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史学奇才自杀离世怎么看

选择分类频道
18岁史学奇才抑郁自杀,真的因为太孤独了吗?
林嘉文,18岁,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曾出版两本史学专著,于2月23日晚上在家里跳楼自杀,有消息称林嘉文患抑郁症,一直靠吃药控制。
林嘉文,一边备战高考,一边出版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被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盛赞,“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达不到,带博士也带不到他现在这个水准”。林嘉文曾被称为“解放后如此年龄著书写宋史第一人”。
对此,网友们有很多话要说↓↓↓
【反对派:做人不容易你却不珍惜!】
@高太太驾到:虽然逝者为大,也表示想要尊重,作为一个佛教徒和一位母亲我还是忍不住想对你说:呸!读了那么多年的书都给你读进菊花里了吧,读书是为了写漂亮的遗书和头头是道自以为是的大道理吗?你四肢健全无病无痛饱读诗书有什么活不下去的道理。那么多活在痛苦边缘的人都在坚强的活着!做人不容易你却不珍惜!
@龍象漢音: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送给所有研究历史患上抑郁症的可怜的人。这是一条邪路。
@蓝天白云V:有人来了,有人走了,这熙熙攘攘的世界依旧熙熙攘攘。无法自主选择来到世界,可以自主选择离开世界,对自己是解脱了,但对父母亲人却是彻骨的痛。活着比自杀需要更大的勇气,自杀是懦夫的行为。
【理智分析者:人生的价值在于寻找自我超越中的乐趣】
@任性摸石头:抑郁症有物质病变,自杀不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理解他的选择。遗书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太消极了。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人生的价值在于,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找到乐趣。
@沐沐沐霖霖霖han穷疯了的人:这个世界上,越愚蠢的人自私的人越活的理所应当,而想的太多的总是认为世界过于肮脏无自己立足之地。现实是,愚蠢的人太多,聪明人太少。聪明人无从改变别人的蠢,只有改变自己的存在。曾经我也和他有类似想法,看他的遗书真是百感交集,爱莲说爱莲说,你怎么唯独看不懂爱莲说。可惜可惜。
@赵心远198505:如果这孩子是个抑郁症患者,我们就不能谴责他的懦弱自私。但我想知道他为什么就得了这个病?为人父母者该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对未成年人而言,我以为是最重要的事情。安息吧少年。
【置身于外者:不要想太多】
@套头衫小骄傲:因为我的庸碌,我自身也曾烦恼,但又是因为我的庸碌我想的东西又不多,而且也是一个大俗之人所以更贪恋世间的浮华。想的越多越不能活的快乐……
@喵酱与兔兔酱:因为你与社会、自然接触太少~生活在自己的房间里~你懂得了很多大道理,却没能参透生活的琐碎~愿你在天国能快乐。
@贰叁叁様:我一直记得高中一位同班同学 成绩永远是班上前三。我有时会跟着他到走廊背书,然后有一天他跟我说他觉得读书这件事感觉有点读够了。后来他就真的退学了……感觉真的很厉害的人,有时候看透了一切,那种突然的失落感会让他们接受不来吧。
【何为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1、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2、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3、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关于抑郁症,现身说法】
@李公子小姐:我从小学就有过自杀念头,到了初中高中几乎每天都想自杀,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每天一睡觉就是不停的做梦,很累,但是我胆子小,我怕我死了父母没人养老,所以就每天行尸走肉般的活下来了,到了大学突然好了很多,现在再也没有那念头了,抑郁症真的非常痛苦和累,自己要找到疏解的方式。
@丹丹Dina:深感悲痛。我高二得过轻度抑郁,整夜睡不着觉伴有幻听注意力极度分散,那种感觉真的很无助绝望。看多少医生吃多少药都无济于事,幸好父母一直在我身边安慰鼓励我。想说得抑郁症一定要找到原因,我当时就是压力太大,不把自己逼得太紧慢慢就好些了。建议抑郁症患者去信仰些宗教的东西或许有用,个人看法。
@三千个草泥马:我也挺抑郁的……抑郁症并不是悲伤啊,厌世啊什么的,就是觉得没意思。什么都没意思,吃饭逛街玩游戏,音乐体育努力奋斗,都觉得没意义没意思,交流也不是不行,只是别人不理解你你也不理解别人,世界观都不一样。
@Z丶Yer:身边有个朋友有抑郁症,做了很多恐怖的事,虽然暂时稳定了,可是随时可能爆炸。真的希望能多关注身边的腼腆朋友,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个温暖的话,说不定就拯救了一条生命。
孤独的天才,走好!
