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列举出汉与匈奴传奇女代言经济交流的史实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19世纪前,匈牙利史学界普遍认为自己的民族与匈奴人是亲戚。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匈牙利学者克勒什·乔莫·山多尔前往中亚和中国寻根。但到了奥匈帝国成立(1867年...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北亚草原民族对西方的军事入侵有过四次。第一次 是匈奴人的西迁;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标志着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历史的滥觞;第四 次则...
“昭君出塞”是发生在公元前33年的历史事件。虽然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但仍广为流传,名垂千古。
昭君出塞不仅对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关系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其族属尚无定论,主要有突厥、蒙古等说。无文字。战国末,常扰掠秦、赵、燕北边,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之。冒顿单于在位(前209~前174...
汉朝第四代皇帝刘彻是个杰出的君主,由他开始,汉朝不再用合婚政策屈服于匈奴,而是武力还击,让汉朝声威大振,外族人开始叫汉朝的人为汉族。
大家还关注历史导学案答案
历史导学案答案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历史导学案答案
发达的古代农业
【自主学习答案】
一、早期古代中国生产的出现
1.原始农业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2)相当发达:距今七八千年时。
(3)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5)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1)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2)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
(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作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
(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4.耕作制度
(1)两汉: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灌溉技术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
(2)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组织形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3)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
(1)积极: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2)局限:经营规模很小,徭役沉重,十分脆弱。
【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阶段
(1)夏、商、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是其主要标志。(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作细作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的相继兴建和铁农具的普及使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坚实基础。
(3)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4)明清是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期,主要特点是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粮食问题,人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开辟新耕地;另一方面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农用地。
2、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1)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形成原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提高,如铁器和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③耕作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为小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④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①积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②消极a.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b.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和合作。c.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D.解析:抓住“唐朝农业生产”信息,排除选项。A项为三国时期灌溉工具翻车,B、C项为西汉时期播种机和耕作方法,排除A、B、C三项。D项为唐朝耕作工具曲辕梨。 2:A.解析:抓住关键词“运动半径很小”,而选项中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言论,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故选择A项。
3:A.解析:注意“反映”在此处的指向。B、C是小农经济的内容,D项不能反映古代农民的向往。排除B、C、D项。
4:B.解析:A项所述过于笼统,B项包括D项,C项不是原因,是表现。排除A、C、D三项。
5:A.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B、C、D项不符合题意。
6:D.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②项中的“生活富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含②的选项。
7:B.解析:注意图片所表达的意思。第一幅图片是古代松土用的骨耜,第二幅图片是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这些信息告诉考生图片反映了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A、C、D项不符合题意。
8:A.解析:抓住关键词“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B、C、D项不符合材料史实。
9:A.解析:注意关键词“铁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A项符合史实。
10:C.解析:小农经济时代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11.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关键词“耕犁革新”“ 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江南
水田中使用”,第(2)问要抓住“铁搭”信息。第(3)问的“原因和影响”答案来自材料三,近代史与工业革命相联系。
(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本较高。根源: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
(3)原因:农场规模巨大、劳动力缺乏。影响:农产品的形成世界市场。领跑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的影响。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
官府直接经营
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生产不计成本
距今四五千年
魏晋南北朝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
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合作探究】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第(2)问是基础性知识,主要列举出教材中的部门及代表性成就即可;第(3)问手工业的特征主要是由三代手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出来的,有一定的难度,概括时要注意全面一些。
【答案】(1)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2)冶铜业: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冶铁业:高炉炼铁、炒钢技术、灌钢法。制瓷业:青瓷、白瓷、青花瓷。丝织业:素纱单衣、缎。
(3)特征:①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②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③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④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达标检测】
1.【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必须根据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来做出判断,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小篆出现于秦朝是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D项。
【答案】 D
2.【解析】组合式选择题最好的解题方法是用排除法。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制造业的辉煌时期。图示均为青铜器,所以③排除,由于青铜器比较昂贵,所以没有广泛应用与农业生产,因此排除④。
