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安全包括哪几个方面面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走势评析
发布时间:&&&&来源: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1]
  (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改革开放之日起,我国就开始了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了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正式成员。到2006年底,我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在这五年中,我国履行了加入WTO的所有承诺,清理了2000多份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废除了其中700多份与WTO规则不一致的法律法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之际,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对中国的表现给出了“A+”的评价。
  加入WTO的五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突破10000亿美元。入世五年,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占到13%的比重,跃升为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三季度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200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度有可能超过美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动机”。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蜜月期还没有结束,与多个贸易成员国的贸易摩擦就已经接踵而来。根据WTO秘书处对2007年上半年各成员国的贸易纠纷调查报告:各成员国在此期间内共发起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有16起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虽然这一数字比2006年同期的31起下降了近一半,但中国仍然是反倾销调查的热点国家,是美国和欧盟反倾销的主要目标《2007年中国五大反倾销案件盘点》,中国纺织网,日。。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与现象,要求我国的发展模式和总体开放水平再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内涵的深化与扩展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超出传统产品贸易,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发展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以及内涵不断深化与扩展,对各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一个国家中的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深刻认识国情,同时也需要以新的理论体系构建分析框架,支持对全球化的认知,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1?新兴国家崛起,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是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10月发表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有一半来自中国、印度及俄罗斯三个国家。新兴经济体正在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关键的支撑,全球经济的扩张变得更加均衡,较为贫穷的国家,尤其是一些亚洲国家,走在了发展的前列。
  2007年,世界经济出现下行趋势,权威人士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将呈现“半冷半热”格局。美国次贷危机“冷潮”影响的重头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等新兴市场虽受牵连,但预计仍将继续呈现较“热”的经济增长势头。多极发展已经在世界经济进程的总体走势上产生重要影响。
  2?资本市场进入全球化新阶段,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将逐步在世界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表的报告认为,全球资本市场正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07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连续三年增长,2006年达1306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8%,为2000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尽管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来源,其直接投资占全球外资流出量的84%,然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正在悄然而起。中国200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12亿美元,在全球位列第18位。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却更为令人瞩目。仅仅两年时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跃居全球新兴资本市场首位。针对年两年中国股市的发展状况,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评价:一个资本大国正在崛起。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成长,其融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强力支撑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预计在未来若干年后,中国资本市场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将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金融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配置金融资源、化解和分散金融风险的中枢。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是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着重棋。必须看到,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在培育期,还很不完善,目前仍然具有单一层次、依靠简单规模扩张的基本特征。我国还构不成一个资本大国,我国在世界资本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需要加强。我国几大区域加快金融体系全面建设的步伐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
  3?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使得主要国家经济波动的传导速度以及对世界经济影响深度远远超过以往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不仅放缓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其他经济体的波动。从2007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在两个方面受到影响:一是影响到中国的外贸出口,特别是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外贸企业订单不断缩水;二是对金融业的冲击程度超过人们原先的预期,中国率先“出海”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QDII基金以及大型上市银行的次级债投资,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损失。2008年美国经济放缓已成显势,次贷危机无论对全球经济有怎样的负面影响,中国都不可能是局外人,而且开放程度较高区域的敏感度也会强一些。
  除此之外,国际市场石油、基础性产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因此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必须有效应对国际市场通胀的冲击,才能保证国内实现预防通胀的目标。
  中国在享有融入全球经济的好处时,也必须接受其带来的各种风险。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互相影响、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如何制定中国的宏观调控和区域发展政策,无疑是一个新的不可回避的难题。
