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上庄贵州贵阳佛教丧事道场人间丧事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上庄爱心救助协会正式挂牌成立
6月1日,修水县上庄爱心救助协会在义宁镇良瑞佳园小区正式挂牌成立,现场为1个贫困家庭和18位贫困学生共发放善款9000元。
该协会以&助学、济困&为宗旨,主要帮扶原籍溪口镇上庄村贫困家庭和学生。目前,共有会员380人,共募得善款14万元,已帮扶22个贫困家庭和16位贫困学生。&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小学、初中每人300元,高中每人500元,大学每人600元的帮扶标准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同时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我们。&上庄爱心救助协会会长夏德怀说。
【字体: 】
主办:修水县委县政府
承办:修水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 赣ICP备号
赣公网安备 01号  修水黄龙寺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东麓,修水县西北黄龙村境内,宋代为江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刹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为超慧祖师所创。超慧至黄龙观止而言曰:“凝三山之灵秀,蓄九泉之源流,九关十三锁,真也。”遂建黄龙寺。据僧谱所载,此寺初建时,一进九重,规模宏大。建有韦陀殿、天王殿、钟鼓楼、金刚殿、大雄宝殿等殿宇,气魄雄伟。至清末民初及十年文革浩劫期间,寺院最后惨遭破坏,古树被砍到,寺庙被焚烧,神钟被砸烂,佛像被推翻。几经兴衰的黄龙寺,至1994年,本县出家多年的比丘尼——仁玉、惟白母女俩为弘扬家乡佛法,随缘回乡住寺,使沉睡多年的黄龙寺重新点燃了香火。并将古寺尚存的遗址、祖师堂等得到了修复;1996年,上海等地佛门弟子远道捐赠神钟,送来佛像;1998年地方政府协助修通了抵寺公路;近年来寺院住持等筹资又修改了门首河道,回复了古寺地形风水原貌;日本佛教界多次专门派人前来拜谒黄龙祖庭。黄龙古刹,由于历史悠久,风景别致,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常游此地,如宋代王安石、苏轼、苏澈、黄庭坚、张商英、陆游、、明军师刘伯温、清乾隆等,他们之中并留有摩崖石刻,“灵源”、“黄龙山”、“”、“三关”、“翠云洞”等手迹,并保存完好。而其它遗址(物)因年代久远,历尽沧桑,尚存不多,令人叹息!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43:26
贡献光荣榜上传时间:
专辑名称:
专辑创建者:
播放次数:192,980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文人眼中的修水
修水县简介
修水县历史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隶属九江市,居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是三省(湘、鄂、赣)九县(靖安、奉新、宜丰、铜鼓、平江、通城、崇阳、通山)的交界处和三个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南昌)的中心点,自然地理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全县总面积4504平方公里,是江西省幅员最广的县,全县现有36个乡镇,总人口86万。境内现有省道310公里,县乡道路500公里,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修水,古号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宋代黄庭坚诗书双绝,与苏轼齐名。近现代陈宝箴一门四杰(长子陈三立、三立长子三子陈衡恪、陈寅恪)蜚声海内外。在现代革命史上,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工农革命军第一面红旗率先在修水升起,修水又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修水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拉开治穷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帷幕。全县人民汇入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改革大潮,进行了以矿产、水电、瓷土、粮油加工、茶叶、丝绸、林业等系列开发,培植蚕桑、药材、茶叶、食用菌、山羊、优质稻、水果等主导产业,名优特产闯入国际市场,宁红、康顺进入省级工业队。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中国五矿集团的白钨精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修水,民营经济得飞速发展,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角.修水县被列为全国百家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之一,全省蚕桑基地县,茶叶基地县,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近几年来,基础建设得到全面启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省级卫生县城通过验收。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修水是江西西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以来,屡有重大兵事发生。明清时期,多次高悬过李自成、石达开、李秀成等王师义旗。