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开个水上民宿经营营,

江山民宿经济方兴未艾
  【导读】江山民宿经济方兴未艾,今年已接待游客227万人次、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增39.9%、40%。  
  近年来,依托我市景区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民宿这块“香饽饽”,民宿经济逐渐成为我市乡村休闲旅游业的重要内容。
  以特色打造民宿文化
  “我们就地取材利用保安的毛竹资源,立足自身特色,对民宿的外墙面用竹编等进行装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民宿。”日前,保安乡党委副书记姜波相告,去年5月,保安乡化龙溪村对村内空地进行全面改造,拓宽路面、修建步行道、新建休息广场,如今每到周末就有很多都市人来此体验乡村生活。
  化龙溪村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2600个,仙霞古道穿村而过,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投资1.5亿元建设龙井生态养生养老基地,让游客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感受。通过对当地农房的统一改造,依托境内的著名省级文保单位——龙井驿站(旧址),如今一个集森林文化和养生休闲为一体的龙井森林人家民宿集聚区初具雏形。该乡还结合首届仙霞古道山地徒步大会、红红火火过大年等活动,来推介民宿以及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不仅在化龙溪村,如今我市很多村庄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民宿经济。贺村镇耕读村昔日是远近闻名的“水泥村”“养猪村”,如今依托耕读海棠湖休闲旅游3A景区,带动村民兴办农家乐和特色民宿,目前已有7家农户开办民宿,房间40多个,可供近百人入住。该村村委会主任郑兴富说,下一步民宿的房间数再发展至50至100个,在民宿规模壮大的基础上,向外界推介和营销村里的民宿。
  民宿成为投资者新宠
  石门镇泉塘村的大三学生祝肖卿近日趁着放假的空闲,特意赶到市农办咨询民宿的相关事宜。他想利用家中闲置的猪舍进行改造利用,建成民宿后打造农家乐综合体。他告诉笔者:“我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一直很喜欢原生态的经营模式,想将所学知识用于其中。现在民宿很火,听说还有扶持政策,就特意来了解情况。”
  市农办工作人员介绍,去年我市对乡村休闲旅游线上的各民宿点创新扶持方式,围绕“一核一道多线多点”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以民宿经营建设户、农家乐综合体等为扶持对象,形成多点辐射发展的全范围扶持模式。我市还对打造精品民宿给予激励政策,例如,对于通过验收的民宿经营户,客房改造达到干湿分离的,每间补助6000元,未达到干湿分离的,每间补助3000元;对民宿特色村客房数达到50至100间、101至150间、151间以上的,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35万元、50万元的奖励,用于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各项政策的激励,掀起了民宿投资的热潮。据统计,从2015年至今,我市新增民宿特色村22个,成功打造了保安龙井18号、薰衣香舍、和睦大院、耕读水上屋等一批高档特色民宿。今年以来,全市农家乐(民宿)共接待游客227万人次,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9.9%和40%,新发展民宿客房399间,床位700余张,带动从业人员5000余人。
  让民宿有情怀又有内涵
  随着民宿队伍的不断壮大,房间定价、用户定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经营者们也意识到民宿发展的弊端,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重新定位民宿经济。廿八都古镇农家乐协会会长张春旺介绍,协会在镇政府的牵头组织下于2009年成立,会员从过去的18个发展到30多个,“协会的成立不仅使会员间互相分享客源,统一民宿的价格,还能预防恶性竞争,这对民宿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丰富体验内容,让民宿有情怀又有内涵。清湖镇和睦村,将彩陶文化元素植入民宿,例如吃饭的碗、喝水的杯、煲汤的罐等都是农家自制的陶制品。“居住在这里,不仅能体验农家生活,还能欣赏和制作很多陶艺,是不一样的体验。”每到周末,就会选择到民宿小憩的市民汪先生说。如今,采摘游、垂钓、品农家菜、农家豆腐制作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农耕生活,走进大自然,体验不一样的民宿情怀。
  此外,我市在各村农家乐综合体基础上,全力打造石门、廿八都、保安、四都、大陈等一批风情小镇;做好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实施三卿口制瓷作坊修缮、大陈村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等工程,推进文化产业创意园建设等,并启动保安竹博园、箬山乡村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大项目招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宿集中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