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当兵时隐患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可以享受国家定补吗

谢邀,但是这话得分2点说:&br&&br&&b&1,为什么公司总是要加班而员工却非常不乐意加班?&/b&&br&在公司管理中,有这么一个科学的理念——“待遇吸引人,情感留住人,事业激励人”,但是往往我们一些拉到钱就做了老板的人,和他们身边要好的朋友们(往往这些人才成了这些公司的核心高管顶梁柱)却完全不会懂得这个道理(既不懂得也不乐意去懂得)。&br&很多小公司(别以为人数够多或者有一笔不错的资金就是大公司了,呵呵)的理念中“待遇决定了一个员工的一切”,他们的观点愚蠢之处在于:&br&&u&1)待遇===工资(三个等号在程序界的意义想必都知道吧),这是最普遍的愚蠢想法&/u&。其实除了工资福利以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待遇,包括节假日,工作考勤制度等等,这些都属于待遇的一部分,所以你会发现90后有一个“问题”,“他们不在乎钱却更在乎自由”(打引号是因为这话不是我说的,却是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事实上,90后一样是看中待遇的,会被待遇吸引,只是他们理解的待遇更全面而已。所以千万别以为自己开的工资高,人就会往你这里走,如果2个选择:20K月薪996和18K月薪正常上班加班另外算钱,我相信大多有能力的人都会选择18K的,虽然看起来差了10%。&br&&u&2)只要钱给够了人就会留下,留下的就是有用的人?&/u&很多小公司以为留住人的关键在于只要我钱给的多,加班什么的都不算什么,钱给到位了就OK,那么什么叫钱给到位了呢?只是“我”以为我给出的钱比别人给出的多。但是真正能留住人的是什么?那是情感,人与人之间在一起的情感,首先你要培养你的员工之间的情感,让所有人都成为要好的朋友甚至是一家人,在这个程度上一个人要走就会面临一个纠结——有这么多朋友,我该不该走?走了还有没有这么多朋友?当有了这个基础,你才真的有实力可以要求员工免费加班,但你还没资格滥用,因为另一面就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同时大量员工一起走人。&br&&u&3)只要有“钱途”,大家就会留下加班,这也是一个愚蠢之源&/u&。事业激励人,我们都知道事业做成了会有钱赚,但是请你别把事情放到台面上来,因为一旦分钱了就会产生其他问题——怎么分,我们也都知道拉到钱的老板和他的亲信们永远钱是最多的,你还哪壶不开提哪壶?如何让员工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呢?这个非常困难,因人而异,通俗的牢骚话叫做“情怀”。但是无论如何,在一个员工没有对你的事业认可的时候,别指望他死心塌地为你加班,相反的如果他把事业当做内在动力的时候他会主动的加班。人不是你天生的奴隶,凭什么和你志向要一样?既然志向不一样又凭什么死心塌地为你加班?所以招到人以后,如何鼓动他们的内在动力,把你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是个那个是要努力去做的,而不是以为给了钱和有可能给更多钱,别人就乐意加班。&br&&br&以上三点,是员工之所以认为——&br&1)加班没有意义,我的事情早做完了——但是确实有无数的事情要做,只是“我”的事情做完了。&br&2)早点回家才有幸福感,甚至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人愿意花钱去星巴克买个座位——因为“我”在公司太“孤独”了,但“我”只是非常需要一笔生活费而已。&br&3)即使加班也改变不了什么问题——因为连基础管理理念都没有的公司你怎么可能做的好事情,更何况“我”既没心思,也没力量去改变这不良的情况,困难重重。&br&&br&我们且不说公司做的事情是不是OK,或者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单纯努力去傻做的方法)是否OK,我们只说你如果连管理都不行,还要招那么多不是你亲信的人,这样的矛盾自然而然就起来了。&br&&br&&b&2,为什么错的事情做多了就会成为对的了?&/b&&br&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它里面有一个核心的概念叫做——当人和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智商就会变低。其实大意中包含一个现象:当大家都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就自然而然的变成对的了(“谎言说一千次就成了真理”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要一些历史典故,也不是没有,比如蒙哥马利公交抵制事件(这个有兴趣你可以自己百度)。&br&从另外一个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当中还包含了一定的因素——那就是习惯。当人或者一个行业习惯一件事情之后,也会逐渐的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肖申克的救赎中间有这么一段非常经典的台词用在这件事情上面很不错:&br&&b&&u&First you hate 'em&/u&&/b&:期初你很讨厌加班,当然附带一个话题就是:也有很多游戏策划加入这个行业也是很讨厌现在的国产游戏。就像一开始被送进肖申克这座监狱的时候,很多人都不适应,会哭会闹会憎恨,才有了影片初期的那段赌博和胖子被打死的事情。&br&&b&&u&Then you get used to 'em&/u&&/b&:逐渐的,你开始习惯这件事情,公司习惯了让员工加班,而很多员工也逐渐习惯了加班,到哪里都会有加班就成了一种习惯。同样的附带的那件事情也是如此;很多游戏策划习惯了做现在这种模式的国游,开始习惯只讨论外显、产出、资源线,也开始习惯不去思考游戏怎么设计制作,不去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去创造。因为一切,你开始变得习惯,就像肖生克监狱里的那些“老人”,他们早就习惯了肖申克里面的生活。&br&&b&&u&Enough time passes, gets so you depend on them&/u&&/b&:足够的时间之后,你会开始依赖他,毫无原因的依赖,因为你觉得这就是对的,就像斯金那的40个鸽子的实验(我们只知道他和小白鼠按按钮的实验叫斯金那箱)中,有些鸽子一开始挥舞翅膀就有吃的东西,所以他们开始迷信,要有吃的东西就要挥动翅膀。而游戏行业对于加班的依赖心里就是——认为只有加班了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来。同样的附带的那个问题也是:当一些策划入行时间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他们不仅接受了国游的研发模式,并且开始形成依赖,认为就应该是这么做的,甚至自己开始思考如何分工等细节,并且开始教育“新人”。事实上,另一面就是,当人对于一种事物产生了依赖之后,就无法放弃了——习惯养成之后没法改变(《The power of habit》),因此行业加班文化就此形成。就像影片中,图书管理员Brooks害怕出狱,甚至伤害同伴,最后依然重获自由之后没多久,就因为不适应外面的生活而自我了断了。&br&习惯和群体习惯,造就了&b&&u&“是的!加班文化,错误的事情做多了就成了真理!”&/u&&/b&。但是请记住,肖申克的救赎中还有另外一句经典台词——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br&&br&所以,&b&加班文化、行业人才匮乏(或者说高度集中)、小公司很难翻身等,其实都是有科学根据的&/b&,一个公司的CEO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所以千万别以为有了钱就能做老板,与其挥霍着金钱花天酒地,不如抽空多读点书。
谢邀,但是这话得分2点说: 1,为什么公司总是要加班而员工却非常不乐意加班? 在公司管理中,有这么一个科学的理念——“待遇吸引人,情感留住人,事业激励人”,但是往往我们一些拉到钱就做了老板的人,和他们身边要好的朋友们(往往这些人才成了这些公司…
谢邀,怒答。&br&1 迅速熟悉规范,主要是通则+消防规范,各建筑类型规范(主要是住宅办公商业等),项目地区的城市规划管理条例。&br&2 &strong&能够完成整个设计流程&/strong&。这个要求有点高,但是一个新手行还是不行, 差别就在这里了。因此需要掌握的技能不是一两个,而是一整套,哪怕有的环节弱一些。其实大部分在学校都应该是学过的。建筑设计的特点就包括综合性这一项。&br&a 项目前期 。会调研,会拍照,会看懂有关资料,会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能研究任务书,能跟业主沟通,能汇总有关资料和问题形成文本。&br&b 草图设计:能分析主要指标,能选择设计方向,能找到关键性问题,能进行布局和体量分析,能选择风格,理顺流线,能寻找亮点。&br&c 详细方案设计:了解各专业基本系统和对建筑的主要要求。还记得学校里那些怪模怪样的课么?抓瞎了吧?后悔了吧?其实反正在学校也学不会吧!能够把各具体房间和设备专业房间以及结构系统清晰合理的组合起来。一个建筑能否真的像一个真的建筑,就看这里了。学校里的设计主要就是少了设备房间这一项。&br&这时候就牵涉到软件使用的问题。对主要软件的掌握要熟练清晰可靠。&br&cad能画得清晰条理像猪博士讲的。&br&su比较简单,除了要能用它作出任何模型以外,模型还必须简洁、准确、分层分组分组件清晰合理,便于观察和修改直到施工图结束不烂掉。&br&ps当然必须能满足做出任何正常的图,同样也应该图层清晰逻辑合理。&br&还有excel和word,要很熟练,不需要知道很多功能,但基本功能要熟练并且图面漂亮清晰。&br&外,不同软件配合的流程要清楚。su和cad之间要互动,su和cad要导向ps,ps有时候再导向indesign。&br&做特殊建筑的时候,3dsmax和犀牛也可能需要。revit或者archicad还得等等,不急。&br&要记住,&strong&软件使用不是基本技能的全部,而只是一小部分。&/strong&&br&&br&&strong&真正关于建筑设计的 基本技能,是对真实建筑和你将要设计的真实建筑的理解,以及对建造真实建筑的产业链的了解。&/strong&而这些的前提是对社会和人的理解和沟通,以及对有关建筑的部分的精细掌握。&br&有了这些,才能进入设计,&br&进入设计以后,才需要表达,(除了表达还有权衡,判断,综合,谈判,沟通,灵感,推敲……)&br&表达手段里包括图纸,(还有语言 文字 模型 动画 诗歌 摄影 吹牛 博客 广告……)&br&针对图纸有部分使用软件绘图,(还有手绘 尺规绘 拼贴 找人绘……)&br&软件绘图里包括了上述一些软件的使用。(还有一大堆别的软件……)&br&&br&方案到施工图之间,有个万分关键的报批环节,这个不是基本技能,不谈。&br&让我们先忘记扩初。&br&d 施工图 :新人画施工图,首先是熟悉图集里的构造做法。不要小看图集,它不但多而全,而且也是中国施工国情的直接体现,先弄熟悉必须的。&br&然后是熟悉施工图深度。其实国标里有,还出版了图样,再认真看看各种本单位的样图。&br&再然后是制图规范,国标也有,各公司也有,要理顺。特别是图层清晰简洁,图面清晰简洁。&br&再再然后是真正设计施工图,也就是把方案深化到施工图深度,也就是把没考虑到的各专业,各细节,各构造做法,各设施家具考虑到位,让他们互相协调,形成一个真实合理好用漂亮的建筑物的施工用图纸。&br&e 之后的解决施工图里的一些疑难杂症,报批审图, 解决施工现场各种问题,这是进阶技能,不急。&br&先说这么多吧。&br&补充我的书里的技能图&br&&img src=&/fd87fec80e0be44dfa6779bef41349d0_b.jpg& data-rawwidth=&1392& data-rawheight=&1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2& data-original=&/fd87fec80e0be44dfa6779bef41349d0_r.jpg&&
