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五代十国重新统一全世界 非洲加纳妈妈乳木果油王国怎么办

  历史描述,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光,鲜卑人杀光羯后,建立了魏,而且战火一点也没有停,怎么到了隋朝杨坚开皇之制,人口就达到了最高峰,八百多万户。有人说,是否是南方汉人迁移过来的,可现在DNA显示,北方汉人的血统主要是O3,而南方汉人是O3,O2,如果迁过来,如何会有明显的差异,如果真是人口大灭绝,隋朝杨坚明显的汉人政权,那么多汉人不可能人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楼主发言:66次 发图: | 更多
  是否有人故意捏造历史,证明汉人是融合的产物,可事实上汉人的血统比小日本可纯的多
  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光  首句就误导,北方人不会迁移么?
  @贵贱都一样 2楼
20:03:23  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光  首句就误导,北方人不会迁移么?  -----------------------------  如果是迁移,为何南方,北方的汉人血统不大一样呢
  楼主漂洋过海来中国不容易哦~!  赏你个~~~呸~!
  北方汉人从晋朝的三千多万下降到了约八百万(南方人口少得多),但有些地方军阀掌握政权后,为了争霸也在鼓励生产,所以到了隋朝就上升到两三千万了,经过隋朝的几十年治理,人口就上升到约五千万了
  @糨糊老刀 4楼
20:10  楼主漂洋过海来中国不容易哦~!  赏你个~~~呸~!  ------------------------------  满入关,可现在汉人的没有发现滿人的父系DNA,Y染色体,反而满人身上发现汉人的Y染色体
  楼主我知道你是想扯南北汉人所谓基因差异这件事  
  你说的南北朝吧
  @检测用户ID 12楼
20:24  你说的南北朝吧  ------------------------------  是我弄错了,南北朝
  随便  
  @de1818 5楼
20:14:35  北方汉人从晋朝的三千多万下降到了约八百万(南方人口少得多),但有些地方军阀掌握政权后,为了争霸也在鼓励生产,所以到了隋朝就上升到两三千万了,经过隋朝的几十年治理,人口就上升到约五千万了  -----------------------------  确认吗,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人口只有200万,发展到晋有1000万了不得了,经过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怎么可能还有800万,能有300万了不得了吧
  教科书确实很假
  @kongtiankuohai 12楼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糨糊老刀
20:10  楼主漂洋过海来中国不容易哦~!  赏你个~~~呸~!  ------------------------------  @william_liang 6楼
20:18:15  满入关,可现在汉人的没有发现滿人的父系DNA,Y染色体,反而满人身上发现汉人的Y染色体  -----------------------------  顶楼主
  怎么删了这么多回帖?
  笑死我了,楼主真是历史盲,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军阀混乱时期,后来宋朝收拾烂摊子,楼主说的事儿是魏晋南北朝,最后由隋朝收拾烂摊子,还要感谢冉闽拯救了北方汉人不至于被五胡屠杀光,东晋南方小朝廷能够立足也是冉敏牵制五胡而不被五胡灭掉
  @糨糊老刀 15楼
21:43:32  怎么删了这么多回帖?  -----------------------------  对呀,我非常怀疑这段历史被哪个和珅的主子给改了,四库全书
  笑死我了,楼主真是历史盲,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军阀混乱时期,后来宋朝收拾烂摊子,楼主说的事儿是魏晋南北朝,最后由隋朝收拾烂摊子,还要感谢冉闽拯救了北方汉人不至于被五胡屠杀光,东晋南方小朝廷能够立足也是冉敏牵制五胡而不被五胡灭掉  
  @糨糊老刀
21:43:32  怎么删了这么多回帖?  -----------------------------  @william_liang 17楼
21:46:56  对呀,我非常怀疑这段
被哪个和珅的主子给改了,四库全书  -----------------------------  有同感,您继续,
  @william_liang
20:25:32  是我弄错了,南北朝  —————————————  五胡16国谢谢  
  @挤蛋子儿 16楼
21:46:30  笑死我了,楼主真是
盲,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军阀混乱时期,后来宋朝收拾烂摊子,楼主说的事儿是魏晋南北朝,最后由隋朝收拾烂摊子,还要感谢冉闽拯救了北方汉人不至于被五胡屠杀光,东晋南方小朝廷能够立足也是冉敏牵制五胡而不被五胡灭掉  -----------------------------  是我搞错了.  我只是按人口推算,由于隋的人口众多,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所以五胡乱华,可能不太对头
  楼主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分不清
  @kongtiankuohai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william_liang 13楼
21:36:50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  研究南北朝历史,如果没有耐心读正史,推荐看一下唐长孺的文集,楼主的问题都有答案。
  @贵贱都一样 2楼
20:03  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光  首句就误导,北方人不会迁移么?  -----------------------------  北方汉人到最后还是比南方汉人多,因为冉敏,大量北方富人,达官贵人都逃亡南方了,西晋中原无法立足只好被迫逃到南方,称为东晋  
  @kongtiankuohai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william_liang
21:36:50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  @凑个热闹1969 23楼
