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留的作业:调式及民族五声调式各调式的表现特征

关系相同,所以用一个调号;主音相同的各调式,叫“同主音调”;我们讲了许多调式,也讲了十五种调号,那么要知道各;五声调式(包括六声、七声)只要找到它的宫音就知道;教学目的:首先分清调与调式的关系;主要内容:一、如何确定调;调与调式的关系非常重要密切,要确定分析作品的调式;我们知道,调一般指的是乐曲的高度、就是调号;(1)都属于调号,就看升号进入的次序吻合不吻合
关系相同,所以用一个调号。
四、同主音调。
主音相同的各调式,叫“同主音调”。能够主音调可以包括五声、七声和大小调式等。只要是主音相同的各调式都叫同主音调。如 C大调、C小调、C宫调、C商调、C角调、C徵调、C羽调等。同主音调的调号是不一样的。
五、各调调号。
我们讲了许多调式,也讲了十五种调号,那么要知道各调式的调号用什么调号呢?
五声调式(包括六声、七声)只要找到它的宫音就知道它的调号。如 C商调的宫音是 b B,所以就是用 b B调调号。也就是同宫系统各调,宫音相同,调号相同。大小调式(包括和声、旋律调式)只要找到它的关系大调就知道所用调号。如 C大调用C调调号。C小调用的它的关系大调 b E大调调号等。那么这样一来一个调号包括七种调式;五种五声调式(包括六声、七声调式)一对关系大小调(包括它们的和声、旋律调式)。
第二十七讲 如何确定调与调式
教学目的: 首先分清调与调式的关系。因为确定调式是比较困难的,要求多看、多听、多分析乐曲。
主要内容: 一、如何确定调。二、如何确定调式。
教学步骤:
调与调式的关系非常重要密切,要确定分析作品的调式必须要与调联系。
一、如何确定调。
我们知道,调一般指的是乐曲的高度、就是调号。根据我们学过的升号调、降号调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确定调比较简单,只要看调号就可以定,几个升号是什么调,几个降号调,只要熟悉调号就可以了。如果乐曲写明了调号,确定调很容易,只要看调号就行了。如果乐曲用临时升降号,必须与调式相联系结合。但有时(特别是许多考题中)好多乐曲不给写明调号,而是用临时升降号,这样确定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可能性有以下几种:
1、如果乐曲中的变音记号全是升号,那么有两种情况:
(1)都属于调号,就看升号进入的次序吻合不吻合。比如三个升号#F、#C、#G,那么可能是A调调号。如果是五声调式也不一定就A调,也可能E调,如果没有D音。如果不吻合,除了调号以外还有和声小调或旋律小调的升Ⅵ、Ⅶ级音。假如乐曲中有 #F、#D,但没有#C、#G,可能#F是调号,为G调调号,而#D就是e和声小调的第七级音#5。假如乐曲中有三个升号, #F、#C、#D,但没有#G,那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调号为 G调 #F,#C、#D就是e旋律小调的升六级、升七级;一种是四个升号的 E调调号,#F、#C、#G、#D。这时就要看乐曲中有没有G音,如果没有G音,可能是E调。有G音但没有升号#G,就是e旋律小调。
2、如果乐曲中的变音记号都是降号,也有两种情况:
(1)都是调号,看进入次序吻不吻合,如果吻合就属于调号。
(2)如果不吻合,可能除了调号还有和声、旋律大调的降Ⅵ、Ⅶ级音。假如乐曲中出现 b B、 b D,而其它音没有降,那么就可能是F和声大调。 假如有 b B、 b A,而没有 b E,就可以考虑C旋律大调。假如乐曲中没出现 E或 b E这个音,也可能 b B、 b A属于 b E调调号, b B、 b A、 b E。如有E必然是b E。
3、如果乐曲中既有升号、又有降号,那么其中有一种为调号,一种就是和声、旋律调式的临时记号。降号是调号,升号便是和声、旋律小调的#Ⅵ、 # Ⅶ级,升号是调号,降号便是和声、旋律大调的 b Ⅵ、 b Ⅶ级。 确定分析调式的主要方法:
(一)各调式旋律进行的特征。
1、大、小调式旋律进行的特征。
( 1)Ⅰ、Ⅳ、Ⅴ、Ⅴ 7 等和弦分解式的旋律进行。
( 2)开头有弱起进入的属音到主音的跳进(有时为属和音列主和弦音的跳进)
( 3)构成增四度的4、7两音在音乐中自由应用(使用频率高,常处于强拍、长音)。如课本25页〈洋娃娃和小熊跳舞〉4的应用。
( 4)调式音阶式旋律进行。〈西班牙女郎〉