谢邀,怒答。 1 迅速熟悉规范,主要是通则+消防规范,各建筑类型规范(主要是住宅办公商业等),项目地区的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2 能够完成整个设计流程。这个要求有点高,但是一个新手行还是不行, 差别就在这里了。因此需要掌握的技能不是一两个,而是一整…
不同意首赞的某些观点,特别是第一句话。——“ 迅速熟悉规范 ”&br&&br&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Architect和Draftsman这两个概念。在国外,及一些企业的招聘上,这就是明确不同的两个职位。而目前一注的改革也意味着国家希望逐渐在建筑师工作内容上实现再分工。&br&&br&规范,是我们在长期的项目积累中顺带掌握的知识,而不是先硬生生背下来再去做设计。或者题主有没有思考过 “ 为什么会有规范 ”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br&&br&曾经我们的院长问过我们:“ 你们觉得规范重要?还是设计概念重要? ”。&br&然后有一位平时画图比较快的同学(对,第一周平立剖都出来了。。)回答:“ 我觉得规范重要,因为规范让你的建筑能够落实。 ”。&br&院长说 :“ 嗯,你会是个好员工。 ”&br&&br&我觉得设计更重要,因为这个问题 “ 为什么会有规范 ” 的答案是:规范是因为当目前社会的科技和生产力无法满足某个想法时,定下的满足安全和生产的要求。&br&&br&明白吗?逻辑关系搞清楚,规范不是神圣客观的,它是一个暂时性的妥协。所以我们每几年才会修改规范,对某些限制放松(比如防火分区面积等)。这是科技的进步的结果。而这个进步是怎么产生的?是因为有追求的动力。什么是追求的动力?就是你作为建筑师的创造力——那些曾经不能实现的想法。&br&&br&如果我们每人都小心翼翼的做设计,延展到社会上的一切创造性职业,那么文明只会止步,直至死亡。&br&&br&········································&br&Architect的任务是思考设计逻辑,给予想法。Draftsman的任务是把这些设计落实到目前的规范范围内,若有超出规范的部分,Architect和Draftsman就应该一起讨论,尽量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同时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表现想法。&br&&br&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我觉得最重要最珍贵的是,别把你在学校里的东西忘掉,继续坚持,并进步。想想你学的历史,美术,哲学,数学……这些你能在当今大师身上找到的同样具备的东西,你会忍心丢下吗?&br&········································&br&《三体》。在阶梯计划中,首先想到送一个人去接触三体舰队,这是这个计划的核心,想这个计划的时候就应该优先思考送最合适的东西过去。之后“规范”出现了,就是重量限制的问题,于是才开始思考是否送冬眠的人,以去掉食物重量;直至最后的只送大脑。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因为先有了限重的概念,可能马上就不会考虑人这个选项了,可能就不能想出这个疯狂想法,送去的可能就只是一台电脑。——这体现出优先思考什么对结果的致命影响。
不同意首赞的某些观点,特别是第一句话。——“ 迅速熟悉规范 ” 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Architect和Draftsman这两个概念。在国外,及一些企业的招聘上,这就是明确不同的两个职位。而目前一注的改革也意味着国家希望逐渐在建筑师工作内容上实现再分工。 规范,…
****&br&更新于6/20日,于下文第二个案例。&br&针对各位比较疑惑的BIG的作品,the mountain。&br&图片较多,耗费流量。&br&****&br&我的老师做启蒙设计的课程时,曾经说过设计这个行为是为了&b&解决问题&/b&,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如果只是求一个矛盾的最直观解,恐怕人人都是设计师了。个人认为身为设计师,我们之所以会投入如此多精力去学习如何设计,是为了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得出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满足不同矛盾的解决,同时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建筑学上的进步与文化艺术领域其它方面的进步同理,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题主所说的各种有趣的空间,仔细想想,是不是也是各种助力作用下作为整体发展的产物呢?&br&****&br&再来说有趣的空间这个事情,有趣是有一个非常宽泛的界定,或者说非常表面的界定,当我们谈论有趣的空间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呢?&br&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可能性,当然会有不足,欢迎补充:&br&1.&b&对于已有的空间类型进行新的发掘&/b&:&br&&img src=&/dd3b2ecdbf3_b.jpg& data-rawwidth=&818& data-rawheight=&10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dd3b2ecdbf3_r.jpg&&&img src=&/33bb7e188dbfbbfad190c_b.jpg& data-rawwidth=&818& data-rawheight=&5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33bb7e188dbfbbfad190c_r.jpg&&&b&龟屋(kame house)——kochi建筑事务所
木结构&/b&&br&这是住宅区的一幢新建住宅,外表的趣味性并不是非常明显,但内部空间由于对墙体的独特切割导致出现了六面体虚空,个人认为对于住宅的体验来说,算得上新奇有趣,这是对住宅这一形式的再发掘,从而创造出来。&br&&b&这一种有趣可能更接近于“呀,没想到住人的房子还可以是这样的”。&/b&&br&&br&&br&&b&2.对已有空间类型的组合:&/b&&br&&b&&img src=&/b98d625ff9e8c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b98d625ff9e8c_r.jpg&&The Mountain——BIG建筑事务所&/b&&br&介绍这个案例之前先介绍一下它的设计要求,作为一块毗陵VM住宅的基地,设计要求包括了&b&场地面积的2/3要用于停车,仅1/3为住宅&/b&。&br&&img src=&/611edccee508a8f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611edccee508a8f_r.jpg&&画面左侧即为VM住宅,两个方案的甲方为同一个公司,基地相邻。&br&下面是BIG针对场地的思考:&br&&img src=&/a03b465b5389adf4ac71587_b.jpg& data-rawwidth=&386& data-rawheight=&2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img src=&/d1d27b5a4ee97aefd60ed0bec2096faf_b.jpg& data-rawwidth=&392& data-rawheight=&17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2&&&img src=&/6afa38015ca2afae5fc329b435ef79e9_b.jpg& data-rawwidth=&501& data-rawheight=&1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1& data-original=&/6afa38015ca2afae5fc329b435ef79e9_r.jpg&&&img src=&/c54b1c30c_b.jpg&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6& data-original=&/c54b1c30c_r.jpg&&&img src=&/a17c573e81f844338ebb4b0004f86dd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a17c573e81f844338ebb4b0004f86ddc_r.jpg&&&img src=&/d9eeba2b6d50eb3e4c4d61936bae5793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d9eeba2b6d50eb3e4c4d61936bae5793_r.jpg&&&img src=&/adcb87f35a2b_b.jpg& data-rawwidth=&515&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adcb87f35a2b_r.jpg&&&img src=&/7d4078dfe59e7d036d43b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7d4078dfe59e7d036d43b_r.jpg&&&img src=&/02c3efa752a84d0deb7989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02c3efa752a84d0deb7989_r.jpg&&&img src=&/ca24bc6df18f7f307cb09c_b.jpg&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2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6& data-original=&/ca24bc6df18f7f307cb09c_r.jpg&&&img src=&/19e26d89d3fdec0e49afe6c2f942d7a6_b.jpg& data-rawwidth=&487&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7& data-original=&/19e26d89d3fdec0e49afe6c2f942d7a6_r.jpg&&&img src=&/db32dc9c7c61bc44eebd_b.jpg& data-rawwidth=&515&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db32dc9c7c61bc44eebd_r.jpg&&&img src=&/c9ca44cf584d20_b.jpg& data-rawwidth=&482&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2& data-original=&/c9ca44cf584d20_r.jpg&&从这一系列的演变来推敲的话,住宅位于停车场之上的确是个寻常的做法,可是打破常规的思维出现在于将两个空间结合起来的处理。&br&&blockquote&因此,我们设想,如果将联排住宅安置在停车场之上——如同混凝土的小山上隆起一层层薄薄的住宅,并从11层开始层层迭退,跌落到街道边,情况会如何呢?