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抗战的29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回忆,领导人是谁?

国民党29军军长是谁?
  国民党29军军长是谁?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  宋哲元,字明轩,1885年出生于山东乐陵城关镇赵洪都村。幼年家贫,刻苦读书,13岁从军,17岁入陕西老帅陆建章所办的随营学校学习。后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22年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是之一。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1924年10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1925年秋改任热河都统。  国军第29军概略:  1931年1月,西北军残部被收编,成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任副军长。同年6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1932年8月,在张学良的大力推荐下,宋哲元为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察哈尔虽然地狭人稀,但毕竟是个落脚之地。二十九军在张家口扩编为3个师,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  1937年,二十九军发展到4个师,兵力3万多人。军长宋哲元,副军长。宋哲元  后,8月中旬,同意将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当时的编制是:将29军原来的四个师扩编为三个军,宋哲元为总司令,原37师和132师扩编为77军,以为军长;原83师扩编为59军,军长由宋哲元自己兼任,原143师扩编为68军,以刘汝明为军长。  抗战后期,原二十九军的部队编制不断缩小,靠着喜峰口、卢沟桥等荣誉才勉强保留下番号。抗战结束后,第59、77军只剩下四旅八团,人数不过2万。后又被老蒋推上内战前线。  1948年11月,在张克侠、何基沣率领下,这两个军于开始时宣布起义,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页:1/1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在民间野史中,一直流传着顺治皇帝剃发出家的故事。而且,顺治皇帝出家的原因,是
  刘备占领益州后,进位汉中王。册封关羽、马超、张飞、黄忠四人为前、左、右、后将
  在中国历史上,大臣地位最低的,当属明朝。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社会
  《三国志&孙策传》:评曰:&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
  李三才是明朝后期的一位著名官吏,李三才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李三才曾经在朝廷中
  羊献容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  提起司马衷,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有一句
  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
  提起春秋时的国君,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
  聂慎儿在《美人心计》里面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长的倾国倾城,也美的不可方物,一
  重八十六岁那年,朱家租种刘德的十几亩田地,获得了大丰收。在朱五四的印象中,他
  如果将王昭君比作具有&落雁&美貌的女子,那不如将她比作沙漠中的一颗耐旱而茁壮
  在孟子的说法中,春秋战国就是世衰道微,臣子弑杀国君的有,儿子弑杀老子的有,在
  张敖是西汉时期诸侯赵王张耳的儿子,张耳死后,他继承了赵王的爵位,并娶了刘邦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制霸,占领主导地位几乎是每个诸侯王梦寐以求的,但是纷争时
  俗文化的厉害传说中,还夹杂着实物。有人说海宁陈家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两块堂匾,一
  玉林通琇禅师,他出生于1614年,清朝初期人,他俗家姓杨,字玉林,所以世人称
  魏延是蜀汉国刘禅时期少有的大将,无论是资历、军衔、爵位还是能力,都是诸葛亮、
  虽然贾府早已经显露出衰败之像,但在前八十回中,贾府依旧是不可一世、呼风唤雨的
  虞姬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后人也因此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跟臣子订的一份契约,具有刑罚豁免权,俗称免死金牌。然而这
  樊於期是战国时期的一名武将,而他本来是秦始皇手下的一位屡立奇功的大将军。公元
  历史上的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识人,用人方面都远胜与诸葛亮。他曾经为了得