土地革命前后,修水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秋收起义首先爆发和湘鄂赣省委及省苏维埃的驻扎修水,使本县成为湘鄂赣根据地的中心和著名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四”运动爆发时期,这里就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修水支部。1926年,中共修水县委第一个支部干事会成立,胡思先为书记,同年冬,成立中共修水临时县委。1927年,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并在修水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和臂章。1928年,修水县杨嗣暴动委员会成立。8月6日,彭德怀、腾代远、黄公略等在湖南平江起义,成立红五军,挥师攻克修水县城,正式建立了中共修水县委和修水县苏维埃政府。年间,曾建立中共修水中心县委、领导修、武、铜、宜、通等县党组织,进行土地分配。1931年,湘鄂赣省委在本县上杉改组,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先后还建立了省总工会、妇联会、红军学校、法庭、医院、银行,开办了兵工厂、被服厂、铸钢厂和造币厂等,修水革命斗争达到鼎盛时期。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修水革命斗争处于低潮,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土地革命时期一万多名烈士为革命捐躯。抗日战争时期,修水成为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和几次长沙会战的重要防线,日军曾三次侵入修水,均被抗日军民击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29师386团在民主自卫军配合下和平解放修水。
修水县地貌形态多姿,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
修水共有林业用地面积497.62万亩,森林覆盖率49.2%,活立木蓄积量736万立方米,杉木占森林蓄积量的56.92%,马尾松占森林蓄积量的28.19,毛竹有3.92万亩,蓄积量为568万根,植树造林保存面积83.2万亩,被列为江南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
修水植物资源丰富,全县有种子植物2000多种,属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植物54种。如我国特有的活化石银杏,本县特有的珍稀树种柳叶腊梅、金钱柳、香果松、穗花杉、伯乐树等。
修水有白术、花椒、车前子、白花茵陈、麦冬、半夏等中草药300多种。野生中华猕猴桃、板栗、杨梅、枣、柿、棠葛、油茶、油桐、乌桕等经济作物分布广泛。
修水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现有脊椎动物200多种,其中哺乳动物30多种,鸟类4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华南虎、金钱豹、獐、蟒蛇、白鹇等18种,省级保护的黄鼬、大杜鹃等8种。此外还有众多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均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修水矿藏类型齐全,矿种多、分布广、规模大、品位高,尤以黄金、白钨、石煤、石英、瓷土、石板最具有特色。古市等地砂金以精纯闻名海内外,土龙山等地原生金藏量丰富,香炉山钨矿品位为全国之冠,储量居全国第二。广泛分布的石煤总储量达47亿吨,占江西已探明的石煤储量一半。竹坪的青石板蕴藏量大,产品远销东南亚。此外,还拥有铀、钒、磷、石灰石、大理石、石膏、银、铜、铝、锌、云母等矿藏。
修水河道众多,自然落差大,雨量充沛,水利资源极为丰富,蕴藏量40万千瓦,可开发量在20万千瓦以上,50%保证率年地表水总量3.7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总量4.8亿立方米,人平均拥有水量6500立方米,还有泰清、司前、汤桥等多处温泉。
修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山背文化遗址、山谷故里、双井明月湾、黄龙寺、清水岩、抱子石、布甲溶洞、东岭石林等人文自然景观,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清水岩风景被列为省级旅游风景区,黄庭坚纪念馆、秋收起义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修水县属农业大县,有水田413035亩,旱地160045亩,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红薯、玉米、大豆等。现粮食总产量153316吨,比1949年增长2.2倍,生猪生产数407700头,耕牛存栏数21543头.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油菜、药材等。茶园面积22387亩,蚕桑面积93144万亩,药材35773亩,水产产量8000吨,油料4497吨,药材产量3622吨。全县有农业产业大户2700多户,涉及种养方面近20个项目,其中山羊饲养量达到485208万头,袋装香菇达到1200万袋,形成了“蚕桑、药材、食用菌、山羊”四大支柱产业。
修水县是江南48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共有林业用地面积497.6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3.71%,森林覆盖率达49.2%,活立木蓄积量组成比例的56.92%,马尾松占28.19%。毛竹有3.92万亩,蓄积量为568万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造林保存面积为83.2万亩。近年来为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达十万亩.
