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做的释迦牟尼佛指舍利 香港金塔价值多少十几十

沙滩排球:调查总队内部人员可以从A省调到B省吗
,我曾经听过他唱歌,也看过他的演唱会,他是我最喜欢的歌手,我很羡慕他。”苏星说道。“你们在一个城市,按理说,近水楼台先得月,郑潇已经成名了有一段,你若是很喜欢他,崇拜他,为不睡着,这金龙并不是实体,而是虚影的状态,不过这影子凝如实质,气势如果爆发开的话,估计比化神期修士的元婴还要强悍。沉睡之中,这金龙虚影正在一大一小的变化,收缩起伏,就好像呼吸一样很平衡,不过,
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接着身体一轻,已经飞起来了,巨大的疼痛传遍全身的同时,后背连续撞上了两人,骨头碎了的声音刚刚传入耳中,意识已经失去了直觉。碰!碰碰!看着烂麻袋一样摔在十
对方眼神的变化,似乎对方眼睛的焦点,仅仅只注视着的眼球表面,谁都身体在车厢里轻微的晃动,两双眼睛之间距离的变化,对方眼球的焦点,却也随时在变化的,但是那焦点,却如同被一只无形的线牵着,无论双方个人生活,谢谢这一段你对我极其我妈妈的帮助,,我会签下离婚协议书!”放下了这句话,夏子珊转身,跑向了楼梯口,她绝不会答应风漠刚才的要求,她付出的是感情,是爱,不只是身体!风漠定定的站在原地,并没有追,看着夏子珊的身影消失在那楼梯口,他
关键词:沙滩排球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佛指舍利赴台供奉瞻礼特辑 法 音 2002年第4期 (总第212期) 第20页
佛指架金桥 宝岛沐佛恩
——佛指舍利赴台供奉瞻礼纪实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古印度拘尸那城附近的娑罗双树林间涅槃,荼毗后获舍利四斛八斗。附近八国闻讯,竞相前来迎请舍利归国供养,几至干戈相向。后经香姓婆罗门劝喻,遂将舍利均分成八份,由八国迎回,各自起塔供养。
  二千三百年前,孔雀王朝著名的护法名王阿育王统一五天竺,开启罗摩伽国以外之七塔,取佛舍利盛于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宝塔,其塔统称阿育王塔。数百年间,崇佛各国受其影响,蜂起效法。据唐初释法琳《破邪论》记载:
  “佛既去世,弟子等以香木焚身。灵骨粉碎,大小如粒,其色红白,击之不坏,焚之不焦,每有光明神验。灭后百一十六年,有阿育王以神力分佛舍利,使于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宝塔,今洛阳、彭城、扶风、蜀郡、姑臧、临淄等皆有塔焉,并有神异也。”
  扶风阿育王塔(今法门寺真身宝塔)相传即为阿育王遣鬼神所建宝塔之一,塔内供奉释迦牟尼佛惟一存世之指骨舍利一枚。宝塔南面秦岭太白山巍峨高耸,其下渭水蜿蜒如带,素有“面太白而千叠云屏,枕清渭而一条翠带”之誉。
  法门寺创建于东汉,位于古城西安以西一百余公里,初名阿育王寺,隋代改为成实道场。唐武德元年(618)奉敕更名为法门寺,取“三藏为法宝,为诸法之门”义。景龙四年(710),唐中宗皇帝又更名为圣朝无忧王寺(无忧王即阿育王)。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法门寺上空呈现五色祥云,遂更名法云寺。唐末曾一度更名为重真寺,但法门寺一名历史最为悠久。
  李唐一代,法门寺佛指舍利曾六次被迎请入宫供奉。
  第一次迎奉佛指舍利是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唐贞观年间佛指舍利曾被请出,屡显灵异。世传舍利塔当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安。唐高宗遣高僧智琮、弘静迎奉佛指入宫,但要求须出现瑞相。智琮于舍利塔下诵经绕佛十天仍无灵应,为表虔诚,遂燃臂供佛,终于感得瑞相,舍利塔下三尊佛像从足下开始放光。佛指舍利遂首次被迎奉入宫。
  第二次迎奉佛指舍利是从武周长安四年(704)到中宗景龙二年(708)。武则天命凤阁侍郎崔玄暐和法藏法师到法门寺迎奉佛指。法藏等入塔行道七昼夜,才启发舍利。除夕日舍利至西京崇福寺,次年正月十一日舍利被迎入神都(即东都,今洛阳),置于明堂。正月十五日,武则天身心护净,虔诚请法藏奉侍,普为善祷。后中宗遣法藏等造白石灵帐一铺入塔,供养舍利。
