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储存账户交的钱都在里面吗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谁偷走了你的养老金?绝对别在医保账户留一分钱 来源:贵阳晚报&&&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食色,性也。   说完淫秽视频之后,哥这回要说说“食”也就是吃饭的问题。   辛弃疾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哥可以回答说,要是廉颇老将军活在当下,肯定是不能饭。   不是说他嚼不动饭,而是他老了买不起饭。   为啥?   因为全国养老金个人账户亏空3.5万亿。   什么概念,这还得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说起。   我国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的养老制度,统是社会统筹,账是个人账户。   这么说吧,你是小明,刚刚毕业,在一家私企工作,税前月薪1万。   那单位每月要给你交2000的养老险,这笔钱暂时跟小明没关系,因为入的是社会统筹的账户,小明自己交800的养老险,这是小明个人账户下的钱。   等小明老了之后,社会统筹名下的钱,小明能拿一部分,这有一套复杂的计算公式,哥就不说了。个人账户的钱,原来存多少,小明就能拿多少,当然也是分月拿。   听着这制度挺科学合理的吧,其实背后有一个非常坑爹的陷阱。   这时出来了小明家隔壁的老王。   老王年纪比较大,养老金制度实行的时候,他都已经快退休了,也就是说,他没交几年的养老保险,就开始拿养老金了。   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像老王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社会统筹账户里的钱,都发给像老王这样的人了,而且还不够。   于是,个人账户里的钱,就挪用到社会统筹账户了。   于是,就有了上面说的个人账户亏空3.5万亿的事了。   也就是说,你个人名下的那笔养老金,只是一个数字,等你要提钱的时候,它也许不见了。   你有一个保险箱,你一次一次往里面扔钱,可你不知道的是,你这个保险箱的钥匙已经被别人复制了,等你想一次性把东西取出来时,里面的东西不翼而飞了。   都说是儿子坑爹,在养老保险这件事上,反过来了,是爹坑儿子。   80后90后在养着60后50后呢。   统账结合这种万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哥不想多说,说了也没用。   这种万恶的制度会怎么改革,哥也不想说,说了也没用。   哥只想说,一百万在个人账户,不如一块钱在自己手里。   钱能拿在自己手里的,就不要委托给第三者,不管它用的是啥美好的名义。   养老保险,这是要强制交的,而且不到退休年龄也提不出来,哥只能认栽。   但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目前政策好像是允许提取的。   一般前一分钟公积金到了账户上,后一分钟哥就把钱取出来拿在自己手里。   绝不耽搁,也绝不留一分钱在里面。   因为,哥怕万一哪天政策变了,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也亏空了,到时哥的钱就取不出来了。   再说,钱烂在那里面,利息低得离谱,你拿出来放在余额宝上都好啊。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自己交社保养老保险合算吗?回报率有多少? 如个人缴纳和公司缴纳养老保险共5万元,然后立领,每个月能领多少?还有养老保险账户里的利息怎么算的? 关于社保(含养老保险),我很早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就指出社保这种强制保险,其性质是“劫富济贫”的,更加像税收。并且,这项强制保险作为一个投资品来看,是绝对不合算的,计算出的净现值是负的。参见这篇文章——《向上海居住证说不》详细介绍了各项社保的不足,并且对投资于社保的支出和收益都做了分析和计算,最终结论是社保投资的净现值为负。另外一篇文章——《有关我国实际税负的话题》着重分析个人税负,将社保这种强制保险纳入个人税负的考虑范畴,结论是我国的个人税负与欧美是可以比肩的。 - - 这个已经不是回报率的问题了,而是你无法预料若干年以后,你缴的保险能不能兑现。 中国的社保在于其强制性,不然没几个人愿意让别人暂时保管自己的钱。最苦逼的就是我们这些上班的人了,从工资中直接被扣除了,看都看不见,而且公司缴的那一部分实际上和我们关系不大,但是公司在计算用人成本的时候却要算在我们头上,所以我们在谈判工资的时候,公司也会计算这一块,你说我们划算吗?事实上,公司缴的那一部分比例比我们自己缴的还要多,如果公司可以选择不缴的话,我想公司宁愿给我们加薪20%也是划算的,你说我们亏不亏?我觉得我们拿到手的时候就已经亏了一部分了!我们这一代缴的钱不过是用来养活上一代退休的人,而我们到了退休的时候能指望谁还真是很难说。另外,从个人投资的角度来讲,稍有点财务知识的人都可以算出来这是个亏本的投资,简单点算就连放在银行里的利率都不如,你说亏不亏?