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刻画当代第一个进城农民进城买房完蛋了形象

当前论文: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专业写手团队→竭诚为你服务→代写论文请联系客服→
臂力论文网
助你一臂之力
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由臂力论文网(WWW.ZIDI</)整理提供
摘要: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鲁迅借助悲剧艺术震撼人心的气力,希看能促使人们觉悟,奋起争得做人的资格。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封建势力
  一、前言  鲁迅弃从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立人”,改革社会。在鲁迅的早期小说中,农民的命运受到深切关注。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逃避现实者:阿Q;二是屈从命运者:闰土、七斤;三是抗争失败者:祥林嫂、爱姑;四是迷信愚昧者:柳妈。鲁迅着力描写他们处于沉迷不醒,昏聩、麻痹、愚昧、沉滞的精神状态,作者期看通过揭示病态的原因以引起疗救的留意,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本文将对这四种类型的农民形象展开论述。  一、逃避现实的阿Q  在鲁迅刻画的农民形象中,逃避现实者阿Q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的生活道路,固然并不是当时所有农民共同的生活道路,但就其悲惨遭遇来看,阿Q的受压迫、受剥削、被***、被愚弄的命运,却是广大农民所共有的。有压迫就应该有反抗,但是
http://www.ZidiR.com
臂力论文网写手团
竭 诚 为你 服 务
提供各类论文代写服务
如有需要请联系客服
http://www.zidi</
,阿Q的性格却使他的所谓反抗,通过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他一生的“行状”里,他的性格显示出很多弱点或者说病态。  阿Q生活地位极其低下,不过,“阿Q又很自尊”。这种自尊心在阿Q身上并没有变成反抗的气力,相反,却在找理由自譬自解,用“你还不配”的精神胜利尽招来逃避现实,在瞬息之间把现实中的弱者地位荒谬地化作幻想中的强者
请你记住我们臂力论文网,竭诚为您服务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由臂力论文网(WWW.ZIDI</)整理提供
臂力论文网www.zi</免费提供原创论文,论文范文,实践论文,论文范文,法律法学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行政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理工论文,会计论文,英语论文等范文
上一篇文章论文:
下一篇文章论文:
具有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中国大型论文站的名气的臂力论文网,提供论文原创,经济论文,教育论文,实践论文,法律论文,行政管理,计算机论文,会计论文,理工论文等论文范文 此篇论文: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由臂力论文网整理提供
专业代写论文,请联系客服刻画当代工人形象的一点感受--《上海戏剧》2002年12期
刻画当代工人形象的一点感受
【摘要】:正 淮剧《大路朝天》表现的是生活在今天的极其普通的筑路工。他们面朝地背朝天地苦干着,成年累月地在荒芜人烟的土地上为后人铺路搭桥,开启通向未来、通向光明、通向新时代的通天大道。
【关键词】:
【分类号】:J805【正文快照】:
剧《大路朝天》表现的是生活在今天的极其普通的 筑路:工=。他们面朝地背朝天地苦rF着,成年累月地在荒芜人烟的_十地上为后人铺路搭桥,开启通向未来、通向光明、通向新Ⅱ寸代的通天大道。 我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位筑路队长赵甜汉的形象。赵甜汉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没有什么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凡;[J];上海戏剧;1964年07期
陳肅;[J];美术;1954年04期
张鸿声;[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谭守信;[J];电影评介;1993年12期
张华;[J];上海戏剧;2002年12期
楊占陞;张恩和;;[J];文学评论;1965年02期
安波;;[J];诗刊;1964年Z1期
;[J];剧本;1955年05期
世远;[J];中国戏剧;1959年06期
武杰山;;[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秀明;郭传梅;;[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卢瑞华;;[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黄晓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John H.G;[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浩 瀚;[N];中国艺术报;2004年
齐殿斌;[N];中国艺术报;2004年
俞春玲;[N];文艺报;2007年
傅汝新;[N];辽宁日报;2001年
张志忠;[N];光明日报;2007年
本报评论员
张刃;[N];工人日报;2007年
王祥夫;[N];山西日报;2009年
白烨(学者);[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冯俐;[N];中国艺术报;2007年
本报记者 周悦;[N];财经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研;[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孙丽君;[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李青;[D];山东大学;2009年
武杰山;[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成美;[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苏存娣;[D];西北大学;2011年
张辉;[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王恩亮;[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秦一贝;[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霍燃;[D];河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当代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工形象艺术,中的,农民,当代艺术,农民工形象,当代中国,农民形象,中国油画,当代油画,油画艺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当代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工形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代-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实习总结
2010年3月《中国当代文史》课程考试试卷( A )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满分100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汉卿》中,关汉卿是一个(
B.军官形象
C.戏剧家和战士形象
D.侠客形象 2.《石室之死亡》的作者是(
) 。A.余光中
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中心情节是(
A.林震与刘世吾的冲突
B.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
C.林震与韩常新的冲突
D.林震与刘慧文的交往
4.因诗集《玉门诗抄》等被称为“石油诗人”的是(
D.严辰 5.下列作品是以晚清为背景,对杀人刑罚极尽描摹的是(
A.《四十一炮》
B.《透明的红萝卜》
C.《檀香刑》D.《丰乳肥臀》 6.下列哪一作品是张洁创作的“改革小说”?(
A.《沉重的翅膀》
B.《花园街五号》
C.《男人的风格》
D.《三千万》
7.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如《班主任》、《人到中年》、《春之声》、《绿化树》等,其中,《绿化树》的作者是(
D.刘心武 8.贾平凹的《秦腔》采用的叙述视点是(
B.内视点为主,外视点为辅
C.内外视点结合 D.外视点 9.刘心武的《班主任》是(
) 思潮的先声之作?