扫一扫立即下载并读史学奇才林嘉文自杀前都做了什么_新浪博客-爱微帮
&& &&& 史学奇才林嘉文自杀前都做了什么
提示:点击上方“新浪博客”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嘉文去世了,虽然不喜欢对已经亡故的人进行任何消费,但想到如果不留下点文字的话,随着时间的冲刷,“林嘉文”这个名字在我记忆中的印记可能会越来越淡。2月24日早晨,我起床后,照例打开手机看看有哪些昨晚没有来得及看的新鲜事,突然微信中光义给我传来一个消息说“嘉文走了”,然后一个“哎”字。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我并没有想到这个“走”是那种意思,还问了一句“去哪了”。之后,我越发觉得不对劲,赶忙打开微博看,这时映入眼帘的则是嘉文去世的消息。看到消息后,我瞬间傻了眼,不敢相信这样一个不到二十岁,昨天还在我微信下面评论的孩子竟然去世了。但直觉告诉我这个消息应该是真的,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脑海中回想起一幕幕与嘉文见面聊天的场景。我知道嘉文微博的时间要比知道这个人早很多,当时看到微博上有个叫“吸濡之鱼在江湖”的人,这人时常发一些自己对于史学研究的观点和看法,看到他的资料后知是西安人,但在我的印象里,整个陕西省专注于研究西夏学的也只有陕师大的韩老师,我便以为这个号是韩老师。可是没过多久,就爆出了对嘉文有不小影响的那件年龄事件,我也得知这个微博的拥有者竟然是一名高中生。这也更正了我对史学研究“越老越吃香”的旧看法,只要有想法,年轻人也可以有作为。当时我与嘉文并没有互粉,后来随着我在微博上发出的一些史学消息越来越多,嘉文便也开始与我进行互动。记得有次我发了一张在西安“淘书公社”买的《盛唐政治制度研究》系列书籍的照片,嘉文便在下面评论道“这个品相,一看就是解放路淘书公社买的······”当时我心想这个孩子买的书看来不少啊!虽然当时微博上时有互动,但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后来,在川大读研的蒋兄告知我这个微博的拥有人叫林嘉文后,我便上网搜索了一下,得知这个学生出版过书籍并且也在期刊上发表过几篇文章,当时只觉得实在是厉害。直到15年的3月4日,嘉文私信我向我要一个老师的联系方式,从那时起我与嘉文便算是有了现实中的联系,这样看来,我与嘉文现实中的相识也接近一年了。从那之后,我与嘉文总共见过四次面,第一次是在15年的7月初,当时我参加一个在西大举办的“唐宋政治与社会论坛”,记得那天嘉文很早就到了会场等候,还给我打了电话告诉他已经到了,随后我也匆忙赶到。因为此前在网上搜过嘉文,上面也有照片,所以到了会场里便一眼看到了他,我做了简短介绍之后,他拿出他那本《当道家统治中国》签赠与我,并给我说这书写的不好,怕以后会成了自己的黑历史。在论坛间隙,他拿出那本《优乐为天下》的书稿给我看,但因为我不专攻宋史,所以书中的观点也就只能看懂个大概,嘉文便给我讲解书中的一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并且对谁有哪种观点都是信手拈来。我很难相信这是一位高三学生能做到的事情,直叹后生可畏。第二次见面是七月中旬,当时学院邀请台湾中正大学的朱振宏先生前来讲座,那次讲座嘉文让我帮忙给他占个座,幸亏他到的早,要是晚的话可能占的座就要被别人坐了。讲座结束后,学院把相关研究方向的老师请到一楼会议室与朱老师进行交流,本来我听完讲座打算要走,光义告诉我和嘉文说可以去旁听。旁听完后,光义便请我和嘉文一起到学校外吃面,在吃饭过程中,我们聊学界当时的各种古怪事情和八卦消息,还有微博上面不曾谋面的老师和同学,并且猜一些微博号究竟是谁。第三次见面是暑假时候,王瑞来先生讲座。那天嘉文同样是早早到了教室等候,我看到他后便坐在他旁边,我问他他之前是否见过王老师,他说只是在微博上有过互动,现实当中未曾谋面。在课程中间休息时,嘉文便上前去找王老师,在王老师给嘉文写的纪念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当时我出去上洗手间,没有看到这一幕)。我回来后,嘉文告诉我已经把书都给王老师了,并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原话我已记不清楚)。