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茂人到底是不是帕泰岛中国人后裔裔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马林迪市长及拉穆中国后裔赴华参加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活动
          6月30日,肯尼亚马林迪市长姆拉穆巴、相传为郑和中国船员后裔的拉穆女孩沙里夫启程赴华参加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活动。      在华期间,两人将出席由凤凰卫视和江苏省太仓市联合举行的“郑和航海日”系列庆祝活动,马林迪市长并将与太仓市商讨缔结友好城市相关事宜。两人还将赴南京和北京出席南京市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首映式。    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肯尼亚共和国大使馆
       
  眉眼类似广东人!看来是真的
     非洲的“中国女孩”将返乡寻根
  新华网江苏频道 新华关注
来源: 新华社
现年19岁的姆瓦玛卡·夏瑞福(Mwamaka Shariff)是肯尼亚拉穆女子高中的应届毕业生。自从她是中国人后裔的消息被媒体报道之后,夏瑞福便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女孩”。
“我将于7月初到中国去,去看看我的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夏瑞福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苏太仓市将于7月初举行“郑和航海日”大型纪念活动,并盛情邀请这个肯尼亚女孩作为特邀嘉宾之一到太仓参加有关活动。    
据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透露,南京电视台也已经向夏瑞福发出邀请信,请她到南京和北京两地参加《郑和下西洋》大型系列专题片的首映式。
夏瑞福出生在肯尼亚海滨拉穆群岛上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近年来,在拉穆群岛上发掘出大量中国古瓷器碎片及陶器等。当地还一直流传着几百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拉穆附近海域触礁沉没,水手上岸定居并融入当地社会的传奇故事。“小时候,外婆就常给我讲这个故事,并说我们就是这些中国水手的后裔。”夏瑞福说。    
拉穆群岛位于肯尼亚北部海域,主要由帕泰岛、曼达岛、拉穆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该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即与东方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据中国史料记载,明朝郑和船队曾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抵达马林迪、蒙巴萨等东非沿岸城市。这是中国人到达东非的最早纪录。而拉穆群岛恰好位于环印度洋航线的交通要道,是郑和船队前往上述东非沿岸城市的必经之路。不少学者与媒体纷纷推测,目前生活在肯尼亚海滨一带的中国人后裔极有可能是郑和船队人员的后裔。    
历史的真相还有待考古专家去破解,但幸运的夏瑞福已经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地华人及前往她家采访的中国记者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资助她读完了高中。更为可喜的是,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夏瑞福已经获得中国教育部特批的公费留学名额,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到中国读大学。    
谈起寻根之旅和求学良机,夏瑞福无法掩饰内心的兴奋。“我非常高兴,朋友们和家人也都为我感到自豪,我期待着到中国去。” (蔺智深)     
  &中国女孩&夏瑞福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申请中国签证时填写表格。  
  6月30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政务参赞关若洵同前来办理中国签证的肯尼亚“中国女孩”姆瓦玛卡·夏瑞福亲切拥抱。
  6月30日,肯尼亚的“中国女孩”姆瓦玛卡·夏瑞福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办完中国签证后开心地笑起来。
  这张组合图片显示的是日拍摄的拉穆群岛上的“瓦上加人”。他们都是夏瑞福的亲戚,同属穆罕穆德·谢家族,而“瓦上加人”的意思就是从上加来的人,如今,在拉穆群岛,这个名字代表着“中国人的后代”的意思。新华社发    “上加”是shanghai的发音,因为在当地话中,“H”不发音。
  6月30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右一)在内罗毕同即将起程前来中国参加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肯尼亚女孩姆瓦玛卡·夏瑞福和肯尼亚马林迪市长艾尔弗雷德·穆兰巴亲切话别。他们将于6月30日晚飞往中国,应邀参加将在江苏太仓、南京以及北京等地举行的一系列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活动。
  太监的后代?
  莫文蔚的感觉
  是象中国人    其实乡下晒黑了点的姑娘都这模样差不多
  600年了,还能保存多少中国人的基因???
  这也行?    干脆统一过来?
  shanghai    上海?      
又是穆斯林,,,,,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
  象是海外华人啊
  又是穆斯林,,,,,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  terrorists
  吹吧,吵作,还shanghai呢,狗屁,上海这个词什么时候才有名啊?
  上海这个两个字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哦!以前看过一本在非洲旅游的书,作者就专门去肯尼亚的一个据说是中国人后裔的岛上参观  ,建筑风格是蛮象江南水乡的。。
  都是亚当夏娃的后代
都是地球人,,,,,,,,,,,,,,,,,,,,,,。        
  呵呵,一表三千里!!!!!!!!!!!!!!!!!!
       作者:赌侠2005 回复日期: 1:47:26 
    太监的后代?  =============  靠!你白痴啊!  说的是郑和船队水手们的后代!
  作者:xilinzaina 回复日期: 1:13:36 
    眉眼类似广东人!看来是真的    ----------------  你素质真高,给北京人长脸了,回去刷刷牙睡吧~
  现在说什么我都相信   你说地球爆炸我艘信#60
  把肯尼亚占了 让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吧
  哈哈 《武汉晚报》传奇女记者范春歌去过那里,那个地方在海上很偏僻当地人都不好找到,岛上的黑人自称是中国人后裔,就长相而言他们和肯尼亚的黑人是不一样的,确实不那么黑,而且有些人长的比较象亚洲人,岛上还有中国船员的坟墓,墓的形制和中国相同。范春歌上岛后当地人很兴奋都纷纷来看故乡人,很仔细的看,很有意思。看来这个传说应该是真的。
  欢迎回家!
  郑和船队水手的后裔,我们应该先当年的郑和一样,把我们的疆土向海洋推进!!!
  老子爱非洲女人
  谁干的????????????
  今年秋天,这个女孩子将到她祖先的故乡-中国,求学!!!    参考上已经登了。
  把那个岛占过来吧,作为中国的海外领地,建个机场,测量基地什么都可以呀。
如果是中国人的后代,我们就接纳他们  
虽然皮肤黑,但有我们和我们一样的中华血脉阿  
而且,他们以自己为中国人的后裔而自豪 顶
  我的后代
  怀疑中国人可以晒到那么黑吗!?!  
  中文托福考了没有啊?    有没有移民倾向阿?    寻求政治庇护?    非法劳工?    
  作者:巨大的恶魔 回复日期: 23:14:33 
    中文托福考了没有啊?        有没有移民倾向阿?        寻求政治庇护?        非法劳工?    ----    还要考更变态的中文GRE,三万个古汉语词汇要背(其中两万个现在根本不用)!!    想一想还应该有 中文GRE的京剧sub,中医sub,武术sub
  好像喝的是DASANI的矿泉水啊
  welcome
  昨天我在参考消息上面看到她!  觉得确实有点中国人的意思!
