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的时间间

美英降旗撤军13年阿富汗战争结束 撤离时间保密-国际新闻-齐鲁晚报网
美英降旗撤军13年阿富汗战争结束 撤离时间保密
核心提示:
据美国媒体27日报道,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9·11”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的支援。日,美英联军撤离标志着阿富汗战争的正式结束。
据美国媒体27日报道,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9&11&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的支援。日,美英联军撤离标志着阿富汗战争的正式结束。
美英军结束阿富汗行动 具体撤离时间保密
10月26日,美军宣布在阿富汗的战斗行动结束,同日,美英驻阿富汗基地旗帜被降下,美军向阿方移交最大基地赫尔曼德省列勒内克营,同时英军移交巴斯营地。尽管美英部队撤离时间出于安全原因保密,但此举标志着两国军队在阿的行动结束。
早在一年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国际部队的名义宣布在阿结束战斗。在美英也结束战斗行动后,阿富汗将迎来第二波也是最大一波外国军队撤军潮。
尽管&国际部队&成员众多,但绝对主力和在关键区域执行军事使命的,仍然是美军,阿富汗战争就是美国的战争,美军的结束战斗行动和大规模撤军,才可以观察为&阿富汗战争的结束&。
阿富汗战争自2001年底打响以来,迄今已过去13年,成为美国发动的最长战争。
阿富汗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心脏地带&。美军的撤出,不仅将对阿富汗重建进程、地区安全形势、大国博弈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在美国撤军之后,阿富汗内部势必出现力量真空,各方力量定将展开新的角逐,以达到新的政治平衡。
几百英军将留守 训练阿富汗军官
作为美国的最主要盟友之一,英国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开始后派军进入。13年间共453名英军士兵阵亡,其中多数死在赫尔曼德省。
英国国防大臣迈克尔&法伦承认英国在阿富汗犯下诸多错误,但强调不能忽视所取得的成就。
法伦表示,多数驻阿英军士兵将在今年圣诞节前回到家中,同时&几百人&将留守训练阿富汗军官。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军特种部队依然会在阿富汗行动。
熨斗等物资先撤 军服皱巴巴
2006年,为了应对阿富汗塔利班在赫尔曼德省的攻势,北约联军设立了巴斯申营地。在随后8年里,这处基地一直是驻阿富汗英军的主要中心。在&巅峰&时期,巴斯申营地共驻扎大约4万人。
随着部队撤走,原本部署在巴斯申营地的英军装备基本已经运回国内,包括3000多辆各式车辆、50架飞机以及装满5500个标准集装箱的物资。同时,大量的轮胎、空调等物资因运回国&不划算&将被留在阿富汗。
随着物资开始&打包&运走,基地内的生活条件&一落千丈&。巴斯申营地原本有大型食堂,但留守士兵们最近几周只能吃袋装加热食品。
英军原本对士兵着装有严格要求,但随着熨斗今年4月&提前回国&,指挥官只能选择性&无视&士兵身上皱巴巴的军服。
英军官称并未解决阿富汗所有问题
最近几个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占据大片地区,使一些人担心阿富汗在北约作战部队撤离后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担心阿富汗安全部队在缺少美国及其盟友的情报和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无法抵挡塔利班攻势。英军最高指挥官罗伯特&汤姆森坚称,阿富汗局势与伊拉克不同。&从包括地理、文化、社会结构在内的整体环境而言,伊拉克和阿富汗是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汤姆森说,&我们在这里结束的方式(与在伊拉克相比)非常不同。我们正在过渡,前方不是悬崖。&不过汤姆森承认,北约部队并没有解决阿富汗的所有问题,&这是一个工作正在进行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已经建成的国家&。
阿战中美军阵亡超2000人 近2万受伤
本月6日,塔利班渗透阿富汗军警部门,再进行一次袭击。据&俄罗斯之声&报道,阿富汗中部乌鲁兹甘省7名警察被武装分子打死。一名与塔利班勾结的警察先毒死几名警察,随后,武装分子潜入检查站向其余警察开枪。袭击之后,袭击者携枪逃匿。塔利班分子宣称对袭击事件负责。
&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事实:持续近13年的阿富汗战争也未能稳定这个野性和贫瘠的国家。&德国《黑森下萨克森日报》6日评论说,阿富汗大选虽然还没出结果,但真正的统治者显然是塔利班,他们现在甚至比过去更危险。西方国家正面临着其军事外交政策的危机,奥巴马的阿富汗政策是失败的。该评论说,国际安全援助部队需要一个更持久、更安全的撤出策略。这样才能防止阿富汗成为另一个伊拉克。
根据美联社统计,从2001年美国入侵阿富汗到日,已经至少有2198名美国军人在阿富汗死亡。至少有1819名美国军人是由于敌对行动而被杀死的。根据国防部的统计,自从美国在阿富汗开展军事行动以来,已经有19899名美国军人在敌对行动中受伤。
德国《斯图加特日报》评论说,今年年底德国联邦国防军就将结束在阿富汗的战斗任务,但现在看来,撤军的决定可能是错误。美国将军的死亡和德国将军的受伤,是恐怖分子发出的一个信号,西方要结束阿富汗战争致使他们产生了一种胜利在望的幻想。
 英美撤军后阿富汗走向何方?