本县林区已发现珍贵稀有和濒危树种有25科54种,占全省保护树种的41%。如银杏、金钱松、穗花杉、鹅掌秋、凹叶厚朴、杜仲、伯乐树、香果树、天竺桂、青钱柳等,此类树木大都为子遗植物,是中国亚热带区的稀有树种,具有很高的科研、经济和观赏价值。特别有275株古树名木。
修水水果总面积为8万亩,已有板栗、枣、梨、桠柑、温柑、甜橙、甜柚、柿子、李、蜜桃、猕猴桃、葡萄、杨梅等20多个树种。三都、四都、西港、溪口、古市、全丰分别成为有名的柑桔、桃梨、甜橙、板栗、花椒、蜜枣之乡。全县年产优质水果苗50万株。
工业&&&&&&
改革开放推动了修水地方工业的发展。以宁红茶、康顺耐热瓷、梅山神茶、丝绸、贡砚为代表的修水名优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畅销于京、沪、津、穗等30多个大中城市及日、美、俄、德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县有厂矿5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近年来全县私营企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半壁江山的地位.工矿业门类主要有:森林、机械、燃料、电力、建材、陶瓷、纺织、丝绸、印刷、医药、酿造、食品、缝纫、工艺美术等。主要产品有:宁红茶、双井绿、眉峰云毫、白厂丝、丝绸、羽纱、水泥、饮料酒、日用药、松节油、木梳、贡砚、胶合板、家具、纺织器材、皮革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产品有:宁红保健茶、耐热瓷、鼎立水泥、黄金、白钨、白厂丝、贡砚、木梳系列特种工艺产品等。特别是茶叶系列发展很快,宁红茶、梅山神茶、台茶、双井绿等闻名国内外,仅宁红系列就有保健茶、减肥茶、工夫红茶、绿茶、男子汉茶、水茶、外婆米酒、瘦身含片等风靡海内外。宁红、康顺成为全省56个名优产品之一,成为省级工业队,香炉山钨矿日处理矿石量将达到25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钨生产基地。
修水县城义宁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唐宋以来均为县(州)治所。城区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是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改革开放后的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扩建和改建了9条街道;开辟了人民广场,五杰广场,澄江花园,城南新区,凤凰山游览区、黄龙山自然风光游览区、南崖——清水岩被辟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1971年建成长298米、宽10米、东南横跨修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后,1999年又投资4000多万元修建一座全长1812米、宽19.5米、双向四车道、西南横跨修河的宁红大桥。这样,修河南北两个域区由两座大桥连成一个整体,与省道柯龙公路、修铜公路相接,大大缓解了交通拥挤的压力,促进县城经济的发展,也为修水县城增添了一大景观。随着城南区宁红大市场、城南汽车站和赣北建材市场的峻工,修水县城成为湘鄂赣边区集市贸易中心的战略构想变为现实。
县城创建省级卫生城,面貌日新月异。各乡镇引农造城,分别建成了颇具规模、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农村集镇17个,渣津镇被列为全国农村集镇建设试点镇。现在各乡镇所在地都建起了集贸市场,共有商业经营户5140户、饮食业1610户,服务业2810户,商业繁荣,购销两旺。
在部、省、市财政部门支持下,修水被确定为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县。
科教文卫&&&&&&
科教兴县形成热潮。全县拥有自然科学学会14个,会员4000余人;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11个,会员3000余人。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计划项目10项、省级计划项目16项,市级13项。开发新产品13大类54个品种,申请专利18项,共获科技进步奖67次,多人获国家级、省级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被列为特种茶基地县,1996年又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百家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