  据中国史料记载,明朝郑和船队曾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抵达马林迪、蒙巴萨等东非沿岸城市。这是中国人到达东非的最早纪录。而拉穆群岛恰好位于环印度洋航线的交通要道,是郑和船队前往上述东非沿岸城市的必经之路。不少学者与媒体纷纷推测,目前生活在肯尼亚海滨一带的中国人后裔极有可能是郑和船队人员的后裔。    ------------------------------------------------------  传说郑和有60多为水手永远的流在了非洲.
  呵呵。
  比普通非洲人 白
  这女孩不做作啊  很好很好  欢迎欢迎  
  作者:巨大的恶魔 回复日期: 23:14:33        中文托福考了没有啊?            有没有移民倾向阿?            寻求政治庇护?            非法劳工?        ----  ---------------------    NB  
  拜托你们了!黑鬼回来认亲有什么可自豪的???    扎根非洲就是非洲人了,中国就不要了!!!!    黑鬼想来中国,一律不欢迎!应该把他们给打出去!!!!!  不让他们污染中国人的皮肤颜色!!!!!!!!    中国应该多欢迎俄罗斯人移民过来。    
  黑鬼就算有中国血统也不要!!!!!让他们 滚回去。
  楼上的种族歧视啊
  唉  你们就见不得这世界上有些人是幸运儿吗?  我觉得她很喜欢中国  既然给了她机会(不管是什么目的)  但看她那么高兴,那么喜欢中国.  你们何必在这里说三道四  就不能为她高兴高兴吗?
  这至少说明,在一些非洲人民的心目中,中国是一片乐土。
  发表种族歧视的人真是恶心。
      作者:天山旧神庙 回复日期: 0:24:17 
    作者:xilinzaina 回复日期: 1:13:36        眉眼类似广东人!看来是真的        ----------------    你素质真高,给北京人长脸了,回去刷刷牙睡吧~          你心态不好 还有种族歧视 黑人也是人 人家说这个女孩像广东人并没有想要侮辱广东人 可你显然有歧视黑人的意思
  既然他们认同中国,那就接受吧。
  中国人真的那都是
那其实主要的不都是中国人吗。还美国
英国的中国城。  所以把中国人惹毛了到处都可以发动袭击呵呵。  不要歧视黑人啊。只歧视日本人。美国老。其他都是 朋友哈。
  多引进点非洲人也不错。。。现在不是说广东那边缺劳工吗。。
  是不是郑和那个时候留在那个地方的
  这么黑要来干嘛
  三宝搞出来的
  要来就来呗。。。  反正中国这么多人,也不怕再多一个。来了只要不当公务员,就行。
  什么什么  。。。。
  有种族歧视的人看来相当的多啊
  每次想起郑和都是矛盾得很,当年我们是很强大。世界公认当时最强大的船队。可是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贸易?矿产?殖民地?强大的文化扩张? 最终这样强大的海军还是灰飞烟灭了。如此强大的海军保证我们不被满清奴役了么?保证我们的汉文明继续传承下来么?保证每一个汉人还能拥有穿汉服的权利,保留汉族发式的权利么?留给我们的好像只是面子,虚荣心和庞大的开支。    有时候祖先的荣光就是摔在我们今人脸上的耳光。    不知道那个非洲中国女孩能代表什么?    代表我们中国人有能力到遥远的非洲大陆留下后代?多威风,多有面子??    郑和如果复生不知道会怎么想,怎么说??
  可能是后裔    主要是被太阳晒得了    哎。。。。。那个厂商找她做广告不错
  有什么好奇怪的呀!  在古代中国有商船沉在好望角,肯尼亚的?很有可能的哦!
  这姑娘真白  要知道在非洲黑人要比想象中黑很多。
   每次想起郑和都是矛盾得很,当年我们是很强大。世界公认当时最强大的船队。可是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贸易?矿产?殖民地?强大的文化扩张? 最终这样强大的海军还是灰飞烟灭了。如此强大的海军保证我们不被满清奴役了么?保证我们的汉文明继续传承下来么?保证每一个汉人还能拥有穿汉服的权利,保留汉族发式的权利么?留给我们的好像只是面子,虚荣心和庞大的开支。        有时候祖先的荣光就是摔在我们今人脸上的耳光。        不知道那个非洲中国女孩能代表什么?        代表我们中国人有能力到遥远的非洲大陆留下后代?多威风,多有面子??        郑和如果复生不知道会怎么想,怎么说??    600年 前 我们的祖先 就可以去 非洲 泡妞!      而现在 中国女人 争先恐后的 嫁到国外!    
  中国人与黑人的后裔就被认为是非洲人了,永远不许回中国。  
  真为楼上那位先生的言论感到羞耻!!!
  怎么说呢,中国强大了,乱七八糟的亲戚都来认亲了.谁知道真的假的.  中国以前落后的时候怎么没人来认亲呢?
  人家以有中国血统自豪  大陆的人以欧美血统为荣  
  本文转载于:
提供khgj999
  据悉,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人员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考古专家的陪同下,曾两次去帕泰岛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情况确实后,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专程去帕泰岛看望了沙里夫一家。  今年四月,《郑和下西洋》摄制组万里追踪郑和足迹,深入肯尼亚帕泰岛,对沙里夫一家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采访拍摄。  同时,摄制组还拍摄了中国遇难沉船的海域、从沉船残骸中打捞出的明代器皿、帕泰岛居民家中收藏的大量中国明代器具、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当地居民的生活细节,以及肯尼亚有关官员、考古专家等,以确凿的证据证实了居住在帕泰岛上的“法茂人”与中国的种种联系。  新闻链接·史料考证:上家村村名可能源于上海  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专家的考证资料显示,上家村在15世纪中期被焚毁,焚毁的原因可能是战乱和缺少淡水。如今,上家村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shanga(上家,斯瓦希里语读音转成汉语拼音为Shanggai)在斯瓦希里语中的原意是蜜蜂,上家村叫这个名字原意是“有蜜蜂的地方”。  而另一种解释是shanga这个词来自于Shanghai(上海),当时人们取这个名字是提示自己是从中国来的。  原来在斯瓦希里语中,Shanghai中的h并不发音,因此“上家”的读音和“上海”完全一样。如果上家的名字真的来源于“上海”的话,那么可以肯定,遇难的中国船只来自于中国元朝以后的时代——上海从唐朝起称为“华亭”,元朝统治者到1291年始建上海县。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是从当时的上海县太仓出海口出发的,许多水手就是上海太仓本地人,符合取名“上家”以纪念故乡的说法。
    姆瓦玛卡·夏瑞福接受采访  看起来真的很像汉人  绝对不像黑人
