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正见不昧因果是什么意思思

&&&&&&&&&&西台隆耶著
祈礼大恩根本上师宝
由大恩门摄住吾心莲
为利他故加持吾相续
加持自心行于法正道
加持消除道惑幻显智
加持证悟本净实相见
加持即身圆满四相智
三门不离至心而祈礼
为度化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老母有情,并使彼等即生成佛,而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树立起业因果正见
业因果的问题虽然是内外道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内道佛教的因果见是最为圆满的因果正见,故修行人应该树立起佛教的三世因果、自心自作自受、因果面前众生平等、如是因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法修持解脱道必得解脱等等业因果正见。仅仅是从自己今生所造作的诸多恶业看来,今生若不作解脱,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若一旦转生为畜生等,那更是造恶业多、行善业少,难有出期,故应细致取舍因果。虽然汝欲于寿终之后,神识自然消失成无,亦无有恐惧,但是实际之中并无此等之事,汝看看临终业力较对时手抓虚空、喊天叫娘的情形就可了知,将必定会因为种种业因而感受种种果报之故应该细致取舍因果。如云:“一切异熟均由善恶业,无欺因果黑白业相随,有漏因果之业生定解,且证无漏如空胜密意。”
行人于业之因果应该作如是观修思维:如云“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其中因缘所生的诸法是指轮回、涅槃和道位等因缘所摄的一切法。因果微细,唯有佛陀能全知因果,佛陀全知一切所知和主要宣讲了轮涅的因果;即四圣谛,如理如实了知轮回的因集谛、轮回的果苦谛、涅槃的因道谛、涅槃的果灭谛的取舍。大修行人虽然不昧因果,但是仍然需要随从佛陀的经教而宣讲。阿罗汉亦有四种不知因:因时间久远而不知因,因对境遥远隐蔽而不知因,因佛法深细而不知因,因分类无量而不知因。初行者应该依止经律论续等开显的因果正见去受持取舍因果,于此等开显之外的具体事物的因果关系则不必强求,知道其因果方向,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是因如是果等,着重于断恶行善、修持解脱道即可。佛陀遮止初行者随意对号入座的去寻找此因是何果、此果是何因,因为业因果太过微细,一般人寻来找去的寻找不到时就极易引生无因生的怀疑等之故。其中寂灭因的方式有小士道、中士道、大士道三种方便。归纳而言,诸恶莫作,即断除诸不善业等;众善奉行,即奉行诸善业等;自净其意,即以三士道的方便等来清净自心相续;是诸佛教,略若如是。欲即生成办二利解脱的行人应该积极在善因上来增上修行,唯一依师安住在即生成办二利解脱道中,以直断与顿超等方便精进心行禅修。
次之如是观修思维:应思维三世因果、自心自作自受、如是因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因果正见。有者提倡常见外道的“我作他受、他作我受”等因果观,这种常见外道的因果观虽然比断见外道的“拨无因果”等因果观要好一些,但仍然是一种非因非果的虚假因果观。那针对断见外道徒作为暂时引导的方便还勉强可以,却不应该拿来与佛教的因果正见打混,更不要迷惑、误导佛弟子,修行人应该善加区分清楚。比如“积福之家、必有余庆,祖辈造福、子孙享福”云云。这类将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两者假立为因果关系是不合理的邪知邪见。那“积福之家、必有余庆”等现象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现象并不是一种因果关系,而仅仅是一种共业现象而已,比如家族、民族、世界、人道等皆是共业现象,不要将这种共业现象之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法假立为因果关系;而应该遵循“自心自作自受”的因果正见,以此作为基础,若别业相同者聚集在一起就可能形成共业现象,并不是“我作他受、他作我受”的虚假因果关系。