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98年顺利通过了省级义务教育工程验收(“两基”验收)。全县57所普通中学(含高中8所、职中1所)和696所小学,有中、小学生13.2万余人,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95%和99%,教职工共6000余名。全县“普九”“普实”和扫盲达标验收。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到20000余人,在省市各种比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修水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有江西十大名人纪念馆之一——黄庭坚纪念馆,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秋收起义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站、广播电影电视形成了城乡网络;《修水报》发行了2万余份;文艺创作繁荣,由国家级省级出版部门出版发行的各种文学著作20余种。建成了以县电台、电视台为中心的文化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82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35所,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已评为“二甲”医院,有6家乡镇医院被评为“一甲”医院。
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取得显著成绩,全县共有计生办36个,计生服务所37个,全县村村都有计生服务室,计划生育率达到98.44%。
修水自古称“文章奥府”,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文化教育比较兴盛。宋代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曾开办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延引四方学子,宋郊、宋祁兄弟和黄庭坚等曾就学于此。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曾开办书院,后称濂溪书院。徐、祝等大姓亦办有书院,培养众多人才。自唐宋至清代,本县共有进士201名,举人317名,仅宋代即有进士160名。北宋一朝,双井村出进士48名;历代有丞相2名,尚书16名,正一品官员3名,从一品1名,正二品5名,从二品4名;知名文学艺术家21名。宋代名臣徐禧布衣腾达,胸蟠甲兵,殉节永乐城,有“宋殒长城”之叹。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徐禧子徐俯,官至参知政事,又是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名句流传至今。南宋政治家、军事家、四川按抚置制使余,治蜀10年,屡挫蒙军,励精图治,功勋卓著。明代周季麟、周季凤兄弟,均官至左都御史,史称“双凤”。清万承风,为宣宗侍读,朝庭重臣。近代以来,更是名人迭出。桃里陈氏一门,有4人名载《辞海》,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支持维新变法,向光绪帝推荐维新人才,在湘办新学兴新政,为全国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从事变法者。其子陈三立,为同光体诗派领袖,清末民国初诗坛泰斗。三立长子陈衡恪(师曾),近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三子陈寅恪,闻名海内外的史学大师,著名教授,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古琴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查阜西,曾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著名中医徐瀛芳,民国期间,是全国中医委员会七委员之一,被医界誉为“中医科学化先锋”。当代著名作家胡旷,所著《潘虎》等文已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文艺性革命斗争回忆录的代表作。在世名人有著名科学家,原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封怀,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绮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蜚秋等。古代和近代县人留下各类专著272部1198卷,这些都被修水人民引为骄傲。
