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活动中厦门植福缘道场和集福道场有区别吗?

灵福七玥天道场联系人:七玥天
服务热线:400-777-0359
   & 满族是个很特别的民族,萨满,作为满族中最特别的存在,我很荣幸地作为一个满族中萨满完颜氏的后裔,现在,就让我带大家去探索神秘的萨满文化,但是如果要追溯源头,那就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从小我就听过老人们讲起一些满族萨满的神话故事。而既然是神话故事,当然我们也无从考证,只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他们说最早的满人是在尧舜时期,在那时候,满人就有一些原始的宗教活动。从古到今,这些活动、这些行为,后人们称之为萨满…&&
&&&有人问我,何为灵福?又为何要建立灵福七玥天道场?在我看来,“凝天地之灵—祈百世之福”这句话,即是灵福之含义。家师曾言:“世间一切苦难都源于业障,唯有慈悲大愿能予化解众生业障,离苦得乐”。正是如此,灵福道场从成立以来就以宣扬特有的萨满文化传承为核心。它以悬壶济世之心为本愿,同时也带着多位得道高僧的愿力加持、各道场菩萨的护念,才有了灵福道场的问世。在当今,我们面对的是逐渐没落的满族萨满文化,我做为萨满天医派第七十九代教主,我发愿以天医法去救度处于病魔苦难中人,并希望可以广结善缘,将本门绝学天医法,慢慢传授于有缘之人,其中包括天医四针,隔空取药,徒手收病,玉掌传阳等即将消失灭迹的上古医门绝学…&&& 灵福道场,以凝天地之灵,以祈百世之福!佛教音乐影视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植福寺-无锡-江苏寺院
       
发布时间:日
来源:&& 作者:人关注&&&&&&
  无锡植福禅寺位于位于无锡市东南方锡山区荡口薛思娘桥桥边,距无锡市中心15公里,全镇总人口5万,本地、外来人口各占一半;土地总面积25.45平方公里,有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规划建设中的金城东路、太湖大道延伸段、金桥路均经过镇区;伯渎河贯穿全境,锡甘路、沪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临无锡机场,北侧紧靠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无锡站。
  植福禅寺始建于公元1869年。兴盛时期,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曾是无锡一座著名的护法伽蓝道场。素有&植福庵&之称。
  时过境迁,文革中植福庵土地被占,仅剩一个破旧小院落。三间石棉瓦大殿及一个戏楼和一口藻井。
  改革开放,宗教政策落实,1988年由联合村得到村委的支持,将6间破房归还寺庙。刘居士苦守六年,等待有缘人来恢复重建。
  在1995年暑假张家港凤凰山圣禅法师云游四海时,受到众居士邀请来薛思娘桥观光,并请师发心修复植福庵。师出于不忍道场破败的悲心,发心重建,并改名植福禅寺。在联合村父老乡亲请求下,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 一心不能两用,师辞退佛学院职务,专心筹建植福寺。经多方努力,在市、区、乡、村及市佛协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于二OO0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大雄宝殿奠基。至二OO一年农历九月竣工。期间承蒙深圳,上海,江苏诸大护法们鼎力资助,工程得以圆满完成。
  历时五年多,植福寺从一个破落小院变成今日的庄严道场。