  1.1913年四川讨袁之役:九人团熊克武VS武备系胡景伊与滇、黔军&&九人团
  1946年夏,为牵制国民党军对突围中的李先念部的追击,刘伯承和邓小平率第二、
  阮征宇,南方医科大学老师,这10年来,他平均每天都拨出3小时时间,做同一件事
  父亲理解官兵的心情,一个一个团地到部队去做动员。有个代理连长直言不讳地问他:
  日上午10时,中国第二受降区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侵华日军受
  &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这些日本兵穿戴着护胸、护头的装备,手拿真刺刀对刺,就像在
  时隔76年,曾宪高老人昨天第一次重回吴淞口。76年前,他曾作为敢死队队长参加
  日上午10时30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雷达突然捕捉到4架不明
  二战中爆发过一场异常激烈的&菲律宾巴丹血战&,美军被日军击败,7.8万名美菲
  葭萌关位于今天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以北五华里的土基坝,距今有2300年的
  新华网哈尔滨8月5日电(记者王建)中国&731&问题研究专家近日首次向外界披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知道有一代名妓陈圆圆,但却扮演了一个改朝换代的祸水角色&&
  顺治在位期间发生最重大的一件事情莫过于顺治帝废后了,当时的朝野震惊,百姓诧异
  刘备在荆州的日子,在《三国演义》中被分成了两段。首先是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寄寓
  《甄嬛传》中,甄嬛因为惊吓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皇帝高兴之际马上封为熹贵妃,而且
  几年前热播的朱孝天版的《楚留香传奇》里有句歌词大家应该还记得:江山如画却独爱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知道有一代名妓陈圆圆,但却扮演了一个改朝换代的
  曹操哭郭嘉,与其说是在懊悔与自责,不如说是对统一中国梦想的破灭和绝望。所以此
  代孕这码事,赵飞燕没能成功(见《古代艳后&借精生子&很疯狂》一文),却不代表
  潘金莲听了这话后,第一反应当然是很害臊。如果换成是某些正常人,说不准还真被活
  刘邦在汉二年挥兵东进,很快平定了三秦之地,然后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攻入了项羽的
  晋朝的价值观有问题,自上而下,都崇尚奢华。比如以炫富著称的大富豪石崇,就是晋
  四川军阀每次打仗,打赢的一方,从来不做穷寇之追。川军最牛的刘湘手下的财神刘航
  近代四川军阀派系之间的关系,犹如一条弱肉强食的食物链。为了发展个人势力,纷纷
  近代四川军阀的出现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与产物。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
  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
  大清提督左宝贵是我国的一位民族英雄,在我国的清朝时期有总督提督两类官职,总督
  &&&&&&&&&&郑复光,出生于1780年,字元甫,又字瀚香,是歙县人,他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数学家王贞仪,她出生于1768年,字德
  在浩渺如烟的科学研究历史中,洛伦兹因为他独树一帜的物理理论基础研究以及对数学
  只要提到诸葛亮,每个人心中便会出现那个一个手摇鹅毛扇,似神非神的站在那边指点
  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袖,也是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的导
  足利尊氏是足利贞氏的儿子,也许很多人对他并不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足利尊氏简
  关于胡三省生平简介具体如下,他是华夏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出生在书香门第,曾经担
  马均出生于咸阳,他是三国时期颇负盛名的科学家,有着&天下名巧&的美誉。三国马
  阮元所处的时代能人辈出,而阮元就是那个时期一个低调做事的典范,他一生为了国家
  徐乾学生于公元1631年,卒于公元1694年,是清朝学者,藏书家。值得一提的
  陈遵,西汉王侯,西汉著名的书法家,&芝荚篆&的创始人,陈遵生卒年月不详,字孟
  卢俊义这人内心正直,这样的性格让他在面对任何人时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宋江等人
  米芾字元章,其实,米芾以前叫米黻,后来又改名叫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
  有关东晋著名书法家郗鉴的生平简介,在《晋书》中有所记载。据郗鉴生平简介描述,
  公孙胜何许人也,谈起公孙胜,便一定会在他的前面加上水浒两个字,如果没有这个特
  善导大师简介上提到释善导的生平简介很多人都好奇,其实善导大师生于西元613年
