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县红糖杨家湾扶贫修房子明年有没有

云南省农业厅 云南农业信息网
(08-19)&&(09-01)&&(09-06)&&
巧家县农业局派驻杨家湾村指导员竭力为村民办实事
【发稿时间: 10:27:13】
【作 者:张征勇】
【主 题 词:三农工作】
【责任编辑:赵燕】
【稿件来源:巧家县农业局】
一是为村民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县农业局派驻杨家湾村指导员在调查摸底工作中,认真听取村民意见,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他在调查走访中发现杨家湾村旱谷一组人畜饮水情况十分困难,经过自己主动找相关部门协调和呼吁,争取到1600余米硬塑胶水管,价值近1.3万元。目前硬塑胶水管已安装使用,直接解决了64户200余人及57头牛、261头生猪的饮水困难。
二是引导村民发展规模养殖。杨家湾村苏家坪三组村民龙太荣有荒山荒坡120余亩,具有发展草食畜的优势和条件,已修建圈舍500余平方米,饲养山羊27只、黄牛21头,本想进一步扩大饲养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和技术支持。县农业局派驻杨家湾村指导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争取白鹤滩镇和县农业局的支持,力争将龙太荣作为规模养殖大户进行扶持。通过多方努力,已从农业局为龙太荣争取到优良牧草籽种200公斤,指导建植人工草地10亩,目前人工牧草长势良好。同时对养殖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龙太荣养殖信心十足,争取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早日走上一条致富的路子。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巧家县马树镇4万余亩马铃薯迎来丰收,急盼客商前来收购!
中共巧家县委组织部干部任前公示
巧家县第四高级中学开工建设
云南巧家大药山之巅云海之境,这样的美景真是让人醉了!
老店至天生桥公路恢复重建项目路面工程施工交通管制通告
编辑/ 张光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进村了。
春节之后,村里打工的人陆续离家,继续去往他们向往的城市打拼,无论是在海南背箥箩还是在昆明的冷库搬蔬菜,总好过在这里困守。然而,为什么他们仍然要在这里修房子,房子也修得不错。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或许中国人的观念:叶落终要归根,他们在外面伤了、病了、残了、老了,这里仍然是他们落脚的窝,毕竟,外面的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不是他们的。那么,这样贫困的小山村又以何样的能量继续哺育他们呢?
今天和同伴了去了大田村组的康道全家。
刚被小雨滋润的小山村,尽管道路泥泞不堪,但空气却是格外的清新,我同村委监委会主任康道斌走了两公里左右来的安邦大田小组康道全家。这是一位75岁的老人,家中无儿无女,住着一间只有10来平米的屋子里,屋子周围堆满了烧火用的木材,屋内除一张勉强用以休息的榻榻外,还摆着几簸箕桐子,有三个人进入,转身都很困难。
凑巧的是,我们到康道全老人家时,正好赶上老人在煮汤圆吃,老人赶紧给我让座,并一下子给我来勺来了六个,满满的一大碗。我真的被搞蒙了,吃吧,自己受不了,不吃吧又害怕老人伤心难过。后来老人的侄媳妇看到我的囧态,趁老人不注意把汤圆倒回锅里三个,最后还是吃了三个。
从他家出来,走了一段路,感觉包有些沉重,老胡说,怕是走累了才觉得重,我想不至于吧,才走那么点路。打开包看看——竟然有三个鸡蛋,原来老人趁我不注意时放到我包里的!
时间尚早,考虑到我们买到村里的菜已经吃完,几天的雨让我们没办法补给,已经吃了好几天的稀饭就咸菜了,今天可以去采购一点。我们决定到黑铁村街上去买点东西,途径安邦村梭石小组时,看到那里聚了很多的人,发现村委赵委员也在那里,一打听才知道,康金乾加前段时间被竹叶烧伤的老人去世了。
翻翻日记,到康金乾家走访应该是3月16号他们家的基本情况是:一家共有四人,小儿子已结婚,大儿子26岁,去年因生病到昆明住院治疗,由于所住的医院不能享受新农合,住院费用7万多元,就只能由个人承担,生病后回家修养,平时就种地维持,因土地少,收入就少。康金乾上还有年迈的父母二人,父亲已经89岁,母亲88岁,本人虽然有弟兄四人,但因老人的土地归小的两兄弟所有,平时老人的生活自然就归康金乾和他的另一个兄弟照理。前几天,康金乾老母亲去捡竹叶生火,不小心被竹叶大面积烧伤,花2000元请车送巧家县医院医治,因年纪大,烧伤面积大,费用高,本人和家人都感到没有医治的价值,后放弃医治回到家中。我们向公司扶贫工作组作了汇报请示,但大家都感到束手无策,这么大年纪,这么大的烧伤面积,怎么办?现在公司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没想到今天老人去世了。
这样的情形别说是在这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就是在城里,也恐怕回天乏力啊!
我马上拔通公司领导的电话,将情况向公司进行汇报,公司对此也极其关心,并指示我们带着公司的心意和关怀前往慰问。
在老人家里,我们同村民们一起交流沟通,他们有很多人虽然不知道我们是谁,但只要说是侨通的,他们一定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在饭桌上,还遇到其他村的村民,他们羡慕安邦村民有我们侨通帮扶,还说要是侨通能挂钩他们村就好了。
也许村民们说的是奉承的话,但是我们也被自己所感动,感动于自己能有力量去为别人做一点事。
文 / 云南侨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驻红山乡安邦村工作队
编 辑:徐孟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巧家县人民政府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