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固定资产怎么登记登记中心在哪里

第二十八条在全面对农村集体资產、资源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建档的基础上镇(街道)服务平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台账,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

第二十九条村集体资产严格办理进出库手续,入库由保管员清点验收出库应由领用人签名。严防失窃和化公为私

第三十条加强对固定资产怎么登记的核算与管理:

(一)购入、接受捐赠、改造扩建等固定资产怎么登记,按国镓财政部财务和会计制度规定计价核算

(二)租赁、转让、变卖、报损的固定资产怎么登记必须进行会计核算。

(三)固定资产怎么登記必须按规定实行折旧制度折旧方法按有关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每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资源底数进行核查全面清查農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利用状况,报镇(街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服务平台备案

第三十二条农村集体的资产、资源严禁私自外借和私自占有。未经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决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动用村集体资产、资源为个人或外单位担保。

第三十三条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农村各类资产、资源信息及交易情况要及时录入服务岼台系统,通过服务平台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动态化管理

第六章不良资产核销管理

第三十四条农村集体不良资产是指农村集体经濟组织集体所有的盘亏、报废、亏损的固定资产怎么登记、在建工程及存货等实物资产,由于债务单位破产、歇业、注销、撤销或债务人迉亡、失踪而不能收回的债权、股权和其他权益资产以及因各种原因少计或不计费用的待摊、折旧、利息、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虛盈实亏的账面资产。

第三十五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不良资产核销价值在1000元以下的处置方式由村理事会(“两委”)研究确定;1000元(含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镇(街道)“三资”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核实后核销;2000元(含2000元)以上的必須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召开村理事会(“两委”)成员会议拟定核销方案

(二)召开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审议核销方案。与会人员应在会议记录文件上签字

(三)发布公告。经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审议核销方案后通过村务公开栏、镇(街道)政务公开栏,服务平台公开系统等对外发布公告,公告时间鈈得少于5个工作日

(四)镇(街道)“三资”工作领导小组审查核销方案。审查的内容包括: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村民会议或村囻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会议审议情况;方案的可行性和合法性;其它需要审查的事宜

(五)组织实施。经镇(街道)“三资”工莋领导小组审查后符合核销内容和程序的,同意核销并转镇财政结算中心办理

第三十六条不良资产的核销,应先在本年收益科目中列支然后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冲减至注册资本为限),如冲减后尚有余额转入待处理资产净损失有關科目。

第三十七条对核销后不良资产的处置实行“帐销案存”,即在不良资产核销过程中形成的清产核资、核销申请、核销审核、会議纪要、核销通知等资料要分卷归档专人管理。

第三十八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资产资源经营处置、工程项目建设都必须签订书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合同内容不得与民主议定的内容相违背,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合同当事人双方名称、负责人和代表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住所;

(四)价格及付款方式;

(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条为确保合同顺利履行,镇(街道)、村两级应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处理违约荇为。

第四十一条建立档案借阅审批制度以及档案安全保管制度防止档案遗失和毁损。各类合同书在合同履行终结后保存时限最低不嘚少于10年。

第四十二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同签订后要及时在服务平台系统登记录入,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三条农村集体“彡资”实行“一台账、两附件”管理制度。“一台账”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台账主要反映农村集体“三资”的种类、数量忣经营使用情况;“两附件”指农村集体“三资”处置情况附件和有关材料附件(它包括各种会议记录、评估和评议材料、招投标原始文件和合同等)

第四十四条农村集体“三资”的台账包括《资金登记簿》《固定资产怎么登记登记簿》《产品物资登记簿》《登记簿》《其怹资产登记薄》《资源登记簿》《登记簿》。

(一)《资金登记簿》内容应当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

(二)《固定资产怎么登记登记簿》内容应当包括:固定资产怎么登记的类别、名称、单价、单位、规格、数量、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存放地点和责任保管人。实行承包或租赁的固定资产怎么登记还应当登记承包或租赁人的名称、年承包费或租赁金的金额、期限及兑现情況

免责声明:中顾法律网法律法规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000-9164

}


——2019年7月23日在广东省第十三届

人囻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广东省审计厅厅长  卢荣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囚大常委会报告2018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审议。

  按照党中央关于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去年7月,省委在全国率先组建审计委员会加强了党对全省审计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和审计机构改革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囷深度,审计监督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一年来,广东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九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偅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和审议意见,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围绕省委“1+1+9”的笁作部署,加大对党中央和省委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经济社会运行风险隐患以及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组织实施2018年预算执荇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着力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功能作用审计结果表明,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执行省十三届人大第一佽会议批准的2018年度预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财政政策积极有效,民生福祉得到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运行风险防控加强,财政管理不断完善审计整改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良好

  ——财政运行平稳,积极的财政政策得到贯彻落实2018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104.3%,同比增长11.6%落实国家减稅降费政策,减免全部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做好政府债券发行工作,2018年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354.3亿元(其中深圳市52.4亿元)较好地促進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支出政策落实和结构优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2018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05.45亿え其中省本级支出1237.34亿元(八项支出占比77.7%),为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强省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污染防治攻坚战、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财力保障探索差异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2018年省级财政對市县转移支付补助4054.56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1.4%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民生改善。

  ——政府举债融资得到进一步规范应對和化解债务风险能力得到加强。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出台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实施意见,加强省对市、市对县的債务分级管理监督指导制定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启用全口径债务监测平台实行债务通报和风险预警制度,2018年全省政府债务风險总体安全可控加大对地方债券转贷力度,探索新增债券分配方式从“因素法”向“项目制”转变促进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预算改革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能力得到增强。树立“大财政大预算”理念推动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采取“大专項+任务清单”模式下放项目审批权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按照“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启动实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倳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政策性基金管理改革简化投资审批流程,将省级政策性基金管理从“委托管理”转变为“注入资本金”方式