  4?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11月发布了年度第四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该报告第一次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全球海洋酸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报告揭示,人类经济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将海平面的酸性增加了三成,随着海水进一步酸化,海洋已经无法继续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从而加速全球变暖。报告指出,如果大气不断升温,不仅不断融化的冰雪以及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会给人类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还将使全球的粮食作物大大锐减,更为严重的是将有超过一半的物种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该报告是为2007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各国政府构建2012年新的国际减排行动框架准备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气候变化并采取行动,特别提出在抗击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应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和世界各国一起关注经济发展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开始了积极的行动。
  综上所述,如果从双向来看大环境的变化更易理解: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达21738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了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扩展与深化,无一不与我国的发展有关。这个深刻变化的启示是:开放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引进外资导向的变化,还要在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治理等多方面,甚至要在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法律方面与国际接轨。2007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2008年必须坚持内外协调,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预示着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在这一形势下,全球化深化过程中的每一步重要变化,都是各区域进行深入改革开放,促转型的重要战略关注点。只有从全球经济的多维动势中重新认识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才能理清区域经济发展的脉络。
  二、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本文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的区域划分方法,与《中国统计年鉴》使用的划分方法有所不同。[1]
  (一)各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2006年,从东、中、西及东北四大板块来看,区域经济增长高地出现了从南向北和从东向中、西部移动的两大新趋势。东部地区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中部板块整体提升之势居四大板块之首;区域增长差距扩大趋势减缓(见表1)(略)。
  1?东部地区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增长最快
  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7%,与2005年基本持平,比上年增长16?98%,快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但不及中部地区。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57?8%,比上年增长17?87%,略快于东北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57?9%,比上年增长15?48%,增速居四大板块之首,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然保持全国的1?7倍,但增长速度仅高于东北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
  以长三角为支撑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最强,无论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处于东部乃至全国的首位,北部沿海的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以珠三角为支撑的南部沿海地区分列二、三位。2006年三个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的20?7%、19?9%和15?1%,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是全国的2?07倍、1?52倍和1?58倍。从增长速度看,北部沿海地区增长最快,南部沿海地区位列第二,东部沿海地区排在第三位。2006年三个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7?27%和16?16%、16?90%和15?68%、16?76%和15?14%。经济增长呈现从东南沿海向北部沿海转移的趋势。
  2?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
  2006年,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7?26%和17?05%,居于四大板块之首。其中内蒙古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22?8%。
  从整体经济实力看,中部地区明显不及东部,但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2?7%,与上年基本持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0?79倍,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内部,黄河中游经济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略高于长江中游经济区。
  3?西部地区仍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2006年,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1%,与2005年持平,比上年增长16?55%,略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0?63倍,比上年增长15?94%。大西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八大经济区中最低,仅为全国的0?6倍。其中贵州为全国最低。大西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略好于大西南经济区,是全国的0?71倍。
  4?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为全国最低,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第二位
  东北地区经济仍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时期。2006年,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均为全国最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5%,继续呈下降趋势,比上年增长15?02%,在四大板块中增速最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1?13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板块中仅次于东部地区,居第二位。
  (二)各地区经济发展效益情况
  2006年,四大板块的横向比较值得注意: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关性较强的地方财力指标,东部和东北两大区域增长显得略低;中西部较高。但是,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工业增加值利润率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综合等指标来看,东部要好于中西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东部不再以速度论英雄,而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民生,发展转型的理念与实践开始发生变化(见表2)。1?东部地区地方财力雄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较快,能耗略有下降。
  从地方财力看,2006年东部地区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占全国的59?3%,比上年增长21?9%,虽然增速较快,但仅略高于东北地区,不及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北部沿海地区略有上升,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略有下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地方财力最为雄厚,几乎占全国的1/4。