  有佛殿就有佛像,二OO五年师亲自去缅甸请回佛像八尊(释迦佛、弥陀佛、药师佛、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从广州请回弥勒佛、韦驮、伽兰等菩萨像。又从浙江请回一口大钟、一对光明灯等法器。
  寺内佛像齐备,法宝亦具全。二OO六年有深圳黄居士等赠送乾隆大藏经一部,四川省佛协赠洪武南藏一部为镇寺法宝。
  新建的植福寺,占地二十亩多,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古今兼融,南北相揉。既有北方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那种飞椽翘角、亭台楼阁式的小巧玲珑。如今的讲堂,庄严整洁,古朴典雅。是市区一所修行道场,是闹市中的一片净土,是善男信女们祈福修慧的心灵皈依处,是游人观赏的胜地。
  植福寺与薛思娘桥为邻,相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佛法的日益兴盛。植福禅寺将会成为荡口最好的圣妙去处。
  无锡市锡山区植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青荡村薛司娘桥
  住持:圣禅
  知客师:果清
  演林法师:
  电话:6
  邮编:214116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发愿: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瞋痴心,
从西藏历史来看,昔日阿底峡尊者初来西藏时,当时整个藏地要比现在 繁荣昌盛得多。可是尊者却说:“西藏真正成了饿鬼世界,在西藏居然没有一个人能享受曾经对清净福田布施一斗青稞的果报。”
为什么在阿底峡尊者眼里,西藏是饿鬼世界呢?最早智慧光国王 派遣精进狮子带着黄金前往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法时曾说:“我们藏地经济条件特别差,就像饿鬼世界一样,这次能带这么多黄金,特别不容易。虽然您不贪著金子,但为了体现佛法的珍贵,还请您接受我们的供养,也希望您能到藏地弘法。”或许刚开始接触的语言印象比较深,所以尊者来到藏地后,一直说藏地是饿鬼世界。不过从历史来看,那个时候 印度的经济状况也不是特别好。
其实,尊者这样说的目的,是说享受极大的世间福报,并不需要做非常大的善事,因为当时藏地连享受给清净福田供养一斗粮食福报的人都没有。
我原来讲过,阿底峡尊者是印度国宝级的大师,国王是不开许他来藏地的,后来只好以朝圣的方式,从尼泊尔进入西藏。当时藏地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国王,到达阿里时,国王菩提光将尊者迎请到寺院里面大转法轮。后来通过菩提光祈请,尊者造了《菩提道灯论 》。
在尼泊尔的时候,尊者最好的译师精进狮子就圆寂了。当时尊者说:“我的舌头已经断了,我去藏地也没有用了,不能利益众生。”虽然他的智慧很高,但显现上不懂藏语,所以必须依靠翻译。幸好当时八十多岁的宝贤译师还在,他帮助尊者翻译了不少经论。
本来阿底峡尊者预计在藏地呆三年,后来,居士身份的仲敦巴尊者从拉萨到阿里依止阿底峡尊者,并给尊者讲了很多有关桑耶、拉萨等的功德,还请尊者到各地弘扬佛法。依靠他的辩才和智慧,后来阿底峡尊者放弃回国的打算,又在拉萨一带住了十年(所以藏人对仲敦巴尊者特别感恩)。也就是说,为了利益藏地的众生,尊者在藏地住了十三年。1054年,尊者于聂塘示现圆寂。
时至今日,聂塘还有很多阿底峡尊者的舍利和加持物,前往聂塘朝拜,能生起菩提心。前几天,有个道友给我供养了一串热振寺的念珠。热振寺是仲敦巴的道场,在《开启修心门扉》里面,讲了一些仲敦巴尊者在热振寺的情景,想起来我就想去。下一次去拉萨时,我一定会去这两个地方。
阿底峡尊者说藏地是饿鬼世界,其实现在也有不少人经常问:“为什么藏地这么贫穷?不是人人都信佛吗?”
