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寺庙四大天王哪里有四大老祖

中国佛教寺庙中国佛教寺庙山西佛教名刹一览五台山佛教圣地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隅,系恒山系脉。因山五峰矗立,顶无林木,土筑石垒,故名五台。以山区气侯多寒,凉爽无夏,又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相传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它与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普贤、观音菩萨合称“三大士”。五台山被确定为文殊菩萨道场,在四大名山中是唯一见于经典的。最早的根据见晋译《华严经》卷二十九:“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又见《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唐证圣元年(695),武则天命菩提流志与实叉难陀重译的《华经严》中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由此开始,五台山便被佛教徒一致公认为文殊菩萨圣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名扬天下。  五台山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佛教的兴起与寺庙的创建最早。据明镇澄《清凉山志》记载:“汉明帝时,摩腾西至,以慧眼观清凉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帝以始信佛化,故以名焉。”阿育王造佛舍利塔,指塔院寺白塔。由佛光寺现存北魏时期“祖师塔”可以看出,当时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已达到极高水平。北齐时代,五台山香火旺盛,建寺二百余所,朝廷曾拨八州赋税以充香火。北周武帝灭法,五台寺庙悉数被毁。隋开皇元年(581)在五顶置寺度僧,从此开始在五峰上建寺。唐代为五台山佛教极盛时期。由太宗至德宗九代,不断遣使来山建寺、供养。唐武宗会昌灭法,五台山佛教中落。宋代,重建寺庙,置寺僧正。宋真宗时,五台山基本恢复了唐时的隆盛状况。蒙古族建立元朝后,藏传佛教传入五台,蒙藏佛教徒也随之进住,修建黄庙。明清时期,统治者都非常崇信佛教,藏传佛教便发展到与汉传佛教平分秋色。于是五台山便成为中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青庙与黄庙并立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的寺庙数量,历代废兴,变化较大。在唐代极盛时期,据说全山有佛寺三百六十座,僧尼近万名。唐武宗灭法后随之衰落,宋代有佛寺七十余座,元代只有六十余座,明末清初呈现复兴势头,达一百二十多座。目前全山有完好寺庙四十七座,其中著名寺庙十余座。  显通寺  位于台怀镇北侧、灵鹫峰下,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极负盛名的一座寺院。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据《清凉山志》载,此寺创建于东汉明帝年间(58—75),因寺后山峰酷似印度灵鹫山,取名大孚灵鹫寺。“大孚”是弘信之意,为汉明帝刘庄特意加在寺名前的。北魏孝文帝时曾重修扩建。寺前花卉满园,又称花园寺。唐武则天时因新译《华严经》中载有五台山,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予以重修,并赐额“大显通寺”。后一度改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恢复大显通寺名称,沿用至今。  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青庙,占地八万多平方米,殿宇四百余间。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代重修。寺前钟楼上悬挂一口名为幽冥的大铜钟,也叫长鸣钟,铸造于明天启年间()。这是五台山诸寺中最大的一口钟,重九千九百九十九点五斤。寺内中轴线上一连七进殿宇,依次排列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后高殿,僧舍廊房分列两侧,整齐划一。  无量殿,是明代用青砖拱券而成的一座穹窿式建筑,四周没有檐廊,殿内没有梁柱,又称无梁殿,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相传唐代清凉国师澄观在此殿内著述《新华严经疏》几达四年之久。内供毗卢佛大铜像,取佛法无量之意,故称“无量殿”。  铜殿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相传为妙峰法师自国内十三省的一万户人家中化缘筹集十万斤铜铸造而成,内外贴金。殿宽九尺,深八尺,高丈余,外观两层,内为一室。上层四面各六块格扇,下层四面各八块。格扇内壁铸有佛像,层层排列,号称万佛。铜殿前原有五座铜塔,现存二座,其余三座被当年侵华日军盗走。  作为五台山首屈一指的大寺,显通寺历代驻锡过许多名僧大德,如志远、澄观、贤林、延一、大宝法王哈里麻、妙峰等,其中以唐代清凉国师澄观最为著名。  塔院寺  位于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其余四处为显通寺、罗寺、殊像寺、菩萨顶)。它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高矗入云的释迦牟尼舍利塔,是寺院的主要标志,人们习惯称它为舍利塔或大白塔。