  中肯合作实施调查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考古项目2012年度任务结束,作为泉州唯一的参与人员,泉州博物馆考古部水下考古专家张红兴返泉后披露了一个意外发现: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德化瓷残片被作为装饰品,镶在了非洲肯尼亚的民宅门框上。  图:  在走访肯尼亚拉穆群岛一古镇时,考察队员看到一户民宅的门楣和门框上用陶瓷残片做装饰。向民宅主人咨询后得知,这些陶瓷残片均是主人在附近海域海滩上采集或是从海里打捞上来的。  在另一户民宅的浴室里,四壁和屋顶上镶嵌的陶瓷残片比比皆是,有变形寿字碗、盘,带有印花纹、圈点纹、花卉纹、菊花纹等的茶盏或茶杯,有蓝釉、酱釉杯,碗底还有“金玉”款和“双玉”款的瓷片。  拉穆群岛民自称中国人后裔  2005年,肯尼亚拉穆群岛一位名叫谢里夫的女孩,自称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所率领船队船员的后裔,曾来中国“寻根问祖”。拉穆群岛周围有郑和沉船,一直是当地的一个传说:大约在600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拉穆群岛附近的海域触礁沉没,几十名水手逃生到岸上,在南端的上加村登陆,后来迁至西尤村,并繁衍至今。虽然没有文字记载或直接物证证明这些人的祖先是中国人,但他们仍坚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因为这是世代相传的家训。    肯尼亚民宅浴室里的镜子周围镶嵌着变形寿字碗瓷片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张红兴今年37岁,天津人,在泉州市博物馆工作6年。  这两天,他一直在为出发做着最后的准备。  目标是非洲肯尼亚,传说中的郑和宝船沉没之地。  2005年的平潭“碗礁一号”、2007年的平潭大练岛元代水下沉船、2007年西沙群岛华光礁I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这些年来,他参加过不少水下考古工作,但这一次,却始终惴惴不安。  肯尼亚之行,本该两年前就出发的。2010年,因手头有其他工作无法成行。去年,正在北京办理出国相关手续时,突然接到肯尼亚政局不稳的消息,中国考古力量中止行程。今年要是再走不成,已经顺延了三年的中肯合作计划,明年就要结束了。  如果这回一切顺利,明天,张红兴将启程赴肯尼亚,寻找海上丝绸之路东非端点的中国沉船等遗迹、遗存,其中之一就是传说中的郑和宝船遗址。  据史料记载,郑和自1405年(明永乐三年)起七次下西洋,300艘船组成的船队曾远赴东南亚、印度、中东,而船队到达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非洲。今天的肯尼亚,还有一些自称是中国人后裔的当地人讲述着他们的传说:一艘来自明朝中国的船队,在肯尼亚拉穆群岛附近海域触礁沉没。少数生还者游水上岸,与当地人通婚并繁衍至今,而这支船队的首领就是郑和。  张红兴笑着说,传说还只是个传说,但庞大的船队发生过沉船的事故可能是真的,还得在考古过程中进一步探寻。  此次与张红兴共赴肯尼亚水下考古的,福建省还有四位队员,其中三位是福建省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一位是福州市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而这也是泉州力量首次参与跨国水下考古。  肯尼亚之行将持续两个月,除拉穆群岛外,水下考古队还将在该国其他三个地方进行考古。随后,张红兴还将赴土耳其参加国际水下考古的学术交流活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据泉州晚报报道(记者黄雅珊)近日,中肯合作实施调查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考古项目2012年度任务结束,作为泉州唯一的参与人员,泉州博物馆考古部水下考古专家张红兴返泉后披露了一个意外发现: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德化瓷残片被作为装饰品,镶在了非洲肯尼亚的民宅门框上。  肯尼亚民宅装饰德化瓷  张红兴说,在中肯合作实施调查的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考古项目中,虽然从沉船中发现了富有闽南元素的东西,比如德化瓷残片,但由于所占比例甚小,不足以说明所考察沉船与泉州的关系。不过,考察人员却在民间走访了解沉船线索时,意外发现闽南文化影响着当地民宅的建筑装饰。  在走访肯尼亚拉穆群岛一古镇时,考察队员看到一户民宅的门楣和门框上用陶瓷残片做装饰。当他细瞧当地的陶瓷残片时,惊喜地发现陶瓷残片中不少与泉州关系密切。“从瓷片的纹饰、颜色、釉色和器形等特征判断,不少瓷片很可能来自德化窑。”他说,他向民宅主人咨询得知,这些陶瓷残片均是主人在附近海域海滩上采集或是从海里打捞上来的。  在另一户民宅的浴室里,四壁和屋顶上镶嵌的陶瓷残片更让张红兴惊喜不已。原来,德化窑系特征的明清陶瓷残片比比皆是,有变形寿字碗、盘,带有印花纹、圈点纹、花卉纹、菊花纹等的茶盏或茶杯,有蓝釉、酱釉杯,碗底还有“金玉”款和“双玉”款的瓷片。  拉穆群岛民自称中国人后裔  2005年,肯尼亚拉穆群岛一位名叫谢里夫的女孩,自称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所率领船队船员的后裔,曾来中国“寻根问祖”。拉穆群岛周围有郑和沉船,一直是当地的一个传说:大约在600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拉穆群岛附近的海域触礁沉没,几十名水手逃生到岸上,在南端的上加村登陆,后来迁至西尤村,并繁衍至今。虽然没有文字记载或直接物证证明这些人的祖先是中国人,但他们仍坚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因为这是世代相传的家训。  民间瓷碗颇像德化窑瓷器  在这次考察中,张红兴走访谢里夫家,见到了她的母亲。她母亲拿出一个中国青花瓷碗。虽然这个碗很小,碗底也没有印着“某朝某代制造”等字样,甚至碗上还有裂缝和用胶粘过的痕迹,但她母亲坚持说这是她家的传家宝,十分珍贵。  张红兴看了青花瓷碗后认为,虽然这个碗的纹饰与德化窑系的陶瓷不同,但从碗的其他特征看,它具有德化窑瓷器的多方面特征,纹饰是当地人根据当地文化定制的。  在谢里夫家附近的河滩上,调查队员还找到了较多清民国时期的德化瓷系陶瓷。
    在走访肯尼亚拉穆群岛一古镇时,考察队员看到一户民宅的门楣和门框上用陶瓷残片做装饰。当他细瞧当地的陶瓷残片时,惊喜地发现陶瓷残片中不少与泉州关系密切。“从瓷片的纹饰、颜色、釉色和器形等特征判断,不少瓷片很可能来自德化窑。”他说,他向民宅主人咨询得知,这些陶瓷残片均是主人在附近海域海滩上采集或是从海里打捞上来的。