具体算法网上可以搜出一堆,这里就不算了!谈养老问题,建议政府和缴纳人订立个合同之类的东西,任何一方不得单独变更,这样才有保障,象现在这样政府想推迟退休就推迟,而且提出这个问题的肯定不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的,缴纳养老金的人根本就没有保障。这是一个没有契约精神的zf!最后,要象划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等你能开始领取养老金时,你要活得足够长! 养老保险的算法非常复杂,目的就是让我们看不懂,然后间接掠夺我们的养老资产。如果有选择的话,你还是把5万元拿去投20年期以上的债券或者指数基金更靠谱。 以前在公众号[调戏金融理财]发过这个问题,转给楼主做参考吧!漂在帝都、混在魔都以及背井于天涯的屌丝,不管逼格装得多么高大上,其实都在艰难的追逐原住民的福利待遇。风光于人前,纠结于现实。今儿咱就说说,社保的那些事吧。首先,传说中的社保都保神马呢?养老保险——活得长,有奖;死得早,奉献;工伤保险——请先认定工伤;失业保险——缴纳一定期限后,可以在各个开具被动失业证明后,享受几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救济金。生育保险——一次受益,终身缴费;医疗保险——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但是小病小灾的不够门槛费的话就别麻烦了。其次,享受以上权利的义务是哪些呢?养老保险——缴费期直至退休,最短期限15年。个人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8%,直接从工资中扣除;企业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22%,从人力成本中扣除。医疗保险——缴费期直至退休,最短期限20年。个人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2%,直接从工资中扣除;企业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9%,从人力成本中扣除。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失业保险——个人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0.2%,单位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1.5,生育保险——单位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0.8%接下来就是怎么领钱喽: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 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账户储存额÷120如果上文某些装逼的名词模糊了您的视线,那么,咱就捞点干货吧。以2013年数据为例:窘君月工资10000元,则需扣社保1020元,企业为窘君缴纳社保约3400元。窘君的人力成本则为:10000元+ 3400元=13400元。窘君缴纳个税为:【(10000元—1020元)—3500元】×20%—555=541元窘君实际收入为:10000元-1020元-541元=8439元假设窘君25岁入职,60岁退休,其在职时个人工资不变且退休年龄没有被推迟(介就是不现实滴)的话。好了,社保一共缴纳了多少钱呢:(1020元+3400元)×(60岁—25岁)×12月=1,856,400元假设社会平均工资自2013年起一直不变,以帝都为例,2013年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为5223元60岁退休开始能领回多少钱呢:基础养老金=5223元×20%=1044.6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元×8%×(60岁-25岁)×12月÷120=2800元退休金=1044.60元+2800元=3844.60元比起在职时,每月可支配钱数少了一半都不止哦~~窘君在何时才能取回自己的本金呢?1856400元÷3844.60元÷12月=40年60岁+40年=100岁撒花~~撒花~~恭喜窘君终于华丽丽的在百岁华诞之时领回了本金。可是如果,窘君可以选择把投入在社保的这部分本金存在银行,以一年期定期的方式滚存?窘君将获得多少利息?在社保体系下再领多少年,才能收入利息部分的所得呢?题主自己算吧! 建议在社保必须缴纳的情况下,为个人制备其他理财产品以做退休养老金储备。养老金储备自然多选择低风险,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分红型储蓄险,基金都可以选择在香港购买。香港人均寿命和患病率较低,因而同保额投保的保费比之内地低廉许多。且香港投资渠道更为广泛开发充分,分红收益更高,分红收益不似内地有法律规定不得高于2.5%,香港保险保守年回报7%,而实际往往可以达到8-10%。以下是英国保诚隽升产品的一个收益例子用作计算复利率,一般用开方得方法大家都可以自己验算,计算都挺简单的,会一定指数运算就可以算了,比初中高中的应用题简单多了。