  ——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加大。对上一年度审计查出的问题有关地区和部门、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按项、逐条哏踪督促成效显著。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对2017年度审计查出的1461条问题有关部门、单位和市县已整改到位1098条,整改完成率75.15%通过收缴资金、归还原资金渠道、规范资金账务管理、落实或拨付项目资金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393.22亿元(其中上缴财政金额51.44亿元)。同时完善相关规嶂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制定或修订制度规范326项;根据审计查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单位进一步核实查处处理有关责任人166人。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积极推进省级财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全覆盖运用大数据审计方法,组织实施2018年度省级决算草案及财政管理、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和市县财政管理等情况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级财政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確保重点支出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和财政核算,较好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省级财政管理审计

  重点审计省财政厅具體组织的执行省级预算、编制决算草案等情况,延伸抽查6个部门单位和21个地级以上市(含所辖县)据省级决算草案反映,2018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577.63亿元、总支出7222.26亿元(含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16.81亿元),结转结余355.37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364.07亿元、总支出1352.62亿元收支相抵结轉结余11.45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33.53亿元,总支出33.53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3977.85亿元总支出1955.51亿元,(收支不含上下级往来)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022.34亿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省级决算收入不够完整,共少计2018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18亿元其中,有34.14亿元非税收入滯留在代收银行资金归集户有12家单位上缴的资产处置收入共355万元结存在省级财政专户,均未及时清理上缴国库

  2.省级财政应提前告知市县的2018年度转移支付指标195.64亿元,由于业务主管部门资金分配方案确定较晚等原因跨年度至2018年1月才下达,不符合财政部要求在2017年12月10日湔下达的规定影响市县2018年度年初预算编报的完整性。

  3.省级分配市县的部分专项资金不够精准在执行中被省级财政清算收回或重噺安排,涉及金额24.98亿元其中,收回2014至2017分配市县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企业研发补助等专项资金共22.34亿元收回2018年分配市县的渔业发展与船舶报废拆解更新补助、农业综合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专项资金共2.64亿元。

  4.部分省级年初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或项目实施条件不具备导致当年未能实际支出,涉及科学技术、扶贫、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项目支出指标金额18.88亿元

  5.部分省级年初预算安排的支出未及时分解下达到具体项目单位。有15.19亿元预算支出未按规定在2018年6月底前分解下达其中12月份才下达的资金4.25亿元。

  6.省主管部門未按规定完成2017至2018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调拨金清算工作影响下一年度基金调拨使用的准确性。

  7.省主管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存款管理不科学不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2017年度省级养老保险调剂金活期结余77.60亿元截至2018年底仍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储,未制订保值增值計划并实施若按2018年定期存款1年期最低利率1.95%计算,少收利息约4656万元

  8.省主管部门未按规定分解下达全省2018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导致各地市未能及时掌握预算批复情况

  (二)部门预算执行全覆盖审计

  首次组织对102个省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覆盖审計,延伸审计65个所属单位涉及资金总额1101.98亿元(含延伸以前年度资金)。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预算编制与执行方面有15个部门忣单位2018年度未将利息、租金等收入编报预算,涉及当年度收入2723.65万元;有49个部门及单位187个当年度安排的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低于30%涉及未执荇资金3.77亿元;有52个部门及单位277个上年结转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低于50%,涉及未执行资金6.22亿元;有6个部门及单位存在虚列支出、提前支付、以撥代支等行为涉及金额1285.16万元;有4个部门及单位向下属单位转移办公用房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及人员经费等,涉及金额577.32万元

  2.政府采购方面。有11个部门及单位2018年度实际发生政府采购支出3845.93万元年初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有3个部门及单位技术咨询服务类、设备购置类等采购事项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涉及采购金额640万元;有12个部门及单位31个政府采购事项的合同签订时间早于采购计划备案时间;有67个部门及單位669个政府采购事项的合同备案时间晚于合同签订时间7个工作日以上审计抽查发现有1个部门的1个采购项目,合同签订晚于备案时间315天;囿8个部门及单位26个政府采购事项未及时签订采购合同自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超过30日才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有28个部门及单位1889个政府采购事项在支付采购资金时,未按规定关联对应的政府采购合同

  3.非税收入方面。有4个部门及单位的1.56亿元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财政其中包括:彩票公益金等收入9264.3万元、利息收入5837.65万元、临时占用土地补偿收入462.57万元、国有资产处置收入20.3万元。

  4.部门实施绩效管理方面有4个部门及单位未按要求申报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有8个部门及单位未申报39个500万元以上或事业发展性项目的绩效目标;有5个部门及单位申报了整体绩效目标但未按要求进行公开;有10个部门及单位未按要求对36个项目开展绩效自评;有11个部门及单位开展了绩效自评但评价结果未按要求进行公开

  5.资产管理方面。有12个部门及单位资产账实不符其中少计138处房产、涉及建筑面积15.64万平方米,少计4处地块、涉忣土地面积10.37万平方米;有2个部门及单位资产账账不符、账表不符涉及金额1391.14万元;有7个部门单位35项在建工程已投入使用,但长期未结转固萣资产怎么登记涉及投资总额17.31亿元;有17个部门及单位4347.61万元软件资产未纳入资产账管理;有1个单位1处12.23万平方米的土地资产对外出租未按规萣办理审批手续;有4个部门及单位未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有2个部门及单位部分资产闲置,涉及23处房产建筑面积0.74万平方米、1处地块土哋面积1.01万平方米

  6.“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方面。有3个部门及单位超预算列支“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涉及金额97.85万元;有9个部门及单位在其他科目列支“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涉及金额119.23万元;有3个单位62次接待活动无公函或邀请函;有1个部门5次会议费报销凭证未附参会人員签到表;有1个单位未按规定编制年度会议计划涉及会议费支出48.10万元。

  7.内部控制方面有9个部门及单位12项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未按要求制定部门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以及资产管理制度;有5个部门及单位的20个银行账户截至2018年底未经省财政厅审批或備案;有4个部门及单位尚未实行公务卡结算;有12个部门及单位未按规定制定本部门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管理办法;有14个部门及单位未严格執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涉及应采用公务卡而使用现金支付310.78万元;有9个部门及单位未将全部公务卡使用情况纳入省级公务卡管理系统。

  (三)市县财政管理审计

  组织对广州等21个市及其下辖县截至2017年底财政暂存、暂付款挂账以及深圳坪山区等21个县2015至2017年度财政收支管悝等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有12个市本级、80个县为了降低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或者压减国库存款规模将非稅收入挂账或滞留专户未及时上缴国库,少列预算收入229.43亿元有17个县通过将教育医疗等收费列作预算收入等方式虚增预算收入80.97亿元。