英美军队撤离阿富汗,阿富汗将不可避免出现&权力真空&,这使发生在阿富汗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国际战争&有可能替换成&内战&。
据报道,阿富汗战争虽然不是美国所经历过的最血腥的战争,却是美国有史以来陷入对外战争中历时最长的战争。而所付出的各种成本和代价,也是最为沉重的战争之一,教训深刻。
阿富汗战争是美国崇尚&彻底胜利&的杰克逊主义的一次冒险实践,战争的最后发展并没有完全按照杰克逊主义者的心愿。日,美军对阿富汗塔利班发动了&闪电战&,战斗很快取得胜利,但战争却未能赢取包括&基地&精神领袖拉登和塔利班首领奥马尔等众多&美国敌人&,均未能在&闪电战&中捕获或消灭,残余塔利班武装在阿西南部站稳脚跟,被打散的&基地&组织流窜入巴基斯坦、也门、伊拉克、利比亚等,加速了极端主义的滋生和扩散。而在阿富汗,除了首都喀布尔之外,其他各地,均在不断爆发各类流血战斗。
对于美军而言,在阿的&结束作战行动&,只是从&战斗&模式,替换成&支持&模式,仍有万名美军按美阿协定长驻于阿富汗军事基地,培训和支援阿安全部队,不再直接参与战斗任务。名义上,美军没有完全&离开阿富汗&,也没有完全&抛弃阿富汗&,但外国军队竞相撤离阿富汗之举,以及剩余美军呆在基地不出战,使事实上阿富汗将不可避免出现&权力真空&。目前仍然脆弱不堪的阿富汗安全部队,是不可能完全有能力应对防务。这使发生在阿富汗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国际战争&有可能替换成&内战&。
今天发生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ISIS之乱,其根源之一在于美军撤出伊拉克后,伊拉克政府不能有效和适当地填补&权力真空&,导致激进的圣战组织坐大为祸。美国在撤出伊拉克后现在不得不面临着&重返伊拉克&的艰难选择。阿富汗与伊拉克有很多相似之外,阿大部分国土仍游离于喀布尔政府的有效控制,先不说残余的塔利班武装会不会兴兵作乱的问题,&基地&2.0版的ISIS,也有可能趁虚而入。美国在念&退出经&时,应切记伊拉克的教训。
【换个姿势看山东-天天豪礼有惊喜-全新界面国际范儿】
齐鲁壹点 最懂山东
责任编辑:白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qiluwanbao002”关注齐鲁晚报官方微信公共平台。当前位置: &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除了战争苏联什么都没赢
扫描到手机
09:45:56 & & &
& &&苏联侵阿原因新解
& &&苏联失败了,但并未战败1978年,塔拉基政府无视阿富汗的社会结构、伊斯兰传统、民族心理,在一些低水平的苏联专家帮助下,贸然搞起&苏维埃化&,引发阿富汗社会的巨大反弹,激化了国内矛盾,反政府力量迅速壮大。从1979年3月起,阿政府多次请求苏联派军干预(俄学者证实,类似请求不下20次),最初苏联政府较为谨慎,只是大幅增加粮食、武器援助,但阿政府仍无力控制局面,在卷入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苏联最终选择了出兵阿富汗。多年之后,俄罗斯论者多谴责说,侵阿是几名老朽、昏聩的苏联领导人的错误决策;但是,出兵不过是之前苏联对阿政策的逻辑后果,否则就是听任美国占上风--而从当时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角度来说,退让是根本不可能的。苏联政府的决策机制当然难称完善: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脑血管疾病严重,动辄不能视事,都不知道阿富汗发生了什么;力主出兵的安德罗波夫、外长葛罗米科和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等人对阿局势未做调研,却主导了决策过程。有军界人士警告说,出兵会导致阿富汗各派一致反苏,且会损害苏联与伊斯兰世界的良好关系,但未获重视。苏联领导人并未认识到,出兵其实是不明智地卷入了阿富汗内战。阿富汗政权无任何社会基础,非常弱势,而苏军入侵使阿富汗民众产生敌忾情绪,将苏军及其扶植的政府视为全民族的敌人。