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团队的能力工作思路。

关于组建工作室专业团队的设想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15:45:50
任何事情,仅依靠一个人或两个人,很难做成功。做事情,需要一个团队,而且需要专业的团队。
据我观察,我校有不少很有才干的老师并没有找到施展其所长的途径,所以我想如果能把这部分人给团结在一起,我校应该比目前走得更好些。
时代在发展,教学要求改革,对教师的管理同样要改革,如果依然是要求老师们写教案、改作业,重复那十几年前的老师们的工作,那么老师们搞创新、想方法的积极性就会日益受到打击,进而慢慢沉沦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境地。
所以,我想组建一个专业型的团队,聚拢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为人实在的老师们,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服务于教学。
初步设想如下:
建立技术组,这部分人员负责利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例如,利用计算机处理学生的考试分数、排课表、控制铃声、核发教师工资等等。
建立摄录组,这部分人员负责利用摄像机对受邀老师的课堂进行实录,并对所录影像进行后期处理,例如对影像上传、剪辑、储存、刻盘。
建立编辑组,这部分人员负责整合相关文字、图像、影像等信息,形成文档。
建立常务组,这部分人员负责统筹管理,并承担各种杂项工作。
目前来说,大致的动作流程是这样的:(1)技术组专门负责处理“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相关方面的工作。(2)常务组邀请部分老师展示其最喜欢的课,摄录组对课堂进行实录,之后选择有代表性、有争议性的课在小范围内或者全体教师会上展示出来,让与会者广泛参与讨论,最后由编辑组负责整理相关信息,形成文档性的材料。
我个人以为,检验工作是否有成效的唯一标准是能否促进学生的素质的全面提升,不能只盯着短期的学习成绩,还要看学习氛围是否好转了,学生的品德是否提升了,回到家里是否更懂事了……这些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例如,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了,那么他的学习成绩也会跟着提升。
另外,专业型的团队需要特别的尊重,需要实实在在的报酬。在这个经济社会中,要求某一些人发扬风格,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是不可持续的。建议设立专项资金,交由工作室统筹管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版权所有:周口市第十八初级中学 技术支持:周口市教育局网络中心备案序号:豫ICP备号&&&&豫周公网安备:40&&&&地址:周口市七一路西段&&&&电话:声明: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由其他单位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单位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
您当前的位置: >
凝聚团队力量
形成学术特色――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研究文化研究中心情况介绍
作者:小毛驴&&发布时间:
&&  【编者按】2015年元月12日,分管副校长田晓明在&苏州大学2014年科研总结大会&上肯定和赞扬了研究中心的科研成绩和社会服务,与此同时发放的《2014苏州大学文科发展报告》一书刊发了介绍研究中心情况的长文。转于此,与研究中心的成员们共勉,也敬请同行专家督促和指导我们。2015年,我们将继续努力!
  一、基本情况
  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1月,主体成员为凤凰传媒学院的教授、副教授、青年教师和硕博生,另有十多位校内外和国内外的特约研究者。
  2012年1月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成立,5月,研究中心举行了成立仪式暨&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高峰论坛。由此,因学术兴趣而结缘,因国家社科研究项目而走到一起的研究者们有了一个正式的学术平台,结成一个学术共同体。
  研究中心由马中红教授任主任,陈霖教授任副主任,学术团队成员由马中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核心成员组成,包括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以及首都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校外研究人员计16人组成。研究中心从国内其他高校特聘研究者8人,海外高校特聘研究者5人。研究中心设有学术委员会,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首席专家陶东风教授、浙江大学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院吴飞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陈卫星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吕新雨教授等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设有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深圳特区报》总编陈寅先生、清华大学出版社吴培华先生、《苏州日报》总编辑张建雄先生、苏州团市委书记李朝阳先生等传媒业界精英和相关社会机构领导人组成。
  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内第一家基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的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三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该中心将数字时代的青年文化实践活动带入传播学研究的视域,不仅开拓了传播学研究和媒介文化研究的新维度、新方向,而且具有学术研究的前瞻性,为主流媒体以及全社会关注和理解当下新媒介上异常活跃的青年文化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成立3年以来,研究中心成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社科项目2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主持完成团中央科研项目2项。目前在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国家广电总局项目1项;学校委托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江苏省优势学科二期项目1项。在横向项目方面,中心成员主持完成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委托项目1项,完成苏州团市委委托项目2项,苏州交警支队委托项目1项,太湖论坛委托项目1项。
  二、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论文发表:一类核刊12篇;二类核刊34篇
  出版丛书:&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第一辑,7本),苏州大学出版社
  ⊙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获江苏省&2013苏版好书&称号
  ⊙获《中华读书报》2013年百佳图书称号
  ⊙2014年获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系列出版物:《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清华大学出版社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清华大学出版社
  编著:《网络那些词儿》,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持学术研究专题:
  ⊙马中红:&文明与文化对话&,《深圳大学学报》2010.5
