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的讲解视频水陆法会讲解

关键字:佛光山;万缘;水陆
传真:010-13&& 信箱: && QQ:
吉祥宝塔迎请:&& 010-26&& 010-
投稿:010-05&& 信箱:(国内)(国际)&& QQ: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9B-11C&&邮编:100011&&
Copyright 1999 - 2011 佛教在线&&&&义工报名QQ:All Rights Reserved Chinese Buddhism Online佛教水陆法会/陈天权
  图:宝莲禅寺水陆法会的送圣场面壮观  上周五我由大屿山的石门甲徒步登上昂坪的宝莲禅寺,碰上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它与盂兰胜会或太平清醮有点相似,目的都是超度水陆空一切亡魂,同时追荐祖先,并认为透过法事可将功德回施信众自身。不同的是水陆法会为期较长,参与仪式的僧侣较多。  佛教进入后,迅速融入本土,便利传播,致令佛教逐渐汉化,贴近各个阶层生活。此举令到土生土长的道教备受威胁,歷史上曾引发佛道之争,但同时又彼此观摩,相互影响。譬如佛教在祭祀中焚烧纸钱、纸马和奏疏,便是沿自道教。  从宝莲禅寺贴出的水陆法会时间表,可见法师连日来在外坛和内坛进行密集的法事,包括诵经拜忏和上供。其中三天更于凌晨一、二时起床,进行“请上堂”(请诸佛菩萨莅临法会)、“供上堂”(以供品表达虔敬)和“告赦”(期望诸神大赦)仪式,接?两天的下午进行“请下堂”(请六道众生前来)和“供下堂”(期望众生饱满)仪式。期间分三晚施放“瑜伽焰口”,破除饿鬼众生障碍,使之得享饮食。  最后一日送圣,“圣众请归云路,众生往生净土”。百多位僧人和信众列队步出外坛,旗旛摇曳,灯龙影照,场面壮观。法师将法会的文告、符牒和长生禄位等放入纸船火化,象徵为“上下堂”送行,一切亡灵往生极乐世界,而七昼夜的水陆法会亦告功德圆满。
责任编辑:大公网
相关阅读: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什么是水陆法会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什么是水陆法会
什么是水陆法会
  一、什么是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佛教所有法会中最大,最殊胜的法会。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其意义逐句解释如下:
  1、 [法界]是指诸佛与众生本性平等,理常一故,通称法界。
  2、 [圣凡]是指十法界中的四圣,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 地狱﹑饿鬼﹑畜生。
  3、 [水陆]是指水陆空三界众生居住受报之处。空中飞行之众生须依陆地而休息,故 包括于陆地而称水陆。
  4、 [普度]是指悉皆度化六道众生,使之解脱饥饿之痛苦。
  5、 [大斋]是指不限制的给予众生饮食。
  6、 [胜会]是法施之意。除布施众生饮食外,又有诵经持咒之法施,令受苦众生心开意解,得法水之滋润,故名胜会。又[会]者聚集之意,教渡者与被教渡者集会于一堂, 饮食与佛法都在一起,故名为会。即是说,藉者启建水陆法会普度大斋之功德,超 度六道中受苦众生,使之离苦得乐,趣入佛道。
  水陆法会分为内坛佛事及外坛佛事,若论法事内容,重点则在内坛。内坛佛事从法会第三天凌晨二时起, 可以说内坛佛事主要是与四圣六凡交流,是整个水陆的心脏。由于内坛佛事繁重,加上主法者必须专心观想,因此内坛必须结界,以防外人闯入坛场,故由坛主以上之功德主,代表所有功德主参加礼拜佛事。
  内坛佛事:
  1、 [结界洒净]——洒净坛场内外,恭请诸佛﹑菩萨等圣众光临坛场。
  2、 [发符悬旛] ——四大内修菩萨行,外现神王身的使者手持符牒﹑疏文,往天﹑空﹑地﹑冥去昭请众圣神灵后,升扬写着[启建十方法界四圣六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 道场功德]的宝旛。
  3、 [奉请上堂] ——恭请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明王﹑婆罗门仙﹑梵王帝释一切 尊神等众。
  4、 [奉供上堂] ——备办美味素斋,恭请诸佛﹑菩萨﹑一切圣贤等众,光临坛场纳受供 养。
  5、 [告赦] ——祈求释梵二天主赦放被禁六道群灵,莅临法会,听经闻法,发菩提 心,袪除忧患得安乐。
  6、 [召请下堂] ——召请五岳河海大地鬼神﹑地狱众生﹑无主无依诸鬼神众﹑六凡众 生等,来受法味饮食,同沾法益。
  7、 [授幽冥戒] ——引导亡灵忏悔从前所造恶业,发愿改过行善,进求戒法。
  8、 [供下堂] ——备办美味素斋,宴请六道群灵,并为其诵阿弥陀经及念佛,令往生 西方净土。
  9、 [圆满供] ——备办美味素斋,普同供养四圣六凡。
  10、[圆满香]-----殷请六道群灵,忏悔业因,念佛求生净土。
  11、[送圣]-------佛事功德圆满,恭送诸佛菩萨及圣贤等众。
  外坛:七大坛口:大坛 (梁皇坛)、药师坛、净土坛、诸经坛、法华坛、华严坛、楞严坛
  二、“师父,常听人家说水陆法会,究竟什么是水陆法会呢?”