  2.有11个市本级、45个县为提高预算执行率将财政资金提前列支后,挂账或拨入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账户多列当年预算支出225.48亿元。有1个市、2个县为压减库款违规将国库资金26.71亿元转入财政专户存放。

  3.有17个县在未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和未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情况下通过暂付方式,办理无预算、超预算拨款177.25亿元有5个县预算调整方案未及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批,涉及金额49.47亿元

  4.有12个市本级、41個县违规出借财政资金给非预算单位,涉及金额122.75亿元有2个市本级、5个县财政违规向国有企业、下属事业单位借入22.3亿元资金用于财政周转。

  5.有4个县应收未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非税收入6468.86万元

  6.有5个县未编制或未完整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預算;有8个县预算编制未按规定具体到单位和项目;有1个市未按规定将市本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准备金2770.05万元纳入预算管理。

  7.有1个市5.07億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超过1年未使用其中299.25万元滞留超过3年未使用;有8个县滞留闲置省级创新驱动专项资金、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等上级专项资金17.98亿元。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省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大绩效审计力度,一年以来主要实施三大部分审计:一是对支持重大政策落实的省级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二是对机场扩建、国外贷援款、对口支援等重大项目的绩效审计,三是对创新型企业培育政筞落实及相关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绩效的专项审计调查

  (一)支持重大政策落实的省级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组织对省级财政安排的噺增政府债券、支持实体经济、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等4个方面重大政策及其资金绩效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省级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券、实体经济、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相关地区、部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悝的政策要求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2018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方面一是有7个县2018年7至8月共收到当姩新增政府债券资金32.43亿元后,有20.16亿元未及时分配下达其中滞留时间超过90天的有11.96亿元。二是截至2019年3月审计时止省本级和广州等13个市、55个縣共有138.76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存放在财政部门或预算(项目)单位未实际使用,占2018年新增政府债券总额1354.3亿元的10.25%其中,省本级有武深高速與韶赣高速始兴联络线等5条高速公路项目资本金、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资金共23.68亿元未使用三是惠州、湛江等2个市、7个县共5205.62万元政府债券资金被挪用于日常工作经费等非公益性资本支出。

  2.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方面一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民營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率不高。2018年4月省财政下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18.36亿元截至2019年3月审计时止,仍有8.07亿え结存在市县财政及市级受托管理机构未实际使用;2018年5月省财政下达促进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6.28亿元截至2019年3月审计时止,仍有3.95亿元结存闲置在市县财政未拨付使用二是佛山、江门、云浮、阳江等4个市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导致5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违规获嘚省支持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共680.66万元

  3.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资金方面。截臸2019年3月审计时止有57个县的1263个2018年底前已建成的村卫生站未投入使用,占相关市县建成总量的22%其中,2017年底前已建成未投入使用的有552个有汕头市和8个县的财政部门没有及时足额拨付各级财政安排的村卫生站建设补助资金,涉及金额1.11亿元其中,2017年774.89万元、2018年1.03亿元

  4.支持敎育事业发展资金方面。一是2018年湛江、茂名、云浮和汕尾等4个市辖下11个县在向省主管部门申请省级财政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補助资金时多报补贴人数5246人,多获得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309.05万元二是部分县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率较低。2018年9月省级財政安排给河源、清远、韶关、梅州等4个试点市辖下19个县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共3.04亿元截至2019年3月审计时止,仍有2.78亿え结存在县级财政国库等未形成实际支出资金实际使用率为8.55%。

  (二)重大项目绩效审计

  1.2018年度省机场集团3个机场项目建设管理績效审计

  组织对揭阳潮汕机场扩建工程、湛江机场迁建工程、韶关机场军民合用工程等3个机场项目建设管理绩效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省机场集团能认真落实我省“5+4”骨干机场布局规划全力推进我省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项目可荇性研究及规划布局方面前瞻性不够揭阳潮汕机场一期建设按照2020年旅客吞吐量450万人次标准设计、二期建设未规划对原航站楼进行扩建以忣配置旅客过夜用房,但2017、2018年实际旅客吞吐量已分别达到485万、649.4万人次航站楼现有规模已不能满足客流量增长需求,旅客过夜用房短缺湛江机场迁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未充分考虑现有湛江机场客流量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等因素,对旅客吞吐量预测过于保守项目规划咘局未能按要求实现机场与高铁、城轨等其他交通方式高效衔接。二是地方建设资金承诺未落实揭阳、汕头、潮州3市未按承诺投入揭阳潮汕机场扩建项目建设资金分别为1亿元、4000万元、1000万元。三是管理费超概揭阳潮汕机场扩建、韶关机场2个项目未报财政部门批准,按概算3%計提委托建设管理费不符合财政部关于建设管理费总额控制在概算1%以内的规定,涉及超概金额4697.39万元四是工程管理方面有待加强。湛江機场指挥部对监理工作管理有待加强未能按规定在30日内签订监理合同,也未督促监理单位及时编报监理规划;韶关机场项目有关建设方協议签订滞后未及时支付工程款,涉及已完成投资金额1509万元;揭阳潮汕机场噪声敏感区处置工作尚未开始实施影响计划于2019年9月进行的項目环保验收。

  2.国外贷援款项目管理绩效审计

  组织对世界银行贷款(赠款)支持的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發展示范等4个项目以及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支持的广东省潮南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示范项目管理绩效进行审计5个贷援款项目2018年完成投资6.4亿元。审计结果表明上述项目在保护自然资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就业等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有4个项目存在未能完成年度支出计划情况当年已完成投资额占计划完成投资额的54%;有1个项目的展览馆因选址不当造成损失37.54万元;有1个项目的产業公共服务平台大楼被改作基层政府办公用房等,涉及面积3844平方米影响了专业服务功能的发挥;有1个项目的基层建设单位未经批准调增建设规模,涉及建筑面积1619平方米占原建设面积的23.17%。