在这个想法之上,我们决定将停车场与住宅两部分功能组织成共生关系,而非设计相邻的两块独立空间。&b&停车场需要临街,住宅则需要保障日照、通风和视野&/b&,因此,设计中所有的住宅都有向阳的屋顶花园,视野宽广,同时,可在10层的停车场空间内就近停车。该住宅山的外观如同流动在一个10层高的空间里的郊外花园住宅社区——实现了&b&郊区生活与城市密度&/b&的共生。&br&……&br&“山”住宅的 80家住户将成为奥斯塔德首批能在自己家门口停车的居民。大型的停车场内除了有480个车位,还有紧靠内墙设置的坡道电梯。一部分停车场空间净空达到16m,形成如同大教堂般的空间效果。&/blockquote&译自比亚克。来源:&a href=&///?target=http%3A///zuilanarch%3Fgid%3Dchecked%3Dtru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IG 作品介绍——4.“山”住宅(THE MOUNTAI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总结来说就是设计在解决了&b&场地面积的2/3要用于停车,仅1/3为住宅&/b&这一需求的同时,获得了光照充足、便利程度高、居住环境适宜的住宅。&br&简单来说,就是对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如何尽量最大化满足需求所碰撞出来的结果。&br&另,关于有评论提到的隔音问题,抱歉暂时没有翔实资料,之后若能找到定补上。&br&==========原答案=============&br&BIG这个方案就是将停车场和住宅结合起来,建筑下部的灰色体块是停车场,上部罗列的单元体即为住宅,得到的效果是令人意外的在一片平坦、居住密度较高的城区出现了拾级而上的居住群落。Bjarke Ingels曾经在TED的演讲里谈论过这个方案,大意是他们认为这个案子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象征现代城市的停车库和象征自然生活的居住区结合起来,从而得到了一个足够有趣的案子。&br&这一类有趣的空间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下手,更像是&b&“没想到这两个空间居然可以这样融合”&/b&。&br&&br&&b&3.对已有空间类型的重新定义&/b&&br&&img src=&/e48ed3c67c73a5b74839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48ed3c67c73a5b748397_r.jpg&&&b&仙台媒体中心(Sendai Mediatheque)——伊东丰雄 钢结构&/b&&br&&br&仙台媒体中心按照伊东丰雄先生自己的手稿表达,起源于对下图左的剖面的思考以及海草般的意向。&br&&img src=&/edcb43f8dc839e2e14410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dcb43f8dc839e2e14410e_r.jpg&&但我们审视这个案子的结果时,不得不承认它的确非常巧妙的解决了很多问题,并且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手法。&br&首先,从结构上来说使用“柱、板、皮”的体系,并通过对柱的两种不同设计达到了对竖向压力和水平压力的良好承载能力,详细分析可以看下面两个网页:&br&&a href=&///?target=http%3A///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仙台媒体中心的形与力:伊东丰雄的创作宝藏 &上&&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仙台媒体中心的形与力:伊东丰雄的创作宝藏&下&&i class=&icon-external&&&/i&&/a&&br&其次,从空间功能上来说,柱的形式改变了空间的形式,对于空间的排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r&最后,是外形,恐怕不用多说,足够有趣。&br&&br&这一类个人认为多见于经过多次实践最终实现的作品上,多数都是经典之作。令人不得不赞叹&b&“建筑居然可以这样设计”&/b&。&br&****&br&当然,向这些设计师致敬。&br&****&br&答主只是才疏学浅的大二狗,各位多多指教。&br&以上
**** 更新于6/20日,于下文第二个案例。 针对各位比较疑惑的BIG的作品,the mountain。 图片较多,耗费流量。 **** 我的老师做启蒙设计的课程时,曾经说过设计这个行为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如果只是求一个矛盾的最直观解,…
别小看打游戏这事。&br&我还真就觉得,打游戏时,很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性和修养。&br&&br&有一些男生可能会觉得,老子就是图个开心放松,你tm上纲上线干毛?&br&从他们游戏开局的一瞬间开始,身边一起玩的人,不论是女朋友也好,是普通朋友也好,都会忘在脑后,变成单纯的游戏里的队友。&br&&b&而且在他们的游戏中,自己的体验远远远远比队友(不论这队友是谁)的体验更重要。&/b&&br&&br&&b&但是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这一种人。&/b&&br&&br&&b&******&/b&&br&也许是因为从很小开始,就接触到了各种各样有趣事物的原因,游戏对我的吸引力一直不大。&br&没错,我就是那种从小就不爱打游戏的人。&br&我几乎从来不一个人打游戏。虽然各个时期主流的游戏我也基本都会,但全是被身边的朋友拉着学的,然后也只在聚会时陪朋友们一起玩。&br&&br&******&br&小学的时候,是游戏厅流行的时代。&br&&img src=&/e98eee7e4db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e98eee7e4db_r.jpg&&对,就是那种一屋子的街机,小孩子们都站着,左手握把手,右手把按钮拍的震天响的那个环境。&br&长在90年代的筒子们一定都还记得。&br&&br&我第一次进游戏厅打游戏,是放学后被一帮子关系很好的同学拉去打街机的三国战记。&br&&img src=&/bd0d6465c1cacfd13321b8bf_b.pn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2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bd0d6465c1cacfd13321b8bf_r.png&&那是我头一次玩三国战记,或者说,压根就是我头一次玩街机。&br&当时我年龄又小,个子也小,要抬着头拼命看屏幕。&br&根本就是一帮子兄弟带着我玩!他们教会我如何选英雄,如何准备开始。&br&还让我选了个“张飞”。&br&&br&很显然,作为新手菜鸟,很快我的血条就掉的飞起。&br&&br&“张飞吃血!”&br&“我这有个血,张飞快来吃!”&br&“张飞别冲,快回来!”&br&“张飞往后站,站我后面!”&br&......&br&&br&所以整个游戏的过程,就是残血的“张飞”,被一众队友团团护住前进,并不停的吃掉队友让出来的血。&br&&br&我当然知道,他们也都是放学来放松的,根本没有任何人有义务保护我。&br&我想,他们不过是觉得,我比游戏更重要。&br&&br&后来“张飞”还是很快就第一个死掉了,他们在简单安慰我之后继续向前。&br&我发现,他们之间,也是这样互相保护。&br&&br&于是我开始知道,团队游戏是这样玩的。&br&我当时也觉得,团队游戏就应该这样玩。&br&&br&******&br&过了很多年,当我高中毕业之后,和兄弟们一起去网吧打澄海3C。&img src=&/5aacf9f5fa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aacf9f5faa_r.jpg&&“老牛别撞树,快回来!我来接你!”&br&“老鹿快跑,光侠去抓你了!”&br&“我们挡住你快跑!”&br&换了一批人,但是大家还是一样互相保护。&br&&br&他们教会我澄海3C,他们教会我魔兽对战。&br&我们一起打团队,互相掩护,一人有难八方支援。&br&&br&******&br&刚上大学时,跑跑卡丁车刚出来不久。&img src=&/33f5ff5ce48a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33f5ff5ce48a_r.jpg&&有一次和三个大学同学玩2v2团队竞速。&br&我局局第一,队友局局第四,对面俩人局局二三名。&br&玩过跑跑的人都知道,2v2的团队竞速,一四名的一方,能赢二三名的一方。&br&前提是......四个人都要完成。&br&可我的队友几乎局局都差一点完不成,而我又没法拉开第三名10秒。&br&于是我们局局都输。&br&&br&而当时我想的并不是,因为你局局完不成,我跑第一也赢不了真不爽。&br&而想的是,你局局跑不完,肯定很不爽。&br&&br&于是我开始局局到最后一圈放慢速度等人,放水到队友能完成的程度。&br&这样子有时候能赢,也有时候会被第二名超过去。但队友确实也能跑到终点了。&br&我当时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大家不是在一起玩吗?&br&&br&******&br&再后来,dota忽然流行起来了。我从6.4几的版本开始玩,并且慢慢教会了身边的大学同学们。&img src=&/d8d90b6c5140fba7811c5_b.pn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8d90b6c5140fba7811c5_r.png&&一开始,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对,我起步早,水平高,掩护队友,carry团队,甚至会毫不犹豫的用发育起来的英雄一换一,来换取队友脱身。&br&大家其乐融融。&br&&br&那时候还是大学内部打局域网的时代,连aa平台都还没有呢,更别说后来的天梯了。&br&也就不到一年。&br&大家的水平慢慢的都高了起来。我不像其他人那样天天都打,水平优势慢慢的不见了。&br&我也开始发现,身边的同学们开始学会互相埋怨,互相吐槽,互相赌气,甚至互相谩骂。&br&我还发现,身边开黑的同学当面还留点面子,至少不随便侮辱家人。在学校内随机匹配到的玩家们,素质那更是差的没谱。&br&&br&很多时候,如果你的朋友,当着你的面都能为一局游戏真的发火喷你,那当他作为路人时,往往就没有什么“话”是说不出口的。&br&其实我倒是觉得,作为路人,或者见不到面,也就是&b&在最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的时候的言行,才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b&&br&&br&觉得你差,骂你。&br&觉得你强,骂你。&br&是你队友,骂你。&br&是你对家,骂你。&br&&br&当然,你打的好,能赢,还好一点。稍微死两次,局面不好,其他人立刻发飙。&br&脾气都是爆炸的。&br&&br&我这人还就看不上随随便便就来脾气爆粗口的,要是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种人,根本理都不会理。&br&&br&我忍啊忍。&br&一直到有一次,我和一个水平不错(后来很快转战VS打到20多级)的兄弟一起在校内网打。&br&我选了个火枪,有个队友说“大神求带”,我随口谦虚了一句“不太会,大家包涵”。&br&然后有两个队友就开始骂我。&br&开局10分钟,我几乎是黑着脸一直补刀。&br&跟我一起在下路的死骑骂我骂的最凶,而且根本不和我配合,不奶我还抢我兵。&br&然而印象中我头10分钟正反补加起来快上百,不仅对面被压爆,死骑也抢不到刀。