30年后每两项金额相除 并开年度差值20再减一 ,便是这20年间的收益率10年前本金还在累加,不便计算,10-30年间,利用本金与收益增长比例可得收益率6.03%30-50年间,可计算得年收益率可以有7.49%。50-70年,收益率7.44%70-90年,7.08%可以看到收益率率在30年后还是挺稳定的。按表格复利,50万本金,25岁工作 65退休 全取得话,存40年可拿本金412万。这个理财产品提取也灵活,不似社保必须退休后取,3年后便可取红利,15年后可提本金,以备不时之需。也许这个例子本金50万仍过高,可以拿楼上有人举例来计算一个人按25岁开始上社保,按目前比较低的标准,每月1000吧,一年12000,连续交15年就是18万.估计赶他退休的时候,基本就是65退休了,这就意味着他交的18万,25年后才给开始给他分退休金。如果这18万留在自己手里,每年按5个点的收益来计算(每年5个点很容易做到的,国库券银行固定收益理财等等都可以达到),25年的复利大概是61万。这是楼上给的例子,如果18万悉数5年分别置办上述隽升产品作为养老,40年后退休,产品现金价值约148万。即使是5万买20年债券的换作买隽升,40年后现金价值也有41万。英国保诚在港股的市值现5000亿,等于半个腾讯,资金稳定的能力很有说服力。现在很多内地人赴港买保险,基金,就连央视也做过报道,难道你不好奇背后的原因么?不要老是抱怨社保不好,你自己又沉下心来了解过多少理财产品呢?在转发那些养老金亏空的文章时,大多人也只是转头就忘,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多。不要谈什么子女养老,他们孝顺与否是一回事,而你自己是否为自己的未来现在准备过又是另一回事.如果真心想了解,我说的香港保险理财产品资料按网友的能力肯定能比我找的更多。 当然不合算,人家单位帮交大半都觉得有点亏,你都是自己交很不划算的,要不你活到99差不多赚回来,80左右挂也挺亏得 社保是一种心态,周围人都在缴纳的时候,你不缴纳属于被排外的不安全感一些政策性的约束使得你不得不缴纳实际上你很少能从社保中获利的推荐 社保的问题,算个人的小账很好算,但是整体收支代际精算不是一般人能搞清楚的。就个人来说,楼上有几位说的靠谱,单纯从回报率上看,社保的回报率可能低于多数理财产品,问题是社保本身不是一种理财方式,而是一种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风险保障机制。你承担缴费义务,国家保障你出现相应风险的时候(如年老)给予你相应水平的保障。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你总共交了20万养老金,但是老的时候20万货币只能买几个面包,但是国家仍然有义务保障你的基本生活而不是相应的给你20万和一些利息,它可能要每天给你50万来保障你的基本生活。这才是社保。再举一个例子,父母供养一个子女,花了100万养大。功利的讲,子女为了回报,要用同样的精力和金钱来供养父母。但是可能这个时候100万根本不足以给父母养老,但是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哪怕要花500万给父母养老也是应该的。 今天看到网易新闻,提到关于【弃缴养老险】的观点,大家觉得合理么?原文链接&& 扫了一下正文,观点是保持年化10%的投资效率其实就比养老金划算了。摘要“到55周岁退休时,张莉给自己储蓄的养老金资产可达205万元。”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社会养老保险自己交的,那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是怎么算的? 如题,社会养老保险自己交的,那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是怎么算的? 以前的规定是,养老保险缴费,单位按20%个人按8%,其中单位那20里面的一部分和个人的8%全部划入个人账户,现在已经改了,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仅个人缴的那8%划入个人账户。 单位交的养老保险分为养老保险统筹部分和个人部分,统筹按照缴费基数的20%算,个人部分按照缴费基数的8%算。 现在是一样的了。以前是单位交的有一部分进入个人帐户,现在是单位交的全部进统筹,个人交的进个人帐户。如果社保全部是个人交的,那么基数的12%进统筹,基数的8%进个人帐户。
个人帐户是以后可以个人领取或家人继承的那部分资金。是与统筹帐户区别的,统筹帐户的资金只能以基础养老金的形式领取,不领取就没有了。而个人帐户不领取了的话还可以由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单位缴纳的部分,现在已经不往个人帐户里划了。自己缴纳以后,按比例划入你个人帐户,另一部分进入统筹。俗称做贡献。所以,有单位的话,在缴纳这点上,对自己比较有利。个人帐户你可以理解成类似银行帐户。只不过,它的支取是要等到你退休以后。而且,没有利息税的征收,利息也是按复利计算的。在你退休后领取退休金的时候,领取完个人帐户部分后,你的待遇将由统筹基金继续支付。若你身故时未领取完个人帐户部分,剩余部分可以做为遗产处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账户储存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