要知道,有财富并不一定代表有福报,关键看能否行持真正的善法。因为对修行人来讲,财产多了,反而心容易散乱。
如今不丹国家就不愿意开放,到那里去住一天,要收一百美金。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呢?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受外来垃圾思想的冲击。虽然有人认为他们很保守,因为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开放,但人的价值观不同,有人认为有福报一定要有很多钱,有人认为有钱并不一定有福报,关键看内心是否拥有智慧,因为金钱与快乐并不能划等号。不过从真理来讲,拥有内在的精神财富,才是最快乐的,也是最重要的。
再者,所谓果报,有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四种。藏地物质生活贫乏,这是以前没有造相应福德的原因,但藏地的自然环境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如新鲜的空气、清澈的甘泉、蓝天、白云等,这也是往昔积累了相应福德的果报。所以,价值观不同,理解方式就有差异。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法界精进佛子共修道场】
殊胜福田】
:欲了解“南瞻部洲万台转经轮大共修”、“第二大文殊菩萨道场千万盏供灯大共修”、“千万面经幡大共修”,“千日烟供施食大共修”,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慈心悲愿菩提精舍”微店
【共修法讯】
:敬请加入【法界精进佛子QT语音房间7576942】,殊胜大共修每日相续中,一起集资净障,成就菩提道果
【法宝流通
:淘宝店铺
慈心悲愿菩提精舍
【微信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植福延龄普佛文疏怎么填
植福延龄普佛文疏怎么填
伏以大觉世尊,实众生之恃怙。药师妙典,洵苦海之舟航。有求皆应,无感不通。仰叩洪慈,俯垂洞鉴。爰有一四天下,南赡部洲,囗囗国囗囗省囗囗县囗囗山囗囗寺,秉释迦如来遗教奉行,主修法事功德,沙门囗囗。今据囗囗省囗囗县囗囗乡囗囗界下居住,奉佛修因,启建植福延龄普佛道场。信(男女)囗囗暨领阖家善眷人等,是日沐手焚香,一心归命娑婆教主释迦文佛,消灾延寿药师如来,十方三世无尽三宝,各宝莲座下。愿舒绀目,俯鉴丹忱。窃念弟子虽生末法,幸处中华。蒙佛圣之庇庥,赖父母之抚育。不唯受恩而冀报,兼欲忏罪而自新。由是谨于即日,恭就囗囗寺,启建植福延龄普佛道场一堂。仗凭戒德师僧,称扬药师圣号,虔礼药师海会佛及圣众。以此功德,专祈弟子囗囗业障消除,善根增长。寿与日而俱永,德随时以益新。并愿历劫怨亲,等蒙解脱。现在眷属,各获安康。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有情,同圆种智,恭干三宝慈悲,证明摄受。谨疏。   囗囗国囗囗年囗囗月囗囗日 &具呈
补充:解释方框里为什么那样填。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你在哪个地方做道场就填什么地方,接下去填主持的法师法号,再下面填原居住地地名和从前附近的寺院名,如我们这里做法事,填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县##乡佛堂庙地界,虽然佛堂庙文革后就不存在了,但还是它的地界,再下去填家主姓名、寺庙名、家主姓名。
相关知识略懂社热议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弥勒佛道场_百度百科
弥勒佛道场
弥勒佛道场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2004年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弥勒佛道场处地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法师亲自蔚临,并发表讲话“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佛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2005年举办了首届“中国梵净山护国寺佛诞节”,又名浴佛大法会,纪念释迦牟尼2549岁的生日。
弥勒佛道场简介
《》中称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观音菩萨为中国。
弥勒佛道场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
按照“ 智、悲、行、愿“ 四大菩萨道场如下:
,大愿,从地,铁九华,象征“愿力”,坐骑谛听;