( 5)具有典型的大、小调终止式。半终止(旋律结束在不稳定音级上,或用属和弦伴奏的属音叫半终止);不完全终止(结束在主和弦的三音或五音上);完全终止(结束在主和弦的根音上)。和声进行中: S-D-T进行叫完全终止a、用属和声结束第一句叫正格终止。b、下属和声结束第一句为变格终止。如半终止明显暗示停到属和声或终止四六与属和声。
( 6)旋律进行中强调Ⅰ、Ⅲ、Ⅴ级音。因为它们是稳定音,是主和弦的三个音。这也是大、小调式旋律进行的重要特征。
( 7)强调半音进行。大调Ⅳ-Ⅲ、Ⅶ-Ⅰ;和声小调Ⅵ-Ⅴ、Ⅶ-Ⅰ
2、五声调式旋律进行的特征:
( 1)五声调式不含增四、减五、小二、大七度。课本例
(2)如有偏音,一般处于弱拍、弱位 ,时值短、使用频率低。课本例14-16页。
(3)强调Ⅰ、Ⅳ、Ⅴ级音,因角调式五级音,宫调式四级音为偏音一般不作强调。
(4)常见四度分解式旋律进行。
(5)角调式的旋律进行常落角音,其调式的确定需要羽音的支持,无羽音则宫音支持。
3、中古调式与五声性七声调式的音阶结构相同(有固定变音),区别与构成增四度的音的应用。中古调式中构成. 4、不管是以上哪种情况,要确定调必须与调式相结合,看乐曲的主音(结束音),各音之间的关系以及调式音阶等。
5、五声调式由于缺两个音,容易出现搞不清调号的问题。
二、如何确定调式:
因为我们讲过的调式比较多,确定起来比较困难。确定调式首先要分清大小调式体系,还是五声调式体系。分析调式的主要依据是:
1、首先依靠听觉,多唱、多听、多看。
2、找主音,写调式音阶。调式音阶对分析调式非常重要。但有的调式不同而音阶相同,如大调式与清乐宫调式。这时就要看调式中旋律进行的特点,各音所起的作用,各种调式的特点、色彩。
( 1)关系大小调体系:经过听唱找主音,一般情况下,大调式首调唱名“1”为主音;小调式“6”为主音。找出主音后再看与调号吻不吻合。
(2)七声调式中的偏音与大小调式中的四级、七级在乐曲中起的作用不同,完全不同。清乐调式中的4、7只起装饰性,经过性作用;而大小调式中的4、7和调式中其它音一样重要。我们可以听〈歌唱祖国〉与〈我的祖国〉作比较。
(3)五声调式比较好确定,只要是五个音的乐曲,一般情况属于五声调式。五声、六声、七声调式中的主音按首调唱名,宫调式一般是“1”,商调式“2”,角调式“3”,调式“5”,羽调式“6”。但也有个别乐曲不一样。如例27-1宫角音是4、6。主音为音,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清角为宫。
(4)不管什么调式,一定要把调式音阶中各音之间的关系搞清楚,这也是确定调式的主要依据。
下面举几个例子分析: 例 1、乐曲中有三个升号, # F、 # C、 # G,虽然升号进入的次序吻合。但不A调,而E调,因为D音,遇到这种情况分析方法是:
( 1)看曲中有几个音,5个,基本认定为五声调式。
( 2)五声调式由于缺少两个音,所以不一定A调。
( 3)按照五声调式分析方法,找主音,写调式音阶。主音为B音
( 4)宫音为E音,主音B是音,没有D和A音。但可以确定E调调号四个升号,因为曲中没有D,所以不能盲目的认为A调。 然后确定为 B调式,调号是E调。
例2、 ( 1)由七个音组成,A结束音或是主音。
( 2) # C、 # G两个升号,F上有还原号
( 3)升号进入次序为 # F、 # C、 # G、D音没升,所以可以确定为A调。
( 4)主音是A。A大调。F是A大调的降七级音,最后确定为A和声大调。
第二十八讲 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
教学目的: 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种调式及其表现作用。
主要内容: 一、调式的多样性。二、各种调式的表现作用。
重 点: 除以上讲过的调式体系外,主要介绍中古调式。
教学步骤:
一、调式的多样性。
我们前面讲了大小调式体系,有三种大调,三种小调。民族调式体系,有五种五声调式个十五种七声调式,还有六声调式。实际上调式不仅仅是这些,调式的种类极其繁多。仅就音的数目来说,就有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音不等。而音的数目不同,调式也不一定相同。音阶结构相同调式也不一定相同等等情况。如 27页的各例,甚至在大小调式中有时也会省略调式中的某些音,如25页27-7《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六个音但它是大调式。还有我国国歌也是六个音组成的大调式等。除我们讲过的两种调式体系以外,不需了解一下另一种调式体系中古调式,也称特种调式。
