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6政策科学考题 "部门利益政策化"违背自然之道的事例公共政策什么本质

策,提供公共服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具;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姓名:2016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政策科学》【0698】第四、;第二、从公共政策的客体来看;共政策一旦制定和执行就对全社会发生作用,对全社会;(横线以下为答题区);答: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社会大多数成员或统治集团感觉;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
策,提供公共服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特征。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2016年 6 月
课程名称【编号】:
《政策科学》
第四、从公共政策的目标看。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决定了它的公共性。公
第二、从公共政策的客体来看。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是公共问调节的是社会的公众和公共事务,维护和增进的是公共利益。 第三、从公共政策的性质看。公共政策是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价值分配过程中体现出公共性。公共政策的正当性来源于它的问题取向的公共性。公共政策进行价值分配的过程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以全体公民获利为目标。
共政策一旦制定和执行就对全社会发生作用,对全社会具有强制性、权威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3、什么是公共政策问题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答: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社会大多数成员或统治集团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答题不需复制题目,写明题目编号,按题目顺序答题
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一、单项选择题
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列人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1、D
它具有关联性、公共性、主观性、历史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可
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公共政策问题分成不同的类型。 二、多项选择题
8、ABCD 4、作为政策工具的规制工具的缺点 9、ABC
10、ABC 答:一是规制经常扭曲自愿和私人行为并导致经济低效率。比 规制限制了供求双方的交易,就会影响价格机制。二是规制还会三、问答题 遏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因为规制限制了试验的机会。三是规制往1、什么是公共政策 往缺乏灵活性,不允许随机应变。四是就管理角度而言,不可能答: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和其他政治团体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对任何不受欢迎的行为都制定规制。最后,由于信息成本、调查的公共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规范的总称。成本和诉讼成本过高,所以规制的强制成本也较高。 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公共政策有法律、规章、法令、措施、办法、5、公共政策执行要坚持哪些原则 方法、通知、条例等多种形态。 答:忠实原则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及其人员2、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需要做的就是全面准确地理解政策内容,根据政策目标指引的方向,有答:第一、从公共政策的主体看。公共政策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步骤有计划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
共组织,既包括法定的公共组织又包括非法定的公共组织,既包括政府又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就是根据公众的需要来制定政
民主原则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性原则。要让政策目标群体以及相关群体参与到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去,了解每一个环节,同时对政策执行主体
行使监督权。政策执行主体应该以符合公众意愿的方式执行政策,积极主动地回应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与公众一起推进政策。
法治原则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保障性原则。政策执行必须坚持法治原则。政策执行主体是由宪法或其他法律、法规赋予的承担政策执行的专门性机构;本身就是坚持法治的结果。
系统性原则是政策执行的内在要求。在政策执行中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坚持整体观念,运用系统方法,全面推行政策,发挥政策的整体性;强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注意政策间的协调,考虑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使政策配套,服从于社会发展需要。
创新性原则是政策执行的补偿性原则。政策执行主体在具体执行政策过程中,必须根据各种主客观条件变化,以合法、合理、合乎经济性的方式灵活予以应对,是对执行过程既合乎政策要求又顺利推进。
经济性原则,尽可能以最少的政策执行成本实现最好的政策效益。由于公共政策具有时效性特点,公共政策执行还得加速尽快执行,以免时过境迁政策目标失去意义。
首先,所需解决的政策问题类型和特性直接决定政策执行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越复杂的问题,执行的难度越大。政策执行中所要触动的权力关系越多,涉及的机构和人员越多,政策目标越宏大,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幅度越大,规范的技术操作等级越高,政策执行的难度就越大。全面性政策要比局部性政策执行难度大;高层级政策比低层级政策执行难度大。同一层级,同属局部性的政策,也会因问题的简单与复杂程度不等造成政策执行难度上的区别。
其次,政策问题需要规范的目标群体行为种类越多,政策执行要面对的困难就越多,政策执行的难度就越大。
第三,政策问题涉及的政策目标群体人数的多寡,对政策执行的难易程度也有极大影响。一般而言,政策问题涉及的目标群体人数越少,政策执行的任务量就越小,越容易执行,执行也越有效;反之,则难以执行,执行的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最后,那些旨在调整目标团体的行为方式的政策问题,由于其数量与调整难度问题,都会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受历史文化传统的熏陶和现实影响,人们养成了特定的行为模式与习惯,倾向于某种定势,容易保守,难以改变。要想改变这些思想行为非常困难,尤其是希望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改变的那些政策,注定会走向失败。为了实现特定政策目标,必须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思想行为领域以作改变。
4.第一,政策的权威性。政策制定主体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公众对政策的认同度以及面对政策执行时的行为倾向。一般而
6、构成公共政策问题的要素是什么
答:(1)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公共政策问题源自于客观存在的社
