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训练项目如何训练?

国旗护卫队在雨天出旗 龚思翔摄  每个周一清晨,在中国人民大学东门求实园前,28名朝气蓬勃的男儿都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走过甬道,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升上天空,他们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武警国防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在人民大学校园里,“国防生”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国防生在校是如何训练的  中国人民大学武警国防生,是依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文件精神,及武警部队政治部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的《武警部队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干部协议书》有关规定,通过普通高校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为武警部队定向培养的后备警官。培养国防生,是我军在新时期根据部队建设需要而培养军官的重要新方式。  大学校园里的国防生,要接受半军事化管理,早上出早操,整理内务,晚上及时归寝,按时睡觉。大一刚入学的新生,还要接受严格的新训,谈及新训,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3级的申诗辰同学记忆犹新,入学后第一天晚上就是五公里长跑,尽管跑得“腿发软,胃恶心,肺难受”但没人愿意打败仗,没人愿意当逃兵,“都卯足了力量向前冲”。新训内容包括三公里,五公里,军姿,齐步,严格的内务标准等等,对这批刚离开家的孩子,这些训练是不小的生理和心理的挑战。  国防生在校是怎样学习的  作为未来中国军队的骨干力量,国防生在大学校园里核心任务就是学习知识。他们除了日常的训练和半军事化管理外,还要修满和普通大学生一样的学分,国防生的身影,除了在操场上,也更多的出现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里。中国人民大学的武警国防生,分属文学,法律,哲学,新闻,信息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不同专业的国防生,却有着同样的学习热情。  现在大三的刘威建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以来都是法学国防班第一名,被同学们称作“学霸”。另外,他申请上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失独家庭权益保障方面”项目的研究。“训练,上课以外的时间我基本都泡在图书馆。”被问及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就时,刘威建这样说,“除了多花时间外,方法和效率同样很重要,学习的时候就要集中精神,才能事半功倍。”  2011级王为久同学,则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另一个榜样,不仅学习成绩全班第一,参与了多个学术科研项目,还在国防生这边担任中队骨干,负责国防生训练管理。谈及自己的全面发展,他认为当代国防生应当追求“深度与广度相结合,既要拓宽知识面,又要培养专业方面的特长”,“为了让自己的青春无悔,现在我愿意多付出一些。”他说。  老师们眼中的国防生  2011级新闻学院国防班班主任高燕燕老师接手这个不一样的班级时,第一印象是“这是一群充满朝气又有着些许青涩的小伙”。高老师看来,在人大女多男少的校园环境中,这个全是男生的班级显得阳气十足。  “同学们都很有想法,让我看到了活力和希望,他们穿上军装后更是帅得无以复加!”2013级国防班的班主任王亦高老师这么评价这个集体。  但老师们更期望这群国防生在大学校园里能够汲取更多的知识,高老师强调:“学习与训练对国防生来说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应该是国防生到部队发展的优势。”  “我们不可能延伸时间的长度,但我们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时间的宽度。”王亦高老师对同学们提出要求,作为准军人,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训练学习,为我国防。”  除了训练与学习,国防生的业余生活也多姿多彩,很多同学活跃在高校中的社团中,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2011级信息管理学院王雷同学是“混元太极协会”的会长,他聘请了太极拳知名教练带领同学们学习混元太极拳、五行拳、八卦掌和其他技击技巧。“作为国防生,练拳习武是很必要的技能,好好利用大学中的优势资源发展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国防生的选择与追求  “90后”一度被认为是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国防生”一度被认为是吃不起苦的“书生军人”。2007级的人民大学国防生宋远望证明这些看法错了,在毕业时,他自愿申请去西藏阿里地区。初到这片海拔4000多米的生命禁区,眼前的景象就是“狂风从早到晚不停歇地鞭打着赤条条的昆仑山和裸露的戈壁荒漠,营区光秃秃的,没有任何绿色。”“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片土地,还有这样的一群人,还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谈及这段经历,他坚定的说“ 我将继续捍卫自己倔强的选择,论证自己无悔的青春。”  从大学校园里成长起来的国防生,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受着社会五彩缤纷的诱惑。相比起部队的封闭,这群“与时俱进”的国防生,会给部队带来新鲜的血液,对不良影响,有着坚实的抵抗力,国防生的成长,是军队和人才的双向选择,但“只有你真正选择了部队,部队才会选择你。”(江政奇、龚思翔)国旗护卫队在雨天列队升旗 龚思翔摄国防生在每周一清晨升旗 龚思翔摄每逢重大节日,国防生都会在东门举行升旗仪式 龚思翔摄国防生进行3公里长跑体能考核 龚思翔摄国防生在长跑中向终点冲刺 龚思翔摄  作者:江政奇 龚思翔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国防生“三级培养模式”如何实现从“三偏”到“三强”? - 中国军网
国防生“三级培养模式”如何实现从“三偏”到“三强”?