  第三次迎奉佛指舍利是在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肃宗敕僧法澄、中使宋合礼、凤翔府尹崔光远迎请佛指入长安内道场。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迎奉舍利有祈愿“兵革早息”之意。
  第四次迎奉佛指舍利是在唐德宗贞元六年(790),这时唐王朝经安史之乱打击,元气未复,德宗皈依佛教并奉迎佛指于长安,先在内道场供养,再移驾京都诸寺。
  第五次迎奉佛指舍利是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宪宗启塔,亲奉香灯,舍利先在禁中供奉三日。宪宗夜里看到佛指舍利大放光明,满朝百官伏地叩贺。后佛指又送长安各佛寺,王公士庶奔走膜拜,甚至燃顶、燃臂、燃指以为供养。
  第六次迎奉佛指舍利是在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这次迎奉声势浩大,供品最多。当时从长安到法门寺二百里车马昼夜不绝,饮食随时供应,沿途设置了数以万计用许多金玉珠翠装饰的浮图、宝帐等物。仪仗车马由皇家禁军引导,文武大臣护卫,名僧大德供奉(其中包括许多天竺、日本等外国僧侣),成千上万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旌旗蔽日,赞呗盈天。长安万人空巷,倾城参加。皇帝亲临安福门城楼顶礼迎拜,百官士庶沿街迎候,真可谓:举国上下争迎拜,倾城遍野持香华。这次迎奉是唐代最后一次迎请佛指舍利。
  佛指舍利被请回地宫后,此后再也没有开启过。后来唐塔倒塌,明代另建一座砖塔,但唐塔地基未曾发掘。1981年明塔坍塌半面,文物部门于1987年4月进行修复,发现了唐代地宫,并开始发掘。法门寺地宫建制模拟帝王陵寝,为窑洞式石质建筑,唐朝几代帝王都曾予以修葺,懿宗时又加以扩建。地宫全长21.12米,面积为31.84平米。整个地宫由踏步台阶、平台、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七部分组成,从地宫入口沿45°台阶向下走20级,便是一个平台。平台东西长1.95米,南北宽1.75米,由五排方砖铺成。平台尽头有八块封门石,石后是双扇青石门。石门高1米,门上有大铁锁。门楣上有顶石,顶石上有一块梯形石,刻有两只迦陵频伽鸟。打开石门是隧道,隧道后是第二道石门。石门为两块石碑堵住,其一是《志文碑》,其二是《物帐碑》。二碑后是双石门。进入双石门,便是地宫前室。前室中心是汉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和金毛双狮像。过了第三道石门就进入了中室。室中央是汉白玉灵帐和香炉等物,一枚舍利影骨就安奉在中室灵帐内。打开第四道石门是后室,后室中有禅杖等物。在后室中发掘出一个地下秘龛,秘龛中供奉有佛指舍利灵骨。
  法门寺地宫内一共发现了四枚佛指舍利,其中一枚为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称为“真身舍利”或“灵骨”,其余三枚称为“影骨”。
  真身舍利(灵骨)为释迦牟尼佛真身左手中指指骨,其色微黄,有裂纹和斑点。发现于日,被秘藏在地宫后室正面墙根下的泥土中,为五重宝函所包裹。据发掘者介绍,刚刚出土时,灵骨因在液体中浸泡千年而使骨质松软,而且还有白色小霉点附在灵骨之上。
  第一枚佛指舍利影骨发现于日凌晨一时,位置在地宫后室,为八重宝函所包裹;第二枚佛指舍利影骨发现于日,位置在地宫中室,被供奉在一座汉白玉灵帐之中,为两重宝函所包裹;第三枚佛指舍利影骨于5月12日在地宫前室发现,被供奉在三重宝函之中。
  在长安、咸阳、扶风这片古“周原”大地上,历史赋予了它太多的神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瓦都能诉说出无尽的故事。公元2002年春,随着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供奉的协议文本由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主任委员星云法师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在香港正式签署,这件由海峡两岸众多佛教界人士多年努力促成的盛事,终于因缘成熟。佛指舍利将远赴台湾供奉的消息再次轰动了周原大地。