  从居民收入看,2006年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均有较快增长,其中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增长高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除河北省的城市居民收入和海南省的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东部其余各省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北京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于全国的第一、二位。
  2006年,东部能耗水平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除河北、山东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各省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能耗水平为全国最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京经济结构优化水平较高。东部沿海的沪苏浙整体水平较好。
  2006年,东部的工业增加值利润率比上年提高了3?35%,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低于东北板块。这与东部地区具有优势的经济总量形成反差,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部地区加快提高经济附加值率、优化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中部地区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却没有实现同步提高
  2006年,中部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地方财力比上年提高了29?81%,居四大板块之首;其中黄河中游经济区增长快于长江中游经济区,陕西省和山西省起到了拉动作用。工业增加值利润率增长了10?67%。其中黄河中游经济区增长幅度较高,河南省增长30?53%。与此同时,能耗水平略有下降。
  虽然中部的经济效益与上年相比有明显提升,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增加值利润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9倍。能耗除江西省、安徽省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虽然有所提高,但并未与地区经济实现同步增长,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西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效益不理想,能耗水平高
  2006年,西部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3?10%,排在中部之后,居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为12?8%,与2005年基本持平,其中大西北经济区的比重在八大经济区中最低。城乡居民收入有所提高,但除重庆市接近全国平均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虽然略有下降,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回族自治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达4万多元,贵州省、青海省为3万多元,在全国最高。工业增加值利润率与全国持平,但降幅较大,下降了8?24%。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效益差,仍然以资源消耗、粗放的传统产业为主要支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4?东北地区经济效益整体水平较低
  2006年,东北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0?74%,在四大板块中涨幅最低。东北三省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增幅在10%以上,农村居民收入均高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居民收入却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三省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均远高于全国平均。工业增加值利润率除黑龙江较高外,其余两省均较低。总之,东北地区的经济效益整体较差,经济发展亟待转型,振兴东北任重道远。
  (三)各地区三大需求情况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三大需求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6年,各地区三大需求及实际利用外资均有较大增长,但是结构性差异较大(见表3)。
  2006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75%,在四大板块中最低,其中,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增长快于东、南沿海区域;占全国的比重为49?67%,比2005年降低了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18%,不及中部,快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为54?45%。出口比上年增长26?85%,略高于东北地区,低于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为89%,具有绝对优势。广东仍是出口大省,占全国的比重近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1?02%,远不及其他三大板块。东部地区受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转变。
  2?中部地区三大需求全面提升,消费需求增速全国第一,投资和出口需求均居全国第二
  中部地区的三大需求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速最快,占全国的比重略有上升。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36%,在四大板块中居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近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53%,增速最快,占全国的比重23?40%。出口比上年增长31?42%,低于西部,高于东部和东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3?63%,低于东北,高于东、西部地区。中部经济开始加速。
  3?西部地区出口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
  2006年,西部地区三大需求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量都比上年有较大增长,但在全国所占比重不大,特别是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2?93%和3?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12%,高于东部,低于东北和中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63%,仅略高于东北地区;出口增长35?53%,居四大板块之首;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8?82%,高于东部,低于中部和东北地区。
  4?东北地区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
  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分别为37%和49?98%,位列四大板块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28%,出口增长24?33%,位于四大板块末位。
  (四)各地区经济发展创新能力
  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均有所增强,但是东部重心的强化态势依然突出,其中以京津为核心的北部沿海经济区尤为瞩目(见表4)。
  1?东部地区创新实力雄厚,以京津为核心的北部沿海地区优势更加突出
  东部地区凭借北京、天津、上海等核心城市雄厚的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突出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不仅增长迅速,而且优势地位更加明显。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4?33%,高于中部,低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为68?28%。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专利授权数增长32?27%,低于西部,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为67%。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15?77%,占全国的比重为76?45%。