修水是个古老县份和著名苏区,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风景名胜甚多。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结束的全县文物普查中,收集流散文物750件,全县有古文化遗址116处,其中上奉山背跑马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最著名。1978年被命名为山背文化。黄龙山黄龙寺,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黄龙宗的发祥地,是宋代江西四大丛林之一。黄龙宗宋时传入日本,现在日本犹有15个支派,黄龙山有晋葛洪,宋黄庭坚等名人石刻和众多名胜古迹。县城南山崖曾是黄庭坚读书之地,现已辟为黄庭坚纪念馆,馆藏文物丰富,其中以众多黄庭坚碑刻、墓志、著作等资料,最为著名。自宋代以来闻名朝野的双井村,有黄庭坚陵园以及石刻等遗址遗迹。清水岩内有周敦颐等名人题刻。近代陈宝箴父子故居及遗迹,保存完好。革命历史文物和遗址,以县城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和上衫乡的湘鄂赣省委省事苏旧址最著名。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和烈士馆,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修水10324名革命烈士树起巍巍丰碑。
三都镇 渣津镇 漫江乡
四都镇 白岭镇 黄龙乡
路口乡 古市镇 全丰镇
大桥镇 余段乡 上衫乡
水源乡 东港乡 石坳乡
马坳镇 西港镇 程坊乡
新湾乡 上杭乡 杭口镇
溪口镇 港口镇 布甲乡
大椿乡 山口镇 复原乡
征村乡 竹坪乡 庙岭乡
黄港镇 上奉镇 何市镇
黄沙镇 黄坳乡 义宁镇
修水赋()
幕阜如虎,山峻复逶迤,窥三湘而瞰楚地,庇生灵而挡风寒,威踞赣北门户也。修河似龙,水秀且身虬,奔鄱湖而下长江,润山林而泽物饶,神游艾邑大地乎?虎踞龙蟠者,修水县域也。地沃物阜,历史悠远,商封艾国,汉建艾县,元升宁州,后名修水。实乃山川之灵,郁秀于民也。
  水润山翠、山沁水清,天择之地,奇秀可掬。幕阜主峰,山削劲拔,松杉盘错,云蒸霞蔚,若夫春和景明,登高舒目,则三省界地两脚踏,鄱湖洞庭一眼收,令人顿失愚钝、神清心远。黄龙古寺①,佛教丛林,承前启后,宗风远振。南崖胜景,傍水而立,古木参天,藤蔓披地,乡贤庭坚遗墨掩匿其中,恍恍然而透神韵②。至若昏黄而临,则生思古之悠情,抚今之憾叹也。更有抱子悬崖、清水奇洞、双井明月、祥云瀑布,疑是瑶池屈凡乎。
  临水者智,依山者灵。天华育万物,山水哺人杰。宋代名臣徐禧③,布衣腾达,胸蟠雄兵,力主御寇,殉节永乐,有“宋殒长城”之叹。双井才子黄庭坚,做人刚直不阿,做官不囿党见,做文独创新风,诗与苏轼齐名,书列后世珍宝。西港双周④,明代良臣,均官至左都御使,史称“双凤”。汤桥万承风⑤,为宣宗侍读,朝廷栋梁。桃里陈氏,一门四杰,名载《辞海》,光耀千秋。宝箴官至湖南巡抚,为维新变法之砥柱;三立承山谷遗风,学富五车,列同光体诗派领袖,清末民初之诗坛泰斗;师曾善画,与白石齐名;寅恪治学,乃誉满海内外之大师也⑥。修人好义,心善性刚,土地革命,风起云涌,秋收暴动,群情激昂,夺权建政,军旗首创,万余烈士,英勇献躯,后人作赋,理应与先贤同榜名垂青史哉。
  泱泱大县,地广物饶。山峦叠翠,林密树茁,生态立县者深得人心也。地蕴金银,钨藏冠国,乃天之厚泽乎?宁红名茗,茶盖中华;白厂绢丝,誉满海外;极品贡砚,始于初唐;溪口茶油、西港甜橙,奉乡糯米,上杭白猪,皆为绿色之食品,行销神州也。太平谋发展,盛世图繁荣,此乃民心所向之。昔日边陲之隅,千年古县,如醒虎跃山林,困龙腾深渊,欣欣然呈生机也。高速干线掠境过,南北变通途;工业园区东西挑,辟壤变热土。砖屋栋栋起,小镇月月新,彩虹卧修河,电站闹山窝,诚如是:虎踞龙蟠地,赣北新明珠。
  注释:
  ①黄龙寺,位于幕阜山主峰东麓,唐乾宁间超慧禅师所创。宋治平二年,名僧慧南入寺为主持,起禅宗于末运,以“三关”说教自成一宗,后传日本,首创日本禅宗。
  ②双井村,位于县城7公里处,为黄庭坚故里。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修水双井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始祖。
  ③徐禧,修水何市人,北宋名臣,官至太子中允、馆阁校戡、监察御使,为抗夏入侵,战死于永乐沙场。
  ④周季麟、周季凤兄弟,修水西港人,均为明代良臣,官至左都御史。
  ⑤万承风,修水汤桥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入翰林。后侍宣宗读,官至兵部侍郎,工部右侍郎,道光十二年晋赠太傅。
  ⑥陈宝箴,修水桃里人,湖南巡抚,清末维新派著名人士;陈三立,陈宝箴长子,近代同光体诗派领袖,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陈衡恪,字师曾,陈三立长子,著名画家,有《中国绘画史》、《染仓室印存》等著作;陈寅恪,陈三立三子。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证稿》、《柳如是别传》等著作。
修水赋()
去南昌四百里,有古艾侯国,今修水者。尝云:“大江以西山水之秀甲天下,洪州分宁县钟秀居多”。孟建柱曰:甜润空气,投资热土!吴新雄赞:涉县逾千,秀哉此域!其天地灵秀,西江魁首;其幅土阔远,江右无双;其人文氤氲,天下比肩者鲜矣!
