样飞行器的速度就会直线上升,所以被认为是高超声飞行器最为理想的动力系统,不过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困难也非常大,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如何在高速的气流之中实现稳定的燃烧,美国人对此的说法“就如同在飓风之中点燃一根火柴,并让其稳定的燃烧”,所以才会有实现超燃冲压发动机自主飞行这个关键词,这表明国产超燃冲压发动机在试飞之中成功的进入了超燃冲压状态,并且保持了一段时间,这对于国产超燃冲压发动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目前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美国的X-51A,它的SJY61超燃冲压发动机在首次试飞之中工作了140秒(2.5分钟),速度为M5左右。
美国早期披露的X-51A高超音速试验飞行器
  X-51也采用了航空煤油作为燃烧
  同时文中提到超燃冲压发动机采用了航空煤油冷却,表明它采用了燃料应该是航空煤油,航空煤油是现代喷气发动机的常规燃料,它具有廉价、容易保存等优点,在M4以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及高的比冲,不过随着速度的增加,它的比冲就会大幅度下降,当超过M8以上的时候,就无法给超燃冲压发动机来使用,需要用液氢作为燃料,但是不容易保存和运输,所以国产超燃冲压发动机如果采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的话,那么它的速度应该在M5-6之间,美国的X-51也采用了JP-7航空煤油,并且采用乙烯助燃。
  由于飞行器高速飞行加上发动机工作,所以超燃发动机内部的温度非常高,因此需要必要的冷却手段,以保持发动机燃烧室壁温度不会过高,所以国产超燃冲压发动机采用了航空煤油作为冷却剂,也就是说航空煤油能够在发动机壁面里面流动,以吸收热量,防止发动机过热,这个技术实际上是为了让发动机能够长时间工作。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是指飞行高度在20KM―100KM之间、飞行速度大于5马赫的高空高速飞行器。这块飞行区域也被称为临近空间,是介于大气层与太空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传统航空和航天的空白区域。所以在这一区域飞行的军用飞行器,可以凭借速度和高度的优势,完成普通飞行器无法完成的高难度任务,包括侦察、快速打击、反卫星等。近日,就有网友绘制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国未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模样。(制图:超大军事 自住房摇上号了)
  高超声飞行时代正在到来
  从目前来看,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非常复杂、困难,各国都不倾向研制较大的飞行器,近期投入重点还是在战术导弹这样较小的飞行器上面,如美国的ARRMD计划,一方面可以为部队提供新的打击手段,一方面也可以验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发动机、材料工艺、制导导航等方面的技术,为以后发展更大的飞行器打下基础。
  由于高超声飞行器的速度较快,以M5-6的速度来计算,实现5分钟的稳定工作,其动力射程已经可以超过500公里,加上惯性滑行的距离,其有效射程可以达到800公里以上,按照ARRMD计划要求,打击500公里距离外的目标应该在10分钟之内,这样就可以对移动导弹发射架这样的时间敏感性目标做出快速的反应,即使考虑到空气阻力,高超声速飞行器落地的速度也可以达到M4左右,强大的动能可以让它穿透具备坚固防护的目标。
  如地下指挥所,这样就可以减少战斗部的重量,缩小导弹的质量和体积,有利于战术飞机或者舰艇配备,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速度较快不但提高它的打击能力,也提高它的突防能力,由于速度较快,它的可以迅速穿越对方拦截系统的作用范围,降低对方的拦截能力,为了降低空气阻力,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较高,一般在30公里左右,而现代防空系统的射高一般在25公里以下,而防空反导的最低作战高度一般在40公里,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加上高超声巡航导弹采用的机动轨迹而不象弹道导弹那样是抛物线弹道,所以拦截要困难的多,进一步增强了它的突防能力。
网友绘制的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想象图(制图鸣谢:彩虹熊_白玮)
  因此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列装之后,将会大大提高我军对于威胁的快速反应能力,以第一岛链为例,依靠长剑-10巡航导弹,可能2个小时左右才能打击目标,而高超声速巡航只需要数十分钟,同时高速、高穿透、高生存能力及远程打击能力可以高超声巡航导弹打击那些到严密防护、坚固、时间敏感性目标,与弹道导弹相比,高超声巡航导弹航线更加灵活、攻击角度更多,所以摧毁能力也更大,因此未来高超声巡航导弹结合亚音速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将会有力提高我军的火力突击能力。(作者署名:鼎盛 小飞猪)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的位置: &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拦截问题研究
优质期刊推荐美国测试高超声速巡航导弹 时速可达12000千米|武器|导弹|风洞_新浪新闻
  近日,美国及其盟友澳大利亚均证实,近期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机密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测试。报道称,这种导弹的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2000千米(8马赫),这意味着任何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都无法及时将它拦截。这次测试属于“高超声速国际飞行研究实验”(HiFire)项目的一部分。
  高超声速指高于5马赫的速度,即音速的5倍以上。