若以“我作他受、他作我受”的因果观来指导自他平时的善恶业因果取舍,自己造了善恶业反正不要负责任就极为容易引发敢作敢为、无恶不作等,或者不顺利时就可能“破罐子破摔”、“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等的极为消极的观念之中怨怨艾艾、纠缠不清、空耗人身精力而死去;却不知在因缘将散时正是新一轮因缘的起点,正应该好好的把握,调正自心,真正趋入、安住于闻思修行正法;那这类“我作他受、他作我受”的因果观是一种消极的推卸责任的因果观,应该舍弃此等邪知邪见。若以“自心自作自受”的因果正见来指导自他平时的善恶业因果取舍,因果面前众生平等,自己所造的善恶业必须由自己来承担责任,故能时常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的行持而取舍因果;这种“自心自作自受”的因果见是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因果正见,如是一来修行人去断恶修善、修持解脱之道等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真正对自己负起了责任,才会真正对他众亦负起责任来,去利益众生,发起菩提心来积极主动的精进修持即生成办二利解脱之道。诚心诚意的随喜、感恩大众诚信因果以及如法的对自他负起责任来。
再如是观修思维业之自性:因善恶之业而生苦乐之果报,白业指意乐和行为一直都是善的业,黑业指心念和行为一直都是不善的业,还有心与行善恶不定的黑白交杂的夹毒之业;时逢五浊恶世,行人所行持的纯净善业稀少,多是夹毒之业或者不善业,其获得的果报亦是相应的乐苦及夹毒之果报;比如以贪嗔等烦恼心从事工作、行持布施等,其获得的果报亦是相应的果报。如云:由此种种业,而现种种相。又云:业自作自受,未作者不受,已作不空耗,报尽忏净灭。善恶业受报的前后顺序:受报业重先,近结生力大,先造者先受,取舍如粉末。那善恶业的果报在临终时要先感受哪个呢?其中受报时第一个顺序是“业重先”,即是善恶业中哪个果报成重就先感受那个,比如决定性的大善根将于临终时必定成熟其善果。受报时第二个顺序是“近结生”,倘若没有特别的重业、轻重程度相当,那靠近临终结生的那个业将先感受,比如生前已经有一定善根的行人,临终十念、一念的行持其生前的修法而往生化身刹土。受报时第三个顺序是“力大”,若是距离临终结生远近也相同,那以曾经串习力大的那个业就将先感受,比如咱们提倡修行人再再的去串习、修持自己特别相应的有缘法门。受报时第四个顺序是“先造者先受”,假如连串习力方面也是一样,那按照其造业的前后顺序,哪个在前就那个将先成熟。行人于此应该知道如何善加取舍。
善恶之业依赖于阿赖耶:于法界中悉皆不分别的无记法阿赖耶作为基,轮回与涅槃的一切善恶业均以种子的形式依存于阿赖耶;从任运自成之无为法觉性依于本性之基而称之为本性真实义阿赖耶,从轮回之法七识聚及习气依于无明之基而称之为种种习气阿赖耶,如是一切善不善业悉皆依于阿赖耶,从而显现各种苦乐果报。轮回的因果善不善业、随福德分的贤劣之业,悉皆依存于种种习气阿赖耶上,同样涅槃之因暂时性的有为法道地所摄的一切随解脱分善业、现前所有道位等一切业,悉皆依存于种种习气阿赖耶上,而其离垢之果依于佛性,如同云遮蔽太阳,云散而净之部分依于太阳一般。
业总分为善业与不善业,其中以三毒之心而起害他之心与行为等为不善业,所断之十不善业:杀生、不与取、邪淫即身三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即语四业;贪心、嗔心、邪见即意三业。具足对境、意乐、加行、究竟而成其不善业之根本。因恒常、贪执、无对治的不善发心之强弱而恶业分为重、中、轻三品。其分为四种果报受报:异熟果报,呈现三恶趣。等流果报,为寿短多病等,以及嗔恨者等。增上果报,成熟于地处,如出生于有荆棘及杂草等地。士用果报,增长业因,长时漂泊于无边轮回之中。
其中离三毒而起利他之心为善业,分为有漏及无漏,所行之十善业: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调解纷争、说话温雅、谨慎言、知足、慈愍、信解因果。具足对境、意乐、加行、究竟而成其善业之根本。因恒常、串习、无障碍的善的发心之强弱而善业分为上、中、下三品。其分为四种果报受报:异熟果报,呈现三善道及解脱。等流果报,为长寿等,以及慈愍者等。增上果报,成熟于地处,如出生于悦意处等地。士用果报,增长业因,长时处于三善道之中等。