  ⊙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现象研究&,《青年探索》2011.4
  ⊙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研究&,《青年探索》2013.6
  ⊙陈 霖:&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文化研究》第14辑,2013.3
  ⊙陈 霖:&核心话题:青年亚文化&《媒介批评》2013.1
  ⊙曾一果:&青年亚文化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2
  以上专题共发表研究中心成员学术论文24篇
  研究中心在成立之初,就于2012年5月推出了中心主任马中红教授主编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包括《拍客:炫目与自恋》(陈一著)、《黑客:比特世界的幽灵》(顾亦周著)、《网游:狂欢与蛊惑》(鲍鲳著)、《御宅:二次元世界的迷狂》(易前良、王凌菲著)、《恶搞:反叛与颠覆》(曾一果著)、《迷族:被神召唤的尘粒》(陈霖著)、《COSPLAY:戏剧化的青春》(马中红、邱天骄著)等7种。丛书对当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语境下最具代表性的、最为活跃的青年亚文化形态进行专题研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维度,以生动兼具深度的笔调、严谨不失趣味的风格,图文并茂地描绘了青年亚文化形成背景,深度剖析青年亚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切实把握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在新媒介环境中不断对话与交融的存在状态。
  该丛书的出版,引起热烈的社会反响。
  《东方早报》以两个整版介绍这套丛书时,刊登马中红教授的专访《新媒介让青年亚文化空前活跃丰富,也良莠不齐》和陈霖教授的评论《传播媒介:青年亚文化的支点》。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蒋原伦教授在《读书》杂志就该丛书的出版发表评论指出:&今天,我们称之为青年亚文化的那些现象,其技术和媒介特征十分鲜明,电脑、手机每一次更新换代,互联网的每一次提速,每一款新的软件面世,都会有相应的新的文化品种产生,而文化观念的形成远没有技术的步伐那么雄健和迅速,因此至少在青年亚文化领域中,观念的文化已让位于技术的文化。&
  《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书评充分肯定这套丛书的敏锐眼光:&青年亚文化已然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辐射巨大,一边,它也在悄然影响着主流人群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出生并成长在网络时代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利用社交网络、视频站点、在线游戏等等新媒体传递自己创造的文化,也在传播、友谊、游戏中收获自我张扬和世界认同的意义。&
  《中华读书报》发表评论指出:&令人欣喜的是,苏州大学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团队,近年来集中从新媒介这一视角聚焦于本土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他们不断在相关刊物和论坛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卓然的成绩走在了我国本土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前列&&这套丛书既充分注意到这些现象产生的媒介空间特性,又开掘了传播学的学科研究潜力,为观察和理解我国的青年亚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而又具纵深感的视野。&
  苏州大学出版社以这套丛书的选题成功申报了&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该立项项目成为苏大社近年来获批的六个项目之一,极大地提高升了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学术地位。2014年该丛书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和江苏省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评选中获得&2013苏版好书&称号。
  该丛书中由马中红教授和研究生邱天娇合作撰写的《COSPLAY,戏剧化的青春》一书荣登《中华读书报》2013年&年度100佳图书&排行榜。《中华读书报》自2005年以来,每年年末推出&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年度100佳图书&以上年度12月份至当年度11月份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为范围,提名300余种图书,经初评、复评产生。评选标准考量图书的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同时参考学界和读者口碑。&年度图书100佳&在文化思想界具有很大影响,各出版社以本社当年出版图书入选&年度100佳&为荣,凤凰网、搜狐网、新浪网及各类教育网站等亦将&年度100佳图书&作为推荐阅读书单。因此,《COSPLAY:戏剧化的青春》进入这样的书单,也充分说明了研究中心从事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社会意义。该书是国内对Cosplay(角色扮演)青年文化实践加以全面深入研究的首部专著,它透过青年人对ACG(漫画、卡通、游戏)及其他人物的扮装、游戏、娱乐等外在表征,追问COS文化实践蕴含着青少年怎样的情结和欲望,探索Coser(扮演者)们用华丽衣饰包裹起来的身体以及流光溢彩外貌下隐藏着的情怀和心愫。2014年,《COSPALY,戏剧化的青春》,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中心成员在围绕国家社科项目及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和书稿撰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青年亚文化研究在我国学界一直处于边缘的地位,研究者和研究课题亦多呈现出零散化的状态,学术资源缺少自觉和系统的开掘与整合。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中心决定尝试以编撰年度报告的方式,整合资源、凝结学术共同体,提振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学科影响力。经过缜密策划和紧密协作,马中红主编的《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卷和2013卷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先后顺利刊出。
  年度报告在构成上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年度总报告。由主编撰写,对年度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进行总体梳理和评价,力图勾勒出青年亚文化最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的版图。二、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主要精选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我们认为能够代表青年亚文化研究学术水准的论文。遴选范围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尤以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和心理学学科为主。三,工作坊。邀请相关研究者尽可能细致地描述自己的研究过程(选题缘起、资料收集、调查过程、写作进展、修改加工等),力求全面展示一个研究成果的生产过程、生产机制、生产环节、生产技术,而不仅仅是最终成果的呈现。四,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这部分主要包括:青年亚文化研究重要著作述评,介绍年度重要的中外学者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兼顾译著;青年亚文化研究大事记,辑录、整理年度国内外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影响大、具有重要学术与史料价值的事件;亚文化现象扫描,对一年内发生的热点亚文化事件进行回顾和描述,以知名度、争议性、影响力为遴选标准,勾勒出青年亚文化视野下的年度文化版图。