现在的大白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台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素身金顶,造型优美。白塔下部是两层殿宇,底座南侧洞内立《佛迹灵相之碑》一通,刻有长一尺六寸、宽六寸的佛足印迹,石碑下端铭文记载:佛祖涅?之际,对随侍多年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难说,我最后留下此足印,以示众生。唐玄奘往西域取经时,将佛祖足印拓下携回,唐太宗命人刻在石上,立于祖庙。明代,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在大白塔下。大白塔,已被认作五台山的一个标志深印在朝山者心目中。  在白塔东面另有一座小塔,称“文殊发塔”。塔高约六米,传说内藏文殊菩萨的金发。  菩萨顶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传说文殊菩萨就居住在菩萨顶。菩萨顶上有寺,唐代称真容院,也叫真容阁。宋代仍称真容院。明代改为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寺。  明清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兴盛,蒙古、西藏地区的格鲁派喇嘛到五台山常住,菩萨顶逐渐成为他们集中活动的场所。清朝廷尊重格鲁派,团结蒙古族,五台山的藏传佛教也就特别兴盛。这个时期,也是菩萨顶的极盛时期。清顺治年间(),菩萨顶成为五台山格鲁派首领扎萨克大喇嘛驻锡之处。  寺院占地四十五亩,有殿宇四百余间,完全参照皇家宫殿形制修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是五台山最大的格鲁派寺庙。  寺内文殊殿(也称真容殿)座落在第三进。由于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有着特殊地位,所以此殿的建筑规模比其它殿宇都大,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巍峨雄阔,非常气派。殿内正中供奉文殊驾狻猊(狮子)彩色泥塑像,两侧是十八罗汉。殿檐长年滴水不断,下面的石头有多处呈蜂巢状,俗称滴水殿。  1983年,菩萨顶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殊像寺  座落在塔院寺西南,因寺内供奉大文殊菩萨像而得名,也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寺院创建于唐代,元代延?年间()重修,后毁于火。明代成化二十二年(1486)至弘治十二年(1499)再建。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寺内最著名的建筑是文殊阁(大殿),现存的这座殿宇为明弘治二年(1489)由铁林果禅师主持修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  罗睺寺  位于显通寺东隅,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该寺创建于唐代,传说文殊菩萨经常在此讲经说法,故曾取名“落佛寺”。明弘治五年(1492)重修,清代屡次修建。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之子名“罗睺罗”。他十五岁随佛出家当沙弥。他“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证了阿罗汉果,被称作“密行第一”,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曾在罗寺所在地显圣,并留下足迹。因此,罗寺即是祀奉罗睺罗的寺庙。  罗寺是五台山保存最好的寺庙之一。这里有引人入胜的“开花现佛”。在大殿里装置了木构圆形佛坛,坛上刻有水浪图案,上塑十八罗汉;坛外方台上塑有二十四诸天及四大天王;佛坛正中装置一朵三米多高的八瓣莲花,每瓣大红花瓣上绘有金色工笔佛像,四尊阿弥陀佛相背他坐花瓣中心。台下装有机关,地下圆盘转动,通过轴承,操纵花瓣一开一合,四尊佛像时隐时现;伴着花瓣的开合,台上水浪图案和十八罗汉也随之转动,便出现了罗汉过江的情景,很富情趣。  十方堂  座落在罗寺东边,仅一墙之隔,原是罗寺属院,为招待十方客人之处。又名广仁寺,取“仁爱慈善”、“以广流传”之意。  十方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现存三进殿堂及若干客房。第一进是天王殿,中间是主殿,内供上千尊宗喀巴大师铜像,后大殿为文殊殿,供有二百多尊文殊铜像。两壁经橱内藏明清藏经数千卷,极为珍贵。  1983年,十方堂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广宗寺  位于台怀镇北侧营坊村山腰,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清代曾加修茸。  寺院占地面积二千九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阁近三十间,布局紧凑。寺内居中建有铜瓦殿三间,木质构造,上檐覆盖铜瓦,为五台山寺庙中一奇观,故广宗寺俗称铜瓦殿。  寺内东北角还建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院长、现代著名佛教经典翻译家法尊法师灵骨塔一座。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黛螺顶  位于台怀镇东面山巍,一名大螺,又名青峰,古寺名为佛顶庵。创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清代曾予重修,乾隆五十一年(1786)更名为黛螺顶。  寺院建筑规模不大,布局紧凑。正殿内因供奉象征五个台顶不同形象的文殊菩萨而著名。