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挖墓是破坏文物视为关中盗墓贼贼 国家挖墓视为保护文物民族英雄 可我感觉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对的

淮军将领墓疑遇“摸金校尉”|庐江县|墓室_凤凰资讯
淮军将领墓疑遇“摸金校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和对历史的探索去看吴长庆墓的,但是到了墓地以后,眼前的景象令我十分震惊:墓体上竟然有一个又深又大的洞,洞口边堆放着新挖出来的泥土,还带着潮气。我顿时就明白了,有盗墓贼来盗墓。”高先生说,他之前就在网上查询过,淮军将领吴长庆的墓是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当他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后,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原标题:淮军将领墓疑遇“摸金校尉”
○石灰及糯米等材料构成的墓穴层显露出来淮军将领吴长庆是庐江泥河镇沙岗村人,曾授浙江提督、广东水师提督。清光绪十年病逝,后葬于家乡。2001年,位于庐江县泥河镇沙岗村的吴长庆墓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有市民反映,就在前不久,该墓疑遭遇了盗墓贼的“光顾”,墓体被挖出一个深两米多、直径一米多的大洞。洞口外,有大量的还带着潮气的深红色泥土;洞体内,还有一个横向的洞口。该墓内的陪葬物品是否有丢失还暂未得知,目前,庐江县文物局表示将尽快了解核实。发现淮军将领吴长庆墓疑遭盗挖最先发现吴长庆墓被盗的是一位姓高的市民。高先生的一个亲戚住在庐江县泥河镇沙岗村,今年春节,高先生到亲戚家拜年,得知淮军将领吴长庆的墓就在附近,便决定去看一看。“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和对历史的探索去看吴长庆墓的,但是到了墓地以后,眼前的景象令我十分震惊:墓体上竟然有一个又深又大的洞,洞口边堆放着新挖出来的泥土,还带着潮气。我顿时就明白了,有盗墓贼来盗墓。”高先生说,他之前就在网上查询过,淮军将领吴长庆的墓是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当他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后,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此后,高先生用手机拍下了墓地和周围被盗墓贼挖掘的画面。春节过后,这件事一直在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怀。最近这两天,高先生再次拨打了报警电话。随后,高先生也与本报记者取得了联系。“此前,吴长庆的墓已经遭到了破坏,但是据说墓室很坚固,一直打不开,所以剩下的墓体很有历史价值,而且现如今还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应该加以保护。”洞深两米多,村民说“盗贼很专业”接到消息后,记者赶到了庐江县泥河镇沙岗村。在一处高地上,记者找到了淮军将领吴长庆的墓地。这座墓坐南朝北,高地上树木繁茂。沙岗村的许多村民们都称呼吴长庆为“吴老帅”,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记者,“吴老帅”的墓冢过去占地面积很大,墓冢为青砖砌成,青砖外面用桐油与糯米饭加工成的材料浇灌,十分坚固。记者在吴长庆墓碑后方约两米处的墓体处发现,这里已经被挖掘了一个深洞,洞口堆积了大量红色泥土,从这些泥土的颜色和潮湿程度可以判断出这个洞刚挖不久。记者探身向下查看,发现洞深有两米多,洞口直径有一米多,从洞口向下一米多的侧壁上,还被挖凿出了一个横向的洞口,长度不得而知。记者发现,该洞底部虽然距离洞口地面有两米多,但是附近的村民判断可能不止,因为洞底部的泥土像是被回填进去的,比较松软。有村民猜测,这个洞甚至可能深达三四米。同时,记者通过洞内侧壁发现,洞口地面向下三四十厘米是泥土,之后便是三四十厘米厚的“桐油、糯米水和石灰石搅拌后浇筑的材料”,再向下又是泥土。沙岗村的村民说,那三四十厘米厚的特殊土层十分坚固,很难凿开。“这个洞能挖得这么深,可见这帮盗墓贼不是一般人,很专业。”村民吴长庆墓过去屡次被盗挖沙岗村村民王庆福告诉记者,“吴老帅”的墓之前也屡次被盗过。王庆福的父亲和爷爷去世后也葬在这片高地上,王家的祖坟在吴长庆墓冢的西侧,距离只有两米左右。每年冬至和清明,王庆福都会到这里扫墓。据王庆福回忆,十几年前,他来此扫墓时就发现吴长庆的墓被挖了一个洞,也是一两米深,都看到了里面的木头。后来没过几年,他再次发现吴长庆的墓被挖了一个洞,后来用土回填了。就在2014年的冬至,王庆福又来扫墓时,发现有盗墓贼在吴长庆墓的西侧打了一个洞。这个洞很深很长,盗墓贼在打洞时还破坏了他家的祖坟,“后来没办法,我就在南边挖了很多土过来,把吴长庆墓的洞和我家祖坟被破坏的地方都填埋了一下。”王庆福告诉记者,“盗墓贼知道‘吴老帅’是清朝的淮军将领,名气大,估计经常夜里光顾吧。”县文物局即刻到现场进行了解核实记者在庐江县公安局泥河镇派出所采访得知,该派出所的确接到了报警。