A.反思文学
B.伤痕文学
C.改革文学
D.寻根文学
10.京剧“样板戏”除了两部作品外,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这两部作品是《海港》和(
A.《龙江颂》
B.《智取威虎山》
C.《红灯记》
D.《奇袭白虎团》 11.下列哪些作品是韩少功的寻根小说?(
A.《远村》
B.《归去来》
C.《沙灶遗风》D.《异乡异闻》 12.苏童为“重述神话”国际项目而创作的小说是(
B.《蛇为什么会飞》
C.《碧奴》
D.《妻妾成群》 13.新时期大力用于描写工业改革题材的作家是(
D.蒋子龙14.短篇小说创作曾是“十七年”文学一个引人注目的区域,也出现了一批现在看来仍有艺术趣味的作品,如《山地回忆》、《红豆》、《百合花》等。其中,《红豆》的作者是(
)。A.赵树理
D.孙犁15.小说《青春之歌》的时代背景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九?一八”至“一二?九”’
D.“文革”十年
16.水生嫂是下述哪篇作品中的人物?(
A.《边城》
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C.《小二黑结婚》
D.《荷花淀》 17.在朦胧诗人中,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诗人是(
18由微笑到沉思”是著名评论家黄秋耘对哪位作家的艺术风格在“文革”前后的演变所做的概括?(
D.高晓声 19.诗歌《有的人》是为了纪念(
D.郭沫若 20.散文《巩乃斯的马》作者是(
)A.季羡林
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卞之琳的代表性诗集是(
A.《珠贝集》
B.《三秋草》
C.《鱼目集》D.《十年诗草》 2.在革命历史小中,(
)是对革命&起源&的叙述 。
A.《红岩》
B.《红日》
C.《红旗谱》
D.《三家巷》3.下列作品中,老舍在解放后创作的有(
A.小说《骆驼祥子》
B.话剧《茶馆》
C.小说《正红旗下》
D.小说《四世同堂》 4.王安忆写都市的三个中篇是(
A.《逐鹿中原》 B.《文革”轶事》
C.《香港的情和爱》
D.《米尼》 5.汪曾祺写得最好的小说都是属于童年回忆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有(
) 。 《受戒》
B.《大淖记事》
C.《异秉》
D.《岁寒三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1.20世纪40年代后期___________作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向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2.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赵树理的___________堪称双璧,代表了5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3.《座谈会纪要》的要害是林彪、江青合伙炮制了一个耸人听闻的__________4.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___________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等带有“黑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5. ___________是徐迟新时期的代表,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6.新历史小说,以苏童____________、《红粉》,刘恒的___________,乃至陈忠实的_____________等作品为代表,采用写实手法,借鉴寻根意识,改变既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观,展示20世纪前50年的社会现实、人生命运。
7.《伤痕》是使风行一时的____________获得正式名称的作品。
8.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现代主义的倾向可以追溯到文革末期,__________的出现可以看作是现代主义文学从地下付出水面的一个标志。三.判断题(每题1.海子信奉存在主义的先驱、当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诗歌是“澄明之境”的观点,他也欣赏海德格尔对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关于“人,诗意地栖居”的钟情。
)2.《随想录》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家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作家自我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
3.沙叶新的戏剧创作具有探索性与创造性,他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手段对生活、人生、人类进行思考代表作有《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 4.莫言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为地域背景,以仁义村白、鹿两个家族的历史及其斗争为基本观点,描绘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 (
)5.《陈奂生上城》全面地显示了高晓声的艺术才华。在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他都作了可贵的探索和革新,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新成就。
)四.简答简述《陈奂生上城》的艺术特色。 2. 如何理解《随想录》的忏悔意识。3.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主要可分为几种类型,主要作家作品有哪些?五.论述题。马原80年代中期小说的先锋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本科做) 以《致橡树》为例,试述舒婷诗歌的艺术特点。 (专科做)
参考答案 一.选择
DDBAC 二.填空
三.判断题。 √ √ × × × 四.简答题。
1.简述《陈奂生上城》的艺术特色。
《陈奂生上城》全面地显示了高晓声的艺术才华。在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他都作了可贵的探索和革新,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新成就。
A、叙事艺术:作品典型地体现了高晓声式的叙事风格,即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他贯于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叙述为主,尤其擅长概括性叙述,很少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让人物直接说话和行动,作品的语言基本上都出自叙述人之口。表面上看他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和语气,实则又不是讲故事,因为他既不围绕一个具体的事件结构故事,也不组织矛盾冲突步步发展的戏剧情节,而是将人物几十年的普通生活压缩进某一个生活焦点上反映出来,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开掘,揭示人物性格和作品的题蕴,这就有了现代小说的味道。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小说叙述方式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B、心理描写
小说没有尖锐激烈的外在的矛盾冲突,而是通过细腻逼真的心理刻划,展示人物的精神个性,从而使得陈奂生这个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主人公心理活动和变化的描写以及动作的细致捕捉上,都显示出作青对笔下这位农民形象的深刻、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种心理刻画和动作描写,使主人公有血有肉,整个地袒露在读者面前。这支具有心理深度的笔恍若雕刀,既幽默又无情,把当代农民精神心理的重要侧面作了生动、传神的刻画。
C、艺术格调