21:50:41  研究南北朝
,如果没有耐心读正史,推荐看一下唐长孺的文集,楼主的问题都有答案。  -----------------------------  你从人口的自然增长上说说看,鲜卑入关,战火没停过,为啥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天上掉下来的
  傻鸟,你说的是南北朝,不是五代十国
  正确的历史要看明宋  
  @kongtiankuohai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william_liang
21:36:50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  @凑个热闹1969
21:50:41  研究南北朝
,如果没有耐心读正史,推荐看一下唐长孺的文集,楼主的问题都有答案。  -----------------------------  @william_liang 26楼
21:56:08  你从人口的自然增长上说说看,鲜卑入关,战火没停过,为啥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天上掉下来的  -----------------------------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共6个皇帝。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出身于河内司马氏的世族,...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其与唐朝合称隋唐。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覆亡,定国号为“隋..  看看北朝的历史也就两百多年,人口走个大抛物线,有可能吗,
  @kongtiankuohai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william_liang
21:36:50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  @凑个热闹1969
21:50:41  研究南北朝
,如果没有耐心读正史,推荐看一下唐长孺的文集,楼主的问题都有答案。  -----------------------------  @william_liang
21:56:08  你从人口的自然增长上说说看,鲜卑入关,战火没停过,为啥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天上掉下来的  -----------------------------  @william_liang 29楼
22:03:07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
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共6个皇帝。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出身于河内司马氏的世族,...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
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其与唐朝合称隋唐。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覆亡,定国号为“隋..  看看北朝的
也......  -----------------------------  历史书上说,有八王之乱,还有五胡乱华,鲜卑也不是好鸟,结果隋统一,立刻人口到四,五千万让人费解
  @贵贱都一样
20:03  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光  首句就误导,北方人不会迁移么?  -----------------------------  @挤蛋子儿 24楼
21:54:38  北方汉人到最后还是比南方汉人多,因为冉敏,大量北方富人,达官贵人都逃亡南方了,西晋中原无法立足只好被迫逃到南方,称为东晋  -----------------------------  这就是我的疑惑,北方汉人南迁,然后回迁的话,应该南北汉人的血统差不多,现代DNA研究,北方汉人要纯的多,那又是为何
  @kongtiankuohai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william_liang
21:36:50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  @凑个热闹1969
21:50:41  研究南北朝
,如果没有耐心读正史,推荐看一下唐长孺的文集,楼主的问题都有答案。  -----------------------------  @william_liang
21:56:08  你从人口的自然增长上说说看,鲜卑入关,战火没停过,为啥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天上掉下来的  -----------------------------  @william_liang 28楼
22:03:07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
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共6个皇帝。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出身于河内司马氏的世族,...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
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其与唐朝合称隋唐。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覆亡,定国号为“隋..  看看北朝的
也......  -----------------------------  而且史载,候景之乱,南方也被杀了个干净
  怎么现在网上都是些凭“觉得”“听说”之类的说辞,就出来大放厥词?  真有心探究历史,到煮酒去呀,跑国际观察来叽歪什么!
  哈哈,楼主很幽默!  
  所谓历史上乱世人口大量减少,并不是真的被杀了那么多,而是大量人口逃亡,散失,国家能掌握的人口大量减少,到了盛世,国家太平,大量隐匿人口被重新统计纳入户口,自然人口一下多了起来,懂不懂?古代用刀枪棍棒不可能比现代杀人武器消灭的人口还多还快!  