会现实,来源于一些可以观察到的,能够表述出来的客观事实和问题情境,这些事实或问题情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问题的察觉。只有当其未来的趋势和危害性已被人们所洞察,才可能进入政策议程,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3)团体与组织活动。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只有采取一定的团体或组织行动才有可能影响有关公共组织和政府。即便是少数权威统治人物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行为才能将他察觉到的公共问题变成公共政策问题。 (4)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政策问题必须由有关政府组织或社会公共组织依法采取相应的政策行动来加以解决。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分) 1、论述公共政策自身的特性如何影响政策执行
答:公共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目标群体行为的多样性、政策目标群体
人数及其行为调适量,都直接影响政策的顺利执行。
言,层级越高的政策制定主体制定的政策权威性越高,反之则越低。政策制定的法治化程度也会成为影响其权威性的因素,即使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政策制定主体也必须根据程序化原则严格制
间,以及中央与地方政策间应该具有内在的联系,在基本精神上保持一致。公共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必要的财力物力资源必须有基本保障,否则公共政策无法执行。同时,要注意注意成本投
定政策。否则,不仅政策权威性受损,政府的权威也会遭到侵蚀。入与效益产出比,尽可能以最小成本实现最佳收益。必须保证信
第二,政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能根据主观臆想设计一个
息流通机制的畅通无阻,最大程度地为执行创造好条件。
政策问题,在根据主观想象制定一项政策。政策产生于这样的基 础则必定无法实施,即使是强制实施,也会后患无穷。必须反对
并抵制那种不符合大多数公众愿望的政策。政策的科学性奠基于
政策的合理性基础之上,是指在政策合理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程 序,采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得政策执行方案原则性与灵
活性兼具,操作性强,可行性高。如果不是以科学的方式加以落
实,好的政策同样不会有好的执行效果。
第三,政策的具体明确性。一项政策要能够顺利执行,必须
具体明确,即政策方案和目标具体明确,政策措施和行动步骤明 确。同时,政策的具体明确性还要求政策目标切实可行、可以实
现和客观评估;政策方案应该指出所期待的结果,并要明确规定\ 完成的期限。实际政策执行中,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政策不仅
无法执行,还会引起政策界限不清从而造成政策随意变通执行。
第四,政策的稳定性与连贯性。公共政策必须保持相对的稳
定性。政策间如果自相矛盾,政策朝令夕改,执行起来则必然困
难重重。不同的政策之间,以前的政策、现行政策与将来的政策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932016年西南网络大学《政策科学》大作业_图文等内容。 
 2016年6月西南大学网教《中国旅游地理》[1191]大作业A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5 姓名: 王务家...  西南网络大学《行政组织学》大作业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程。”表现为...刘媛媛 2016 年 6 月 直接决定组织体系的规模 ,组织规模与行政流程成正比 ,与...  2016最新西南大学网络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A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学号: 姓名: 2016 年 A卷 6 月 答:...  [0027]《文艺美学》2016西南大学大作业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0027]《文艺美学》2016西南大学大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XXXXX...  2016年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大作业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姓名: 201 6 年 6 月 可以促进政治变革、发展。...  2016西南大学网络文化与伦理大作业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南大学网络...2011 年春晚,傅琰东表演《年年有鱼》魔术后 10 分钟,就有人在网上自称 破解...  2016年春季西南大学心理学考试大作业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南大学心理学...-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3、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 ...  2016年春西南大学心理学大作业答案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9、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2016年春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16年春期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心理学》课程作业答案(大作业) ...2016年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年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1)
|0|0|暂无简介
青岛华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内教育...|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VIP价格: ¥48.00元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西南大学2016年秋季马克思主义考试资料.doc 1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唯一、简答题:(选做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哲学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它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它是辩证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肯定和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第二,它是批判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所以哲学的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的反思。第三,它是实践第一的思维方法。它强调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社会实践发展了,人的思想认识就必须不断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它是超经验的思维方法。它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实践观庸俗化,反对把过去的、一时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真理照搬套用,它以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冷静地审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行为。2、马克思主义产生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产生三大理论来源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品质是什么???????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唯物主义哲学有那些历史意义???????答:?正是由于马克思科学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所以,它在社会历史理论以及哲学史上引起了伟大变革:第一、它使唯物主义彻底化了,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来了。