在讲座结束后,本来是要跟嘉文一起吃个饭,可是那天我正好有事,所以便各忙各事了。第四次见面是在嘉文开完新书的出版会。记得那天是周五,早上我去碑林做兼职,因为手机流量不够用,所以一直没有上网,回来后发现嘉文在微信上跟我说下午要来西大见一个老师,想去我那待会。我赶忙给他打电话问他这会在哪,但电话接通后,他并没直接说要来西大的事,而是问我看新闻没有,我说因为没有网所以没看。他说网络真是太可怕了,要我赶紧看看,我说一会就看。我问他这会在哪,他说正准备坐公交了,一会到了再联系我。我便打开微博,果然看到了如嘉文所说的那种可怕事情。在出版新书的新闻下面的评论真是各种声音都有,而且一些批评真是尖酸刻薄,不堪入目。因为当时已经知道嘉文患有抑郁症,所以担心这些批评对嘉文的心理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在他到西大后,我说已经看了新闻的评论,还一直安慰他说不要在意那些话。但他看起来倒是已经看开了,他说已经给李裕民先生打了电话,把自己如何处理这些事情说明了一下,还说他除了澎湃新闻的一篇约稿外(这就是那篇发表在澎湃上的自述),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当时我觉得一个中学生在面对这样的事情能如此的淡定实为难得,所以觉得他的抑郁症应该不是很严重了。交流了没多会,他要找的那位老师来了,所以我们就此告别,当天晚上看到他发的微信上有跟那位老师一起吃饭的照片。但却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俩最后的一次见面。此后我俩在QQ和微信上也有联系,有次他说想要跟我和光义找个时间吃个饭聊聊天,本来时间已定,但光义那天突然有事,所以便就此耽搁。一月底的时候,他说他要去西大,问我在不在学校,要把那本《优乐为天下》带给我,我说我已经回家了,下个学期要去台湾所以把书到时候直接给光义即可。之后他让我给他在台湾找三本书,第一本是《夏译孙子兵法研究》,他说这本最重要,但出版的时间早点,找不到就算了(今天我在清大图书馆终于看到了这本书,可是你已不在)。之后又说了《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和《南宋史研究集》(还未找到),并说这些可能都不好买,到时候能有一本算一本,没有也无妨。所以当我到了台湾后虽然去的地方还不是很多,但见到有书店就要去看看,可是我去的这些书店里的学术书籍十分稀少,故而一直没有收获。就在2月23号,我得知张广达先生这学期要在政治大学开课,所以分享到了朋友圈,嘉文在中午看到后便给我评论道“他叫族群,这个叫法有意思。族群就是融合出来并有建构主义色彩的了,嘿嘿”,还发了一条“求发录音”的评论。但当时我正忙别的事情,想着回到宿舍再给他回复,但因为记性实在太差了,也就忘记回复。但这个疏忽却是无法弥补的了。当24号看到嘉文去世的消息后,我始终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头一天还要让我给他录音,第二天却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从我知道嘉文去世消息后便一直觉得不真实,假如当时我及时给嘉文回复了,没准嘉文会跟我聊一会,有时候聊一会天可能会让人心情好一些,这样有可能就避免悲剧的发生。但这都只是假设,再多的愧疚、再多的懊悔都已经换不回那年轻却有才气的生命了。嘉文走了,虽然再多关于他的叙述也都只是让我们这些与嘉文有过生命交集的人聊以自慰的方式罢了。但还是想说一句,嘉文,天堂是美好的,没有纷争,没有嘲讽,你可以快快乐乐的研究宋史和西夏文。&&&&&&&&&&&&&&&&&&&&&&&&&&&&&&&&&&&&&&&&&&&&&&&&&&&日夜于新竹&&&文 | Charlie-Mon点击下方原文阅读看作者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新浪博客官方公众号:这里有最独到的见解,最动人的情感,最有趣的见闻和最自我的草根。博客君会将每日最精彩的文章摘出与您分享。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史学奇才林嘉文是谁为什么跳楼自杀?林嘉文:不明白这么拼是为什么
13:56:13  来源:爱福清网