另外十学处及六度等为善业,若意念不得造十不善业,此后纵遇命难也不造,此意念即断十不善戒,戒后护生等更好,还必须具足三殊胜来实修。若自心相续之中具备了出离心,即具备出离罪恶之心,同时具有宁死不舍此之誓愿,那就有戒体;否则若自心相续上没有出离心,那即使是断除了十不善,也不具备戒体,故应该使自己具有出离心从而具备戒体的去受持戒律。同时应该护持严禁恶行戒,佛弟子的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不害众生,因为佛法不害众生之故;饶益有情戒,利益众生;摄集善法戒,六度万行;密乘誓言,不离三门是三金刚的自性。再如是从杀生等十不善到大圆满誓言之间的自性罪与佛制罪的三乘戒律,每一项都要时常针对自心相续之中是否具备出离罪恶之心,同时是否具有宁死不舍此之誓愿,如此一一核对检查。另外有两种清净,一是不犯而清净二是忏悔而清净,末法时应多念百字明忏悔;对以上所护持的戒律、能护持者和护持的功德之三轮皆是显而无自性的行持。
四重罪八邪罪等为恶业。其中四重罪:一是居智者之首位;坐要有次第,世间以贵贱、年龄等来分坐之次第,佛法中从戒律、智慧等来分坐之次第。二是享用瑜伽士的财物。三是居比丘僧团顶礼之前,因为僧不礼僧之故不要居于比丘僧团顶礼之前。四是享用某种决定修行期限内的修行人必需的食物,因为此等食物若被用去一点点,那其特定的期限内就会不够用而耽误彼修行之故。八邪罪:毁谤白法、赞叹黑法、给修行者积累资粮等制造违缘、扰乱具信者之心、舍弃上师、舍弃本尊、舍弃金刚道友、舍弃坛城。
业成熟的三种方式:顺现法受业,如善恶业的现世现报;顺次生受业,如无间业;顺后受业,如杀人杀马等业。因此修行人欲即生成办二利解脱的关键在于生前如法依师精进修行,种下决定性的大善根之业。诚心诚意的随喜、感恩大众如法的诚信因果、增上修持善法。
若问一个人出生在富贵之家,他随意挥霍,为富不仁,那他很快就会遭遇恶报吗?若这个人仍然又在多做积累福报的事,那他是不是生生世世都可以过得很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汝所说的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不决定是那样的。比如第一种,若彼以前种了一串善因,现在其善果已经成熟,虽然彼现在以造恶业种恶因的方式来消受自己正在现前的福报,于往后因缘成熟时必定感受其果报,但是若无有更大的恶业先成熟,那还是要先耗尽这福报后再受其他果报的;比如某人虽然有些小福报,然而彼却以贪嗔痴之心亲自花钱或者雇人再再买来许多众生,并且将其伤生害命等,如此以造恶业种恶因的方式来消受自己正在现前的福报,那待因缘成熟时必定感受其痛苦的果报,甚为可怜。再者彼作恶来消受自己正在现前的福报的同时又在广行善事,如是善恶交杂,往后也将是随其善恶业力大小等差别来相继感受其果报。总之行人应该无著安忍在消受現前的善恶果报,而重在增上种善因上用功来增上光明;这样如同在银行中存款常常存入取出一般总是用之不尽,若只取不存那如杯水车薪一般总会用尽的。
若修行人仅仅耽著追求有漏的世间善果、福报,那是不是修行呢?若修行人仅仅是耽著追求有漏的世间善果、福报,虽然也算是一种修行,但在这五浊恶世中要恒时行持十善业那已是极为不容易,因为平时自心一不小心就随十恶业等流转迷乱而去,等到临终善恶业力较对时到底谁的力大实在无有把握!哪怕是善业先成熟,但是有漏之故其总有尽头,享受福报尽后仍得堕落下去,总之善恶业生死流的轮回火宅是无有究竟安乐的。故修行人修持善法时要以根本上即生成办自他解脱为要,应该以前行发菩提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发愿三殊胜摄持来修行,而成为用之不尽的菩提道上暂时与究竟的善因善果以及安乐。
若有者虽然认为自己相信三世因果,但还是觉得来世太遥远,为何不争取就在今世享受轮回安乐呢?一些恶人虽然造尽恶业,却还在今世享尽荣华,对今世的人来说不是不公吗?轮回后就算他受到恶果,但众生已不是今世的众生了,即使就是那个众生那也不记得了,那又有何意义呢?……有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在五浊恶世中是非常正常的。咱们要谈这些的基础一是要讲道理,二是要对自心负责,否则谈来谈去也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轮回中因果不虚、如是因如是果,业自作自受、未作者不受、已作不空耗、报尽忏净灭,那未尽其果报又怎会丢失呢!众生是以心为主来承受业因果的,虽然六道轮回中一世一世的身体坏了,但这心相续还是那心啊!比如身如旅店、心如客人,旅店可以不同、客人还是那个,六道轮回中的身心亦尔。如是因果面前众生平等,心相续上自心自作自受的业因果,难道真的不公平、没有意义嘛?!行人今生自己的福报不够要多多向自心内反观自之过失,多从种善因上来增上善的变数。既然你相信三世因果,那又何苦担心自己做了善法而不记得呢!应该担心自己所作的善法不够多而没有福报随意利他才是,这因果公平的很,决不会赖你的帐啊!