小说格调轻松欢快,富于幽默感和喜剧色彩。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墨描写了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性格,使人产生含泪的笑,发人深思。2. 如何理解《随想录》的忏悔意识。 《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巴金以巨大的勇气来重新认识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巴金在这里所忏悔的,已不仅是奴隶意识。巴金对他在50年代的一些行为的反思,则是挖掘到一个更深的思想层次上了:即在无约束的权威秩序统治下,他是为了保全自己而被迫牺牲正义和朋友,这就在事实上为无约束的权威秩序作了帮凶,而在这行为的背后,他原是明白是非的,所以他的良心也要为此而受到煎熬,结果就在愈加绝望的生存环境和身心交困的巨大痛苦中,他最终一点点地丧失了清醒的意志,放弃了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的自觉和能力,也根本违背了自己曾经奉为生命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理想;这也正是他何以会在文革中变成精神奴隶的心理基础。《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1 、《红日》的作者是(吴强) ;《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 作者是(罗广斌) 、(杨益言)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 、(《海港》) 、(《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 ;《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 ;《回答》的作者是(北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 、谢惠敏是小说《班主任》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烦恼人生》中 的人物。5 、《山上的小屋》作者是(残雪);《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刘震云);《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王安忆)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C)
A 、自信B 、能力强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2 、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 、杨朔B 、秦牧C 、刘白羽D 、周涛3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A 、《“锻炼锻炼”》B 、《小二黑结婚》C 、《三里湾》D 、《套不住的手》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B)。A 、鲁迅 B 、沈从文C 、巴金D 、老舍5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D
A 、绿原的《重读& 圣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三、名词解释(20 分,每小题5 分)
、“三突出”创作原则 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 则。(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 分)。”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 2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 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3 、朦胧诗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先锋文学、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四、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
1、简析《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2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分)2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2 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
4 、以《文化苦旅》为例,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而是将游历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显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凭借山水风物以探求和透视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人生真谛,反省民族文化和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因此,他笔下的山水并不仅仅是自然山水,更是人文山水。比如《道士塔》、《阳关雪》。在其笔下,许多风景名胜或镌刻着历史名人印迹的文化场所,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成为承载厚重的文化内涵的物象。( 5 分)在艺术技法上,其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理性思考的深厚凝重与艺术想象的诗性激情的有机交融,体现出一种大散文的风范。五、论述题( 22 分)在当代文学史中,你最感兴趣的作品是哪部或哪些,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请结合作家 作品来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1 、“三红一青一创”指的是:( 《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 )等五部小说, 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 吴强、罗广斌、粱斌、杨沫、梁斌 )。
2 、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是著名老作家( 徐迟 )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品( 《歌德巴赫猜想》)3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了(刘索拉 )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曲》等带有“黑 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4 、《双桅船》的作者是( 舒婷 ) ;《一代人》的作者是( 顾城
;《迷途》的作者是( 北岛 )。
5 、《春之声》的作者是( 王蒙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 残雪 )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 刘震云 )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分)1、 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C )。
A 、《红灯记》B 、《白毛女》C 《沙家浜》D 、《龙江颂》2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B)。
A 、《小二黑结婚》 B 《“锻炼锻炼”》 C 、《三里湾》D 、《套不住的手》3、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B)。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D 、老舍4、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5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A )。 A 、杨朔 B 、秦牧C 、史铁生D 、周涛三、名词解释(20 分,1 、《茶馆》《茶馆》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 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艺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茶馆》的艺术构思很独特,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使用了“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以及“人像展览式”方法。在艺术结构上则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32 、革命样板戏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 1 分)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1 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2 分)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发展。 3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些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2 分)新写实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在对真实的理解上,追求一种色的体验真实,在对人物处理上,主要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 2 )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 1 分)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分)2 、朦胧诗在诗学与诗美上与传统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和创新?