伊斯兰教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将阿富汗社会动员起来,对苏军发动&圣战&。苏军得不到阿富汗人民的支持,因而其军事成果无法转化为政治成就。正如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所说:&我们控制了喀布尔和各省中心,但在占领的领土上无法建立政权。我们输掉了争取阿富汗人民的斗争。支持政府的只是人民中的少数。&苏联需要阿富汗的地缘政治空间,而&人民民主党&当然也需要苏军保卫其既得利益。在苏军入境后,阿政府竭力推动苏军承担起全部军事任务(阿政府军战斗力低下,且常常被反政府武装策反)。从1980年2月起,苏联一些军方人士就多次主张苏军撤离,但是,阿政府设法将苏军与自己绑定,使苏联政府一再推迟撤军,苏军伤亡不断增大。苏联领导人误判了国际形势。许多俄罗斯论者称:苏联在阿富汗落入了西方的战略陷阱,其实,首先是苏联自身为对手提供了机会,而西方只是抓住了良机。苏军入侵阿富汗后,美国迅速制订了一整套战略、战术计划,动员全部资源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对抗苏联。巴基斯坦成为阿富汗游击队的可靠后方,美国、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实际上已&间接参战&。苏联陷入政治和道义灾难,受到全世界孤立。苏军的劣势是:不擅长山地作战,原有的山地师在1945年后已解散;阿富汗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苏军极不适应,导致大量非战斗减员;&圣战者&熟悉地形,以群山为基地伏击苏军;在精神方面,苏军远不及&圣战者&:苏军是入侵者,士气低落,不知为谁而战;而&圣战者&为信念勇于赴死;苏军四面受敌,而&圣战者&则得到阿富汗民众支持,到处都可获接济和补充;苏军在情报方面也存在严重缺陷,无法对&圣战者&发起突然打击;&圣战者&则得到美国、巴基斯坦的情报支持。1997年,马苏德接受采访时证实:一些克格勃高官曾提供情报给&圣战者&,使其提前半个多月获知苏军作战计划。但是,说苏军在阿富汗战败并不确切,苏联的失败是政治失败。苏军不仅保护了亲苏政权和苏联的战略利益,且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即从纯军事角度看,苏军的表现也并非一无是处。西方专家曾认为,1980年代中期,苏军已能很好地胜任作战任务。日,俄总统普京对一群美国记者表示:苏联在阿富汗并未战败,且&在军事方面实现了所有的既定目标&,只是&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政治错误&。乍看起来,似乎今日的美军在阿富汗比当年的苏军成功得多--2001年至今的8年内折损官兵仅为800多人。但是,不应忘记:苏军在阿富汗的对手是全世界,而美国则几乎得到全世界的支持,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阿富汗则贫弱、缺少外援;美国还吸收了苏联的经验和教训;此外,与塔利班长期&和平共处&,也是美军能够减少伤亡的&秘诀&。
& &&&阿富汗综合症&苏联在阿富汗付出了惨重代价。从1978年到1990年,光是对阿富汗的各种援助、贷款等项就高达85亿卢布,而用于战争的费用比这高得多。苏军参战军人先后达到62万人,文职人员也有2.1万名;其中近1.5万名官兵阵亡,受伤人数为53753人(其中不少人成为残废),生病者达415932人。此外,阿富汗战争还引发苏联严重的制度危机。1991年12月,苏联崩溃;1992年,作为苏联帝国的延伸物,亲苏的纳吉布拉政权也迅速倒台。许多苏军士兵回国后,讲述了在阿富汗的暴行,令苏联社会震惊。1989年12月,苏联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认为苏军侵阿违宪,&理应受到政治和道义谴责&,而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葛罗米科、乌斯季诺夫等人难辞其咎。