无始以来六道众生是随自心自作自受的善恶业因果而流转轮回的,临终时随业力大小、先成熟的而去,如是自心无有自在、于轮回之中头出头没的随顺善恶业生死流漂流不息,倘若修行人只是争在一时享受轮回的妙欲安乐那又有多大的意义呢!修持解脱道就是调正自心从而达到逆生死流、出离轮回、现前本有的安乐,如是才真实具有大义!
再者相信因果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相信三世因果,二是相信如法修持解脱道必得解脱。前面谈到了唯是以心为主,解脱也是在自心上禅修而解脱的,这需要修行人自己放下万缘去心行禅修、真修实证。诚心诚意的随喜、感恩大众如法的相信因果、修持解脱之道。
增上因之善变数
虽然佛法本来清净无垢,但是佛法大海却可以容纳一切净与不净者,各种根机皆能从中获得其相应的利益。其中善恶、净不净、种种意乐的众生皆能通过修持相应的佛法,着重于因上用功,从而清净业障、增上功德。比如在三宝门中种福田,并非是只有人道众生、善良众生、清净众生等等才能行持的专利,而是各类众生以种种意乐、不同方式皆可于中培植福田,特别是刚强难化、业障深重的众生更应该加大力度为了自他而广种福田。因为彼等的资粮更为可怜、急需扶贫之故,反而应该先施以种种方便加以钩牵,稍加调柔之后再将之安抚于闻思修行之解脱道中。
行人因为福德因缘仍未具足,故一时修行难以增上,若是往昔有点世间的小福报,虽然于下种时还夹杂着毒,却欲更加圆满,那又该如何去做呢?当然应该着重从善因上来增上变数。首先从三世因果正见来讲,自心自作自受、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虚等,也就是因缘成熟而无有障碍时必定会现前其善恶果报;现在有点世间小福报,应该知道这是往昔自己种的善因现在结善果了,若在下种时还夹杂着毒,那果报成熟时就不一定如同自然稻粮、天降珍宝雨一般是完全清净的善果,欲其更为圆满,那应该重在新一轮善因上着力。对已经现前的福报大概咱们可以这样来使用,分成三份:一份用于上供下施、重在种善因,结合善愿等以致于善果源源不断。一份用于自己及亲友的正常生活开支等。一份用于发展及储备等。总之行人应该如法安忍已经现前的善恶果报而不要过多的于此烦烦恼恼、纠缠不清、空耗光阴,应该及时调整心态而着重在善因及善缘上来趋向、增上光明;即在因果不虚有个定数的情况下,再去多多的行持善法、种善因来增上善的变数,从而使其现有可怜的一点点小福报增上、乃至更为圆满。
如云:如是因如是果、自心自作自受,关于业因果一般情况下会有个定数。又云:业自作自受、未作者不受、已作不空耗、报尽忏净灭,虽然一般而言业因果会有个定数,但是在果报还未成熟之前,通过如法忏悔、修持种种善法能忏净业障、积累资粮,从而业因果也有个变数,修行人应该着重于种善因来增上善的变数。故修行人于因果定数若是已经现前其果报了,那应该如法去安忍其果报,尽量的又转种善因来增上善的变数;因果定数若是还没现前,那应多在种善因来增上善的变数上下功夫,从而增上或改变所谓的因果定数。其关键是增上善因的变数,那又如何增上善的变数呢?在三殊胜摄持下,一般可以种上供上师三宝的功德田和下施苦难众生的悲田等来种善因,从而增上善的变数;更为殊胜的就是成为如法依师修行的修行人精进的积资净障、安住在行持修行人之事中。虽然一般修行人应该重在闻思修行的基础上,但是修行人在闻思修行的同时,还是应该如法积极的参与自己所依止的大恩根本上师的弘法利生事业当中去,以致于迅速增上自己的资粮,乃至于能够真实的弘法利生;特别是自己闻思修行的资粮不足时,修行人更应该加大力度的缘自己最为殊胜的对境所依止的大恩根本上师及其事业来增上修持。若是通过如是修行达到了善根显发、心能转境等,那增上善的变数就较为容易落在实处,所以修行人如法依师调正自心、增上见解的真实修行是最为重要的。诚心诚意的随喜、感恩大众在增上善因的变数上持之以恒。
十方处众&&常住管理&&个人修行