  3月22日,在通往扶风县的高速公路上,一列长达二公里的车队风驰电掣般驶向西北,这是台湾佛教界佛指舍利恭迎团与大陆佛指舍利赴台供奉护送团、护法团的成员前往法门寺参加佛指舍利赴台供奉启程法会。下午3时,车队抵达法门寺,最先走下的是身披袈裟、来自海峡两岸的僧众,随后是数百位身着红上衣的台湾居士。整个广场顿时红黄一片,光彩耀目。这红黄之色排成一列,在夹道欢迎的队伍中鱼贯而行,依次步入法门寺山门。
  恭送法会由大陆佛指舍利赴台供奉护送团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主持。台湾佛教界佛指舍利恭迎团团长星云法师在佛指舍利前诵读了《佛指舍利来台祈愿文》,并与法门寺方丈净一法师等进大殿拈香。两岸四众弟子在佛指舍利前敬献香花后,星云法师、惟觉法师等台湾高僧大德参拜了法门寺真身宝塔及地宫。
  翌日晨9时,咸阳机场旗幡飘动,佛号声声。供奉佛指舍利的金塔被安置在一辆可升降的彩车上,彩车在一位手托香盘的法师引导下,沿着红地毯缓缓驶向港龙航空公司巨大的空中客车专机。台湾佛教界佛指舍利恭迎团与大陆佛指舍利赴台供奉护送团、护法团的高僧大德们分列红地毯两侧,双手合十,口诵佛号,目送佛指舍利金塔升上十几米高的机舱舱口。佛指舍利金塔安奉完毕后,台湾星云法师、惟觉法师、吴伯雄居士、廖正豪居士和大陆圣辉法师、净一法师、叶小文先生、刀述仁居士等共四百余人分别登上两架专机,护持这一佛门重宝飞向海峡彼岸。
  2月23日下午1时45分,佛指舍利专机在转道香港小停后,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在万众齐诵佛号声中,佛指舍利金塔自飞机舱口徐徐降下。在机场举行的交接仪式上,台湾恭迎团团长星云法师与大陆恭送团副团长刀述仁居士分别在佛指舍利交接文本上签了字。
  从信佛多年的居士中挑选出来、担当佛指舍利护侍任务的金刚护法们抬着佛指舍利金塔,通过夹道欢迎的人流,将金塔安奉在一辆专门设计的彩车上。彩车有十多米长,车头装饰成一间屋舍,瓦楞、兽脊俱全。车上一前一后塔建两座牌坊,牌坊横额书“佛指舍利”四字,立柱各面皆有楹联。两座牌坊中间是座彩亭,亭内安奉佛指舍利金塔。金塔四角各立一位护法僧,彩亭之后立八位护法僧。彩车上还有四顶伞盖。车行时,伞盖上的五彩旒苏便不住摇曳,似与夹道人群招手致意。车身四周围以仿石栏杆,鲜花环饰。彩车庄严华贵,望之令人心生欢喜。在四众弟子的簇拥护侍下,彩车缓缓驶入台大体育馆。下午5时30分,在台大体育馆隆重举行了佛指舍利安座法会。
  24日上午10时,盛大的佛指舍利迎奉法会在台大体育馆举行。台湾佛教界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和大冈山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以及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国际佛光会的高僧大德、护法居士齐聚台大体育馆。如此盛大的集会,如此空前的合作,在台湾佛教界绝无仅有。在佛陀的慈光普照之下,佛弟子们终于消除了隔阂,携起手来。
  迎奉法会上钟鼓齐鸣,佛前献上香、花、灯、果和音乐,全体高唱《佛宝赞》:
  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
  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
  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
  赞佛毕,星云法师宣读《佛指舍利来台祈愿文》。他以深情、低缓的声音读道: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海峡两岸的信徒,
  云集在您的真身舍利座前,
  向您礼拜,向您赞颂。
  您融合了我们两岸信徒的心……
  祈愿文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使大家心中充满了感动与法喜!