第二、它使社会历史理论科学化了(历史唯物主义产生前,全部历史理论从总体上讲都未能达到真正科学的水平)第三、它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他们没有发现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他们只是从道义上批判资本主义,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使人们看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无产阶级。正因此,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5、矛盾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矛盾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是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与范畴有那些?????????答:1、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以及人类认识发展不断在曲折中前进的辩证实质。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曾经自发地认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如先秦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基本范畴  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有五对,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7、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构成是什么???????答: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第一、客观物质性?第二、主观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第一、实践的主体是人?第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第三、实践的手段是工具设备。??????????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第一、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与进步?第三、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8、认识的总规律是什么?????????答:认识的总规律: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公共政簧执;米切尔?黑尧曾说过,“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学;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与本篇论文的多个主题词均有相当关联的文章;(二)对某项具体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关系进行了分析的;铆万玲,何华兵,;;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公共政策执;(三)尽管没有体现博弈的内容,但却对公共政策执行;(
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公共政簧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米切尔?黑尧曾说过,“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学者们声称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的研究主题,或者一个‘遗漏的环节’时,他们实际上可能是在用一套新的语言来包装一个老的主题,然后声称自己的研究的原创性。”o为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在对与论文单个主题词关联的一万二千余篇文章进行去租取精后,不得不承认:尽管目前与本篇论文标题基本契合的著作和学位论文还屈指可数,但论文的所谓“原创性”要打一些折扣,因为与之相关的内容分别在某些研究公共政策概况、研究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部门利益、研究公共利益、研究博弈论的成果中有所体现,只不过比较分散而有待整合。换句话说,从利益博弈的角度进行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研究是以对学界成果的筛选及系统化为前提的。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与本篇论文的多个主题词均有相当关联的文章。“利益结构分化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及其治理”o一文的观点是:中国当前社会利益结构分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利益意识强烈、利益关系复杂、利益竞争激剧,这种利益结构分化深刻地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执行权威、执行过程和执行效益。因此,强化公共政策执行权威、优化公共政策执行的利益整合机制和加大利益整合力度,将有利于公共政策执行对利益结构分化的治理和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从利益的角度分析地方政策执行问题的解决机制”国一文认为地方政策执行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利益的角度可以将地方政策执行问题的解决机制分为三类:一是中央政府的上层决策机制;二是地方政府的自身纠错机制:三是标的群体的调适机制。
(二)对某项具体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关系进行了分析的成果。如分析中国环境政策的文章@以污染罚款政策为例对绿色政策的执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博弈分析,特别强调在绿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和能动性。研究城市拆迁政策的文章@认为中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主要有公共利益、被拆迁户利益、开发商利益和政府利益,这四种利益之间存在交互博弈的关系。政府、开发商和被拆迁户是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主要利益主体。其中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实现者和维护者,但也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开发商是纯粹的理性“经济人”,它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极具资本的扩张性和渗透性。被拆迁户是城市房屋拆迁活动的被动参与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地位不平等,其利益容易受到“权”(政府)的约束和“利”(开发商)的侵害。o【英1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M】,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09页印陆小成,刘贵忠,“利益结构分化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及其治理”【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6.18页
铆万玲,何华兵,。从利益的角度分析地方政策执行问题的解决机制”唧,‘行政论坛》,2004年第5期,41―42页
。苏时鹏,张存霞.器光红,“绿色政镱执行的博弈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第6期,8.10页。黄信敬,“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博弈”【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38-42负
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土地开发政策的文章国的观点是土地的开发过程必然涉及各方主体对土地开发利益的博弈:保护耕地与城市外延扩张存在着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存在着农民与政府的博弈;旧城区改建与城市生态建设存在着利益与文化的博弈;城市旧区拆迁中各利益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使政府、开发商与居民之间存在着博弈。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合理分配土地开发带来的土地收益,并通过对不能达到最优配置状态的资源进行更新和整合,在行为主体进行利益分配的博弈中,找到一个均衡点,使行为人不再存在其它任何能够改进双方利益分配的交换。