  @wtwzhq 32楼
22:15:32  怎么现在网上都是些凭“觉得”“听说”之类的说辞,就出来大放厥词?  真有心探究
,到煮酒去呀,跑国际观察来叽歪什么!  -----------------------------  煮酒上都是三国,我不想看。汉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哪里,汉民族不是融合的产物。我们的祖先一直保持者纯正的血统,到底是谁在撒谎,撒谎的目的在哪里
  @羽吹雪 34楼
22:16:52  所谓
上乱世人口大量减少,并不是真的被杀了那么多,而是大量人口逃亡,散失,国家能掌握的人口大量减少,到了盛世,国家太平,大量隐匿人口被重新统计纳入户口,自然人口一下多了起来,懂不懂?古代用刀枪棍棒不可能比现代杀人武器消灭的人口还多还快!  -----------------------------  战乱容易瘟疫,这个对人口的杀伤非常大,
  @kongtiankuohai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william_liang
21:36:50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  @凑个热闹1969
21:50:41  研究南北朝
,如果没有耐心读正史,推荐看一下唐长孺的文集,楼主的问题都有答案。  -----------------------------  @william_liang
21:56:08  你从人口的自然增长上说说看,鲜卑入关,战火没停过,为啥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天上掉下来的  -----------------------------  @william_liang
22:03:07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
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共6个皇帝。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出身于河内司马氏的世族,...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
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其与唐朝合称隋唐。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覆亡,定国号为“隋..  看看北朝的
也......  -----------------------------  @william_liang 31楼
22:11:09  而且史载,候景之乱,南方也被杀了个干净  -----------------------------  你可是真执着啊!  那个时代很多人是依附于豪强门下从事生产的,比较像先秦时期的门客,但是地位已经没法和上古比,大约算是仆人或半个家奴的样子,依附于豪强的人很多,因为官府收税是以人口多寡为依据的,所以豪强上下勾结都会瞒报,上报的人数越少税的负担越轻,导致了实际户籍人数官府根本掌握不了,全天下都这样。  这个现象三国时期就非常普遍了,魏灭蜀之后统计的户籍人数很少,虽然有人口基数少的原因,但主要是瞒报太普遍。
  @wtwzhq 32楼
22:15:32  怎么现在网上都是些凭“觉得”“听说”之类的说辞,就出来大放厥词?  真有心探究
,到煮酒去呀,跑国际观察来叽歪什么!  -----------------------------  煮酒专业性太强 像楼主这样的人去会自惭形秽的
  @挤蛋子儿
21:46:30  笑死我了,楼主真是
盲,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军阀混乱时期,后来宋朝收拾烂摊子,楼主说的事儿是魏晋南北朝,最后由隋朝收拾烂摊子,还要感谢冉闽拯救了北方汉人不至于被五胡屠杀光,东晋南方小朝廷能够立足也是冉敏牵制五胡而不被五胡灭掉  -----------------------------  @william_liang 21楼
21:49:26  是我搞错了.  我只是按人口推算,由于隋的人口众多,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所以五胡乱华,可能不太对头  -----------------------------  这就是我所说的一点,如果我们把冉闽的时代做为北方人口的低点,可后来的历史也不是太平盛世,有鲜卑,还有东,西魏,完了隋统一还打仗,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为何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难道时间重置了吗
  @kongtiankuohai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william_liang
21:36:50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  @凑个热闹1969
21:50:41  研究南北朝
,如果没有耐心读正史,推荐看一下唐长孺的文集,楼主的问题都有答案。  -----------------------------  @william_liang
21:56:08  你从人口的自然增长上说说看,鲜卑入关,战火没停过,为啥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天上掉下来的  -----------------------------  @william_liang
22:03:07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
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共6个皇帝。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出身于河内司马氏的世族,...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
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其与唐朝合称隋唐。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覆亡,定国号为“隋..  看看北朝的
也......  -----------------------------  @william_liang
22:11:09  而且史载,候景之乱,南方也被杀了个干净  -----------------------------  @凑个热闹1969 37楼
22:30:59  你可是真执着啊!  那个时代很多人是依附于豪强门下从事生产的,比较像先秦时期的门客,但是地位已经没法和上古比,大约算是仆人或半个家奴的样子,依附于豪强的人很多,因为官府收税是以人口多寡为依据的,所以豪强上下勾结都会瞒报,上报的人数越少税的负担越轻,导致了实际户籍人数官府根本掌握不了,全天下都这样。  这个现象三国时期就非常普遍了,魏灭蜀之后统计的户籍人数很少,虽然有人口基数少......  -----------------------------  你是说冉闽的时候,汉人的人口不少的
  回复第29楼,@william_liang  @kongtiankuohai 12楼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william_liang 13楼
21:36:50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   @凑个热闹1969 23楼
21:50:41   研究南北朝 历史 ,如果没有耐心读正史,推荐看一下唐长孺的文集,楼主的问题都有答案。   -----------------------------   @william_liang 26楼
21:56:08   你从人口的自然增长上说说看,鲜卑入关,战火没停过,为啥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天上掉下来的   ----------------...  --------------------------  北魏领导干的不错  
  回复第29楼,
@william_liang  @kongtiankuohai
21:07:27  教科书确实很假  -----------------------------  @william_liang
21:36:50  仔细研究有很多漏洞  -----------------------------  @凑个热闹1969
21:50:41  研究南北朝
,如果没有耐心读正史,推荐看一下唐长孺的文集,楼主的问题都有答案。  -----------------------------  @william_liang
21:56:08  你从人口的自然增长上说说看,鲜卑入关,战火没停过,为啥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天上掉下来的  ----------------...  --------------------------  @novaulee 41楼
22:41:57  北魏领导干的不错  -----------------------------  何解
  @william_liang   朝代都弄错了,还TM据历史描述,你描述的是哪朝哪代的历史?无知浅薄不是你的错,还出来卖弄就是你的错了。或是拿钱发帖的,也不能这么没有责任心啊?