  年度报告出版后,引起学界高度重视,《中国图书评论》发表的文章称它&凸显了青年亚文化研究在相关学科领域中的位置,汇聚了多种学科背景对同一学术问题的关注,也因此将青年亚文化研究至于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之中。&《青年探索》杂志发表的评论文章称年度报告是&新媒介时代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全息图景 &,并认为其间&工作坊&板块有着突出的示范效应,对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强调符合学术发展的要求。年度报告的出版为研究中心凝聚同仁力量、分享学术资源、激励学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提升了研究中心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
  2013年,马中红教授和陈一副教授分别获得团中央项目支持,从事网络舆论和青少年网络社交活动研究,半年后课题顺利结项,马中红主持的&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现象研究&和陈一主持的&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分别获得&共青团中央
年度青少 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
  研究中心在开展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观察、调研、讨论和研究中,注意到网络空间里语言发生的裂变性变化。网络词语的爆炸式增长,既有网络技术对交往行为的影响,更有青年亚文化群体以自身的文化实践厘定出新的空间区隔、形成新的身份认同或自觉表达身份认同的焦虑,因此,对网络语言现象应该予以充分重视。出于这种考虑,马中红教授和陈霖教授率领研究生们对近十年来网络上新出现的词语分门别类地进行搜集,从中遴选出200多种网络流行语言现象,并对每一个新词新语、网络流行句式和文体以及属于青年亚文化小圈子原创而又溢出边界流向社会大众的一系列语汇的渊源,讲述每一种流行语言背后的故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两位主编的《网络那些词儿》201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但适合青年人本身阅读,也能够对希望深入了解网络文化和青年心理的成年人带来很大帮助。书中将&网络用语&分为四块,即&热词&、&流行语&、&创作体&和&圈言圈语&,全书按此顺序将正文划为四大章节,并在每个章节中以音序排列逐个讲述&网络用语&的前世今生。与前期出版的若干同类型作品相比,本书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词汇搜罗的广度和深度,从大陆互联网初兴时期的&灌水&&拍砖&到书稿完成前夕刚露头的&三观尽毁&&青年与禅师对话&等,一网打尽。其次是对词语的起源、传播做了细致的考证,使读者可以就相应语词得到立体而丰富的认知。再次,本书使用了大量原创漫画插图来配合讲解,达到了图文并茂、简单易记的效果。
  日,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第四届江苏书展上联合举办《网络那些词儿》新书发布会并获得圆满成功。马中红教授在发布会后还接受了&中国江苏网&的专访。有媒体评论说:&这是一部站在流行前沿展望未来之作,当&那些词儿&依然背负着草莽标签时,它起到筚路蓝缕的译介功用;当&那些词儿&有朝一日登入大雅之堂后,它则变成一段艰辛博弈历程的最好见证。&
  围绕着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心成员近年来还为各类学术刊物组稿或开设专辑,集束发表新媒介与亚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
  2011年由马中红教授、陈霖教授在《深圳大学学报》第5期,刊登《中美黑客亚文化比较研究》和《青年亚文化的跨文化解读&&对《绯闻少女》中美粉丝群的比较研究》。2013年《媒介批评》第五辑&核心话题: 青年亚文化&,刊载陈霖教授与魏玉皎的《青年亚文化认同的漂移性》、马中红教授与刘浏的《亚文化音乐传播的新媒介空间》。2013年《文化研究》第 14 辑,推出由陈霖教授主持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专辑,汇聚中心研究成员陈霖教授关于媒介技术的亚文化取向,曾一果教授关于恶搞的社会语境等八篇青年亚文化研究论文。2013年《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第 2 期辟有曾一果教授主持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专辑,刊发马中红、陈霖、曾一果三位教授的对话《新媒介与青年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以及中心其他成员三篇相关文章。 马中红教授组稿的&特别策划&青年亚文化研究&刊发在《青年探索》第 6 期,刊登了马中红教授、陈霖教授、陈一副教授、胡疆锋副教授的一组相关文章。
  这些论文专辑的发表,扩大了研究中心开展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除了专辑,研究中心成员还在各类学术杂志发表单篇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许多是本领域的权威刊物,包括《新闻与传播研究》、《国外社会科学》、《文艺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青年研究》、《新闻大学》、《中国电视》、《中国广告》、《青年探索》等重要的学术刊物,这些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中有近半被&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青少年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转载,或被文化类研究的年度报告和其他书籍转载,并被广泛征引。
  三、跨界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
  ⊙2012年5月,主办&新媒介& 新青年& 新文化高峰论坛& ,与学界和业界跨界交流
  ⊙2012年8月,主办&都市空间与开放社会&学术研讨会,与海外学者建立学术交流关系。
  ⊙2013年3月,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可沟通城市与青年文化圆桌论坛&,强化与校外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
  ⊙日&&6月6日,举办&青年的数字生活与都市文化工作坊& ,开拓与海外学者的学术合作研究。
  ⊙2014年1月,主办&青年&媒介&都市文化&国际圆桌论坛 ,进一步拓宽海内外学者的交流合作。
  ⊙2014年6月,举办&开拓边界:新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国际学术专题论坛,海外学者结群而来。
  研究中心在科研活动和学术研究中努力尝试推进跨学科研究,寻求向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延伸与交叉。在具体项目的开展中,争取到本校社会学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等学院相关学科教师的合作与支持。
  与此同时,研究中心还积极拓展校外合作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近3年来,中心多次与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的相关学科和课题进行合作研究。中心成员先后参与了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复旦大学等学校举办的相关学术会议,通过提交论文研讨、发表主题演讲、举办panel等方式,与各地同行和专家进行交流。