  试自凤凰登高。天际浮云,归向茫茫宇宙;域地沧桑,穿行莽莽丛林。锛斧砺石,山背人猿揖别;望坪夯土,龙岗艾子都成。伏羲为卦,魂留高岭;伍胥偷关,功在东皋;观音井畔,吕仙斗法;黄龙寺里,慧南传经。葛洪炼丹丹崖,太史设帐幕阜。抗金抗倭,军民戮力;争权争籍,怀远同心。最是秋收义旗,将军战血,浸染河山,开基伟业,亘古分宁,焕添新颜。倏尔光阴一掠,忽忽五千年矣。域名多易,不易山川风物;典籍遗传,蕴成历史风云。峙者!昭彰证见,虚否妄否?
  闲来青云濯缨。足下清流,依然秀水东去;心头傲岸,忽而爽气西来。八山半水,地气孕生人气;溪港江河,川流幻作风流。汇汨水,魂牵屈子;瞰鄂黄龙,地接赣湘。闻道杨家坪里,羚现豹隐;更看杨梅渡头,水秀樟香。旌阳举棹,照月当空;江干作别,抱子回头。溶洞布甲,娇躯不辞险远;桃花东岭,石林难掩春心。山墙旧弹,杜鹃碧血;老祠黄卷,乡贤懿范。流者!悠悠万古,彼能言否?
  徐步南崖入阁。灯影浮江,犹听松风浩荡;书香入梦,一拜先贤满堂。名僧得道,泽被扶桑;徐禧殉节,宋殒长城。濂溪弘铎,芸香千里;阜西操琴,容动四座。钓矶石上,诗人法书入眼;进士村里,涪翁高冢在望;双周谏言,铮铮在耳;太傅侍读,拳拳在伴。宝箴新政,哺出三湘名士;散原闲诗,袖领天下文章。寅恪学品,无堪拟比;师曾画技,不待张扬。八贤祠中,祀我忠臣志士;五杰广场,启我磨滩春航。宜书礼赞,宜置宝龛,宜凿悬壁,宜垒云墙。耸者!煌煌绩业,堪钦叹否?
  应至银河宴宾。邀朋入座,两行嫦娥翠袖;开轩眺景,三千碧水天庭。秋菊撷英,闷骚茶解;梢子飘香,潜龙涎流。山谷佳泉,才子携登快阁;奉乡老酿,佳人应约来前。康顺钵盛东坡肉,白螺杯浮双井绿,朵颐何功,酣畅如此!继而歌台暖响,鼠标轻点,初听上庄山鼓,雄亢劲健;再赏全丰花灯,明丽飞扬。君若泰清流连,汤桥小住,东津闲钓,桃里攀寻,必然淑气熏衣,温汤沃背,青山坐怀,高祠顿首。客者!绿冬被里,梦香甜否?