【答案】 A
3.【解析】通过文物资料切入考题将是今后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教材中和教材外一些能够说明教材史实和观点的重要文物图片和资料。本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铁质的剑,该文物是这一事实的重要考古依据。
【答案】 C
4.【解析】本题是根据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来做出判断的选择题型,由所学知识和题干可以知道珐琅彩出现于清朝,这是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D项。
【答案】 D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各种类型瓷器出现时间的掌握。东汉时烧出了成熟的青瓷,北朝时烧出成熟的白瓷,元代才出现成熟的青花瓷,而珐琅彩主要是在明清时期,题干给出的时间是宋代,故答案是C项。
【答案】 C
6.【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亚、非、欧各国,明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为了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清代还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答案】 B
7.【解析】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知识“明中叶以后,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的花楼机。
【答案】 D
8.【解析】图片是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元代烧制出了成熟的青花瓷,明清时期制瓷水平更加提高,种类丰富。故D项说清代发明青花瓷是错误的。
【答案】 D
9.【解析】第(1)问由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古代中国的三种手工业形态;第(2)问先根据材料一判断出是指的官营手工业,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特点;第(3)问由材料可知指的是家庭手工业,由此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第(4)问由“雇人工织”、“按件计酬”可以判断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答案】(1)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2)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3)自给自足;
(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答案】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
(1)商业繁荣,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特点: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1)政策:重农抑商,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2)特点: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
(2)表现: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问世。
(1)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 ①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1)原因:交通发达。
(2)表现: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1)政策:征收沉重的商税,施行压制政策。
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②出现晋商和徽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宋朝以前 ①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②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 ③按时开市、闭市。
(2)宋朝 ①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②“草市”更加普遍。 ③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商业名镇。 ④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⑤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
(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表现 ①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西汉: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 ①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②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官府控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效益。
(2)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合作探究答案】
1、在政府的抑商政策和严格的限制下我国的商业为什么还能不断发展繁荣?
(1)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商业的发展。
(2)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
(3)政府的政策,统治者的需要,政策有放宽的趋势。
(4)交通的便利。
(5)商人的作用。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明确的是经济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外力只会延缓其发展,而不会从根本上阻绝其发展,在这个规律支配下,只要在某个朝代具备一定的条件,商业就取得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认真梳理每个朝代商业发展的条件然后加以概括综合。
2、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1)从城市的功能看,自先秦到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篇二: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答案
“秦王扫六合”
【自主学习】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21年; 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咸阳。
2、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由他决定。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度量衡; 货币; 小篆;
“焚书坑儒”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1、河套;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万里长城”。
3、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课堂导学】
1、说出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首先,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剧状态,但统一还是历史的主流。其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再次,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最后,修筑了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3、正确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摧残了文化。
【当堂评价方案】
一、单项选择:
二、问题探究
11、答:① 胡曾的诗指出秦始皇滥用民力,役使百姓修筑长城,使天下苍生苦不堪言,终至祸起萧墙.天下反秦,秦朝迅速灭亡。实际上是指出修长城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② 汪遵的诗高度评价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历史功绩。③ 杨莺的诗肯定长城的修建巩固了边防。④ 赵翼的诗指出虽然长城的修筑给当时留下了巨大的灾难,却为后世留下无穷好处。赵翼
的诗评价比较全面。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自主学习】
一、秦的暴政:阿房宫 、骊山陵墓 、赋税
二、陈胜吴广起义:前209年 、陈胜、吴广,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三、项羽、刘邦 、西汉。
【课堂导学】
导学点1:反映了秦朝赋税、摇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导学点2:(1 )鸿门宴。(2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 )楚汉战争爆发前,秦王朝已推翻,项羽和刘郑已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因此,它已不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从发动战争的目的来看.项羽和刘郑为争夺皇权而战,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导学点3:( 1 )得民心:刘邦进入咸阳后,宣布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因此得到关中老百性大力支持;而项羽入咸阳后,放纵士兵烧杀枪劫,使老百姓大失所望。( 2 )善于用人:刘郑能把各地反项羽力量联合起来,做到守有贤相,谋有良臣,战有猛将,力量由弱变强,最终打败项羽,而项羽自以为力拔山兮气盖世,迷信武力缺乏远见,刚愎自用,不听从部下意见,妒忌贤能,加上残暴好杀,结果贤士下附,将帅离心,落个四面楚歌,战败自杀的可悲下场。
【当堂评价方案】
一、单项选择:
二、问题探究
11、请回答:(1)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答:陈胜、吴广。