中古调式是 16、17世纪以前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自然调式。当时这些调式常为教堂音乐采用,所以又称教会调式。中古调式又称特种自然大小调。从音乐发展史角度看,大小调式是从中古调式体系中分离出来的。自然大调式与伊奥尼亚调式相同,自然小调与爱奥尼亚调式相同。 中古调式共有六种:三种大调形式,三种小调形式。 大调性三种:主和弦是大三和弦。
1、伊奥尼亚调式:同自然大调。
2、利底亚调式:自然大调基础上 # Ⅳ级,#4。
3、混合利底亚调式:自然大调基础上 b Ⅶ, b 7。
小调性三种:主三和弦小三和弦。
1、爱奥尼亚调式:同自然小调。
2、多利亚调式:自然小调基础上#Ⅵ级,#4。
3、弗里几亚调式:自然小调基础上 b Ⅱ, b 7。
二、各种调式的表现作用
我们前面讲过音乐除了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表现作用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调式。当我们讲了各种调式,分析了各种调式的乐曲以后,更进一步认识到各种调式的不同时音乐的表现也截然不同。在音乐中,调式是音高关系的组织基础,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调式有着各自的表现方法个特点。有的明亮、有的暗淡、有的刚劲、有的柔和,各具特色。同一种调式体系,表现作用也不同。如大小调式体系,大调明亮,小调暗淡。五声调式体系中,宫、商、角、、羽调式的表现作用也各不相同,有的宽广、有力,有的委婉、细腻等等。这些只有我们长期仔细体会,深入思考,才能掌握其异同,不断了解它们的内在关系及其表现作用。
第二十九讲 调式中的音程
教学目的: 必须掌握各种调式中所有的音程的数量、结构,所在音级以及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调式中的音程,各调式音级上所构成的音程。二、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重 点: 各调式音级上构成的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调式中的音程。音程与调式相结合,叫调式中的音程。也就是调式音级上构成的各种音程。熟知调式音程,对确定调式,分析调式音程的表现作用有很大的好处。如:大调式主音上方大三度,小调式主音上方小三度是确定它们的调式色彩明与暗的很重要的依据等。 要掌握调式中的音程应首先从自然大小调入手,因为各调式各音级上可以构成许多不同的音程,我们应有规律的去掌握。
1、自然大调中的音程。自然大调中各音级上构成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即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因为自然大调中共有其个音级,因此各种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音程相加都有七个。
(1)一度音程都是纯一度,共有七个,每个音级上都有一个。
(2)二度音程有两种:小二度两个,Ⅲ-Ⅳ级、Ⅶ-Ⅰ级;大二度五个,Ⅰ-Ⅱ级、Ⅱ-Ⅲ级、Ⅳ-Ⅴ级、Ⅴ-Ⅵ级、Ⅵ-Ⅶ级
(3)三度音程也有两种:大三度三个,Ⅰ-Ⅲ级、Ⅳ-Ⅵ级、Ⅴ-Ⅶ级;小三度四个,Ⅱ-Ⅳ级、Ⅲ-Ⅴ级、Ⅳ-Ⅰ级、Ⅶ-Ⅱ级
(4)四度音程也有两种:纯四度六个,Ⅰ-Ⅳ级、Ⅱ-Ⅴ级、Ⅲ-Ⅵ级、Ⅴ-Ⅰ级、Ⅵ-Ⅱ级、Ⅶ-Ⅲ级;增四度一个,Ⅳ-Ⅶ级
(5)五度音程也有两种:纯五度六个,Ⅰ-Ⅴ级、Ⅱ-Ⅵ级、Ⅲ-Ⅶ级、Ⅳ-Ⅰ级、Ⅴ-Ⅱ级、Ⅵ-Ⅲ级;减五度一个,Ⅶ-Ⅳ
(6)六度音程也有两种:小六度三个,Ⅲ-Ⅰ级、Ⅵ-Ⅳ级、Ⅶ-Ⅴ级;大六度四个,Ⅰ-Ⅵ级、Ⅱ-Ⅶ级、Ⅳ-Ⅱ级、Ⅴ-Ⅲ级 ;七度音程也有两种:大七度两个,Ⅳ -Ⅲ级、Ⅰ-Ⅶ级;小七度五个,Ⅱ-Ⅰ级、Ⅲ-Ⅱ级、Ⅴ-Ⅳ级、Ⅵ-Ⅴ级、Ⅶ-Ⅵ级
(8)八度音程有七个都是纯八度,每个音级上都有一个。五度音程至八度音程等于一度音程至四度音程的转位,
2、自然小调中的音程。已知自然大调中的各种音数目和音级位置,音程结构。根据关系大小调在自然调式中所有音都相同的特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自然小调中的音程与自然大调中的音程完全相同,只是调式音级不同而已。例a自然小调中的音程