  上嘎岛上的中国古墓有过诸多报道,也被列为这次中肯联合考古的项目之一。当地向导穆罕默德带领记者来到一座中国古墓前,告诉记者说,中国考古队曾经来这考察过,也有零星中国人来这儿参观过。一直传说这个岛上最早的先民是中国人,据说来自中国上海。由于年代久远,岛上现在只留下了几处中国古墓遗迹,这就是其中的一座。记者环顾了一下眼前的这座古墓,总觉得不太像中国墓葬。问他为什么选择这座古墓让我们参观,他说因为他与这座古墓有过关系,而且完全可以见证它确实是中国古墓。通过介绍了解,原来穆罕默德的爸爸在拉穆国立博物馆工作,他爸爸退休时,当时是泥瓦工的穆罕默德就顶职进了拉穆国立博物馆,其后多次随肯尼亚考古人员到过上嘎岛考察中国古墓。穆罕默德指着墓碑右侧残裂的砖围子对记者说,就是在这个地方曾经有一块刻有中国字的石块,因为不认识汉字,所以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1984年,因为干过泥瓦工,拉穆博物馆派他带领人来到这座古墓,由他亲自拆卸了那块刻有汉字的石块。他说,他就是这座中国古墓的见证人之一。石块现在在那儿?记者问。他回答说,取出后马上就由拉穆博物馆上交给了蒙巴萨国立博物馆,现在肯定应该还存在那儿。  穆罕默德对自己的介绍充满自信,使记者对古墓的第一印象也产生了动摇,当时决定一定要找机会到蒙巴萨国立博物馆求证。正要转往其它中国古墓看看时,租用汽艇的司机急急忙忙赶了过来,说马上海潮要来了,要求尽快返回拉穆。考虑到海上航行安全第一,于是只好意犹未尽地匆匆离开了帕特岛,结束了这次探寻中非海上“丝绸之路”的采访行程。
  肯方水下考古负责人克里亚马就此引证说,在拉姆海域的帕特岛上现在确实有与中国人相貌非常相似的当地居民,传说有中国古商船在拉姆海域沉没,幸存者漂流到帕特岛成婚繁衍,代代相传,留下了这些中国血统后裔。他热切希望在这次联合考古项目中能对中国古沉船有新发现,;一则可以确认和还原岛上现存中国后裔的名份;二则为肯中两国悠久交往史提供更有力证据;三则通过打捞沉船研究学习古代中国高超的造船技术。  听完中肯双方水下考古负责人的介绍,引发了记者对帕特岛的极大的兴趣。次日一早,便租上汽艇,在海上航行55分钟后抵达帕特岛。  记者一上岸就引发岛上居民的好奇和围观,经友好交流之后,接下来就是阵阵笑声和掌声。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下,我们被带进了莎莉法小姐(目前正在中国上学)的家。一见莎莉法小姐的母亲巴拉卡(Baraka Mohamed Shee)女士,她的五官长相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确实像位中国后裔,就是她带给了莎莉法小姐的中国血统。听说我们是来自中国,巴拉卡女士热情有加,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巴拉卡女士说,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有中国血统,所以见到中国人总是感到特别亲切。采访中她向记者表达了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希望这次联合考古项目获得成功,弄明白为什么她的中国祖先会来到肯尼亚的拉穆,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来到这里的,给自己身份弄个答案。二是希望正在中国学学业有成,将来留在祖籍国工作,这样她就可能有机会到中国去看看。老人言语不多,但情真意切,使记者很受感动。  我们又找到了巴拉卡的前夫拉利先生,他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渔民,经常裸潜10米到海底抓章鱼。“你们是中国来的吗?那你们肯定应该知道莎莉法的名字吧?她是我的女儿,现在正在你们中国学习呢!”。没等记者提问,拉利就先开了口。旁边邻居告诉记者说,拉利非常在意他是莎莉法的父亲,他还因为前妻巴拉卡在接待前来拜访她的中国客人时没有提及他是莎莉法的父亲曾大动肝火,可能是因为他感到他的前妻有中国血统受人关注而他却没有。
  1994年,美国女作家雷瓦西在为郑和撰写的传记《当中国称霸海上》(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中叙述了自己在肯尼亚邂逅的传奇:一个黑人告诉雷瓦西,自己是中国人的子孙,是数百年前肯尼亚帕泰岛中国船遇难幸存者的后裔。1999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尼古拉斯沿着雷瓦西指引的方向探访了肯尼亚拉穆(lamu)群岛中的帕泰(pate)岛,并提出大胆的推想:这些自称是中国后裔的人,很可能是郑和部下的后代。  这究竟是一个让人神往的艳丽传说,还是确凿无疑的历史真实?日,我们新华社电视采访小分队一行4人,奔向东非肯尼亚海滨的拉穆群岛,与肯尼亚考古专家一起,开始了为期6天的对历史谜题的追问。  阳光下耀眼的白色海滩凌晨4时45分,星斗满天,我们乘坐的木船从拉穆群岛古老的拉穆镇起锚,划破寂静的黑夜,向远方的帕泰岛驶去。那些被我们的船头撞碎的波浪,向船头两边翻滚而去,折射星光的缘故,它们放射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荧光,仿佛一瞬间突然拥有了生命。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能被人们记载下来并为今天的我们所知道、认识的事件也许就如这些被我们的船头撞碎而变幻为白色泡沫的浪花———虽然耀眼,然而微小;而历史不为人所知的其他部分,却如这黑暗中大海———如谜一样的深邃而寂静。从拉穆镇到帕泰岛要经过一条狭长的海峡,海峡里的水很浅,只有涨潮的时候才能通船,这也就是我们不得不在凌晨4时45出发的原因。在穿过海峡之后,天开始逐渐亮起来,在欣赏完海上日出的胜景之后,大约7时左右,船长儒奇指着远处的一片陆地告诉我们:“那便是传说中有中国人后代居住的帕泰岛。”我们极目远望,想知道当年中国沉船的水手选择这个岛上岸的原因,但岛上一眼望不到边的红树林却阻挡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到岛上有任何的建筑或者炊烟。半个小时以后,非洲的烈日已经开始煎烤我们的皮肤,帕泰岛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就在我们的正前方,我发现那无边的红树林突然有了一个缺口,阳光下,一片白色的沙滩闪烁着炫目的光芒,而且沙滩后面隐隐约约有房子的模样。陪同我们采访的英国剑桥大学博士、肯尼亚滨海考古专家齐里亚马指着那片白色的沙滩说:“那就是上家(shanga)海滩,传说中的中国沉船水手就是从那里上岸的。据当时记载,在1415年有一个长颈鹿从马林迪送给印度的国王,尔后由印度国王转送给中国皇帝,随后中国船队来到这里要带回更多的长颈鹿,结果有一条船在这里迷路沉了下去,船上的人从这边上家海滩上了岸,尔后住在这里和当地人开始通婚。”转过身,齐里亚马又把手指向了与上家遗址相反的方向,远方依稀可见几个小岛,“那里据说有一艘中国沉船,但我们现在并没有真正看到那条船。”
  穿行在上家村遗址中,我们向齐里亚马博士请教了“上家”这个名字的由来,和我们在肯尼亚遇到的所有地名相比,这个名字的斯瓦西里拼写看上去颇有些中国味道。  “shanga(上家,斯瓦西里语读音翻译为汉语拼音为shanggai)在斯瓦西里语中的原意是蜜蜂,上家村叫这个名字意思应该是‘有蜜蜂的地方’,另一种解释是shanga这个词来自于shanghai(上海),shanghai(上海)是在中国,当时人们取这个名字是用来提示自己是从中国的那个地方来的。  目前我们在这里并没有发现蜜蜂,所以shanga(上家)来自于shanghai(上海)可能性更大,当然也可能是两种情况的结合。”  齐里亚马博士对我们说。激动与迷惑同时占据了我的心,  如果“上家”的名字真的来源于“上海”,那无疑是证实有中国人曾在此生存过的重要证据,但在中国人的发音中,“上家”与“上海”毕竟有着明显的不同,“上家”怎么会源自“上海”呢?我把“上海”的英文拼写“shanghai”写在手上让为我们扛行李的脚夫、当地居民桑巴告诉我它在斯瓦西里语里的读音。“shanghai”从桑巴嘴里吐出的声音让我感到惊奇,“Just as sam eas the shanga?(和上家一样吗?)”“yes”桑巴肯定地点了点头。原来在斯瓦西里语中,Shanghai(上海)中的h并不发音,因此“上家”的读音和“上海”完全一样。