凡来五台朝山的信众先要到黛螺顶“小朝”,此寺便被称为“小朝台”。“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山。”这就是黛螺顶在朝山人心目中的位置。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碧山寺  位于五台山台怀镇东北二公里处的北台南麓,又名普济寺、护国寺、北山寺等,俗称广济茅蓬。相传该寺始建于北魏,高僧法聪曾在此讲经。明代成化年间()重建,清代又曾重修。碧山寺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林之一,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山门外建有孤月澄禅师塔,山门内分前后两进院落。寺内有戒坛殿,砌有青石戒坛,长五点一米,宽五米,高一点二米,是五台山诸寺中唯一的一座戒坛。戒坛始建于北魏,为历代传戒之所,今存戒坛乃明代遗物。坛上供奉缅甸玉佛一尊,相传是清光绪年间()由普陀山的慧根法师从缅甸请回供奉在碧山寺的。  观音洞  位于台怀镇以南三公里的栖贤谷口岩畔,原建有栖贤寺。观音洞传说是观音菩萨显圣之处,故依洞建寺。这里山峰陡峭,寺院建在斧削般的悬崖上,凿石为阶梯通道。现存殿宇两处:一处是香积佛殿,据说六世达赖喇嘛避难时曾在此诵经;另一处为观音殿。  观音殿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共三间,内供八臂十一面观音像。两侧还供有文殊、普观菩萨及宗喀巴大师像。  寺后有一小岩洞,洞内积水,《清凉山志》载:“洞有滴泉,味甘。”这就是著名的观音洞。  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金阁寺  座落在五台山南台锦绣峰西北麓的金阁岭上,位于南台顶与中台顶之间,寺以山名。寺院创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仿照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设计,并由当时从那烂陀寺来中国的高僧纯陀法师监修。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寺分作前后两院,前院为观音阁,外观气势雄伟,内供一尊高达十七点七米的千手观音铜像,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观音塑像。中间有八座阁式通殿,依次为毗卢殿、弥陀殿、观音殿、地藏殿、文殊菩萨殿、药王殿等,内有塑像近千尊。后院是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像及十八罗汉塑像。整座寺院殿宇巍峨,气势宏大。  金阁寺的开山祖师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创始人之一、佛教经典四大译师之一、唐代北天竺高僧不空三藏。不空法师去世后,其弟子,被誉为密宗“六哲”之一的含光即为金阁寺住持。  南禅寺  位于台怀镇西南一百公里处的李家庄附近,有建筑二十六间。其中,大雄宝殿为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  南禅寺主殿──大雄宝殿的始建年代无法查考,重修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据大殿梁上题记记载:“……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可见大殿重修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大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大小十七尊唐塑佛、菩萨及胁侍像。是我国唐塑珍品,堪与敦煌莫高窟中唐代塑像媲美。  寺内还存有唐代石塔一座、角石两块及石狮三尊,造型各异,生动逼真。  佛光寺  座落在台怀镇东五十五公里处的佛光山麓,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时达到极盛,声名远扬海内外,有“亚洲佛光”之称。唐武宗灭法,寺院遭到破坏。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重建大雄宝殿。宋、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茸。  佛光寺殿宇宏大,布局舒朗,整座寺院由三进院落组成。除唐建大雄宝殿外,还有文殊殿、天王殿、伽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楼、祖师塔、石经幢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  大雄宝殿内佛台上满布唐代塑像三十五尊。居中是释迦、弥勒、弥陀三佛和文殊、普贤菩萨,两侧站立护法金刚。正中佛座背面及其它地方,有以佛教题材为内容的唐代壁画,是中国现存木构建筑中唯一的早期壁画。佛光寺大殿虽比南禅寺大殿晚建七十五年,但建筑艺术价值比后者更高。  祖师塔建在东大殿南侧,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创建佛光寺的开山祖师墓塔。建筑型制与装饰手法,均系北魏风格,是佛光寺创建时期存留至今的唯一实证。  寺内还存有两座唐代石经幢。  五台山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佛教名山,不仅是汉、藏、满、蒙等各民族僧众聚居修学的道场,而且也是海内外广大佛教徒及旅游者共同崇仰、朝拜的圣地。五台山历经兴废,近年来,寺庙陆续修复。僧尼过着如法如律的宗教生活,每年接待来此朝山拜佛者达几十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地吸引着国内外的高僧大德和广大信众及愈来愈多的中外嘉宾的到来。  