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宅急送生产区的2g boh 怎么才能让餐厅运行更好 谢谢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肯德基BOH系统改良说明_CMS训练排班部分(KFC).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肯德基,还能走多远_肯德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5,521贴子:
肯德基,还能走多远收藏
如果你也是肯德基的管理组,离职的,在职的,你能觉得肯德基能走多远
取消出纳,增加一个半小时给员工补货,剩下数钱换零钱的全部交给管理组,原来肯德基以前出纳就那么一个半小时的价值,有没有这个岗位都无所谓。取消OPT,也就是训练部,这下一年一次的系统稽核倒是没了,少了一个部门也省了不少钱,以后新产品营运知识也无所谓了。取消全职员工,用兼职和学生来代替全职员工?取消订货,BOH,产品叫制,都改为系统自动提醒。还有什么会慢慢取消,各位管理组请拭目以待,说不定下一个就是你。
烦死了,楼主先来吐槽!
首先是今年上半年的菜单更新,14款产品只有寥寥几款产品还在挣扎,也几乎都是卖不动的产品,培根燕麦鸡腿堡,楚味烤翅,骨肉相连,金缕虾,脆鸡八分堡。每隔一段时间MKT都会发文到餐厅,求爷爷告奶奶让我们多多促销这些东西啊,否则又有多少的物料面临报废啊。出发点是好的,提升菜单的种类,让消费者能有更多的选择,提升营业额,改善品牌形象,但TMD能不能推出好吃一点的东西啊。上市的时候,员工都觉得不好吃,这么多顾客还能觉得好吃吗?一千个顾客,100个好吃,900个说不好吃,那这个产品还有意义吗?就为了满足那100个消费者所以连累了YLC,供应商,餐厅,甚至是那100个想吃的顾客,毕竟这些产品不好卖,餐厅也不会叫制,所以即便那100个顾客来说,收银员有时候也会说请等20分钟或者直接说没有之类的来打发顾客了。
下半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作为一家WPSA30万的餐厅,班表上居然没有了Pa这个岗位,当然也和排班经理有关。但是在RSC给的默认直接工时位置表里,也是根本就没有pa这个岗位的,有这个选项,但默认情况除非你自己安排岗位,否则是不会出现pa,那么自然而然,随着直接工时位置表一年三四次的变更,有些排班经理也懒得去设置了,下半年,你就会发现班表上只有ca,没有pa,直到开了4到5台机器,才会出现两个pa,没有FF,没有dr,没有sd,没有To。举个经常发现的例子,下午豪华午餐到17点之间,班表上的人员有:一个Ls,两个Ca,没了。每半小时的TC都是在30以上的,然后你就会发现一个大厅的管一楼和二楼,这个倒是还好,毕竟上座率不是很多,两个收银,没有饮料没有薯条,值班经理一个配两台收银机兼顾饮料和薯条和换零和发餐,因为通常这个时候都只有一个2F的,你问3F呢?3F在走楼面,1F已经下班了。这个时候,又是管全国性促销,柜台一分钟达成率,又要给配餐,饮料,薯条,自然而然,CPH就很高,因为如果是月薪管理组的话,他的那部分是不算在工时里的。那么理论上,公司就是用两个前台搞定了一个下午的生意。没有换休,牛逼吧。我觉得RSC还是很厉害。以前大学学习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时候,换在肯德基里去思考,其实很奇怪的是,一般而言餐厅下午的生意都是比较清淡的,但也有小高峰,但无论是低分还是高峰,只要你是处在那个时间段的,安排的人数都是一模一样的,当然都是没有设置餐期的。我原本以为RSC给的人力安排是通过计算得出的最佳边际效益,可似乎是错的,想简单点,RSC又要推出那些垃圾新产品,哪有时间去给我们规划什么最佳人力安排啊,如果只有一个前台就能满足,他恨不得直接工时位置表就给你一个人呢。
champs,人给的越来越少,要求却是越来越高。首先是前文说到的,pa几乎看不到了,剩下的只有ca了,甚至有时候很忙了,把一个ls拉进来当ca,两层楼面的忙碌大厅就只有一个Ls,大家似乎也是见怪不怪了,C项也越来越严格了,都要求到餐厅外面都归餐厅管了,咋不把马路也管了?S项,从一开始的一收一配,慢慢的两收一配,到现在的自收自配,然后就是管理组就是配餐员了而且没有薯条没有饮料站。还是一分钟达成,而且把找零钱的环节也算在里面。还有没有人性了?champs的意义何在?人心不古,说的就是RSC那帮家伙。
楼主要做报告了,有时候真的这么一天来的时候,反而就一身轻松了。结果真的那么重要吗?为此努力了多久?又有谁不看重结果!其他的他妈的都是屁话!