  她叫巴拉卡·巴蒂·谢(barakabadishee),她就是瓦上家(washanga)人。”穆罕迈德在我耳边轻轻地说。“瓦(wa)”在斯瓦西里语里是“从……地方来”的意思,“瓦上家人”的字面意思是从上家来的人,但在西屿村,“瓦上家人”则特指中国人的后代:当年从上家村迁来西屿村的其他人都被称为法茂人,他们是当地人与阿拉伯人以及葡萄牙人结合的后代,而独有中国人的后代被称呼为“瓦上家人”。  “我的祖先来自中国,当时到达上家村,和当地人结了婚,然后就不断延续下来了。”谢对我们说。“你知道关于中国的什么事情吗?”我们紧接着问。“不知道,但我很想知道,现在我也不断地打听关于中国的事情。”  在采访的间隙,我们注意到谢脚上小拇指的指甲是不完整的———在中国民间,人们传说炎黄子孙的在身体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脚上小拇指的指甲分成两半。  谢的家里惟一与中国有关的东西是一个中国的搪瓷盆,丰收牌的,看着上面的花纹估计已是20多年前的产品,但现在依旧是完好如新。谢有5个孩子,她的小女儿瓦玛卡现在正在拉穆镇上高中,明年就将考大学。  “我想到中国上大学,因为我的祖先来自那里,而且中国的地位也比其他很多国家高。”瓦玛卡对我们说。“你想在中国学什么?”“学医,这样当我的家人生病的时候我可以帮他们看病。”瓦玛卡与她的母亲相比更像黑人———谢的丈夫是当地的法茂人,但她的皮肤仍然较当地黑人要白许多。  为了证实谢关于自己是中国人后代的说法,我们采访了西屿村的前村长、60岁的奥玛尔。在这个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地方,关于村子的历史是由历任的村长口口相传继承下来的。  “瓦上家人的故事是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据说他们来自中国,很久很久以前,一艘中国遇难船只的幸存者到达这里,和当地人融合了,后来他们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些人有漂亮的头发、大大的耳朵,他们没有其他名字,就叫瓦上家。”  谈到中国人的事情,老村长显得很激动。“瓦上家人不少,但他们都属于一个叫做穆罕穆德·谢的家族。”“穆罕穆德”是阿拉伯人姓名中最普通的一个,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就叫做穆罕穆德,因此许多非阿拉伯血统的人在皈依伊斯兰教后都把自己的名字加上一个“穆罕穆德”,以作为伊斯兰教徒的标志,而“shee”的斯瓦西里读音则与中国的“谢”完全一样,它是否来自于中国?但巴拉卡·巴蒂·谢对此一无所知。  我再次向脚夫桑巴请教了这个问题,他说“shee”肯定不是肯尼亚当地人的姓,他也从未听说过有任何的穆斯林叫这个姓。“这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姓。”桑巴反复咀嚼着“shee”的读音,摇着头说。“谢有兄妹6个,除了她以外,她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已经离开了西屿村,居住在拉穆镇和蒙巴萨、马林迪等地,”穆罕迈德向我们介绍说,“西屿村现在还有4户瓦上家人,大概20人左右吧。
  在采访的间隙,我们注意到谢脚上小拇指的指甲是不完整的———在中国民间,人们传说炎黄子孙的在身体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脚上小拇指的指甲分成两半。
  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签字仪式,双方合作考古内容主要包括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水下文化遗存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对肯尼亚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对以往肯尼亚沿海地区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研究。   中国专家将在11月份赴肯尼亚拉穆群岛,进行水下考古,“11月份正值肯尼亚的旱季,雨水少,水质会比较清澈,条件比较稳定,便于水下考古工作的开展。”秦大树告诉记者,在拉穆群岛打捞郑和沉船,并不容易。拉穆群岛面积很大,传说中沉船是在帕泰岛旁边的水域,而帕泰岛离现在的拉穆镇还很远,考古人员每次都要坐船去,光坐船就要两三个小时。   秦大树教授是此次中肯考古合作中,北大考古队队长。早期,他已在肯尼亚做了一番调研。他告诉记者,中国的外销瓷是国际上很热门的研究,而掌握学术话语权的是欧洲、日本学者。“英国的东非学术研究中心做了很多研究,肯尼亚的考古学也长期被英国学者垄断。”   传说几百年前,中国沉船水手是从帕泰岛的上加村上岸的。那里现有一片墓地,前面一块石碑,后面一个小丘,与中国农村墓地极为相似。而且,有人曾发现过中文墓碑。此次中肯合作考古,肯方曾邀请中方前去发掘,但中国专家没有答应。“我们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中文墓碑。”秦大树说。中方考古专家把目光锁定在马林迪古城遗址发掘、拉穆群岛水域水下考古方面,并对当地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研究。马林迪城,就是郑和下西洋诸国中的“麻林”国。当年郑和下西洋,就是从这里把“麒麟”带回了南京。秦大树希望能够找到最早的马林迪古城,找到理想的地层,发现瓷片等文物,来研究古代中非的贸易。   对于郑和沉船,除了传说外,最有力的佐证就是龙泉窑的瓷器。秦大树说,他们研究发现,在明初洪武二十六年一直到成化年间,专门烧制了一批龙泉窑官器。现在,全世界龙泉窑作品非常少,龙泉窑官器只有故宫博物院有,南京明代功臣墓中出土的都不是龙泉窑官器。这些龙泉窑官器,都是当时皇宫给出样品,工部令上百座龙泉窑烧制者中技术最过硬的一家来烧制。秦大树在肯尼亚早期研究中,发现了明初龙泉窑官器,这很可能是郑和船队带去的——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证据。   秦大树说,在古代肯尼亚贵族家中,最值钱的装饰物都是从中国流出去的瓷器。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里还有很多中国瓷片。这些瓷器是如何过去的?会不会和郑和有关?都需要寻找答案。   -链接   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2.74万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一共远航了7次。最后一次在归途中,郑和于1433年4月初,在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逝世。     郑和从非洲带来长颈鹿。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
