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优美诗词国防的优弊端

国防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国防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平稳运行的保障。现代社会,因为种种复杂原因,国防教育并不能得以有效灌输,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旨在为进一步落实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建设。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E251【正文快照】:
一、引言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得以安全、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以及各项机制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而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石,正所谓“安其国必先安其人,安其人必先安其心”。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增强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防备和抵抗侵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家碧;[J];国防;1995年03期
金一哲;[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贾亚生,荣秋生;[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孙红军;;[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云军;吴应志;邓世斌;邓玮;;[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贺幸平;;[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熊焰;;[J];科技视界;2014年05期
包虹;;[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陶双;[D];中南大学;2010年
孙善浩;[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胡勇胜;[D];中南大学;2011年
卜华平;[D];湖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欧阳雪梅;李铁明;;[J];新视野;2007年04期
刘雪明;杨芳;;[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6期
张要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万正立;董竞竞;曾为中;;[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11期
王连喜;张翠;;[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曹芬;道吉曼;;[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2期
姚如青;;[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王宝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吴铭;;[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龚雪艳;张晓庆;;[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丽娟;;[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朱佳文;;[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朱本利;田红;;[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陈娟;邓晰隆;;[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周琳;禹利君;;[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李红;;[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连会有;;[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高俊峰;;[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柳长君;;[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叶成良;;[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小河 陈叔米;[N];中国国防报;2009年
潘阿平 特约记者
丁绍学;[N];中国国防报;2009年
李江苏;[N];中国国防报;2009年
黄晓华;[N];海南日报;2009年
车莉 通讯员
殷昌友;[N];长江日报;2009年
孙雨峰 记者
姜龙;[N];大庆日报;2009年
王光堂 本刊特约记者
罗先武;[N];中国国防报;2009年
;[N];贵州日报;2010年
记者 任永琦;[N];本溪日报;2010年
袁军 匡耀冰
王丁山;[N];中国国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金霞;[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石焱;[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张掌然;[D];武汉大学;2005年
宋强;[D];四川大学;2005年
冯潮华;[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陈永奇;[D];山西大学;2006年
黄登学;[D];山东大学;2007年
雷霞;[D];山东大学;2009年
齐成喜;[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赵炎;[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黎波;[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陈燕;[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蒋兴旺;[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马嵘;[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张冬梅;[D];苏州大学;2004年
龚伟;[D];武汉大学;2005年
肖江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刘珊;[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阎邢英;[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王丽;[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一处与弊端_百度文库
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一处与弊端
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益处和弊端
经济学专业
贡献者:lark9213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我国国防生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复旦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我国国防生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资源为军队培养干部(下文简称“依托培养”)是世界各国军事人才培养的通行做法。我国军队目前开展依托培养的最主要形式是国防生培养,国防生正成为军队干部(军官)的重要来源。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国国防生培养仍处在探索阶段,培养的人才质量与部队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培养政策、培养机构与外军相比还不够成熟,亟需发展完善。论文针对国防生培养的具体要求和特点,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定性与定量法等研究方法,借鉴运用管理学知识,从历史与现状研究、结构样式与运行方式分析、国外比较研究等维度,对当前国防生培养政策和培养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这些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E251.3【目录】:
摘要5-6Abstract6-7第一章 绪论7-14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9 1.3 相关概念界定9-11
1.3.1 国防生的概念和特点9-10
1.3.2 指挥类与非指挥类专业区别10
1.3.3 国防生培养政策10
1.3.4 国防生培养机构10-11 1.4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11-13
1.4.1 激励强化理论11-12
1.4.2 竞争强化原理12
1.4.3 互补增值原理12-13 1.5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13-14第二章 我国国防生培养发展与现状14-22 2.1 军队依托培养政策的产生背景14-15 2.2 国防生培养发展与现状15-16 2.3 国防生培养政策的主要内容16-19
2.3.1 招生选拔政策16-17
2.3.2 毕业分配政策17
2.3.3 激励政策17-18
2.3.4 淘汰政策18
2.3.5 违约处理政策18-19 2.4 国防生培养机构现状19-22
2.4.1 国防生培养机构的管理体系19-21
2.4.2 国防生一线培养机构的设立情况21-22第三章 国防生培养问题分析——以复旦、华政国防生培养实践为例22-28 3.1 国防生培养问题的一般表现22-23 3.2 影响国防生培养质量表现的主要因素23-28
3.2.1 生源质量不高23-24
3.2.2 毕业人才配置不合理24-25
3.2.3 部分国防生学习训练动力不足25
3.2.4 违约率高淘汰率低25-26
3.2.5 接收单位对国防生生长干部有排异反应26
3.2.6 培养机构建设水平不高26-28第四章 国防生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28-35 4.1 从政策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28-33
4.1.1 政策设计缺陷导致生源质量不高28-29
4.1.2 政策原则不明确导致毕业人才配置不优29-30
4.1.3 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激励作用不强30-31
4.1.4 政策执行不力导致违约率高淘汰率低31-32
4.1.5 配套政策缺位导致接收单位排异反应严重32-33 4.2 培养机构自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3-35
4.2.1 经费问题导致组织领导体系庞杂33
4.2.2 部门边缘化导致选培办自身建设水平不高33-35第五章 外军依托培养政策及机构比较35-43 5.1 外军依托培养简况35-36 5.2 美军ROTC培养政策及机构建设36-43
5.2.1 发展程度36-37
5.2.2 选拔招生政策37-38
5.2.3 毕业派遣政策38
5.2.4 激励政策38-39
5.2.5 考评淘汰政策39-41
5.2.6 培养机构41-43第六章 对策与构想43-57 6.1 完善政策,把好出入关口43-46
6.1.1 推行更合理的招生政策43-45
6.1.2 明确市场化的分配原则45-46 6.2 合理设计,强化激励政策46-47
6.2.1 强化奖励政策46-47
6.2.2 实施量化管理并与分配政策挂钩47 6.3 严考厉罚,促进优保劣汰47-49
6.3.1 强化违约处理政策48-49
6.3.2 严格执行淘汰政策,做好人才分流49 6.4 转变观念,促进文化兼容49-52
6.4.1 识别和理解差异50
6.4.2 要开展跨文化培训50-51
6.4.3 建立长效反馈机制51
6.4.4 高校国防生党建应予单列51-52 6.5 重整队伍,建好培养机构52-57
6.5.1 摆正观念主动作为,树立行业威信52-53
6.5.2 合理配置干部,盘活人才资源53-54
6.5.3 广辟在职培养,开发干部潜力54-55
6.5.4 控好干部交流,推进持续发展55
6.5.5 创新考评方法,突出实绩标准55-57结论57-58附件58-60参考文献60-62后记62-6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毅;曾明;;[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年03期
黄如安;吴虹;;[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德胜;许从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张志;;[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年04期
陈占炬;;[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曾凡龙;张婷婷;张媛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6期
王亮;;[J];青年文学家;2011年23期
陈忠怀;;[J];教育探索;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冬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孙友佳;[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洪庆;[J];国防;2000年03期
庞世伟,邵中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康;[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J];西南民兵;2003年06期
,陈莉;[J];西南民兵;2003年06期
;[J];西南民兵;2004年05期
,谢成钢;[J];国防;2005年11期
胡春华;[J];西南民兵;2005年06期
张金华;;[J];当代经济;2006年03期
纪旭;鲁利;宫能平;;[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陈德文;阎军;;[J];国防;2006年11期
吕洪岭;杨西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桂岩;;[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义安;;[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马平贤;丁凤琴;;[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立更;[N];北京日报;2004年
;[N];中国国防报;2004年
本报记者 冯华;[N];中国教育报;2003年
吴雪娟;[N];重庆商报;2001年
周文馨;[N];光明日报;2005年
彭先俊?徐拥军;[N];安徽日报;2007年
金蒲?特约通讯员
朱行彦;[N];中国国防报;2007年
关应祥?贾康太;[N];中国国防报;2007年
冯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王晖?实习生
高丹;[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旭丹;[D];湘潭大学;2008年
张福宪;[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何玄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王立丁;[D];中南大学;2007年
陈洪亮;[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唐柳;[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赵森;[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杨庆宏;[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杨洋;[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袁才杰;[D];兰州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浅谈对中国国防科技报告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专家详解中国国防费焦点问题_新华每日电讯
专家详解中国国防费焦点问题
日 08:27:20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字号 】【】【】【】