  @william_liang 请学好历史再来卖萌!还五代十国!隋以前叫南北朝!唐以后才是五代十国!
  还真有群人弄的和真的一样讨论,我靠,连北魏是那个时期都没弄明白还讨论北魏!
  这些都是登记在册的数字,乱世很多人是不登记的
  你们老以为
之有赵武灵王会胡服骑射
其实中国历史一直都是学赵武灵王的
里面的无赖叫
因为这个璋驴儿就是朱元璋么
************************
知道为何画家不敢画朱元璋的真实像了么???????  
  @gnaijiel 45楼
23:29  还真有群人弄的和真的一样讨论,我靠,连北魏是那个时期都没弄明白还讨论北魏!  ------------------------------  北魏(386~557),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拓跋魏,元魏。
  人口下降其实不太多,是因为有户籍人口变少了。南北朝北方坞堡很强大,收了很多部曲,这些人却都没有户籍。  
  @挤蛋子儿
21:46:00  笑死我了,楼主真是历史盲,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军阀混乱时期,后来宋朝收拾烂摊子,楼主说的事儿是魏晋南北朝,最后由隋朝收拾烂摊子,还要感谢冉闽拯救了北方汉人不至于被五胡屠杀光,东晋南方小朝廷能够立足也是冉敏牵制五胡而不被五胡灭掉  —————————————————  我来也  
  @紫苏豆角 33楼
22:15  哈哈,楼主很幽默!  -----------------------------  是吗,不见的。  二战血淋淋也不过折损5000万左右,在中国也是几千万。  那时候战争折损更少。  
  你接受中华文明就是华夏不接受就是蛮族,这个定义早就有了,你还在这里瞎比比啥?  
  五胡十六国,不是五代十国  
  汉人主要是农民。主要的工作是种地和生孩子。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游牧民族主要工作是打仗,人口增长缓慢。你去看看外蒙古现在多少人?  
  支持楼主,但不能说历史是假的,但夸张成分肯定很大。比如古代说出征的人数也经常虚张声势。因为那个动乱的年代,汉族人大量死亡,可能汉族知识分子处于悲痛的心里,经常把自己的死伤记录的很夸张。因为在动乱的年代,不可能有现代化的计量统计手段,那时候的人口经常迁移躲避战乱,所以人们看到原来生活的村庄凋敝,就认为人口都死了。也许这个村庄的人一部分参战了,跟着大部队迁移了,也可能躲到山区里去了。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我不相信人口在骤然减少到百分之十甚至以下的时候,这个族群的文化可以保留下来。文化的继承,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和各种工匠。在人口骤然下降百分之八九十的时候,生存下来的人不可能还保留好原来的民族文化的。而历史上北方在北宋以前即使各种夷狄胡族侵略动荡之后,能够建立大汉族江山的依然是北方的汉人。而且在南宋以前,北方的文化依然是强过于南方的。南方的汉人文化真正开始逐渐超过北方,是在南宋以后。而无论南北朝时期的北方,还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北方,都是被战争霍乱最严重的地方。而战争过后,北方的汉族势力并没有像很多人夸张的描写成几乎被少数夷狄亡国灭种的境地,反而还建立了汉人政权并能统一全国。  第二,可以看看亚洲人的面孔变化,我觉得还是遵循了地理分布特征的。比如蒙古人的面貌特征和汉族人是有区别的。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就和南亚的人种有些接近。如果说真的发生北方人百分之八九十都被屠杀灭绝了,现在的北方人是各种杂胡后代的话,那么这种人种面貌的分布一定会被打乱的。但现实是北方汉族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现在秦汉墓葬出土的各种兵马俑和汉俑,还有保留下来的古代君王的画像,孔子的标准像,都和北方汉人面貌没什么区别。所以那些诋毁北方汉人基因的人是别有用心的。
  你们才是企图篡改历史的垃圾人,滚!冉敏?冉你妹!爬远点去。  
  @贵贱都一样
20:03:23  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光  首句就误导,北方人不会迁移么?  -----------------------------  @william_liang 3楼
20:05:43  如果是迁移,为何南方,北方的汉人血统不大一样呢  -----------------------------  你说的都是错的,第一处错误,北方汉人没有被杀光,是你想象的,北方汉人每逢乱世就有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堡垒,这些堡垒中大的往往防守极好而且不像城市有可能被内贼打开,并且对于攻堡的人来说往往是得不偿失,这样的话往往都可以挺过乱世,比如南北朝北方的几个汉人政权其实就是由几个大城加上无数堡垒组成的,有的家族比如陇右李氏也是靠这样的方式不但没有被胡人杀光反而屠杀胡人。第二处错误,羯族不是鲜卑杀的,而是汉人杀的,这个是历史写明了的,而且因为屠杀羯族还杀了很多其他胡人,其中就包括鲜卑。第三处错误,北朝羯族灭亡,胡人被汉人反杀之后对于剩余的大多数汉人来说实际上乱世已经结束了,后来的北方政权不再攻打堡垒了,而是把剩余的汉人作为自己的粮仓,提供给政权粮食,政权打仗主要靠胡兵,这样自然是胡兵越来越少,汉人越来越多,很多胡兵就在战争中消耗了,而且长年在边塞以及四处作战不能安家,作战失败成为散兵后往往会被堡垒的汉人袭击,加上之前汉人反杀胡人致使胡人人口优势减少,于是到了隋代胡人数量就大大减少而汉人数量大大恢复了。
