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体检哪些不合格的可以借给合企钱吗

国企真的赚钱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财经综合报道 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国企的&赚钱&排行榜浮出水面,石油石化、烟草、电力、电信、高居前五位。2014年前五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425.9亿元(下同),按年增长6.9%。中央企业7,161.7亿元,按年增长7.7%。地方国有企业2,264.2亿元,按年增长4.4%。 而2013年全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050.5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润16652.8亿元,同比增长7.4%;地方国有企业7397.7亿元,同比增长2.7%。 国企是否真的赚钱?凤凰财经整理了一些学者观点。 扣除补贴国企还剩什么? &中国国有企业的高额利润来得有问题。如果把过去8年名义利润总额中去除各种补贴等收入,2001年至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整体上国有企业是处在亏损的状态。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高明华谈到。 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赵农指出,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获得利润总额为4.91748万亿,但同期少缴纳的利息、地租、资源租以及获得财政补贴共计64766.91亿元。如果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各种享受的补贴和各种低额的成本,2001年至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 张曙光:国企若扣除租金没什么利润 目前我国的政府预算分为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四类。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的公开是政府预算公开的必然要求。 张曙光认为,目前国有企业的利润、税收、租金三个范畴并不清晰。2008年中央国有企业开始上交利润,但是国企租金和利润并没有分开。国有企业每年利润一万多亿,这其中包含很大一部分租金,如果扣除租金,国企基本没有什么利润。国有企业应该分别公布免费享有的租金和利润。 张维迎:国企并不真赚钱 现在凡是能赚钱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靠政府的排他性垄断。三个电信公司,其他人不能做,它可以做,甚至包括银行,都是靠政府的排他性措施或者政府施加的那些垄断来保护它。 在这个时候,这些公司,这些行业所赚的钱,在我们经济学上讲呢,不能叫经济利润,它只能叫会计利润。会计利润不同于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因为是记在账上,好比好多成本它是隐性的,它不记在账上,然后就说你赚钱了。如果把这些隐性成本都算进去(这些隐性成本经济学家叫机会成本),这些钱就不算赚钱了。 最简单的,好比电信公司,我们要真正地算它赚不赚钱,假如说我们只能发三个牌照,这个牌照应该拍卖,谁预期自己能够做好这件事,谁就可以付高价,好比中国移动有人愿意出一年100亿元或500亿元竞标这样一个经营牌照,这就是一种成本。 那现在呢,我们是在限制这个资源,但是我们并不竞标,没有竞争。所以表面上是在赚钱,实际上它赚的钱是什么?经济学上叫租金,或者叫总租金,而不是真正的经济利润。真正的经济利润是靠企业家来创造的,那企业家是怎么创造的呢?他就是发现市场不均衡,他就是通过创新才能赚到这样一个经济利润。这个也可能是好多事情被混淆的一个重要原因。 林毅夫:应停止对国企和富有群体的补贴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采取的是一种渐进的双轨制,即一方面对原来没有自生能力的大型国有企业给予必要的保护和补贴,另一方面放开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准入,让市场发挥作用。这样一个转型方式使得我们能够维持稳定和快速的发展,但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最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断恶化,腐败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原因在于为了保护、补贴没有自生能力的大型企业,我们保留了一些对价格信号的扭曲,比如通过抑制人为压低资金价格,将金融资源主要分配给国有和少数非国有的大型企业。这相当于给大型国有企业和这些比较富裕的群体提供了补贴,而补贴这些大企业的是把钱存入金融体系,得不到金融服务而且相对比较穷的中小企业、农户和一般家庭。对于能拿到资金的企业来说,因为资金价格相对便宜,所以投资的是资本相当密集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相对少,从而也会抑制劳动需求和工资,进一步恶化收入分配。此外,资源价格也偏低,谁能拿到资源开采权谁就能马上致富。这些扭曲都创造了租金,有了租金就有了寻租的行为,导致腐败贪污。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是一个极端贫穷的国家,资本十分匮乏。当时以对市场的干预、扭曲给这些资本密集型大型企业保留一些保护、补贴是维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必要,属于&雪中送炭&。经过34年高速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资本已经不再那么短缺,很多原来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重工业现在已经符合比较优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在这种状况下,继续保留那些保护补贴就从&雪中送炭&变为了&锦上添花&,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收入分配恶化和腐败蔓延。
[责任编辑:zhaoch]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第三方登录
【央视评论】国企负责人挣多少钱合适?