3、和声大调中的音程。和声大调是在自然大调基础上降六级音,所以,和声大调中的音程与自然大调中的音程所不同的都与降六级有关。涉及降六级的音程都有变化,其它和自然大调一样。因此,只要掌握了与这个降六级有关的音程的变化,也就容易掌握和声大调中的各种音程、数目,产生在哪些音级上。
(1)纯一度,七个,第Ⅵ级为 b Ⅵ级
(2)小二度,三个,Ⅴ- b Ⅵ级 大二度,三个,1-2、2-3、4-5 增二度,一个, b Ⅵ-Ⅶ级
(3)小三度,四个,2-4、3-5、7-2、4- b 6 大三度,三个,1-3、5-7、 b 6-1
(4)纯四度,四个,1-4、2-5、5-1、7-3 增四度,二个,4-7、 b 6-2 减四度,一个,Ⅲ- b Ⅵ级 五至八度是一至四度的转位从和声大调的音程可以看出,除了自然音程以外,出现了四个变化音程,即增二度b 6-7,减七度7-b 6,增五度 b 6-3,减四度3- b 6,这四个音程是自然大调没有的。
4、和声小调中的音程。与和声大调一样,和声小调由于升高了第七级音,使得调式中所有与升七级有关的音程都有了变化。 (1)纯一度,七个,但七级变成了升七级
(2)小二度,三个,7-1、3-4、 # 5-6、大二度,三个,6-7、1-2、2-3 增二度,一个,4- # 5
(3)小三度,四个,6-1、7-2、2-4、 # 5-7 大三度,三个,1-3、4-6、3- # 5
(4)纯四度,四个,1-4、6-2、7-3、3-6 增四度,二个,4-7、2- # 5 减四度,一个, # 5-1 五至八度是一至四度的转位。 从和声小调中的饿音程可以看出,除了自然音程以外,也出现了四个变化音程,即,增二度 4- # 5,减七度#5-4,增五度1- # 5,减四度 # 5-1,这四个音程也是自然小调没有的。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看出和声大调与和声小调的音程数目、结构完全一样,只不过级数不同而已。它们都有四个变化音程,而且结构完全一样,即,增二、减七、增五、减四度。所以这四个变化音程称为和声调式中的特性音程。我们一定要把它们所在的级数记清楚,以便熟练掌握。 总之,和声大小调中的四个特性音程的关系是:增二度与增五度下面的音为和声大调的降六级,上面的音为和声小调的升七级,减七度与减四度上面的音为和声大调的降六级,下面的音为和声小调的升七级。 和声大调的降六级与主音是大三度关系。和声小调的升七级音与主音是小二度关系。
5、五声调式中的音程。五声调式由于只有五个音级,调式中也只有纯一、大二、小三、纯四以及它们的转位,纯八、小七、大六、小六、纯五度音程。没有小二和大七,增四和减五度音程。36页例29-4 七声调式中清乐调式中的音程与自然大调相同,不同的只是产生的调式音级(宫调式相同)。燕乐、雅乐调式一般用的不多,如果需要,可根据调式中的音级一一推算。
清乐调式:小二度,角 -清角 变宫-宫。增四度,清角-变宫
雅乐调式:小二度,变 - 变宫-宫。增四度,宫-变
燕乐调式:小二度,角 -清角 羽-润 。 增四度,润-角
二、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由稳定音级构成的音程叫稳定音程。在大小调式中,Ⅰ、Ⅲ、Ⅴ级构成的音程都是稳定音程。包含不稳定音级的音程叫“不稳定音程”。可能是一个不稳定音和一个稳定音组成,可能是两个不稳定音组成。不稳定音程需要解决到稳定音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不稳定音进行到最近的稳定音,稳定音可以保留。解决时要避免平行八度和平行五度。(方法:按首调解决,大调解决到 135,小调613)音程的稳定、不稳定与音程的协和、不协和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稳定音程都是协和音程,而协和音程不一定都稳定。
第三十讲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教学目的: 正确去解决不协和音程。准确找出各音程所属调式以及所属的调式音级。
主要内容: 一、不协和音程的解决。二、找调式中音程。
重 点 : 一、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不协和音程进行到协和音程,叫做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我们上讲讲过,在调式中稳定音程都是协和音程,协和音程不一定稳定。在调式中,所有的不稳定音或不稳定音程都要求进行到稳定音或稳定音程上去。不管协和与不协和音程,只要解决到稳定音程就肯定既稳定有协和了。实际与不稳定音程一样解决。因此,有些音程虽然协和,但它们不稳定,比如大调中的 2-4,1-4等,它必须解决到稳定音程。所以不协和音程的解决还得以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的方式去解决。 解决的基本原则:(实际在调式中,不协和音程要解决,协和音程也要解决,因为有的音程协和但不稳定)