,大悲,从水,银普陀,象征“慈悲”,坐骑金毛犼赛太岁即朝天吼;
,大智,从风,金五台,象征“智慧”,坐骑青面狮口首仙即青狮;
峨嵋山,大行,从火,铜峨眉,象征“德行”,坐骑黄牙老象即灵牙仙。
与上述四位菩萨平起平坐的道场如下:
弥勒佛道场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
松桃三县结合部,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
2004年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弥勒佛道场处地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法师亲自蔚临,并发表讲话“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佛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2005年举办了首届“中国梵净山护国寺佛诞节”,又名浴佛大法会,纪念释迦牟尼2549岁的生日。
弥勒佛道场弥勒佛道场简介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
武陵山脉的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海拔2572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在横亘楚蜀大地、
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的梵净山。几百年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久久流传。虽然朝代有更替,人世有变迁,但梵净山的魅力依然历久不衰。
弥勒佛道场梵净山佛教文化
一是庙。历代所修寺庙甚多,大小寺庙数百座,其中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最为著名,四大皇庵之一的护国寺占地就3000平方米,寺产遍及周围30多里。释迦殿、弥勒殿在金顶上
,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天桥横跨峡上以沟通两殿。庙后各有一巨石,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这组建筑地处梵净山绝顶,下临一千多米的深谷,举目四眺,百里风云尽收眼底,甚为壮观。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顶左侧,正殿三间,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寺”五字,两侧配殿八间,仅存部分残墙,全部建筑面积占地1250平方米。镇国寺(俗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于明代,20世纪50年代倾塌。金顶古庙较多,遗址尚有回香坪、老金顶、圆通殿等多处,可惜尚存文字资料少。
二是碑石和摩崖。“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位于金顶东北500米处的老金顶脚,海拔2270米,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碑为古排楼式,碑帽已脱落,而镶碑石坊及鼓形护脚、敦厚的台基仍旧完好。额镌“敕赐”二字,故俗称敕赐碑。禁砍山林碑,共两块,分别刻记清道光十二年1832)十二月护理贵州巡抚麟庆、贵州布政使司按察使李文耕署名的通告。1985年9月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三是桥。天桥架于金刀峡之上的石拱桥,凌空千尺,极为壮观,桥面宽1.86米,长5.41米,拱跨5米,始建年代应当与释迦、弥勒殿同。
二天桥在金顶腰,高3.9米,宽3米,雍正九年(1731)曾加修理。这两座桥迄今保存完好。
四是洞穴。观音洞在金顶半山凹处,外方砌石墙,有岩浆泉水涌出,属上金顶的半山朝拜之处。九皇洞在金顶北约1公里,为一天然石洞,面积100多平方米,传说九皇娘修炼之处,洞门为块石砌成,洞内有皇娘梳妆井和磨簪石等。
五是奇峰经石。金顶高约90米,海拔2493米,中部裂缝名金刀峡,将金顶一分为二,上有天桥相连。金顶周围万卷经书、蘑菇石、老鹰岩、“金盆洗手”栩栩如生。老金顶千姿百态,角峰相遂,百丈深渊的牛尾河谷太子石一峰挺立,堪称一绝。
六是云海波涛。从金顶远望,白云无际,浓密处如堆积的新絮;稀疏时像薄洗的轻纱。面对此景,清人有诗云:“转眼风云相会处,凭空移步作神仙。”
七是佛光幻影。每逢雨后初晴的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在与太阳相对的云雾中出现五彩光环,中嵌人影,人动影动。在火光照耀的夜晚,浓雾中还会出现比人高大数十倍的投影,即幻影。