习近平总书记昨天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针对国企负责人薪酬问题,明确提出“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怎么理解其中的改革含义?不妨做直接解读和延伸思考。 会议新闻稿里的这段话不长。我们先看看其中三句关键话的“字面涵义”: 第一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 此句的涵义就是:把国企负责人偏高、过高薪酬降下来,不是要把国企搞垮,而是要把它搞好。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企改革各种具体部署的共同目标。 第二句——“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这句话可细解三个关键涵义: 其一,薪酬高低是相对的,对照“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某些收入水平确实“偏高、过高”; 其二,调整国企负责人薪酬,是国资管理改革和国企改革整体顶层设计中的一部分,不是“孤立的、单兵突进的”; 其三,“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这16字方针,或将长期适用于国企薪酬体系。 第三句——“中央企业负责同志肩负着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的使命,要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正确对待、积极支持这项改革。” 总书记直接在讲话中点出“中央企业负责同志”,这个细节涵义丰富:这个群体人数并不多,多是各央企的一把手或主要班子成员,他们正是之前“偏高、过高收入”的主要获得者,也可能是这项改革的最大阻力所在。一句话,这项改革的攻坚点,就在这个人群身上。他们作为央企负责人,有责任率先从自身改起,动一动自己的利益。 国企负责人薪酬怎么调整? 结合三中全会丰富的改革部署、近期各界形成的改革共识、部分国企的最新改革实践,可归纳两点: 其一,既要改掉某些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也要改掉某些不合理的偏低、过低收入。前者主要集中在部分国企负责人身上,后者则主要集中在两个人群——一是一些早已进入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其负责人在相对充分、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带领企业赢得了市场、获得了巨大收益,但个人所获薪酬,跟市场上其竞争对手企业那些企业家比,明显偏低。这种局面若不改变,很难鼓励国企负责人发挥聪明才智和提高参与竞争、承担风险的主动性。 另一个人群则是相当多国有企业的普通职工。到国企基层去走一走,你就会发现一个鲜明对比:一边是某些国企负责人拿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薪,另一边是企业的大量一线员工拿着每月一两千元的薪酬,在当地各社会群体中属于偏低收入。这也是目前国企薪酬体系严重结构扭曲的一个重要表现。把“偏高、过高”的坚决压下来,把“偏低、过低”的逐步提上去,才能实现习近平所言的“水平适当、结构合理”。 其二,不仅要把某些人的“偏高、过高”收入降下来,还要把他们的“非薪酬隐性收入”也降下来。具体路径有两个:一是习近平在这次会上已强调的,“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这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毕竟这些负责人多是党管干部。二是构建更严格、细致、透明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约束企业负责人手里的权力,赋予他们更宽松的企业投资经营决策空间,用董事会等机制保障决策过程,同时也要约束、监督他们手里的某些资源调配权。否则,你把他的薪酬降下来了,他还可以很轻松地用其他方式获得隐性收入。 归根结底,要回答“国企负责人到底该挣多少钱”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回答“国企到底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要回答“国企的经营管理目标到底是什么”,还要回答“国企合理的薪酬体系是什么”。 国企负责人及基层员工的薪酬,应该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适应,与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相适应,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其他板块的平均预期相当。对于国有企业的责任与使命,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中说得很清楚。国企负责人的薪酬问题,既是国企改革复杂进程中一个延伸出来的具体问题,又是一个突出问题,更是一个破解复杂难题的关键突破口。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把它拎出来率先解决,是在倒逼一线改革者用实践来回答那些更本源的问题。所以,这个具体改革动作,或可被视为下一阶段国企改革的药引子。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
本期监制:余伟利 制片人:唐怡 编辑:王元 何应竹 微信用户如何查阅及分享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腾讯微博 点击右上角→复制链接,可发送到电脑上查看 如何订阅央视新闻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央视新闻 添加朋友→搜号码:cctvnewscenter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 喜欢此文请点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欢迎游客 (
&政府向企业借钱是否合法?