  纵观历史,中国的文学大家数不尽,方维仪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著名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山西新军抗战
山西新军抗战
  七七事变后,同意中共关于组建的建议,新军迅速发展为四个总队。日军侵入山西后,阎锡山迫于形势,同意新军扩编。至1939年12月,山西新军共有46个团、四个游击支队,总兵力约5万人,兵力已超过当时的山西旧军。新军成了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别活动于晋东南、晋西南、晋西北地区,在主力部队的带动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抗日争。1939年冬,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首先在山西发动12月事变,命令旧军进攻新军。新军被迫奋起反击,挫败了旧军的进攻。1940年春天,新军各部重新整编为27个团,仍保留番号,实际已加入八路军的序列。胜利后,山西新军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参加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
山西新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产物
  牺盟会是在抗日高潮中产生的。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毛主席并在12月27日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内战,红军抗日先锋军经过3个多月的东征,主动回师陕北。日,红军发表了要求南京政府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这个通电振奋了全国民心,伸张了民族正义,在统洽阶级内部也引起了极大震动。尤其是对来说震动更大。   1936年5月红军回师陕北后,由阎锡山请来的10个师却赖在山西不走,想借“剿共”之名把阎锡山吃掉。这对阎锡山来说,已成了他当时的最大威胁。他曾说:“我不亡于共,也要亡于蒋了。”   当时,摆在阎锡山面前的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继续“联蒋剿共”,一条是“亲日反共”,一条是响应共产党的号召“联共抗日”。究竟哪一条路对他有利呢?经他再三考虑,还是从他的“存在就是真理”这一哲学原理出发,1936年选定了“联共抗日”这一条路。隐蔽在阎锡山政府机关和各社会团体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杜任之等人,便在1936年下半年发出组织“抗日救国同盟会”的号召。后经阎锡山审定改为“牺牲救国同盟会”,并指定由梁化之召集杜任之、刘岱峰、宋劭文、戎子和、牛佩琮、张文昂、张隽轩、刘玉衡等人正式发起,在九·一八5周年纪念日那天,正式宣布成立。
  当时,太原一方面存在着日本领事馆,挂着日本的国旗,日本特务机关和阎锡山还明来暗去地勾搭。另一方面又允许成立“牺盟会”这样的抗日组织,不过不让提“抗日”,而只能提“抗敌”。   牺盟会从总部到各级领导人中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就是在牺盟会领导下的各种组织中,共产党员也很多。这一点,阎锡山心里是清楚的。他自认为凭他多半生的政治经验,是有办法来对付这些人的。但是在阎锡山上层集团中的旧军政人员,几乎都是反对牺盟会的。在阎锡山面前讲了许多牺盟会的坏话,甚至还在阎锡山面前造谣说什么“山西国民师范挂起了红旗”。意思是说牺盟会都是共产党。我记忆较深的一 次是阎锡山从太和岭口退却下来以后,有一天半夜里,突然把我们几个牺盟会的领导人找去说:“现在我要革命了。日本人马上就要进攻太原了。我库里还有一些枪枝,发1万枝给你们牺盟会。”阎锡山要发枪给牺盟会的消息一传出去,就引起了一些军阀、日军政人员的竭力反对。结果减了一半,只给了5000枝。5000枝也好。我们除发给一些县区牺盟会游击队以外,太原牺盟会还留了一些搞训练用。   牺盟会从总部到各个委员会以及各中心区和县,可以说共产党和左派势力是掌握实权的,但是也夹杂着一些阎锡山的旧势力。在牺盟会内部,尤其是在刚成立的时候,斗争还是很复杂的。1937年太原撤退以前,就听到有一股,说什么“牺盟会是薄一波的。”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的分裂作用和破坏性的。为了及时打击坏人从中离间,由薄一波同志主持在总部整整辩论了一上午。他曾在会上说,牺盟会是牺盟会的,怎么能说成是我的?来牺盟会工作的人大都是由别人介绍来的,又不是我委派的。类似这样的明争暗斗还不少。但占绝对优势的,还是以薄一波为首的一批严格遵守抗日统一 战线原则的共产党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下乡宣传   派村政协助员下乡宣传发动群众抗日。   为了发展牺盟会的组织和发动群众抗日,首先组织了一 批临时村政协助员,以协助村长办理村政的名义下到基层,去做实际上的抗日救国的宣传鼓动工作。在太原,我们用招考的办法,招收了1000多名各中学以上的进步青年和乡村中一 部分小学教员,由牺盟会主办,集中训练10天,派到乡下去工作。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向农村各阶层进行宣传鼓动工作,把日军侵略的惨痛事实告诉群众,唤起群众的爱国热情;发展牺盟组织,用十人团的方式发展100万会员;挑选会员中抗日意识强、努力工作者,介绍其投考国民兵军官教导团。   村政协助员下乡的时候,正处于绥东抗战开始和西安事变的当中。