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的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
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文件类型:
资源类型:
资源大小:
资源等级:
资源文本内容预览:
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2、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的程度。 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流程: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
师: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句哪一字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二)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18并看插图,回答以下问题:一、黄海大战1、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
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
,接着,又发动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
”。2、经过:1894年9月,中国
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
,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
,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双方激战达五小时之多。3、结果:四艘日舰包围
,邓世昌沉着应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但要也将用尽。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
”号撞去。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二、《马关条约》1、背景:黄海大战后,日本海军进攻
,很快就侵占了辽东半岛,接着就夹击
。威海卫是
的基地,结果,
全军覆没 。慈禧太后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马关条约》。2、内容:清政府割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允许日本在中国
等。3、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三)合作探究探究1:材料分析题:(分析题目,体会邓世昌的爱国精神)材料:“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公”指谁?他的官职?
邓世昌。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 (2)上述材料中的“此日”是指何年何事?
1894年的黄海战役 (3)上述材料中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4)上述材料中“壮海军威”是指的什么事?是称赞邓世昌。因为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军激战,在弹药将尽时,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鱼雷,全舰将士壮烈牺牲(5)假如你是此人,面临生死抉择怎么做?就义,为国捐躯,死如泰山之重;求生,留得青山在,再抗日寇。(6)如何评价此人?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探究2:甲午中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出示材料:材料1: 甲午中日战争中,礼部侍郎志锐上书说:“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痛遗患,以至今日,夷焰张,贪婪不已,一误再误,则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材料2: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小组分析解答下列问题:1、志锐在上书中对中国清政府和日本分别持怎样的看法?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志锐对日的主张是什么? 3、志锐对日本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用甲午战争的有关史实证明你的判断。4、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签订,台湾已割给日本。)5、“颐和园又搭天棚”,做什么?(颐和园在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6、综合有关材料,探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师生归纳:指出那拉氏、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清政府的妥协退让、腐败无能、避战保船政策最终导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探究3: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 同桌合作,完成《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对比: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割地
其他
2、逐条分析,升华认知:(学生体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如何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为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建立了基地。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反思总结
能力提升】1.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2.教师强化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3. 谈一谈: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勿忘国耻,珍惜今天,为明天祖国的腾飞而努力)板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六要素):1、原因:2、双方、时间:3、经过:4、结果、影响 :
二、《马关条约》1、时间、地点:2、双方代表:3、内容:割地、赔款、开埠、设厂4、影响:(四)达标反馈一、精挑细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执掌清政府实权的是( )A、慈禧太后
B、 光绪帝
C、 咸丰帝
D 、李鸿章2、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该首先阅读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A、 林则徐
C 、邓世昌
D、孙中山3、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大臣是( )A 、左宗棠
C 、慈禧太后
D、林则徐4、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1)俄国
(3)英国 
(4)日本A、(1)(2)(3)
B、(1)(2)(4)
C 、(1)(3)(4)
D、(2)(3)(4)5、下列四条约中,规定赔款白银二亿两给一国的是( )A 、《南京条约》
B、《 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下列哪些说明《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中国半殖民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下列条约中,内容涉及到割占中国一行省的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瑗珲条约》8、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事件是:( )
A、威海卫之战
B、辽东战役
C、黄海战役9、《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碍最为严重的是( )A、 赔款白银二亿两
B 、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割辽东半岛二、材料解析题:
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请回答:(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再次提升:《助学》达标训练教后反思:本节课《马关条约》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充分利用下列方法使学生理解并巩固这个难点:(一)列表法:对《马关条约》内容的记忆和每一项内容的影响,可以与前面学习过的《南京条约》进行对照列表,通过对照列表比较记忆,记忆的会更加准确和牢固。分析、比较法: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和危害逐条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认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下载地址(如遇到一个下载地址无法下载,请换另一个进行下载)
------分隔线----------------------------
本册资源导航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09-02-01 &