  在埃塞俄比亚的奥莫雷特,有一群中国式面孔的人,他们大约是从肯尼亚那里飘泊过来的。崔飞飞文/图  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交界处的奥莫雷特,居住着一个特殊的族群——达桑内科部落。这一族群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众多原始部落里并不显赫,在各种导游书里也是着墨甚微。  进得村子先要去拜访酋长,这是去非洲部落里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没有酋长的允许,部落里的女孩和女人是没有权力和外来人面对面的,即使被游客照几张相就能得到几个比尔(对她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我惊异地发现,这里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有着亚洲人的面孔,如果他们的肤色再浅一些,或许你会认为自己在中国偏远的农村。一对母女说,她们的祖先是中国人。据说,郑和下西洋,曾在非洲的肯尼亚留下了一批水手。  据考证,这些中国水手繁衍生息,在非洲大陆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善于农耕,很快在贫瘠的土地上建立起家园,很少与当地人通婚。所以到今天,如果你在肯尼亚的土地上看到一张黝黑的中国人的脸,并不奇怪。奥莫雷特的这些具有中国式面孔的人,大约是从肯尼亚那里飘泊过来的。
  明朝茅元仪所辑之《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即后人所说的《郑和航海图》——沿图自右向左打开,非洲大陆被;头;朝西、;脚;朝东地描绘在了图的最下方,一个个陌生的地名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多少年来,专家都在猜测和考证这些地名今天的名字。在非洲大陆东部的肯尼亚,有两个名字勾起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兴趣:;蒙巴萨;和;马林迪;。  专家考证,《郑和航海图》中出现的地名;慢八撒;就是今天位于肯尼亚东南部的城市蒙巴萨市。该市由蒙巴萨岛及三面环抱该岛的部分水、陆组成,岛的东南、西南各有一个港口,是天然的避风良港。马林迪则是古代东非沿海地区的一个聚落,后来一直没有废弃,发展成今天的马林迪城。
  郑和时期中国瓷器很少见   早在2006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就在赴肯尼亚调研期间,对肯尼亚上加遗址出土的中国瓷器做过初步研究。   上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马克·霍特还是剑桥大学的博士生,读博期间,他就对肯尼亚最重要的聚落上加古城进行了长达8个季度的大规模挖掘。上加的重要地方如王宫、市场、贵族居住区和清真寺等,已经全部被马克·霍特挖掘过。马克·霍特实际上并不懂中国文物,他在报告中说,发现了大量的中国瓷器,但要留待别人做进一步研究。肯尼亚人将这些材料很好地保存起来。   秦大树发现,上加遗址出土的中国瓷器大体与我国的外销瓷发展状况吻合,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销售到肯尼亚的瓷器表现出阶段性和相当的规模。   一般认为,15世纪郑和下西洋是明代使舶贸易发展的顶峰。但通过整理现有材料秦大树发现,除了一两件龙泉官器可能与郑和有关之外,还看不到多少郑和时期的瓷器。“虽然有郑和下西洋这样一个伟大的壮举,但明初民间海外贸易不发达,后来很快实行了海禁,一直到明中期正统以后,葡萄牙人开始转口贸易,中国的外销瓷才又发展起来。”   非洲外销瓷民窑居多   虽然“郑和瓷器”不多见,但肯尼亚出土的中国古瓷数量之大,种类之繁多,超乎普通人想象。在古代肯尼亚,中国瓷器不仅被大量用作餐具、茶具,还成为贵族家庭、清真寺和墓园最为多见的装饰物。肯尼亚经过考古发掘和调查的中国古瓷遗址有27处之多。   2006年赴肯尼亚调研期间,秦大树见过肯尼亚出土的各个时期的中国古瓷,元代釉里红、9世纪的长沙窑、定窑、元青花、龙泉窑、10-11世纪的越窑瓷器以及明清瓷器。但“一件官窑的都没有,都是民窑的”。   秦大树解释说,其实中国外销瓷基本是民窑,官窑就是给皇家用的,不能入选的次品都要打碎掩埋。他举例说,曾有学者去调查葡萄牙一个宫殿,宫殿的整个房顶都是拿中国瓷器装饰的,但几百件瓷器中可能只有一件是官窑。
  肯尼亚发掘纪实  这次赴肯尼亚发掘的主要目标首先是希望能够找到古代中非直接交流的物质文化证据,而另一个目标则是希望能够找到马林迪老城,因为根据文献的记载,马林迪老城是中国与肯尼亚的交往中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点,《新唐书》、《岛夷志略》、《明史》、《郑和航海图》等文献在论及海外诸国时,均有提及“马林迪”的谐音地名。因此我们在马林迪市及其附近的曼布鲁依村选取了四个地点进行发掘,这四个地点分别是马林迪市内的卡提布清真寺遗址区(简称卡区)、曼布鲁依柱墓区(曼A区)、曼布鲁依滨海区(曼B区)、曼布鲁依清真寺区(曼C区,该区紧邻曼布鲁依村的QUBBA清真寺)。  曼A区在最初选取地点的过程中就被中方考古队和当地学者寄予了极大的希望,选择这一地点进行发掘,主要出于两点考虑。首先,古代文献记载,郑和曾与马林迪的苏丹见面(中文文献记载郑和到达过马林迪),并提到马林迪位于河口。然而根据秦大树教授和齐里亚马的分析,现代所见的河口并非在马林迪,而是在曼布鲁伊。此外,曼布鲁伊的古代墓地存有一处著名的圆形墓柱,上面镶嵌有400年前的中国瓷碗,这或许正暗示着这一地区与东方存在已久的关联。我最初非常幸运地被分配在曼A区,并且在我负责的探方里发现了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全工地唯一的“永乐通宝”铜钱就是被我不经意间挖到的。这枚“永乐通宝”铸造于年间,很有可能是明成祖的官方使团带来的,是皇家使者赠送的礼物。除了这枚钱币以外,曼布鲁依A区还出土了大量中国瓷片,种类包括景德镇青花瓷、龙泉青瓷等等,肯尼亚学者马出拉(Mchulla)就挖到了一件十分精美的刻有凸起双鱼纹的青瓷大碗残片,时代可以推断到南宋。这一发现令人非常兴奋。而曼A区所发现的遗迹也大大超出想象,不仅发现了房屋遗迹,甚至还发现了熔铁窑炉,这在当地的考古工作中称得上绝无仅有。  卡提布清真寺位于马林迪市内的一个海滩度假村里,通往城里的公路是我国帮助修筑的,十分平整,两旁则是热带稀树草原,疏疏落落,仿佛非洲人的头发。打开车窗,海风习习,景色宜人。在卡提布区我运气更好,总能挖到遗物,而我的师兄戴柔星则是不断挖到遗迹。挖到遗物和挖到遗迹的区别在于:挖到遗物登记就可以了,整理的时候才会挑选重要遗物画图;而挖到遗迹必须现场画图,因为结束发掘之后,就会将发掘地点进行保护性回填,如果不重新发掘,遗迹就很难再现。画图是提取遗址信息的必要工作。而师兄发现的遗迹还不是一般的灰坑或者墓葬,而是错综复杂的墙。他一连挖到了两道不同时期的珊瑚石墙墙基遗迹和一个柱础,被我戏称为“墙王之王”。戴柔星是新加坡人,秉承新加坡人一贯一丝不苟的精神,画遗迹图极为细致,细致到一个柱础画了三天,丝毫毕现。  曼B区并无特别的发现,而曼C区的发现却颇为有趣,我们本以为是挖到了从前的水井,后来肯尼亚学者来看了以后立刻说:这就是斯瓦西里文化里的厕所!中方考古队成员拿出一滩绿色的物质来说,难道这就是粪便吗?齐里亚马小心翼翼地取了样本,说:“这很重要,要拿去内罗毕化验!”粪便的发现对于分析古代人类的饮食结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厕所的发现显然激起了肯尼亚学者极大的热情,在以后我们每次出去参观其他遗址时,他们都会故作神秘地带着我们走到一个貌似水井的地方前,然后兴奋地说:看!这就是你们发现的厕所!