(3)答:会。
(4)答: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光辉。
大一统的汉朝
【自主学习】
一、文景之治:1、汉文帝、汉景帝, 徭役、兵役和赋税,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关心农桑
2、“以德化民”,“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主父偃
2、董仲舒,儒家学说。太学 。 最高学府, 五经。
3、大一统。
三、东汉的统治:刘秀、 东汉 。“光武中兴”
【课堂导学】
导学点1: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了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汉高祖,他和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摇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导学点2:汉武帝能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他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封国(诸侯、王国)势力过于强大;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这样,汉武帝时期,政治上统一于皇帝,思想上统一于儒家思想。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导学点3:观点一:福们都在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秦始皇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影响到中国2000 多年封建社会的各
个领域。汉武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开创了汉朝乃至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鼎盛局面。因此,他们的功劳难分大小。
【当堂评价方案】
一、单项选择:
二、问题探究
11、请回答:(1)答:农本思想。
(2)答: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3)答:文景之治。
两汉经济发展
【自主学习】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汉武帝。
3、耕犁、耧车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提花机。
2、水排、水力鼓风, 一千。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1、铸币权、盐铁经营权,五铢,大一统。
2、长安、洛阳,东西二京。
【课堂导学】
导学点2:答:汉朝政府做出种种限制商人的规定是害怕商业的发展会动摇农业的根本地位。对当时农业发展会起一定促进作用,但从长期看来,不利于商业的发展。汉代众多大商人的出现.反映了汉代商业的繁荣。
导学点3:答:这些规定是对的。市比较集中,而且有围墙,这样便于管理,使市场安全有序。而且注重绿化,保护动物,说明他们已经有了环保意识,而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当堂评价方案】
一、单项选择:
二、问题探究
10、请回答:(1)答:东汉,杜诗。
(2)答:以水力为动力。优点是节约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用途是冶铁。
(3)答:这项发明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自主学习】一、冒顿统一蒙古高原:匈奴, 蒙古高原,秦汉,冒顿。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1、国力,河套,河西走廊。
2、公元前119年,漠北。西迁。
三、昭君出塞:汉元帝,呼韩邪,文化交流。
【课堂导学】
导学点1:( l )畜牧业的发达。促进了匈奴民族的成长和不断壮大。冒顿单于骑兵数量达
到3O 万之众。(2 )冶铸业的发展。铁器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3 ) 农耕业的进步,在今天内蒙古数百个汉代的匈奴墓葬中发现了铁镰和铁铧,可以反映出在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导学点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漠北战役后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宁,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受到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卫青、霍去病是我国历史上的名将,他们为中华民族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将万世流传。
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一场名族之间的纷争,匈奴对汉的进攻,目的是掠夺,故而是非正义的,汉对匈奴用兵并打败匈奴符合人民渴望过安定生活的愿望,是为了保障中原先进文化发展的正义之战。但无论战争正义与否,无情的军事冲突,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无尽的苦难。
导学点3:昭君出塞50 余年间,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和名族融合。
【当堂评价方案】
一、单项选择:
二、问题探究
8、请回答:(1)答:霍去病。
(2)答:为国忘家,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3)答: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抵抗,维护了北部边郡的安宁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自主学习】一、张骞通西域:1、玉门关和阳关,新疆。2、张骞。3、西域都护,今新。
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长安、中亚、欧洲。
、公元73, 班超。
2、166 ,首次。
【课堂导学】
导学点2: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人往来运送丝绸的通道。从长安出发,往西经过西河走廊,到达敦煌,分为南北两条路线,进入新疆境内;南线经鄯善、于阗越过葱岭进入中亚;北线出再门关,沿着塔里木河,到达疏勒,越过葱岭进入中亚;再经过西亚进入今天的欧洲地区。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至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可以开发丝绸之路为旅游路线。
导学点3:班超为史学家班彪之子,《 汉书》 作者班固之弟。东汉和帝永元七年〔 公元95
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 ) ,受命率36 人出使西域。后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护,管辖西域。张赛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当堂评价方案】
一、单项选择:
二、问题探究
10、请回答:(1)答: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
(2)答:去时扣留了十年,回来时又被扣留了一年多。所到之处,有茫茫的戈壁滩,有人迹罕至的雪山峡谷,道路不熟、语言不通、缺衣少食,非常人所能承受。好不容易找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再回来打匈奴。我最佩服他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3)答: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葡萄、石榴、核桃等。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自主学习】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麻。
2、蔡伦,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1、《九章算术》
2、地动仪,张衡。
三、华佗和张仲景:华佗、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麻沸散”、“五禽戏”
【课堂导学】
纸发明和改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表现之一。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华佗创制“麻沸散”和编制“五禽戏”;张仲景著有《 伤寒杂病论》 关心人民疾苦,救死扶伤。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应为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应大力推行教育事业,特别是素质教育;应提倡继承和发展人类过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并加以发展创新;应实行对外开放,了解和学习世界科技动态和科技成果等。篇三:七下历史导学案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繁荣一时的隋朝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1)(见课本第3页)
(2)隋大运河;态度略。
(3) A 永济渠 B 通济渠C 邗沟
D江南河 E 涿郡
F余杭 G 洛阳
(4)应隋朝大运河南端、北端和中心所在地,以及四段河道的名称、起止点与沿途的风土人情,而且还要向游客大运河沟通了中国的五大水系的情况及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等等。
五、巩固练习
六、中考链接
D C D A B A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隋炀帝的暴政。有关系,正是因为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措施,励精图治,任用贤人,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的伟大。目的在于调整统治措施,以便缓和阶级矛盾。
3.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4.虚心纳谏。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舟离不开水,以民为本,以百姓之民生为先;广开言路,倾听民声。
五、巩固练习
六、中考链接
1—4 C C B B
第3课 开元盛世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姚崇 ( 故事见课本12页小字 )
