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系数效用函数推导需求函数论解释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方倾斜

序数效用论如何推导需求曲线,微观经济学中,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考虑收入效应了吗?
来源:网络
关键字: 序数效用 推导 曲线
更新时间:
延伸:本文除了聚合《序数效用论如何推导需求曲线》,免费提供的有关序数效用 推导 曲线和微观经济学中,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考虑收入效应了吗?的内容之一,已有不少的网友认为此答案对自己有帮助!获取更多与《》相关的知识。
网友0的回答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不明因无以知事论断”。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正确认识林壹缺网友1的回答
最满意的回答
猜你感兴趣
回答问题赢iPhone 6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效用论()介绍.ppt 6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张雷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第四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效用论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基本概念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基数效用论:盛行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序数效用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衡量,但是可以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比较:以序数来度量效用的假设比以基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在现代微观经济学里,通常采用序数效用的概念。一、效用的基本概念比较:以序数来度量效用的假设比以基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在现代微观经济学里,通常采用序数效用的概念。第二节、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一、边际效用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量: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2总效用(2)边际效用(3)价格(4)商品数量(1)TU.....MU864202MU(b)总效用曲线和 边际效用曲线图3-1某商品的效用曲线吃包子的边际效用二、边际效用递减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的递减的。二、边际效用递减2、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对于消费者来说,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注意:在分析的过程中,一般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三、消费者均衡怎样吃自助餐最划算?怎样计划考前复习时间最有效?1、效用最大化原理消费者按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消费,也就是要把自己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使自己从这些物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或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的这种行为也称为效用最大化选择。三、消费者均衡三、消费者均衡2、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以消费两种商品为例:(1)限制条件(2)均衡条件3、均衡条件分析(1)若MU1/P1&MU2/P2;减少商品1的购买,增加2的购买。因为商品2的边际效用大。(2)若MU1/P1&MU2/P2;减少商品2的购买,增加1的购买。因为商品1的边际效用大。三、消费者均衡例1: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QMU086设I=8元,P1=1元,P2=1元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P1X1+P2X2=1*2+1*6=8MU1/P1=MU2/P2=10/1=λTU=107,最优购买组合:X1=2,X2=6。三、消费者均衡第1元钱例2:一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课的期终考试,他能够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天。假设每门功课占用的复习时间和相应会有的成绩见表1:试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该同学怎样分配复习时间才能使三门课的总成绩最高?天数0123456经济学分数90管理学分数88统计学分数93解析:首先将各门课程占用的时间与相应的边际效用计算出来,并列成表2:天数123456经济学MU管理学MU统计学MU1082111由表2可以看出,经济学用3天,其边际效用是10分;管理学用2天,其边际效用是10分;统计学用一天,其边际效用也是10分。而且3门课程所用的时间正好是6天。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可知,该同学把6天时间作如上的分配时,总分最高。需求价格: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例: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λ=2)商品数量边际效用价格2521600四、需求曲线的推导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POQQd=f(P)四、需求曲线的推导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示,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即Q与P成反方向变动。概念: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POQ五、消费者剩余P0Q0消费者剩余!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序数效用理论与需求曲线1、偏好的完全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B,消费者只能做出三种判断的一种:对A的偏好&对B的偏好。(&,=)2、偏好的可传递性。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C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115页&&|
微观经济学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40积分
0人评价44页
0人评价70页
0人评价15页
0人评价95页
0人评价9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40积分页面已拦截
无锡网警提示您:
该网站已被大量用户举报,且存在未经证实的信息,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来盗取您的账号或骗取您的财产。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请用基数效用论解释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mu/p=入,书上的意思可能是入不变,当价格上升,mu上升,又因为边际递减规律,需求下降,所以向下倾斜。可问题是,如果价格持续上升,mu边际递减,怎么可能入不变呢?谢谢大家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基数效用论解释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有两个理论依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MU/P=入)首先价格p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第一个效用最高,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高,即P就高,随着对该物品的购买,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MU降低,而愿意付的最高价格P也是降低的,她们的比值入不变,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价格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下降的你说的价格升高那是市场价格,而以上推导时的价格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不一样的,市场需求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叠加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效用函数推导出需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