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蛆养土鸡营养价值和黄蟮哪个经济价值更高?

蝇蛆与黄蟮养殖&&有问有答&&滁州农网
蝇蛆与黄蟮养殖
问题:您好。我表哥在阜阳临泉县老家承包了四亩水塘,打算养殖蝇蛆和黄蟮。
但不知道相关技术。请问那里有介绍蝇蛆与黄蟮养殖的详细技术资料。
专家解答:
姚刚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蝇蛆养殖技术:  自然条件温度是蝇蛆养殖的必备条件。   20℃以下,蝇就停止繁殖或进入冬眠状态,不食不动。塑料棚也只能是季节性养殖,深秋、严冬、初春温度达不到要求,此时棚内养殖是徒劳的。   蝇蛆饲料蝇蛆生产性养殖的饲料必须是廉价的废弃物,最好是养鸡专业户自产的鸡粪。按3斤鸡粪出1斤蛆计算,生产性养殖所需饲料是很多的。如购买酱油渣,豆腐渣或其它废弃物,则成本太高,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自消能力进行蝇蛆生产性养殖最好自家是禽、鱼养殖专业户,能做到自产自销,用来降低禽、鱼的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养殖场所选址蝇蛆养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碍卫生的,因此,在选择养殖地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远离住宅区鸡粪或其它废弃物在院内堆积,成蝇入室叮爬,影响人体健康。   注意常年风向要注意当地的常年主导风向,将蝇蛆养殖场设在鸡场的下风侧,以免臭味飘入饲养室和鸡舍,影响饲养员和鸡群的健康成长。   远离水源蝇蛆养殖场必须远离自备水源和公共水源地,以免污水渗入地下,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鸡群用水。   废弃物堆放场蝇蛆生产性养殖场所,必须有专用场地,供鸡粪和蝇蛆养殖废弃物堆放,以防造成环境污染。   养殖室、棚的构筑保温室、棚的面积以每产1公斤蝇蛆按1平方米计算。室、棚过大不利于保温,过小不能保证产量。这是蝇蛆养殖的一大难题,它涉及投资问题。资金允许可构筑防寒保温室,进行常年性养殖;资金不足可搞大棚式季节性养殖。简易的室外养殖受气温和雨水影响,南方养殖时间较长,北方较短,这种方式养殖既不能保证产量,又有碍环境卫生,不宜提倡。生产性养殖的棚室构筑要注意以下几点:   防寒保温为确保棚室内温度在25℃以上,室墙要有一定厚度,门窗要严密,室内要有取暖和调温设施。塑料棚暑季温度过高,严寒季节又难以达到25℃,故不适宜养殖。   防雨避晒棚内养殖要注意防雨,以免破坏蝇蛆养殖环境。盛夏季节还要注意避免阳光暴晒,防止蝇蛆饲料干硬致使蛆虫死亡。   室、棚的具体结构、规模、形状可因地制宜,不必强行一致,适用即可。   生产性养殖管理蝇蛆生产性养殖管理大体可分为诱蝇产卵和蛆的成长这两部分。   雌蝇由于安全孵化的本能,产卵时多在富有营养物的避静处或有遮挡的地方进行,掌握雌蝇的这一习性,可用塑料方盘、罐头瓶等容器,内放营养物质(肉骨头、残汤渣、鱼内脏、西瓜皮、麦麸皮、糖液等废弃物),放在避静处诱蝇产卵,待卵孵化成蛆虫时,可移入鸡粪中让其成长。   蝇蛆成长过程中的饲养管理,要掌握蛆成熟后不再饲用饲料,开始向外爬行入土进行蛹化这一习性,及时搜集或捞取蝇蛆。   蝇蛆饲养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饲养是:把鸡粪铺在塑料布上或水泥地面上,宽80厘米,高10-15厘米,长度不限。把蝇卵或孵化的幼蛆移上后,洒水保持一定湿度,卵或幼蛆即可进行孵化成长。湿式饲养是:室、棚内修筑深30厘米、宽60-80厘米、长度不限的不渗漏的水池,池中放水,将鸡粪投入搅拌成稠浆状,移入蝇卵,即可孵化成蛆而成长。不论干式或湿式饲养,蝇蛆成长时,要及时清理蛆粪,定期更换新鸡粪,以提高产量。   蝇蛆加工保管搜集或捞取的蝇蛆要及时投入热水中烫死,然后捞出晒(烘)干,或直接拌入玉米粉碎的饲料中,及时喂饲。湿蛆拌入玉米面中不可久置以免发霉变质。   蝇蛆日产量多,晒干后要控制好水分,便于长时间保存。蝇蛆加工时,要挑出腐烂变质的死蛆,以免影响蛆粉质量。  黄鳝养殖技术:  静水池饲养的特点是水体交换量小,池底有泥土供黄鳝打洞或人工设置物体供黄鳝栖息。   饲养池的位置选择应是背风向阳,有良好水源,形状可长方形或椭圆形,大小根据饲养规模而定。池子结构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通常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地上式水泥池水温随季节变化较大,对养鳝不利,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较多采用。