崇善寺  座落在太原市东南,是山西省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崇善寺创建于隋末唐初,原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据寺中所藏明朝《建寺缘由匾》记载,该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为补报其母高皇后“罔极劬劳之恩”,于洪武十六年(1383)在原寺基础上扩建而成,并赐名“崇善禅寺”。原寺规模宏伟,明末清初,因遭战乱和大火,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均被毁坏。现仅存以大悲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面积只及原寺的八十分之一,但自成格局,古朴庄严,仍可想见当年的风貌。  崇善寺是一座密宗道场。寺内现存两套明代佛经故事绘摹本,一为《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过程。一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描述的是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的学法经程,皆为佛教绘画艺术的精品。还保存有各种珍贵版本的经书三万余卷,其中一部血书的《华严经》,相传为明代净洁法师日刺舌血,历时十二载,书写而成。至今血色鲜艳如初,清晰可辨。  华严寺  位于大同市内,是著名的辽金古刹。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华严寺的始建年代已难稽考,一说建于唐代,一说建于北魏。目前公认的创建年代是辽清宁八年(1062),道宗耶律洪基于大同府舍利坊增建的,并“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兵燹。金天眷三年(1140)重建。其后,华严寺又几经战乱,屡遭破坏,虽数度重修,但仍千疮百孔,破败不堪,一片凄凉景象。  寺院的重要建筑是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自明代中叶,华严寺分为上(以大雄宝殿为主体)、下(以薄伽教藏殿为主体)两座寺院,自成格局,建筑风格古朴严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拨款对华严寺进行维修保护。1961年,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将上、下两寺重新合并为一寺。“文革”时期,华严寺改做博物馆,使寺内建筑、佛像、经典、文物都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1984年,寺院交还佛教界管理使用。经过整理和修缮,这座珍贵的佛教名刹重现了往日的光华。  玄中寺  座落在山西省交城县西北的石壁山中,又称石壁寺,是我国汉传佛教重要教派──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  玄中寺为昙鸾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创建,历时四年,承明元年(476)竣工。隋大业五年(609),道绰禅师至玄中寺,继承昙鸾念佛教义,皈信净土。唐初,太宗李世民巡幸北京(即今太原),曾专程到玄中寺礼谒道绰。唐贞观十五年(641),善导大师到玄中寺从道绰禅师受无量寿经。盛唐以后,玄中寺改为律宗道场,兴建了甘露戒坛,与当时西都长安的灵感坛、东都洛阳的会善坛并称全国三大戒坛。其后两次遭受火灾,殿宇被毁。修复后于金末再遭兵火,复归灰烬。元代改称“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并由朝廷捐助重修。明清两代,又多次修葺。清末以来,因战乱频繁,殿堂、文物遭损,僧人离散,寺院几近荒废。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国佛教净土宗的著名道场──玄中寺的状况十分关注,自1954年起,先后六次拨款,陆续进行修缮,于1956年竣工。新建并重建了玄津桥、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殿、祖师殿、碑亭和僧舍,修复了天王殿、山门和白塔,还发掘、整理了寺内文物,改善了交通条件,使这座具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刹焕然一新。  从佛教的传承关系来看,玄中寺同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两大宗派都继承了昙鸾、道绰、善导三祖的净土法门体系,都尊昙鸾、道绰、善导为他们的祖师,视玄中寺为其祖庭。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两大宗派的信徒多次来我国访问,朝拜玄中寺。1957年,以全日本佛教会会长高阶珑仙为团长、菅原惠庆、竹村教智、冢本善隆为副团长的日本佛教访华亲善使节团与我国佛教界四众弟子一道,在寺内举行了庆祝古刹重兴及昙鸾、道绰、善导三祖师像开光法会。菅原惠庆长老一生曾八次参拜玄中寺,1963年来寺时还将脱落的牙齿埋于祖师堂前的树下。1982年菅原长老圆寂。第二年,其子遵照他生前的遗愿,将其部分骨灰送至玄中寺安葬。由此可见,玄中寺在当代中日佛教关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83年,玄中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吉镇寺庙寻古_村寨故事_文化_榆林网
吉镇寺庙寻古
核心提示:
凤凰山祖师庙大殿
旧时乐楼建筑镶嵌的麒麟砖雕
吉镇集云山祖师庙全景
  自古以来,陕北地区的宗教信仰氛围便极为浓厚,村村建庙、家家奉神绝对算不得奇观。旧时的吉镇,因有极度兴盛的商业贸易作为物 ...