  重现遗失的历史图卷  9月10日前后,随着曼A区回填工作的完成,本年度在肯尼亚的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总体来看,确实有很多重要的发现。在曼布鲁伊的三个小区,发现了房屋基址、冶铸作坊(可能是一个熔铸铁器的作坊)及厕所9座、窑炉及灶7座、卫生设施2处、灰坑8个;出土了大量当地产陶片,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中国古代瓷器残片,其中有明清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片和龙泉窑青瓷片,最早的可达北宋时期;还出土了中国明代“永乐通宝”钱币一枚,此外还有大量的玻璃珠、伊斯兰陶器、贝壳类饰品、铁器、骨器等丰富的遗物。从9月初开始,一部分完成田野挖掘的考古队员们就转入了室内整理,通过对出土遗迹和遗物的初步整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曼布鲁依村在早期阶段非常丰富的遗存证明此地在16世纪以前是一处人类活动频繁的居住区,是一处大型聚落遗址的中心部位。  总体上说,曼布鲁伊地区的发现极为激动人心,根据曼A区的发掘可以断定,这处聚落的时代至少可以早到11-12世纪,而古代的马林迪王国正好分为两个阶段,8—9世纪的马林迪王国是由当地土人建立的,后被外部势力所消灭;10世纪以后的马林迪王国是由阿拉伯人和当地人共同建立的。此地很有可能是后期马林迪的聚落所在地。C区的发掘证明,QUBBA清真寺的建立可以上溯到14世纪,15世纪初期是其兴盛时期。而据西方文献记载,郑和来到东非的一个地点登陆时,就遥望见一座巍峨的清真寺。曼布鲁伊这个地点从各个角度来看都很可能是14-16世纪肯尼亚沿海地区的一个较大聚落,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与东非地区的密切交往。这些发现使该地区的历史上溯到了更早的时期,对此肯尼亚学者非常兴奋,也非常重视,他们已经明确表示要将这处遗址保护下来,建成遗址博物馆向公众展示。  卡提布清真寺区在发掘之初即被认为是马林迪市周边地区的一个早期聚落遗址,是寻找早期马林迪城的地点之一,而在该区的发现主要归功于戴柔星发现的墙基。这两道墙基的重要意义在于:一道墙基及柱础与卡提布清真寺的地上遗迹大体同时,为复原这座古老的清真寺的完整建制提供了资料;另外的一座墙基则明显早于清真寺,发现的部分环绕现存清真寺的东西北三面,南面也发现了墙基的迹象,但被现存清真寺序所迭压,两道墙基的建筑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别。据推测,这应该是一处面积稍大于现存卡提布清真寺的一个早期清真寺的基址,早期墙基的地层中出土了元代到明初的福建德化窑瓷器,为墙基的时代判断提供了依据。从这些发现的遗迹可以看出,在14世纪时这里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聚落,这为研究马林迪地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这次由中国政府支持、中国学者主导,与肯尼亚国立博物馆合作展开的考古发掘,是迄今马林迪沿海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工作,发现的古代遗存丰富多样,为马林迪王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材料,甚至颠覆了肯尼亚学者对自身历史的认识。而另一方面,该地所发现的大量中国瓷片和相关文物,也为研究古代中非交流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证据,而该地文物和其他地区文物的发现,则对于我们分析古代印度洋贸易中中国商品的贸易地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对印度洋贸易结构的研究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都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而肯尼亚学者乃至政府亦因此而重新审视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外交关系。  这次考古发掘还进一步推动了中肯双方考古理论方法技术的交流。世所公认的是,中国考古学界在处理土质遗迹的田野考古技术方面独步天下,而由于考古方法与技术的限制,肯尼亚当地学者从前开展的考古工作,发掘面积往往只局限在几平方米,并按照他们惯常所接受的西方传统考古技术进行发掘,面积和技术的局限也使其难以发现土质遗存。本年度的中国学者主导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到500平米以上,上文提及的本年度发现的大量房屋基址,实质上均属于土质遗存。正是由于中国学者的参与,才使得马林迪王国的神秘面纱得以逐步揭开,郑和以及其他航海前辈曾经见到的沿海王国的辉煌才得以逐渐呈现。今年的发掘,为我们明年更大规模的发掘工作确定了目标和方向。  在肯尼亚学习、工作、生活的两个月中,我们尝试融入当地文化,体悟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东非是一个临海之地,自古以来,与外界的交流就十分频繁,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叠加,从而形成了今日的面貌,中国的影响只是众多文化河流中的一支。复杂斑驳的历史面目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发现和研究,或许只有跳出了自身的文化环境,才能够对自身文化的地位与影响有更深切客观的认识,或许只有通过与他者文化的对比和交流,才能够更清醒地理解自身文化。这次考古发掘,无疑使得谜团中的历史渐渐清晰,而合作项目的开展、更多交流证据的发现,也无疑增进着两国的感情,丰富着彼此的文化。简短的记录,并不能尽述层层相套的历史,肯尼亚的考古还将继续,此次结束的也许仅仅是一个精彩的开篇,而遗失的历史之卷正缓缓重新展开。
  丁雨:追寻万里之外的曾经——肯尼亚考古记
14:22:56 浏览800次 加入收藏   2010年7月至9月,“中国和肯尼亚合作实施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中的陆上考古发掘团队对肯尼亚共和国马林迪市周边地区的古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次以探寻郑和下西洋的遗迹为缘起的发掘,是马林迪沿海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考古工作,发现的古代遗存丰富而多样。马林迪老城是古代中非交流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点,这次发掘为研究古代中非交流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证据,也为研究马林迪王国的历史提供了全新的材料。本刊特邀肯尼亚考古队成员为读者讲述这次考古的精彩故事。  曼布鲁依A区发现的窑炉遗迹  肯尼亚考古队合影  如果我们想要认识自己,也许最好的方式并非苦思冥想,而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的过往。