  在国际合作方面,在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传播艺术系、新闻与大众传播系教授、学者合作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苏州大学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两校全面合作。在摸索前行,克服重重困难,不断积累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14年研究中心进一步发展了与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安嫩伯格传播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南加州大学安嫩伯格传播学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克鲁兹分校,香港中文大学等的接触和联系,进行学者之间的走访和互访,完成了对著名学者亨利&詹金斯教授(南加州大学)、吉特林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杨国滨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乔纳森&格雷教授(威斯康辛大学)、弗莱兰德教授(威斯康辛大学)的五篇长篇学术访谈。
  研究中心还积极邀请著名学者来学校讲学,帮助团队成员拓宽学术视野,丰富科研经验,也推动和促进研究中心一系列课题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深度。在跨界合作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心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主办或承办了与研究中心学术规划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学术论坛。
  2012年5月,在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之后即举办了&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高峰论坛,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文化研究》主编陶东风,复旦大学教授吕新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卫星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玉林教授,《今日先锋》丛书主编、《媒介批评》集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蒋原伦教授,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韦路教授,《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陈寅,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吴培华,凤凰网副总裁陈志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徐百柯,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张建雄等,就媒介传播与青年文化研究理论的本土化、新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类型研究、都市化与青年文化研究、青年文化与创意产业、青年文化与大众文化、当代青年文化的精神内涵与践行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研究中心与各兄弟高校和社会组织开展跨界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日,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在苏州大学新校区联合举办了&可沟通城市与青年文化圆桌论坛&。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介绍了城市传播研究的源起及其基本规划,勾勒了以&城市就是媒介、传播构成城市&为核心理念的可沟通城市这一学术创新命题展开的背景和框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从传播学如何在多学科领域的交集中确立自身的地位这一问题切入,阐明了可沟通城市概念的理论维度。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殷晓蓉教授进一步从城市社会学、媒介技术史与城市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关系的梳理中,强调了空间是传播的基本维度,为可沟通城市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晔教授、谢静教授也就相关论题发表讲话。研究中心主任马中红教授,着眼于新媒介技术与都市生活和文化空间的关系重构,阐述了运用&媒介空间&、&驯化&、&中介化&研究视角及&生活方式&、&场景&、&新部落&等后亚文化理论考察和分析青年的数字化生活与都市文化的研究设想。研究中心的其他成员参与了热烈讨论,曾一果教授交流了对法兰克福批判学派的重新思考及其运用于城市文化传播研究的心得。陈一副教授结合有关大学生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与新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考察,阐述了青年的数字媒介接触与都市文化的关联。这是两校第一次就&可沟通城市&的议题展开交流,特别是研究中心聚焦都市青年群体的媒介接触和使用对新型都市空间的建构和沟通交流引起了复旦大学研究者的兴趣。在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中,确认&青年的数字化生活与都市文化&课题可与&可沟通城市&的议题一同展开研究,前者的研究成果可补充或拓展后者的研究内容。
  2013年5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潘忠党教授与研究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展开&青年的数字化生活与都市文化&课题研究。5月底至6月初,潘忠党教授特地前来,围绕此课题举办了&工作坊&。经过反复研讨,该课题的研究背景被锁定为:以社交媒体为主体的数字媒介(包括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的工具)已经渗透到我国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1)形成具有特定文化表达和意义体系的社会群体或圈子(也即跟由工作单位的同事、居住同一小区的邻里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2)形成特定都市空间的使用频率、内容和形态,(3)型塑人们对自己所住城市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媒介素质、交往素质、公民素质和公共生活的参与,而在青年人当中,数字媒体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课题提出的核心问题是,数字媒介如何作用于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的都市文化认同,重构开放、容忍、美德、相互尊重并体谅、公共意识等都市文化价值,从而形成都市文化的&想像的共同体&?如何才能形成以数字媒介技术的使用及其所在空间的物质维度与通过人们的文化创造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象征维度相互勾连的视角,来考察数字媒介在都市生活(包括都市文化和都市共同体)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该作用得以发生的机制?随后形成了清晰的研究计划。
  参与课题研究的团队成员带领硕博士生成立了九个子项目课题组,分别就&云上的苏州:数字化与智能化生活&,&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边界交织:创意产业园考察&,&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苏州博物馆考察&,&作为阈限空间的文化体验:平江路考察&,&日常生活的数字化空间:大众点评网考察&,&休闲时尚的多重面影:十全街考察&,&数度空间的光影体验:影院考察&,&数字时代的招聘和求职:人才市场考察&,&城市与故土间的逡巡:新生代农民工考察&展开长达半年的田野调查,形成了九个考察报告,作为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