报告没过。。。对不起自己和大家。。。走人了
“报告逻辑思维很好,内容很丰富,餐厅也有相对应的成绩了,自信心很棒,临场的思考和应变能力很强很强,至少在做报告这个环节,几乎无懈可击”。这就是昨天做报告DM给与的评价。“你的学习很强,思考能力更强,是我见过的所有助理中非常罕见的,但我没有从你的报告或者行动中看出来你其实可以做的更好,你的企图心和执行力应该展现的比所有人都好,我对你的期望很大”这是报告没有通过的原因
其实在做报告前,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我真的很有自信,但就是感觉无法通过,也许是因为我的优势和劣势都同样明显吧。执行力不够强确实是最致命的一个伤害。“我非常欣赏你,以后也会重点关注你,AM和店经理也去重点培养你,你三个月后再来做报告,这三个月你一定要好好表现,用你的思考能力让餐厅有一个更好的成绩展现,到时候你来做报告就直接通过了,而你只要这三个月OK让所有人看到你真正的能力,几个月之后也马上可以去做店经理报告了,不需要像别人一样即便升迁了也得从零开始”这是DM留给我的话。
我比同时期进入肯德基的伙伴将近晚了半年才去做报告,甚至做了还没有升迁,我很坦然,也很淡定,淡定到我会过去的一些怨言也都全部放下了。我的学习进度曾经被一再拖延,在应该去做报告的阶段因为餐厅没有成绩又被拖延了好几个月,当然我必须得承认在有些过程中确实会有很多阻力,但当我克服了这些,忍耐了这些,提升了自己的很多劣势的时候,我希望我的苟延残喘能获得一丝鼓励和认同,那就是升迁,而不是一两句的心灵鸡汤的话语,类似于我很看好你,你是最优秀的等等,我真的不需要。我不得不承认站在他们的立场来看,确实是为了我好,希望能以我的能力可以做的更好,但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呢?为什么没有考虑到我的需求?有一个必须承认的是,每个人的耐心和自信心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是有的人时间长,有的人时间短而已。我想我累了,我的耐心被消磨的一干二净,我宁可成为你们眼中不争气的千里马,即便明天就让我当店长,我想我也得走了。我缺的不是升迁了多的那几百块钱,我缺的不是应该去改变的一些东西,我只是当周围的所有人都比我提前的时候,我可以,能够,也应该获得一些鼓励和认同。也许,在很多外人看来我太小心眼了,没有看到未来,一点稳定性都没有,可是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所有人都站在一个高尚的立场上,AM,DM,OM,甚至是MM都是不完美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身上的劣势一点一点改变,而不是永远消除,把自己的优势不断扩大,扩大到几乎能够掩盖你身上的所有劣势,而我们需要的,有时候只是在努力过程中的一个认同鼓励。有些人走人,因为店经理几乎不会在意他的学习进度,其实他很希望能跟上别人的进度,而店经理觉得这并不重要导致他走人了;有些人走人,因为不问问他的意愿就把他调店,而换了一个环境会导致很多变化,而这些人变化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也不是所有因为环境改变就离职了的人就不出色的表现。
到现在,我依然可以很大声的告诉很多人,我真的很热爱,很舍不得,这毕竟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我的第一个店经理也非常非常器重我,直至他当了别的区的区经理后还经常辅导我,在我心生离职念头的时候劝我,这样一份工作也是我年轻的时候最真实的选择,哪怕再来一次,我也不会后悔,虽然这个过程真的很辛苦很辛苦;哪怕很多人在喷肯德基,至少我觉得在岗位一天,就应该认真工作,毕竟这样一个大企业,在中国扎根数十年,如此深厚的供应链不是谁都能否定的。
报告的打击很大,但并不能让我沦陷,这只是工作中的一个坎。毕竟从小就作为刺头的我遇到的挑战更多更大。只是我太累了,我想要一个拥抱,你跟我说再过来点就抱抱你,我看到了希望,我就算跪下也要这么一个希望,而我获得希望的时候,我连自己的心都失去了。也许我可以再做三个月去证明了自己再离职,意义呢?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已经能够想到我让所有领导失望的样子,但人总得为自己稍微考虑下,我堕落,我不争气,真的是因为我不够出色吗?好吧,所有的一切还是得自己去承担。都这个时候,还管这么多干嘛。还是33楼的那句话,如果你真的累了,又何必执着呢?2012.8至今,是时候跟肯德基说再见了。离开了,也就什么都不用在乎了。我依然是个没有升迁的人,我依然是器重我的领导眼中不争气的千里马,只是失去了铁钉而已。