  师答:“水陆法会是请鬼道众生吃饭,不论是水中、陆地或空中的一切亡灵,都可以得到食物。它的缘起于梁武帝时代,有一次他做了一个梦,一位高僧指示他说,若要救渡广大众生,必须办一场超渡施食的法会,这种法会的功德利益是非常殊胜的。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弟子阿难有一次遇到一个恶鬼托梦给他说:三天以后你会到饿鬼道去报到!阿难一听就非常紧张,问佛说:‘我该怎么办呢﹖’
  佛说:‘那你就做施食来化解这一场劫难!’施食,我们知道是给鬼道众生吃的,佛陀就教阿难这么一招,结果三天以后不但没有去报到,还活了一百多岁。因此施食暨可帮助这些饿鬼道众生离苦得乐,又可以延年益寿,何乐不为呢。水陆法会沿袭至今已二千多年了,它主要目的是渡鬼道众生,当然六道都可以渡,因为活的、死的都是一条灵,只要能够超越心灵的一个结,就可以称之为超渡,所以超渡的东西不一定是对死人而已,对我们活人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化。十二部大藏经里面的精华,都融汇在水陆仪轨中,这其中包涵了最精湛的佛法,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大圆满的施食法。这个法,在佛教里面是最大、最隆重的,所以能够幸运的参与水陆法会,是大家的一种福气!”
  三、“请问师父,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参加水陆法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师答:“现代人的共同烦恼就是社会乱,家庭不和谐,钱财也不怎么如意,主要是因为伦理式微了,中国人向来是最重视伦理的!祖先就是伦理、就是传承,所以我们重视超渡也就是重视伦理,只要祖先有灵,自然就会财源滚滚、时来运转。所以说,超渡不但是内心孝道的表征,更能让家庭和协;常有人觉得家庭不圆满?就是有鬼在捉弄,祖先在捣蛋,所以我们就帮祖先、鬼道众生超渡,将善缘俱足,帮助家庭和合,帮助孩子升学成功,在这一年之中顺缘多,逆缘少,很多福份自然就会到来,何乐而不为呢?”
  四、“请教师父,为什么每年都要办水陆法会,难道无法超渡过去吗?还是我们有这么多的祖先,需要一直不断的超渡?”
  师答:“你知道一秒钟有多少众生往生吗?一秒钟有多少人出生吗?在这浩瀚宇宙之间,一秒钟无量无边,数不尽的众生在里面生死轮回,你说我们超渡有没有度到人?每度必有,对不对!每次超渡你一定度得到,那一个不是我们过去生的父母。你想想看,你天天度、做梦也在度,都还嫌时间不够!参与水陆法会,是一个能够让你生福、生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共修,七天在一起共修,成千上万的大家一起共修,所以水陆法会是非常殊胜的。你可以感应到菩萨、佛跟我们一起存在的一个感觉。到了水陆法会,你可以感应到菩萨跟六道亲冤在那里,你参加的愈多,就愈容易感应,也就愈能够看到当下。”
  五、“参与水陆法会的亡者,如果能有所获益,他们能得到的具体利益到底是什么?”