  随后,星云法师代表台湾佛指舍利恭迎团致词。他说,佛陀的慈光照亮了海峡两岸的航路,使两岸有了此次殊胜因缘。愿大家珍惜这一因缘,让华夏之光与佛陀之光交相辉映,让所有中国人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大陆佛指舍利恭送团团长圣辉法师在致词中说,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同祖同宗,大陆佛教与台湾佛教亦同根同源。此次佛指舍利赴台是中华民族一大喜事,希望两岸佛教徒团结在佛教五色旗下,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恭送团顾问、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也指出,佛指舍利赴台供奉缘于过去诸山长老种下的善因;此次佛指舍利赴台巡礼种下的善因,将来一定能为两岸交流结出善果。
  法会结束后,信众瞻拜佛指舍利活动开始。等候在外的信众已从台大校园排到新生南路,甚至到达罗斯福路。从队尾排到佛指舍利前需等候两个小时,许多人瞻拜过一次佛指舍利后,又从头排起。其情其景,令人感动!
  2月26日佛指舍利自台湾大学体育馆移驾至台北县三峡镇金光明寺。2月26日至3月3日是佛指舍利在金光明寺的供奉时间。
  佛指舍利在金光明寺供奉期间举办了两次重要法事活动。一次是星云法师在佛指舍利前为一万多名信众授皈依。当日,金光明寺内人山人海,楼上楼下、阶上阶下跪满了人。大家虔诚皈依三宝,忏悔罪业,希望佛陀常住心中。参加皈依的善信都非常珍惜在佛指舍利前皈依三宝的殊胜因缘。
  另一次活动是2月28日举行的献灯祈福法会。日落时分,金光明寺内燃起千万盏琉璃灯,所有与会者人手一灯。在心定法师引领下,口诵: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众善信今晚何其有幸,能够在佛指舍利前献上明灯一盏,供养释迦牟尼佛,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佛陀的慈悲智慧之光,也将驱除众人心中的痴暗,开启智慧,使大家的心中充满光明。“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但愿所有众生远离黑暗与昏蒙,都能获得光明和智慧。
  佛指舍利第三个供奉地是佛光山。在佛光寺的供奉分为两次:一次从3月3日至3月15日;另一次从3月26日至3月30日。中间9天佛指舍利移驾中台禅寺。3月3日佛指舍利自台北县小港机场起飞直抵高雄。从高雄机场到佛光山,沿途十余万信众摆设香案,跪迎佛指,一千多辆大型旅游车分列道旁。长达数里的佛指舍利车队浩浩荡荡,缓缓而行。至佛光山下,因道路狭窄,信众跪迎道边,使得车队行进受阻,行驶甚慢。抵达佛光山时,早已华灯一片。佛指舍利第一次到佛光山,安奉于选佛场内的云居楼二层。佛指舍利第二次到佛光山是从中台禅寺出发,安奉地改在了大雄宝殿。佛指舍利金塔从佛光山山门外的专车上抬下,然后进山门,再进不二门。近四百公斤的舍利金塔要抬上数百级高坡绝非易事,且不说重量,单是掌握金塔平衡便有学问。佛光山为此设计了一乘小轿,轿杆可改变角度,使金塔不致过度倾斜。从山脚至山顶,护法金刚须中途换人。从他们额头如雨的大汗和紧绷的面部肌肉可知其劳累程度,但令我感动的却是护法金刚们眼中流露出的无比幸福和快乐。
  佛指舍利在佛光山供奉场所不同,开展的活动也不尽相同。
