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战略地位核武器战略步步为营,美国怎么办

朝鲜承认研制核武器 美国为何保持“观望”态度
┊┊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校友录
Sohu 首页 >>
朝鲜承认研制核武器 美国为何保持“观望”态度
日15:30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文章:10月16日美国官员曝出“爆炸性”新闻,朝鲜承认自己一直在秘密研制核武器。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鲜半岛局势再度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目前,美国似乎并不急于采取军事恐吓政策,而是旨在推动朝鲜周边国家与美国一起形成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压力,来迫使朝鲜放弃其核武器计划。这一点颇为耐人寻味。
  朝鲜的核问题并不是新鲜事
  美国指责朝鲜谋求拥有核武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故事。1993年,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就曾经震动世界。为此,克林顿政府曾考虑使用军事打击以及诉诸于联合国制裁等方式来压朝鲜放弃该项计划。但这一强制性的手段无疑会给朝鲜半岛的和平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稳定带来消极后果。在中国等国的努力促成之下,美朝两国1994年在日内瓦达成框架协议。根据该项协议,朝鲜将冻结和放弃自己的核武器研制计划,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则在技术、设备和资金上帮助朝鲜和平开发和利用核能。其中,最著名的内容是,美国承诺向朝鲜提供两座轻水反应堆,用以取代朝鲜想要拥有的重水反应堆。日内瓦框架协议的签署,被认为是用外交手段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成功范例。
  然而,从1994年以来,美朝之间有关核武器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朝鲜坚称其核计划的目的是解决能源问题,否认正在进行任何核武器的研制工作。美国、日本等国则一直怀疑朝鲜。1999年5月,美国曾说服朝鲜开放金昌里的有关设施,接受美国的检查,其交换条件是美国对朝鲜进行食品援助。布什总统上台之后,美国停止了与朝鲜在核问题以及导弹问题上的对话。要求朝鲜方面澄清其核计划一直是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的关键,这一点是布什和克林顿政府的不同之处。
  目前,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反恐战略的两大核心。伊拉克一直被怀疑在谋求拥有核武器,已经成为了白宫军事行动的“头号对象”。朝鲜此次承认有核计划无异于自动“授人以柄”,美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10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甚至表示,朝鲜可能“已经拥有少量核武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如何做出反应,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
  朝鲜缘何承认核计划?
  朝鲜最近向美国承认其核武器研制计划本身就非同寻常。按照以往的做法,对朝鲜打出的如此重量级的“牌”来,美国一般都研读为朝鲜希望引起注意,为朝美会谈争取筹码,或者是为了换取食品以及资金援助。但现在朝鲜采取这一惊人举动,其目的已经不是以前的历史经验可以解释的。
  笔者认为,朝鲜此次坦承其有核计划,说明朝鲜已经下定决心,要推动朝美、朝日关系的发展,是为了加速朝鲜方面一直在追求的朝美关系正常化,也是为了加速朝日建交谈判的进程。平壤方面主动把“底牌”揭开,无非是旨在打消美日等国的顾虑,并以此来显示改善关系的诚意。这同9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访问平壤时,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承认日本人失踪事件的举动是一致的。
  同时,平壤方面此举也是为了提高自己在朝美、朝日对话中的地位和筹码。朝鲜的用意很明显:愿意以某种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来取消自己的核计划,而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也必须给予相应的回报和承诺。如果朝鲜方面不是为了彻底消除美国等国对朝鲜核计划的疑虑,且已作好了在曝光之后结束核努力的准备的话,那么,平壤此举无疑是一种外交上的“自杀”。但朝鲜不会愚蠢到把自己往别人的刀口上送,而是意在换取自己在朝美和朝日关系中的外交、政治与经济利益。