凤凰山祖师庙大殿
旧时乐楼建筑镶嵌的麒麟砖雕
吉镇集云山祖师庙全景
自古以来,陕北地区的宗教信仰氛围便极为浓厚,村村建庙、家家奉神绝对算不得奇观。旧时的吉镇,因有极度兴盛的商业贸易作为物质基础,相对富庶的当地民众陆续修建了众多庙宇,祈求神灵护佑全家平安、商贸兴隆、五谷丰登……
吉镇有哪些庙宇?它们因何而建?现状又是如何?带着一系列的问题,不妨到吉镇的寺庙建筑群去看看吧。
九级宝塔耀金华 八卦攒顶奉玉皇始建于乾隆年间(1736年~1795 年)的金华寺,位于吉镇正街东首(主体建筑解放初期即被拆除,现为吉镇幼儿园所在地)。据《吉镇村志》介绍,金华寺门外有一“福”字影壁,门口大厅供奉“哼哈二将”,院内有一座九层石塔,高10米有余;中殿供奉“四大天王”,左右为钟鼓楼,中间有月亮门直通正殿后院,上嵌“金华寺”石匾;后院正殿穿廊挑檐,气势恢宏,供奉“三世佛”;东西偏殿则供奉城隍等各种神佛24尊。
位于金华寺东侧的娘娘庙,修建时间较金华寺还早,是一个上下两院的台式建筑,正殿供奉观音菩萨、送子娘娘等神灵。
玉帝庙位于吉镇村西南的凤凰山(其得名一说曾有凤凰在此栖息,一说其山形似凤凰展翅欲飞)下,庙址原在崖马沟。当地民间传说,清同治六年(1867 年)的一天夜里,有只狐狸把玉帝牌位叼到了凤凰山下,次日崖马沟人几经辗转方才找到,便将牌位请回。谁知当天夜里,牌位又被狐狸叼在这里,如此反复在三,两村百姓才意识到这应该是神灵的旨意。
此后,经过双方村民协商,最终决定两村共筹资金,并抽调人力、物力,请来各路的能工巧匠,在凤凰山下动工新建玉皇庙。
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一座高大巍峨的“八卦攒顶”殿宇终于修建完工,两庑的龙王庙、大神庙、戏台等也顺利建成,并在六月初六这天举行了开光仪式(此后每年的六月初六便是玉帝庙的会日)。1942年,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和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曾来到吉镇。在参观玉皇楼后,他们对其独特的造型赞不绝口,并一再嘱咐当地政府同志要保护好这一文物古迹。
双道夹桥关帝庙 祖师安坐集云山位于吉镇清水河和十里河交汇处河滩上的老爷庙,则是一座阁楼式建筑。阁楼四周回廓,滨河而立,飞檐翘角,十分壮观;阁楼之下,还有一座供人畜通行的大门洞。值得称道的是,每当冬日河封,门洞两侧便会架起两座凌冰卧雪的木桥,通向南北两岸,构成了“双桥夹道”的景观。
据了解,吉镇关帝庙原位于凤凰山顶的来仪寨(始建年代不详,民国五年曾重修)内,因何迁至现址,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清咸丰年间,来仪寨为一帮土匪围攻,寨主苦无退敌之计,便向关圣帝君许愿称,只要能退了土匪,便为他重建庙宇,再塑金身。谁知当晚土匪攻寨时,关圣帝君真的显圣现身,手执青龙偃月刀横立寨门。土匪见有神人相助,便慌忙撤离,寨中的百姓最终得以保全。事后,村民们便主动布施钱粮、出人投工,遂建起了这座关帝庙。
据《吉镇村志》记载,旧时的关帝庙阁楼内,坐南面北供奉的是关圣帝君,两侧周仓、关平侍立,南侧供奉的则是文昌星君。可惜的是,该建筑毁于1976年春的一场大火。
祖师庙位于吉镇东北1 公里处柳湾村东的集云山之巅,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 年)。据大殿现存光绪三十三年《创修玄天上帝庙碑记》记载,当年回民起义军四处袭扰,吉镇与周边各村村民合议重修寨峁山古寨作为凭据,并恳请神灵“迎寨保护,屡显灵应”。当地民众为报答神恩,便在集云山颠(监生高照魁舍地三垧)修建了祖师庙。祖师庙大殿面阔三间,内奉真武祖师及十元帅,两侧配殿为财神殿、黑龙大王殿、九天圣母殿、药王殿等,先保存均较为完好。
除此之外,吉镇旧时的寺庙(建筑)还包括魁星楼(位于村东鳌头山颠)、阳台则(与老爷庙隔河相对,为其乐楼)、龙王庙(位于高家山半山腰间)等。