曾在阿富汗作战的&苏联英雄&们失去其头顶的光环,紧随而来的苏联解体、社会转型,让阿富汗战争的老兵(被称为&阿富汗人&)陷入生活底层,被称为&刽子手&、&罪犯&,遭到社会歧视,多数&阿富汗人&都自我异化。1989年之后,苏联关于阿富汗的&伤痕文学&(小说、散文、歌曲、电影等)迅速繁荣;而&阿富汗综合症&(医学术语为&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一词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首歌中写道:&&阿富汗综合症!/意味着输掉战争/意味着以奖章为耻/意味着回到祖国/别人防你如窃贼&&意味着学会了开枪/意味着回国,如弹簧般活着/习惯于轻易出手杀人/阿富汗综合症!调查表明,1/3以上的老兵都有严重的&阿富汗综合症&,需要心理帮助,其具体表现是:易怒、凶狠、罪感、失眠、有自杀或杀人倾向,等等。这种&综合症&会在战争结束半年或几十年后发作,因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定时炸弹&。比起肢残者,他们是些心理残疾者。75%的&阿富汗人&离婚或家庭矛盾尖锐;2/3的&阿富汗人&对工作不满意,经常跳槽;50%到70%的&阿富汗人&随时准备重返阿富汗;许多人用酗酒、吸毒来舒缓紧张心理。一些&阿富汗人&似乎已适应了和平生活,但是&阿富汗综合症&会随时爆发,带来毁灭性后果。&阿富汗人&曾积极卷入苏联的政治斗争。事件中,格拉乔夫指挥的空降兵成为两派政治力量争夺的对象:是倒向叶利钦还是&紧急状态委员会&,成为决定斗争结果的关键;1994年车臣战争爆发,许多&阿富汗人&毛遂自荐,参加了车臣战争。俄罗斯警察部门曾对&阿富汗人&敞开大门,但是,这些&阿富汗人&当上警察之后,会将战场上的做法带回,动辄行凶、施暴,成为某种社会公害。媒体曾报道,1995年2月,已娶妻生子多年的&阿富汗人&弗&谢甫琴科与警察同事们一起打猎,突然对其同事开枪扫射。事后他叙述:他恍惚间感觉自己又身处阿富汗,其狙击手的本能突然复苏,周围全是敌人。阿富汗战争以另一种方式在俄罗斯社会延续。大量&阿富汗人&充当雇佣军,到境外参加武装冲突;也有人当了公司保安;还有不少人甚至加入了犯罪团伙。战争的恶果还不止于此。1989年苏军撤离后,阿富汗迅速陷入残酷的内战,战火烧到塔吉克等国,在短期内,阿富汗&崛起&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国(占全世界毒品生产总量的90%),使俄罗斯深受其害。有数字说,俄罗斯每年因阿富汗毒品而死去的人数,是苏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死亡人数的两倍。与吸毒、贩毒相联系的,还有卖淫、艾滋病、有组织犯罪等。俄罗斯社会因阿富汗战争而遭到了严酷报复。未被吸取的教训美国在朝鲜、越南付出巨大代价,留下&综合症&;苏联蹈覆辙,使阿富汗成为自己的&越南&;2001年10月,美国又匆忙步苏联的后尘。看起来,所谓教训总是具有事后性,所谓教训也并非总是被吸取。同样,阿富汗的伤痛未愈,俄罗斯又患了&车臣综合症&--在那场内战中,俄罗斯付出了不小于在阿富汗的代价。美国曾拍摄越战题材的系列电影(如《第一滴血》),塑造了兰博这样的越战英雄,意在美化侵越战争,消除罪恶感,疗治&越南综合症&,做&为了忘却的纪念&。俄罗斯对&阿富汗综合症&曾经无所作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1990年代末开始,俄罗斯即不再一味谴责阿富汗战争的非正义性、渲染伤痕,而是强调苏联对阿友好援助、出兵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苏联出兵是对阿富汗的&友好援助&,且依据了苏-阿条约第四条。一位俄政要在访谈时认为,所谓&阿富汗综合症&源于反俄势力的诽谤,要医治这种心理疾病,必须放弃认为苏军在阿富汗是侵略、甚至犯罪的自虐观念。2005年,俄罗斯电影《九连》塑造了一群俄罗斯的兰博们,其功能与《第一滴血》相似,意在消解&阿富汗综合症&(以及&车臣综合症&)。2007年6月,美国导演泰伦斯&亨利采访了俄罗斯的瓦&伊&瓦伦尼科夫将军,后者证实,并非美国的&毒刺&导弹决定了战争结果,而是&我们自己离开的&;苏军进入阿富汗也并非侵略,而是应阿政府一再请求出兵的。