这些惊心动魄的事实,给了村政协助员以极大的鼓舞。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又利用所提出的“消除社会不平”、“制裁坏官、坏绅、坏人”等口号,进行宣传发动工作。这一下,全省农村很快沸腾起来了。群众不仅要求抗战,而且提出了要民主与国民生计的改善;要建立能代表民意的政府;要爱国运动的一切自由;要反对;要与坏村长算帐……。这一形势形成,是对旧势力的猛烈冲击,当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强烈不满。曾有不少人到盛县当局告村政协助员的状。但经过一段艰苦的过程之后,形势就有所好转了。村政协助员下农村仅3个月的时间,牺盟会的会员就发展到了60万,两万名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学员的动员任务也完成了。
  2.办教导团   开办了国民兵军官教导团。   为了武装群众抗日,借阎锡山提出要武装30万民众的口号,牺盟会主办了训练两万名国民兵下级军官的教导团。国民兵军官教导团,一共分了8个团,分散在崞县(原平)、忻县、祁县、太谷、寿阳、平遥等地。所有的学员都是牺盟会员。这是一批有政治觉悟的、抗日情绪高、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他们平时受训、上课,星期日就到附近的农村宣传抗日。   军官培训能和群运结合起来,能和人民群众,这在山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1937年8月,教导团改编为青年抗敌决死队到前线去参加作战了。决死队是党通过牺盟会直接领导与指挥的一支革命武装。   3.办训练班与干部团   开办了军政训练班与民训干部团。   军政训练班与民训干部团成立于1936年冬,这是给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培训工作人员,给新军培训军政干部,为民运工作造就民运干部的机构。那时,抗日救国运动还没有完全的自由,青年人的思想还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极大压抑,全国青年正处于走投无路、报国无门的苦闷之中。由于牺盟会纲领的宣布和这两个训练团的成立,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就如潮水一般地涌到太原来了。两个团(班)合计有4500余人,包括着22个省的学生。尤以平、津、上海、武汉、河南、四 川等地最多。这两个训练团(班)都住在太原国民师范的旧址,内分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培养军队政工人员)、冲锋上士训练班(培养军队下级干部)、妇女运动训练班(做妇女工作)、寒假或暑期训练班(前者专为北平清华大学学生开设,后者专为太原中学以上学生开设)、牺盟干部训练班(训练牺盟特派员)。后,还开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由战地动委会主持)。这两个团(班)的主要功绩就是为决死队、工卫旅、暂一师、政卫队及各种抗日游击队、各县人民武装自卫队、民族革命大学、各县牺盟会、各县抗日政权培养了大批骨干和军政指挥员。据1938年10月份左右统计,担任以上各单位领导干部的人数已达到3000人左右。当时就有人把这两个团(班)比拟为大革命时代的,这虽不甚恰当,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又称新军,是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合作在山西组织的一支新军。给当地的抗日工作起到了不小作用。 决死队下设四个纵队: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   决死队——1936年12月,薄一波着手训练1000名“临时村政协助员”的工作,规定临时村政协助员下乡的任务有3条:一是广泛进行宣传鼓动,唤起民众爱国热情;二是发展牺盟会员,以十人团的方式组织100万会员;三是挑选爱国意识强、工作积极努力的会员,介绍他们投考国民兵军官教导团。
  1938年4月,决死队一、三两个纵队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配合一二九师及一一五师一个旅,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彻底粉碎了日军的9路进攻。从1938年底开始,决死队进行了“西林整军”,在八路军总部的帮助下,在沁县的西林办了3期军政训练班,训练排、连以上干部和优秀的政工人员。八路军总部负责人朱德、彭德怀、亲自给训练班讲课。训练结束后,决死队换掉了一批旧军官,代之以新军官,部队的军政素质显著提高。1939年上半年,决死队发展到50个团,约四五万人,占阎锡山150个团的三分之一。决死队成为一支驰骋晋绥的抗日劲旅。1939年12月,在的支持下,阎锡山发动了“十二月事变”,以决死二纵队不听从指挥为由,企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新军。但是事变后决死队公开和八路军站到了一起,而且更加壮大了。   粉碎“十二月事变”以后,决死二纵队、四纵队、二○二旅等加入一二○师战斗序列。从1939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在晋西南的决死二纵队及二○九旅各一部、二一二旅、二一三旅及一部分自卫队、地方干部,根据北方局及晋西南区党委的指示,先后转移到太岳区与一纵队会师。