1、不稳定音解决到稳定音,稳定音可以保留,或进行到其它稳定音。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32乐理教学等内容。 
 我们的乐理教学也理所当然地以此为主。因此,我们应当理解,学好五线 谱不仅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前提,也是学习基本乐理的主要环节之一。 第一节 音乐术语 要学习五线谱...  《乐理》教学大纲说明 1、本大纲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及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 2、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  乐理基础知识完全教程 杨昕怡 中国音乐出版社 乐理基础知识完全教程该专题是一套完整的基础乐理教程。全文系统讲解了乐理基础知识,五线谱入门教程。你也可以选择 更符合...  基本乐理教案_其它课程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不错 基本乐理教案第一章 乐音体系教学目标: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乐音体系 重点难点:音的分组、等音、自然音级...  十一中 李政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学校和音乐培训班中的乐理教学问题,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导 入乐理、学习乐理、运用乐理三个方面来探讨乐理课的教学...  乐理教学计划_中职中专_职业教育_教育专区。乐理教学计划一、教情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编著的教科书《乐理》,共 8 单元,分两 个学期授完...  基本乐理教案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第一章 音长教学目标:学习、认识音的长短,从记谱法层面对“音的长短”形成理性认识。 ...  浅谈乐理教学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浅谈乐理教学发表时间: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 理论版》2011 年第 10 期供稿 作者:孙卉 [导读] 对于学习音乐...充满魅力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 充满魅力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单元反思:
音乐知识准备:民族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的。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C
宫、 D 商、 E 角、 G 徵、 A 羽。
五声调式的特点是:
  1.缺少半音和三整音这类音程的尖锐倾向,宫角之间形成五声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小六度)。
  2.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律进行中的基础音调。
  五声调式有五种:以宫为主音的叫宫调式。以角为主音的叫角调式,其它的依次类推。
  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 在单声部及多声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稳定与不稳定是有所不同的。