不解“枣梨”罹大难 玉凤易址空留憾自1989年起,在凤凰山来仪寨旧址之上,集镇村民又新建了一座真武祖师庙。此后的时间里,又陆续在其周边新修了玉帝庙、关帝庙、娘娘庙等建筑。村支书马军告诉记者:“ 从祖师爷到关老爷,从玉帝到娘娘,吉镇人已经信仰了数百年。过去的数十年,各种庙宇的殿堂、神像虽然受损严重,但我们对神灵的信仰却始终未变。”伴随这种纯朴信仰一同存在的,还有当地人世代流传的那一段段传说:
不知是在哪朝哪代,有天早上,吉镇街上来了一位卖枣、卖梨的白胡子老人。奇怪的是,他一不拉拢主顾,二不停脚歇息,就自顾自地挑着担子在街上转来转去,不停地吆喝着“枣、梨,枣、梨……”街上的人都以为他不太正常,对其叫喊声自然是置若罔闻。眼见此景,老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默默地向远方走去。
谁知仅仅半个时辰过后,天空中突然乌云翻滚,雷声隆隆。顷刻间风雨交加,引得山洪暴发,高达数丈的巨浪将吉镇街头的倒座门市全部冲走,还淹死了许多赶集的人。从此之后,吉镇的街道便成了半面街。
后人们才知道那位白胡子老人,是观世音菩萨派到凡间拯救万民的神仙。因为天机不可泄露,他只能以“早离、早离……”的吆喝声向大家示警,谁知这满街的人竟没有一个能悟出他的意思,最终造成了极为巨大的损失。
明万历年间,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云游到吉镇的凤凰山下。他见此山气势恢宏,便向山主索要一块草帽大小的地方建庙。
一开始,山主很爽快地应承下来,但眼见那老者将草帽向空中一抛,那影子越变越大,竟把整架山都占完了,便说什么也不答应。最后老者长叹一声,摇着头离去了。后来,当地人得知那老者就是为真武祖师选址建庙的玉凤真人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责任编辑:姚浪青城外山普照寺,自古以来就是与成都文殊院、昭觉寺、新都宝光寺齐名川西四大丛林古刹之一。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是创建普照寺蓥华祖师的生日,也是普照寺一年一度庙会日子。
相传张献忠的巨额宝藏就埋藏在这里,这些神话传说,为普照寺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一大早,水灵妹就跟随浩浩荡荡的祈福大队,上山啦!
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善男信女,感恩佛陀慈悲馈赠予以美好的生活,祈愿未来更上一层楼。
你以为庙会就是中老年人的主场?NO...信仰是没有年龄的!
在这儿,水灵妹又看到,无处不在的自拍杆。
小小硬币承载着美好的愿望,轻轻一抛,心随之安稳。
普照寺里面虔诚朝拜,感恩佛陀慈悲馈赠美好的生活!
美好心愿的寄望,安稳下山,山下的“悠闲体验”正在等候着大家,椅坐路边,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家人、朋友谈天说地,享受着当下的清凉。
凉风佛过,一阵卤香而至。抬眼望去,一排美食引诱着各路吃货们,水灵妹当然受不了这种“腐败”啦,直奔摊前,“老板,夹子,快!!!”。
哇哇哇,周边的小美食丰富的让人忘了所有形象。
其实,逛庙会只是给爱耍的人儿,提供了一个理由和场所。游玩之后,休闲小坐跟朋友们说理想,论抱负!完美的一天,满满爆棚滴成就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在此水灵妹表示感谢!
为什么孙楠频繁来到都江堰?
你以为功夫就是TVB的武侠片?武林高手其实是这样的……
都江堰“最HOT”的美食藏在哪?
你偶遇了吗?都江堰再一次“扫荡”朋友圈!亲爱的小伙伴们,
去过普照寺庙会吗?快留言告诉水灵妹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著名寺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