会师以后,经过整编,决死一纵队归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至此,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4个纵队全部编入八路军序列。从此,揭开了新军和太岳根据地历史的新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薄一波日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蒋村,原名薄书存。他7岁入小学,1922年从定襄第一高小毕业,考进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开始接受新思想和马列主义影响。1925年5月,他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参加了国民师范学校学生声援太原市民反房税斗争。同年6月,又组织国民师范学校学生参加声援五卅爱国运动。在斗争实践中,薄一波同志逐步认定只有主义才能救中国,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他组建了国民师范学校党支部,任支部书记。1926年夏,任中共太原地方执委会北部地区委员会副书记,从事党的组织、宣传和群众工作,领导了同山西国民党新右派的斗争。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28日,奉系军阀在北京杀害了等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5月5日,薄一波同志在白色恐怖下毅然在太原组织李大钊烈士追悼会。6月,在山西公开举起反共旗帜,下令通缉薄一波等30多名共产党人。他们转入地下,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薄一波同志任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委员,赴晋北恢复、重建党组织。1929年至1931年,在北平、天津、唐山等地从事兵运工作,先后任中共天津市委士兵工作委员会书记、平汉线北段兵暴委员会书记、顺直省委军委常委,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唐山兵变和平汉线北段兵变等斗争。由于白区工作环境险恶,斗争复杂,他四次被捕,两次入狱,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1931年6月,由于省委军委负责人叛变,河北省委及所属许多机关遭到破坏,薄一波同志在北平被捕,被判刑8年,关进“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从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监狱生活。在狱中,被关押的共产党员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党支部干事会为核心的坚强战斗集体。薄一波同志任党支部干事、书记,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组织大家学习马列著作和共产国际的刊物及领导人的报告,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气节。月间,薄一波、殷鉴等12名共产党人因拒绝“反省”而被北平国民党军法部门内定处以死刑。由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批复尚未下达,负责对监狱政治犯行刑的国民党宪兵第三团根据“”立即南撤,这12位同志才幸免于难。1936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向党中央建议立即采取措施,即按国民党的规定履行出狱手续,营救被关押在草岚子监狱中的同志。党中央批准了北方局的建议。1936年9月,薄一波等54位同志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毛泽东同志对薄一波同志在草岚子监狱中的英勇斗争给予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他在延安听取薄一波同志汇报时指出:你们把监狱变成了学校,通过学习革命理论,武装了自己的头脑,为党保存了一大批革命同志,这就是胜利。1945年党的七大选举中央委员时,毛泽东同志亲自提名薄一波同志为中央委员候选人。1953年夏,当薄一波同志在财政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后,毛泽东同志在会议总结中仍然加写了这样的话:“应该指出,薄一波同志过去对敌斗争是勇敢的。”这里指的首先就是草岚子监狱中的斗争。  薄一波同志出狱后,1936年10月下旬被派往山西,组成以他为书记的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他创造性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思想,通过公开合法的方式,成功地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上层统一战线。依据当时抗日救亡的总任务和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他提出了“戴阎锡山的‘帽子’、说山西话、做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工作”三句话方针,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特别是接办、改组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大力发动群众,培养干部,使牺盟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群众抗日团体。仅1936年12月,牺盟会就训练了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的村政协助员1000多名,3个月发展了20万名牺盟会员。到1939年夏,牺盟会员发展到300万人左右。