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它以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诗歌艺术,打破了1949 年以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艺术僵局,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尽管在个体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上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他们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对现实的理性思索和自我心灵的反思寻觅中,塑造了一代人整体自我形象:觉醒、独立、思考、追求。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 4 分)在诗歌创作艺术上,朦胧诗人摒弃了当代诗歌的直白、滥情的统一模式。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在意象的凝聚组合和时空转换中,将深挚而多层次的情感寓于象征的暗示之中,从而创造出繁复的意象群落和以象征为中心的表现模式,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同时注重对直觉印象的捕捉,以情感逻辑代替事物的客观逻辑,以主观真实代替客观现实,使诗歌深具现代主义的色彩。( 3 分)
3 、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贯穿于《随想录》整部书的总主题。( 2 分)在《随想录》中,巴金对史无前例的文革进行了愤怒的揭露,痛彻的控诉和深沉的思考,提出应该给这场空前的历史大悲剧做总结。《随想录》正是从一个侧面对这场民族性灾难的残酷现实作了深刻再现,真实记录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的心灵轨迹。巴金的反思究其实际尚不止于文革,其思想的触角和批判的锋芒还伸向了文革之前的十七年。( 2 分)《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的把一切责任都推向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2 分)与坚持讲真话相适应,巴金在艺术上追求的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4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3 分)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五、论述题( 22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对哪位作家最有兴趣,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要结合作家的具体作品来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三)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1 、 8O 年代小说历经 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通俗(或大众)小说、现代派(或 先锋、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等七个发展阶段。 2 、《创业史》的作者是 ( 柳青);林道静是小说 ( 《青春之歌》) 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 杨沫)3 、“三突出”原则是_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二、单项选择题(10 分,每题 2 分)
1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B
A 、杨朔B 、秦牧 C 、史铁生D 、周涛
2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C A 、自信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3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C )。A 、冰糖葫芦式B 、一人一事式 C 、人像展览式D 、锁闭式
4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D)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D 、先锋小说三、名词解释(20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来源于苏联。 1953 年9 月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将 其确定为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2 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二是艺术描写地真实性;三是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 3 分)2 、三红一青三红一青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 2 分)这些 文学作品都是以 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理论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历史生活的。( 2 分)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并呈现出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3 、文化散文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初期,是90 年 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 1 分)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四、简答题(28 分 1、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茶馆》是老舍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简述寻根小说的寻根指向和寻根意识。从寻根文学作品和理论中可以发现,文化寻根有两种指向:一是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而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肯定性的文化价值(如阿城的《棋王》);二是发掘当代社会心理中存在的传统文化积淀,批判其否定性的传统文化因素(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三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想象历史或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力的精神源泉如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3 、简析《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我与地坛》回顾了史铁生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地坛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感悟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其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识和超越意识净化着我们被尘世遮蔽的心灵。(需展开论述)五、论述题( 22 分)巴金《随想录》的思想特色。1、《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性格有什么典型意义?陈奂生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质朴节俭、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老一代农民。陈奂生性格,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没有自主权的同时物质精神又发生了一定变化的农民的画像,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具体而言,包括两点:第一、反映了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巨大变化。 