      要说汉人基因,我在网上找到这么张图片,据说转自中国考古学会。  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佘太君,呼家将,都是党项以及鲜卑人。害死岳飞的凶手之一的万俟卨,其姓氏来源就是鲜卑。  汝州市纸坊乡完庄村也生活着一支金兀术的后裔。  宋代的开封以色列人也融入了汉人中。  李自成也自称是西夏后裔。  汉人,是一个文化民族,而不是血统民族。不要被狭隘的血统论迷惑了头脑。
  @夏天好热丶YE 52楼
01:47  你接受中华文明就是华夏不接受就是蛮族,这个定义早就有了,你还在这里瞎比比啥?  ------------------------------  接受父系,没有接受母系
  @卡钳 58楼
03:00      要说汉人基因,我在网上找到这么张图片,据说转自中国考古学会。  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佘太君,呼家将,都是党项以及鲜卑人。害死岳飞的凶手之一的万俟卨,其姓氏来源就是鲜卑。  汝州市纸坊乡完庄村也生活着一支金兀术的后裔。  宋代的开封以色列人也融入了汉人中。  李自成也自称是西夏后裔。  汉人,........  ------------------------------  佘太君党项人,你从那里得来的
  哈哈,楼主是有多煞笔啊。  
  @william_liang 60楼
06:50  @卡钳 58楼
03:00  要说汉人基因,我在网上找到这么张图片,据说转自中国考古学会。  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佘太君,呼家将,都是党项以及鲜卑人。害死岳飞的凶手之一的万俟卨,其姓氏来源就是鲜卑。  汝州市纸坊乡完庄村也生活着一支金兀术的后裔。  宋代的开封以色列人也融入了汉人中。  李自成也自称是西夏后裔。  汉人,........  ------------------------------  佘太君党项人,你从那里得来的  -----------------------------  折家人是党项人,没什么历史疑议的,佘太君做为文学人物,形象很多应是脱胎于王承美夫人折太君的。不过说杨家是党顶人,是我用功不到,此说存疑,多数证据证否。  
  楼主搞错了,你说的是南北朝,应该是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是指唐朝以后宋朝以前的年代。
  楼主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古代一般16-18岁就结婚,生育能力好的70岁男人还能生育,又可以娶三妻四妾,通常二年至三年就会生一个小孩子,所以刘备之祖中山靖王有120多个儿子。  我们来设想一下,在政府鼓励下,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  18岁当爹,40岁做爷爷,60岁做太爷,再平均一人生5-8个小孩,这样了一个家庭三代会有多少人?  爷18岁娶一妻花20年生5-8个人;  长兄在爷38岁时一妻能生2个左右;  在爷爷60岁时,
5-8子女  老大:42岁,
5-8子女  老2:40岁,
5-8子女  老3:38岁
5-8子女  老4:36岁
5-7子女  老5:34岁
5-6子女  老6:32岁
5子女  老7:30岁
4-5子女  老8:28岁
3-5子女  孙1:22岁
2-3子女  孙2*2位:20岁
1-2子女*2  孙3*3位:18岁
0-1子女*3  合计:40年间一个小伙子理论上娶一妻能发展41-50个子孙,如果娶2房的话。  我外婆的村子解放后土改时只有9户人家,到90年代发展到近82户人家,40年间翻了9倍。按一家4口计,40年增加了284人,每户增加了32人。这就是生育的几何式发展。  如200万人计50万户,在40年间增加到450万户,1800万人口是很正常的。
  @越风尘 64楼
18:02  楼主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古代一般16-18岁就结婚,生育能力好的70岁男人还能生育,又可以娶三妻四妾,通常二年至三年就会生一个小孩子,所以刘备之祖中山靖王有120多个儿子。  我们来设想一下,在政府鼓励下,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  18岁当爹,40岁做爷爷,60岁做太爷,再平均一人生5-8个小孩,这样了一个家庭三代会有多少人?  爷18岁娶一妻花20年生5-8个人;  长兄在爷38岁时一妻能生2个左右;  在爷爷6........  ------------------------------  你那是理想状态,女的才瓶颈,算男无用
  @越风尘 64楼
18:02  楼主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古代一般16-18岁就结婚,生育能力好的70岁男人还能生育,又可以娶三妻四妾,通常二年至三年就会生一个小孩子,所以刘备之祖中山靖王有120多个儿子。  我们来设想一下,在政府鼓励下,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  18岁当爹,40岁做爷爷,60岁做太爷,再平均一人生5-8个小孩,这样了一个家庭三代会有多少人?  爷18岁娶一妻花20年生5-8个人;  长兄在爷38岁时一妻能生2个左右;  在爷爷6........  ------------------------------  对比汉初的人口增长率才有意义
  北方草原民族本身也有很多O3,是上古岛汉朝时跑过去的,而且比例不断增大。