  美国《纽约时报》10月20日的评论文章也指出,在许多专家看来,面对国内经济的压力,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承认、而不是否认有核计划,是务实的策略,是在试图“向全世界展示金正日的新型领导形象,向全世界说明他并不诉诸恐怖主义手段或者秘密手段”。《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国际政策中心国家安全项目负责人S?S?哈里森的话说:“他们(朝鲜)是在表明,如果我们答应两件事――不以武力实施威慑,同时谋求关系正常化――那么,他们已准备好就所有核问题进行谈判,已准备好接受核查。”
  美国当然能够读懂朝鲜此次承认的含义。华盛顿虽然十分惊讶,但反应却出奇的温和。10月18日,白宫发言人表示,既然朝鲜已经自己承认了有核计划,美国并不打算用军事行动来解决。美国官方也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强硬姿态进行军事恐吓,或者对朝鲜声色俱厉地做出谴责。这种少有的“温和”姿态说明白宫已经“心里有底”。
  白宫对朝政策正在“待价而沽”
  然而,美国不会轻易相信平壤。在了解平壤的政策转向到底能够走多远之前,美国不会轻易地做出朝美关系升温的表示。至少,白宫需要了解朝鲜此次对美政策的转变到底有多大可信度,以及朝鲜是否能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取消自己的核计划。
  布什政府对朝鲜存在着巨大的不信任感,而且,从美国的价值取向以及以往的经验出发,对朝鲜的国内政治以及政策走向都有着很大的排斥性。布什政府一上台就采取的对朝强硬政策更不会轻易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采取的对策是继续向朝鲜施加外交和政治压力、继续推着朝鲜往前走,而不是去急于改善美朝关系。10月19日,凯利在汉城会见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崔成泓后表示,美国现在正在同朋友和盟国进行磋商,将向朝鲜施加最大限度的国际压力来促使朝鲜放弃其核武器计划,但美国目前还没有让朝鲜放弃核计划的“时间表”。
  美国的国内政治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朝鲜此次造成的震撼力。如果朝鲜拥有核武器,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美国对朝政策的失败。10月19日的《华盛顿邮报》报道说,美国国会对白宫在朝鲜问题上突然传出的消息非常不满,认为美国的情报部门和五角大楼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没有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和反应。朝鲜承认有核计划对今后彻底解决美国的这一关注当然有好处,但却使得白宫的对朝政策面临重大的国内政治压力。
  此外,美国还会担心平壤是否会出尔反尔。布什总统在2001年2月决定重新评估朝鲜政策、停止与朝鲜的对话时,就曾明确提出,朝鲜是一个“不可信任”的国家。白宫方面还会继续对朝鲜的政策转变持“观望”态度。
  美国发动外交攻势,为日后对朝政策做准备
  美国现在并不急于采取重大对策。一方面,美国现在忙于“倒萨”,确实也无暇太多顾及朝鲜问题;另一方面,朝鲜此次承认有核计划表明朝鲜在对美政策上做出了重大“妥协”,而不是为了要挟美国、韩国或者日本,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要摆出一副“你急我不急”的态度。
  另外,白宫确实需要时间来盘算什么样的政策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有效步骤。这些步骤不仅要让朝鲜放弃核努力,还需要反映美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其他关注,如导弹问题以及北南军事分界线附近朝鲜驻扎常规兵力问题。美国的应对行动当然也需要同日本和韩国进行协调,维持目前的美日韩三方协调机制。10底APEC墨西哥峰会期间,美日韩将举行三方首脑会晤。在这次会晤举行之前,美国不会推出对朝鲜方面大的外交动作。
  从目前来看,白宫首先是想拉着朝鲜的周边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一起对朝鲜发动外交攻势,要求这些国家动用一切外交、政治和经济手段,迫使朝鲜放弃自己的核计划。先对朝鲜展开外交攻势对白宫来说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显示美国彻底打消朝鲜核计划的明确态度;二是可以和其他国家协调朝鲜政策,在外交上进一步孤立朝鲜,为美国最终出面解决朝鲜的核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从短期来看,朝鲜承认自己有核计划的这一做法,将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外交冲击。这不仅将激起韩国国内对“阳光政策”新的消极反弹,而且也会增加朝日复交谈判的难度,美国更不会在短期内转变对朝鲜态度。10月18日,韩国统一部长官丁世铉率团到朝鲜参加第8次朝韩部长级会谈。他在出发前已经明确表示,核武器问题将是此次对话的重要内容。日本外相川口在18日也表示,日朝预定于10月底在马来西亚举行的建交会谈,也将讨论朝鲜的核计划问题。朝鲜的核计划问题已经加大了日本国内反对日朝迅速建交的声音,10月18日的《读卖新闻》在社论中称,朝鲜没有停止对日本安全的威胁之前,日本不应该与朝鲜建交。