  初建的那个团,原来拟称“青年抗日先锋队”。说参加的人都要有誓死的决心,于是改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它是以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和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8团、9团各一部组成的,在日成立时,我任政治委员,阎锡山派旧军官担任军事指挥。决死队的发展非常迅速,在1个多月时间里,由一个部队发展成为4个部队(相当于团),最初成立的决死队改称“第一总队”。   9月间,第115师、120师、129师,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下,先后开赴山西战场。9月下旬,我带领决死队第1总队,在从五台往盂县的路上,遇到朱德总司令。他是率领部队到晋东北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的。突然相逢,使我,我汇报了准备在晋东北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打算。朱总司令说:晋东北地区是战略要地,北上可以威胁北平,南下可以直趋太原,八路军准备在这个地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你不要在这里了,最好得到阎锡山的许可,把决死队开到晋东南的上党地区(上党,地名。设上党郡,治所在山西省壶关。设上党县,上党地区即今山西省长治市、壶关一带地区。)去。他还告诉我,离开延安时,毛主席谈论过,我们打的是持久战,军队要插到敌后去,和下围棋一样,先做几个活眼,准备在华北同敌人长期周旋,首先要占据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这3个战略要地。我听了中央的战略部署,更增强了深入敌后长期坚持斗争的心。   在向朱总司令汇报的时候,我曾要求派一些八路军的军事干部到决死队来,以便把军事指挥权切实掌握在我党手中。朱总司令爽快地答应要多少给多少。后来陆续给新军派过近千名红军军事干部及抗大等其他各类干部,他们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是八路军对山西新军的重大支援。
  巍巍太行,耸立在晋冀之间,与黄河,确实是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好地方。遵照朱总司令的意见,一方面我对部队的行动做了部署,一方面即去太和岭口阎锡山的前线指挥所去见阎,我向阎谈了新军建立和发展的情况,谈了新军表现出的优越性之后,向他提出我想去晋东南。他问我为什么要去那里?我说晋东南的地理形势好,在那里可以建立一个抗日的落脚点。他附庸风雅地谈了一番历史,说自古都说山西是形胜之地、表里山河,其实上党古郡才是表里山河的表里山河呢。历代都把那里看作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得了上党,跨过黄河就是洛阳,就可以得天下。最后。他同意我带决死队1总队去,并委任我为山西第3行政区政治主任。这时正是旧军溃败,阎走投无路,进步倾向最为明显,把希望主要寄托在新军身上的时候。我即乘机向阎锡山提出再组建5到10个旅的新军。阎锡山以第2战区司令长官的名义,先给了5个旅的番号,由我全权负责从速组建。于是,决死队由原来的4个总队很快就扩充为4个纵队(旅),我提名各纵队的政治委员由薄一波、韩钧、董天知和李力果担任。在任命前,梁化之来同我商量,说政治委员都选用山西籍人是否好些,这实际上是阎的主意。我答应了。即改由我和张文昂、戎子和、雷任民同志,分别提任第1至第4纵队政治委员。韩钧、董天知、李力果同志分别改任第2、3、4纵队政治主任。同时组成的工人武装自卫队(团),不久发展为纵队(简称“工卫旅”)。当时,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给决死队4个纵队和工卫旅的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2、3、4旅和第207旅。   在雁北战事正紧的时候,周恩来同志来到山西。他一再开导阎锡山促使第2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在雁北13县的沦陷区成立。由周恩来同志主持起草的工作纲领规定,这个委员会由共产党、八路军领导。阎不同意。我遵照党的意见去说服阎锡山,我“站在山西的立场上”对他说:现在把收复的沦陷区交给共产党、八路军领导,是最大的人情,可以加强合作抗日。那些地方是八路军从日本人手中夺回来的或者就要夺回来的。如果不让,共产党、八路军一定要坚持,我们也无可奈何,连个人情也落不到。阎锡山觉得我讲得有道理,只好如此,战动总会的工作纲领略加修改即找了几句“山西话”,也就勉强通过了。   1937年9月,战动总会正式成立,由共产党、八路军、牺盟会和各群众团体的代表组成,日常事务由常务委员会处理,续范亭同志任主任委员。邓小平、、程子华、南汉宸等同志参加了战动总会的领导工作,对山西抗日工作的开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战动总会除在察南、绥远活动外,主要在同蒲路北段长城内外的沦陷区,深入发动和武装群众,活动区域达50多个县。战动总会在晋西北组建的近万人的13支游击支队,经常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袭击敌人的据点。1939年,整编为陆军暂编第1师,辖4个团又1个支队,由续范亭同志任师长,是山西新军的一部分。