&咱们修行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因为自己的实际状况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然是“恰似清风拂面舍。心海若起许微波。正好事上把心调。不失行人真本色。”但世俗显现上还是应该如法的遵循其相应的规则,归纳而言就是如法的遵循十方处众、常住管理、个人修行方面的一些法规,而彼等本来是无碍的,有碍的只是自己一己轮回私欲而已,而自私自利之心正是修行人禅修愿菩提心等修行中着重遮破之处,故本来无碍。
虽然坐要有次第,世间以贵贱、年龄等来分坐之次第,佛法中从戒律、智慧等来分坐之次第。但是为何“居智者之首位”被列为四重罪之首?其义到底如何呢?首先应该了知何谓智者,在佛法之中称得上智者的行人善知识那至少应该是具有见道以上的清净心印传承的明眼善知识。又因为智者之上仍有智者、唯佛无上之故不要去坐智者的首位。此处关系到十方处众、常住管理、个人修行等方面的一些相关规则,较为复杂,还是大概大概的举佛事等例来略加说明。如幻佛事本来都是十方僧众共同的佛事,信施请僧时也应该以平等的发心去请十方僧众来做其佛事,若是大众皆如法的去承办佛事那大众都能获得应有的广大利益;其中关键之一在于代表十方僧众的十方现前客僧是否能到位参加佛事并且如实的获得应有的利养。其中具体承办的道场可能是某个寺庙,具体承办的僧众包括代表某道场常住僧众的现前常住僧和代表十方僧众的十方现前客僧两部分;若是当时两者都有那都不可缺少,否则大众都难以获得应有的广大利益,而且久之弊病丛生,危害极大,故大众应该善加取舍。若是承办十方僧众共同的佛事,那坐之次第应该按照十方处众的法规来安排;中间的大法座是十方智者公用之位,西单的第一个位置是十方智者之首位、应该是空着的。接下来根据智者的多少安排若干个位置是十方智者的位置,若是西单的位置不够,还可以在东单等显赫处增设智者的位置;西单的第二个智者的位置一般应该是空着的,表示常住恒时诚心诚意的期待智者到来的强烈意愿。常住僧众中的智者可以在智者的位置中的合适位置上次第而坐,若是来了智者那就请智者次第坐在智者的位置上,有必要时应该请某位智者坐在中间的智者公用之位上去开示开示。智者的位置之后可以按照戒律或者智慧等来次第安排一般长老、常住值事、一般僧人等的位置。虽然时下情况有些变化,但是仍然可以在以上如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略加调整即可。
情况之一,常住的智者如云,其中有一位特别的智者,是诸智者所宗,特别的智者坐过的法座,其他的智者不敢去坐;因为从个人修行的过程当中来讲弟子依师应该恒时具有敬畏信心等之故,非常随喜如法的依师修行。若是哪位智者不敢去坐某处的十方智者公用之位,那就不去坐嘛,应该这样来修持上师法,护持自己的清净誓言;若是一定要到中间去讲一讲,那可以在十方智者公用之位的前面暂时性设置一个小法座,在其上说一说即可,这只是个人修行的事情而已,略加调整即可,并不相碍。虽然这位特别的智者此时的弘法因缘非常好,值得欢喜,他老人家可以上去多多的坐坐;但是此十方智者公用之位不能私有化,十方处众法规仍然不能坏。若有更具威德的智者来了,有必要那还是可以上去开示开示的;再者按照一般而言百年现前无常之后,若其他的弘法因缘起现时那还是有许多智者会上去坐坐的。其实本来各不相碍,只是十方处众法规与个人修行之间稍微感觉有点冲突而已,理顺一下即可。
情况之二,常住没有智者,教法的弘扬、常住的管理那将如何正常进行;虽然常住没有智者,但是教法的弘扬、常住的管理等仍然应该正常进行。若是某位常住管理人员有必要一定要到中间去讲一讲,那可以在十方智者公用之位的前面暂时性设置一个小法座,在其上说一说即可;汝应该明白:一般作为常住管理人员多是发心依从事僧众来迅速培植自己闻思修行的资粮,并不是以做值事来骑在僧众的头上作威作福的享福,更有甚者居然缘最为殊胜的对境上师三宝而造诸恶业,极为可悲可怜!其实彼等本来无碍,只是十方处众法规与常住管理等之间的事情而已,稍微理顺一下即可。十方智者公用之位千万不能被一己轮回私欲而废除或者降格,以致失坏十方处众法规。