随后,记者与庐江县文物局取得了联系,该局杨姓负责人向记者确认,吴长庆墓于2001年被庐江县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有关吴长庆墓碑盗挖的报告,明天我们就去现场核实了解情况。”吴长庆(),字筱轩,庐江县泥河镇沙岗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世袭云骑尉在职, 曾授浙江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光绪八年(1882),朝鲜内乱,清政府应邀出兵,命吴长庆率师东征,未过数日,以计擒乱首送中国,祸乱平息,两年后回国,不久病逝。吴长庆墓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该墓依山而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气势恢宏,环境优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5822
播放数:264226
播放数:11360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法制晚报首页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519796',
container: s,
size: '1,1',
display: 'inlay-fix'
海昏侯墓盗墓贼为啥没得手?
&  南昌海昏侯墓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公众固然已被以公斤或吨来计量的金银和铜币&亮瞎眼&,作为考古人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昨天下午,海昏侯墓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做客中原国学讲坛,以大量现场图片和生动的讲述,完整再现了海昏侯墓的发现、发掘过程,让很多关心这一近年最火考古项目的文博爱好者如临考古现场。讲座结束后,杨军就很多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接受了大河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昨天下午,杨军的讲座不知不觉进行了3个多小时,比计划整整多出1个小时。&我是有河南情结的。&杨军笑言,上世纪90年代初,他正是在郑州参加了国家文物局举办的为期一年的考古领队培训,拿到了资格证,才正式开始领队生涯。所以,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3月初在北京举办以来各地讲座邀约不断,但他只接受了北京和河南两地的邀请。
  经过半年的媒体轰炸,很多人都知道了海昏侯墓的一些情况,但杨军仍然给河南的文博爱好者带来了惊喜。无论是汉代的火锅、冬虫夏草、外形奇特的蒸煮器,还是海昏侯刘贺的率性、朝廷的纠结,杨军讲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杨军坦言,自己和很多参加这次发掘的考古人的&职业生涯&已经注定要被改变,虽然已经进行了四五年的发掘,但整个海昏侯墓现在看到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两代考古人去整理研究。
  如今,海昏侯墓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考古项目,不仅跻身中国社科院2015年考古六大新发现,还正在角逐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或许是很多考古人可遇不可求的,杨军坦言,自己这几年来一直处于兴奋与压力交织的状态。&刚开始当然是兴奋的,汉墓十室九空,这里却基本没有遭到破坏,通过这个墓葬,你可以看到完整的汉代经济社会文化状况,一个风云动荡的大汉王朝的风貌,这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它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又在社会这么高的关注之下,所以也有压力。我舒缓压力的方法,就是把它当成一个猜谜的过程,一个一个地揭秘,工作就会更有趣味,压力就变成动力了!&杨军说。
  未解之谜可能需要两代人去完成
  大河报记者:确定墓主后,海昏侯墓还有哪些未解之谜?您最关心的又是什么?
  杨军:谜还有很多,比如刘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竹简里面会不会发现改变我们目前历史认知的东西?内棺发现了刘贺的私章,他做海昏侯和昌邑王的公章会不会也在?等等。不过我最关心的其实是海昏侯国的都城紫金城里的这些墓地、厢房等之间的方位关系、内涵,这个城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而废,是因为洪水、地震还是瘟疫,我觉得这是最有魅力的,应该通过几年的努力可以搞清楚。
  大河报记者:内棺的清理进展如何?还会有惊喜吗?