2.政治上的措施:任用熟悉吏治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治,把 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3. 繁荣景象(见课本,言之成理即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史实:①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虚心纳谏,出现了“贞观之治”; ②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吏治,出现了“开元盛世”;
④而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用人失当,任用奸臣,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
经验教训: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得才兼备,任人为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五、巩固练习
六、中考链接
1—7 CADCC
科举制的创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影响略)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方法:为了改变魏晋以来推举方式的弊端。
启示:要勇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3.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比如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评价一定要一分为二,既看到积极的影响,也看到消极的影响。
五、巩固练习
7.⑴科举制度,隋朝。
⑵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吸纳人才,巩固了政权;顾炎武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败坏了人才,严重危害社会的发展。
⑶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有助于改变单纯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
六、中考链接
“和同为一家”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入藏和亲;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四、巩固练习
7.唐太宗的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8.(1)吐蕃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西藏自治区。
五、中考链接
1—6 C B D D A
对外友好往来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他们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
2.唐僧取经确有其人,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虚构的。
3.隋唐时处于强盛时期,民风开放,积极打开国门吸纳外国文化,在贸易中被依赖性比依赖性强,在文化圈范围内处于中心以及枢纽两者并存的重要地位;而现在世界处于整体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无法再继续闭门造车,需要通过打开国门,吸引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文化来促进我国发展,相比其他国家较为落后,贸易中依赖性与被依赖性同样重要,两者无差别并存。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我们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经济文化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2)我们必须学习唐朝有着广博的胸怀,同其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五、巩固练习
六、中考链接
4.(1)为了向唐朝学习,派出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任答一点即可给分)。大化改新。
(2) 鉴真东渡。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1)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领先欧洲七百多年;
(2)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3)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孙思邈的《千金方》。
(来自: 海达范文网:历史导学案答案)
2.(1)赵州桥、李春、隋朝;
(2)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3)拱形桥承受压力大,桥身结构坚固,外形美观;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隋唐时期是中国的繁荣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国内各民族交往以及对外交往的频繁,朝廷开明的统治政策,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唐代诗歌的繁荣除了与上述原因相关外,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五、巩固练习
10.(1)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杜甫,“三吏”“三别”;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
(2)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像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杜甫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白居易的诗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六、中考链接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隋唐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西方文学家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3.加强周围地区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保护管理工作。(言之有理即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民族政策开明,对外政策开放。
(2)统治者的爱好与提倡。如唐太宗乐于书法,唐玄宗乐于乐舞体育。
(3)在继承前代文化的同时,又注意吸收外来文化,如唐代乐舞。
(4)艺术领域等方面都有重大发展。其成就为各领域的黄金时代。
(5)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五、巩固练习篇四:高一历史导学案答案(多媒体)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预习学案】
一、早期国家的出现
2、原因的发展。
3、标志:。
1、时间:距今大约_
4 5、早期国家的政治特色: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二、夏朝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_2__由此形成。
三、商朝的政治制度 2、政治特点:
(1)族权与政治结合:商代贵族以都是政治实体。
的方式实现。
__。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局面_血缘关系__为纽带,实行__宗法制_,各个宗族_占卜_进行决策,并使用“人牲”祭祀神灵。
(2)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都通过四、西周的政治制度
2、西周的政治制度: (1)西周分封制: ①实行分封制的目的:_②主要内容:
_让诸侯镇守疆土,拱卫王室____,
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_分封于各地,
B、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享有_世袭统治权_,定期_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C、诸侯以下的再分封:诸侯在封国内分封_卿大夫 _,卿大夫分封_士_。
A、周王分封诸侯:周王将__③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 A、分封对象多种类型,但以_
_王室子弟_为主体。
B、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规定周王与诸侯相对严格的_C、_
君臣_关系;
由血缘关系的亲疏___,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森
严等级序列。
_扩大周的统治区域,有利于___巩固周
王朝的统治;
⑤破坏:诸侯国独立性强,随着的变化,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④积极作用:有利于_(2)西周宗法制:
_血缘宗族关系__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②核心内容:_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
①概念:宗法制是按照_(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联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_
_基础_,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__体现_,二者互为__表里_,
共同构成了西周政治的支柱,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前提示2)
_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____的结合;
3、最高执政集团_。
【学以致用】
【例1】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D
A.防止外族的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答案:D 解析:A 西周实行分封制,其目的就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即巩固国家政权。 【例2】中国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该制度始于( C