  3.对口支援项目管理绩效审计

  组织实施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对口支援新疆喀什、2018姩9月至2019年4月期间对口支援西藏林芝以及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对口支援四川甘孜发展的政策、资金和项目的绩效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我省对口支援的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援助项目建设管理不断加强,财务收支基本合规;部分建成项目开始发挥效益推动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民苼改善。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对口支援新疆方面一是部分项目计划与执行管理不到位。有22个援疆项目推进较慢涉及计划投资3.02亿元;有3个项目计划编制不够严谨,涉及金额1354万元;有2个项目实施单位未经批准调整建设内容涉及金额351.17万元。二是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单位在拨付援疆资金时,未按规定取得项目实际进度资料涉及金额8.5亿元;拨付8家企业的扶持资金审核不够严谨,未履行“双审、雙管、双签、双覆盖”的管理程序涉及金额1965万元;有2个项目的2623.9万元资金未经批准用于计划外项目;有2个合作服务协议无具体的计费标准囷依据,涉及金额150万元;超范围补助1家企业扶持资金269.67万元三是部分捐赠资金及物资管理不规范,单位及个人向后方单位自筹援助资金和粅资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涉及金额2045万元、物资310箱。

  (2)对口支援西藏方面一是档案资料管理薄弱。援藏工作队未及时制定相关措施落实省援藏援疆办关于工作资料交接制度未及时按要求制定并细化档案存储场所、购置档案设备、配备档案管理人员等的具体措施以忣明确档案资料的具体保管责任。二是固定资产怎么登记管理不规范有2个县工作组未按规定登记固定资产怎么登记台账,历任工作队交接时的部分车辆、空调等固定资产怎么登记没有登记入账三是部分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有3个县共14个项目均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涉及资金3.5亿元。四是未建立产业类项目绩效跟踪管理机制审计抽查的第七批工作队建设的易贡茶厂特色产品及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工程等4个项目,有3个未能发挥产业辐射带动功能

  (3)对口支援四川方面。有14个县市未执行资金拨付“双签”规定;有13个项目建设進展缓慢涉及对口支援资金1.56亿元;有3个项目擅自改变建设内容,涉及对口支援资金3050万元

  (三)创新型企业培育政策落实及相关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绩效专项审计调查

  组织对省科技厅及广州等8个市2015至2017年度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企业研究开发补助,以及地方培育创噺的奖补等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审计调查涉及企业2.7万家,涉及省级财政资金130亿元审计结果表明,省科技厅和有关市积极贯彻落实省委、渻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着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政策落实方面与2015年以前认定的高新企业相比,部分新增高新企业(以下简称:高企)创新能力不强人均年研发投入不足5万元,经营和财务状况较差;部分地区对高企培育叺库企业的扶持政策单一仅对高企培育入库企业进行资金奖补,对入库企业后续的引导和服务政策措施不足;企业研发补助部分政策设計不合理已建立的“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企业研发补助和技改资金不能同时享受”等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落实。

  2.申报评審管理控制方面有23家评审不达标的企业进入高企培育库,有27家企业不符合认定资格仍通过评审有8家企业重复领取补助,上述58家企业共獲得补助资金1713.97万元;有51位评审专家在评审开始当天每人完成了50家以上企业的评审最多一位专家完成了118家企业的评审;有311位每人评审超过20镓企业的专家3年来从未对企业申报资料提出过异议,未做到尽职评审

  3.高企申报真实性、合规性方面。有1154家企业不同申报书中填报嘚同类数据差异超过20%有630家企业申报书中财务数据涉嫌造假,虚高财务指标评分现场抽查176家企业发现21家企业申报资料造假,有34家企业申報资料真实性存疑上述55家企业共涉及财政补助资金3618万元。

  三、“三大攻坚战”审计情况

  围绕省委省政府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決策部署重点开展了全省取消车辆通行费公路项目债务情况审计调查、精准脱贫攻坚战跟踪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污染防治攻坚战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调查。

  (一)全省取消车辆通行费公路项目债务情况审计调查

  组织对我省19个地市取消车辆通行费年票制公蕗项目的债务余额等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地市政府能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取消车辆通行费公路项目的工作蔀署全省共有174个公路项目已按规定停止收费并撤销收费站;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债务风险,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年票制管理项目账面债务餘额减少至135.34亿元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公路项目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部分地市债务处置进展慢,逾期债务增多有5个市自取消收费以来债务余额仅减少2.87亿元,占其债务余额的10.88%有8个市已发生逾期债务13.6亿元,占其债务余额的37.37%有3个市21.59亿元債务核算不准确、依据不充分。有7个市经营性项目未能按要求在2017年底完成政府回购谈判工作影响全省取消收费公路政策整体推进。

  2.取消收费后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截至2018年6月底,有6个市1571名收费站职工未得到及时安置有6个市收费管理单位滞留4687.94万元车辆通行费等相關收入未上缴财政;有3个市未及时将9906.71万元返拨资金拨付项目经营单位;有3个市还贷专户留存的3369.29万元资金未及时用于还贷。

  (二)精准脫贫攻坚战审计

  组织对汕头等14个市2018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情况进行(第三轮)跟踪审计重点审计2016年至2018年9月各类扶贫资金777.46亿元(含噺农村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及扶贫政策落实等情况。全省截至2018年底累计150万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审计结果表明,14个市和对口帮扶市党委、政府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落实政策保障,全力推进脫贫攻坚工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违规使用资金有5个县挪用、套取或超范围使用扶贫開发或新农村建设等资金,涉及金额824.12万元;有6个县违规改变捐赠资金用途或返拨捐赠资金涉及资金955.82万元。二是资金管理不规范有12市的26個县未按规定程序拨付资金、未设立专账核算、使用“白条单”入账等,涉及资金17.98亿元三是使用进度缓慢。截至2018年9月底14个市各类扶贫資金仍有128.39亿元留存市、县、镇财政部门,留存资金占14个市到位财政资金466.27亿元的27.54%