  军事研究员兰顺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启动于日的HiFire项目是美澳两国在高超声速飞行试验领域的一个重要合作项目,旨在对多项高超声速基础技术开展研究,并建立高超声速下关于气动、热等关键指标的数据库,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支持。美国在高超声速武器方面的研究已经趋于实战化,美国斯特拉福战略预测公司预测,美国将于2025年装备第一批实用型远程高超声速导弹。”
  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2000千米
  记者了解到,美军的高超声速武器主要是由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在背后推动的。特别是近10年来,DARPA在高超声速武器研发方面,连续推出了多项计划。在很多人看来,美国的高超声速武器能够“一小时打遍全球”,将大大提高其突防能力。
  兰顺正介绍:“HiFire项目计划试验21世纪用于先进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的航天运载火箭和武器中的航空航天技术,研究高超声速附面层的过渡、冲击、附面层的相互作用。美国之所以选择与澳大利亚合作,原因在于该项目的发展是基于澳大利亚高超声速技术项目的研究基础以及多项飞行试验经验。”
  澳大利亚高超声速基础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由英国人雷蒙斯多科尔带领建造了激波风洞,开展了高超声速流动基础研究工作。1987年,昆士兰大学T4激波风洞投入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获得了很大进步。20世纪90年代起,昆士兰大学先后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多个国际性高超声速技术研究合作项目,进一步促进了高超声速技术及飞行试验研究手段的发展。
  “其目标是为X-51超燃冲压发动机演示器提供支持,同时为快速响应太空发射研究和高超声速快速打击武器建立一个强大的飞行试验数据库。”他说。
  2009年5月,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们成功进行了HiFire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项目的首次飞行试验,试飞器代号为HiFire-0。2016年5月,澳大利亚国防科学与技术组织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在澳大利亚南部联合主导完成了该项目第5b轮次的飞行实验。实验中飞行器达到了最大高度278千米,最大速度7.5马赫。
  “今年7月12日进行的是HiFire4,据称速度达到8马赫,如果此次公布的数据属实,那么其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2000千米。”兰顺正说。
  距离上战场还有诸多技术难关
  美澳的这个HiFire项目,只是美国众多高超声速研究计划中的冰山一角。
  早在2004年,在美国确定新的核战略之后,DARPA立即推出了一项名为“猎鹰”的计划,旨在为从美国本土发射的全球快速打击空天武器开发验证相关技术。后来,该计划被更名为“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HTV)项目,DARPA相继推出了HTV-1、HTV-2和HTV-3X的系列计划方案。2010年7月,DARPA推出了性能更先进的“弧光”远程高超声速导弹。为实现“一小时精确打击全球”构想,DARPA还在执行着一系列其他高超声速导弹项目,主要有高超声速飞行器演示计划、自由飞行大气层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技术计划及X-51“驭波者”项目。
  媒体指出,这些计划几乎囊括了目前所有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原理和技术,在国际上遥遥领先。就拿此次美澳的试验来说,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时速已超10000千米,但仍可变向。
  对此,兰顺正表示,在该项目中,美澳主要研制的是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该发动机在军事上一般用于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这种导弹为了实现机动飞行,往往采用升力体设计,即通过飞行器本身的形状而不是像常规飞机那样由机翼产生升力和一定的气动控制力,这样使得分析和设计大大复杂化。目前,人类对高超声速高空飞行过程中复杂气流场的分析与预测,以及大空域和宽马赫数下的飞行控制还知之甚少,需要进行大量的高速风洞试验、计算机模拟,更需要进行实际飞行测试,技术难度和研制风险都很大。
  有专家表示,目前美军的高超声速武器,距离真正走向战场还有诸多技术难关需要攻克,有的相关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但是其可能在未来战场上透露出的腾腾杀气,还是令人不寒而栗。
  美国即将具备高超声速打击能力
  近年来,美国媒体总在渲染中国的高超声速导弹威胁。日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向外界披露,中国于日首次测试了一种高超声速滑翔载具。1月15日,中国国防部证实了这一消息。美国军方将这项高超声速滑翔式导弹载具试验对象命名为WU-14,中国国内也有舆论将其称为“DF—ZF”(即“东风—征服”的首字母)。
  《华盛顿自由灯塔报》说,这一成功测试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的国家。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在国会听证会上对中俄高超声速项目的进展表示担忧,并主张:“我们可以做的是开发自己的高超声速武器,并提升相关防御能力。”
  但实际上,美国在高超声速武器方面的研究最广泛、最深入。
  兰顺正指出:“目前,美国虽然还未宣布有任何一款正式的高超声速武器研制成功,但是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已经开始进行高超声速技术的研发,诸多关键技术问题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到现在其技术储备已经非常扎实。美国将军托马斯·马塞罗在2017年2月底宣布美空军计划在2020年左右对其高超声速作战原型导弹进行试验。因此,个人认为美国具备高超声速打击能力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毋庸置疑,高超声速武器对现有防御体系构成严重威胁。那么,未来我们应该如何防范高超声速武器呢?