答案:C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古代宗法制的基本原则,它始于周代。
【例3】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
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B解析: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再加上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等级秩序,使统治集团之间形成了严密的等级关系。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对象,除了具有密切血缘关系的王族外,还有功臣和先代贵族等。
必修一学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 、“六王毕,四海一”-------实现统一 1.条件
(1)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越来越少,统一趋势日趋明显。 (2)长期战乱和分裂割据,人心渴望和平和天下统一。 (3)
商鞅 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
(4)秦国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略。(5)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过程:
(1)实现统一:平定六国 概况: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
_221_年,秦国相继攻灭 东方六国(韩、赵、魏、楚、
燕、齐)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扩大统一: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 ①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_②平定岭南:开凿_
蒙恬__ 率军北击匈奴,收回_河套_地区。
灵渠_ ,平定岭南。此后秦在岭南置郡,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 岭南_西南夷_”地区开辟“__五尺道_ ”,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这是
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的开端。
③控制西南:在“_西南地区进入3、意义: (1)结束了_
_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_的开始。
春秋战国_ 以来的混乱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多元一体 格局的形成;
(2)推动了中华民族_(3)为 _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_制度的实行创造了前提条件。
_春秋战国__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统一(重点掌握)
(一)地方的政治体制---郡县制 1、出现时间:
2、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原因: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3、主要内容: (1) 郡是_御史(掌
直属于中央__ 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郡守(掌行政 )、郡尉(掌兵事 )、监_郡_ 。由_县令_ 主持政务,_县尉__负责军事治安,_县丞_ 负责司法。
(2)县隶属于
(3)县级以下有“
_乡_”、“__里 ”两级基层地方行政机构。 皇帝_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_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_的形式。
(4)郡县长官一概由_
4、郡县制与分封制最主要的差别:郡县制形成了
5、作用及意义:
(1)郡县制的建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2)是
_中央集权__ 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_官僚政治
取代 _贵族政治_
的重要标志。
补充: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1、皇帝制度的确立:
(1)确立“皇帝”称号:秦王统一六国后,采用“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2)基本特点:①_
皇帝_ ”称号,自称“始皇帝”。“皇帝”成为我
皇帝独尊 ;②_皇权至上 ;③_皇位世袭 。
处理政事 _;②太尉:主管_军事 ;
2、三公九卿制的确立 (1)三公:①丞相:协助皇帝_③御史大夫:是(2)九卿:
_丞相 的助手,负责_监察 系统。
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
粟内史和少府__
(3)特点:
①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②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③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员都是由皇帝任命的,官员职位不能世袭。 (4)运行方式;大臣以“
”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1)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
(2)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汉承秦制),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3)这一制度对巩固祖国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起过一定作用。 知识拓展:试用有关史实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大一统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小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奠定了两千多年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如汉承秦制)。④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消极方面:①容易形成决策的随意和行政的专断,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形成暴政,激化矛盾。②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③阻碍资本主义因素成长。
四.汉承秦制
(1)继承:西汉王朝承袭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发展—地方监察制度
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置十三部刺史和
司隶校尉 ,加强了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
【学以致用】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 2.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③郡的最高长官称御史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
A.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3.(2010〃辽、湘、宁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D)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必修一学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前提示】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本课知识结构】篇五: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侵略与反抗
【知识梳理】
一、1839;林则徐;林则徐。
二、1840年6月;鸦片战争;1842年。 三、《南京条约》;香港岛;2100;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英国。 四、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6
A D D A C C
二、非选择题 7、(1)英国。(2)中英《南京条约》;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由此可见,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知识梳理】
一、1860年10月;英法联军。
二、英法;圆明园。
三、俄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
四、洪秀全;1853年;天京;华尔。 【自主检测】1-4
第3课 收复新疆
【知识梳理】
左宗棠;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沙俄;伊犁;1884年;行省。 【自主检测】1-5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梳理】
一、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二、黄海大战;邓世昌。
三、1895;李鸿章;伊藤博文;台湾;2亿;开设工厂;通商口岸;半殖民地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5
二、非选择题 6、(1)黄海大战;1894年。(2)邓世昌,北洋海军;(3)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梳理】
一、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西摩尔;北京。 二、1901 年;《辛丑条约》;4.5亿两;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大沽炮台;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使馆界;新的沉重的负担;中国的主权;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完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7
C B C C A D C
二、非选择题