  以京津为核心的北部沿海经济区综合创新能力最强。2006年,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8?39%,虽然增速不及东南沿海地区,但投入最多,占全国的比重为27?94%。其中,天津增长最为迅速,达到31?13%。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8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8倍,为各地区最高水平。其中,北京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5?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7倍。专利授权数增长29?56%,不及东部沿海。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22?48%,占全国的比重为45?61%。其中北京增长42?42%,占全国的比重为40%,充分显示了北京的技术优势。
  东部沿海经济区整体创新能力略逊于北部沿海经济区。2006年,R&D经费支出增长最为迅速,增幅为29?21%,占全国的比重为27?6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74%,是全国的1?23倍。其中,上海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50%,是全国的1?76倍。专利授权数增长迅速,高达47?68%,占全国的比重为29?90%。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12?69%,占全国的比重为24%。其中,上海增长了33?58%,占全国的比重为17?76%。
  南部沿海经济区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2006年,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7?93%,仅次于东部沿海地区;专利授权数也有一定增长,为18?95%,占全国的比重为24%。其中广东的地位突出,占全国的比重为19?44%,居各省市首位。
  2?其他板块在弱势中奋起,中部整体创新能力提高明显,西部专利授权数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三个板块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但2006年有较快增长。其中,中部地区在R&D经费支出等总量以及增速方面均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三个板块的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专利授权数分别比上年增长26?11%、13?75%和30?80%。西部地区专利授权数增长38?81%,居四大板块之首。东北地区的各项创新能力指标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三、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势的评析与未来预期[1]
  (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政策指向与协调性的重要变化“十七大”报告明确地将过去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区域经济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转型,统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是这一变化的重要点睛之笔。
  1?改革开放战略思路深化路径的解读
  历史地回顾改革开放,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改革开放战略思路的渐进过程。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最先实施改革开放,先后的次序是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而后,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开始不断加大。到21世纪初,党和政府在清醒认识基本国情,并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如果说,20世纪经济特区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试点,“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扩展率先试点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大胆而又不乏慎重的重大战略;那么,20年后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适时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则进一步完善了东部率先发展的深远内涵。
  不断深化的战略思路准确把握了新形势下继续改革开放的战略走向,并不失时机地将其进行了阶段性地大跨度提升。这种持续性和渐进性,恰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特点,保证了大变革中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功不可没。
  2?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来调整完善分类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统筹区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基础性战略举措。
  2007年是这一政策理论体系细化和实践的开拓年,以下关键点的确定将明晰区域功能定位的走向。
  (1)不同区域不再框用一种成长模式,而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禀赋,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将这种科学分类运用到差异化的区域统筹政策上。这将是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走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跨越,为统筹区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科学基础。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次确定了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任务。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各类分类规划的基本依据。
  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是在科学客观分析国土空间情况,综合评价各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在宏观上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空间布局。这种科学的差异化的分类政策,不再拘于行政区划的藩篱,显然是对原来国土空间管理的一种重大突破和创新。
  2007年9月,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针对各地政府最为关注的绩效评价明确表示:被划为限制开发的区域,将实行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主要评价水质、水土流失治理、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等,不再对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财政收入和城镇化率等指标进行考核。在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目标和模式上采取差异化的政策,不仅会从根本上缓解各地区的盲目攀比和发展冲动,同时也把各地区决策眼光从盯着GDP,引导转向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对环境、对民生的贡献。
  (2)不同区域不再单一地以经济增长定高低,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国家发展的支撑力提上重要地位,这就为统筹区域发展奠定了可持续性的科学基础。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成为经济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走向的分类基础,即经济开发要以保护好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区域发展保持可持续性。用这一原则赋予不同区域不同的分工定位,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切实缓解日益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还可以从源头上彻底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是我国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大跨越,也是现阶段作为一个世界的“制造业大国”,根据我国资源环境禀赋和承载能力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3)不同区域不再追求一种结构模式,区域将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互动,为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奠定持久的活力基础。区域的差别优势是区域之间经济分工合作的基础,是优势互补的基本动力。不同区域不同优势的科学确定,必将解决区域间的产业同构,争资源、抢市场的低层次竞争,大大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上优化配置和跨地区合理流动,并有效推动各区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差别化的分类政策是持续性强化区域优势的根本措施。地区差别优势越突出,区域互动也将越具有可持续的活力。