土池的建筑要选择土质坚硬的地点,最好在池底和池壁铺一层油毡,并且边角都要铺严,然后在油毡上铺土20厘米(池壁)和10厘米(池底),这样,既可防止池水渗漏,也可防黄鳝打洞逃逸。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设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管管径在4~10厘米,池内端口设塑料网或铁丝网防逃。   成鳝池建好后,要注水清池,其目的有两个:一是看它是否漏水;二是利用水吸收清除水泥和三合土中的有害物质。新池注排水3~5次,每次浸泡2~3天,可基本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10天后,在排干水的池底铺放20~30厘米厚的肥泥,肥泥用青草、厩肥、土壤混匀后沤制而成。池底肥泥铺好后,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供鳝池降温和黄鳝隐藏栖息。黄鳝池水深保持10厘米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0厘米。   在鳝苗放养前7天,应对鱼池进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千克生石灰,均匀泼洒全池。消毒后清洁水灌满全池。在放养时鳝苗运输容器中的水温与鱼池中的水温不能相差过大(3~5℃)。鳝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鳝苗规模大小、饲养管理条件及饲料来源的多少等因素决定。一般在小型鱼池中养黄鳝,以每平方米放养鳝苗2~5千克为好。放养的规模大,数量可相应减少,放养的规模小,数量可相应增加。饲料充足可多放些,饲料不足可少放些。因黄鳝有大吃小互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在放养时要大小规模分池放养。一定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的鳝苗放养,切忌大小混养。放养的规模最好为每尾鳝苗体重在20克左右,过小过大均不好。在鱼池中高密度养黄鳝也和运输时一样,在放养鳝苗的同时,也要适当放养一些泥鳅,在泥鳅上下窜动时可增加水中溶氧,并可防止黄鳝互相缠绕。   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应投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要。刚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黄、豆浆等,其中以水中培养的活水蚤、活轮虫最佳。因此这时主要应培肥水质,使鱼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轮虫供鳝苗摄食。如鳝苗放养密度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捞取水蚤供鳝苗摄食。以后随着鳝鱼的长大,可逐渐投喂蚯蚓、螺蚌肉等。同时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米饭、瓜果、蔬菜等。饲料中以蚯蚓的饲喂效果最好,每5~6克鲜蚯蚓可增长1克鳝肉。蚯蚓的来源除在野外采集外,还可在房前屋后的垃圾粪堆中饲养繁殖蚯蚓,以供应黄鳝的摄食。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黄鳝在自然界生长时,有昼伏夜出的觅食习惯,初养时可在每天傍晚投饲,以后逐渐提早投喂时间,经10天左右的驯养,即可在每日上午9时、下午2时、晚上6时分3次投喂,以保证黄鳝有充足的饵料。每次投喂要根据天气水温及残饵的多少灵活掌握,一般投喂黄鳝总体重的5%。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支持单位:安徽农网
主办单位:池州农网
版权所有&池州农网信息中心
&推荐使用 IE6.0以上版本 分辨率 因为要用猪粪便来繁殖蝇蛆,请问如果养1000支土鸡的话,又需要饲养多少头猪才能满足蝇蛆的繁殖呢?谢谢!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蝇蛆的药用价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