  据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王经国、李志晖、孙彦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傅莹4日表示,2016年中国国防预算增长幅度在7%-8%之间,增长幅度比前几年略低。
  这是近5年来中国国防费增幅首次降为个位数。2011年至2015年,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12.7%、11.2%、10.7%、12.2%、10.1%。
  今年国防费增幅为何略有下降?国防费如何管理使用?是否存在所谓“隐性军费”……全国人大代表、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少将,全国政协委员尹卓海军少将,军事专家罗援少将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这些广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
国防费增幅处于合理空间
  “7%到8%的国防费增幅,与我国国防建设的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陈舟说,“在过去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后,今年回落到一位数增长,是稳健的、适度的。”
  中国政府依照国防法,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的方针,适应国防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国防费的规模,依法管理和使用国防费。陈舟说:“在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充分考虑国家核心安全需求,关注国防需求和国防费的投向投量,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
  “我国GDP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如果较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即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经济实力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罗援说,“但中国始终坚持合理、足够的原则。”
  “所谓合理,就是国防投入不能盲目追求上指标、上规模;所谓足够,就是国防投入必须能够满足国防建设的基本需求。”罗援认为,这与中国一贯坚持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是一致的。
国防费支出属于“刚性需求”
  “国防费支出属于一个国家的‘刚性需求’。”陈舟认为,中国保持国防费持续适度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是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新要求。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安全威胁多元复杂,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二是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新要求。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武器装备建设、新兴作战力量建设、实战化军事训练和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等,成为部队建设投入的重点。
  三是适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要求。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需要增加投入以提供物质支持。
  四是适应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新要求。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军队不断加大参与国际维和、反恐和人道主义救援的力度,中国军队承担越来越多国际责任。
为改革强军提供物质支撑
  当前,中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军事专家认为,适度增加国防费可以为改革强军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
  陈舟和罗援认为,国防费对于实施改革强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优化武器装备规模结构。军事科技转型升级,老旧装备升级换代,发展新型武器装备,都需要国防投入。
  二是有助于优化军队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这轮改革涉及干部调整分流和编余安置,有大批干部要退出现役,配套保障政策措施必须跟得上。
  三是有助于完善军事人力资源制度和后勤制度改革。
  四是有助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
中国国防投入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坚持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大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投入保持了合理适度的规模。”陈舟说,尽管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与世界其他大国相比,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陈舟指出,中国国防费无论是占GDP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和军人人均数额,都是比较低的。近10年,中国国防费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33%,大大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2015年,中国年度国防费为8868.98亿元,相当于美国的24%;国民人均国防费为648.40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18、英国的1/9、日本的1/4;军人人均国防费数额为38.56万元,是美国的14.34%,日本的35.78%,英国的22.13%。
所谓“隐性军费”纯属无稽之谈
  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经常炒作中国存在所谓的“隐性军费”。
  “这种说法毫无根据。我国的军事透明度不断增加,这是有目共睹的。”陈舟、罗援认为,中国国防费是客观、透明的,根本不存在“隐性军费”。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每年向全国人大提交财政预算报告,并对外公布年度国防费预算总额。从1981年和1992年起,《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财政年鉴》开始公布国防费相关数据。自2007年起,中国开始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向联合国提交上一财政年度的军事开支基本数据,并从当年起恢复向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提供七大类常规武器进出口情况。
管好用好每一个“铜板”
  “尽管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我国的国防费规模仍然有限。”罗援说,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着眼提高保障质量效益,管好用好每一个“铜板”。
  “我国对国防费实行严格的财政拨款制度。”陈舟说,每年的军费预算都纳入国家预算草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家和军队审计机构,对国防费预算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近年来,政府加强国防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改革创新财经管理制度,推进资产管理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管理,提高国防费开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确保国防费的正确有效使用。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国防简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