以上智者的位置与客僧的利养的问题,常住若是能如法管理,大众正常闻思修行、弘法利生,精进的成办修行人之事;那将使此一方的众生能最大程度获得应有的广大利益,增上修行的顺缘,功德甚巨,非常随喜;其关键之一在于常住的值事等不夹杂自私自利的心态和行为,否则虽然看上去也是在忙碌着,但是实际上获得利益甚少,而罪障倒是增加不少,并且极为严重。虽然可以理解多是魔要失坏佛法,故来迷惑行人,但是因为牵涉到十方僧众,汝看似不大的事情若去造业那其罪业可不轻,来为人一趟不容易,若是落得个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的境地,那真是可悲可怜啊,切记慎之慎之!本来因为有十方处众法规等之故而有铁打的常住,因为有十方僧众的佛事等之故而有流水的僧人。行人应该时常反思:为何这山头好久没有智者来了呢?在哪里已经被我那自私自利之心堵塞了吗?云云。修行人应该如是常常反观自心,善加处理好十方处众、常住管理、个人修行等之间的关系;比如个人修行方面如法的依师修行、所依止的大恩根本上师是自己的唯一怙主,常住管理方面如法的按其规则管理、不欺负代表十方僧众的现前客僧,十方处众方面如法的按其规则行持、不要提倡老子天下第一;总之十方处众、常住管理、个人修行等之间应该善加区分清楚,彼等本来无碍,有碍的只是自己一己轮回私欲而已。若是因为自己自私自利之心使其堵塞等而导致各个山头老死不相往来,各自盲修瞎炼,那将弊端丛生,佛弟子的闻思修行、弘法利生之事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已了,这样太使人伤心。为什么修行不上去?倘若缘十方僧众时常处在犯重、盗用的境地中,那又如何能够修行得上去啊!行人于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有过失那还是应该及时发露忏悔,忏悔真好,是吾每天重要的修行之一,于《调心引导》中有专修忏悔的殊胜方便。
总之业因果方面暂时能了达善恶之取舍,究竟成办二利解脱。为了能在自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因果正见等,应该具足四种对治力进行忏悔,同时愿一切众生具足因果正见等,亦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而虔诚祈祷上师加持:祈礼大恩根本上师宝,由大恩门摄住吾心莲,为度如海老母有情众,并使彼等迅速成佛果,祈请加持自心行于法,祈请加持法行于正道,加持树起业因果正见,三门不离至心而祈祷。如是观修、思维、祈祷的观察修至心平静时,自心安住在无缘之中,安住不了时又如前观察修,至心平静时又如前安住,如是反复进行止观交修、增上见解。入座的后行回向发愿。座间随顺座上而行。
修行应该侧重于质量上,当然数量也是需要的,行人应该不间断的修持与自己相应的佛法。诚心诚意的随喜、感恩大众如法的相信因果、坚固了出离心、精进的禅修解脱之道。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二零一二年西台隆耶于雪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五喜:德性建设,也需要因果正见来打气啊--学佛网
&五喜:德性建设,也需要因果正见来打气啊
发布:玉在口中&[ &]&& 日期: 20:33:00&&
&出门必小车,言必称领导,这样的日子从一开始就是幻相,但的确消耗了我不少的福报,所以代步工具更新了,我却非常固执,坚决拒绝享用,对用了几年的一辆自行车倒是敝帚自珍,感情不减当初。&用这车有几大好处:一是环保,不烧油;二是健身,来回四五里的路也就骑个一刻钟,运动强度不大也不小;三是安全系数高,既然是游哉悠哉的心态骑车出行,便不用与其他交通车辆争分抢秒,不好行驶的地方可以干脆下车推着走;四是便宜,才300块钱,丢了也不用太上心,到目前已丢了四五次,有几次是隔了三四天才被找到,都没有被人收去当废品卖;五是耐用,买个胎或换个什么零件,也用不了多少钱,一晃眼就有些时日了。六,存放不占地盘,节约空间。七是方便于破除面子,人家都是宝马大众一溜烟地满车跑,骑这么个破单车上街,还真需要勇气,还真需要一颗不卑不亢的平常心。八,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珍惜个人和社会的双重福报。