  但从中长期来看,朝鲜目前进行的一系列内外政策调整,将是让朝鲜摆脱孤立、赢得发展机遇的唯一出路。只不过,朝鲜的一连串动作幅度确实惊人。朝鲜的这些政策调整,将给东北亚战略格局带来深刻的变化。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 朱锋)
(10/21 13:17)
(10/21 11:33)
(10/21 09:08)
(10/20 13:33)
(10/18 18:12)
请发表您的看法: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之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精彩短语推荐:
--给编辑写信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 转78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已经下达了在1月29日-30日两天内完成检查工作后实施核试验的指示。朝鲜作为拥有核武器国家的地位已是醒目的既成事实。这个事实如此有力,任何道理、引诱和威逼都已不可能使朝鲜从这个事实退回去。
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下达了在1月29日-30日两天内完成检查工作后实施核试验的指示。
国际社会各方阻朝鲜获核武努力失败
不管朝鲜正准备进行的核试验成功与否,这一次的试验已经构成了一个分水岭。也就是说,此前国际社会与朝鲜之间关于促使朝鲜放弃核武器研制的一切努力,不管是以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核不扩散条约》为标志的监督、以美国制裁为代表的施压、以中国倡导的六方会谈为舞台的协商谈判、以各种军事部署和演习为表现的警告,全部被朝鲜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朝鲜这样的强硬已经达到“把话说绝”的程度。
朝鲜已初步拥有核武和投送工具
朝鲜之所以敢于这样,完全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现实之上——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朝鲜顺利地拥有了初步的核武器和投送工具,虽然二者的结合还有距离,朝鲜作为拥有核武器国家的地位已是醒目的既成事实。
朝鲜不会因压力放弃核试
这个事实如此之有力,任何道理、引诱和威逼都已不可能使朝鲜从这个事实退回去。从朝鲜为此受到的压力和付出的代价来看,朝鲜也可以完全放心地认为,根本没有任何必要退回去。
朝鲜苦心经营核计划多年,核设施分散于国土各个地点,不可能指望一次集中式的打击消灭其核能力。
这个事实很令人震惊,但如果对战后世界格局稍加梳理,却并非不可思议。
朝鲜无非是利用了这样几个规律:
一.小国在大国对抗中四两拨千斤的有利条件;
朝鲜本身就是冷战的产物,也是冷战中仅有的至今保持着“热战”危险的“火药桶”,因而直至苏联解体前,朝鲜长期在核技术和火箭技术上得到输血。而美韩一方,讳于朝鲜半岛独有的“火药桶”地位和与对华关系的牵连,反而不敢对朝鲜有过激举动。冷战末期美国为应对朝鲜常规军力部署在韩国的战术核武器,为朝鲜发展核武器提供了天然的理由。
二.利益明显分化对立的国际社会对制裁朝鲜采取一致行动的难度;
虽然六方会谈使有关各方都能坐下来谈,但这六方分属两大阵营的态势从未改变,尽管中、俄与前苏联时期相比有变化,但也不可能将立场变到与美韩日完全一致。特别是在各种利益中,两个特殊利益逐渐显现。一是朝鲜以核和火箭发展为筹码,寻求直接与美国打交道,成为地区局势的操纵者,获取国内国外两方面巨大政治收益;二是中国对朝鲜有限但也无法代替的影响力,在中美关系中也起到了作用,即有学者总结的“美国在某些重大地区问题上不得不寻求中国配合”。这更加使各方难以将问题单纯化为是否阻止朝鲜发展核和火箭技术。
朝鲜已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称不上成功的核试验,第三次核试验能否成功引各方关注。
三.核不扩散问题在道义和操作上的复杂性;
核不扩散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现有核大国都有利,是一种虽不完全公平,其意义也得到多数弃核国认可的国际制度,但印度、伊朗、朝鲜等个别国家坚持对抗该制度,也很容易以“不公平”作理由。对中国而言,不光国内舆论存在对这个“不公平”的一定认同,客观和眼前利益上也看到这几个“核问题”对美国全球体系的挑战和扰乱价值,因而使考虑更加复杂。朝鲜利用“和平利用太空”的道义权利发展弹道导弹技术也是同样。这次韩国打捞朝鲜火箭证实,很多进口部件并未违反有关禁运制度,也从侧面说明不扩散制度的实施难度。