&br&可他还是一直骂,不停的骂。&br&然后我很快的假腿隐刀黯灭,五人一波中推破了高地,火枪超神,赢了。&img src=&/fefc3d20af24fd204fed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fefc3d20af24fd204fed_r.jpg&&&br&退出前,我很“傻”的打出了一大段“政治正确”的“教导语”,告诉队友不该没有礼貌,不该无脑把队友当傻瓜,不该爆粗口。&br&然后换来了更大一屏的侮辱性更甚的谩骂。&br&&br&局后同学跟我说,你太逗了吧,说这些干嘛?&br&我说:这是我最后一局dota。&br&同学:啥?!为啥?!&br&我一指屏幕:你看,堂堂一个重点大学,都是高考六百好几十分进来的,打dota的却尽是这种人。吾虽不肖,不屑与这等人为伍。&br&朋友张张嘴又合上了,大概是认为我说的不对,但又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br&&br&我说的当然不对。&br&首先高考分数跟人的基本素养根本没关系。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和家教。&br&其次,显然不是“打dota的都是这种人”。而是“当时我能遇到的,和我一起打dota的,都是这种人”。&br&&br&我当然知道,该检讨的是我自己。&br&为什么会让自己处于那样的环境中?!会让自己的周围都是这种档次的人群?!&br&&br&那之后,我真的就不打dota了。&br&但只是在学校里不打,放假后和中学同学聚会时,还是会一起玩。&br&&br&我发现,他们还是一样。&br&“潮汐快跑!中去抓你了!”&br&“电魂进塔后树林躲两秒!我马上到!”&br&&br&一局到头,没有互喷,只有满屏的回城卷轴。&img src=&/2e829f5ce6f_b.jpg& data-rawwidth=&526& data-rawheight=&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6& data-original=&/2e829f5ce6f_r.jpg&&大家互相保护,背靠背作战。&br&&br&就像当年一样。&br&“张飞吃血!”&br&&br&我想,没错,一切都没有变。&br&游戏一直在变,但一些人从来都没有变。&br&有不同的表现的人,大家只是处在不同的世界里而已。&br&&br&******&br&现实中,打dota会生气喷队友的,也并不都是像我说的这么极端的例子,并不都是这种满嘴垃圾话无脑喷人的人。&br&虽然这种人的数量并不算少。&br&很多人虽然到不了这种程度,但只要认为游戏比人重要,自己的体验比别人的体验重要,从心态上来说,应该属于一个方向的。&br&&br&那些觉得自己赢、自己爽比一切都重要的人,我也并不是说你们这样就一定不对。&br&咱们只不过处在不同的世界里而已。&br&&br&有游戏,就有胜负;有人群,就有高低。&br&就看你是什么心态了。&br&&br&而在我的眼中,dota这样的moba游戏,会真正压过普通的rpg,达到今天如此流行的程度,也就是因为团队游戏,可以让朋友们一起玩。&br&一起玩的朋友,比游戏本身更重要。&br&说的更直白一些,&b&真正重要的,是和你一起玩的人是谁,而不是你们在玩什么。&/b&&br&&b&不管陪你玩的是你的男女朋友,还是你的普通朋友。&/b&&br&&br&像我和我的朋友们,一年到头偶尔能见面一起玩的时候,哪怕是暴力摩托都能玩上一天。&br&&br&只可惜他们都散在世界各地了,很多人好几年都见不到一面。&br&&br&于是我也很久没有玩过这样一个游戏了。&br&&br&&b&那个记忆中只有回城卷轴光环的游戏。&/b&&br&&img src=&/d0d15c17b0bd052717acd3c31f2d76aa_b.jp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d0d15c17b0bd052717acd3c31f2d76aa_r.jpg&&(应该没有人不认识这张图吧,他的画外音叫:“无兄弟,不dota”)&br&&br&————————————————&br&&br&注: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
别小看打游戏这事。 我还真就觉得,打游戏时,很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性和修养。 有一些男生可能会觉得,老子就是图个开心放松,你tm上纲上线干毛? 从他们游戏开局的一瞬间开始,身边一起玩的人,不论是女朋友也好,是普通朋友也好,都会忘在脑后,变成单纯的…
初中时,班上学习成绩不错又比较贪玩的学生流行一种说法,我要是像某某某(年段前几)一样花那么多时间学,也可以考个年纪前几。班主任有一天在班上说了这么一句话:&br&&br&“你要是真像那些拼了命努力的人一样努力,你就明白努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人所能做到的事。”&br&&br&现在大四,回顾过去,慢慢明白,这句话真漂亮。
初中时,班上学习成绩不错又比较贪玩的学生流行一种说法,我要是像某某某(年段前几)一样花那么多时间学,也可以考个年纪前几。班主任有一天在班上说了这么一句话: “你要是真像那些拼了命努力的人一样努力,你就明白努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人所能做到的事…
谢邀。&br&&br&一些愚见。&br&&br&&img src=&/c2fdd37ac_b.jpg& data-rawwidth=&1543&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43& data-original=&/c2fdd37ac_r.jpg&&&br&&br&某个周末,朋友带来一瓶蜡封的好酒,傍晚的一场雨后,乘着蒙蒙夜色,大家在家里烤着肉,喝着酒,聊着天,这个瞬间如此美好。我好希望美好的时刻可以凝固。&br&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手机应用上刷出来某大学生绝症去世的消息。&br&&br&不得不说,最近这段时间,不知道是冥冥中有天意,还是设置上有问题,总是那么轻易就能接收到很多很多关于绝症啊,暴死啊一类的讯息。&br&那些追求爆炸性的无节操的博眼球的效果的媒体熟知哪些东西能够制造轰动效果,于是阴暗的讯息就像在我小富即安的生活中穿梭的鬼魅,阴魂不散。&br&&br&终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关于生死,存在的问题。&br&&br&我曾经四五年和西班牙语为伴,西班牙语中,有两个助动词表示属性,状态,一个是SER, 一个是ESTAR。&br&一般来说,Ser用来表示性质,偏向于永久性质的,比如什么“是”什么,我“是”谁。&br&而Estar用来表示状态,偏向于暂时性质的,比如我“在”那里,我今天“是漂亮的”。&br&刚刚读书那会儿,好多人都搞不清楚什么表属性,什么表状态。生活中,其实也一样。&br&&br&过去,我们更在乎的大多都是那些确定的东西——我是谁,我是什么身份,我有多少钱,我和谁是夫妻......仿佛身边和自己有关的一切,都因为一个确切的“是我的XX”,“我是XX”......就成为隽永。我们往往故意去忽略一个真理——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每一分每一秒,就像流水,我们从未抓住过,它们汹涌而来,无论是选择怎样的方式与我们擦肩而过,眨眼之间,就不再返回了。无论我们选择被强奸的被动状态,还是享受的主动状态,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其实都得用ESTAR来表述。&br&&br&那么,按照最最理性的思维来讲,人生的意义,无非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们做的一切,都是打败竞争者,夺取资源,在这有限的,转瞬即逝的如烟时光里努力争取,纵情消费,充分体验,以使得这苦短的人生丰富多彩罢了。因为最终,我们都是要离开,要分别,要放弃,要衰退,要孤零零的死去,遁入永恒的黑暗的。&br&&br&因此,总有人告诉我们,你是最棒的,你能行!总有那么多成功学,营销学的鸡血会反复洗刷你的脑袋,例举大量数据和实例向你灌输——这世界,人人平等,一个人,只要通过足够努力,足够坚持,只要怎样怎样,就能排除万难,翻身做主,升职加薪,出任CEO,赢取白富美,爬上人生的巅峰......&br&&img src=&/030969bfa5d10b5fea068ac_b.jpg& data-rawwidth=&568&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8& data-original=&/030969bfa5d10b5fea068ac_r.jpg&&&br&仿佛我们的一生,全是为了拔剑自宫,苦练神功,最后无非就是克服困难,爬上巅峰,挑战权威,决一死战,独孤求败。而且经过媒体的轰炸和渲染,这样一个道理如同空穴来风——仿佛只要你够努力,就一定能成功。&br&&br&这成功学的信条,从任何一个角度上说,最多都只说对了一半。&br&&br&纵然你与人斗的前半辈子成功了,与命斗的半辈子呢?&br&坐拥着豪宅华庭,香车美女,你是不用再思考什么拼搏,公平,竞争了,你需要思考得更多的是有一天你会死去,你打拼来的这一切,只要是不陪着你下葬的,最终都要离你而去,陪着你下葬的,早晚不是归摸金校尉就是归文物局。&br&&br&《山河故人》里有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张晋生年轻的时候有炸药可以干掉情敌,却没办法用,后来情敌自己挂了......得到了又抛弃了沈涛,娶了小老婆,争取到了儿子,移民到澳大利亚,买到了枪支弹药的张晋生守着一桌子的枪,却找不到可以打的人了。&br&上坡和下坡,得到和失去,这才叫完整,这才是正真的混沌的宇宙和无序的人生的全部意义。&br&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苦和乐都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打工一个月,发工资就一次,拍拖小半天,高潮就几秒,生活的终点并非永固的幸福,而是西西弗和普罗米修斯苦难的循环。&br&&img src=&/dbe0a6cc503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be0a6cc503c_r.jpg&&&br&&br&&br&再来说平等,这世界真的平等吗?&br&&br&兼职上完课过后,从华二代小孩父母那里领到一周的薪水。&br&干了一周,能够得着买一台飞利浦新出的榨汁机,内心很愉悦,我可以自己做鲜榨橙汁了!步行回家的路上,看到街上跑过去的宝马,宾利,我也常常想,也许有一天,等我回国了,稳定了,发达了,或许也可以摸摸它们的方向盘,手排挡.....三十岁?四十岁?也许,也许。&br&到学校,听见几个博士在八卦——我们某硕士班同学跟着大教授出书了,和某华二代同学在一起了,华二代英俊儒雅又吸金,继承家业开公司,从此她就从出租屋搬进小别墅了,出门赶破公交改成坐路虎了......整个屋子透着酸味。&br&我只是默默叹了口气,分明记得,我们差不多毕业于同样的大学,一起来到欧洲,一起读硕士,一起毕业,一起申请博士,然而才几年过去,我盘算着是不是应该报效祖国,回家求爹爹告奶奶,让盘根错节的关系户们赏口饭吃,准许我安安静静做一根青椒,从三五千块钱开始熬资历,而别人已经跻身海外名媛贵妇老板娘的行列。&br&&br&对啊,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坐奔驰,有的人挖鼻屎?而有的人却还是一坨屎?难道只能怪你不够努力么?&br&&br&&img src=&/8ccb266b9a1e5f4ff81f2cd75a604f50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8ccb266b9a1e5f4ff81f2cd75a604f50_r.jpg&&&br&&br&&br&你一晚上一晚上的熬,头发一把一把的掉,你一瓶子一瓶子的喝,烈酒一杯一杯的敬,觉得自己努力得除了命没有舍弃,其它什么都已经舍弃了的时候,其实你也就只有命可以舍弃了。