  云居楼二层为一广厅,宜于信众依次礼拜。大雄宝殿前是绿茵广场,宜于开展大规模的活动。从3月26日至30日,星云法师在广场上主持了四次有上万人参加的活动。除一次皈依仪式外,还有为“菩提眷属”的祈福典礼、为全台湾120所学校二千名男女学生举行的“成年礼”、为幼稚园幼童举办的“成长礼”。所谓“菩提眷属”是佛光山对人间夫妻的美称,无论是新婚夫妇还是多年伉俪,一律称为“菩提眷属”。举办活动的那天,上千对老少夫妻云集大雄宝殿前,聆听星云法师讲开示。“菩提眷属”中,有八旬伉俪,有燕尔新婚的年轻夫妇,也有不少对身着结婚礼服、拖着白色婚纱,赶在佛指舍利前举行婚礼的青年男女。特别是为幼儿们举办的活动,从各地赶来的数千名幼稚园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敬佛、礼佛。星云法师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亲切地给孩子们讲述佛陀的故事,要孩子们向慈悲伟大的佛陀学习,长大后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从那一双双纯洁专注的明眸中,我知道在他们小小心灵中已种下了善根,将来一定会结出善果,善缘将伴随他们一生。在台湾,我们经常能看到小孩子随同父母参拜佛指舍利,无论是乡间泥土之路,还是寺院坚硬的石板上,随时可见他们小小的身影在顶礼膜拜。我先后两次赴台,特别有感于台湾人待人的亲切与礼貌。现在我终于明白,当我们一些成人还在补习“您好、谢谢、再见”这几个词时,台湾的儿童早已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它们。
  3月15日至17日,佛指舍利在台中梧棲体育场供奉,这使得台湾中部的信众有幸能瞻礼佛指舍利。但因为供奉期较短,直到17日中午佛指舍利启驾前还不断有扶老携幼的人群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体育馆显得太小了,人们就等在广场上,希望佛指舍利启驾时能从远处顶礼遥拜。
  佛指舍利下一个供奉地是中台禅寺。中台禅寺住持惟觉法师带领中台山四众弟子来到体育场恭迎佛指舍利。从梧棲体育场到中台禅寺大约有80公里的路程。为了满足沿途信众瞻拜佛指舍利的愿望,佛指舍利金塔全程安奉在敞篷彩车上。法驾启动,万人跪送。车队非常长,简直无法估计这支车队中有多少辆汽车,因为没有人能同时看到它的首尾。除开道警车和舍利彩车外,其他车辆一律是双层大型轿车。车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佛光山恭送佛指舍利的车辆,另一部分是中台山恭迎佛指舍利的车辆。道边跪拜的信众一等佛指舍利彩车通过,便赶快起立向我们挥手致意。透过车窗,从他们唇齿间的动作中,我知道他们在喊“感恩”二字。台湾佛教徒中流行互道“感恩”。感恩的含义很广,感佛陀恩、感国土恩、感父母恩、感一切可感之恩。台湾人说,佛指舍利来了,就是佛陀来了;也有人说,给我们送佛舍利的人来了,就是我们的恩人来了。此次随同佛指舍利赴台的大陆人员共有四批:佛指舍利恭送团、护法一团、护法二团、佛指舍利迎归团;另有两位全程随同人员。我相信他们都会深切感受到台湾同胞对祖国亲人的深情厚谊。正如圣辉法师所说,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同根同源,大陆佛教与台湾佛教同祖同宗。手足相逢自然倍感亲切。
  车队行进非常缓慢,一是佛指舍利不可颠簸,二是不可拂了沿途礼拜信众的感情。一路上我们不停地向车下的信众挥手致意。对车下人而言,车队再长,总有过完的时候。但我们的眼前却始终晃动着招手致意的人群!