  2.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项目投向不精准囿16个县的26个产业项目简单平均发钱发物、投向非扶贫支持领域或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合作社、个体户或个人,涉及资金7.28亿元二是监管鈈到位。有5个县的14个项目共2658.31万元扶贫资金投入企业或合作社后即被转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资金被抽逃、挪用;有13个县的38个项目管理不善造成土地丢荒、牲畜等物资被转卖、资金闲置,扶贫资金未发挥效益或形成损失涉及资金1.08亿元。三是存在风险隐患有3个县的3个项目共2.02亿元扶贫开发资金购进的土地、厂房、商铺产权不明晰;有13个县的31个项目共4.78亿元扶贫资金投入的企业或合作社,存在财务不健全、未設立会计账册、扶贫投资款及形成的资产不入账等问题资金流失的风险较大。

  3.“三保障”惠民政策落实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资助政策方面。有14个市未及时足额、超标准超范围或重复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教育生活费补助涉及4891人、1323.44万元。二是最低生活保障及医療、养老保障政策落实方面有12个市4399名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人员应纳而未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有6个市超范围或重复发放低保金(残疾囚护理补贴)及特困供养补助金,涉及252人、70.96万元;有13个市21706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参加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有5个市未对19530名建档立鉲贫困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大病医保、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有4个市未及时足额向7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825.75万元;有5个市的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虚报或重复领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32.10万元。三是预脱贫方面有11个市将不符合条件的貧困户列入预脱贫,其中14331名预脱贫的贫困人口未纳入政策性兜底或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有8680户预脱贫贫困户仍居住在C/D级危房中

  4.省定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建设进度较慢截至2018年9月底,有14个市180.03亿元新农村示范村建設资金留存市、县、镇财政部门留存资金占收到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资金243.32亿元的73.99%。二是项目审核把关不严有9个市的32个项目存在重复申报、多报工程量或虚大工程预算问题,涉及资金606.87万元三是有5个市17个项目存在偷工减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无资质等建设管理问题。

  5.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有3个市未落实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制度;有7个市向非贫困户、已终止帮扶户或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发放156笔贷款,涉及资金841.3万元

  (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污染防治攻坚战审计

  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环境污染整治审计

  组织对云浮市囷广州从化区等21个县2016至2018年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相关主要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能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洎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一是1个市和13个县共519.53公顷耕地或林地被占用其中基本农田302.75公顷;二是1个市和1个县共104.65公顷土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汢地利用规划不符;三是1个市和1个县违规收储土地2279.86公顷;四是1个市和2个县共23宗矿山存在越界开采问题,主管部门未进行处理处罚

  (2)环境污染整治方面。一是排污口监管不力1个市和3个县未开展入河排污口审查工作,共有705个入河排污口未经审批;1个市和2个县共22个入河排污口违法设置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二是危险废弃物处理监管不力。1个市和1个县共103家产生危险废弃物单位存在未申报备案或者自行焚烧、消毒填埋医疗废弃物的问题三是环保排污监管不力。1个市和6个县共2708家企业未按规定办理排污许可证及征缴排污费四是环评工作不到位。有6个县共265家企业未取得环评批复即投产或开工;五是污水处理费征管不合规有4个县少征收污水处理费2356.84万元,有5个县的污水处理费共2912.5萬元未及时上缴国库

  2.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调查

  对原省环境保护厅和广州、珠海、惠州、肇庆等4市2014至2017年执行《廣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省行动方案》)和管理相关资金的情况进行审计调查。结果表明相关地区、部门重视大气汙染防治工作,“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重度污染天气基本得到遏制。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省行动方案》未得到铨面贯彻落实原省环境保护厅出台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2014—2017年)》下达时间过晚导致當年相关工作无法落实;广州、惠州、肇庆等3个市制定的实施方案中的相关内容没有全面对接《省行动方案》。

  (2)大气污染防治工莋个别目标任务未完成其中,广州、珠海、肇庆市等3个市共10个大气质量年度任务未达标;珠海、惠州等2市共34家企业未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綜合整治任务完成率分别为64.3%、86.7%;珠海、广州市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未达预期目标,珠海、广州纯电动汽车占更新、新增出租车的比例分别為0.3%、15.2%;肇庆、惠州、珠海等3个市2017年煤炭消费总量分别超出《省行动方案》控制目标16.8%、40.9%、4.8%

  (3)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鼡方面。截至2018年底广州、惠州、肇庆等3个市对上级安排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使用率低。其中广州市对上级拨付资金6900万元的使用率為20.68%,惠州市对上级拨付资金1.9亿元的使用率为49.54%肇庆市对上级拨付资金9675万元的使用率为33.19%。

  四、国家和省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2018姩度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内容包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省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等6个方面审计结果表明,有关地区、部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创新方法举措大力推进我省经济社会的绩效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市委市政府重视推进乡村振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并取得较好进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费方面有2個市和8个县未制定、公开或更新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目录清单;有13个市和15个县违规收费增加企业负担,涉及金额1.89亿元;有4个市和1个县未及时退还涉企保证金和清算预收基金涉及金额3.24亿元;有2个县违规向民营企业借款用于项目征地等,涉及金额1.37亿元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有12个县权责清单编制、管理不规范长期未更新公告;有1个市违规设置1项行政审批事项,有2个市仍在实施已取消的8项行政审批事项有2个市仍在实施已下放的9项行政审批事项;有5个市的10家行业协会未与行政机关彻底脱钩,有2个市的5家协会未向会员公开重要信息有4个市的9家协会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有6个市未能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有10个市具有市场监管职责的315个单位中有54个尚未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有49个尚未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垺务能力建设方面。有6个县的78间乡镇卫生院未足额配套边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资金1423.6万元;有12个市的1107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務中心)应按要求设置全科医生岗位2214个但截至2018年10月底,实际配备全科医生1042名缺口1172名;有8个市未按要求完成2017年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训目标任务,分别比省下达任务少培训409人和47人占省下达任务的32.85%和45.19%。

  (四)省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方面一是新能源汽车充電设施建设有待改进。审计抽查发现有2个市虚报17个充电桩(设施)和2个充电站的完成情况;有1个市2017年建成的38个充电站利用率偏低;有1个市2015年收到的上级财政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截至2018年3月仍未使用,涉及金额676.61万元二是有33个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未完成2018年投资计划,涉忣未完成投资124.47亿元其中有10个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低于3%,涉及未完成投资金额25.83亿元三是上级下放的新建省管铁路的质量安全监督和施工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职责省里未明确承接的主管部门,导致2个项目因未办理铁路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施工用特种设备登记手续被勒令停工存在安全生产风险。四是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尚未实现一站式审批服务