  在多声部音乐中,五声调式音级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调式和声音的配置。同一调式由于和声配置的手法不同,其稳定音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多声部音乐中,必须对声的配置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明确哪些音级是稳定的。
  在单声部音乐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1级,第4级或第5级音。第1级是主音。最为稳定。第4、第5级与主音成四、五度关系,稳定性较差,但对主音有着较大的支持力。
  因为五声调式起源于中华民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种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因此我们通常也称作“民族五声调式”,还被称为“中国调式”。用五声调式创作的民歌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是各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流传下俩的宝贵财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5声调式一共有5个调式,宫商角徵羽,而每一个调式的音阶里面也只有五个音符来回重复cdega,degac,egacd,gacde,acdeg。
6声调式的音阶一共有6个音组成,除了上面的那5个音之外,7个基本音级还有两个没数的上就是fb,这里我们给f一个名字叫做清角,b叫做变宫,f与b只是一种辅助关系,所以他们不能做主音,在五声宫商角徵羽(12356)基础上增加清角(4)或变宫(7)构成六声。
排列是这么排的:宫:cdegabc;商:degabcd&&
角:egabcde
徵:gabcdeg&&&&&
羽:abcdega
清乐:1234567(五声向上和向下各加一个纯五度音7和4)&
4-1-5-2-6-3-7............
雅乐:123#4567(五声向上加两个纯五度音,7和#4)&&&&
1-5-2-6-3-7-#4..............
燕乐:(五声向下加两个纯五度音4和b7)&&&&&
b7-4-1-5-2-6-3.............
因为#4和b7是七声调式特有的,所以有#4就是七声雅乐,有b7就是七声燕乐(不用管曲子中出现5个还是6个音)..........
中国民族调式中只有宫商角徵羽(12356)才能做主音,其他音是偏音(4/#4/7/b7)..........(调式识别方法和例题略)
本单元以“北国豪情”为主题,通过让学生聆听和演唱河北、陕西、山西等地民歌,来了解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特点,以此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的热爱。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同学们熟悉曲调,感受情绪,还带领同学们分析了每首民歌的乐谱,大多同学都能将音符从低到高进行准确排列,并且能够找出乐谱的骨干因,虽然教学目标中没有提及,但是大多同学针对“五声调式”有了进一步明确地认识,甚至有同学还初步记住了“宫、商、角、徵、羽”。在“五声调式”的引导下,我又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决定歌曲独特风格的一些因素。如:陕西民歌《跑旱船》曲调高亢,情绪热烈,一些音的随意延长、衬词的运用等更加渲染了这首民间歌舞的诙谐逗趣的特征;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的《山村来了售货员》用唢呐各种不同的吹奏技法表现出妙趣横生、踊跃购物的热闹场景;《蓝花花》则以口语化的歌词、舒缓自由的节奏,表现了陕北信天游的特征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和弦在民族调式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 15:16:00
发布者:吾爱
微信号:yazhuqingxin.