第二、表现了封建意识、极左路线危害的严重性和改造国民的艰巨性。2、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答: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3、以舒婷的诗歌为例谈谈朦胧诗的审美特征:① 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 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③ 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4、简析《双桅船》的主题意蕴。(重点)诗歌把双桅船作为抒情的主体,借双桅船之口,描述了船与岸之间不断相聚又不断分离的特殊关系,歌颂了虽非朝夕相处,却依然心心相印的纯真的爱情。同时,也由船与岸的特殊关系出发推而广之,概括了世间许多事物中都存在的这种永远也无法改变的相互依存的天然联系。“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恰是对这种联系的高度概括。5、简析王安忆小说的特色及小鲍庄的赏析?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在语言上有两个特色:其一,大量使用判断句式;其二,人物对话全部使用没有冒号和引号的直接引语。王安忆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对小说语言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小捞渣为救鲍五爷而死了,他的死是小鲍庄“仁义”的极致,是道德文化的结晶,使得这个村庄的仁义具有集体的性质,具有文化的性质,捞渣所有行为是悠久文化记忆的现代重现,具有开辟新道路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捞渣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由古老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的人物。不过,这种过渡是隐形的。不仅捞渣是“仁义”的化身,而且整个小鲍庄都充满了仁义:“小鲍庄是重仁重义的庄子,祖祖辈辈不敬富、不畏势,就是敬重个仁义。小鲍庄的大人,送一个孩子上路。”“仁义”作为一种根性文化不是外来思想哺育而成的,它是土生土长的,是与小鲍庄人与生俱来的。作为一种精神它早已成为“基因”,保留与流传在华夏大地上。7、简述老舍《茶馆》的时间、创作特点、及构思?(重点)
答:时间:《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
写作特点: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例如: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符合他茶馆掌柜的身份。
2.语言幽默风趣。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唐铁嘴夸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儿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实际上都激起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 3.浓郁的北京味儿。剧中人物说的全是北京大白话。
4.间接展示矛盾冲突的巧妙构思。作者不是为写生活而创作,他要深刻地展现出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但他没写风起云涌的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描写各色人等在那个时代的命运来间接地写出激烈的矛盾冲突。正是这一个个小人物的小故事,反映了生活的实际,表现了人民与旧社会的矛盾冲突。
构思:为了表现“埋葬三个时代”的恢弘主题,精心构思了设戏的角度。即不是“正面叙述那些大事”,而是“通过一个茶馆和下茶馆的一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从而“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①。“侧面透露”,一方面便于老舍从自己更熟悉的人物和生活出发,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也易于收到即小见大、由此及彼的效果,并常常以蕴藉含蓄唤起读者的深思和联想。9.导致文学批判运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原因的原因是什么?答:1.作为党领袖的毛泽东在批判运动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主导作用,他的个人错误无疑是相当严重的。
2.中国制度文化的诸多缺陷,在这些因素中,除了中国传统苏的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之外,中共党内 明主制度的缺陷也不可缺。
3.执政党对国家资源的垄断与滥用,也是批判运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原因,整个中国的社会空间基本被国 家覆盖,而与文学实践相矛盾的作家团体、文学媒体等也被高度国家化、组织化,执政党在政治文学领域所开展的文学批判运动就可以无所顾忌的调动国家资源。2
4.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人格缺陷以及中国民众的普遍盲从,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10.巴金随想录答:《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仟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这一反省在《随想录》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11.班主任答:刘心武短篇小说《班主任》作品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长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已经厌倦了紧张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成为此时关于思想解放和艺术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划开了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界限,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P9412.莫言《红高粱》意象分析:答: 一方面,无边无际的红高粱是作为凸显人物性格的特殊氛围,另一方面又是意象象征。作为红色意象,“红高粱” 是生命之火生命之欲的象征,整体而言,是生命强力的象征,是诗一般沉醉、升腾、勃发的生命意志的象征。是先辈们雄强生命的象征。“红高粱”显现了中国民族祖先的一种生命状态。“红高粱”这个意象是个“原始意象”,承载着种族记忆和集体无意识。13.《爸爸爸》当中的丙崽人物形象分析?答:《爸爸爸》塑造了丙崽这个很难概括的艺术形象。我们尽可能把丙崽作为一种意象或人生的象征,把他所生活的氛围和环境看成是一种凝固了的社会空间。作者把一种具有远古意识、初民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意在把愚昧、荒芜、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抨击与放大。丙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中劣根性和民族精神中国民性的象征。生活在“鸡头寨”文化中的丙崽,已经超越了他自身的现实价值而上升为理性层面的文化化石。丙崽的打不死、饿不死、毒不死,表明了这种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存在的文化怪物不仅顽强的生存着,而且还将继续生存下去;丙崽的“爸爸”和“×妈妈”的语汇背后,表现出思维智力上的幼稚和退化,而这恰恰是民族心态中简单的线形逻辑思维形态和主体精神的丧失。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15、新时期,巴金的《随想录》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新时期,徐迟的《哥德巳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韩冬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朦胧诗”不再先锋。
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22、80年代中期以后,以方方、刘震天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