一个几乎世人皆知的品牌从看似鼎盛到近乎于灰飞烟灭需要多久?有这么一个品牌以质量著称,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它被N个年代的人所知,60后,70后,80后甚至是90后---NOKIA。我不知道是先有芬兰还是先有诺基亚,似乎后者的知名度在地球上更加广为流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四年?五年?还是六年?从满大街的5230到如今连维修都找不到,尽管以军工,挡子弹,卡尔蔡司,不跟随,塞班,撸妹,4100万像素,到如今连品牌都几乎被微软彻底放弃的芬兰巨人,轰然倒地。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们所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多么伟大的公司,多么卓越的产品,多么看似长盛不衰的品牌,都可能会因为高层的眼光,决策等等等等而凋零,而更多的打工者所能做的,只能看着某一刻参天大树渐渐枯萎而已,然后找另一棵作为栖息。
我们非高层,更不具备高层看待未来的眼光,也不可能明白某些战略的意义。伟大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似乎这段话用在这里很不恰当,但也找不到其他语言来形容。不断得控制成本,即在当前营业额几乎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利润,10?%20%?还是50%?这么做是否是一条长久之计?没有人知道,但确实已经在执行并且变本加厉了。99%的人都是一个打工者,PT,ZP,ST,MT,ARM,RGM,AM,DM,营建部,IT部,人事部,财务部,训练部,企划部,配销等等等等。柳井正的“企业家精神”如何生搬硬套?移花接木?
我曾经的同事,同事的同事,也不乏聪明人,211毕业;有钱人,富二代;吃苦人,几乎每天都在上班一样。肯德基福利好吗?可能比一般企业多了个公积金,几乎没有节假日(我相信不可能有店经理会给一个助理一年当中的所有节假日都排休),几乎没有年终奖(多拿一个月工资?今年年初我们市XX市的新闻调查,去年,也就是2014年工薪阶层的人均年终奖迈入5000大关,是人均。),几乎没有正常的作息,几乎没有正常的饮食,几乎没有朋友,几乎没有业余生活。上面所有的几乎可能都是我曾经或者周围一小部分人的缩影而已,我不能全盘否定,但也不能逃避曾经存在过两年的事实,或者对于其他一些已经存在好几年的过往。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任何一个在肯德基工作过,甚至是还在工作的伙伴们,当初选择肯德基时的那一份坚定,哪怕只有一秒。可是很遗憾的是,所有的人都沦为一个高级的服务员而已,而且我百分之一百也相信,更多的管理组在值班期间所做的不是管理,不是思考,而是打饮料,打薯条,发餐,调拨,打发票,刷积分,偶尔还兼顾换休。这是一个事实,也请尊重事实。
看了93楼的吧友说的这段话,也足可以看出肯德基的领军人物也确实没落了。我曾经记得自己是在小学四年级还是五年级的时候才吃到第一顿肯德基,那还是2000年的时候,那个时候XX区里还没有肯德基,只能坐车到市中心去吃,而且还是过生日的时候才行。即便是到了初中甚至是高中,有了一点点文化,仍然会感受到肯德基的金字招牌,甚至于是当一个肯德基店经理也超棒的感觉,我也这种感觉也会出现在很多80后的脑海里。不过,任何行业都像心电图,有高低,有起伏,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超过N多大佬,却在创业初期国内都无人投资;芬兰巨人在iphone4上市的时候就注定了NOKIA的不复存在;为奉为屌丝手机的小米,NOTE都敢卖到3299,只因为它的背后有了强大的生态系统做支撑。什么才是好的前途?60年代文革后,工农联盟顶呱呱,甚至于一些文化好的人群都下乡,70年代改革开放的一缕风吹了进来,不少人蠢蠢欲动,80年代沿海开放城市的私营企业犹如雨后春笋,90年代后的互联网,00年后的房地产,能源业,航空业,让多少人富裕了起来。