  &6日,由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凤凰传媒学院主办了&青年&媒介&都市文化&国际圆桌论坛。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政法学院、苏州大学的18名学者,就数字化生活、青年与城市文化的传播学及跨学科研究进行细致且深入的探讨。在会议的主题演讲中,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传播艺术系的潘忠党教授重点分析了数字化生活在空间区隔、建构、释放创造潜力等方面的作用,也指出其形成解放力量的同时,又存在着消费被泛化和过度扩张的扭曲之势。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韬文教授和马杰伟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从1990年代开始进行的香港青年亚文化跨代研究的成果,分析了不同年代的亚文化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相关联性,以及与主流文化形成的互动关系。复旦大学孙炜教授选取主流、独立、半官方半独立制作的上海城市形象片为对象,运用新的研究视角解读影像与城市空间形态,认为技术重构了人与城市的关系,传播媒介改变了人类对于城市的认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吴飞教授回溯了芝加哥学派代表罗伯特&帕克的边缘人理论,指出描述城市地图,关注陌生人、边缘人的文化冲突依然能够给我们提供资源和启发。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陈映芳教授则打通了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在&世代论&的框架下,青年的社会团结如何可能这样的议题。学者们的发言,为研究中心的课题&青年的数字化生活与都市文化&提供了多元、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前沿的研究方式。与会的团队成员、学院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有40多人,从中受益良多。
  这次研究会还围绕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的&青年的数字化生活与都市文化&的中期结果&&九个子项目的田野考察报告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与会专家和学者一方面肯定了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就课题的新的研究路径进行了讨论。来自复旦大学的黄旦教授、殷晓蓉教授、谢静教授就课题如何将实证研究与传播学相勾连提出了宝贵意见。陈映芳教授和王俊敏教授为课题组提示了社会学研究的思路。孙炜教授以及陈韬文、马杰伟教授分别从对上海和香港的研究中归纳出研究城市传播的共性,为课题组提供了借鉴。马中红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这场国际论坛是一场高水平的头脑风暴,一次跨学科、跨地区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开阔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也为研究中心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启迪和学术资源。
  该研究项目目前正顺利进行中,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学理支持,得到了省级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的项目支持。 
  日,作为校级驻院团队,在人文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驻院团队学术论坛&上,&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名为&拓展边界:新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国际学术专题,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四位教授,就新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问题分享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
  威斯康辛大学传媒艺术系的乔纳森&格雷教授聚焦戏谑与反讽,探讨了政治与娱乐的多重关系。他强调政治与文化密不可分,认为每个人与政治都有着天然的联系,而以仿拟、戏谑等手段,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娱乐是帮助人们靠近、了解政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杨国斌以&新媒体时代的连接性记忆&为题,从集体记忆、文化记忆、反记忆等概念入手,分析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记忆文化,探讨媒介变迁对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指出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记忆的媒介垄断,以民间记忆和反记忆为代表的制度外话语解构着原有的集体记忆,记忆的社会属性使得&发明传统&的文化记忆成为可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弗莱兰德教授带来的是对网络化的公共领域背景下公民社会组织问题的探讨。在回溯&公民社会&一词的内涵变迁之后,他以美国威斯康辛州麦迪逊市发生的民众抗议右翼保守主义的州长,拒绝修建高铁的新近案例来说明,&公民社会&的核心理念&&选举、集合和结社在现代媒介技术条件下找到了落脚点。网络化的嵌入只是改变了社群团结的形成和发力方式,却没有改变团结必须经由媒介才能实现的根本规律。
  潘忠党教授在主持讨论的环节中,从演讲中抓取文本、实践、结构三个关键词,并通过过往即异邦、日常生活的诗意抵抗等问题加以勾连,引发三位教授和与会学者的热烈和争辩。此次国际学术交流专题讲座,不仅拓展了研究中心成员的学术视野,使大家能够以国际眼光看待自身的研究,而且也为全校师生带来前沿的传播学理论和案例,进一步繁荣了学校文化,扩展了学术思维,为我校进一步打造&东吴学派&,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学术影响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大众媒体上的学术对话
  ⊙《亚文化,不可忽视的另一种力量》:《南方周末》2011年整版 ,整版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东方早报》,号,整版
  ⊙《马中红专访:新媒介让青年亚文化空前活跃丰富,也良莠不齐》,《东方早报》号,两整版
  ⊙《苏州日报》文化版之&塔影对话&,2011年每月刊发1期,整版,全年共12期
  ⊙《马中红:青年不仅代表未来,而且代表当下》,《苏州日报》文化版之&人物访谈&,日,整版
  ⊙《中国青年报》&思想者&专栏系列文章,月,每周1期,共7期
  研究中心在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注重以学术研究参与现实社会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正面的影响力。中心成员们清醒地意识到,学术研究不能划地为牢,自我封闭,自得其乐,相反应该走向社会,融入现实,面对社会大众发出自己的声音。2012年1月,陈霖、马中红教授在《南方周末》发表长篇对话《亚文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谈话针对我国网络上方兴未艾的种种亚文化现象,运用亚文化理论加以解读,既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谨,也充满现实生活的关切。对话指出,亚文化以自己的方式和主流文化对话,显示了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度;而亚文化的多变性和流动性,明确昭示了一元文化存在的不合理性。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始终存在,青年群体试图通过亚文化的实践去获得自己的文化园地,获得相应的文化资本和文化话语权。2012年4月,马中红教授和陈霖教授再次合作,在《东方早报》发表长篇文化对话《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结合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特色景观,对西方经典青年亚文化研究理论&&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观点进行反思,具体分析了消费文化之于青年亚文化,在意义的生产、亚文化精神的走向、文化创造力、资本的侵蚀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指出国内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亟需要更加全面、切实和辩证地看待消费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