八是山花红叶。梵净山红花绿叶四季不败,珙桐、杜鹃、玉兰等在茫茫林海中亭亭玉立,一年四季轮番开放,游人如置身于花的海洋,心醉神迷。数百年来,湘、鄂、川、黔、赣、滇、闽及东西各国善男信女前来朝拜,络绎不绝,“崔巍不减五岳,
灵异足播千秋”,“若城市然”,足见当时佛教之盛况。
梵净山从金顶摩崖石刻到庙宇的断垣残壁,从民间故事传说到民风民俗,都透出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虽然,由于现代社会人类活动,森林及动物大量减少,这一方尚存的原始生态并拥有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的地球“绿宝石”名气大增。已成为全国佛教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1]
弥勒佛道场弥勒佛道场释疑
弥勒佛祖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又是如来佛祖的接班人,佛教的四大菩萨都有四大名山作为他们的道场,但弥勒佛道场却没有名山,就连弥勒佛道场具体所在地一直都有争议,但总结起来至少有三处道场
第一处是浙江义乌云黄山上的双林寺。相传这里在南北朝时期是由弥勒佛化身的傅大士创建的道场。
第二处在辽宁千山。理由是这里的龙泉寺开光当天正午,弥勒佛乘着云来受朝,人们认为这是吉兆,便把这里作为弥勒佛道场。
还有一处是在浙江奉化的雪窦山,这也是被最多人接受的弥勒佛道场。理由有两个,
其一,雪窦山是天下名山,这个早在宋朝时期就是公认的了。
其二,弥勒佛祖的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人,全国各地的弥勒佛像其实就是布袋和尚。把雪窦山作为弥勒佛道场可以说是落叶归根。
弥勒佛道场弥勒佛道场大观
弥勒佛道场辽宁鞍山天成弥勒佛
释迦牟尼在二千五百年前在世时曾预言:
末法时期他的法就度不了人了,未来会有弥勒佛(**圣王)下世度人。佛教经典《金刚经》中写道,“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圣王则是如来。’”
1993年4月,辽宁鞍山的千山风景区就发现了天然巨石而成的弥勒道场。同年6月注册,8月开光,期间天降祥瑞,景观奇特,万人争睹。
大佛山的绣莲台旁边的玻璃镜框里嵌有当年大佛注册和开光时出现在天空那神秘景观的照片。
据报导,日千山大佛被注册,晴朗的天空竟然飘起了黄色的
雪花。有人说这不是雪花,这是南风吹来的黄沙,而黄沙铺道是佛祖驾临的吉祥征兆。紧接着天空又出现了一道奇异的彩虹。随着彩虹的出现,天空中的云霭中显出了弥勒的影像。一时间天上与地上的弥勒大佛相互辉映,简直出神入化。
1993 年8月9日是千山大佛开光的日子,天晴如镜,万里无云。上午9点 50分时,天空奇迹般地又显出一道倒悬直立在晴空中的彩虹,在天空中足足持续了30多分钟,接着天空中便相继出现了“弥勒”、“观音”等形象的云霭。又有一只嘴衔青嫩树枝的山鸽子落在拜祭台的桅杆之上,足足停留了5分钟。[2]
弥勒佛道场浙江义乌双林寺
义乌双林寺创建于公元520年,历经十五个朝代,十五个世纪,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双林寺始创时由达摩勘基、梁武帝敕建,因历史上有陈、隋两代帝王大臣数百人曾为双林护法,文、炀两帝作书宣敕慰问双林寺弟子慧则,双林始祖傅大士三教圆弘,历代高僧辈出兼教邻邦而使其名声大震。
历史上双林寺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非一般寺院可与之比拟:北宋时尚余僧舍一千二百间;南宋时僧众仍以几千计,寺内仅止观庵比丘尼就逾千人。据史载,双林寺在宋朝被宋宁宗品定为“天下禅宗五山十刹之八”,元朝时称为“浙水东大刹”,明朝时誉为“震旦国中庄严第一”,清朝时号称“天下第三,江浙第一”。
双林寺已被载入《中国佛教名寺》画册,南怀瑾先生为双林寺亲笔题写“弥勒祖庭”和“东土维摩禅双林大士傅善慧大师祖庭”。
双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既有宏伟殿宇、精湛的雕塑,又有七佛庵、行道塔、铁塔以及石经幢等古建筑,都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由于屡遭破坏,现仅存梁时北魏所送的小铜佛一尊、晋时寺僧用灯盏一盏、隋唐陶俑面首和瓦当多块(出土文物)、民国重修善慧大士舍利塔一座。最难得的是残存的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的双林寺铁塔,
造型精美,别具匠心;花卉图案,形象生动;角兽奔马,呼之欲出;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剥雨蚀,塔身除部分氧化生锈外,仍然乌黑发亮,叹为观止。它是佛教艺术中的精品,也是研究古代铸造工艺的珍贵实物史料。据文物专家说,这样布满精美纹饰而又年代久远的铁塔,在全国尚无第二处,堪称中华瑰宝。[3]