阿富汗人民曾把苏军当作保护者,用鲜花来迎接;送别时&不但有鲜花,还有眼泪&。据说,所有征服者在阿富汗都失败了,唯独俄罗斯是例外。有论者证实,1925年、1929年、1930年,苏联曾三次对阿富汗成功用兵。而当年的苏军指挥员格罗莫夫将军曾写道:1979年底,苏军不受阻碍地进入阿富汗,与美国(在越南)不同,苏军在&阿富汗完成任务后,有组织地返回了祖国&。令一些政界和学界人士扼腕的,已不再是1979年的入侵,而是1989年的撤军;而1991年后俄罗斯放弃支持阿富汗政府,被认为是短视的外交政策。2009年2月,俄学者尤里&克鲁普诺夫在接受访谈时表示:20年前从阿富汗撤军非常愚蠢,苏联在那里付出很多,却最终放手,使原来的投入付诸东流。今日美国在阿富汗又走到十字路口。美国似乎已看到前景渺茫,在宣布增兵的同时,开始重视苏军的经验:2009年9月,曾参加阿富汗战争的阿乌舍夫将军(印古什共和国前总统)被请到白宫,为美国人当&顾问&;美国甚至建议俄罗斯&扩大对阿富汗民主化进程的参与&,邀俄军共同对付塔利班。12月16日,北约请俄方援助其驻阿军队。鉴于苏联的往事,俄罗斯对类似建议的态度非常谨慎(有学者指出,这又是一个陷阱);而如果说,阿富汗将是美国的噩梦,俄罗斯正可隔岸观火;何况,让美国深陷阿富汗,显然有助于减少其在高加索、东欧方向对俄罗斯的压力。阿富汗至今仍像是中世纪的&准国家&(时间在阿富汗似乎停滞),只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一再被有野心的大国觊觎。在阿富汗,所有前赴后继的侵入者都不乏军事进展,但最终都被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摧垮了意志,被迫一再重复这样的故事:高调进入-留下创痛-仓皇退出。会有人能超越这一模式吗?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苏鹏宇 CM01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铁血聚合阅读 &
阿富汗战争时间
阿富汗战争时间介绍
关于 阿富汗战争时间 的介绍,暂时空缺。
阿富汗战争时间新闻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日正在对阿富汗进行突击...
本文是从最近各方议论讲我军是否出兵阿富汗为核,谈谈我个人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1979年阿富汗战争原称“阿富汗战争”,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1973年阿富汗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即支持激进的政党如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加紧使阿富汗在经济上依赖苏联,反对同中国有密切关系的巴基斯坦。...
日前,保罗和导演德文·加拉赫合作,拍摄了一部讲述阿富汗战争的纪录片,其内容就是基于保罗在阿富汗的见闻。近日,摄影师保罗在纪录片公映前预先公开了一部分他在阿富汗的照片。图为美军救护直升机的影子,是时其正准备降落接救伤员。
 透过荆棘看战场士兵。
在一次爆炸...
《今日美国报》
Updated 1h 3m ago
美军准将丧命阿富汗
此乃丧命阿富汗战争美军最高军衔[/B]
苏军进入后,阿富汗遭到了极大破坏,大约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1986年2月,在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抵抗和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下,苏联被迫表示,愿意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5月,纳吉布拉代替卡尔迈勒,担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一职。12月,纳吉布拉被任命为...