23、80年代中期以后,以苏红、莫言、叶兆言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将眼光从现实转向历史,摆脱了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致力于民间社会原始形态的还原和历史文化的雕刻。
24、80年代以后,散文创作借助于现代传媒的发达和活跃,制造出了“文化散文、生活散文、智者散文热”、“报人散文、女性散文热”、“学者散文热”等一个个热点,率先进入了市场。
25、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6、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27、《百合花》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鲁迅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0、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31、朱老忠是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中的主要人物。 32、《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是用信天游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33、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被称为一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说真话34、韩少功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35、艾青重返诗坛的第一部诗集是《归来的歌》。36、《创业史》中刻划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梁山老汉。号称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郭振山、郭世富和姚士杰。37、最早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改革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他塑造的一批改革者形成了“开拓者家族”。先锋小说中叙事革命的代表作家是马原。
38、“伤痕小说”因卢新华的《伤痕》而得名,而最早的“伤痕小说”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宋宝琦和谢惠敏。
39、在“文革”的地下文学中,影响最大的知青诗人是食指,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诗歌组织是白洋淀诗群,而传抄最为广泛的小说则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40、《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
41、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42、《茶馆》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满族人是 常四爷。 43、被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作品是保卫延安。
44、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人到中年》
45、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46、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3
47、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合称为“三恋”的小说:《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48、张炜的小说《古船》中描写最充分最细腻的一个人物是隋抱朴。
49、《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白嘉轩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 50、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51、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标志。
52、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保卫延安》53、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54、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55、女作家茹志娟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56、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选的长篇小说。
57、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58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杨朔。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59、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60、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红旗谱》、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等。
61、《雪浪花》是杨朔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62、“文革的导火索是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63、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了一个年轻人》是干预生活”类小说中的代表作。女作家茹志娟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合花》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64、杨沫的《青春之歌》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 69、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杨朔、刘白羽和秦牧。70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是他创作的顶峰。
71、地主冯兰池与冯贵堂两父子都是梁斌的小说《红旗谱》中的人物。 72、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73、北岛的诗歌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二、名词解释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2、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等。3、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4、政治抒情诗:一般情况下,那些在题材上或视角上被政治化的诗歌被称为政治抒情诗。在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声韵铿锵。经常使用马雅科夫斯基的“楼梯式”的组织形式,并不断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这种鼓动性的诗,大量出现在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开展的时期。代表诗人有郭小川和贺敬之等。5、山药蛋派:50年代中期山西汇集的一大批短篇小说作家,他们有共同的文学主张和相近的文学风格,都把山西作为创作根据地,把反映农村生活作为创作目标,文艺界称为火花派、山西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文学流派”,谑称“山药蛋派”。主要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他们将创作与农村“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保持了浓郁的山西特色,既及时表现新的天地人群,又注重作品的通俗化、大众化。6.百花文学: 1956年5月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确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文学界遂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解冻”。在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人民文学》和各地的一些文学刊物纷纷发表在思想、艺术上的探索性作品,它们或者在题材、主题上有新意,或者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表达方式。文学界将这些文学作品称之为“百花文学”。如:小说宗璞《红豆》;诗歌:郭小川《一个和八个》。等等。三、简答1、简述《茶馆》的艺术特色。