史学奇才林嘉文是西安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他曾经出版了两本史学方面的专著,还被知名的历史学家和宋代历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盛赞,但前天凌晨,在微博上传出消息,称林嘉文遗憾的去世了,很多网友肯定会惋惜的问为什么年轻有为的学生怎么会突然去世呢?据说林嘉文是因为患上抑郁症而在家中跳楼自杀的。林嘉文曾出版两本史学专著林嘉文虽然只有十八岁,但已经从出版了两本史学方面的书,一本叫《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是通过叙述和论述的方法来表现松草事情的历史发展,还有一本叫《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李裕民教授表示林嘉文在史学方面的水品是一般的博士生完全达不到的,就算是他带的博士生也达不到李裕民现在的这个水准。林嘉文自杀原因据媒体报道,林嘉文其实患上抑郁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一直都是靠药物来控制的,家人表示在2月23日的晚上八点钟他在吃过药以后就在家中完成自己的作业,晚上11点的时候,林嘉文给自己的一位关系不错的老师发了一封邮件,这位老师在受到邮件以后就开始联系他,不久之后就从林嘉文家人口中得知他跳楼身亡的消息,据说那封给老师的邮件就是林嘉文的遗书。一个高中生,一边在备战高考,一边出版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他就是已经出了两本专著的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昨日突然传来噩耗,林嘉文自杀身亡,这一天才少年的离去,让人唏嘘,他究竟是怎么了?“林嘉文去世了,遗憾。”24日凌晨,有网友发布微博称,去年年底刚出版史学专著的18岁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去世。昨晚,记者证实,林嘉文因抑郁症跳楼自杀。西安中学办公室一工作人员称,校方昨日早上从林嘉文的班主任以及家人处获悉,林嘉文是2月23日晚上在家里跳楼自尽的。校方目前掌握的信息是,林嘉文患抑郁症有段时间了,一直是靠吃药控制。2月23日晚8时,他吃过药后在家完成作业;夜里11时左右给一位平常接触较多的老师发了封邮件;24日该老师试图联系他时,从林嘉文家人处得到林嘉文跳楼身亡的消息。去年年底,林嘉文曾出版史学专著《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华商报曾做过报道。该书以叙述和论述的手法表现出了北宋时期的历史发展变迁。此前,林嘉文还曾出版《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一书。林嘉文被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盛赞,“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达不到,带博士也带不到他现在这个水准”。有媒体报道称,去世前,林嘉文还给家人及老师留下了遗书。家人称已患抑郁症半年多林嘉文父亲告诉媒体,林嘉文患抑郁症半年多了,并且一直在进行治疗。上海师范大学张老师与林嘉文在网上互动已有较长一段时间。他称,23日晚10点多,一位与林嘉文更为熟悉的宋史研究专家在微信朋友圈发文,让大家快打电话给林嘉文,说“林嘉文写了些东西发给他”。张老师当时以为林嘉文只是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所以没太当回事。随后,他发了两条微信给林嘉文,开导他“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却迟迟未等来林嘉文回复。昨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全国多所高校的史学研究专家,均称听到林嘉文的突然去世很震惊,并对此表示遗憾。有网友透露,23日晚上6点左右,林嘉文还在一个宋史研究微信群中发言,并未看出有异样。 他曾发微信:不明白这么拼是为什么林嘉文的微信名字是:吸濡之鱼在江湖,微信基本都与历史有关。就在23日,他还发了4条微信,最后一条停留在18:08。2月7日,他在微信中发了这样一段话:过去一年经历很多,多仰各位师友照顾、扶持及鞭策,希望新年里能以加倍的努力和成绩不负大家的期待。值此新年之际,敬祝各位老师和学友新年快乐。林嘉文叩上。记者注意到1月24日晚他发的一条微信:越发不明白自己这么拼是为什么,如果说是为自己,那只能说是为拼而拼。日,林嘉文的一条微信是:说明书上写药的副作用是增重,结果我吃了后的副作用是每天全身又疼又困……|||||||||||||||||
