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射火箭发射成功成功了会怎样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发射瞬间震撼
来源:综合
作者:王通化
原标题: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获得圆满成功
第1页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图为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中国军网文昌11月3日电:中国航天今天迈进大火箭时代。公元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由远征二号上面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成的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国家航天局原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说。
  椰林海风见证着大火箭的雄壮。作为长征火箭家族中划时代的奠基型号,长征五号堪称“大块头”:高个头――总长近57米,立起来约有20层楼高;粗腰围――箭体直径达5米,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强心脏――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实现了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浪奔浪涌见证着大火箭的力量。作为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着“大力士”之誉:起飞规模最大――全箭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运载能力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25吨,远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比长征三号火箭提升了2.5倍以上;技术跨度最大――全箭采用247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就综合性能而言,长征五号已跻身世界主流大火箭阵营,必将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
  面朝大海,仰望星空。这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第二次发射,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8次飞行。作为中国大运载时代的“开拓者”、深空探测的“主力军”,长征五号将用于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等任务。由大火箭开启的中国航天“新长征”正壮丽起航。
(责任编辑:卫嘉)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最大的火箭发射成功,它带着什么重任呢?
中国最大的火箭发射成功,它带着什么重任呢?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提升,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长征五号的芯级,也就是中间的主体部分直径达5米,比一般的火箭主体直径大了50%,体格壮实,绰号“胖五”。这次发射任务主要是检验“胖五”设计的正确性、飞行的可靠性,以及发射场和火箭之间的匹配性。作为运载火箭的“重中之重”,“胖五”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长征家族历史成绩优秀发射成功率高达97%左右从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至今,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237次发射,发射成功率高达97%左右。从国际上来看,从1957年到2015年,全球共发射5400多次,平均发射成功率是91.5%。如果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比作一个大家族,现在其家庭成员已经有17个了,实现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运载能力覆盖高、中、低各种轨道,能够满足不同载荷的发射要求。作为“五哥” 为啥它比“弟弟们”面世要晚?但是,随着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人类对宇宙空间的不断探索,世界主要航天强国纷纷推出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比如欧洲的阿里安5、美国的德尔塔4和宇宙神5。而中国现有的长征家族原有的成员在面对未来载人空间站、探月和探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务,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长征家族迫切需要新引入一位“大块头”成员扛起重担。哪怕不算前20年的研制期,仅仅是立项后的砺“箭”,“胖五”就花了10年时间。按说在新一代成员里,“老大哥”“胖五”是最先启动研制的,但是却比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这些“兄弟们”更晚“成家立业”,足见其难度之大、风险之高。“胖五”有哪些创新成果?虽然一路走来道路并不平坦,坚韧不拔的“胖五”却比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2.5倍以上,还能够与其他家族新成员共享其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成果。“新一代运载火箭按照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从国家最高层面规划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发展,尽可能多地采用通用技术,降低研制成本。”长征五号总设计师李东说。▲来源:视觉中国比如,“胖五”用到的推力大、比冲高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曾被外国专家认为“(中国)能设计出来,也不可能制造出来”,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各个不同构型火箭共用的基础动力装置,在之前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中,都有过出色表现。再比如,“胖五”先进的“新三垂”测发模式和全三维数字化设计也都率先在长征七号上进行了成功应用。不仅如此,长征五号还推动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和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我国航天运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征五号的研制不仅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的升级换代,而且带动了整个研制平台和产业链的更新,对构建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的型谱发挥牵引和辐射作用,使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技术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说。更为宝贵的是,通过新一代运载火箭这样重大工程的历练,以年轻的长五研制团队为代表的新一代航天人才也成长起来。这是中国航天最大的财富。▲来源:视觉中国“胖五”是中国一大批未来航天任务的基础和前提翻开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十几年的规划表,节奏更加紧张——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空;2017年前后,嫦娥五号实现绕月返回飞行;预计2018年,嫦娥四号将实现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如果成功,中国将成为到达月球背面的第一个国家;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试验性核心舱;2020年,启动火星探测;▲2020年,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后,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已公布的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的外观设计构型。