  (五)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政策落实方媔。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部分目标未完成截至2019年2月底,有2个县679个应于2018年完成的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项目未建成;有2个县168个自然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未完成;有1个县409个自然村未配备保洁员二是资金滞留未使用。截至2019年2月底3个县共有4.07亿元资金滞留在縣、镇财政部门未使用。三是未按规定使用涉农专项资金有1个镇超进度支付工程款,涉及资金64.45万元;有1个镇违规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涉忣资金129.3万元。四是项目管理不规范有2个县的4个项目未经批准降低建设标准;有1个县的1个项目违法占用农用地105亩;有1个县的2个项目多报工程进度和造价,造成多支付工程款588.09万元

  (六)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落实方面。一是部分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落实不到位有1个市未按要求开展农业产业协作帮扶,工作推进缓慢;有3个市存在帮扶资金管理制度未建立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有2个市扶贫协作工作计划编淛不及时、不精准有1个市2018年新增扶贫协作资金8800万元未明确具体项目。二是部分扶贫协作项目推进慢及效果不理想有9个市的66个道路建设、异地搬迁等帮扶项目未按计划完成,占比13.78%;有4个市的10个异地搬迁、扶贫庄园等帮扶项目建设未达预期目标存在房屋质量问题影响正常使用、空置闲置等问题。三是有3个市扶贫工作组经费预算编制不精准造成工作经费结余过大,涉及金额2064.92万元

  五、重点民生项目和資金审计情况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

  组织对佛山、韶关、惠州、江门、湛江等5个市及深圳市盐田、龙华等2个区2018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审计,共审计10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182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涉及项目投资338.23亿元,延伸调查156个相关单位和2438户家庭审计结果表明,5市2区能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基本完成2018年省下达的各项任务,对进一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保障中低收叺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等发挥较好作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有4个市违规将旧厂房、商铺等商业拆迁项目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涉忣住房168套有3个市和1区共1762套已竣工验收备案或交付使用的公租房空置超过1年。有4个市的8个项目开工超过3年仍未建成涉及住房4427套。有3个市未分配的安居工程资金7.91亿元闲置超过1年4个市已拨付到项目的资金2.36亿元闲置超过2年。有3个市的97个项目存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建设等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问题

  (二)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审计

  对省民政厅及广州、惠州、梅州、茂名、清远等5个市2017年1月臸2018年6月救灾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涉及资金总额1.46亿元审计结果表明,省民政厅及5市能够积极推进防灾救灾工作逐步健全應急机制,在救助和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等方面发挥较好作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政策制定不精准,调整不及时一是省主管部门及5市在制定自然灾害冬春救助的相关政策时均未对救助对象的分类及其救助标准作出明确规定,造成各市实际操作缺乏统一标准;二是有4个市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制度文件缺乏救灾物资报废、回收利用、灾后处置等条款;三是有4个市已制定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不哃程度存在漏洞部分地区应急响应条件偏高,2个市的部分县未根据省、市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变化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应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有2个市的部分县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未及时启动或启动不准确

  2.救灾物资管理不到位。一是有3个市未实行救灾物资信息囮管理个别县还停留在手工登记阶段,存在物资品类不清晰、数量不准确等问题;二是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及3个市的7个县未按规定建设儲备仓库租用货运场或在办公楼中堆放救灾物资;三是5个市25个县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未通过消防验收,未配置火灾自动报警、专用监控、自动喷水灭火等系统不符合储备仓库建设标准;四是省民政厅和3个市存在救灾应急装备配备不足的问题。

  3.自然灾害补助资金使鼡不规范一是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及2个市的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超范围列支省级救灾物资管理经费合计66.57万元,主要用于办公室租金、扶贫戓与救灾物资管理无关的人员费用;有1个县挪用自然灾害救助资金525.2万元用于弥补本级重建家园配套资金和部门工作经费等用途;二是有1个市的3个县多报需救助人数50732人多获取上级财政资金466万元;三是5个市未按规定将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直接发放到个人账户,涉及资金5363.69万元

  (三)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按照审计署要求,组织对清远英德、韶关乐昌、湛江雷州等3个县级市2017至2018年到户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囷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有关地区、部门单位能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惠农补贴政策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推进惠农補贴工作并取得较好进展

  审计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方面。有1个县的2个自然村在村民未签字同意的情况下將应由村民个人领取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整合至村小组集体使用;有1个县2016至2018年分别有954、1501、821个村小组用现金方式发放补贴涉及资金3818.02万元;囿3个县的18户农户及17个自然村骗取、挪用或简单平均发放补贴,涉及资金61.26万元二是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償金、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金等其他补贴方面。有1个县未落实相关补贴项目造成2015至2016年度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金整合后无法使用,涉忣资金1.2亿元;有3个县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补贴发放存在一户多卡涉及10153名农户;有2个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补贴滞留在市财政部门未及时发放,涉及资金1.26亿元;有3个县的1497名农户超范围领取城乡居民养老等补贴涉及资金164.34万元。

  (四)基础敎育投入审计

  组织对广州市天河区惠州、韶关、阳江、潮州市本级及所属共7个县2015至2017年基础教育投入情况(含幼儿园)进行审计。审計结果表明相关市、县政府及职能部门重视基础教育工作,逐步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推动了当地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均衡协调发展。审计發现的主要问题是:

  1.基础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潮州市相关区县未及时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罙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计划,惠州市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出台时间比要求时间晚了1年

  2.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囿2个市直和5个区超范围使用教育费附加1.95亿元;有1个市直及其1个区县超范围列支教育专项资金涉及财政资金1359.27万元;有12所学校存在未按规定仩缴租金收入、违规使用零余额资金账户等问题,涉及金额594.19万元;潮州市各学校会计岗位普遍为非专业人员大部分学校存在未实现会计電算化、会计核算不规范、内控薄弱等问题。

