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7岁单身,各方面条件都还好,高中毕业学什么技术,最近辞职了,想换工作,去做什么工作好呢?

总想换工作,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总想换工作,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我女友工作4个月,换了3次工作了,现在又有了这种倾向,主要原因是:第一个公司,因为是毕业生,工资低了点,然后是老板不够重视,辞了;第二个公司,她部门上司总是喜欢说人差劲,对谁都那样,结果我女朋友受不了,辞了;第3个公司,就因为老板给她安排任务让她感觉老板态度不好,又有了这种思想“ 但是他说话的口气让人郁闷”就这么一个原因,老板还是第一次让她感觉不满意就又想辞了。她容不得别人一点不尊重她,在外面吃饭要是服务态度不是很好,她就立马不高兴,并从此不再进这个店。是不是有心理问题呢?我该怎么开导她好呢?
为什么我总在换工作?
  “她要避免历史上的悲剧重演。我小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父母就把我抛弃了,那是很难受的一种体验。所以,现在这单位领导既然不表扬我,也还有人跟我不对劲,那我别等他说我不合格,我先走。”
《我又失业了》
前两天,28岁的小王又失业了,而这已经是她大学毕业后寻找的第13份工作。五年前,小王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了以教育和培训为主的文化公司。但时间不长,她就因为对领导有意见而失去了工作。五年多来,她不停地换单位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没有一家能超过半年。眼下她结婚了,孩子都两岁了,她迫切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
主持人:您好!您现在收看的是《心理访谈》。我是阿果,今天的心理专家是杨凤池。杨老师,你好!
杨老师: 你好!
主持人:小王,其实工作时间并不太长,但是已经连续换了好多工作了。所以我特别想知道每次都是因为什么事情。你能给我们举个例子来让我们感受一下吗?
小 王:比如说印象比较深的是学校考务工作。那个工作应该从考试的前期就开始进行考场布置、排列,在考试中间进行一些组织,到后期的一些工作。主要是交给我来做,可是因为我毕竟工作时间不长,还有一个老员工,所以让那个员工来辅助我做。我第一天去做的时候问他,我说咱们这个就这样做。他说没关系你去做吧,我没时间。于是我就自己下去做了。我把这个该怎么排列,该怎么布置都做好了之后,比如说该到明天考试了,我告诉他说是这样子的,他忽然来一个“不是的,我们应该是……”我说怎么可以,你如果要想把你的想法参与进来的话,你一定要提前跟我沟通,我又不是你,你不跟我沟通我怎么知道你会是这样想的。之前我不是一直问你吗?你不是让我完全自己做吗?他嗒嗒嗒……他说的时候我总想着:天哪!明天该考试了,现在不是争的时候,先解决事情再说。后来在另一个同事的帮助下,参进去他的一些方法,也参进去我的一些方法,把这个事情就算办下来了。考完试对学校来说算是一件大事情过了,之后肯定有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的时候主任开始表扬谁谁谁的工作不错,是他组织的工作,我就觉得挺郁闷。
主持人:表扬他了,没说你,就因为这事你就很生气。
小王: 对 。
杨老师:因为这个事你就选择离开是吗?
小王: 离开是因为这种类似的事慢慢积累多了吧。
小王告诉我们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当时同事的做法她能理解,也能接受,但领导的态度却让她感到异常气愤。她说在工作总结会上领导把所有的成绩都归功于同事,对她却是只字未提。而当她找领导理论的时候,领导却又不置可否。小王说她为了改变领导对自己的态度,从那以后她对工作更加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上班第一个来,下班最后一个走。她觉得自己的表现绝对应该排在单位的前列。
小 王:因为相对来说我这人性格没那么烈,也没有什么事,所以除非是与那种性格很(怪)的同事有一点隔阂之外,与其他大部分同事都相处很好。因为我很尊敬领导,在领导面前比较顺从,所以做事情我不叛逆,基本上领导交待下去的工作,比如他让我四天完成的工作我绝对会两天最多到三天完成。因此我自己分析下来,我应该确实做得不错。领导最后也说了,对我的评价也不错。可是我觉得每次心理上总是很失落。
小王说对于自己在单位的表现,领导也确实当面表扬了几次。但她觉得领导一点都不真诚,也不热情,甚至还很勉强。这让她心里异常地难受,她觉得领导对自己一点都不重视。
小王:我觉得我很想去感知、感受领导对我重视的感觉。这对我很重要。比如说工作时忽然有领导跟我很亲切地沟通,然后他非常认可我,那段时间我的心情绝对会非常好,非常愉快。但如果有一段时间领导比较沉默,也没有批评我,出现沉默情况的时候我的心都会很失落,我就是这种感觉。
杨老师:你说领导是大领导还是直接管你的领导或者院长?