8、⑴西摩尔 或瓦德西(1分)
⑵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⑶ 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1分)
⑷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2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21、(1)林则徐:鸦片战争爆发后,在广东积极防御英军;(若答虎门销烟也可)
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口。 共同意义:捍卫了国家主权或维护了民族尊严。
(2)社会制度落后;国力衰弱;装备落后;政府当局腐败等。
(3)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等。 22、(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梳理】
一、19;60;90;师夷长技;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自强;求富;民用工业;汉阳铁厂。 三、京师同文馆
四、北洋舰队;维护封建统治;富强起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经验;技术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6
A B D D A A
二、非选择题 7、(1)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2)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结果: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破产。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知识梳理】
一、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图强;公车上书;变法维新。 二、1898年;光绪帝;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三、改革政治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 四、改良;发展资本主义;思想解放。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4
二、非选择题
5、⑴图A是康有为,图B是梁启超
⑵公车上书
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⑶戊戌变法
这次变法由于遭到顽固派的破坏而失败
【知识梳理】
一、1895;日本东京;孙中山。
二、《民报》;民族、民权、民生;辛亥革命。 三、1911;武昌;辛亥革命。
四、1912;孙中山;南京;中华民国。
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封建帝制;民主共和。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6
B C C C A 二、非选择题 7、(1)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孙中山;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新文化运动
【知识梳理】
一、1915;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民主;科学;《新》;新文化运动。
二、民主;独裁专制;科学;迷信盲从;新道德;旧道德;马克思主义;思想大解放;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5
二、非选择题 6、(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2)《新青年》;《新青年》杂志是《新青年》主要阵地。(3)李大钊
(4)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二、非选择题 21、(1)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新文化运动。(4)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2、答:(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三民主义(3)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4)①民主、科学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的成立
【知识梳理】
一、1919;外争主权;二十一条;对德“和约”;曹汝霖;还我青岛;6;上海;北洋政府;曹汝霖;德“和约”;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1921;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李达;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领导工人运动;陈独秀;工人阶级;中华民族;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6
A D C B B B A 二、非选择题 7、(1)《凡尔赛和约》或对德和约;巴黎和会或凡尔赛会议
(2)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知识梳理】
一、1924;广州的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蒋介石;周恩来。 二、1926;北洋军阀;7;蒋介石;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叶挺;长江流域。 三、1927;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自主检测】1-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知识梳理】
一、1927;周恩来、贺龙、朱德;南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二、毛泽东;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三、朱德、陈毅;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毛泽东。 【自主检测】1-6
C A B B B D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答:(1)答案:图1——中英《南京条约》;图2——中日《马关条约》;图3——《辛丑条约》。(2)人物: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四艘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3)答案要点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32、(1)洋务运动;性质: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影响: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解放)作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33、(1)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1分)
材料二:中华民国的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1分)
(2)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红军不怕远征难
【知识梳理】
1、1934年10月 2、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3、1935年1月 4、贵州遵义
5、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毛泽东。
6、党,红军,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7、1936年10月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8、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7:DCDCBCD 二、非选择题
8、(1)由于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
(2)遵义会议、毛泽东、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4)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21答:(1)1921年;上海。(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国共产党。 (3)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陈独秀。
(4)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文家决策、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任举一例,有理即可) 22、(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立红四军(2)=82年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
【知识梳理】
一、日、东北沈阳、不抵抗政策、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和平解决、日本的侵略、周恩来、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
主张、和平解决、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6:DCBBCB 二、非选择题
7、(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2)不抵抗政策(3)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8、(1)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2)为了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知识梳理】
一、日、泸沟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和新四军 二、1937年2月、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自主检测】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匈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