  车队从下午一时半出发,用了5个小时才到草屯。此刻街上已灯火通明。草屯是闹市,人们打着恭迎佛指舍利的旗帜前来瞻礼佛指。车队太长,不得已被多个十字路口所截断。我从双层轿车上下来,登上了佛指舍利彩车,我须把沿途情景拍摄下来。车上的台湾朋友告诉我,车队即将经过一个不平常的地区——9·21地震重灾区。我的心情不由沉重起来。
  车队启动,慢慢通过繁华闹市。彩车原定于傍晚抵达中台山,至此路只走了一半。前边的景象渐渐冷清起来,灯光也愈来愈稀。但路边仍不时闪过三五香案,在摇曳的烛光里,隐约可见跪拜着的人们。他们之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手拄双拐的残疾人,有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孩子,甚至有被主人握住双爪向佛指舍利遥拜的小狗。一位母亲一手拿着一把鲜花、另一手拉着小女儿从路边跑来,她们追到舍利彩车旁,送上鲜花。我们接过鲜花,把它放到佛指舍利金塔前。我想那对母女今晚一定非常快乐,因为寄托她们美好心愿的鲜花将一直伴随佛指舍利到达中台禅寺。
  车队进入9·21地震重灾区,崩塌的山体、遍布的乱石、深陷的地面,无言地诉说着那次不堪回首的劫难。此时已将夜半,四野寂然,唯有佛指舍利彩车上播出的赞佛曲在山间回荡。这支悠缓深情的佛曲令人闻之感动。在这荒僻之地,瞻礼佛指的人虽已不多,但我知道,死于那次地震的数千冤魂会赶来躬逢盛会,也许此刻正簇拥在荒草之中沐浴着佛陀的慈光。
  不知不觉我已在舍利彩车上站立了6个小时。当车队行至一排排劫后余生者的临时寄居处时,中台禅寺已近在眼前了。
  万千盏灯辉映的中台禅寺,犹如一座琼楼玉宇,高耸入云的尖顶上放射出万道光芒。山门口是一座晶莹剔透的夜明宝塔。塔壁四周是玻璃佛龛,每座龛内供奉一个水晶棺,棺内是仿制的佛指舍利。显然这是为迎接佛指舍利专门设计的。惟觉法师在山门内率领全山四众弟子数万人恭迎佛指舍利的到来。此时是凌晨一时半,万千信众恭候在此已经十多个小时了!佛指舍利安奉完毕是清晨四时半,惟觉法师在佛指舍利前的开示才刚刚开始……
  佛指舍利在中台禅寺供奉9天,其间的所见所闻令人感叹。首先是中台禅寺的建筑,五十亿新台币,相当于十多亿人民币的造价,谱写了寺院建筑史上的大手笔。全世界最优质的石料几乎都用上了,最先进的技术也都用上了,甚至在设计上还吸收了天主教、伊斯兰教的风格!惟觉法师曾亲自带我们用了三个小时参观中台禅寺,虽然我们尚不能完全理会他的用意,但老和尚的魄力、包容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却不能不让人叹服!中台禅寺另一件让我震惊不已的事,是我目睹了两次上千人同时燃臂供佛的情景。燃臂、燃指、燃顶供佛的做法在我国佛教徒中曾经十分流行,而且历史也很久远。轻者烧出香疤,重者可能将臂、指燃断,造成残疾。毁伤身体恐违佛陀慈悲本意,所以上个世纪80年代,大陆佛教界废止了这一旧俗,但却在台湾保留下来。此次大规模的燃臂供佛大概多少是受到法门寺历史上燃臂供佛事迹的影响。唐显庆四年智琮燃臂供佛之事上文已有叙述,其实在智琮之前史籍中还有二次记载:智琮燃臂前一年有贤首国师法藏在法门寺塔前燃指供佛;再上推11年,有法门寺僧惠恭在舍利塔前燃二指供佛。
  中台禅寺燃臂现场设在佛指舍利供奉地。第一次有一千八百人参加,出家弟子在前,俗家弟子在后。众人跪下去捋开衣袖,伸出小臂,由僧人负责执行点燃。程序是先在臂上涂抹一层糊状物,再把一截截小小的香头立于糊状物上,一般为三截,立稳后即用长香点燃。当香头燃尽,臂上便出现微红的疤痕。几日后疤痂脱落,皮肤上会留下一粒粒泛白的斑痕,这斑痕将伴随终生。
  跪满千人的大厅里,数千截香在臂上燃烧,冲天而起的佛号催落一颗颗热泪,这是感恩的泪、欢喜的泪。我想所有在场者,无论是燃臂的还是没有燃臂的,都不会忘记这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时刻,不会忘记佛指舍利的福德恩泽!我没能跪下燃臂,但那万千截香都像燃在了我的身上,使我往劫无数罪业灰飞烟灭……