来源:视觉中国。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成自己的独立空间站;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完成长征八号的研制并实现其首飞,突破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关键技术;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2025年左右,我国成为航天强国;预计年前后,重型火箭实现首飞……而上述目标有些由“胖五”直接执行发射任务,有些是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推动下实现,整个计划环环相扣。足以见得,长征五号是中国航天未来一大批重大科技专项和任务的基础和前提。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美国1967年技术所建造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低轨道127吨的运载能力,我们的航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解读军情动态,尊重英雄,传播正能量。
作者最新文章中国在马路边就能发射火箭:比西方快7倍_凤凰科技
中国在马路边就能发射火箭:比西方快7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的科技树这几年四处开花,比如说航天事业,很多新技术已经让西方世界望而兴叹、自愧不如。长征11号固体燃料火箭就是一个例子。
原标题:比西方快7倍!中国在马路边就能发射火箭中国的科技树这几年四处开花,比如说航天事业,很多新技术已经让西方世界望而兴叹、自愧不如。长征11号固体燃料火箭就是一个例子。日,长征11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它拥有10万个元器件、8大体系,完美地组合在了一起。最关键的是,它不需要专业的装配车间,任何环境下,几台吊车就能完成总装;也无需专用的发射平台或塔架,路边一台发射车,随时能上天。简单地说,接到任务后24小时之内,长征11号就能发射升空,而西方国家的同类型火箭需要整整一周时间的准备。长征11号的一箭多星技术同样非常先进,不足三公斤重的多星分离控制装置,具备适应28路电气的能力,也就是可以28次释放不同卫星,快速实现小卫星组网。长征11号还将打入国际市场,把进入太空的成本从目前的每公斤5万美元,拉低到每公斤1万美元以下。
[责任编辑:张楠 PT012]
责任编辑:张楠 PT01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386854
播放数:440019
播放数:1810735
播放数:5808920在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个特殊工种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因为它太特殊全国只有20几个人能干,而且这是一个决定我们大国实力的工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微整形师。只要提起导弹和火箭推进技术,站在世界最前沿的其实就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面临到控制难度大,平时不用时储存很难,运输条件苛刻,化学性质极不稳定等等这些问题时,就必须要与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的用途是可以用在导弹推进段和运载火箭最上面级,方便长期储存和随时拉得出去打的响。而固体火箭的技术关键在于化学配方和装药工艺,就是什么样的火药最适合,什么样的装药方式最高效。固体推进剂有聚氨酯、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丁二烯、硝酸酯增塑聚醚等,这些都是有毒材料,但是为了火箭推力大还不得不用。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在于推进剂的配比。而这些是无数中国科学家攻关出来,而装药工艺是至少4个厂协作下完成的。可是工业产品生产出来必然就有瑕疵,怎么办?就得有人专门维护这些固体火箭发动的瑕疵。简单来说,就是修火药!火药还能修?没错,没错就跟你玩橡皮泥和泥塑一样,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得修啊。而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内壁就是金属的,你在这个环境内操作,随时随地就是跟危险在一起。因为你稍微一个不谨慎,蹭出火花,轻则引起燃烧,重则就是立刻爆炸!这样的一个危险职业,谁来做,谁能做?中国火箭发射成功率世界第一(图)_网易新闻
中国火箭发射成功率世界第一(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火箭发射成功率世界第一(图))
  2015年岁末,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十二五”的收官之战。
  29日凌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
  这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109天里“七连发”,发发成功。
  这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第70次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222次飞行。
  “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进行了86次发射,包括4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2次探月工程任务、10次北斗导航工程任务和10次国际商业发射任务,相较“十一五”几乎翻了一番。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70次飞行,成功率达到98%,年发射次数和发射成功率都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达到世界主流火箭最先进水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研究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杰说。为何让长征三号乙托举高分四号?看能力、看气质。
  我们来认识一下长三乙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一枚三级液体捆绑式火箭,有4个助推器,全箭长约56米,箭体直径3.3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5.5吨,是我国现役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
  “高分四号任务是高分工程的首次高轨道发射。根据‘把重约5吨的高分四号送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任务需要,选择长征三号乙最为合适。”姜杰说,研究人员专门为高分四号做了轨道设计,高精度的导航制导控制技术确保卫星准确入轨。
  另外0.5吨的运载能力也将派上用场了,用于调整高分四号轨道倾角,帮助这颗设计寿命8年的卫星节省燃料。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究竟啥气质?
  ——来自“金牌火箭”家族的“常胜”气质。
  长征三号乙来自“金牌火箭”家族——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凭借其可靠性高、高成功率,长征三号甲系列获得“金牌火箭”的美誉。
  ——来自“高强密度”发射的“劳模”气质。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走出去”,高强密度发射将成为“十三五”新常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年生产能力已由5至8发提升到16至20发,研制生产周期由5至6年缩短到2至3年。
  “预计未来五年,长征三号甲系列将有年均8到10次发射。”姜杰说。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了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首发。“十三五”中国航天很多亮点可期。
  记者 余晓洁 吴晶晶(据新华社西昌12月29日电)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火箭发射失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