  杨军:内棺刚刚开始清理,肯定还会有惊喜,因为墓室坍塌了,1.36米的高度被压到了几十厘米,所以内棺清理必须在实验室进行。现在墓地边上建起了一个4000平方米的保护房来进行清理,花了五六千万元,因为必须在温度、湿度可控的情况下工作,每提取一样东西,都要先进行三维、X光片、红外线、能谱扫描,并提取残留物检测材质,心中有数才能进一步行动,这个过程非常慢,工作量非常大。
  大河报记者:目前整个海昏侯墓主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呢?
  杨军:一是经过五年的调查勘探,墓园的整体面貌很清楚了,但很多细节还没有研究整理,要继续精工细雕,彻底解释清楚。比如墓区的很多建筑倒塌后只剩下瓦砾,这些需要复原并研究,也要给公众展示。
  二是主墓内棺已经移进了实验室,但是主墓的底板下面还没有搞清楚,我们要了解修墓之前底部是什么样子,底板下面会不会还有祭祀的东西?还有7号陪葬墓,别的陪葬墓都是南北朝向,它是东西向,我们正准备发掘,搞清楚它是怎么回事。
  三是对大量铜器、玉器还有竹简的清理研究,这个工作量非常大,可能要花十几年才能完成,但也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你看长沙马王堆的竹简到现在还在清理,海昏侯墓的东西都消化完,可能需要两代人去完成。
  这个墓葬有很多幸运之处
  大河报记者:很多人好奇,为何盗墓贼发现了这座墓却没有得手?
  杨军:这个墓葬冥冥之中有很多幸运之处。刘贺和他夫人的墓相隔不远,由于天长日久,其夫人墓的封土上植被较多,导致刘贺墓看起来还没有其夫人的大,盗墓贼就对其夫人墓先下了手。可能是因为发现不大,转过来再盗刘贺墓,但盗洞又打得不太对,打在了墓室中间,只造成了很小的破坏,而且盗洞又很快被老百姓发现并举报,我们接到举报后没有等第二天,而是当晚就赶了过去,真的是很幸运。
  除了现代的这一拨盗贼,五代时期也有一拨盗贼试图盗掘刘贺墓,打穿了墓室西北角的衣笥库(放衣服的地方),把衣服拿走了,箱子扔在衣笥库里,但对我们来说,这个留有文字的箱子恰恰价值很高,上面的字让我们确认了墓主做过海昏侯,而只有刘贺既当过昌邑王又当过海昏侯,墓主身份基本确定。
  这拨盗墓贼为何没有进一步盗掘呢?这是因为刘贺下葬后约300年,附近的鄱阳湖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地下水位上升,墓室都泡进了水里。这一方面使得墓葬里的很多东西比如木漆器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另一方面,当时的盗贼根本不可能完成水下盗掘。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是动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才能够发掘清理这座墓葬。
  考古研究不能待在象牙塔里
  大河报记者:在发掘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先后在南昌和北京办展览,似乎开了考古界先河,为什么要这样做?
  杨军:考古研究活动不能待在象牙塔里,必须把研究成果让公众知道,公众有参与权,通过参与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文物保护,达到良性互动。我们去年底把一些发现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就是想让大家来参与,那段时间媒体每天狂轰滥炸,我们的考古没有秘密可言,你也不能有任何失误,否则有问题媒体马上就公布出来了,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要求我们的发掘水平更高,更精细。但考古人恐怕要习惯在镁光灯和摄像头下工作,不能因为对工作有一定影响就不向公众公布,让公众在欣赏文物的过程和互动中不知不觉地了解考古了解文化,这恐怕是考古学真正要做的一件事,否则你研究干吗呢?当然,我们是在给文物做好保护的前提下,能展示的尽量展示,不能的就坚决不展示,在北京的展览我们也做好了准备,一旦展品有问题就马上撤展。
大家都在看
24小时热门资讯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519868',
container: s,
size: '1,1',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519893',
container: s,
size: '1,1',
display: 'inlay-fix'
| 广告刊例 |
版权所有 法制晚报 2006 京ICP备号 京新网备2010010号 京公网安备
本站通用网址:> 沈阳法库古墓“魅影”现身 挥锹抡镐盗掘辽墓
沈阳法库古墓“魅影”现身 挥锹抡镐盗掘辽墓
  [来源:沈阳日报]     
     
  手机看报,随时掌握天下!移动用户发送HSCB至,感受《华商晨报手机版》读报新体验!资费:3元/月。
  14名盗墓村民受到惩处后懊悔不迭:没想到挖几个瓶瓶罐罐被判这么重
  核心提示
  北方少数民族耶律氏族,于公元907年建立契丹国;又以弯刀、弓弩、战马,吞并后晋,建立辽国。随后,在长达214年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众多的珍贵遗物和遗存。尤其在沈阳地区,辽代遗迹时有发现。沈阳城北的法库,为辽代后族萧氏的故乡,留有多处贵族墓葬,极具考古研究价值。然而,一伙村民在该地发现一古墓后,却将墓室破坏。5月5日,法库县法院以盗掘古墓葬罪判处14人有期徒刑。
  小山村惊现古墓