课题:和弦在民族调式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
在民族调式中的&五声性和弦&则由五声音阶中各音纵向自由结合而成,是基于五声音阶之上, 其和声风格也应与五声调式旋律相互吻合。非三度结构和音除受五声旋律的影响外,方言、习惯等也左右了调式,体现在和弦中,成为民族调式和弦结构中的常用和弦,并增加了更多的风格特征,更加复杂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民族调式编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的大量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对民族调式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视觉、听觉为先导,创设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儿童歌曲伴奏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民族调式简单的编配和弦。
教学难点:自己能编配民族调式的和弦
教学策略:
1、教法:讲授法、示范法、启发法、指导法、总结评价法
2、学法:观察学习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回课导入
1、【学生分组回课】用属七和弦和弦为歌曲《蚂蚁》配伴奏
2、【师生共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3、【教师展示、讲解】
4、【导入】由学生分组展示、教师给予点评讲解后,教师评价。
三、讲授新课
(一)【教师引导】
教师在投影仪上打出什么是民族调式,以升C键开始分别为:宫、商、角、徵、羽。只要不去接触白键,我们在上面演奏的任何部分都自然成了五声调式了。
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作曲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将古曲改编成钢琴曲的
五声调式:五声调式的音阶里没有了第四级和第七级,那么,在配伴奏时应当尽可能地使用他们相邻的音来作为替换,以保证这种音乐风格的原味色彩。譬如:用sol-do-re替换sol-si-re,re-sol-la替换re-fa-la。在小调乐曲中用la-re-mi 替换la-do-mi,mi-sol-la 替换mi-sol-si。
(二)【教师讲解】
1、民族风格儿童歌曲的识别:
乐曲风格的区分:主要通过哼唱乐曲,体会曲调的特点。用首调唱法时,如果没有出现7或4,或带有倾向性的小二度运用不够明显,就要考虑可能是民族调式了。
调性分析:找到主音(通常为结束音),以主音到主音的顺序将出现的音级进行排列确定调性。
2、民族调式的特色和弦:
代替音和弦:
当调式为无声调式时,由于缺少偏音,在使用带偏音的和弦时,常用正音代替偏音来使用。
附加音的和弦
大三和弦添加大六度或大二度。
小三和弦添加纯四度或小七度。
2、把上面的几个和弦分别用到曲子中。(《大熊猫》、《欢乐牧童》)
五、作业 运用民族调式特色和弦为《大熊猫》、《欢乐牧童》编配和弦,并在G、F调上进行移调。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找教案&&微信号
微信:yazhuqingxin.
周一至周日 8:00-20:00当前位置:
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的联系与区别
来源: 联系QQ: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的联系与区别,希望对需要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的联系与区别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资料包括: 论文(3页3069字)&说明:调式是调内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的典型代表是五声调式,与西洋大小调式在表现形式、精神韵味、民族性格等方面有着迥然不同的艺术秉性,但作为音乐的两大调式体系又具有本质上的内在联系,使得二者能够取长补短,交流融合,相得益彰。 一、形式上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① 音阶结构不同:西洋调式是由七个音构成,民族五声调式是由五个音构成,没有Fa和Si。但在民族五声调式中,Fa和Si这两个音不是绝对不用,而是慎用,经常作为偏音处理,即使出现也只是做装饰音、经过音。 ② 主音的区别:西洋大调式必须以Do为主音,小调式是必须以La为主音,民族五声调式每个音都可以作为主音出现。 具体来看,中国民族调式相对于西洋调式在音名上更加复杂。同西洋大小调一样,调式名称是根据主音来确定的。 同时,中国的民族调式有三种调式音阶:1.五声音阶 2.六声音阶 3.七声音阶。
目录:一、形式上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二、民族调式较之大小调式在意韵上所表现出的民族性格特征三、大小调式与民族调式在配奏中的关系四、两种调式在音乐发展中融合互补和保持独立性作者点评:写作心得、体会、及文章所获其他评价
上一篇资讯:
下一篇资讯:
文章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调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