  师:“具体的利益就是超越他所受的苦。以一个还没有投胎的众生而言,他沦落到饿鬼道及地狱道的机会比较多,他们所能获得的具体利益,就是藉由法会的功德利益来超越他所受的苦,让他能够出世,能够去投胎!没有办法投胎是很苦呀,所以像鲑鱼一样,不管再怎么苦它也要爬到水源头去,去投生,免于三恶道。所以若能助他们一臂之力,他们会很感恩的。”
  六、“水陆法会是不是冥阳两界都能获利?那么法会过后,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师答:“水陆法会的功德利益是冥阳两界都能获利的,因此举办水陆法会之后,社会会比较祥和。什么叫鬼呢?是看不到的一种无形的一种气,到处充满了台湾、充满整个地球啊,我们如果做超渡的时候把冤怨之气消弭,我想对社会的和谐及安宁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的社会就是不安宁、不协调,彼此之间都有一些暴力,就是这种气,这种气促使人们的暴力,所以我们超渡的时候就是把这个阴森森的鬼气,变成一种很祥和的气,虽然社会上有这么多的众生,但是事实上还是需要调和,阴阳之气能够调和,这个社会就非常安定了。”
  七、“八十年在台中的那场水陆法会,有个师兄本来不相信水陆法会的殊胜,他说在内坛担任义工累得打盹时,看到许多幽冥界的众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从他的身上一直踩过去,整场只有主法法师的三个椅子没人站,其它地方都挤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发生呢?”
  师答:“六道众生是存在的,只是形体不一样,你要请六道众生吃饭,他们当然都会来报到、来接受救济,你看古时候员外救济穷人,有请无请都来领救济品。救济饿鬼道的众生,便是请他吃饱,免除饥饿的痛苦,而水陆法会就是他们领取救济的地方,所以我们请他们来,他们当然就蜂拥而入啰!”
  八、“水陆法会里面的仪式有那些?”
  师答:“水陆法会的仪式有分为上堂、下堂跟结界,结界指的就是范围,也就是我们请客的范围,摆桌子椅子的范围,这整个范围就是结界,所以结界就是让干扰的东西远离,结界完毕后,就进行洒净仪式,然后就是供上堂下堂,上堂就是诸佛,下堂就是六道众生。”
  九、“‘水陆吉祥大法会’里面有分内、外坛,内、外坛有什么差别?”
  师答:“内坛的时间比较长,外坛的时间比较短,外坛拜的时间短,是为了庄严内坛,所以外坛专门就是辅佐内坛的殊胜性。外坛把什么经都念好,藉由这个力量,来加强内坛的严肃性、庄严性还有殊胜性。内坛很多人进不去,非要有一点功力的人才能进去,外坛任何人都可参加。”
  水陆法会的庄严殊胜,不只是在财力、物资或人力上的巨额耗费而已,而是更进一步的将无相的因缘相遇相聚,共结清静的法缘。集“消灾、普度、上供、下施”的水陆法会,所有佛事之精华,皆聚集于此,也正因此乃称之为“法会之王”。
  水陆法会的殊胜功德
  心道师父说:人活着、死着都是一个灵,打了结,就有麻烦,超渡就是打开这个结使他们顺畅,所以水陆法会,能使冥阳两界同沾法益,离苦得乐,远离烦恼。
  水陆法会的功德能使:“如未发菩提心者,因此水陆胜会发大菩提心;如未脱苦轮者,因此得不退转;未成佛道者,因此胜会得成佛道。”
  【佛学小知识——水陆法会的形成历史】
  “阿难遇面燃鬼王”典故内容如下:某日,佛陀的侍者阿难在林间宴坐时,忽而遇见一位浑身皮包骨头、腹大如鼓的鬼王,来到他的面前。阿难问:“您是谁?为什么来这里?”鬼王回答说:“我叫面然,特来告诉您:三天之后,您也将堕落饿鬼道,和我一样痛苦。”阿难焦急地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样的果报呢?”鬼王告诉阿难:“如果你能在明天布施百千个饿鬼及百千个婆罗门仙,各施一斛饮食,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仗此功德,既可增长寿命,亦可避免此果报。
  阿难出定后,内心惊恐不已,急急忙忙向佛陀报告。于是,释迦佛便教阿难修习《陀罗尼施食法》,使得被加持过的食物成为法供养,这样既可上供佛、法、僧三宝;又能平等下施饿鬼等众生。食物经观想修法后,由少量转为无边无量,施食给所有的鬼道众生,消除众鬼的恶业痛苦,使他们舍去鬼身,生于天上。阿难也因此获得救拔,脱离了堕落恶趣的果报。
文章关键词:
11:07 11:04 11:28 09:37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中国佛教文化发展促进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魏家胡同内南吉祥胡同3号