&br&&br&而还有那么一些人的命,却生来就尊贵,生来就养尊处优,开了外挂一样。同样也有那么一些人的命,生来就贫穷贱,生来就生不如死,连好好活着都是奢望。&br&&br&过去,用唯物主义的视角,越是科学分析,越得不出答案。&br&&br&你去怪种族?怪基因?怪历史?怪社会?怪人性?怪出生?&br&为什么我就不是神族?而是个虫族在这里吐口水?&br&为什么我长得像金坷垃,人家就像安吉拉?&br&为什么我们就是初级阶段五十年不变,别人就是资本主义坏蛋?&br&......&br&这一切都无法解释,任何人,站在一定的位置上都会抱怨——&br&我这一生的牌局为什么怎么打都是死轿,而对面的黄棒摸起来却就是天胡。&br&于是你常常会骂骂咧咧地吐槽——&br&&br&老天不长眼啊,运气不好啊。&br&&br&然而从天命和运气的角度上来解释,却仿佛豁然开朗。&br&&br&佛教有六道轮回,基督教有最后的审判。&br&很多人觉得基督教美好而洋气,一个人只要一辈子不犯错,相信主,做好人,最终都上天堂,而做了恶的,下地狱。这是一个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一条路走到黑的结局,因为是最终结局,所以很多人划十字的时候, 不过是把天堂的许诺当做安慰剂,该犯七宗罪的时候照样犯。&br&&br&这个世界远远比天堂和地狱复杂,人所承受的苦远远没有好人去天堂坏人下地狱这么简单而浪漫。&br&&br&而佛教的六道轮回就显得没有那么幼稚了,如果不从宗教的角度上来看,世界或许真的可以分为不同的空间和维度,所谓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或许是不同空间、维度的生命存在形态,而灵或许也可以是某种宇宙中存在的能量或者信息。&br&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不平等和存在都将得以最终的解释——&br&&br&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我”,都只不过是能量和信息在不同维度和空间的存在形式,而宇宙中有某种规律和机制决定存在和转换的规则。&br&一轮又一轮的转换,只不过是命运在发牌,你在打牌而已,牌局结束后,无论输赢多少,你都不再是操盘的庄家。&br&&br&因此,我们所拥有的一生,并不是来攀比,享受的,而是来修炼的。&br&&br&身边那些开着奔驰宝马,披金戴银的名媛贵妇,土豪劣绅,人家该!&br&或许是因为人家上一把牌局积累了福报,这点不可比,也可能是因为正在透支作孽积累业障,这点不可学。&br&&br&有时候,反过来想想,考虑一下前世今生与来世,过去现在和将来,也许就平顺了。&br&&br&你为什么在社会底层?因为上一局输光了,没有留一点福报,甚至还有欠的业障,那你要做的自然是安安心心修福报,消业障,而不是去嫉妒去羡慕去比较去分别,人家的福报是人家的,想怎么花是人家的事,你这辈子早修完早积福报,这辈子使劲作孽使劲造,业障多了遭横祸。&br&&br&在这资源匮乏,物欲横流,节操尽碎,万众狂欢的世界,面对各种飞来横祸,古怪无常,砖家在给你开玩笑,发布会在给你讲故事,媒体在给你炒作......那一颗不安的心根本无处躲藏,你算得准一切世俗利弊,却算不准墙什么时候倒,飞机什么时候坠,癌症什么时候来,老人什么时候走,还剩一口气的时候,钱,权,才华,富贵......统统都是虚幻。&br&&br&常存一颗对命运的敬畏和谦卑之心,更关注于内心的修为,而不是去比较命与命的不同,或许才是最终积德消业,平心静气的办法吧。&br&&br&&br&不管你是CEO,还是扫大街,不管你是富二代,还是穷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报和业障,你来这世界上是享福报还是消恶业,平衡在于自己,拿到这副牌了,你不知道出出去的炸弹最终会算到谁头上,或者谁的炸弹什么时候又会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只有好好珍惜操盘的机会。&br&&br&命是天注定,运是靠修行。&br&&br&Ps.&br&这篇文章并没有劝任何人出世和逃避,更没有叫任何人安于现状,这篇文章里本来就没有教底层人翻身的秘籍。底层又怎么样?高层又怎么样?过眼云烟而已。&br&我只是提供一种视角,如果有了前世今生,福报业障的视角,在低谷的时候可以不卑不亢,在巅峰的时候可以不骄不躁。&br&&br&&br&&br&微博:&a href=&///?target=http%3A///u/%3Fis_all%3D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u/?&/span&&span class=&invisible&&is_all=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汉尼拔莱克特医生)&br&专栏:&a href=&/TheWorldOutside& class=&internal&&外面的世界 - 知乎专栏&/a& (外面的世界)
谢邀。 一些愚见。 某个周末,朋友带来一瓶蜡封的好酒,傍晚的一场雨后,乘着蒙蒙夜色,大家在家里烤着肉,喝着酒,聊着天,这个瞬间如此美好。我好希望美好的时刻可以凝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手机应用上刷出来某大学生绝症去世的消息。 不得不说,最近这…
给你们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br&&br&上周六,晚上打车去三里屯,司机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车的后面贴着家政装修的广告,第一时间我以为我坐错了车。&br&&br&上车后,小伙子调试了五分多钟的手机导航,然后走了一条很堵的路。&br&&br&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br&&br&“咳,我放首歌吧,你听么?”&br&&br&“好啊。”&br&&br&一首歌开始从车里回荡起来。&br&&br&“嗯?三十岁的女人?……”&br&&br&“哈哈哈哈,你也听赵雷?”小伙子一脸兴奋。&br&&br&“嗯……偶尔听听。”我内心翻了一万个白眼。&br&&br&然后小伙子又依次放了《我们的时光》、《少年锦时》等多首赵雷的歌。&br&&br&我很奇怪。喜欢一个歌手也不带这么喜欢的吧,堵了半个小时,全是他的歌?但我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于是低头继续玩手机。&br&&br&“诶,你们主播名额招的怎么样了?我再给你们推荐几个人选吧。”&br&在我发这条语音的时候,小伙子突然提起神,手都快离开方向盘了,“你好,请问,你们主播是什么类型的主播?”&br&&br&“呃,就是直播平台招募的主播,现在在做的是手机直播,类似于XX,XXX这些”&br&“啊,那个XX我听说过,我还在上面直播过呢”&br&&br&“嗯?直播什么?”我顿时来了兴趣,没准可以帮帮他。&br&&br&“就是唱歌啊,我喜欢民谣,更喜欢赵雷,我喜欢唱他的歌。”&br&&br&“那你唱几句我听听。”小伙子刚开始很羞涩,渐渐便放开了。&br&&br&当他唱到 &br&“精彩的岁月 不会被什么改写”的时候,我简直被震惊了!&br&&br&握草,这就像赵雷坐在我旁边唱一样。&br&&br&不对,这比赵雷原声都棒呆了好吗?!&br&&br&“你有没有兴趣,来我朋友的公司,做签约主播?”&br&&br&“呃……好,好啊……”&br&&br&“你等一下,我给你问问待遇,以及一些基本条件。”&br&我直接联系到了我的那个朋友,把这个小伙子的情况说了一下,以及把一些很不错的平台培植计划以及薪酬打赏机制等都反馈给了他。&br&&br&&b&最关键的是,主播不是全职,一天就播俩小时,自己挑时间,轻松加愉快。&/b&底薪加礼物提成,怎么也算一次,改变自己生活的机会。&br&&br&看得出来,他也动心了。&br&&br&然后,他给我讲,自己是如何大学都没上,就出去闯荡。&br&&br&去过距地面将近1000米的深矿井,戴着300多块的防毒面具都抵挡不住那些最细微的可吸入颗粒,深矿井下漫无天日的黑暗与超负荷重力对身体的剧烈压迫;&br&去过新疆中国好声音海选赛,但是听到人家要求交1500块的报名费,即便最后是退还,但是由于工资全部寄给家里供老人治病就放弃了这个资格;&br&后来玩某某唱歌,全国总榜top10,得到很多人认可;&br&后来来到北京,遇到一组玩音乐的,他在酒吧露了几嗓子被发现了,邀请小伙子去他们工作室玩儿,但因为在北京还没租到房子,就先去租房子。后来发现这个工作室已经开过几次反响不错的演唱会,在圈子里已经崭露头角,言语中无限懊悔。&br&&br&我说,那你现在做什么,打车司机?&br&&br&他说,白天是XX外卖的,晚上做这个。&br&&br&我说,你知不知道,你这么一把好嗓音,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有多么可惜,难道你真的觉得,那些参加选秀节目的人,都是黑幕吗?退一万步说,即使是黑幕,那也是总决赛的游戏。你能参加,哪怕是能露脸,刷脸也能红。&br&&br&他不说话,把CD声音调小了。&br&&br&我继续说,今年,户外直播这么火,手机直播这么多主播,有的直播吃饭直播睡觉直播吃一大盆火龙果吃俩小时直播拉屎都能火,都有人看,更何况,你的声音这么好,在年轻的时候,又经历过那么多精彩的人生,到现在,却要靠送外卖、开车养活自己,你不觉得特别不甘么?&br&&br&他狠狠地锤了一下方向盘。&br&&br&“我晚上住在宿舍里,宿舍里其他人听不得我唱歌,觉得我吵到了他们。他们甚至连民谣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所有的歌仅仅是歌,你不晓得,我是有多么痛苦。”&br&&br&“所以啊,你更要抽身。”&br&&br&接着,我开始给他分析他以后做主播的形象定位,以及分析他的受众群,因为职业关系,加上身边朋友很多是媒体人,就给小伙子分析解释得特别细致。小伙子不住地点头,每当听到自己的未来的某个可实现的点可行性很大时,唱得就更有味了。&br&&br&那是北京晚上六点的国贸大街,一首沧桑的歌与落魄的人生,仿佛都找到了归宿。&br&&br&&br&下车的时候,我加了他的微信,把朋友的微信名片推给了他,并叮嘱他,如果有任何运营以及形象定位等问题,随时微信问我。&br&&br&小伙子感动得热泪盈眶。&br&&br&&br&&br&&br&4天后,也就是今天。&br&&br&我突然想起这件事,于是问了下朋友,那个小伙子怎么样了。&br&&br&朋友说,啊,什么小伙子,除了你给我推荐的XX,其他全是女的。&br&&br&没有一个,唱民谣的,唱赵雷的小伙子加你吗?&br&我快跳起来了。&br&&br&没有啊,什么鬼,哪有这么个人。&br&&br&&br&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连一个手机直播自己唱唱歌,不是24小时全天在线,而是随时随地。就这么俩小时的直播时间,直播内容也就是唱唱歌,也不是什么难得要你去直播竞选美国总统这种事。连这么好的机遇都不敢去尝试,而是畏畏缩缩,改变自己生活的第一步都迈不出去。&br&&br&等着人把红红的毛爷爷双手递上呢?&br&&br&&br&&br&&b&还有什么,比&u&「连改变的欲望都没有」&/u&这件事,更让人绝望?&/b&&br&&br&&br&&br&&b&害怕接受陌生的新事物,宁愿屈从于自己熟知的小环境里默默求生,也不敢不愿不想跳出来,把自己不满的世界,痛快地操翻一次。&/b&&br&&br&&br&为什么很多人辛劳一生,仍然生活在底层?&br&&br&这就是答案。&br&&br&&br&&br&PS:&u&评论区有惊喜,带你逛底层思维最前沿的生活状态。&/u&
给你们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上周六,晚上打车去三里屯,司机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车的后面贴着家政装修的广告,第一时间我以为我坐错了车。 上车后,小伙子调试了五分多钟的手机导航,然后走了一条很堵的路。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咳,我放首歌吧,你听…