(三)尽管没有体现博弈的内容,但却对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府利益、利益集团或公共利益进行了单独分析的文章。如研究政府利益的学者圆承认: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政府,客观上存在着与公共利益不同的自身利益。政府利益的存在及其冲突是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原因。对政府利益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规范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利益集团的研究者@认为;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制定后能否实现的关键性环节,也是政府部门公共行政的中心工作,必然会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利益集团往往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其核心目标并不在于上台执政,而在于千方百计地影响政府部门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也有学者国对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进行了比较,认为公共利益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能够满足作为共同体的人类的生存、享受、发展等公共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的总称。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言人,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为公众谋利益是其职责,但政府作为共同体组织,也存在着自身狭隘的利益。这些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1、政府利益的主体是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而非社会全体,具有非社会共享性和排他性;2、政府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是私人利益的简单相加;3、政府利益有时会破坏公共利益。
(四)尽管没有提及公共政策,但却探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关系的成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与制度创新”@的主要观点是:中央与地方的博弈行为是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但由于博弈双方信息获得的不对称性,使得最终的博弈均衡总会有利于某一方。当前,中央向地方的放权缺乏规范化约束,再加上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改革尚不到位,致使地方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导致了“弱中央”和“强地方”的局面,产生了诸多的负面效应。“中。朱洪波,“土地开发中的利益博弈与均衡”阴,《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第2期,66.70页
。王国红,。试论政策执行中的政府利益”【J】,《棒海论从》,2004年第3期,47-49页
。中国良,陆小成.“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川.‘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55-57页。支U玉蓉,“析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J】,《叫川行政学院学撤》,2004年第4期,5-8贞
印R|jI『娜,高小健,“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J4制度创新”I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15.18页23
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关系及对策研究”回一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呈现出新的景象和趋势:地方政府成为独立利益博弈主体,围绕着对经济管理“责、权、利”的重新定位和分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也始终进行着利益的博弈。“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o在全面回顾和总结中国财政体制分权化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关系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过程,文章认为中国应当加快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用法律来规范、界定和保障权力的调整界限及其运作过程,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法人地位,以增强中央政策的可信度。
。柳俊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关系及对策研究”IJl,‘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68.72撕
。庞明川.“中央≮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Jl,‘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2期.55-61页24
第一章概念、假设、研究范式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现代政府输出的主要产品,是联结政府和社会的基本纽带,政府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实现其对社会各领域事务的管理,塑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如果以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丹尼尔?勒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作为政策科学产生的标志,那么可以确定,迄今为止对公共政策的研究至少已有50多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从各自的角度研究分析公共政策问题,但对于究竟何为公共政策,界定却各有侧重,“公共政策作为一种理解政治变化的途径,其定义几乎与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一样多”回。
尽管对于公共政策的具体涵义众说纷纭,但从诸多的定义中,我们仍然能够提炼出符合公共政策特征的一些共性。
首先,政策前以“公共”限定,表明了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曾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o。这里的“公共”,首先指向“公共权力”――桑玉成、刘百鸣认为,“只有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它才谈得上制定公共政策”;@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也曾将政策制定者分为官方和非官方的:官方的是那些具有合法权威的政策制定者;非官方的是有关利益团体、政党和作为个人的公民,只有前者制定的才是公共政策,后者制定的则是“非公共的”政策回。除了“公共权力”之外,“公共”也指向“公共利益”――宁骚认为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o;陈庆云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公共政策的定义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其次,尽管学界对于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是否为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尚未达成一致,但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却早己得到明确。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o【美】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M1,朱子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3页