&我不是鼓吹人们要回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但这些好处也不能视而不见吧,要不然,国家为什么还大力发展共享单车呢?我大力支持共享单车,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消费,三四线城市还没推广,在省会城市受用了几次,感觉挺爽的。&好,言归正传。昨天下午这车的轮胎漏气了,到一家费品店去借打气筒用,老板娘一开口就说没有打气筒,而我先后在这家店打过四五次的。于是,我用乞求的口吻保证:这是最后借一次。老板的两个小孩左右为难,在他们母亲的默许下,到底给我找来了打气筒;还给他们的时候,我不忘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是,气是打足了,今早(19日)一看,又瘪了,归零。粗看起来,是我浪费了感情,实际上,对我自己以及对这老板娘都是一次心性的考验。&举手之劳就能帮到人家,为什么不做呢?借四次是同意,再借一次就不行了,这是什么德行呢?德要积才厚啊。收破烂当然会遇到许多烦心事,但收破烂也是生活,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做什么并不重要,国家主席与掏粪工人的手可以握在一起就是证明,但一个女人德不厚,子女就不可能有什么光明前途,难道还要他们收破烂?她当然不懂这个,所以一是拒绝我事小,二是讲了假话事大,三是失德事更大。&从世俗的角度而言,焉知蒙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来日不会发达?想当初我也有被人称为领导的时候,眼下有点时运不济,他日(或者来世)我若得以东山再起,对方事不要做得太绝,到时候搭上个话办个事,还是要方便些吧?所以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无明的众生苦啊。&这是有公案可查的。当年佛陀带了弟子去一个地方传法,路上口渴了,要阿难去化点水来喝。阿难恰好遇到了一个妇人打水回家,讲了情况之后,妇人偏不把水布施给阿难。后来佛派了文殊菩萨去,那个妇人竟然主动打招呼,很热情,布施给文殊菩萨了。大家感到很诧异,问佛是何因缘?原来,某一世,阿难与文殊同行在大街上,见到一个死老鼠,当时的阿难掩鼻就走了,而文殊却蹲下来,把它小心地掩埋了。生死轮转再相遇的时候,彼此的态度就有了不同。&相信了因果,就减轻了很多负担,因此自始至终,我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件事当中所受的轻贱,所以才有了厚着脸皮去乞求去保证,但如果没有《金刚经》的修为垫底,这单车我还能骑吗?这事我还能忍吗?这人还有脸面要做吗?&光明禅师讲得实在太好了!禅师说:《金刚经》是“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们讲的”,“高高在上者愈是放不下我执法执,愈是很难得到金刚经的加持受用。为什么呀?因为诵持般若经典之后,会有很多被蔑视、各种痛苦、各种不如意的考验,高高在上者们谁能轻视你呀?反而很多今生今世显现贫穷低贱之人、或者真正如虚云大师放下一切名闻利养的大德们才能够得到金刚经加持,因为他们已经放下了很多了!”&可见,无事时隐藏了多少君子,有事时识破了多少小人,还真被古人给说中了。人性就是这样,推己及人,表示理解,也更加慈悲自己。道不同,不相与谋,连一个打气筒的利益都不允许别人拈边共享,想一想,因果真是可怕,人生真是寂寞,如果还去向这类人布什么道,人家肯定会打哈欠的,如果老拳相加,也一定不奇怪;但换一个人,情况可能就大相径庭了。这就是因缘果报的奇妙了。&可见,事情没有谁对谁错一说,有的只是因果与无明,有无因果正见,结果效果简直判若霄壤!但是无明的众生喜欢执着,喜欢抱着一个“我”死死不放,那可就真是苦了啊!&&&&&愿功德回向所有的怨亲债主早日明白过来,相逢一笑泯恩仇。&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昧因果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