  研究中心团队还于2012年在《苏州日报》开辟了&塔影对话&专版,每月一期,整版发表关于青年亚文化的对话,内容涉及网络红人、微博、网络语言、亚文化音乐、建筑、游戏、御宅族、网络搜索、文化创意产业、自拍、恶搞、COSPLAY、粉丝等与当下青年文化密切相关的话题。在这些对话中,学者们努力尝试将学术话语转化成大众话语,以更为自然,更为从容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以学理分析文化现象,产生积极的引导效应。&塔影对话&于2013年获得江苏省记协颁发的&江苏省副刊优秀作品&一等奖,有研究者评论道:&《苏周刊&塔影对话》专栏,是几个学者之间的对话,更是《苏周刊》在与社会公众对话。&获奖表明研究团队上述努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日,《东方早报》刊登对马中红教授的专访《新媒介让青年亚文化空前活跃丰富,也良莠不齐》。在这个访谈中,马中红指出,一个社会的总体文化中总是包含主导文化和多样的亚文化,如果只有主导文化,那一定是刻板的、单一的文化样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亚文化的存在恰恰表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尽管亚文化形态各异,生命力长短不一,良莠不齐,但它们在主导文化的边缘乃至出现裂隙的地方活跃地生长,一方面可以刺激主导文化,使其不至于僵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主导文化起到修补作用,激发对主流文化类型的重新审视、判断和整编,在与主流文化形态不断调适和协商过程之中,在不同青年亚文化类型间的碰撞之中,很可能使得社会的整体文化形态具备更大的创新和开放可能。
  日,《苏州日报》在《苏周刊&文化版》刊登整版人物专访《马中红:青年不仅代表未来,而且代表当下》,在这个访谈中,马中红教授强调只有先了解年轻人,才能理解他们,才能与他们对话和沟通;亚文化研究的意义,不止于学术,包容、理解、对话,应该是我们对青年的态度,也应该是我们对世界、对一切异类的态度。在谈到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时指出,以往学术界对两者的关系,更多地强调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叛、背离、抵抗,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除了抵抗之外,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其实是有积极价值的,亚文化会产生鲶鱼效应,激发社会整体文化的创造力。社会文化,特别是当一种文化非常强势时,很容易就固化,从而缺少活力和创新冲动,那么,亚文化像一条鲶鱼,会时不时地冒犯、挑战一下强势文化,激活你,让你不断创新。
  微博、博客、论坛、网络社区这些新媒介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文化实践和传播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弹幕、网络涂鸦、字幕组、粉丝媒体、网游、网络占星、网络新词新语,等等,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这表明青年亚文化正在借助新媒介发出了足以影响主流文化的声音,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着当下总体文化的构成。如何理性地把握这样的现象,并给以切实的评价,成为相关社会科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正是研究中心近年来一直关注,并努力以传播学和媒介文化为主要学理框架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今年9月初,团队成员们的这些研究引起了《中国青年报》的关注,该报&思想者&专版编辑邀约中心成员撰写了系列文章,就他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发表看法。于是,从日到11月24日,在逢周一出刊的&思想者&专版上陆续刊登了研究中心团队成员的7篇稿件。主流大众媒体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集中关注在国内尚属首次,如此倚重一个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并成系列地刊发,也极为罕见。&思想者&专版的宗旨是&鼓励思想,鼓励质疑,鼓励交锋&,为思想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系列稿件的刊出,既表达了对当今青年亚文化及其研究的关注,也是对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的肯定。
&  五、以科研促进教学
  ⊙开设&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课程,获学校及省级研究生优秀课程
  ⊙举办系列&读书部落&活动,3年来28次组织读书活动,所读书目破40本
  ⊙举办&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沙龙&,团队成员轮番主持,展现研究成果
  ⊙举办&青年的数字生活与都市文化工作坊&,带领近30位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
  围绕着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的研究对象,研究中心将学术研究成果和硕博士生的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马中红教授带领团队中的在职教授和副教授们在研究生中开设了&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的课程,授课三年来,深受学生喜爱。该课程也因此先后获苏州大学卓越人才项目之&高水平课程&、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等称号。研究中心除举办了一系列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外,还在校园举办了面对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同学的系列沙龙活动、系列读书活动和特定主题的工作坊,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扩展了学术眼界,也扩大了中心学术研究的影响力。
  (一)&读书部落&活动
  从日的第一场读书部落活动开始,由研究中心主办,凤凰传媒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系列读书活动,至今已举办4期共28次,&读书部落&成为了苏大校园里一个新的文化品牌。2013年,有鉴于&读书部落&所形成的良好学习和研究氛围,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指导委员会工作通讯推出了专题报导,介绍该读书部落的缘起,组织,成果以及影响。
  &读书部落&的活动由马中红教授、陈霖教授、曾一果教授、陈一副教授等发起,在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中每两周一次围绕选定书目交流读书心得。取名&读书部落&,是为了彰显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鼓励交流互动,以读书的兴趣汇聚人群,以研究的眼光凝结智慧,以学术的探索带来创新。读书部落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独具特色的VI系统,通过巧妙联系英文单词书本&book&与眼镜形成了一个辨识度较高的logo:一个头戴魔术帽、带眼镜的年轻人头像。该logo充满青春朝气,暗合了读书部落的总题;特别是眼镜的妙用让人感受到了读书带来的睿智气息,读书部落品书、读书、思考、对话的乐趣跃然纸上。每一期活动都会配以专门设计的海报,简洁、大气的海报常常是教学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新媒介环境下的青年文化研究课题兴起,作为新闻传播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前沿理论的储备、先进研究案例的学习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阅读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途径。阅读,是和作者对话的过程,前人的智慧结晶总能启发读者,引导读者往前走。读书部落的设置就是要将&读书&这一行为本身作为媒介来促进参与者之间思维灵感的碰撞,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促成学术观点的形成与丰富。