小 王:直接管我的那个,控制整个局面的。
主持人:其实就是大领导。
小 王:可以这么说吧。
主持人:单位的一个大领导,比较主要的领导。
小 王:我最忍受不了的就是那种失落感,我总喜欢被领导重视、看重。
小王告诉我们,由于不满领导对自己的态度,不久以后她就离开了那家单位。但让她感到异常郁闷的是,此后不管她去哪个单位,她对领导似乎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时常表扬肯定自己,而且还要亲切热情。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她知道自己不切实际的要求让她一次又一次失业。小王说从上学时候起,她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那么为什么她一走入社会就不行了呢?
小 王:我总觉得好像领导没有那么看重我,但每一次辞职的时候,领导会说很看重你,你很不错。比如说我这次辞职的时候领导都很意外。他们非常意外地说:你怎么会走呢?刚想给你调整工作。
主持人:说你做得也不错什么的,每次都是这样吗?
小 王:基本上都是,这是第四次了。我就不知道我在情绪处理上是不是太任意了,或是其他什么。
杨老师:你觉得你每次换工作都是一种情绪使然,是吗?
小 王:不是一种理性思考。
杨老师:那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会这样?
小 王:想过。我自己只能理解为:是不是我一直就被众星捧月习惯了,然后忍受不了这样的一种感觉。
杨老师:小时候就这样是吗?
小 王:嗯。
杨老师:那这种事其实也挺多的,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比较受宠。学生时代受宠是比较容易的。你只要成绩好又是乖孩子,老师很容易喜欢你。但是你工作了,可能就不太一样了。比如在学生时代受宠的孩子,他进入工作后,他可能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但是为什么别人就没有像你这样选择离开。
小 王:我不知道。
杨老师:我觉得要寻求认可是对的,但是你要寻找百分之百的认可,要所有人都说你好,没有一个人说你不好,你觉得这个现实吗?
小 王:理性上我也知道不现实,可是平时感觉上我就容易被某些人的不认可会困扰我的情绪。
主持人:但是第一他不是你的亲人,是吧?也不是你的什么。
小王: ……(沉默)
杨老师:哎,阿果刚才这句话说得有意思。他不是你的亲人,而你却那么在意他的沉默。那你把他当成了谁?如果你觉得这不正常,你把这单位当成什么地方了?没想过这个问题吧。比如你小王一进公司,大家都向你热情地招手,还面带微笑,还说你今天真精神,这是一个什么地方?这还是不是公司了?
小王:对,我喜欢的是这种感觉,习惯这种感觉。
杨老师:这种感觉可以是你的家,可以是你在上中小学时候的一个班集体。但是现在这是社会,为什么你会把单位里的感觉用家庭的感觉加以替代呢?
主持人:能讲讲你过去的生活吗?
小 王:从小我就一直属于很听父母的话的孩子。我在周边所有的孩子里面,永远都是看上去是最干净的,穿得最好的一个。因为我不在生父生母身边长大,所以从上小学开始我就很羡慕别的孩子(有)姐姐哥哥们来看他。那时候我的生父生母也会来我家。生母要来我家的话,她会挑我养母不在的时候,跟我说:“妈妈其实也很想你”这样的话。在她不在的时候我知道她是我妈妈,可是当她说妈妈的时候,我很讨厌听她说妈妈这个词。后来姐姐来我家跟我说妈妈爸爸怎么样的时候,我也很讨厌听她说这个字。这种情况一直到中学为止。
主持人:你几岁就知道你是和养父母在一起生活的?
小 王:我觉得那时候还没上小学,好像六岁左右。我很敏感地知道家里来的这两个人,我的养父母总让我叫姨、姨父的那俩个人就是我的父母。
小王说她的养父是生父的战友,而养母完全没有生育能力。亲生父母生了六个女儿,小王排行第五,在不满百天的时候,小王就被送到了养父母家里。然而在她六岁左右,她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小王告诉我们:从那以后,她就一直生活在矛盾之中,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在亲生父母身边,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和哪个父母更亲近。
小 王:我感觉那个时侯我那么小,性格一直内向,不问别人。后来上大一的时候,我听说因为他(生父母)家跟我们家是两个城市,距离蛮远的。之后听说他们俩身体特别不好,我心里特别着急。那个暑假我决定一定要去看他们。我觉得我还没有叫过他们爸爸妈妈,他们身体这么不好,万一走了呢。我就有那种感觉。后来我去了生父母那过暑假,而且也刚好在那里过18岁生日。18岁生日那天,是我第一次叫他们爸爸妈妈。
主持人:你是主动叫的吗?