首先写一点自己的话在前头。&br&题主认为建筑工人、普工、保洁就是社会底层了。这其实是一种大错与缪误。&br&事实上,这些人至少还能自给,不至于什么时候一个不慎就无声无息自杀了。能够在城市找到工作,还算不得最底层。&br&最底层的,是农村。&br&&br&今天恰好看到一篇很写实的关于农村的文章,转发大家看看吧。&br&&b&【农村问题二篇】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惨到难以想象:农村老人自杀的平静与惨烈-------------------&/b& 黄灯 当代文化研究网&br&&br&&br&&blockquote&编者按:年关将至,在外漂泊、打拼的朋友们又纷纷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当代文化研究网今天推送的文章,便是黄灯老师在这几年返乡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个农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这篇文章从湖北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内部深挖开去,有如纪录片一般,将家中三代人近十年来的命运变迁展现在我们眼前。在作者的叙述中,农村的养老和医疗、留守儿童、城乡二元结构等等,并不全然是学界平日里辩论的大词,也&br&&br&&img src=&/b1fe3e1cdb23df12a6e68a17641fcfd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1fe3e1cdb23df12a6e68a17641fcfd6_r.jpg&&&br&不是新闻记者笔下夺人眼球的故事。以农民儿媳的视角,观察一个普通家庭如何与残酷现实短兵相接,思索其家族命运变迁背后的偶然因素与深层原因,在困境之下继续追问“回馈乡村何以可能”……这种种努力,是黄灯老师这篇文章弥足珍贵之处。面对愈发严峻的社会现实,当“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几乎成为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深的无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唤起我们更深的思考。&br&&br&&p&&strong&一个农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strong&&/p&&br&&p&黄
灯&/p&&p&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教授,从事文学及文化研究、批评。&/p&&br&&p&
一、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p&&br&&p&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这么多年,日子对他们而言是严酷、结实的生存,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和选择,我作为一个介入者,总认为文字是对其生存的冒犯。&/p&&p&但正因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介入者,并已内化为家庭中的一员,我再怎么冷静,也无法还原到一种完全旁观的心态。多年来,我们共同面对、处理、甚至正遭遇很多家庭琐事,这些真实的处境,和知识界、学术界谈论的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医疗、农民的前景有密切关联。本文中,我愿意以一个亲历者的角色,尽量回复到对事件的描述,以梳理内心的困惑,提供个案的呈现,并探讨回馈乡村的可能。&/p&&br&&p&我丈夫家在湖北孝感孝昌县的一个村子。2005年第一次过年回到他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嫂子。嫂子个子矮小,皮肤黝黑,长相粗陋。我暗自问当时的男友,“哥哥尽管算不上特别帅气,但为何找了这么难看的嫂子?”后来才发现,这种问题多么粗鲁无礼,对一个农村的贫苦家庭而言(更何况哥哥还有家族遗传病,后来才得知,父亲、二姐都因此早逝),能够找到一个适龄的女子组建家庭,已是万幸。事实上,美貌和帅气在农村的婚配关系中,其权重远远不能和经济条件、家庭地位相比。&/p&&p&嫂子的家境也不好,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我认识她十年来,发现她几乎很少回娘家,也很少谈起家里的事。嫂子性格开朗,简单没有心机,和我一见如故,她也只比我大几岁,因此,第一次去给村里老人拜年时,很自然,我们竟然手拉着手。&/p&&br&&p&当时,婆婆身体还不错,大约75岁,小侄子14岁,小侄女12岁。那几年,哥哥嫂子一直跟着四姐、四姐夫在北京工地打工,四姐夫是一个包工头,从老家找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乡里乡亲,干活让人放心,自然,乡里乡亲也能通过姐夫顺利拿到工钱,互相之间都很信任。后来才得知,四姐夫当时赚了不少钱,他甚至在九十年代末期,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在孝感市内买了土地,盖起了四层高的楼房。&/p&&p&现在回忆起来,这几年竟然是全家最为安静、平和的日子,丈夫当时还在念书,无法像以前那样给与家里更多经济支持,婆婆因为身体尚可,主动承担了照顾侄子、侄女的重担,快八十高龄,依然喂鸡做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哥哥、嫂子为维持生计(孩子念书、村里人情往来、家人生病等必要开销),一直呆在北京工地,只有过年时才提前一月、半月回家,准备年货。这样,侄子侄女事实上就成为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只不过,相比当下很多孤苦的儿童,因为能够得到祖母的爱,孩子倒也没有留下太多心理阴影。&/p&&br&&p&情况到2008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哥哥、嫂子尽管在外打工多年,但年头到年尾的拮据状态让他们颇为失望,加上婆婆、公公年龄已大,已无法照顾好进入叛逆期的孙辈,这样,嫂子就决定留在家里,一方面照看老人,更重要的是管教孩子。嫂子在家种种菜,喂喂鸡,养养猪,我们按时给家人寄生活费,一家人无病无灾,日子倒也过得去。&/p&&p&这样,哥哥、嫂子同时在外打工的局面,就变成了哥哥一人外出打工的状态。哥哥身体并不好,并不适合外出在建筑工地干很重的体力活,但待在家里,几乎没有任何额外的来源,而孩子逐渐长大,老人年事已高,子女成家,父母善终的具体压力一件件摆在眼前。房子尽管98年在丈夫的资助下已经建起,但二楼几乎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任何装修,以致过年过节回去,都没有办法安置亲人过夜。但不管怎样,毕竟一家人还能过一种平平安安的日子,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日子总是在走向好的一天。&/p&&p&哥哥每次得知我们寒暑假要带儿子回去,总是提前从工地回来,杀鸡、宰鸭,用摩托车带儿子去镇上集市赶集,给儿子买各种夸张而廉价的玩具,公公、婆婆也极为开心,嫁出去的大姐、小妹,还有妻子早逝的二姐夫都会回来相聚,一家人倒也能感受到亲人相聚的温馨,只有四姐一家,因为姐夫常年待在北京,几乎很少回去。但这种平常、安稳的日子并未维持多久,就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家庭的走向。&/p&&br&&p&一件事是四姐的工地出问题。由于政府拖欠姐夫承包工程的付款,大量的工程欠款无法到位,直接摧毁了姐夫多年累积的家底,不但导致哥哥、嫂子跟随他们打工多年的工资不翼而飞(这笔钱几乎是他们整个家底,有将近十万块的劳务费,哥哥、嫂子一直指望这笔钱给儿子娶媳妇),而且因为拖欠工人工资,欠下大量无法逃避的债务,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找我们借钱。大约2009年临近春节一天,丈夫接到四姐夫的紧急电话,说有人用刀架着他的脖子,逼他必须在当天还钱,求我们帮他解燃眉之急。&/p&&p&姐夫在我印象中,一直经济算是宽裕,穿的衣服也挺括光鲜,很有农村成功人士的派头。几年以来,这是姐夫第一次向我们开口,但当时我确实不愿借钱,一则,手头并没有多余的闲钱等着帮助他们,而买房欠下的首付还等着年底归还,当时我们的经济状态几乎处于最紧张的阶段;二则,也因为他们拖欠了哥哥、嫂子将近十万块钱的血汗钱,对他们心生嫌隙,总感觉他们没有保障亲人最基本的利益。&/p&&p&我向丈夫讲明了我的意思,丈夫也没有吭声,四姐被逼无奈,再次向我们打电话求助,面对危急情况,她也没有任何办法,事情明摆着,我们已没有任何退路,也没有任何选择,只得厚着脸皮找一个经济条件尚可的朋友借钱。尽管四姐当时承诺几个月以后还钱,但我知道,还不还钱不是她的主观愿望说了算,从借出那笔钱开始,我们就没有期待有还钱的那天。&/p&&br&&p&事实也是如此,此后几年,四姐一家的经济状况没有任何好转,她甚至几年都不敢回家,害怕村里那些曾经跟随姐夫打工的乡亲讨要工钱(我后来才意识到四姐一家命运的转变,对我们此后几年经济状况的直接影响,因为他无法归还哥哥、嫂子的工钱,哥哥嫂子再也没有别的储蓄,随着儿子、女儿长大,他们结婚、成家的大事,通过婆婆的叮嘱,就责无旁贷落到我们身上)。&/p&&p&2015年,我在北京访学,曾经和丈夫去看过四姐一家。他们居住在北京一个极其混乱的城中村里,村子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两间逼仄的平房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的尽头,为躲避别人逼债,几年来他们和外界断绝任何联系,四姐夫更是几年都不敢回家,作为独子甚至无力照看家中的老母,也不敢公开找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四姐在咖啡厅洗碗、两个女儿当导游来支付。想到九十年代,四姐一家最辉煌的时候,一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没想到现在最需要经济支撑时,却因为政府拖欠工程款,不得不躲在一个隐匿的角落生活。&/p&&br&&p&第二件事,也是更大的打击,则是妹妹的出家。在整个家庭中,妹妹的生活最让人舒心。她生得漂亮,又有着湖北姑娘的泼辣能干,初中念完后,去武汉打工,在工厂做临时工,认识了本厂一正式工并结婚。两人发展不错,因为结婚早,在房价还不到一千时,就买了很大的房子,女儿也聪明可爱,妹夫后来还当了副厂长。&/p&&p&事实上,多年来,除了丈夫,妹妹同样承担了照顾家庭的很多重任。侄子、侄女、婆婆、公公的衣服、日常用品,几乎全都是她从武汉带回,哥哥、嫂子在武汉打工的几年,住房问题也是她帮忙解决。但最近几年,妹妹信佛,开始吃素,2012年暑假,她带外甥女去广州玩,也时常和我们宣传吃素的好处。仅仅一年后,2013年9月的一天,丈夫忽然接到哥哥的电话,说是妹妹已经出家,并且决断离婚,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就此遁入空门。&/p&&p&尽管从信仰的角度,完全能理解她的个人选择,但事实上,当这种事情落到身边家人身上时,还是无法接受。妹妹和我同一年出生,正处于人生和家庭压力最大阶段,妹夫工作繁忙,外甥女刚上高一,她婆婆年事已高,自己的父母也是八十高龄老人。&/p&&p&妹妹突然做出出家的决定,让全家人如坠冰窖。丈夫为了说服她还俗,连夜请假从广州感到武汉,又从武汉赶往庵里,但终究不为所动,一直到婆婆去世,我也未能在葬礼上见上妹妹一面。