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自己,我们便不能只是自言自语,沟通和交流从不可少。如果让我来总结肯尼亚考古的真正动因和最终意义,无论具体到对个人的影响,还是延展到这场关乎中华文化的研究,我或许都要归结于:走出自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再重新回到自我,从而认识自我。我愿意相信这是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时内心的隐秘愿望,也是600年后,我们奔赴肯尼亚开展一场探寻先人足迹的真实理由。  探寻郑和的遗迹  考古队初到肯尼亚时,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沿海考古部的分馆长告诉我们,按照伊斯兰教义,男人最多可以娶四个夫人,分馆长本人就有三个夫人,于是他在致词中说,郑和的第一个夫人在中国,第二个夫人就在肯尼亚的马林迪市,希望这次来到肯尼亚考古的中国同行们都能在肯尼亚找到第二个夫人,就像郑和一样!  肯尼亚考古之行的缘起确实和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有关,早在1994年,美国女作家李露晔(Louise Levathes)出版了她为郑和撰写的传记《当中国称霸海上》(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书中叙述了作者在肯尼亚邂逅的传奇:一个黑人自称是中国人的子孙,是数百年前在肯尼亚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附近沉没的一条中国商船中幸存者的后裔。1999年,《纽约时报》的记者纪思道(Nicholas D. Kristof)经过调查后,在《纽约时报》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想:这些自称有中国血统的人,很可能是郑和部下的后裔。这神奇的血脉相连引起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中国记者在21世纪初开始了对这件事情的报道。2004年12月,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在考察拉穆群岛途中,专门会见了居住在西游村的所谓“中国人”中唯一走出帕泰岛、到外面读书的女孩谢里夫(Mwamaka Sharifu)。在郑和航海600周年的2005年,这个故事掀起了高潮。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苏太仓举行了盛大的纪念大会,邀请了谢里夫和马林迪市市长参加了大会。恰逢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濒海考古部也提出希望与中国合作开展考古发掘和研究,于是国家文物局派出了张崴、秦大树、阎亚林组成的专家组前往肯尼亚,于日到30日对肯尼亚沿海地区的部分古代遗址进行了考察。肯尼亚国立博物馆沿海考古部主任齐里亚马(Herman O. Kiriama)全程陪同。专家组根据这次调查,基本确定了在肯尼亚进行考古研究的工作方向。  2006年10月至11月,国家文物局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织考察团前往肯尼亚沿海地区进行了部分实地勘测工作和试探性的研究。除了再次对发掘地点是选在上加还是马林迪进行评估,考察团还实地研究了拉穆群岛的上加遗址、塔那河流域的乌加纳(Ungwana)遗址和姆瓦纳(Mwana)遗址出土的中国瓷片,登记卡片、绘图和照相。另外,考察团还对曼达(Manda)遗址和帕泰(Pate)遗址出土的部分中国瓷器进行了整理。根据这次勘测和试探性研究,专家组编定了在肯尼亚开展陆上联合考古发掘和合作研究肯尼亚沿海地区已发掘的古代遗址中出土的中国瓷器的工作计划。日,中国政府与肯尼亚政府签订了“中肯合作在拉穆群岛开展合作考古项目”的换文。经过三年的筹备,这一酝酿已久的肯尼亚考古行动终于得以在今年7月成行。我们是否与郑和有缘,能否找到他身后的遗物和传说呢?登上飞机的时候,我在心里画着问号。
  中肯联合考古进入第二阶段:新发现有望改写非洲东海岸历史   08:48:09  作者: 曾江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鉴于以往的发现,本年度考古队在曼布鲁伊又选取了3个发掘点,分布在曼布鲁伊村的伊斯兰墓园和该村最古老的清真寺之间,有望进一步摸清曼布鲁伊聚落的布局,获得更早期的遗存。同时,考古队还在马林迪市的老城区选取了2个发掘点,希望通过发掘了解15世纪以前马林迪老城的规模与建制,证实马林迪城的历史。  记者获悉,7月中旬,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立博物馆联合实施的中肯联合考古项目陆地考古部分,继2010年第一阶段结束后再次启动。此次考古工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队承担,肯尼亚国立博物馆滨海考古部工作人员协作配合,预计将在肯尼亚进行为期两个半月的田野考古及瓷器调研。  考古队领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向记者介绍了考古队目前开展工作的情况和此次发掘的重点,以及在探索古马林迪王国及东非沿海地区历史、寻找郑和船队遗迹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秦大树说,自7月12日以来,考古队已陆续进驻马林迪市郊,并于7月18日开始在曼布鲁伊和马林迪老城进行发掘,预计发掘面积将达到800平方米。  早在2010年,曼布鲁伊村遗址就被考古队列入重点发掘区域。该地位于马林迪市以北约11公里处、萨巴基河口北侧。当地学者认为,现在的马林迪市历史大约始于14世纪。考古队在此发现大量遗迹,如房屋基址、冶铸作坊、卫生设施、窑炉等,出土了大量当地产陶片和中国的青花和龙泉窑瓷片。特别是考古队发现了早于15世纪葡萄牙人到达马林迪以前的地层,该地层可追溯至12世纪。此发现帮助当地学者修正了以往观点,认识到该地的历史要远早于殖民时期,并为寻找早期的马林迪王国提供了线索。考古队发现明代“永乐通宝”钱币和明初龙泉窑官器以及景德镇永乐官窑的青花瓷等,为印证曼布鲁伊村是郑和下西洋时在非洲的一个登陆地点提供了有力依据。  对于挖掘进展情况,秦大树介绍说,鉴于以往的发现,本年度考古队在曼布鲁伊又选取了3个发掘点,分布在曼布鲁伊村的伊斯兰墓园和该村最古老的清真寺之间,有望进一步摸清曼布鲁伊聚落的布局,获得更早期的遗存。同时,考古队还在马林迪市的老城区选取了2个发掘点,希望通过发掘了解15世纪以前马林迪老城的规模与建制,证实马林迪城的历史。  2010年的发掘给予学术界重新发现和认识马林迪王国的契机,并深化了对12—16世纪中国与东非地区交往史的认识。在2010年度考古发掘工作的基础上,2012年的发掘将扩展已有的发掘成果,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曼布鲁伊—马林迪一线地区历史的变迁。  据秦大树介绍,发掘开展一周后,考古队在马林迪老城出土了许多从明代成化、弘治时期到万历年间的中国青花瓷器。证实该地在葡萄牙人到达前曾是一个重要的海上贸易据点。在曼布鲁伊村遗址的多处房屋基址中,也出土了近10件完整的陶罐。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是外星人后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