(1)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个性鲜明,《茶馆》中的七十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大都是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
2在结构上,1、独特的&卷轴式&平面结构。2、用巧妙的衔接与穿插安排分散的人物。 3)侧面透露法。特殊的戏剧冲突 ,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小茶馆影射大时代。
(4)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2、语言的幽默风格。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5)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2、简述郭小川叙事诗歌创作的成就和艺术特征郭小川叙事诗主要成就:一九五七年的歌颂纯真的爱情的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一九五九年歌颂人民军队中高级指挥员的形象的长篇叙事诗《将军三部曲》,以及《严厉的爱》等。郭小川的叙事诗无论从诗人自己的创作道路,或是它在中国当代新诗史上的地位来看,无疑是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的。
艺术特征:1、歌颂时代的生活和战斗的人生。洋溢着革命激情, 塑造了一系列以革命利益为最高鹄的革命者形象。2、注重诗歌语言和形式的不懈探索和不断创新。3,重视对思想深度的开掘,想象丰富。3、简述寻根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对传统文学的态度。
产生背景:1、文化热的大背景。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文化热潮,尤其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为中国文学寻找文化之根提供了借鉴。2、对各种西方现代思潮涌进中国的积极应对。3、文学自身现代化的要求。文革结束后,中国作家放眼看世界,发现了当代文学的贫困,因而产生了深刻的焦虑,一部分人受自己生活经验和文化热背景的影响,开始尝试以中国文化之根,铺设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的桥梁。
对传统文学的态度:寻根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态度是复杂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寻根作家以清醒的理性精神来审视民族文化传统,对民族群体存在的历史过程和现实状态进行反思,批判腐朽的封建意识和对人性的压抑,剔除腐朽的劣根。如贾平凹、高晓声等对农民精神弱点的审视等。
寻根作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以期求在变革的时代大潮中保持民族固有的血脉。郑义的《老井》、王安忆的《小鲍庄》还有贾平凹等作家都对古朴的仁、义、情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寻根文学深化了批判封建主义,弘扬人道主义的时代主题。其次,在审美意识上,寻根作家对民族艺术精神的认同,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重视,复活了我们民族历史中的审美意识,给新时期文学灌注进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美学气韵和情致4、简述新现实主义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在创作特征上的不同。1、用小写的“人”取代大写的“人”。“新写实”小说首要的创作特征就是对生活原生态的展示中写出了生存窘境的情感体验。描写的是各类小人物的生存困境,表现他们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烦恼,以对人的行为和生活境遇的描述替换关于生活的终极价值判断,放弃对人生意义的正面阐说。如刘震云的“官人”系列、《一地鸡毛》
2、传统现实主义中的“生活”故事为“生命”故事所取代。“新写实”小说表现人的顽强的生命欲望和本能冲动,以最基本的生命欲望的满足来阐说生存的意义,消解政治和文化的阐说。如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等。
3、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化为零散化所取代。传统现实主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新写实小说罗列琐碎的日常生活片断和细屑的感性经验,对平庸的世俗人生作不厌其烦的现象描绘以图还原“生活本相”。如池莉的“人生三部曲”4、传统现实主义的细节“真实”为自然主义式的真实“细节”所取代。“原生态”、新写实小说不避粗俗、猥琐的场景描写,用艺术画面展示出大量卑污、鄙陋、晦暗但又闪烁着真实火焰的细节。如方方的《风景》等。
5、传统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为冷静的客观主义态度所取代。新写实小说作者回避激情,避免主观介入,抑制对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作出直露的评价,以“零度情感”观照人物和情节。四、论述1、比较赵树理与柳青的农村题材小说,谈谈他们在文学观念、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差异。
农村题材是“十七年”小说成就最大的两个题材之一,而作为领军人物的赵树理和柳青的小说代表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小说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关注“现实斗争”,即关注那些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的变化”的斗争,而这通常上指的是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二是为了达到描写上的“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场、观点、情感--,与自己的表现形象(农民)相一致。首先,他们存在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差别。柳青更坚定地实行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决心,更重视农村中的先进人物的创造,更富于浪漫的理想的色彩,具有更大的概括“时代精神”和“历史本质”的雄心。《创业史》在结构上采取了多卷式的布局,艺术构思宏伟开阔,具有史诗的特点和规模。小说深入挖掘与表现了建国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土改后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动,显示了较大的真实性与历史深度。而赵树理更倾向于关注现实,自觉地让创作服务于现实斗争。坚持从农民的立场看待农村生活,更多地关注与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柳青也许更像是乡村里的“外来者”,而赵树理则更像是“本地人”。其次,在创作观念上,他们的小说在关注、支持农村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关注“新人”的出现和伦理关系的调整和重建时,柳青更为重视的是新的价值观的灌输,而赵树理则更倾向于在农村的“传统”中发掘那些有生命力的素质,倡导大众化和民族化。