弥勒佛道场弥勒佛道场活动
浙江雪窦山资圣禅寺
尼泊尔天冠弥勒迎请安奉开光法会
日(佛历二五五八年,八月廿五),
天冠弥勒菩萨
第七届中国(奉化)弥勒文化节开幕的前一天,来自世界佛教中心——尼泊尔蓝毗尼的天冠弥勒佛像自年日入住浙江奉化后,天冠弥勒正式入住雪窦山永久安奉在弥勒道场,让广大信众瞻奉供养。浙江雪窦山资圣禅寺隆重举行了慈源圣光·尼泊尔天冠弥勒迎请安奉开光法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近千余人参加。尼泊尔天冠弥勒迎请安奉开光法会
尼泊尔天冠弥勒迎请安奉开光法会上午九点,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宁波雪窦山佛教协会会长、本山方丈怡藏大和尚率两序大众及信众至三门迎接天冠弥勒,在大慈佛国牌楼前的三学桥广场举行了迎请仪式,大和尚拈香、礼拜、宣读迎请文疏后,
庄严的仪仗迎请队伍有序地来到了大慈摩尼宝殿。随后,怡藏大和尚、净仁法师、隆悟法师、广能法师、明悟法师为其开光并举行了上供法会。炉香炸热,法界蒙薰……梵音萦绕在整个雪窦山,佛音慈光荡涤着众人的心灵,全山僧众、居士在弥勒慈光普照中,充满了无可言语能表达的欢喜与感恩,整个法会历经两个小时,最后法会回向祈愿中圆满结束。法会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开光仪式上,高僧共同诵经祈福,主法法师拈香、说法,杨枝甘露,遍洒道场。“用巾拂尘”,以佛法拂去尘垢;“举镜照空”,以佛光照亮无明;“朱笔点眼”,以佛眼点醒智慧。从而化世导俗,去除烦恼,建设和谐。
据悉,2013年尼泊尔中国节期间,由佛教界人士、企业家、信众为主体的奉化“中华弥勒蓝毗尼之行”团队,在怡藏大和尚带领下前往尼泊尔开展佛教文化交流,护送一尊布袋弥勒佛像到蓝毗尼中华寺供奉,并着手办理从尼泊尔请回一尊天冠弥勒佛像到雪窦寺供奉事项。奉化布袋弥勒佛的“蓝比尼之行”收到了中华文化促进会的重点关注,被纳入第六届尼泊尔中国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受到了尼泊尔方的重视,
2014年,一尊1.6米高的天冠弥勒佛像从尼泊尔“东行”至奉化。天冠弥勒像,是弥勒的原身像,佛教是在东汉的时候从印度传人中国的,就是以天冠弥勒的造像传入,至五代过后才渐渐转化为大肚弥勒的造像开始盛行,而大肚弥勒是根据五代时期布袋和尚的形象所演化而来的,所表现的是中国人民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金坚范表示:“这尊佛由尼泊尔方在蓝毗尼精心定制打造而成,凸显了尼泊尔方对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视。”中尼友好协会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主席萨尔波塔姆·什雷斯塔说:“天冠弥勒东行至奉化,是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延续和升华,中国佛教和尼泊尔佛教,蓝毗尼与奉化将以此为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此项活动必将增加两国人民互相了解,为推动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作出贡献。
”奉化是中国化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出生、出家、弘法、圆寂和归葬之地,是佛教界公认的应迹圣地、根本道场。
2005年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复同意在奉化溪口雪窦寺建造露天弥勒大佛,
2008年11月,56.7米高的全球坐姿最高的铜制露天弥勒大佛正式落成开光,雪窦山佛教名山建设全面启动,
通过连续举办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大力弘扬“慈行天下·和乐人间”精神,努力将雪窦山建设成为弥勒信仰弘法中心、弥勒信仰朝觐中心和弥勒文化研究中心,弥勒到场和弥勒文化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影响。(文:宁波雪窦寺)[4]
.梵净山文艺网[引用日期]
.360doc[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腾讯佛学[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普宁植福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