  南北朝和五代十国都分不清楚,居然敢来发帖~~~给跪了
  @越风尘
18:02  楼主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古代一般16-18岁就结婚,生育能力好的70岁男人还能生育,又可以娶三妻四妾,通常二年至三年就会生一个小孩子,所以刘备之祖中山靖王有120多个儿子。  我们来设想一下,在政府鼓励下,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  18岁当爹,40岁做爷爷,60岁做太爷,再平均一人生5-8个小孩,这样了一个家庭三代会有多少人?  爷18岁娶一妻花20年生5-8个人;  长兄在爷38岁时一妻能生2个左右;  在爷爷6........  ------------------------------  @william_liang 65楼
18:44:40  你那是理想状态,女的才瓶颈,算男无用  -----------------------------  在古代没有计划生育,唯一要考虑的是医疗卫生问题。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自己身边的事最有说服力,如果不是搞计划生育的话,通常生8个是很正常不过的,当然有男有女。  像我33岁,兄弟7人(我是浙江人家里因此罚了不少钱),和我同辈的5人以上兄弟姐妹的在我外婆村里至少能找到近10户人家,上一代的就更多了。  这是在计划生育时代很难想象的,男人通常会找比自己小的女人,所以你说只算男人不算女人不是问题,你家把女儿嫁了,你儿子又娶了媳夫,你家增加的总人口始终不会减少。  朱重八家那么苦,他父母还不是生了8个以上,古代减少人口只有三个途径:战争、疾病、灾难。在战后的和平年代国家的鼓励,村外的土地随便种,多生孩子是最好的解决生计的问题,是85后、90后无法理解的。
  @越风尘
18:02  楼主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古代一般16-18岁就结婚,生育能力好的70岁男人还能生育,又可以娶三妻四妾,通常二年至三年就会生一个小孩子,所以刘备之祖中山靖王有120多个儿子。  我们来设想一下,在政府鼓励下,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  18岁当爹,40岁做爷爷,60岁做太爷,再平均一人生5-8个小孩,这样了一个家庭三代会有多少人?  爷18岁娶一妻花20年生5-8个人;  长兄在爷38岁时一妻能生2个左右;  在爷爷6........  ------------------------------  @william_liang
18:44:40  你那是理想状态,女的才瓶颈,算男无用  -----------------------------  @越风尘 69楼
19:17:49  在古代没有计划生育,唯一要考虑的是医疗卫生问题。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自己身边的事最有说服力,如果不是搞计划生育的话,通常生8个是很正常不过的,当然有男有女。  像我33岁,兄弟7人(我是浙江人家里因此罚了不少钱),和我同辈的5人以上兄弟姐妹的在我外婆村里至少能找到近10户人家,上一代的就更多了。  这是在计划生育时代很难想象的,男人通常会找比自己小的女人,所以你说只算男人不算女人不是问题,你家把......  -----------------------------  就算七八个,对比汉初的人口增长率,也是不可思议,而且中间根本没有和平的时期,战火就没有停过
  @贵贱都一样
20:03:23  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光  首句就误导,北方人不会迁移么?  -----------------------------  @william_liang
20:05:43  如果是迁移,为何南方,北方的汉人血统不大一样呢  -----------------------------  @回本就离开 57楼
02:44:15  你说的都是错的,第一处错误,北方汉人没有被杀光,是你想象的,北方汉人每逢乱世就有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堡垒,这些堡垒中大的往往防守极好而且不像城市有可能被内贼打开,并且对于攻堡的人来说往往是得不偿失,这样的话往往都可以挺过乱世,比如南北朝北方的几个汉人政权其实就是由几个大城加上无数堡垒组成的,有的家族比如陇右李氏也是靠这样的方式不但没有被胡人杀光反而屠杀胡人。第二处错误,羯族不是鲜卑杀的,而是汉......  -----------------------------  有数据吗
  @越风尘
18:02  楼主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古代一般16-18岁就结婚,生育能力好的70岁男人还能生育,又可以娶三妻四妾,通常二年至三年就会生一个小孩子,所以刘备之祖中山靖王有120多个儿子。  我们来设想一下,在政府鼓励下,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  18岁当爹,40岁做爷爷,60岁做太爷,再平均一人生5-8个小孩,这样了一个家庭三代会有多少人?  爷18岁娶一妻花20年生5-8个人;  长兄在爷38岁时一妻能生2个左右;  在爷爷6........  ------------------------------  @william_liang 66楼
18:47:29  对比汉初的人口增长率才有意义  -----------------------------  汉初从高祖刘邦,到武帝经历了多少年和平时间
  冉闵大帝真英雄
  五代十国是啥时候?  