  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了。委员会的16名委员,都投身到组织和掌握武装这一中心工作中来。多数委员担任了新军各纵队的主要领导职务;未在新军中任职的委员,也都参加了组建新军和掌握武装的工作。新军从上到下普遍建立了党的组织,实行政治委员制度。各纵队的政治委员,除207旅外,都是由共产党员担任,他们实际上是部队中的党代表。山西新军的《政治委员条例》规定,政治委员是部队中的最高首长,拥有最后决定权。团、营、连的主要政治工作人员,也多为共产党员担任。在新军中普遍运用的强有力的政治工作经验,建立一套政治工作制度。   在建军之初,从新军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自下而上的广泛民主,发挥士兵委员会监督作用,同旧军官“无理要求、绝对服从”的专制统治进行了坚决斗争。当时成立士兵委员会,看起来,很有点“极端民主化”,但是为了同顽固旧军官斗争,采取这一斗争方式是成功的完全必要的。经过教育、改造的艰苦工作,一部分旧军官争取过来了,一部分旧军官逃跑或者被撤换了,结果绝大多数军事指挥员都是由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担任。这时,也就完全地实行了红军的政治军事工作制度。所有这些,有力地保证了党对山西新军的领导,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个别纵队在同旧军的斗争中吃了亏,主要原因之一是未能贯彻执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忽视和放松了争取对部队的领导权。
  抗日救亡组织的发展和群众运动的深入,是山西新军成长、壮大和取得胜利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到1939年夏,以牺盟会名义组织起来的山西农救会会员发展到170万,工救会会员发展到20万,妇救会会员发展到30万,青救会会员发展到30万。包括这些团体会员在内,牺盟会的全体会员发展到300万左右。(应该指出:牺盟会组织在抗战初期一度停滞不前,犯了错误,主要是没有立即组织工、青、妇等各类救国会组织。经北方局刘少奇同志指出,很快就纠正了。)如此广大的群众力量,有力地支援了武装斗争。同时,建立和切实掌握抗日民主政权,这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山西省有7个行政区,其中5个由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担任主要领导,这些行政区的县政权完全由我们掌握。在另两个行政区里,我们也掌握了部分县政权。全省105个县中,有70个县的县长是共产党人。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当时地方党委已经普遍建立起来,它们在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方面,工作做得更多些,不少事情,决死队和牺盟会是配合地方党委做的。也应该说到,在建立地方党委过程中,公开工委做了许多工作。根据北方局指示,公开工作同秘密工作必须分开,公开工委委员不得直接介绍党员,我们切实执行了这个原则。同时,公开工委同临时工委合作,于1937年春举办“牺盟特派员训练班”,作为在全省发展党员的一个重要步骤,先是从学员中积极发展党员,然后派到各县,利用牺盟特派员合法地位进行建党,起了很大作用。   总之,山西新军和牺盟会的成就,是在党中央、北方局以及山西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八路军的全力支持下,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发动群众,建立发展政权,组建武装力量,发展统一战线和进行反顽斗争等方面,广泛地运用牺盟会和山西新军这一合法组织形式,给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原文选自薄一波回忆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938年4月,山西新军决死队一、三两个纵队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配合八路军一二九师及一一五师一个旅,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彻底粉碎了日军的9路进攻。从1938年底开始,决死队进行了&西林整军&,训练结束后,决死队换掉了一批旧军官,代之以新军官,部队的军政素质显著提高。1939年上半年,决死队发展到50个团,约四五万人,占阎锡山150个团的三分之一。决死队成为一支驰骋晋绥的抗日劲旅。
相关新闻阅读
四川军阀&&民国最混乱的军阀势...
八虎骑&&时期 曹操部下的八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回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