甲午海战之前,中国的发展势头应该是很好的,洋务运动开展了好多年,进行了很多改革,虽然有很多满清政府的阻力。日本倾全国之力和北洋舰队打了一仗,虽然风险很大,但对双方的意义深远。对中国,日本延缓了中国的近代化,日本得到大量的赔款和割地,但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实际上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 日本发动的对华战争跟欧美有本质区别,日本为了占领土地,奴役中国人,掠夺资源;欧美是要中国开放通商。 甲午战争所签订的,&马关条约&是自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来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它表明世界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条约签订后,中国大片领土沦为殖民地,便利日本进一步侵华,助长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增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力量.允许在华设厂,增辟商埠,便利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后最苛刻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承认日本统治朝鲜,使朝鲜变成日本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和战略基地。巨额战争赔款,加上赎买辽东半岛的款项,共23亿两,相当于清朝廷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朝廷无力偿还,只得大借外债。而日本凭着中国的巨额赔款,实现了工业化,加速了军国主义的进程。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省等大片领土,更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破坏。 《马关条约》公布后,英国认为辽东半岛的割让,对俄国不利,这正是英国梦寐以求的。而俄国则认为《马关条约》妨碍了其独占东北的野心,因此与法、德联合劝告日本退回辽东半岛。日本不敢对抗三国,只得对三国让步,但对中国则一步也不让。5月5日,日本表示愿意接受劝告,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有,但清朝廷必须向日本交付赎金。10日,三国与日本商定:中国向日本交付的辽东赎金3000万两白银,然后日本从辽东半岛撤军。11月8日,中日订立了《交收辽南条约》。三国干涉还辽,成为外国列强开始瓜分中国的标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有: 1、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2、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3、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4、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5、开辟内河新航线; 6、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 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 银3000万两作为交换条件。 对中国—— 条约逐条分析: 1、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便利了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向中国东北扩张势力。 2、台湾、澎湖列岛大片领土的割让,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五十年之久。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3、清政府为了偿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4、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长江的中上游; 5、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民发展。 6、欧美列强根据片面最惠国条款,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总之,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整体分析: (政治)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台湾等地的割让,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经济)2亿3千万两赔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允许列强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军事)促使清王朝首先进行军事改革。 (思想)促使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等。 (感情)泱泱大中华输给一个蕞尔小日本,从此人们心中蒙上了一层自卑的阴影。 (对外)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外国的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对日本—— 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高,民族情绪高涨,从此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赔款用于国内的教育,为日本的崛起培养了众多人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使用次数:21
入库时间: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这道题做得确实是让人感觉很憋屈的。拔特,人家可是说了“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一般而言这应该算是过程的部分吧。这B(成因)和D(结果)咋看咋不对啊。再看C讲得可是对手啊。我跟86公斤 #可圈可点组卷网coo&级以上的对手打拳击就说明我已经步向86公斤了嘛?!不对吧?!!完全不能体现我的“形式和内容”带有近代意义啊有木有!好吧,好歹北洋海军还是现代化军队啊,最能说明咱们步向近代化了。就选它(A)吧。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甲午战争数据曝光:15组数字真实还原甲午海战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戚其章
资料图:甲午战争
  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整整120年。如今,读者们或许深深厌倦于海量的纪念性文章,需要对这个历史事件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而数字的体现便是最直观的。因此,早报总结了15组数字,或有关战争全局,或有关微观战史,或有关战争幕后的“花边”。或许,有一些还会让读者看起来不是那么舒服,觉得伤害民族自尊心。
  没关系,这世界上没有比数字更真实的东西,民族自尊心中的虚假部分被真实冲击一下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如今就先从大数据开始吧。
  甲午开战时,清朝陆军总兵力达96万人,而日军总兵力为24万人,清军与日军的兵力之比达到4:1;然而,清军一线战场实际参战部队主要以淮军为主,只有十余万人(有说法是最多20万人),实际参战兵力可能还不如日军(17万人)。
  4小时40分
  黄海海战的时长。日12点50分海战打响,至下午5点半结束。中国30年洋务运动的自强成果,就在这4个多小时中灰飞烟灭。
  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日本海军只被击沉了区区一艘鱼雷艇,而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或击沉,或自沉,或被俘(共14艘)。
  在中日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损失5艘军舰,而日军被击沉军舰数为0。在中国方面,参战军舰为10艘,经远、致远、超勇三艘船被击沉,扬威、广甲自爆沉没;日军参战军舰为12艘,虽无沉没,但数艘军舰受创。
  整场甲午战争,那么“激烈”的一场决定国运与整个东亚世界体系的大战,日军只战死了1132人,海军加陆军。在日军战争时期总共阵亡的13488人中,病死的人占到了阵亡总数的88%之多,也就是说,大清陆海军击毙的日军总数大约只有疾病的1/10,如果不包括台湾义军消灭的数字,大清陆海军消灭的日军只有700多人。
  与上一个数据相关,甲午日军在台湾的阵亡人数高达10841人,占日军阵亡总数的80%之多。从这一点来说,清朝的北洋舰队等正规军还远远不如台湾的“抗日游击队”。
  具体到战争期间的历次“大战”,日军的战死人数之寥寥让人非常怀疑清军的抵抗力度。比如,日军从朝鲜突破“固若金汤”的中国鸭绿江防线时,只阵亡了33人,而清军阵亡了500人;在攻占号称远东第一军港的旅顺之战,日军只阵亡了40人。同样是旅顺,日军在日俄战争中的攻坚战中,伤亡人数高达6万人,光战死就达到了1.6万人。
  甲午战争期间中国军人也有英勇的闪光点。在甲午首战―丰岛海战中,货轮“高升”号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宁死不屈,在船上1116名中国官兵中,有871名官兵壮烈殉国。
  甲午战争期间,不仅日军因为各种传染病伤亡惨重,由于部分病毒被伤病员从中国带回国内,导致各种传染病如霍乱痢疾在日本大流行。最惊人的是,战争期间连日本在两年前宣言消灭的天花也死灰复燃,造成了3000多人的死亡人数。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民众在战争期间因为上述传染病共导致12万人死亡。可见,与清军的坚船利炮相比,“生物战”要有效太多。
  166.6厘米
  甲午时清军的平均身高。除身高(高两厘米)与胸围两个数据占优之外,清军的体格数据几乎全面落后于日军:体重、肺活量、握力、呼吸差。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买春私娼横行,仅在日军大本营广岛,战时便有5000名私生子出生。
  在占领辽东半岛期间,日本警察也担负起了“治安任务”。在“强奸”一栏中,日本警察共逮捕或讯问了67人,除了65个日本人之外,其中竟然还有两名中国人。在这期间,日本警察还讯问了241名日本嫖客,32名中国妓女或淫媒,还救治了4名被强奸妇女。除此之外,还逮捕了两名中国毒贩,罪名是“卖给日本人鸦片”。
  甲午战败后中方总共向日本赔款2.3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仅为8000万两白银,赔款相当于清朝3年的财政收入。
  日军将85%的战争赔款用来扩军。用于陆军扩充军费为5700万日元,海军扩充费为1.39亿日元,临时军事费为7900万日元,发展军舰水雷艇补充基金为3000万日元,共3.05亿日元,占偿金总数的85%。
  日军将10%的战争赔款用来推进小学义务教育。
  注:本文主要数据来自《清日战争》(宗泽亚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和《甲午战争史》(戚其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UM002)
原标题:甲午战争大数据:你或许不知道的15个数字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午战争历史背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