  看了以上的评论,我坚信,只要汉族出现开明的领导,主体民族占比恢复到90%还是有可能的,我们要做铁木真,要做天可汗,这么大的一个族群,几千年传承之思想文化沉淀,学什么葵花宝典,太他妈笑话了,金庸笔下,那不是中原正宗的武功,那是苗人异端,金庸笔下,独孤求败,千钧巨石,一剑戏之,这才是中华应有的样子
  @糨糊老刀
20:10  楼主漂洋过海来中国不容易哦~!  赏你个~~~呸~!  ------------------------------  @william_liang 6楼
20:18:15  满入关,可现在汉人的没有发现滿人的父系DNA,Y染色体,反而满人身上发现汉人的Y染色体  -----------------------------  你少在这扯什么血统就像二百五一个样大家都不鸟你
  @william_liang 先分清五代十国和南北朝。
  @卡钳 58楼
03:00:24      要说汉人基因,我在网上找到这么张图片,据说转自中国考古学会。  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佘太君,呼家将,都是党项以及鲜卑人。害死岳飞的凶手之一的万俟卨,其姓氏来源就是鲜卑。  汝州市纸坊乡完庄村也生活着一支金兀术的后裔。  宋代的开封以色列人也融入了汉人中。  李自成也自称是西夏后裔。  ......  -----------------------------  放你娘的屁!!一巴掌拍死你,再找出来一个父系比汉族还纯的 血统?  
  楼主知道为什么前期叫东晋十六国,后期叫南北朝吗?因为从前秦统一北方以后,北方基本上处于一到两个政权(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淝水之战(383年)前,前秦十丁抽一丁(资治通鉴有记载),就有八十七万之众,也就是北方壮丁即有近九百万,按一家三口有一丁,北方总人口二千五百万左右,南方五百万计算,也有三千万之众。北魏六镇起义后,有一个人口减少的过程,但随后北方虽分裂为东西两部,彼此之间互有攻守,但不是像五胡乱华和农民起义那种滥杀无辜,并且北方两个政权都比较重视恢复生产,休养生息。至周武帝灭佛(574年)的五十年时间,人口恢复很快,周武帝灭佛时,光北周僧侣就有二百多万,孝文帝时十五人有一僧,按此推算人口三千万之众,加之北齐,南陈,当时全国人口真有四千万之众。至隋文帝统一589年,又过十五年。应该人口数基本可信。唐朝至开元时,人口且不足此数。另外,南北朝是士族瓦解的时代,依附于豪强的人口大为减少,使总人口(指国家统计的人口)。南北朝时,人口统计按丁,到北周,隋时改为户,这与税制加强有关(租庸调制)。  
  @william_liang
20:02:00  历史描述,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光,鲜卑人杀光羯后,建立了魏,而且战火一点也没有停,怎么到了隋朝杨坚开皇之制,人口就达到了最高峰,八百多万户。有人说,是否是南方汉人迁移过来的,可现在DNA显示,北方汉人的血统主要是O3,而南方汉人是O3,O2,如果迁过来,如何会有明显的差异,如果真是人口大灭绝,隋朝杨坚明显的汉人政权,那么多汉人不可能人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  五代十锅是唐末吧? 你说的应该是五胡十六国吧  
  隋在前,五代十国在后,中间还隔个唐,前后差两百年左右的,我的哥啊,你的历史知识是咋学的啊!就这斤两也来质疑历史,去找本初中历史课本看看(⊙o⊙)  
  @挤蛋子儿
21:46:30  笑死我了,楼主真是
盲,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军阀混乱时期,后来宋朝收拾烂摊子,楼主说的事儿是魏晋南北朝,最后由隋朝收拾烂摊子,还要感谢冉闽拯救了北方汉人不至于被五胡屠杀光,东晋南方小朝廷能够立足也是冉敏牵制五胡而不被五胡灭掉  -----------------------------  @william_liang
21:49:26  是我搞错了.  我只是按人口推算,由于隋的人口众多,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所以五胡乱华,可能不太对头  -----------------------------  @william_liang 39楼
22:33:42  这就是我所说的一点,如果我们把冉闽的时代做为北方人口的低点,可后来的
也不是太平盛世,有鲜卑,还有东,西魏,完了隋统一还打仗,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为何隋一统一,人口就那么多,难道时间重置了吗  -----------------------------  北魏时人口没有曾涨吗?