另外,就小说而言,柳青等所借鉴的,是西方和我国新文学中“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小说人物关系复杂真实,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而赵树理更推重的是话本、说书等“宣讲”、“说话”的“本土资源”。 大量借鉴使用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强调以故事为中心结构小说,较少有孤立静止的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和肖像描写,并且注重故事的连贯性, 多用白描写法。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各具特色。柳青的《创业史》塑造的主人公梁生宝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新式农民的形象,有着较高的阶级觉悟,也有着中国农民的善良、淳朴和坚韧不拔的特点。但过于理想化。而赵树理塑造的小二黑、小芹等新农民的形象,更具有真实性。而梁三老汉这个作为中间人物的老式农民形象,他既有劳动者的勤劳、淳朴、正直与善良,又有小私有者的狭隘和保守;既有新社会翻身的喜悦,又有旧社会因袭的重负,不同于
赵树理塑造得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三仙姑等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形象。
语言上,柳青《创业史》中的人物语言实经过提炼的口语,而叙述语言则以书面语为主,两种用于形成对比。小说有大量深沉精辟的议论,富有激情,增强了小说的美感,提升了思想深度。而赵树理重视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2、从当代文学史的角度谈一下汪曾祺小说的意义。(特点、意义)汪曾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大淖事》、《受戒》等。
汪的小说有着独特的地方:(1)小说大多取材于其故乡高邮的生活旧事,很少涉及现实生活,具有回忆性特点。(2)有着浓厚的&散文化&氛围。情节上,描绘故乡民俗风情,小说显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结构上,汪曾祺的小说结构是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构建的,也就是按照生活“本来的原貌”来描写的。常常先写环境,再写人写事。小说中充满文艺性的叙事,以散文化的笔法写小说,小说成了弥漫氛围的&抒情散文&。不讲究情节,人物的刻画。如《大淖记事》用一大半的篇幅来铺叙风情民俗。语言上,叙述古朴自然,语言简洁干净,雅俗互化。(3)小说融入了中国传统儒道的哲学意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存意识。《受戒》通过描绘佛门子弟世俗的生活场景,赞颂了苏北乡镇返璞归真的人性美。 意义:汪曾祺小说文体贡献无疑是独特而巨大的,从当代文学史角度来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汪曾祺小说文体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促进了新时期小说观念的更新。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受到废名和沈从文的较大影响.汪曾祺继承了以废名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家创作上“文体风格趋于生活”的共同特点和“随笔风格的小说”的主张,主张消除小说的戏剧化设计,展示生活的本色,写作自自然然的散文化小说。萧红40年代创作的《呼兰河传》虽也是散文风格的小说作品,因其故事性不强而被忽视。新时期汪曾祺的出现,连接上了这种被中断和遗忘的小说风格。汪曾祺小说在文体上的创造,又影响着阿城、贾平凹等一些小说和散文家的创作。表现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80年代小说创作中最为流行的方式和观念。汪曾祺关于“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的观点,对“寻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汪曾祺之后,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和反思,对小说文体进行大胆地革新,以及突出小说本身的文学特质等,都成为了一股潮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汪曾祺的小说连接了被中断的抒情小说传统,并给后来的写作者以深远的影响。3、以80年代小说为例,说一下新时期小说人道主义的思想倾向。(什么是人道主义,举例80年代小说如何体现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核心是重视人的幸福。主张每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尊重个人的平等和自由权利,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当做人看待,而不是工具。“新时期文学”,特别是80年代初,对“文革”的批判是新时期文学阐发人道主义精神的直接背景,但与17、18世纪西方的人道主义思潮有所不同, “新时期”是“超出自由、平等、博爱的范围”的“古典”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在50年代中期,中国文学已受苏联“解冻文学”思潮的影响,进行了干预生活和突破人权、人性禁区的创作,但由于反右斗争以及文革而中断。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随着政治上拨乱反正的蓬勃开展,作家们开始对“十七年”时期尤其是“文革”时期的这场浩劫进行反思,再加上西方各种人道主义思想的传入,人道主义开始重返文学舞台。人重新被发现、被认识,作为人基本权利的情感, 开始受到关注和肯定,文学呈现出当代性特征,人道主义思潮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三种形态:直接就&文革&遭遇发出的对&人&的呼唤,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重新确认;对民间苦难的情义和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以及合乎人性要求的生命形式的直接肯定;从争取爱的权利到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尽管7O年代末随着伤痕文学的兴起,人的本真情感就已开始回归,但8O年代初这种回归才更全面、广泛。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苏联文学思潮的推动下,8O年代初占主流的反思小说和改革小说对人的本真情感是予以全面肯定的。反思小说代表作张贤亮《灵与肉》(1980)中,主人公许灵均是右派分子,身心饱受摧残,但质朴善良的牧区人民温暖了他的心,十年动乱间,牧民们想方设法使他免遭横祸;李秀芝一点不嫌弃灵均的右派身份, 与他结为患难夫妻,过着清贫但充实的幸福生活。在以阶级立场划线的狂热年代,即使是亲人都会因立场不同划清界限,而在这个反思的年代,作者笔下的牧民、秀芝回归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本真情感,用他们善良的心对孤苦的许灵均投注了人道主义关怀。在古华《芙蓉镇》(1981)中,被打成“新富农”的胡玉音与“右派”分子秦书田在动乱年代,非但没有为了自保避嫌,反而相互扶持,结为夫妻。作者最终肯定了这种真性情,让他们摘掉“帽子”,开始新生活。
在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0)中,大女儿存妮与小豹子真心相爱,却落得个阴阳两隔的下场; 母亲菱花为反抗买卖婚姻毅然与心爱的男子结婚,但何曾想到身为人母的她竟会重蹈母辈的覆辙,买卖二女儿荒妹的婚姻,作者正通过对因物质精神匮乏而买卖婚姻的悲惨现象以及人们落后思想的含泪控诉,揭示了人性回归的必要性,并在小说结尾通过荒妹的反抗以及与许荣树的真挚爱情奏响了本真情感刚归的赞歌。
而8O年代中期小说的情感描写不再仅仅是对人的本真情感的肯定,关注人本身生命需求是向着人性觉醒的人道主义理想进行的又一次探索与实践。如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莫言的《红高粱》(1986)中, “我”的爷爷和奶奶在高粱地里火焰般的野合不仅是人类自然本性的需求,更是对封建礼教的亵渎, 是对长期压抑下的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自觉反抗。
在8O年代末占主流的新写实小说中,看到了情感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下,人沉沦异化的存在状态。在方方的代表作《风景》(1987)中,面对人性的各种情感与极端贫困的生存现实间的矛盾,有人不自觉地选择了脱离本真形态的存在状态,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七哥的异化。总而言之,随着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中西文学与文化的相互交流, 文学的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以80年代为代表的新时期小说对人的关怀已经从最初的简单解放上升到对人的整个存在状态的深层思考, 中国的人道主义无疑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工进城防骗手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