近期,英国媒体连连发表社论,指出苏联阿富汗战争与美国阿富汗战争中的相似之处。这些文章指出:一是苏联当年与美国一样,在阿富汗驻有10万大军,仍无法取得战争胜利。二是苏联与美国一样,在阿富汗的后勤屡遭游击队破坏。三是苏联无法控制乡村。最后作者指出,现在的美国即使增加再多兵力...
Jun 26, 20:07
阿富汗战争
周日 美国-北约兵 4 毙命
本月 美国-北约兵 52 死亡
本年 美国-北约军 200 余丧命
[align=center]
[align=center]
[align=center]
[align=center]
今年10月7日是美英部队发动...
法国国防部主办的法国《国家防卫》月刊上个月刊登了一篇由法国地缘政治研究专家弗朗索瓦·拉法格撰写的有关中国的文章,标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介入阿富汗战争》,作者全面分析了中国为什么应该介入阿富汗以及为什么没有介入阿富汗战争的理由--
中国应该介入阿富汗战争...
拉登兄不幸挂了,北约伤亡了数千人,耗时已经近十年的阿富汗反恐战争似乎依稀看到了曙光。三十多年以前苏联亦入侵过阿富汗,从年,苏军与阿抵抗力量之间大干了十年。十年阿富汗战争中,苏联耗资200多亿美元。日,苏军总政治部主任利济切夫宣布:在阿...
[B]美联社[/B]讯
Sep 10, 1:35
[B]阿富汗战争
周五 北约兵[color=#FF0000] 4[/color] 毙命(击毙 [color=#FF0000]3[/color],炸死 [color=#FF0000]1[/color])
美军宣城击毙了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曼苏尔,可谓一场“胜利”?但是,要知道美军在长达十余年的阿富汗战争中伤亡是巨大的,至少有2198名美国军人在阿富汗死亡,期中1819名美国军人是由于敌对行动而被杀死的另有19899名美国军人在敌对行动中受伤。但是在巨大的损失和巨大的军费之...
阿富汗战争就应该这样打
作者:zhang88
人们往往都认为战争是残酷的,炮火纷飞、弹痕遍地、兵燹肆虐,这是人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想象。其实也不尽然,战争有时也很搞笑、很滑稽的,历史上的不说,正在进行中的阿富汗战争,前几...
在与一些去国外出差和国外生活的朋友交谈中,他们说,在国外看央视节目,普遍感觉央视国际在报道上相比国外的媒体,客观性有问题。一些访谈和时事评论节目象是事先几个人都编好的,缺乏冲突和辩论。而且某些主持人和评论员、专家个人意识强烈,感觉是强行将自己的意志给观众洗脑。
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在阿富汗的战争进行,虽然北约表面上取得了胜利和进展,但是实际上,北约进行的战争,根本没有解决阿富汗的本质问题,反而对阿内部产生了巨大分化作用。另外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化,战争成为北约国家发展和资金的另一台抽水机。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北约会在这许多内力...
7月25日,反战人士发起的泄密网站Wikileaks联手三家西方媒体公布了9.2万份记录阿富汗战争情报的机密文件———“阿富汗战争日记”。由此揭开年阿战中鲜为人知的细节,引起国际舆论哗然。尽管这些海量情报的真实性尚未得到完全证实,但它们从无数个细节反映...
日黄昏,在英国驻阿Helmand省最大基地,英军下士桑德拉•乔丹正在锻炼。
至今为止长达12年的阿富汗战争深深影响了千百万妇女的一生。她们中不少人遇害,还有的参了军,当了医生,成了政客或是慈善家等。北约已经向这里输送了大量女兵,编队进行战争...
美国不可以输掉阿富汗战争?  
   美国权威人士警告奥巴马,他有可能在阿富汗陷入困境,这可能毁掉奥巴马的总统前程,就像当年越战毁了林登·约翰逊总统一样。  
   这类权威人士的理由是:阿富汗与越南存在一个令人担忧的共性——有人操纵的选举。1967年南越举行被人操...
10月7日是阿富汗战争9周年的日子,这个日子突然让我想到了九年前学术界的一场大辩论。2010年底,阿富汗战争正处于激战之中,美军和多国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迅速取得战场优势。当时中国专家学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阿富汗战争向何处去?这是一场速决战还是一...
热点图文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湾战争的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