  @贵贱都一样
20:03:23  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光  首句就误导,北方人不会迁移么?  -----------------------------  @william_liang
20:05:43  如果是迁移,为何南方,北方的汉人血统不大一样呢  -----------------------------  @回本就离开
02:44:15  你说的都是错的,第一处错误,北方汉人没有被杀光,是你想象的,北方汉人每逢乱世就有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堡垒,这些堡垒中大的往往防守极好而且不像城市有可能被内贼打开,并且对于攻堡的人来说往往是得不偿失,这样的话往往都可以挺过乱世,比如南北朝北方的几个汉人政权其实就是由几个大城加上无数堡垒组成的,有的家族比如陇右李氏也是靠这样的方式不但没有被胡人杀光反而屠杀胡人。第二处错误,羯族不是鲜卑杀的,而是汉......  -----------------------------  @william_liang 71楼
19:38:57  有数据吗  -----------------------------  这个也需要数据,这些都是史书上记载的,要不按你的想法像三国那种乱世,为什么一到了晋朝统计人口马上就比三国混战的时候多几倍呢?胡人在十六国后期和北朝出现巨大损耗导致隋朝开国胡人比汉人少也是记录了的,要知道南方的人口在那个时代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南朝顶天了也就500万人,其中还有一半以上都是南方蛮族。不要用今天的思维去想象古代的地理人口经济和民族,南方人口在隋朝以前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少于塞外胡人的,这还算上了蛮族,古代胡人蛮族和汉人的人口比例也不是今天这样,胡人蛮族人口之和在夏商周是一直比汉人多,进入秦朝后也是经常超过汉人的。
  中国古代的人口普查就别较真了,现在的人口普查都不准更别说古代。第二,楼主看来完全不懂基因人类学。北方汉人O3为主不代表南方为代表的o2,o3就不是汉人了,某个特殊基因键突变,其实是代表继承而不是取代。  
  楼主还有一个误区,认为战争就会使人口锐减,这是不对的。历史上人口锐减的时期主要有秦末,西汉末年,东汉末年,东晋十六国,元末,太平天国时期。为什么?因为这些时期,天灾频繁,导致民不聊生,农民揭竿而起,而农民起义组织性,素质差,滥杀!使人口减少更多。而国与国之间的征服战争,主要为统一国家的战争,滥杀行为还不是很普遍,且古代以孝,以仁治天下。而杀降、杀俘、杀民为至不仁,国君都会有所顾忌!以高洋的残忍,暴虐都有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赞誉,可见当时虽有战争,但基本不可能人口锐减。况且战争范围比较狭窄,一般为一州之地,一州之内对全国人口恢复冲抵作用较小。以南北朝最后两战(周灭齐,隋灭陈)时间都比较短(一年左右),而且只有平阳之战较为激烈。所以,这段时期内,人口总体属于增加。  
  @糨糊老刀
20:10:17  楼主漂洋过海来中国不容易哦~!   赏你个~~~呸~!  -----------------------------  笑死个人儿,太形象生动了  
  回复第9楼,@william_liang  @检测用户ID 12楼
20:24   你说的南北朝吧   ------------------------------   是我弄错了,南北朝  --------------------------  哈哈哈  
  回复第58楼,@卡钳      要说汉人基因,我在网上找到这么张图片,据说转自中国考古学会。   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佘太君,呼家将,都是党项以及鲜卑人。害死岳飞的凶手之一的万俟卨,其姓氏来源就是鲜卑。   汝州市纸坊乡完庄村也生活着一支金兀术的后裔。   宋代的开封以色列人也融入了汉人中。   李自成也自称是西夏后裔。   汉人,是一个文化民族,而不是血统民族。不要被狭隘的血统论迷惑了头脑。  --------------------------  你的论据有一些是对的,但并不能推导出论点  
  @william_liang   --------  五代十国和鲜卑有什么关系?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的几十年时间。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国差几百年。  人口锐减是统计人口交税的人口锐减,不完全是自然人口锐减。人可以跑,可以结堡而据。唐朝的时候要嫁公主给河北大族崔氏,人家说李唐不是纯种汉人拒绝了。那就说明他自己是纯种汉人,这就是大家族结堡而据的结果。  大规模民族融合只有鲜卑。说起来同化好像只是一句话,其实那是很难的。什么高级文明同化低级文明很容易,都是扯淡。但虽难也有可能,汉人胡化,胡人汉化,这两种情况都有。拓拔鲜卑汉化,北齐的高洋就是汉人胡化再汉化。隋末人群四散诸胡的有一百多万,不会来就成胡人了。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加纳妈妈乳木果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