直到现在,那个热爱世俗生活的妹妹为何突然放弃红尘,始终是萦绕在亲人心中的不解之谜(我只是偶尔听起妹妹讲起她丈夫家复杂的情况,讲起公公对她的冷暴力,讲起懦弱胆小的婆婆对她的依赖,无助时总是抱着她哭),但既然她作出了决绝的选择,家人也没有任何办法。&/p&&p&妹妹一走,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外甥女,外甥女原本内向的性格变得更为孤僻,仅仅念到高一,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就草草休学。想起2006年春节一家人的团聚,外甥女在田野采地菜时,跟随其他的表哥表姐在田野疯跑,红色的蝴蝶结在脑后摇曳生姿,一副活蹦乱跳的模样,那时,她是所有孩子中唯一在大城市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没想到七年以后,因为妈妈执意出家的决定,竟然变成最可怜的孩子。除此以外,伤害最深的就是婆婆,婆婆因为女儿出家一事,怎么也想不明白,家里只要有人来,就开始念叨,原本硬朗的身体一蹶不振,在摔了一跤中风后,一直卧床不起,死前也未能见到小女儿一面。公公(继父)更是变得木讷,妹妹是他唯一的亲生女儿,女儿的出家也让他彻底失去了最重要的情感寄托,终日在村子里漫无目的的荡来荡去,脸上很难看到往日发自内心的欢颜。&/p&&br&&p&四姐夫的破产,小妹妹的出家,直接碾碎了两个家庭的希望,也波及到其他兄妹,尤其是哥哥一家,原本经济基础就相当脆弱,在五六年的劳务费泡汤后,更是毫无根基。自此以后,全家兄妹再也没有像2006年春节那样,有过真正的欢聚。以前还有妹妹帮着分担家庭的重任,妹妹一走,我们就不得不承担更多。&/p&&br&&p&除此以外,隐匿于家庭暗处的悲伤随处可见,我每次回到婆婆家,在和哥哥、嫂子或者大姐的聊天中,总能听到一些让人压抑的事情。2013年年底,侄子和本县一女孩网恋闪电结婚,哥哥嫂子极为高兴。但女孩嫁过来后,总是和嫂子闹别扭,性格也极其怪癖,后来才得知,她的家境也极为不幸。听说她妈妈在生下她后,被乡政府捉去结扎,一回来,就变疯了,根本就没有任何能力照顾孩子,而且还暴力打人,总是将身穿衣服撕破,没有办法,家人只得将她关在一间房子里,谁都知道这种惨剧和结扎有关,但没有任何人有力量去申诉惨剧的真相,而是任由命运的安排以最残忍的方式作用到一个普通的农家。我曾经问过侄媳妇,“有没有到乡政府反映情况?”她一脸的茫然,并未意识到一次失责的结扎手术对她的生活到底产生了多深伤害。只说小时候从来就没有人抱,都是在房中爬大的。我一直念叨向她打听更多情况,看能否帮他们维权,没想到前一向得知,她妈妈在疯病中已经去世,年仅四十多岁。&/p&&br&&p&平心而论,哥哥、嫂子一家都是最普通的农民,也是最老实、本分的农民,他们对生活没有任何奢望,也从来没有想到通过别的途径去获取额外资本。他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本本分分劳动,过一点安生日子。而在农村,像哥哥一家的情况非常普遍,守在乡村,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外出打工,有可能连工资都拿不回,但全家的基本开销,诸如孩子的念书、成家、房子的修缮和更新,老人的生病、善后,一样都不能少。尽管农村免除了农业税,近几年也推行了合作医疗,但和水涨船高的支出比较起来,实在是杯水车薪。可以说,中国无数的财富、希望没有多少途径流向他们,但社会不良的触角,诸如政府拖欠工程款、信仰危机所导致的价值观混乱、基层执行计划生育的粗暴和失责,却总是要伸向这个普通的农家,种种无声的悲剧最后总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存,唯有认命,才能平复内心的波澜和伤痕。&/p&&br&&img src=&/db93f3f76bba603a7b5e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b93f3f76bba603a7b5ed_r.jpg&&&p&&em&- 婆婆和两个儿子及孙子&/em&&/p&&br&&p&
二、看不到前景的家庭命运&/p&&br&&p&日,卧床将近一年的婆婆去世,走完了她86岁的艰难人生。&/p&&p&在忙乱、悲伤、空落中给婆婆办好丧事,我突然感到维系整个家庭最牢固的纽带轰然断裂。尽管和婆婆在一起居住的日子并不多,但她的慈祥、宽厚还是让我感到一个老人的亲切和温暖,丝毫没有婆媳相处的尴尬和芥蒂(我对她感情认同更像自己外婆)。&/p&&p&每次回家,她都极为开心,对于年幼的孙子尤其喜爱,孩子刚出生,她便买了很多糖果招待村里乡亲,并且总是将我们定期寄回的照片分给村里老人看。&/p&&p&婆婆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当官,最好当大官。在她眼中,再也没有什么比家中拥有当官的子女,更能改变家族的命运,儿子、媳妇空戴两顶博士帽子,甚至比不上一个乡镇干部或赚钱的包工头,更能解决家庭其他成员的实际难处。&/p&&p&老人卑微的心愿更让我感受到她一生当中所遭遇的痛苦、屈辱,还有望不到边、无穷无尽生存的折磨和厄运。我知道,像丈夫这种家庭出生,通过念书得以改变命运,最后在城里找到一个安居之所的人并不少见,他们身后因为共同的家庭负重和压力,从精神面目、阶层气质上甚至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以致在各类社交群中,被城里或者家境优于配偶的女人冠以一个“凤凰男”的群体标签,并作为轻易不能下嫁的目标进行讨伐。&/p&&p&我丝毫不否认作为个体的选择,与这种男人的结合意味着要面对更多,但这种来自社会单一舆论的道德优势,还是使我感受到掩盖在这个标签背后所蕴含的歧视、无奈和漠然,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民造成的不可逆式的生存劣势,怎样通过代际传递一直作用到婚恋层面,从而导致不可排解的天然矛盾。可以说,尽管农村出生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得以改变身份,但只要和出生的家庭还依存各种血肉关联,那份深入骨髓的卑微、渺小、和人格的屈辱感,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逃出泥坑的幸运者尚且如此,留在故地的坚守者又怎么可能有更好命运?&/p&&br&&p&事实就是如此,冷静下来想想,哥哥一家确实看不到太好前景。&/p&&p&首先是代际的贫穷已经开始轮回。在体力最好的时候,哥哥、嫂子当年丢下孩子外出打工,现在侄子、侄女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后,随着生存的压力变为现实,也不可避免要重复父辈的命运,踏上下一轮的打工生涯,哥哥、嫂子像当年公公、婆婆一样,要承担起照看孙子的重任。2013年年底侄子结婚以后,为偿还债务,过完年就离开新婚妻子,随村里去外省打工的队伍,成为泥水匠中的一员。&/p&&p&运气好时,一年能够攒下一万多元,运气不好,或者多换几个工地,可能就只够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毕竟和父辈比较起来,侄子不可能像他们那样严苛节约,二十出头的年龄,和城里的年轻人一样,他迷恋各类智能手机,或者一些时尚的行头,光是这一笔开销,就足够家里开支半年。他也曾经考虑在附近的镇上找个事做,或者开个店,但不是没有成本,就是没有过硬技术,始终难以做成。&/p&&p&客观而言,农村自身的生产已经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更多时候,获取基本的家庭开销,还是不得不以肢解完整的家庭结构为代价。这样,结婚、生子、外出打工、制造留守儿童,就成为了事实上的轮回。对哥哥而言,新的挑战在于,他老了以后,甚至会面临老无所养的境地,毕竟他的子女,没有一人通过读书得以改变命运,而他在半生的劳作中,也仅仅只是维持了一种最简单的生存,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半点养老的资本,贫穷和贫穷的传递,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宿命。&/p&&br&&p&其次是留守儿童的后果开始显现。侄子、侄女作为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人。侄女通过网恋,十九岁那年就结婚,二十岁就生了孩子,丈夫是一个比他还小一岁的本乡男孩。尽管已身为母亲,但侄女根本就没有身为人母的心理准备,更感受不到母亲身份沉甸甸的重任,怀孕期间,依旧维持以前的生活方式,猛吃方便面和饮料,手机更是二十四小时不离身,床头柜前堆满了方便面盒子和饮料瓶。孩子生下来后,甚至连棉纱的尿布,都不知道在哪儿买。&/p&&p&我暑假看到她带着一岁不到的女儿,大热天里,就让她光着大半个身子,一身的泥巴和脏污也不管,我告诉她应该给孩子备用一点棉纱尿布,她开始一脸茫然,随后便很开心地告诉我,她让女儿几个月就开始吃冰棒,拉了几天肚子后,现在不管吃什么都没关系,但事实上,她女儿一直不明原因的高烧不退。&/p&&p&和城里刚做母亲女性的谨慎、细致比较起来,侄女的无知、粗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她原本就是一个孩子,一个二十岁就做了母亲的孩子,爱玩的天性和母亲沉重的责任放在她身上,显得尴尬而又刺眼。我叫她买两本书看看,或者上网时,顺便看看育儿专栏的内容,她青春勃发的脸庞再一次转向我,“我明年就出去了,带伢是奶奶的事情”。&/p&&p&侄子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妻子因为自小没有母亲的滋养和教导,也不懂得怎样对待孩子,孩子一哭闹,她就将几个月大的孩子丢在床上,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大喊大叫,很难有平和情绪,更不要说一个理智妈妈应该具有的淡定。加上侄子终年在外打工,她整天和嫂子相处,两人总难免因为家庭琐事磕磕碰碰,因此,也难以有好的心态对待刚出生的孩子。&/p&&br&&p&不得不承认,和哥哥一代被逼外出的心态不同,侄子、侄女外出打工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相对贫穷固然是其选择外出的理由,但对于年轻而又过早当妈妈的女孩而言,很多时候,外出打工是她们逃避养育孩子的最好借口。在她们的思路和情感发育中,养育孩子的繁琐让她们苦不堪言,而过早外出对另一个孩子的伤害,根本就没有进入她们的视线。&/p&&p&留守儿童缺爱的童年,让他们从小难以获得爱的能力,当他们长大到做父母时,这种爱的缺失,并不会随身份的改变,有如神助一般的得以弥补,爱的荒芜的代际传递,才是真正让人担忧之处。对比城市正常家庭孩子获得的关爱和良好教育,不可否认,另一种看不见的差距,已经将城乡差距的鸿沟越拉越深。&/p&&p&但另一方面,因为多年在外的打工经历,侄子、侄女一辈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植入当下的消费理念。不论是穿衣打扮、结婚置业、还是日常起居,其风向标已经和城市孩子没有差异。侄子尽管婚前没有赚到过什么钱,但换智能手机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其妻子网恋而成,让哥哥、嫂子安慰)。&/p&&p&结婚典礼,甚至还请了乐队、车队,更不要说农村流行的三大件金饰(项链、耳环、手圈)。其所营造的气氛,和城里任何一个高档酒楼举办的婚礼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唯一的不同就是婚礼的背景是在一个并不富有的农家。面对如此的场景,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婚礼的排场,婚礼给女孩的彩礼和装备,在他们彼此暗淡的一生中,几乎就是仅有的一次出彩机会。而为此背下的债务,顺理成章成为一个新家庭的沉重起点。&/p&&br&&p&再次是传统乡村结构已经失去内在坚韧扭结,经济的脆弱加速了乡风乡俗的凋零。