关注微信 扫一扫
您现在所在位置: >
> 文化历史
中国佛教仪轨制度之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水陆”之名,始见于宋遵式(964—1032)的《施食正名》,谓系“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见《金园集》卷四)。  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四说:“所谓水陆者,因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帝因誌公之劝,搜寻贝叶,早夜披览;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仪文,遂于润州(今镇江)金山寺修设。帝躬临地席,命僧祐禅师宣文。”七年代或说在天监七年(508、据《事物纪原》,或说在天监四年505,据《佛祖统纪》等)。经过周、隋各代,其传渐衰。至唐咸亨中(670—673)西京法海寺道英从吴僧义济得其仪文,遂再兴法会于山北寺(《释氏稽古略》卷三)。宋苏轼重述《水陆法像赞》,后谓之《眉山水陆》。熙宁中(1068—1077),东川杨锷祖述旧规,又制仪文三卷(佚失),行于蜀中,最为近古。江淮京浙,所用像设一百二十位者,是后人踵事增华,以崇其法。  宋元丰七、八年间(1084—1085),佛印(了元)住金山时,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了元亲自主持,大为壮观,遂以“金山水陆”驰名。绍圣三年(1096),宗赜删补详定诸家所集,完成《水陆仪文》四卷,普劝四众,依法崇修。今其文亦不传,仅可从其所撰《水陆缘起》一文,得知其内容一斑(见《施食通览》)。  南宋乾道九年(1173),四明人史浩尝过镇江金山寺,慕水陆斋法之盛,乃施田百亩,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以为报四恩之举;且亲制疏辞,撰集仪文。孝宗闻之,特给以“水陆无碍道场”寺额。月波山附近有尊教寺,师徒道俗三千人,施财置田,一遵月波山四时普度之法。众更力请志磐续成《水陆新仪》六卷,推广斋法。并劝十方伽蓝,视此为法,大兴普度之道(《佛祖统纪》卷三十三)。  水陆法会自宋代流行以后,很快地普及于全国,特别成为战争以后朝野常行的一种超度法会。宗赜《水陆缘起》说:“今之供一佛、斋一僧,尚有无限功德,何况普通供养十方三宝、六道万灵,岂止自利一身,亦乃恩沾九族。……所以江淮两浙、川广、福建,水陆佛事,今古盛行。或保庆平安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善。追资尊长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孝。济拔卑幼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慈。由是富者独力营办,贫者共财修设。”这是后世所谓“独姓水陆”与“众姓水陆”的渊源。  宋代以后,著名的水陆法会见于记载者,如宋元祐八年(1093)苏轼为亡妻王氏设水陆道场(《东其后集》卷十九)。绍兴二十一年(1151)慈宁太后施钱为真歇清了于杭州崇先显孝寺修建水陆法会(正觉《真歇了禅师塔铭》)。同时王机宜为亡弟留守枢密兴建水陆佛事于蒋山太平兴国寺,应庵昙华(1103—1163)曾为升座说法(《应庵昙华禅师语录》卷五)。  元代延祐三年(1316),朝廷设水陆大会于金山寺,命江南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参加僧众一千五百人,径山元叟行端有《朝廷金山作水陆升座》法语(行悦《列祖提纲录》卷十六)。至治二年(1322)所修水陆法会,规模尤大。正印《金山大会归上堂》:“金山大会,诚非小缘。山僧得与四十一人善知识,一千五百比丘僧,同入如来大光明藏,各说不二法门,共扬第一义谛。”(《月江正印禅师语录》卷上;又有《朝廷金山寺建水陆会升座》法语,见《列祖提纲录》卷十六)此外大都(今北京)吴天寺、五台山、杭州上天竺寺等南北各地,亦都曾举行盛大水陆法会。又元代四川华严学者痴庵祖觉住眉州中岩寺,尝修《水陆斋仪》行世(《大明高僧传》卷一),其时流行于四川可知。  明初洪武元年至五年(1368—1372),相继于南京蒋山设广荐法会,即水陆法会。其中以洪武五年(1372)正月所修法会之规模为最大。前后法会均请四方名德与会。如楚石梵琦、季潭宗泐、来复见心、东溟慧日、梦堂昙噩等,均曾应邀赴会说法,参加僧众常达千人。太祖曾命宗泐作《赞佛乐章》八曲,使太常奏曲歌舞;太祖与群臣均赴会礼佛。法会仪式,具见于宋濂《蒋山寺广荐佛会记》。