  3月26日,佛指舍利又要移驾了。高山族歌舞团的青年们已经一遍遍在山门外作舞供养了;舞狮人和大头娃娃在广场上蹦一阵子就忙把面具摘下,探出脑袋望望大厅门口,他们怕在昏头昏脑中失去最后看一眼佛指舍利的机会;大厅门口一东一西各有两个巨网,巨网里是上万个气球,执网人紧紧抓住绳索,只等佛指金塔一出现,便把万千五彩气球放飞晴空;草坪上21个大爆竹也已码放整齐,这里没有礼炮,它们就是礼炮,它们要用21声巨响向佛陀致以最高敬意;广场上铺着红地毯,红地毯直达山门外,两侧已站满了捧花执香的恭送者。因为人太多,我已无立足之处,于是便登上楼顶准备从高处拍摄佛指舍利离去的情景。我把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备好,盘算着如何快速转换使用。当佛指舍利金塔出现在大厅门口时,一瞬间万千气球腾空而起,遮天蔽日,令人目为之眩;礼炮震天,烟雾四散,令人心为之动;佛号声声,如咽似哽,令人鼻为之酸。我俯身下望,只见人头攒动,缁素分明,蔚为奇观,大家一齐簇拥着舍利金塔慢慢移动。慌忙中,我按了几下快门便飞身下楼。来到广场,佛指舍利已移至坡下。广场上许多信徒长跪不起,泪眼涟涟望着远去的佛陀真身舍利!我的泪一下涌上眼眶。但我不能让它流出来,模糊泪眼如何取景呢?我要把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带回大陆,带给大陆佛教徒,让他们也能共享法喜!但是当我看到更多泪眼的时候,我的泪便再也抑制不住。记得上次泪洒佛前是在1996年,当时我护送佛牙舍利到缅甸,看到全缅甸佛教徒敬献的珍宝装满一条特制的彩船,通过钢缆送上高大的佛牙塔顶,我便不由得泪如泉涌。此次在台湾我有职责在身,不能过于激动。我非常羨慕国际佛光会会长吴伯雄先生,他在十万人恭送佛指的大会上说,这次迎请佛指舍利,他已二十几次热泪长流。吴先生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只有父母去世时流过泪,其他时候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失败都不曾流过一滴泪,但这次却有流不尽的感动之泪!台湾《人间福报》上也刊登过一篇报道,上面说有位女居士见到佛指舍利后,好象看到久别的父母,不觉哭倒在佛指前。
  佛指舍利就在这饱含深情的泪的队伍中移出山门,移上高速公路。
  3月30日是佛指舍利在台湾供奉的最后一天。下午4时,佛指舍利从佛光山移驾到高雄体育场。台湾佛教界将在此举行隆重的恭送佛指舍利大会。一诚法师、净慧法师、刀述仁居士等率大陆佛指舍利迎归团出席了大会。
  可容纳几万人的体育场早已座无虚席,这里没有入场券,没有维持秩序者,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入场,也可以随时退场。人们看不到佛指舍利,甚至看不清舍利坛上高僧大德、名流显贵的面目。尽管有舞狮的、击鼓的、献灯的、献香的、献花的人一队队的轮番上下,尽管有星云法师平和慈祥的法语和净慧法师典雅高妙的回向文疏萦绕耳际,但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人们只愿远远地守望着佛指舍利,尽可能久的沐浴在佛光中。在这惜别时刻,还有什么比与佛陀心灵交融更重要呢!
  不知什么时候,体育场内的灯熄了,场上场下数万盏捧在手心的莲灯散发着圣洁的光芒。我从体育场最高一层看台俯身下望,突然觉得一切都那么的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是佛教徒常说的话,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有深切体会。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件事可以让海峡两岸的同胞像今天这样心连心;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件事能让两岸同胞的感恩之泪往一处流。但是,一枚无言无语的佛指舍利却让我们做到了。大家说这是因为佛指舍利带来了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我想,这慈悲的含义是要我们念及血脉相连的同胞之情,不要兄弟阋墙;智慧的含义是要我们用最理想的方式使两岸携起手来,追求和平统一。良宵胜会,这声声佛号、依依深情,代表了十三亿中华儿女的美好心声。我期待着更多不可思议的殊胜因缘降临神州大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