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电池中国代理商在中国有多少客户,都有什么企业呢?

(责任编辑:赵卓然)日韩企业占据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大部份额|电动汽车|电池_业界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日韩企业占据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大部份额
相关阅读:
  导语: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虽然电动汽车市场越做越大,但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却越来越集中,大量份额都被、LG化学和三星SDI三大亚洲厂商占据。
  以下为文章全文:
  奥迪周三宣布,该公司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可以行驶310英里(500公里),这款汽车使用的是韩国LG化学生产的电池,这也是越来越受汽车厂商欢迎的三大亚洲供应商之一。
  由于汽车厂商之前在相关技术上的尝试屡屡失败,加之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结果逐步明朗,越来越多的顶尖汽车厂商选择LG、三星SDI和松下作为主要电池供应商。在各大汽车厂商放弃自主研发、传统渠道和创业公司三大来源后,这三家亚洲企业已经初步成为行业赢家。
  通常而言,汽车厂商都会自主开发发动机等关键零配件,而在重要性较低的零配件领域则会采取分散采购的方式,把订单交给多家供应商。正因如此,这三家企业迅速崛起为欧洲、亚洲和美国汽车厂商的关键供应商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专家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目前只有少数公司能够开发出质量、重量和成本都符合汽车厂商与其的电池。而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没有多少汽车厂商能掌握相关的化学技术。
  当然,电动汽车目前仍然是一个小众市场,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不仅开发成本高昂,而且面临着油价下跌的挑战。然而,尾气排放监管规定已经促使奥迪等厂商努力开发电动汽车,他们往往都会选择上述三家亚洲企业作为电池供应商。
  波士顿新兴科技研究公司Lux Research本周预计,电动汽车电池市场规模有望从今年的5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300亿美元,而三大亚洲公司将会瓜分多数份额。
  “如果以5年的跨度来看,我们认为松下、LG和三星SDI将会拿下约80%的市场份额。”Lux Research电池专家考思敏·拉斯劳(Cosmin Laslau)说。
  而江森自动和A123 Systems等曾经参与过竞争的企业,也都在落后于人的情况下纷纷改变发展方向。这些公司如今转而为混合动力汽车供应容量较小的电池。
  得益于日产Leaf电动汽车的订单,日本NEC仍是第二大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然而,由于日产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最近表示,下一代Leaf将会使用LG电池,使得NEC的订单可能不保。
  戈恩最近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已经开放了电池订单的竞争,以此获取最好的电池。目前来看,我们认为最好的电池供应商是LG。”
  NEC发言人拒绝对该合同发表评论。
  身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的松下,正在为、大众和福特供应电池。Lux表示,该公司过去12个月的全球份额达到38%,而如果特斯拉的销量继续增加,这一比例还有可能继续扩大。
  随着LG化学与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达成协议,该公司正在迅速崛起。倘若能够赢得Leaf的订单,而特斯拉也无法达成销售目标,LG化学就将在2020年超过松下,成为全球头号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
  LG目前的市场份额为11%,、雷诺、沃尔沃、戴姆勒和大众都是该公司的客户,其中部分公司还在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中使用LG的电池,而且很快就将使用更大容量的版本。
  通用汽车目前在雪佛兰Volt中使用LG电池,单次充电可以行驶50英里。到2017年,雪佛兰Bolt将凭借LG电池实现单次充电200英里的续航能力。
  Lux Research的拉斯劳认为,如果供应商趋同而且数量减少,可能阻碍创新,迫使规模较小的公司使用更加奇特的化学成分与巨头展开竞争。
  “这可能迫使规模较小的创新者进一步研制先进的新型电池技术,因为只有凭借突破性的技术才能对抗巨头的规模优势。”他说。
  与多数企业不同,LG化学是一家材料和化学品供应商,而非电子公司。该公司有能力为不同的应用模式和电池开发具体的化学物质,而且失败率极低,因此颇受汽车厂商欢迎。
  通用汽车传动和电力系统副总裁拉里-尼兹(Larry Nitz)表示,该公司对使用Volt用户的调查发现,这款车中的LG电池使用近3年后,续航能力几乎没有衰减。
  “我认为,这是在电池生产领域实现了医药级品质。在为第一代雪佛兰Volt生产了2000多万个电芯后,我们发现每100万个电芯的故障还不到2次。”他说。
  松下表示,由于该公司在电池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为许多客户供应了产品,因此也可以提供高品质的电池。(书聿)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韩企抢食中国动力电池市场 有关LG化学你了解多少?
> 韩企抢食中国动力电池市场 有关LG化学你了解多少?
韩企抢食中国动力电池市场 有关LG化学你了解多少?
  第二部分 成长史本文引用地址:
  根据化学网站的信息,的时间点主要如下:
  1997 进入电池研发
  1999 量产方形电池
  2000 量产聚合物电池
  2001 在美国成立CPI,做圆柱电池
  2005 在韩国苍梧投产
  2008 苍梧扩产,建立南京工厂
  2012 继续扩大电池产线规模
  1)国外车厂关系
  在2015年之前,LG就建立了广泛的车厂的联系。在HEV领域很早就给现代起亚使用其HEV电池,在2008年通用给沃蓝达一代筛选PHEV电池的时候,LG的美国子公司CPI也获得了完胜。接下来主要是其进一步拿下了由麦格纳提供动力总成系统的福特FocusEV,Volvo的V60PHEV和雷诺在欧洲的车型(并随之对AESC进行替代)。其实从图5里面来看,在较早的选用软包的车型体系里面,LG对其他竞争对手完成了完全的压制。
  日,LG化学公司宣布,戴姆勒预定2016年上市的新款小型EV&SmartEV&将采用该公司的锂离子电池。
  日,日产汽车执行长戈恩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日产可能采用韩国LG化学的电池。
  日,奥迪公司宣布将与LG化学和三星SDI共同开发用于SUV型纯电动汽车EV电池。
  日,LG化学就向纯电动汽车(EV)厂商美国特斯拉汽车供应锂离子电池与对方了进入最终调整阶段。
  2)国内车厂关系
  国内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目前LG在国内展开了低价的竞争,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未来产品的倾销。这点对国内的车厂有吸引力,也对国内电池企业的盈利情况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长安:LG化学从2009年起与长安汽车开展有关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合作,为中国长安汽车2016年以后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提供电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电信企业客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