以上是历代水陆法会举行的概况。  关于水陆道场的仪式,从现存十三世纪时日僧承澄(1205—1282)所辑《阿娑缚抄》卷一百六十六中的《冥道供》一文看(冥道即水陆的异名),其坛场布置、形象配列、法器供物及法事进行等仪式,与今《水陆仪轨》大致相同。宗赜尝谓杨锷祖述旧观,撰《水陆仪》三卷行于蜀中,颇存古法,可能即是采取密教冥道仪轨而写成的。杨锷《水陆仪》原本已失,但据《施食通览》所引有《初入道场叙建水陆意》,宣白召请上堂八位圣众,宣白召请下堂八位圣凡等。稍后,苏轼《水陆法象赞序》中说:水陆道场随世增广,唯蜀人颇存古法,像设犹有典型。“虔召请于三时,分上下八位”云云(《东其后集》卷十九)。其中上堂八位与下堂八位的名称与《水陆仪》一致,可知二者前后有关系。宗赜撰《水陆缘起》,则叙述更详。他说水陆供养的对象分上中下,上则供养法界诸佛、诸位菩萨、缘觉、声闻、明王、八部、婆罗门仙。次则供养梵王帝释二十八天、尽空宿曜一切尊神。下则供养五岳河海大地龙神、往古人伦、阿修罗众、冥官眷属、地狱众生、幽魂滞魄、无主无依诸鬼神众、法界旁生。六道中有四圣六凡,普通供养。……未发菩提心者,因此水陆胜会,发菩提心。未脱苦轮者,因此得不退转。未成佛道者,因此水陆胜会,得成佛道。  明代江浙之间,有北水陆和南水陆之分。四明所行的南宋志磐续成的《水陆新仪》为南水陆。而金山旧仪,则称为北水陆。明末袾宏不从北而从南,即依志磐《新仪》,稍事改削,行于杭州(智旭《水陆大斋疏》见《灵峰宗论》卷七之四)。  清仪润依袾宏之意,详述水陆法会作法规则,撰成《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六卷,成为现行水陆法会仪式的手册。其后咫观更就袾宏《水陆仪轨》详细增补论述,成《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九卷,略称《鸡园水陆通论》;此外又撰《水陆道场法轮宝忏》十卷。皆为现行水陆法会之所取则。  其法事内容,在七昼夜之间,主要为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上堂三宝十位圣贤,奉请于午前;下堂圣凡十位神灵,召请于初夜(《水陆仪轨》卷二)。此仪式中的上下堂十位,即依旧制上下堂八位增订而成(《普说水陆缘起》见《水陆仪轨》卷二)。其上堂十位是: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十方常住诸菩萨僧等。下堂十位是:十方法界四空四禅六欲诸天天曹圣众、五岳四渎福德诸神等。  至于现行水陆法会坛场的布置、念诵经典及其人数,牌轴的规定和进行的程序等,依《鸡园水陆通论》等所说,法会坛场分为内坛和外坛。法事以内坛为主,像设布置香花供养,力求庄严。正中悬挂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烛供物。其前安置长方台四只成四方形,台上分置铜磐、斗鼓、铙钹、手铃及仪轨等,为主法、正表、副表、斋主四人所用。四围绕以布幕,将内坛分成三间。两侧分挂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陆画像。画像之下列插牌竿,详记每位圣凡名称。牌上皆画宝盖,下画莲花,中用黄纸;下堂则用红纸以为区别。  外坛有六个坛场:大坛二十四人,专门礼拜《梁皇宝忏》。诸经坛七人,讽诵诸经。《法华》坛七人,专诵《妙法莲花经》。净土坛七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华严》坛二人,静阅《大方广佛华严经》。瑜伽坛,亦称施食坛,为夜间施放焰口之用,人数由各坛临时调用。此外监坛一人,共计四十八人。  内外坛法事一般为七日(内坛亦有五日者,则自第三日起)。其进行程序:第一日三更,外坛洒净,四更内坛结界,五更遣使建旛(旛上书“修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功德宝旛”,高悬于大雄宝殿左前方的刹竿上)。第二日四更,请上堂,五更奉浴。第三日四更供上堂,五更请赦。午刻斋僧。第四日三更,请下堂,四更奉浴,五更说戒。第五日四更,诵《信心铭》,五更供下堂,午刻斋僧。第六日四更,主法亲祝上下堂,午前放生。第七日五更,普供上下堂,午刻斋僧,未时迎上下堂至外坛,申时送圣,水陆法会即告圆满。法会期间,自第一夜起,每夜于瑜伽坛各放焰口一台,至第六夜则放五方焰口,内坛水陆法师及诸坛僧众均参与法事,为水陆法会仪式的顶点,以后即从事结束。  (林子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法器打法视频讲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