  “对于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可以发展更为先进的拦截手段,如激光、粒子束等,做到以快制快。同时,也可以着力提高目前已经装备的密集高射速武器。由于相对速度太快,这类武器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弹幕即使其中只有一颗小弹丸与来袭的高超声速武器相撞也会产生巨大的毁伤作用,因此这类武器在未来针对高超声速武器的要点防空作战中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兰顺正说。&
责任编辑:张建利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高超音速飞行器:空天打击“杀手锏”
日前,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海军已经完成了“锆石”新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首次试射。该型导弹的飞行速度马赫数被普遍认为在5~6左右,射程约为400千米,并将配装到“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预计于2022年完成改装工作。为什么一种新型导弹的研制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笔者认为,答案或许就在高超音速上。
高超音速,指物体的速度达到5倍音速(即5马赫)以上。高超音速飞行器主要包括三类: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高超音速飞机以及航天飞机。与主流喷气式飞行器相比,它们的设计飞行高度处于距离地面20~100千米的临近空间,通过超燃冲压发动机实现了从超音速到高超音速的跨越。作为当前军事领域前沿科技的热点项目,高超音速飞行器在美、俄等主要军事国家的发展方兴未艾,并被全力打造为空天对地打击背景下的“杀手锏”武器。
美国—完整构建高超音速装备体系
“1小时攻击世界任何地点”—围绕“常规快速全球打击”和“作战快速响应空间”这两大战略,美国积极开展高超声速飞行领域的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而事实上,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数十年来美国始终致力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总署研发的X-15飞行器就突破了5倍声速;近几年,美国更是接连验证了高超声速气体动力学、飞行器设计、热防护、材料及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力图构建完整的高超声速装备体系。
以美国X-43系列高超声速飞机为例,这种看上去很像一块冲浪板的无人驾驶飞机,从1996年开始研制,到2004年第二次试飞成功,前后共用了9年时间,最终突破7倍声速;“乘波飞行器”X-51系列是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联合主持研制,这一验证机的终极目标是要发展一种比美国原武器库中任何导弹的速度都要快5倍以上的快速反应武器。
尽管X-51系列的研发进程略显曲折,但美国仍通过对高超声速飞行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吸收,接连提出了HTV高超声速轰炸机、SR-91“曙光女神”高超声速战略侦察机以及SR-72高超声速无人侦察机等一整套研制计划。其中,最 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X-37B空天战斗机。
作为第一架既能在地球卫星轨道上飞行、又能进入大气层的航空器,X-37B被研发方美国波音公司定位为无人且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机。它由火箭发射进入太空,最高速度能达到声速的25倍以上,常规军用雷达技术都无法对其进行捕捉。此外,X-37B在结束任务后还能自动返回地面,被认为是未来太空战斗机的雏形。
就在美国2017财年军事预算预览出炉之际,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近率先宣布:公司已在高超声速飞行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有效突破潜在对手的防空系统,解决对抗“区域拒止/反介入”战略的距离问题。对此,不少美方分析人士表示,速度为马赫数5的飞行器不仅可以在对手现代化的防空导弹和战斗机作战半径外发射,还能够及时击中目标,充分确保空天打击的现实效能。
俄罗斯—全力打造核常兼备武器平台
与美国旨在构建完整装备体系的设计理念截然不同,俄罗斯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更具有战略层面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在2001年之后,随着美国正式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再一次引起俄官方的关注,并开始了新一轮的研试工作。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启动“星球大战”导弹防御计划之时,俄罗斯就已经在研制高超声速飞行器。苏联著名导弹设计局—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提出发展一种可以携带“滑翔有翼再入飞行器”的洲际弹道导弹项目,被称作“信天翁”项目,其滑翔飞行器被称为Yu-70。Yu-70采用SS-19导弹作为助推系统,滑翔高度为250~300千米,并具备一定的机动性,可有效避开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但由于受到苏联解体等多方面的原因,该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
2010年,美俄两国签订新版《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奥巴马政府认为高超声速助推滑翔飞行器由于和传统弹道导弹飞行轨迹不同,不应被列入该条约。这意味着即使俄罗斯高超声速飞行器项目使用核弹头,也可不受该条约的限制。现如今,作为可有效突破美国反导系统的潜在手段之一,俄罗斯发展高超声速系统一方面可携带常规弹头用于常规快速打击,另一方面也可携带核弹头作为俄罗斯战略核打击力量的一部分。
俄罗斯战术导弹系统公司的总经理鲍里斯·奥布诺索夫曾指出,配备Yu-71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第一枚导弹将在2020年以前出现,其飞行速度的马赫数将达到6~8马赫。但在随后开展的试验中,由SS-19导弹携带的Yu-71高超声速飞行器再次败北,俄罗斯转而改装伊尔-76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射平台。