一个好的前途有时候会和好的行业的前景紧密联合起来,毕竟更多的人都是打工的。我们不能看到企业目前的困境,因为所有企业都会有困难,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改变的人,安于这种三班倒的生活习惯,喜欢这种企业的文化,希望能在公司里体现自己的价值,渴望获得同行业人士的认同,那么无论企业再困难,这部分人都会不离不弃;如果你希望从事喜欢的工作,喜欢正常的作息,而你又不安于现状,你的内心总是住着一只小怪兽想要冲出去,那就让这只怪兽冲出来吧,人挪活树挪死。
前几天路过肯德基顺便吃午餐,恰逢周末,客流量很大,中途上了个厕所,不偏不巧看到了一个母亲带着儿子在两个洗手台之间的小垃圾桶撒尿(小朋友可能不敢一个人进男厕所,母亲又不方便进去,毕竟客流量大,小孩子也不小了,有5,6岁的样子了,只能对着洗手台的垃圾桶解决了)。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当年还是前年的时候,有一篇文章报道了大陆游客让小孩在香港街头解手而与香港民众殴打的事情。两者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的小孩明显有独立上厕所的能力,而且是在相对来说不起眼的公共场所;后者还只是襁褓婴儿,却被放大到了大陆和香港人民的素质问题上。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似乎都分成两派去议论。一派就是素质为主,理性牌,另一派就是感性牌,认为还是个小孩子嘛,三有三急那能怎么办。矛盾总是相对存在的,就像总会有人为了面子把屎尿憋出来了都有,也总会有人不管在任何地方,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为自己为小孩行方便之事。但几乎所有人看到这种事都是嗤之以鼻,不会去抨击,但绝不苟同,换做自己有时候想想根本不会那么去做。当然我也只是路过而已,没什么好评价的,毕竟在这个行业也呆了那么久过,什么都见怪不怪了,曾经还看见过有个小孩(已经是个幼儿园了)直接在大厅里拉了一泡屎,过了一会儿那位“伟大”的母亲就带着孩子飞快得跑了,整个餐厅都臭气熏熏,一个学生兼职带了三层口罩,围裙,手套,纸巾等等工具把那对排泄物处理了,当时的学生兼职工资是10.5一小时。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还是自己完全已经麻木了,无论以什么立场去评价都会被抨击的一无是处。在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我在想究竟得有多大的勇气敢在公共场所大胆行方便之事而恬不知耻,究竟素质得有多么低下才能理直气壮说我也没办法啊这句话。
思想和信仰始终是最难以被改变的。突然想起似乎用可以用另外一件事情做这样的事情做一个评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城市里,相对来说较发达的地方很多人开始养宠物狗,遛狗也成了较富裕的一帮人的雅兴,我也曾经养过狗,一般来说,在傍晚出了门遛狗也会让宠物狗在外面解决好,毕竟狗还没聪明到能自己上厕所。但是,我相信很多遛狗之人都会在宠物狗方便之后,用随身携带的纸巾将污秽包起来,扔进垃圾。且不说扔垃圾桶是否应该,但出门遛狗随身携带纸巾或者其他东西几乎是每一个养宠物的人所必备的,这可能是素质上升到习惯的一个问题。对狗尚能如此,为何人对人却做不到?难道人比狗还难管?还是人比狗高贵所以能肆意妄为?也许确实会有很小很小一部分人出门忘了带纸巾尿布等情有可原,但这绝对不能成为在公共场所拉屎,撒尿的理由,无论是一个不好意思进男厕所,孩子还小,甚至是它只是一条狗。社会永远不会在你有所需要的时候给你准备你想要的东西,在长大了之后我们甚至会发疯一样的找公共厕所,找写字楼等等,仅仅是为了上个厕所。好的习惯需要保持,好的习惯需要延续,好的习惯更加需要被无限放大。这就像在三四线城市里,大夏天总会有那么几个身材恶心的的男人光着膀子上公交车,进肯德基吃东西,而公交车早就已经明令禁止赤膊的人上公交车,没错,是禁止,哪怕你再有钱,因为这对公众,对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恶劣的习惯。