以养老为例,尽管几千年来,养儿防老一直是农民最为坚定的信念,但这一朴实愿望,在严酷的生存现实面前受到了极大挑战。贺雪峰团队曾提到湖北农村老人自杀的现象非常严重,“笔者所在研究中心调研表明,两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自杀率极高的地区,尤其是老年人自杀率,已经远远高于正常自杀水平。”&/p&&p&(《试论农村自杀的类型与逻辑》,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16期》)。&/p&&p&陈柏峰在《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再次强调了这一事实,“老年人高自杀率、高自杀比重、以及自杀率、自杀比重的高速增长,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事实的残酷性令人震惊。”&/p&&p&(载《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几乎很难相信这么残酷的情况如此普遍。在婆婆生重病期间,不时有村里乡亲过来看望聊天,总是提到,农村老人得了病,总是拖着,能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很少(嫂子因为每天细心护理婆婆,及时帮她翻身、换药,得到了村里人一致好评,成为全村媳妇的典范),如果得了绝症,一般就是等死,有些老人不愿拖累子女,很多都会选择自行了断,有些儿女实在无法忍受这种长期的折磨,也会选择逐渐减少给没有自理能力病人的食物,最后活活饿死。&/p&&br&&p&以写作底层文学著称的作家陈应松,在其小说《母亲》中,以冷静、严苛的目光直视这种生存的真相,对此作了入目三分的叙述,我在阅读这部作品时,眼前总是浮现那些老人的身影,感受到他们面临生命终点之时的坦然和冷静。&/p&&p&生命在他们眼中,并不具有特别珍贵的意义,活着,是卑微而麻木地活着,能够感受到的幸福纯粹来自生命本能和惯性,死去,也是理所当然的死去,在一个日渐寂寥而没落的村庄,这种无声的悲剧并不会引发人们心中的太多波澜。悲苦农民与生俱来的天聋地哑的悲剧命运,从来就难以从根本、整体上得到任何改变,多年经济发展的光鲜,除了让他们吃饱饭,并没有让其享受到和国家整体实力相当的体面和尊严。&/p&&p&大城市的光鲜、城市有钱人的奢靡、成功人士的高大上生活,和同一片国土上的农村悲惨的处境无法产生太多关联。&/p&&br&&p&最后,农村面临资本的侵蚀,虎视眈眈的社会游资通过官商勾结,已经盯上了农村最后的资源——土地。尽管关于农村土地私有化仅仅停留在讨论阶段,但在实际情况中,农村的土地已通过资本的运作被兼并。丈夫所在的村子在丘陵地带,风景算不上太好,几个并不太高的小土包,村里一条小河蜿蜒流过,为全村的农田提供基本灌溉。但近两年,不知哪里来的人,将村子里的土地圈起了一大块,河流也被迫改道,流入到私挖的池塘里面,模仿经济发达地区的度假村模式,修一些和整个村庄根本就不搭调的亭台楼榭和供城里人享乐的房子。&/p&&p&事实上,因为周边旅游资源欠缺,并未有多少游客带动村庄经济,倒是因为河流的改道,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农田的供水,农田被占,最后到底会导致什么后果,现在根本无法预料,而村民对此也漠不关心。对侄子、侄女一辈的孩子而言,反正种田已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出路,农田被装扮成度假区的模样,反而能给他们一份心理幻觉。&/p&&br&&p&若不是和丈夫结婚,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亲身经历各类无法逃脱的日常琐事,亲眼目睹各种让人无语的真相,旁观者几乎很难体验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具体的生存和抗争中,到底要面临多少先天的劣势,他们的实际生活,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势到底要断裂到何种程度。种种真实的痛楚总是让我追问:造成这个家庭天聋地哑的困境,问题到底出现在哪个环节?回馈乡村,又何以可能?&img src=&/62112a3eabc697e5c2c748b71ea0725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2112a3eabc697e5c2c748b71ea07252_r.jpg&&&em&农村废弃的老宅&/em&&/p&&br&&p&三、回馈乡村何以可能&/p&&br&&p&平心而论,尽管进入到理性分析,哥哥一家的前景充斥着灰暗和绝望。但每次回乡,哥哥、嫂子的精神状态还是让人放心、安慰。尽管手头总是缺钱,哥哥也患有先天的遗传病,但他们精神比我们要愉快很多,哥哥从不失眠,嫂子也从不唉声叹气。哪怕在婆婆卧床最艰难的阶段,嫂子还是毫无愠色的去干该干的一切,家里丝毫没有危重病人的压抑、郁闷。他们越是活得坦然而毫无欲望,越是对个人命定的困境毫无感知,越是对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望,我就越感到这种命定的生存是多么残酷,感到这个世界为什么总有人要占有如此之多。而如何回馈家庭,对跳出龙门的家庭成员而言,几乎成为一种天然的情感选择。&/p&&br&&p&冷静下来想想,关于对乡村的回馈,哪怕在国家经济实力如此强大的今天,在农村的家庭模式中,自古至今,其实一直停留在家庭之间的互助。我父母辈如此,到我这一辈还是如此,这一点,我的感受实在是刻骨铭心。我想起我的父母,半生以来,仅仅因为爸爸是一乡村教师,有一份公职,妈妈因为能干,家境比别人稍稍好点,就不得不接受无止境的帮助亲人的重任,几十年中,几乎有大半的精力都用来对付亲人的求助。&/p&&p&妈妈一辈子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就是“帮忙的没一个,麻烦的一大堆”,简单的一句,实在是她几十年来面对两边穷亲戚所发出的真实感慨。我童年的整个印象,不是爸爸的同母异父哥哥坐在家里不动,不拿到钱绝不出门的身影,就是妻子早逝的叔叔一有事情就来找爸爸的理所当然,要不就是多病的小舅舅腼腆但又坚决的求助,更有同父异母的姑姑过一段时间就会定期来娘家诉苦。&/p&&p&这些亲人善良、淳朴、也有温情(姑姑临死前,知道爸爸去看他,都挣扎着要去抓她养的母鸡,让他带回去给小孩吃),并非要故意麻烦亲人,占到多少便宜,实在是生活在农村的悲苦命运,让他们一碰到麻烦几乎就找不到任何出路,向家里情况好点的兄妹求救,就成为唯一的路径。&/p&&p&父辈的命运如此,几十年后,尽管改革开放的大旗已经招展几十年,国家的财富已获得巨额增长,亲人中间也不存在温饱问题的成员,但随着新的困窘的出现,我和丈夫所面临的情况和父母并无二致。&/p&&br&&p&摩罗在《我是农民的儿子》一文中,曾经感叹,“所有的农民都本能地希望通过儿子进城改变家族的命运,可是所有这些努力都不过是复制电影上流行的‘你撤退,我掩护’的故事模式,留下来作为后盾的不堪一击,固然难免一死,逃脱者面对亲人的沦陷更加无能无力,也只能痛不欲生地仰天长嚎”。&/p&&p&我作为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媳,身处其中,实在能体会到这种痛楚中的无奈。丈夫和任何一个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农村孩子一样,在城市的生活从来就不以追求享受为前提,甚至用在他身上的正常开销,在他看来都是一种负罪,与生俱来的家庭阴影深深渗透到他的日常生活中,他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多少交际,更谈不上特别嗜好,唯一的兴趣就是看书,过着一种在别人看来寡淡无味的简单生活。&/p&&p&他性格沉默,不爱多言,他愈是沉默,我就愈能感受到过去家庭所施加给他的痛苦和压抑的深重,他像一条运气很好的鱼,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游出了这个令人绝望的家庭,但这种逃脱的幸运并不能给他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他所出生的原生家庭就像一个长长的阴影,只要还有家庭成员处于不幸和痛苦中,逃脱的个体就不可能坦然享受生活本该具有的轻松、愉悦,一种血肉相连的痛楚,总是无法让他对有着共同成长记忆的亲生兄妹的困境视而不见。&/p&&br&&p&尽管自身背负房奴、孩奴的压力,他从来就觉得回报原生家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家中老父老母的日常起居事实上也是留守家园的兄妹照顾更多。因此,家里任何人经济上求助于他,除了默默接受,从来就没有任何回绝的念头。&/p&&p&结婚多年以来,在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中,我也时时为丈夫背后的庞大家庭,感到沉重压力,有时甚至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绝望感,但相比经济的困窘,更让人难受的还是情感折磨。我难以回避一个基本事实,如果连我们都不去管他,连他最亲的人对他所遭受的痛苦都能视而不见,那还有谁会对哥哥、嫂子一家伸出援手?可是,逃出乡村在城市立足的人,同样面临各种实实在在的困境。&/p&&p&杨庆祥在《80后,怎么办?》一文中,认真剖析了80后中逃脱农村在城市打拼一代知识精英的深刻困境,对70后一代而言,尽管情况没有如此惨烈,但实际上也仅仅只是抓住了房价刚刚失控之初,及时当上“房奴”的幸运,当中年困境如期来临时,他们所面对的生存、事业压力从来就没有减轻半点。所能给家里的帮助,也无非是从有限的工资中省出一部分开销,如此微薄之力,到底又能在多大程度改变家庭的命运?摩罗11年前提出的问题,“改变农民的命运究竟是靠应急的政策还是更需要社会体制、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如果农民享受不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如果他们不能在一个平等的政治构架中享受到所谓国民待遇、如果他们不能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体制之中以自己的声音和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那么,谁能保证他们的命运能够得到改变?谁有那样的能力和良知成为他们的救世主?”(《我是农民的儿子》,载《天涯》2004年第6期)直到今天依然没有答案,而且也看不到答案能够兑现的一天。&br&&/p&&br&&p&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个群体:通过个人努力,进入城市,得以改变命运,并拥有相应权力,在现实诱惑下,最终走向贪腐之路。我想到,对他们而言,对一个从小物质匮乏到极致的人,必然在拥有机会以后滋长更为膨胀的欲望,因为他深知一种来自身份差异的残酷真相,有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曾表达这种人物的真实想法,“既然机会这么多,那么赶紧捞上几把吧,否则,在利益分化期结束以后,社会重新稳固,社会分层时期结束,下层人就很难跃上上层阶层了。”&/p&&br&&p&事实就是如此,逃出来的家庭成员,若无法通过个人力量改变家族命运,那么,此生便几乎永无可能。我在村子里,也常常看到一栋栋废弃的房子,一打听,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举家搬往城里,再也不可能回到乡村生活的家庭。我所出生的湖南老家,也有一户仅仅是通过参军得以改变命运的军官,利用各种关系将两边兄妹的子女全部弄出去,甚至27岁初中都未毕业的小舅子都能弄到部队当兵,转业后再通过关系,安排到公安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队安全隐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