  &互动交流&是读书部落的基调,这一点首先在活动地点的选择上得到了呼应。部落活动没有设在常规的教室里,而是特别选择了圆桌会议室,参与者可以面对面地交流、直接对话。这样的空间布局打破了老师和学生的区隔;活动期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是对相关专著有所思考、有所想法的读者,这就营造了轻松的交流氛围,激励每位参与者分享读书体验、畅谈所思所想。
  每一次活动虽然才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但活动的准备远没有这么简单。首先,书单的确定就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大工程&。每一期活动前,几位教授作为主要发起者、参与者和组织者都会结合活动主题、各专著的借鉴学习价值、读者的接受能力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精心遴选,多次反复后才确定最终的书单。首期读书部落选择了《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表征》、《媒体文化》、《性别麻烦》、《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等12本专著为研读讨论对象,涵盖了媒介技术理论与文化批评、受众观念与文化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与性别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方法等方面,既有理论的深化学习又有研究方法的指导。第二期则选择了《城市文化》、《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等经典专著。第三期的选目有所扩大,共八个分主题,包括《理解媒介》、《媒介形态变化》、《未来是湿的》、《新新媒介》等有关新媒介技术和文化的32本经典著作。第四期研读的主题是&后亚文化理论&,选读了近20多篇英文文献和专著,包括《后亚文化读本》、《青年与媒介》、《亚文化研究》等等。
  读书部落采用了预先发布读书书目,按专题读书,每场读书活动先由一名老师作主讲,然后现场参与者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发表意见的主要形式。主讲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常常能帮助参与者对所读专著有更清晰地认识。因为理论储备的有限又加上翻译的个人化等问题,有些国外经典专著对很多参与的学生而言的确难度不小,主讲老师的发言不仅为他们解决了&眼前问题&,还从阅读的方法论上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启发:阅读时要化被动为主动,善于发现属于自己的切入点,深入研读感兴趣的知识点,并将书本知识与自身的现实关注点串联,这样能保证知识链条上的清晰与深入。
  主讲老师的发言结束后,活动便进入到自由讨论的环节,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针锋相对&,读书部落的多次活动因大家的积极发言而延后结束时间。讨论不拘泥于形式,常常也没有定论,但往往能成为撬动后续研究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很多学生的研究课题直接来源于读书部落的讨论。马中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我们是在学校谋生的一群人,学术研究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已经憎恶研究之外的,来自名利驱动或考核重压之下的研究工作,渴望能做自己喜欢的学问,能自由自在的地问学,能享受问学过程以及学问带来的快乐,能分享学习创造的成果,而这一切,如今的学术环境无法给予我们,我们只能自己去争取,去建构,读书部落寄托的正是我们的这一愿望。&
  除了读书部落,研究中心成员还为研究生举办了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系列沙龙,就黑客亚文化、微博亚文化、粉丝亚文化、自拍亚文化、恶搞亚文化、亚文化研究的网络民族志方法等,与青年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往往身在其中而亟待深入理解的青年亚文化类型。
  (二)工作坊
  &工作坊&是伯明翰学派开展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当下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认同的有效研究方式。为了切实提高教师和研究生科研能力,研究中心于2013年5月底至6月初,聘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传播艺术系教授潘忠党担任指导老师,举办了为期6天的&青年的数字生活与都市文化研究&工作坊。
  潘忠党教授以案例解读为起点,对中国当下传播学和媒介文化研究中特别匮缺的质化研究进行了深入讲解。他指出在运用质化研究方法时,可遵循发现、进入、选择、收集资料的步骤来进行,特别强调了研究者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手段的观点,引导工作坊参与者思考研究者角色差异、研究对象选择的代表性、独特性和普适性关系、高质量质化研究标准、研究的可靠性等问题。结合当下数字媒体盛行的社会现实,潘教授对&什么是传播&这一命题进行了重新审视,他梳理了传播观念的变迁,从传递观到仪式观直至中介观,阐发了传播作为社会与文化形塑的中介机制的观念。潘教授还结合典型个案提出了空间的社会生产问题,强调空间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被建构与改造,并发挥出其社会功能,而媒体技术的&中介化&、&驯化&或&家居化&在其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他引导大家关注人们对媒体的创造性使用。工作坊期间,参与学习和研讨的教师、学生还实地考察位于苏州创意园区的同程网和方州邻里中心,就这两个地方的新媒体使用和所带来的社交沟通和空间建构进行了田野调查的模拟训练。
  工作坊期间,潘教授与研究中心成员以苏州为考察场景,提出旨在探讨本土青年生活实践和文化创造的&数字化地体验苏州&的设想,并通过互动讨论对此设想进行了细化与完善,这让&青年的数字化生活与都市文化&研究课题呼之欲此。事实上,工作坊之后,合作双方很快就出台了研究计划,并由研究中心组织研究生对九个子项目展开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工作坊开阔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提供了丰富而先进的学术资源,进行了质化研究的学术训练,激发了大家的学术热情。
  研究中心成员组织的这一系活动对研究生的学术取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引领作用。近年来,在马中红、陈霖、曾一果、陈一、杜志红等教师指导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有许多基于新闻传播学对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选题,如&再编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认同研究&、&新媒介情境中摇滚亚文化研究&、&粉丝媒体与传播研究&、&粉丝媒体的叙事话语研究&&广告中的青年亚文化&、&网络社会中的青年文化空间&、&赛博空间中的幻想与认同&&耽美同人群体的性别文化研究&、&《米娜》杂志的身体叙事&&同人粉丝&、&网络养娃族&、&网络青年自组织研究&、&暴走漫画传播&、&网络字幕组&等等,其所影响还波及到本科生的课外学术研究兴趣,近年,有学生通过省级、校级的各类立项展开对诸如&网络字幕组&、&弹幕网站&、&初音未来&以及日本亚文化的研究,显出了年轻人对自己所从事的文化实践活动再认识的探索热情。
  (三)相关研究