那么回过头来,肯德基对此又做了什么呢?是的,肯德基什么都没做,或许这也许它沦为快餐的信号吧。乞丐在餐厅里吃客人剩下来的东西,好多车站店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餐厅里过夜,又或者是好几天睡在餐厅,一分钱没有消费的人(我都不好意思称他们为顾客)在餐厅里大声打牌,嗑瓜子,弄得满地都是。这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人的缩影而已,但更小的事情数不胜数。肯德基有时候对态度好的真正的消费者满不在乎,却对那些行为嫉妒恶劣的人低声下气,再三妥协,一味的要求自己改变,却不知外面的世界早就不是你能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了。很多古代小说里都有一个名词“惩恶扬善”,按照肯德基的标准而言,扬善这方面确实一而再再而三的执行,但扬善前提是惩恶。恶不除何来善?社会如此,企业亦是如此,消费者永远都是相对的,今天可能你是消费者,你是上帝,明天当我以消费者站在你面前时,我是否就可以肆无忌惮,趾高气扬?
肯德基的营运标准手册,即CSL手册中有这么一句话“请记住,即使我们不认为我们做错了,但顾客永远是对的”。身为管理组的那几年,可能是立场的问题,片面的觉得是向道德底线妥协,就像这个贴吧里很多前台兼职员工,本来上班一次就并不容易,认认真真点餐,结果碰到莫名其妙的顾客被臭骂一顿,只能憋在心里,有的比较大度,也就忘了,而有的导致员工直接离职的都有。我一度认为,在这个社会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是对和错都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去区分,那么立法,司法,执法等等又有何用?如果一个超大型企业去向民族的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去妥协了,那么市场经济也会如此放纵了。在我的潜意识里,如果一件事情中,无缘无故骂人者,打人者,以对方母亲为圆心把全家都骂遍的人而言,都不能算是错的话,那对何在?善何在?正义何在?天理何在?好吧,当我脱离了这个企业,成为一个消费者之后,也就消除了局中人的傲慢和偏见。其实在这片蓝天下,总会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那里永远没有善良,正义甚至天理。假如没又CSL手册中的这句话,肯德基在中国可能也不会活下来了。这就像在高峰期就餐,凭什么速度这么慢一直轮不到我,我可是来消费的,不是来浪费时间的;在上下班高峰期,为什么老是红灯,我急着上下班呢,凭什么让我等别人就可以闯红灯,于是就越来越多的电瓶车闯红灯。。。我们早就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了,怎么做能让自己方便,就怎么来。而对于肯德基而言,最悲惨的下场不是向一小部分无耻的消费者妥协,让自己的员工被侮辱,而是在这个竞争如此惨烈的市场中死去,而这,恐怕也是“请记住,即使我们不认为我们做错了,但顾客永远是对的”的由来吧。以前的我,总在站在制高点上,去观察,去抨击,去蔑视肯德基的一些规章制度,认为这些都他妈的是垃圾,是错误的,是会被社会淘汰的。我们都站在了道德的山峰上,去思考我们认为对的事情,而忽略了作为企业本身最重要的是什么,没错,是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去,企业才能长青。肯德基如果倒了,不知道会有多少国人会欢欣鼓舞,认为洋快餐终于不再侵蚀国人的身体了。但肯德基真的倒了,绝对不会有政府去帮助,因为那毕竟是外国人的品牌,它用炸鸡侵占了中华美食,它用4500多家店告诉全中国它是餐饮行业的领头羊,救人者自救,只有自己救自己,才能让自己活下去,哪怕制定一些可能是错误的规章制度,但那又如何呢?再多的人抨击又如何呢?这样的一家企业,养活了社会中将近(00)底层人士,我还是觉得,也只有活着,才能经得起这些批评和抨击,如果它真的因为这句话死了,那么才是这个社会中最最悲哀的事情,而不是当下它对一小部分的妥协。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肯德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