[楼 主]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134
会员编号: 4820
好像法律并没有明确的禁止吧~
[第1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134
会员编号: 4820
是一个政府准备问一间企业借款,不是政府借钱给企业
[第2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73
会员编号: 29521
合法不合法,当然政府说了算
[第3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1561
会员编号: 28302
--------------------
百无一用的书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偷菜去.
[第4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6293
会员编号: 6718
QUOTE (寂寞下手毫无分寸 @
10:21 ) 好像法律并没有明确的禁止吧~
是啊,平常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规定。法律肯定不会去规定政府可以向企业借钱,不过印象中也没有具体的法条让政府去违反。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5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73
会员编号: 29521
QUOTE (寂寞下手毫无分寸 @
10:21 ) 好像法律并没有明确的禁止吧~
政府在借钱的时候是民事主体,不明令禁止就意味着允许吧。
[第6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1835
会员编号: 307028
关键问题是政府借钱干什么?以什么手段向企业借钱?是否有强借的嫌疑?以及归还的方式等
[第7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4993
会员编号: 229901
政府用得着借钱?不会收税、卖地皮?不过话说回来,按照现代行政理论,政府是不宜借钱的,只能发行政府债券
--------------------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blog/argu3000/
[第8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134
会员编号: 4820
如果单纯是借贷关系的话,就是属于民事行为,民事行为在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就是合法的。这样推断政府向企业借钱也是属于合法的可以不?实际案情是这样的,政府招商引资回来一个企业,在项目投资的时候需要征地,但是镇政府没有钱去征,就向问企业借钱办理的征地事项,等地征好后在拍卖的时候再抵消所借的钱。现在问题是这个借贷关系是否合法。。另外还想问问镇政府在得到市县政府的授权下是否能作为征地的主体呢?
[第9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134
会员编号: 4820
[第10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53
会员编号: 349700
虽然从法律上找不出它是否为违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对企业的风险过大,因为如果真的发生纠纷,很难执行政府的财产。
为什么不采用合作的方式呢?
--------------------
法意通(www.55148.net)---为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当好法律顾问!
[第11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7056
会员编号: 114509
单纯的问借钱是否合法――那么就单纯的回答:合法。如果是为了违反财经政策甚至违法的目的而借钱,就是不合法
--------------------
默默无名的一位老法律人
[第12楼] &&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134
会员编号: 4820
QUOTE (法意法律服务网 @
15:11 ) 虽然从法律上找不出它是否为违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对企业的风险过大,因为如果真的发生纠纷,很难执行政府的财产。
为什么不采用合作的方式呢?
合作的风险估计更大,因为企业出钱征地,政府负责具体的征地工作,万一征地工作最后开展不了,又或者征地结束后在招拍挂的过程中给别的企业中标,那企业的利益如何保障?
      
当你不在论坛时可接收到电子邮件通知此主题的新回复。
当你不在论坛时可接收到电子邮件通知此版块的新文章。
下载此文章的不同格式或者打印版本。
&&- 网评天下
&&- 站务讨论
&&- 法律咨询
&&- 法律实务
&&---- 法理
&&---- 民商事
&&---- 刑事
&&---- 行政
&&- 破产法讨论
&&- 司法考试
&&- 文化生活
&&- 图说世界
&&- 音乐动漫
&&- 历史与思索
&&- 法治之声
论坛声明:本论坛原创作品版权归法治论坛与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法治论坛或作者联系。(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合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