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海图 pdf年代美国比中国的航海怎么样

为什么有人说是郑和发现的美洲?有什么证据吗?_百度知道中国航海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几周年
中国航海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几周年
学习啦【其它节日】 编辑:炎玉
  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遗产。下面学习啦小编为您介绍。
  2016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11周年纪念日
  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3月17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2005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16年中国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611周年纪念日。
  中国航海日简介
  &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日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7月11日成为中国&航海日&的生日。
  2005年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不少地方都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在2005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福建省全国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马来提出了《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提案,建议: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契机设立中国航海节,以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国务院法制办对福建省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马来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同意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地球上的水域面积占了三分之一,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世界上不少海洋国家都有自己的航海节或海洋日,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在其发展历程中,始终将海洋视为国家繁荣与安全的根本,从独立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多次发动全球局部战争到今天的反恐战略实施,航运都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为弘扬美国人的航海文化与爱国精神,每年的航海节都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日本的航海节是每年的7月20日,日本政府要求全体国民在这一天反复思考大海航行对于日本的重大意义。英国各地庆祝航海节的日期和名称各不相同,其中,英国大雅茅斯航海节于每年9月6日至7日在大雅茅斯港举行,以纪念当年盛极一时的英国航海事业。加拿大的航海节定在每年的6月21日至22日。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在中国的中,90%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中国是世界航海大国,在众多的节日中没有航海的节日是不应该的。
  中国航海日发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交通部、外交部、文化部、农牧渔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海军司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员工会、中国航海学会等十个单位,就联名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出将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定为&航海节&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
  2001年4月,中央决定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的筹备领导小组。
  2003年起,江苏太仓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 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2003年,上海市航海学会倡议创办&上海国际航海节&。
  2004年,北京&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远集团党组书记张富生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事局原副局长刘德洪等30名代表提出了设立&航海节&的建议和提案,呼唤中国航海界盛大节日的早日到来。
  2005年,航运界三大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的百名船长联合签名建议,将7月11日设立为&航海日&。他们在建议书中说:当我们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人&参加别国航海节时,更盼望有我国自己的&航海日&。
  200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騋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航海日&。
  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
  &航海日&,这个为社会各界呼唤多年的节日终于正式为国家确立,是民意向,是发展所需,是所有的包括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值得人们庆祝纪念。
  中国航海日基本标志
  1、标志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将历史与现代融为一体来表现当今朝气蓬勃、扬帆奋进的中国航海事业。
  2、标志图形上半部分把郑和首下西洋的决策日&7、11&与&帆&的形象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中国航海日&伟大的、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背景,设立航海日就是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继续发扬郑和精神,点明了&热爱祖国&的主题。
  3、用四个&帆&组成&7、11&,又突出了中国在郑和时代就具有的&多重桅杆&等航海技术,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同样中国航海事业的明天也必须依靠炎黄子孙的智慧,创造更加灿烂的航海科技文化,才能走向再次的辉煌,点明了&科学航海&的主题。
  4、标志图形下半部分是中国传统图形&水纹&与&如意纹&的结合体。&水纹&体现了航海和海洋文化的特征;&如意纹&有&吉祥美好&的内涵,体现中华民族&和&的思想精髓和&礼&的精神境界,表明了中国将继续发扬在郑和下西洋时代就具有的那种国际交往的历史传统,点明了&睦邻友好&的主题。
  5、整个标志形成一个图形,圆形比较规范、易于制作,既有圆圆满满的寓意,又象征着中国人民希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6、标志颜色主要为蓝色,体现海洋与蓝色国土的概念。
中国航海日相关文章:
本文已影响 人
[中国航海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几周年]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2159人看了觉得好
9506人看了觉得好
31757人看了觉得好
【其它节日】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郑和航海的年代与航程简洁点
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日)回国.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日)回国.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第七次下西洋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自公元1405年始,明朝皇帝朱棣派郑和率领两万七、八千人、两百余艘船只七次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航程万余里.在中东方向,郑和船队最远航行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在非洲方向,郑和船队最远航行到莫桑比克的贝拉港;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果郑和完成了航海,那么中国会有何发展及改变?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航海时代4郑和宝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