&>>&&&&&正文
天才殒落 西安18岁史学奇才,因抑郁症自杀离世……
  宋史名家李裕民:他的专业素养很不错 我很看好他
  昨晚,李裕民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林嘉文的突然离世让他倍感意外。“他基础很不错,我很看好他,很愿意扶植他继续发展,可是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
  华商报:您是何时得知林嘉文离世的消息的?
  李裕民:我是今天(24日)才知道的,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的领导告诉我这件事,我很震惊。实在太突然了。
  华商报:您和林嘉文是怎么认识的?对他印象怎么样?
  李裕民:我们认识还不到一年,但对他印象不错。去年夏天,林嘉文和我带过的一个研究生来看我,之后他来我家拜访过几次,每次都是讨论历史问题,我就指点指点。每次时间都不是很长,总是讨论完问题就走了。他人很好,很懂礼貌,我老伴每次想留他吃饭,他都拒绝了,他有自己的安排。
  华商报: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当时觉得他有什么异样吗?
  李裕民:是2月19日,他来我家还书――那之前的几天,他曾来我家借走一本我师弟的著作,那本书是我的导师、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作的序。还书时,我感觉他状态还不错,我还问他,这本书你都看完了吗?他说看完了。那本书我做了很多批注,他想从我的批注中看出一些做学问的门道来。我觉得他那天没有什么异样。所以这次的事让我觉得太突然了。
  华商报:您知道他被抑郁症折磨吗?
  李裕民:我一点都不知道。之前我怕他身体累坏了,他每次来我家,我都要嘱咐他保重身体,因为写历史研究著作是很累的,我的研究生写这些论文都很累,更何况他是个中学生,平时课程那么多,写这些文章肯定要经常开夜车的,所以总是提醒他注意身体。
  华商报:您很少为年轻人作序,为什么会为林嘉文的新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作序?
  李裕民:我一向不愿为年轻人的书作序,我的硕士生、博士生修改论文后出书,请我写序,我都拒绝了,但为他破了例。我们认识后不久,他就把他之前出版的书和即将出版的书稿给我看过,我觉得总体上很不错,后来新书正式要出版了,他说出版社需要一位宋史方面的专家写序,希望能请我来写,我就答应了,因为他的书写得确实不错,我也想鼓励这个年轻人。后来,我还参加了他的新书出版座谈会。
  华商报:您曾评价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年轻具有研究能力作者”?
  李裕民:是的,从史学界来说,新中国成立后能出历史方面的史学著作的,他是最年轻的。从他这个年龄看,他的专业素养是很不错的。我还鼓励他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念书,那里师资条件、资料条件、信息条件等各方面条件都好。去年夏天,他还参加了北大历史学系的夏令营,并因为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营员,这说明北大也是看重他的。他基础很不错,我很看好他,很愿意扶植他继续发展,可是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
责任编辑:宋继祥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一个年轻女孩离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