  法库县十间房乡秋皮沟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过着平静而又悠闲的农耕生活。然而,2007年夏季的一次砖厂取土,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抓钩机在取土时突然碰到了岩石上,露出了一段古旧青砖――一处古墓被发现了。
  消息首先传到了在附近居住的王海泉耳朵里。整天想着发财又无事可做的他,感觉机会来了。原来法库县历史上是辽代文化发展十分活跃的地区,境内至今已发现40余座辽代墓葬,比较知名的如叶茂台辽墓,秋皮沟村就在一古墓群周边。“肯定是辽代古墓,里面一定有宝贝。”王海泉打起了歪主意。
  为发财组成盗墓团伙
  怎么才能把宝贝挖出来呢?王海泉想到了宋殿军,他在当地可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号称是当地盗墓和文物鉴定的土专家。他们又找了十几个帮手一同商议盗墓事宜。
  可墓口却被秋皮沟村村干部韩洪玉把着,根本无法下手。后来,双方商定,挖出文物给他一半就让挖。当天夜间,众人带着铁锹、镐、铁管等工具来到砖厂山上,韩洪玉负责放风,宋殿军和王海泉开始找古墓的位置,找到墓址后,众人将墓穴挖开。王海泉、宋殿军进入墓穴,盗掘出陶器、瓷器若干件。
  辽代贵族古墓被破坏
  由于天快亮了,众人只好收手。韩洪玉以2万元价格购得盗墓物品,藏匿于家中。
  此后,王海泉觉得墓里还有宝贝,又第二次来到该墓址,在缺少必要设备和保护措施的条件下再次用铁锹、铁镐挖掘古墓葬,盗出鸡腿瓷瓶、瓷皮囊壶、鎏金腰带、人面具、玛瑙项链等物品。几天后,又拉出石棺,并将石棺砸碎运走。
  被盗的陶器、瓷器,经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鉴定:绿釉双孔矮身鸡冠壶,辽代,一级文物;灰陶罐,辽代,二级文物;绿釉双孔矮身鸡冠壶(残),辽代,三级文物;茶末绿釉环梁鸡冠壶(残),辽代,三级文物;绿釉执壶(残),辽代,三级文物;灰陶瓶,辽代,三级文物。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鉴定认为,被盗墓葬为受国家保护的辽代贵族墓葬,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由于被盗,墓葬已经遭到严重破坏。
  十四盗墓贼被判刑
  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海泉、宋殿军、韩洪玉等14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其行为已构成盗掘古墓葬罪。王海泉在三次盗掘古墓案中提供主要作案工具,联系纠集其他被告人,起主要作用,宋殿军在盗掘古墓案中探测古墓墓址,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王海泉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宋殿军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其余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到缓刑,并处罚金七万元到一万元不等。
  盗墓最高可判无期
  记者了解到,这十几名罪犯,均为当地农民,只有3人为高中毕业,其余11人均为初中毕业。他们受到惩处后懊悔不迭:没想到挖几个瓶瓶罐罐被判这么重?
  法库县法院刑庭一位法官告诉记者,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是指盗掘具有历史、艺术、文化、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法律规定,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发现古墓应先报告
  有文物专家表示,该墓文物丰富,对研究辽代历史和契丹民族习俗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墓葬已被毁,留给我们的是对文物保护的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盗窃古墓和文物案件又进入一个高发时期。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开展了“全国重点地区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仅仅7个月的时间就侦破文物案件541起,打掉犯罪团伙7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87人,追缴文物2366件(套),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4件、二级文物156件、三级文物376件。
  古墓保护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文物安全的一个最关键环节。法官说,地下文物属于国家,如果发现古墓,应第一时间与当地文物考古部门取得联系,保护古墓和文物安全,这既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大众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周贤忠 通讯员 侯彦平
  辽一热帖>
热点标签:
版权所有ICP辽B-2-4-号 电话:0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盗墓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