o【目J药师寺泰藏,‘公共政策;政治过程》【M1,张丹译,北京:经济日报}}j版社,1991年,2页。桑t成、刘西鸣,‘公共政策学导论》【M1,卜海:复_日-大学出版社.1991年,58页
of荚1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M】,庸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44.58页
。宁骚,《公共政策学》fMl,北京:岛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10贞
。陈庆‘,‘公共政策分析》【M1,北京:中国鲐济出版社,1996年,9页25
曾表述,“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①台湾学者朱志宏认为,“公共政策是由伊斯顿所谓之政治体系中的‘当局’――即政府――所制定的”。o大陆学者李成智界定:在政策科学研究中,有时把由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独立出来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形成了公共政策的概念。公共政策是政策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制定的政策。o
再次,公共政策是系统的过程。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④,在这里,“制定和执行”是对公共政策活动过程的概括。英国学者理查德?罗斯在《英国的政策制定》一书中提出,不该把公共政策只看作某个孤立的决定,而应把它看成是由“或多或少有联系的活动所组成的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及这些活动对有关事物的影响”@。中国学者孙光也曾在《政策科学》中表述,“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策措施和复杂过程。”o
第四,公共政策包含竞争和选择。有国外学者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各团体之间为争取自身利益而相互竞争并达成妥协的产物,是在任何既定的时间内.经由团体竞争达成的一种均衡”。,体现了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博弈特性。也有许多学者把公共政策看成是“选择”的结果,如美国学者丹尼尔?w?布罗姆利定义“公共政策本质上是关于个体和集体选择的制度安排结构”o,这一观点被中国学者加以阐述运用:“所谓公共政策就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在一定时期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成本与政策效果的比较,对社会的公私行为所作出的有选择性的制度安排”国。
第五,公共政策强调价值分配(或称利益调整)。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定义公共政策为“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o,明确价值是公共政策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他解释,“一项政策的实质在于通过那项政策不让一部分人享有某些东西而允许另一部分人享有他们。换句话说,……一项政策包含着一系列分配价值的决定和行动”n。这些定义中的“价值”,在中国学者给卟R.rye(1987),UnderstandingPublicPD脚,EnglewoodCliffs,NewJeney:PearsonEducationlnc,p.3o朱志宏,‘公共政策概论》fM】,台北:三民书局。1983年,7页
。李成智,‘公共政策》【Ml,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年,5页
。伍启元,‘公共政策》(上册)【M1,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4页
钮转引自谢明,‘公共政镱导论》【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页
。孙光,‘政繁科学》【M1,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3.28页
。E?Latham(edsXl956),TheGroupBasisofPolitics,PoliticalBehaver,NewYork:TheFreePress,p.239
o【荧】丹尼尔?W?布罗姆刹,‘经济利益0经济制度》IM】,陈郁、郭字锋、汪备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卜海人民jlj版桂,1996年,292贞
。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l,‘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13页
8H?口Lasswcll,A-Kaplan(1970),PowerandSociety,NH:YaleUniversityPress,p.71
“f荛】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l,马清槐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12326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_图文59等内容。 
 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阶段,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的...整个政策实施中的地位及作用,回顾西方公共政策 执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和巴达奇的博弈模型等的基础上,...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关键词政策执行偏差利益博弈 所谓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在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上有政策、下有...  对于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有关资料我总结了以下三个方 面: (一)公共政策内容的偏离。 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执行部门难免会考虑自身利益而偏离...  2财富值 从利益集团博弈的视角分析... 5页 2财富值 中国股市政策与股市投资者... 2页 10财富值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地... 8页 免费...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得失的考虑进行的一种利益博弈的过程, 政策执行主体...尤其是对公共 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以及政策...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文库...利益博弈的不确定性使得公共政策制定的结果表现出不...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 8页 1下载券
我国公共...  请你分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是: 1、政策敷衍 指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将政策束之高阁, ...  整合利益关系:减少政策执行偏差的必要手段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环境复杂多变,在政策实执行的过程中,政策主体 常常会利益博弈而导致出现执行偏差。 本文主要探析政策...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现代公共政策过程本质上就是利益博弈过程。公民在参与...(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政策执行就是通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邱少云违背生理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