男儿何不带吴钩?
——优良国防生的培养
国防生军政素质的“三偏”
国防生军政素质是国防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军官的关键。据基层部队调查反映,当前国防生干部总体上政治思想坚定、知识储备扎实、学习能力突出、创新思维活跃、指挥与技术复合特色及个性特征明显,能够带领部队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三偏”,即:第一任职能力偏低、军政素质整体偏弱、适应部队周期偏长。
“三偏”问题反映了国防生干部军政素质的短板,与部队建设现实需求、与合格军官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也直接折射出培养模式的问题。反观我们的培养工作,存在着阶段性培养目标不明晰、培养路径不清晰,内容设置不够系统完善、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培养秩序不够正规、考评激励不够有力等问题。
“三级培养模式”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是党和国家立足新军事变革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98年,总政治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展依托培养试点;15年来,一批985高校、211高校和地方知名高校陆续与部队签约,依托高校数量从初期的29所到2008年的118所,再到目前招生的72所,历经了培养高校和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到逐步精简缩编的过程。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原广州军区签约培养国防生,10年来,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精神与野外适应能力强、组织指挥能力强、创新与实践能力强的“三强”国防生培养特色,构建起“三级培养模式”。
如何实现青年学生向合格军人的转变是国防生培养所必须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也是探索构建“三级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在原广州军区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开展试点,并于2013年1月,由原广州军区正式发文在其9所签约高校中全面实施。
“三级培养目标”。借鉴部队土生土长干部军政素质培养经验和美军后备军官实行初、中、高三级培养的做法,按照工程化思路和路线图方法,对国防生在校期间军政素质培养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区分士兵、班长、军官三个阶段,围绕第一学年末达到合格士兵、第三学年末达到合格班长、毕业前达到合格军官通用军政素质的总目标,分别提出各层级培养目标的素质要求和考评标准。按照目标牵引、逐级递进、过关升级的路子,实施体系培养、层次培养、精细培养,使国防生虽然缺乏正规的士兵、班长经历,但不缺少合格士兵、班长的通用军政素质,着力解决阶段性目标不明晰、培养路径不清晰的问题。
“五个培养链条”。将国防生军政素质细分为军政理论、体能技能、作风纪律、军事文化、实践能力五个方面,并对现有培养内容、方法手段和时间安排进行体系优化,形成“五个培养链条”。一是加强军政理论学习,不断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加强体能技能训练,夯实各层级体能技能基础;三是加强作风纪律养成,不断强化军人意识和战斗作风;四是加强军事文化培育,强化对部队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五是加强实践能力锻炼,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着力解决内容设置不够系统完善、时间安排不够科学的问题。
建立晋级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分步晋级的考核评价体系,采取课程考试、学年考核、层级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对其军政素质实行全程考评、全程淘汰。在各培养阶段结束时由原军区组织层级考评,士兵层级考评在暑期基地化集训结束时进行,班长层级考评在第三学年末进行,军官层级考评结合毕业考核进行。士兵、班长层级考评合格的准予参加上一级目标培养,不合格的半年内安排一次补考,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予以淘汰;军官培养目标考评不合格的,不向部队分配派遣。考评成绩作为推优评先、入党、推免读研和毕业分配的重要依据,着力解决培养秩序不够正规、考评激励不够有力的问题。
军政素质培养制度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军政素质是衡量国防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是人才培养的新领域,就高校而言更是新课题,对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三级培养模式”的探索者、实践者、受益者,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三级培养模式”实现路径,逐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实践证明,“三级培养模式”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瞄准部队生长干部培养需求,遵循普通高等教育规律和军事人才培养规律,对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保障国防生培养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王林清,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防生日常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