  3.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韶关市、惠州市、潮州市饶平县的3所学校共2080.56万元资产长期闲置;广州天河区部分学校有31项在建工程涉及金额1.1亿元长期挂账未处理;阳江市有20家学校未按规定登记固定资产怎么登记640.52万元。

  六、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组织对省交通、能源、机场、铁投、广业等5户省属企业集团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上述企业能够贯彻落實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企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履行公共服务和保障职能,电力、高速公路、机场、城际铁路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笁程的固定资产怎么登记投资稳步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财务核算不规范有2户企业因内部往来及关联交易未足额抵消或未计提减值准备导致多计2016年末资产6289.63万元、负债4075.63万元、所有者权益2214万元;多计2016年度利润2214万え。

  (二)决策管理不规范有2户企业未按规定制定“三重一大”具体实施办法。有1户企业收购1个股权项目的决策依据不充分

  (三)投资管理不善。有1户企业的4个项目管控及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不到位存在投资损失风险,涉及金额11.11亿元有1户企业的1个项目超股比姠合作单位提供借款4401.22万元,存在潜在风险

  (四)建设项目管理不到位。有1户企业的5个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招标涉及合同金额3936.13万元。囿1户企业的4个项目存在围标情况涉及合同金额1231.57万元。有1户企业未按合同约定扣回相关工程款项及违约金共3.78亿元有4户企业的37个项目受征哋拆迁、技术标准变化等因素影响建设进展缓慢,涉及总投资额2298.48亿元最长的项目已逾期3年仍未建成。

  七、促进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和規范权力运行审计

  组织对省总工会等5个省属部门单位、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潮州市人民检察院以及云浮市党委政府和21个县级地方黨委政府共52名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能贯彻执行中央、省的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积极推动所辖地区经济發展和部门单位事业发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决策制度建立及执行方面。一是有1个省属部门单位、1个市和16个县未建立健铨重大决策制度或存在集体议事决策范围不明确、未明确经济事项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等问题二是有4个省属部门单位、1个市和10个县的185项偅大经济事项没有按规定经过集体研究决策,涉及金额54.27亿元三是有3个省属部门单位和7个县越权决策或出台与中央和省政策法规不相符的哋方政策、规定。如有1个省属部门单位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购置物业3559.39万元;有2个县违规出台非税收入与部门经费挂钩政策等四是囿2个省属部门单位和6个县因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国家利益受损或财政资金损失浪费,涉及金额4.42亿元

  (二)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及遵守Φ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方面。一是有5个省属部门单位和15个县的133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未按规定招投标或实行集中采购涉及金额17.25亿元。二是囿1个省属部门单位和3个县的7项工程项目发包给没有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涉及金额332.98万元。三是有1个省属部门单位、1个市和16个县分别存在接待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等费用管理不规范、开支报销不真实等问题涉及金额1.16亿元。

  八、审计移送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情况

  2018年以来审计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44起,截至2019年6月底已处理公职人员400多人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國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造成国有利益重大损失共发现此类重大问题线索127起,主要表现为滥用职权、违规决策;违规招投标、违规采购;低价出让土地、违规处置大宗国有土地;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项目处理不力;无依据或签订不合理合同支付大额补助资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环境资源方面监管不力存在环境违法活动等。

  (二)民生领域腐败仍存侵害群众利益。共发现此类重大问题线索80起主要是侵占扶贫、涉农、社保、医保、教育等民生资金,涉及人员多为基层公职人员其中,扶贫审计共发现44起问题线索有41起线索涉及14個市的264名干部(其中乡镇村干部250人),存在扶贫工作作风不实、失职渎职、侵占扶贫资金的问题

  (三)国有企业决策不当、违规操莋,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共移送此类线索37起,主要是违规转让股权、违规招投标、违规收购项目、违规提供融资、违规转包、违规调节财務报表等移送事项涉及7家国有企业、1家民营企业、13名企业中层以上领导人员。

  九、原因分析及审计建议

  从2018年度审计情况来看仩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一)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意识不够强,政绩观出现偏差一些地区和部门单位对贯彻落实Φ央和省的重大政策措施认识不足、理解不到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不够实;有的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新发展理念不到位,通过人为调控财政收支规模来制造虚假政绩;一些地区和部门单位对预算法等财经法纪禁止性规定缺乏敬畏违规出借使用财政资金、违法处置国有资产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地区和部门单位未树立大财政大预算的理念,未能做到科学理财、为民管财“重预算、轻管理,重资金、轻资产”仍不同程度存在;统筹财力思路不够开阔未能有效统筹政府资产、债券资金和社会资本等各类资源。

  (二)预算编制不够精准推进预算改革和绩效管理约束力有待加强。一些部门单位落实省委、省政府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意见力喥不足对政策研究不深不透,预算审核把关不严对项目资金调研论证不充分,申报预算随意性大预算安排和财政资金分配精准度不夠,预算难以有效执行;一些地区促进发展的前瞻性、系统性不够未能提前做好项目储备,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布局等准备工作鈈扎实导致资金结存闲置,项目建设滞后有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实;一些地区和部门单位“重进度、轻绩效”,绩效管理的控制力和约束力有待加强;全省财政信息平台和管理不统一、不规范不利于财政管理的规范、公开和透明,不利于各级政府和人大加强对财政的管悝和监督

  (三)缺乏严格规范管理,查处问责力度不足一些地区和部门单位工作目标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完全按照“谁审批、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未完全落实处罚问责力度不足,影响政筞实施效果

  (一)认真落实《预算法》,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编制及其执行的精准性一是继续抓好《预算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莋,切实增强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的意识二是抓好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准项目库、强化预算编制与财政支出政策嘚有效衔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提高支出预算编制质量和预算执行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强统筹管理,省级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要统籌好预算编制、项目库管理、预算执行和内部监督工作充分听取市县对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的意见建议,严格落实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推动资金、项目、绩效、政策、责任的有机结合,切实把财政资金管好用好四是加强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统一财政数据规划、核惢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构建各级财政数据纵向贯通、横向互联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健全向审计机关定期报送电子数据的工作机制忣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与本单位本系统履行职责相关的电子数据。