现如今,俄罗斯公开新一代3M22“锆石”巡航导弹的试射消息,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领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国“宙斯盾”系统的升级、E-2D预警机和协同作战系统的装备以及SM-6/SM-3等新型导弹的上舰,其海军航母编队的防御体系得到空前的增强,而俄罗斯现役主力反舰武器P-700/SS-N-19在此消彼涨之下的攻击能力也相对下降。所以,作为全新的武器平台,“锆石”新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威慑意义更加突出。
其他国家—应对空天挑战的“必然选择”
除美俄致力于实现高超声速飞行技术的武器化外,各主要航天大国为应对潜在的空天领域军事威胁,近年来也纷纷投身于高超声速飞行技术的研发和演示验证。
其中,欧洲太空局重点围绕“过渡性试验飞行器”(IXV)项目,验证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高速再入技术。2013年,欧空局IXV成功完成下降着陆试验,全尺寸的IXV样机在一架直升机的搭载下从3000米的高空释放,最终通过降落伞以7米/秒的速度安全降落在海上。2014年,IXV开展首次亚轨道再入飞行试验,进一步验证大气再入所需的各项关键技术性能。后续,欧盟可能通过“可重复使用在轨验证机”项目,真正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完整入轨与返回着陆。
在此基础上,英国政府加紧了“云霄塔”空天飞机项目的进展步伐,并为“佩刀”高超声速发动机投资,主要用于轻型换热器技术和制造能力的改进以及发动机的地面验证。“佩刀”发动机将安装于长84米的“云霄塔”无人空天飞机上,既具备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也具备航空发动机的操作特点。目前,“云霄塔”空天飞机项目已通过英国航天局的技术评估,其发射成本将仅为传统运载火箭的1/50。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则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与美国合作开展了“高速射击”“高超声速国际飞行研究试验”项目等计划,积极致力于高超声速基础技术研究。在此之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基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进入空间系统”项目在挪威安多亚航天发射中心开展飞行试验,尽管因助推火箭未将验证机送达预定高度导致试验失败,但总的来说还是获得了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毋庸置疑,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作为21世纪航空航天技术的制高点,是极为重要的军民两用技术。虽然目前仍存在不少技术难题,而且耗费巨大,但其作为众多国家应对空天挑战的必然选择,必将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速度压迫下高超试验内幕曝光 堪称10马赫
来源:新华网
第1页 :中国高超飞行器试验内幕
[提要]  一些军事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对于高超声速飞行技术的研究,可能帮助中国传统弹道导弹实现角色转换,从绝对摧毁的核威慑华丽转身成为高效的常规威慑。尽管中国目前距离实用型高超声速武器尚需不少时日,但美国人眼中的传统优势俨然将倾之大厦。
  高超音速,指物体的速度超过5倍音速(约合每小时移动6000公里)以上。 高超音速飞行器主要包括3类: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高超音速飞机以及航天飞机。它们采用的超音速冲压发动机被认为是继螺旋桨和喷气推进之后的"第三次动力革命"。原文配图:吊挂在B-52轰炸机翼下的X-51A“驭波者”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
  如果中美之间不能达成真正的战略互信,那么在美国军事装备日新月异发展的当口,中国的唯一选择只能是抢步跟进。
  中国高超试验震动世界
  日,中国国防部公开发表声明,宣布中国在本国境内进行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试验。而在此前,美国五角大楼已率先宣布,监测到中国进行了高超声速武器的飞行试验。所谓高超声速飞行器,是指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的飞行器。美国国防部官员向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透露,中国此次试验的是一种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V),项目代号为WU-14。这种飞行器通过弹道导弹作为推进系统发射升空,在大约100千米临近空间高度与火箭分离,进行俯冲机动滑翔飞行,飞行速度最高达到10马赫,大约相当于每小时12 359千米。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后来确认了这一说法,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我们对外国防务动向进行例行监视,我们注意到了此次试验”,海军陆战队发言人杰弗里中校说。
  中国军事专家把此次试验赞誉为重大突破。这次试验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测试以10倍以上声速飞行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国家。高超声速武器一直被国际防务界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因为它能在任何现有导弹防御系统作出有效反应之前命中并摧毁目标。一旦部署,它能够极大地推进中国战略和传统导弹实力。毫无疑问,在高超声速飞行技术领域,中国与美国的距离已经缩短。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潘超)
原标题:揭秘我国速度压迫下高超试验内幕 堪称10马赫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超声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