四.手段极端化的惊人收益。
简言之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当一个国家国内政治不怕任何外界影响,经济连饿死人也不怕时,对其制裁自然极其低效的。在外交和军事上,当一个国家长期采取随时准备不惜片瓦无存的决死姿态,哪怕有人敢判断此为虚张声势,或者从技术上说其武力也必然“三鼓而竭”,但仅以开战之初的亡命一击,不光韩国有顾虑,美国也面临一场最费力的地区冲突。
朝鲜第三次核试验拟采用地下起爆方式进行,尽可能降低地表和大气核污染。
漫长的核和火箭技术发展过程,其实对朝鲜带来相当有利的局面:以发展还是不发展核武器做筹码,随时讹诈世界。但当越过分水岭,成为铁板订钉的核武国,在享受事实上或臆想的效果的同时,也要开始承受核对抗的压力。
不管朝鲜政治人物有多狂热和冒险,但只要还有正常思维,也会发现,朝鲜的核武器并不好用。
朝鲜核武用于美韩日必遭毁灭报复
假设,朝鲜拥有核武器并能投射到美国本土,但数量是绝对不够毁灭美国的,而美国只需要一艘核潜艇就能将朝鲜抹掉,在本土遭到核攻击时,这是不会有顾虑的。朝鲜用核武器进攻韩国或日本,结果是一样的,共同防御条约会触发美国的核反击。
中俄不会因朝受核打击出手相助
朝鲜核武器针对中国和俄罗斯,不用说了,中国人民真诚地相信不可能。而且,中国对朝鲜因核挑衅而被核打击,是很难出手相助的。何况两国根本没有真正的核保护关系,只有一纸笼统的同盟条约。
朝鲜核武不具可信威慑基础
如果朝鲜只将核武器用于威慑,但威慑的实效必须建立在可信基础上,这要求武器实战效能有保障,使用决心不容怀疑。以朝鲜的国力,其核和航天技术靠的是国家将有限资源全部集中于一点,难有基础科学和制造业的全面支撑,因而其技术水平长期只能以“有无”为一切,很难讲究各种复杂的技战术要求。
12月12日电,朝鲜在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使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二期卫星,这也意味着朝鲜拥有投射核弹的远程载具。
若遭核袭击美国必定报复
因而朝鲜核武的实战效能,目前只能以类似恐怖袭击的特殊方式进行。但以一次使用核弹的“9·11”,将触发的只能是美国不遗余力的报复,哪怕不留证据,证据不足的报复美国早已打过。当然,对有核弹的对手实施报复,美国难度也很大,但这只能逼迫美国的报复更加凶狠和极端。从朝鲜的历次洲际导弹试射表现的技术可靠性来看,如果带着核弹头的火箭也是这样难以预测的表现,亚太各国只能有如与劣质爆竹厂为邻一般提心吊胆了。
不会采取中国自卫反击型核战略
最后一种假设是朝鲜采用类似中国的自卫反击型核战略,这当然有利于局势安定。从朝鲜声明中要求全球无核,特别是美国无核,作为自己弃核武的条件,也显现出利用道义工具,展开舆论攻势的手法,但仅限于自卫和推动全球无核,恐怕不是朝鲜的风格,也不合其内政外交的需要。
美日借朝鲜发展火箭和核武器之机,建立针对中国的反导包围圈。与中国中段反导能力尚处于建设初期不同,日本早在2007年就完成了标准3的发射试验。图为日本金刚舰实施中段拦截示意图。
美日借机建反导包围圈针对中国
从上述朝鲜核武器的运用中可以发现,这一局面对美国来说虽有些挠头,倒还在意料之中。最受忽略的其实是对中国的影响。
前段时间朝鲜发射卫星时,中国已经承受了一个“哑巴亏”。美国趁机冠冕堂皇地将与日本联手构建东亚地区反导系统摆上日程,这样的系统在防范朝鲜导弹的同时,顺便也对中国长期倚重的弹道导弹(也包括新增的巡航导弹)威慑构成巨大压力。受影响的不光是核威慑,也包括中国近年创造的以常规弹道导弹大规模打击日、韩等整个第一岛链上美国战略要点的战略模式。
中国影响其朝鲜弃核的价值等于零
在核问题上也一样,朝鲜正式拥核,中国影响其弃核的价值自然打折。如果要继续对朝鲜施加影响,从而稳定亚太局势,彰显大国地位,中国将面临影响朝鲜如何“用核”的挑战。显然,对其“拥核”都没能影响,“用核”更难。
朝鲜令中国为难将引中国反思对朝政策
这种困难也许将迫使中国全面重新思考对朝政策。实际上,中国对朝政策长期处于两难境地。最大的干扰因素在于,中国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对朝鲜的反美价值抱着英雄般的期待。实际上,朝鲜领导层最需要的无非是政权的稳固,其余的一切都不过是服务于此。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牌,尽管使自己成为世界焦点,令美国头痛,然而近年世界也越来越看透了这种手段,它为朝鲜得来的根本不是尊重,而是厌恶、敌意和警惕,甚至一定程度上,如果不是中国的两难处境,早已变成群起而攻之。中国对朝鲜的难言之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据中央党校朝鲜问题专家张琏瑰对凤凰卫视表示:此次安理会通过的决议中,本来有依据联合国宪章第7条采取措施的措辞,这意味着包括武力,后经中国努力被删除。显然,中国要维护稳定,也就维护着朝鲜不受攻击,但朝鲜坐享中国的支援和庇护,对中国影响力和利益的尊重却一日不如一日。坦率地说,朝鲜早就不是中国的一张牌,而是中国是朝鲜的一张牌,这个难题终究必须解决。
作者:吴戈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寰宇大战略 朝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