  在相关研究方面,中心成员近年来也出版了传媒、城市、影像、叙事等方面的研究专著,对媒介与青年文化和亚文化的研究形成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曾一果所著《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探讨的主要对象和范围是改革开放以后大众媒介与城市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新闻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影等大众媒介开始繁荣起来。反过来,新闻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影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这些大众传媒还对城市展开了丰富的叙述、想象和建构。《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运用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等理论,结合不同的媒介文本,对改革开放之后,大众传媒与城市的复杂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陈一所著《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在政治经济与美学的视野中)》探讨的是中国纪录片1978年以来的生产机制的变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纪录影像与国家和社会的再现关系,意在使当代纪录片发展背后的驱动力量浮现出来,进而从纪录片的角度对中国三十年多来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作出一种回应。全书借鉴了媒介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这三种理论视角,并将它们整合到一起。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并与本人的田野调查成果相互照应。
  陈霖、陈一合著的《事实的魔方&&新叙事学视野下的新闻文本研究》,结合大量的文本实例,对叙事学中的叙述者、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声音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并阐明了如何运用这些概念对新闻叙事文本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引入新叙事学的理论眼光,以新闻叙事文本的分析为基础,对新闻理论和实践中的消息来源、典型报道、叙事断点、媒介形象等具体的问题进行叙事学研究,将新闻文本研究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获得新的理论发现,从而拓展了新闻学研究的领域。
  陈霖、曾一果等编著的《新世纪人文纪录片研究》,系陈霖主持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委托项目&新世纪人文纪录片创作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从人文纪录片的兴起、纪录影像与人文表达、人文纪录片的视觉奇观、 人文纪录片的声音要素、人文纪录片的叙事肌理、 人文纪录片赏析等部分,对新世纪以来以新影厂为主体的人文纪录片创作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全书综合运用叙事学、社会学、文化研究、影视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力图在贴近人文纪录片创作实际的同时,将其置于更为阔大的社会背景和话语体系中加以考察,从而揭示其理论意义。 
  六、社会服务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在引领和追踪国内媒介文化研究前沿的同时,深切关注区域青年文化建设问题,在苏州青年精神提炼、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形象设计、文化建设旗舰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广大青年的充分认可。
  受苏州市团市委委托,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在2012年4月份就围绕苏州青年精神表述开展了调查,形成了初步的建议,并在中心成立仪式当天,会同来自各地参加&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高峰论坛的专家学者,就苏州青年精神的表述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就苏州青年精神进行了进一步文字提炼,形成了三套方案和相应的语言阐释,由苏州团市委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意见。经反复研究和商洽,最终将&乐文尚水 求实开先& 确定为新时期苏州青年精神的正式表述。&乐文尚水、求实开先&将&新时期苏州青年精神&的内涵浓缩为八个字、四个方面、两个层次的表述。&乐文&表达的是苏州青年对文化的尊崇和热爱;&尚水&表达的是苏州青年对苏州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对水的精神的秉持和传承;&求实&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务实&,它更加强调青年主体对真理的主动追求、对现实的积极关切、对成功的价值期许;&开先&则是在&求实&的基础上面向未来的行动,它表明苏州青年的精神构成中继承传统而又突破束缚的品质。从这一意义上说,&乐文尚水&构成了苏州青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的精神特质,是苏州青年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精神基础;而&求实开先&则强调了苏州青年的现代性、当代使命、价值取向及行为目标。该精神在当年11月26日召开的共青团苏州市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同志和江苏团省委书记万闻华同志共同为&新时期苏州青年精神&(由原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亲笔题写)揭牌。
  研究中心成立伊始,就与苏州团市委合作策划了&我爱苏州,苏州有i&青年文化建设旗舰活动,这一活动包含iVideo&影像苏州、iMap&行走苏州、iEnjoy&乐活苏州、iWin&创业苏州、iDo&公益苏州、iLove&情暖苏州、iHope&祝福苏州等七个紧密衔接的部分。该活动秉承&贴近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理念,积极营造&空间自由,文化自主,人人自在&的青年文化氛围,希望通过两至三年的时间把&我爱苏州&苏州有i&这一主题活动打造成全国团队工作,青年文化建设的知名品牌。
  2012年9月,苏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应邀为基金会设计了统一的LOGO,并策划了相关宣传工作方案,得到了主管单位和社会的肯定。
  此外,研究中心成员还先后为苏州大学、常州理工大学、广州团校系统、启东教育局、苏州工业园区团委、苏州高新区团委、首都师范大学、通州市文艺联合会等单位举办&新媒介与青年工作&相关讲座。
  围绕已经确定的研究方向,未来三年,研究中心首先将继续致力于数字时代&青年&都市文化,青年亚文化传播史与青年文化类型研究,青年、媒介与城市文化研究,青年文化与电影电视和纪录影像研究,青年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青年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等展开学术活动和学术研究。其此,围绕在研课题,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专著的撰写和出版,提升学术研究影响力,在稳守国内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领先地位的前提下,将团队的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学术界,具体包括:编撰出版&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 丛书第二辑,关注网络新一波引人注目的青年文化现象,包括粉丝媒体、同人创作、字幕组、星座迷、网络购物、网络涂鸦、博客亚文化圈以及技术越狱族等亚文化现象;继续编撰出版&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组织撰写&新媒体艺术文化研究丛书&。再次,凝聚力量,开发资源,进一步强化国内国际的学术合作,努力打造跨界学术平台,在&请进来&和&走出去&方面有新的突破,让团队的学术研究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领团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