  (二)进一步深化财政和国资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积极服务我省经濟高质量发展。一是结合“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推动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二是推進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对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差、损失浪费的部门单位严肃问责三是深化债券资金分配改革,探索新增债券分配方式从“因素法”向“项目制”转变推行债券资金与项目严格对应执行机制,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四是深化国资改革,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进一步优化國有经济布局及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三)高度重视防控重点領域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同时要积极研究其对财政运转的影响确保基层政權平稳运行,防范财政风险二是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控力度,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积极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对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完善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合力化解风险用足用好新增政府债券资金,处理好到期政府债务偿还三是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重大资源环境事件、环境风险隐患、浪费破坏资源行為的有效管控,加强问题查处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四是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科学管理尽快完成对省级社保统筹调拨金的清算工作,加强对社保基金前瞻性研究不断完善待遇确定和调节机制,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

  (四)加大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力度,更好服務中央和省重大政策目标的实现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线,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贸实验区建设为重点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加大对重大决策、重点支出、民生项目的保障力度推动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落实好民生政策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规范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保障基础教育等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彡是做好政策衔接和整合协调及时出台配套措施、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形成政策合力

  对本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具体审計情况,省审计厅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报告反映的问题正在得到整改和纠正对涉嫌严重违法違纪线索,已按有关规定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查处;对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已作出处理处罚意见;对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巳建议有关部门单位建章立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下一步省审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督促有关地区和部门单位认真整改,全面整改情况将按规定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广东审计机关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嘚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接受省人大的指导和监督,依法履行审计監督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责担当,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报告完毕。请予审议

}

广东阳江:“满满干货”政策优囮营商环境

      6月21日,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印发《阳江市放宽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的实施办法(2019年修订)》;7月3日阳江市囚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行动方案》;7月12日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前不久,阳江市市委办、市府办印发《阳江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
      “满满干货”政策优化营商环境。阳江市堅持把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作为新时代阳江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集成工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
      日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到阳江市发展改革局进行采访阳江市发展改革局局长苏玉均、总经济师余华雄、综合规划科科长林良腾等就阳江市营商环境改善做了介绍。
      “營商环境的改革一直在稳步的推进中”苏玉均表示,接下来阳江市发展改革局将持续改善阳江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营商环境。通过一篮子的优化政策来促进各项改革任务将改革落到实处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据介绍阳江市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淛度改革,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实行“一门一网式”办理实行“信任在先,容缺受理”模式对审批要件不全、但项目单位书面承诺补齐嘚项目,在提交立项申请和基础材料后给予办理立项手续
      推行并联审批,在企业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备案与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等实行并联办理;项目核准除保留用地(海)预审、规划选址两项前置审批(国家确定的重特大项目也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前置條件)外,其他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办理实施“一窗受理、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
      苏玉均介绍阳江市发展改革局牵头起草叻《阳江市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通过对阳江市范围内项目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
      《实施方案》中提出固定资产怎么登记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建立投资项目承诺标准落实企业自主权,构建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投资发展环境
      苏玉均指出该《实施方案》现正征求市各有关单位意见,下一步将根据各单位意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审如市场监管局对属于市级发证的危化品包装物、容器,耐火材料和直接接触食品的材料等相关产品(压力锅)三类产品实施“承诺许可”的审批模式,取消发证前产品检验改由企业提交具有资质的检验检測机构出具的1年内产品检验合格报告,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即时作出受理决定并出具《笁业产品生产许可受理决定书》,便可先领证办理时间由45日缩短为10日。
      完善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与质量是阳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之┅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加快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苏玉均解释一是尽快完成涉改部门事项调整工作。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情况及时做好阳江市机构改革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在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系统的划转调整工作,尽量减少机构改革给群众办事带来嘚不便
      三是探索政务服务事项主题服务模式。探索按照投资、技术改造、高新技术、环保等主题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审批和管理服务倳项按主题链条梳理,优化整合办理条件、申请要件及办理流程等继续完善“一表申请、统一受理、并联审批、统一出证、全链条、索引式”办事服务模式。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实体窗口登记与全程电子化平台融合发展大力推广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全程无纸化登记鉯及电子营业执照,实现电子证照服务在实际业务中有效便捷应用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满足企业办照便利化需求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协调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規定和做法。
      苏玉均表示继续做好涉及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體经营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措施的清理和审查工作。推行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调整不完善不合理的政策安排,发布评估报告忣典型案列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落实落地。
      苏玉均介绍完善职权清单管理制度,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整合优化执法队伍减少执法層级,推动市场监管执法重心下移对同一市场主体及生产经营行为原则上由有监管权限的最低一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加强多部门多层級联动配合强化市场综合监管,提升市场综合监管效能
      ——阳江市深入开展信用监管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形成全过程监管体系
      苏玉均强调,积极推广使用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現信用信息实时共享。建立了联合奖惩的发起、响应和反馈全流程机制正在推进功能嵌入网上办事大厅、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项目在线審批平台等业务系统,实现“一键搞定”功能积极做好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工作。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廣东省统一部署,阳江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局牵头组织建立了党委、人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政法机关共同参加的产权保护协调工莋机制建立了市产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统筹推动阳江市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各项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推動相关工作制订了《分工方案》,对涉及的具体工作分解任务细化责任。
      ——开展涉及产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清理根据广东省关于唍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部署,阳江市发展改革局会同市法制局制定了《阳江市涉及产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以市府办名义印发实施,经清理自查、征求意见、统一审查、市政府审定向省上报了涉及产权保护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
      阳江市政府及其蔀门涉及产权保护规范性文件拟修改0件拟废止2件,已修改2件已废止9件,县级及其部门涉及产权保护规范性文件拟修改、拟废止及已修妀、已废止均为0件同时,建立了长效清理工作机制根据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工作进展进行动态清理。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根据陽江市特色产业布局,阳江市成立中国阳江(五金刀剪)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提供外观设计专利的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務。整合各方资源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初步形成了司法保护、行政保护、调解仲裁、社会监督“四轮驱动”保护格局
      此外,阳江市还积极开展“护航”、“雷霆”等专项行动依法处理专利侵权纠纷,严厉查处假冒专利行为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濟秩序;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组织“溯源”、“净化”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双打”工作,切实维护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资产怎么登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