小 王:嗯。我觉得从那次回来后,我好多了。但是随着慢慢毕业、结婚、生了孩子之后,我对他们的牵挂没那么浓了,抱怨情绪更多了。作为一个母亲我特别爱孩子。我觉得如果一个妈妈能把自己的孩子抛开了,那(是)很血腥,很残忍的事情。因此等自己当母亲了,我反而觉得不太理解他们为什么当初把我给抛弃了。
杨老师:是这样的吗?
小 王:嗯。
杨老师:现在看来她家庭的独特经历是这样:从小跟养父母在一起,又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这种感觉使得她内心里面有很多不平静的地方,尤其是在她童年时期,就知道这一点的时候,小孩子没办法理解这个。五六岁的小孩会猜想这妈妈真不好,因为小王刚才说了一句“当她跟我说妈妈这个词的时候我很反感”,对吧?
小 王:是,到现在也是。
杨老师:我想让你再明确一下,这种反感的背后是什么呢?
小 王:我不知道。当初她要跟我说妈妈的时候,我就赶她,不让她在我家里。
杨老师:在这样的背后是一种很大的愤怒,你凭什么还说是我妈妈,感觉自己被抛弃的愤怒。
小 王:对 对 对对。姐姐们要说妈妈的时候,我心里就很快地说一句话:什么妈妈呀?谁的妈妈呀?你凭什么够妈妈这个称呼,哪有妈妈不要自己孩子的。
杨老师:在你特别小的时候,你这种愤怒当时没办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又不能经常见着母亲,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转变呢?
小 王:没明白, 杨老师。
杨老师:就是你对妈妈的这种反感,只有当你见到妈妈,或者有人提到妈妈的时候你才表现反感,但是当妈妈不在也没人提妈妈的时候,你自己想到妈妈的时候……
小 王:我自己想到她时不讨厌。
杨老师:这时候那愤怒是不是就没有了呢?是不是完全消失了呢?其实那是你意识不到这个愤怒,实际上它还在。那既然妈妈好,为什么把我放到这里?这时候这愤怒又发生转折了,就要指向自己,肯定是我有问题,要不怎么她把我给了别人,而不是别人(别的姐妹)被送给别人。有没有这种可能?
小 王:好像没有想过 。
杨老师:那就是为什么你长大以后努力地学习,听家长的话,努力地做出好的表现,包括工作以后也是特别认真负责任。它的动力就来源于你小的时候想:可能还是我有什么不好,导致让妈妈把我给了别人。(所以)要努力地表现好,不要让别人抛弃自己。如果一个公司是一个家,一个放大了的家,幻想中的家,那就是其他的人说什么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主要领导,主要领导相当于家长,当然她希望所有的人都说她好。她之所以在意其他同事都说她好,是因为这话会传到领导那里,领导就会说她好。而且更有意义的是:小王不等单位领导说你已经不适合在这儿工作了,你到别的地方去。她不等领导说这一句话,主动先辞职,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主持人:不知道。
杨老师:她要避免历史上的悲剧重演。我小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父母就把我抛弃了,那是很难受的一种体验。所以,现在这单位领导既然不表扬我,也还有人跟我不对劲,那我别等他说我不合格,我先走。
主持人:我看小王一个劲在那儿点头啊。
杨老师:我觉得她一直不仅在生活中寻找家,在工作当中也在找一种家的感觉。因此她这个心结就成了她人生的一个主题:我要找一个好家,有好家长的家,稳稳当当、幸福地在那里生活下去,而不要被抛弃。这个主题构成了她跟外界关系的一个纲,或者是主要指导思想。我们今天找到的这个原因,你现在什么感觉?
小 王:找到以后我觉得是这样。我现在知道了,我应该克制这个情绪。但我应该怎么办?
杨老师:我想可能有两个办法解决。第一个就是你觉得这个工作实在是再也干不下去了,你要评估一下,就是刚才我们说的那个心结在你这里占多大的比重影响你的决定。这样对心结的认识可以使得我们以后在老换工作这个问题上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第二个:我想我们需要对我们自己曾经被养父母所收养这个经历换一个看法来看待它。就是反过来,我是有家的人,而且我不仅有家,还有两个家,应该是更幸福,能不能换这个想法。
小 王:能。
主持人: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们今天通过这个节目,给大家一个启发:我们在感受万物的时候,也应该更多了解自己的内心。我觉得今后做什么事情,你可能会显得很镇定,也很从容。好吗?
小 王:好的。
主持人:祝你生活幸福 !
小 王:谢谢杨老师 !谢谢阿果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让她当皇帝,让所有的人都听她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毕业可以做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