  最宜武吉驱车。达道通途,不逊州郡;穷窗寂寞,已付谈书。八十万芸芸众生,脱贫奔富;五亿元盈盈府库,开源节流。水击波轮,电离河港;油铺险径,道接康庄。着眼工业园,对接粤闽浙,兴县大策,追潮赶浪。钨矾硅钽,深掘财帛之井;枣栗茶桑,遍绕宽裕之庐。移民偏远,勤施德政;安养羸弱,不惜资财。情系荒村古渡,催生巨变;光映闹市新楼,演绎平安。行者!泱泱此域,赖天赐否?
  怜我乡邦,辞尽意长,荐我乡邦,叩感上苍。东方红时,太阳升起,备整方略,再创辉煌。窃思天赐修水,岂独山水逶迤,紫气蒸蔚,佛音缥缈,道骨铿锵耶?实乃长河流变,不辞衰减,英雄荜路,史册垂青。噫嘻!物不以地僻掩其华彩,人非因险远丧其心志,酬勤天道,昭昭律理。信乎!
修水赋(余昌根)
古艾故郡;九江辖府。威居赣北;气贯匡庐。毗湘鄂而界黄龙;引修江而傍幕阜。氵宏澄秀水,地阔称一省之稀;璀璨明珠,人稠为一市之最。文章奥府;濂溪弘铎。黄龙源佛教之传;山背蕴石器之考。芳流史册之名臣,宋代八贤;名载辞海之望族,陈门四杰。庭坚伟绩,北宋宗师;翰墨精华,南崖石刻。秋收暴动,染热血于义旗;土地革命,捐伟躯于竹帛。龙蟠虎踞,物阜民丰;源远流长,地灵人杰。
闲去登高;兴来揽胜。窥抱子而倍怀乡;游双井而倍怀古。访奇崖于清水;探溶洞于布甲。听云崖之禅歌;拜庭坚之古台。歌亭舞榭,票友操琴;烟柳画舫,情侣荡波。东岭石林,醉桃李之鲜妍;杨梅渡岸,嚼古樟之香馨。登凤凰;眺挂榜。几回纵览盈视;一发豪吟长啸。火树银花彩绘霓虹之道;宾馆商场,气争豪派之华。酒店飘香;情舟唱晚。逸兴与舞步齐飞;江灯共蓬莱一色。孟建柱云:“这里空气最甜”;吴新雄曰:“涉县逾千最秀。”
顿思今日;勃感沧桑。谢政府而豪迈生;为桑梓而振兴起。三先进县,荣受省委之称;四十亿元,高创年产之值。突主题;创发展。运筹于帷幄中;决战于千里外。锐意改革,举邓公之大旗;努力创新,循三个之代表。拓经济于崛起;思资源于开掘。地物博开钨、金、铀;土肥沃垦桑、茶、林。丝绣神州,江西蚕桑大县;茶甲天下,宁红神茶品牌。兴钨业于香炉;销丝被于海外;
盛矣!创业创意;开放开明。明施良策;频传捷报。望高速正飞车,驰境跨域;看园区兴工业,就职有岗。再观移民新村;养老福院。杏林春暖,医农合作之良;国税早盈,惠农减免之喜。攻旅游暨商贸;泽五保与阳光。校舍维新,学费锐减;翁媪高寿,补贴屡加。初雏已形,现代园林之市;循名则实卫生文明之都。
嘻,千山起舞;万众欢呼。舜日尧天,沐党政之辉泽;春风杨柳,颂国策之英明。铭党恩于诗文,教儿孙于世代。循八荣知八耻;尽一意如一心。鞠躬尽瘁,发挥本领;刻苦努力,奉献家乡。为民服务,养素质而自律;克己奉公,蔚新风以文明。
壮哉!凯歌号角;战旗炬光。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求真务实,为小康更美裕;立足起点,夺大胜于辉煌。实现跨越开放梓桑;紧跟踊跃,所望帆航。再接再厉,戒骄戒躁云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观法师反对人间佛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