  (4)注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为统筹区域发展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引导人口与经济在国土空间合理、均衡分布,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和城乡人民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不同区域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区域协调发展核心内涵的进一步清晰化。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步重大战略。
  东部地区经济的率先起飞,大幅度提高了本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也拉开了与中、西部居民的差距。为了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国家在财政政策上将逐步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7年新增的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重点投向了民生领域:其中,安排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14亿元,全国85?5%的县(市、区)进行了试点,参合农民7?26亿人;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安排了368?3亿元,约1?5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了免学杂费和免教科书政策,近11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寄宿生活费补助。截至2007年,通过中央转移支付补助,全国财政困难县已经从2005年的791个减少到27个,其中,这些财政贫困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来源:www?cctv?com,日。。显然,这必将大大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跨出重要一步。
  3?实践的积极响应与跟进:探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元路径
  2007年是落实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关键之年。“十七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明确了经济发展要“好”统领“快”的主导思想。这意味着国内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从2007年的实践来看,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已经从政策理念迅速走向因地制宜多元实现路径的探索。由此,东中西部的横向态势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重要变化,尤以中西部突出。
  (1)我国经济版图的块状上升的重心进一步呈现“从东南向北、向中西部”移动的新趋势。长期形成的“南快北慢”格局正在发生着渐进性地改变。在2007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中部、西部增速迅速提高。2007年上半年我国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工业生产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了22?19%、20?4%、22?23%和18?97%,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三,明显快于东部。从效益上看,月全国工业利润增长幅度超过50%的有16个省份,其中西部地区4个、东北地区2个、东部地区4个,中部地区最多,占了6个。
  第一,投资重心有所转移,东中西部区域发展落差有了重要变化。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显著加大。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三季度公布的数据,近四年间国家安排中西部地区预算内投资总额达到5573亿元人民币,占到全国同期总量的近63%,共完成基建投资61700亿元,年均增速近30%,比全国高出3?5%。大规模投资建设、能源、交通、农田水利、通信等曾困扰中西部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有效缓解,中西部的发展潜力正日益增强,这就为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奠定了基础。
  国家资金的注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类型资金的投入。外资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转移的态势。2007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实际吸引外资增长了21?7%,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相比高了9?5个百分点。
  在社会资金较为宽裕、流动性增强的情况下,国内外资金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利用这种态势是推动中西部地区投资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这一态势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极为有利。
  第二,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2007年,以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为龙头的东部地区加快了结构优化的步伐。伴随这一调整,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中两大力量的结合支撑了这一态势:一是政府助力。2007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对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有所限制的同时,鼓励沿海企业携产业向内地转移,并于2007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务部已认定武汉、南昌、赣州、郴州、新乡、焦作、合肥、芜湖、太原9个城市为重点承接地,并加以扶持。这些省市商务部门迅速成立定向服务组,奔赴广东、江苏等省招商。二是企业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以及原材料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制约下,从发展考虑,积极进行梯度转移。以安徽省为例:仅2006年一年安徽省就承接上海转移项目约1000亿元。2007年,安徽省经委与上海经委代表团在合肥签署皖沪产业合作协议,22个沪上重大经济项目选中安徽,总投资达50亿元,为两地产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第三,东中西部联手创造条件,分享优惠政策。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正在形成,并通过实践不断强化。以下探索体现了东中西部区域联手的内在涌动。
  2007年,安徽省、江苏省、江西省沿江的20个城市包括合肥、南京、南昌、镇江、扬州、泰州、芜湖、淮南、马鞍山、安庆、铜陵、黄山、滁州、巢湖、六安、池州、宣城、九江、景德镇、淮安。签署协议,破除区域壁垒,联手打造无障碍物流圈,即启动沿江港口以及物流等领域联动发展。这20个城市期望在南京港设立内陆港口保税区,通过各座城市港口之间的互动发展,分享保税区的优惠政策。
  山西省太原经济圈是以山西省会太原为中心,以晋中、吕梁、阳泉、忻州四市及十多个县镇为核心,经济总量约为山西省40%左右,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由于具有承东启西的比较优势,该经济圈从战略上将紧密联系西部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沿海地区作为策划本经济圈发展的重要目标,显然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山西本身的发展。
  连云港发展的新思路是:利用和新亚欧大陆桥交汇的区位优势,打造一个中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为中西、南北互动服务。2007年连云港的年货物是8500万吨,2008年将达到1亿吨,其中1/5的货物将来自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
  (2)内陆城市的改革开放政策试验启动,中西部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两型”社会上将率先步入改革“深水区”。东部地区率先崛起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改革开放,同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
  2007年,商务部与重庆市签署了《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商务部将通过一系列鼓励、扶持、优惠政策和措施,使重庆成为内陆首个部市共建开放型经济“试验田”,为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更大、更灵活的空间,走出一条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西部人注入了新的努力。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城乡规划法,自日起施行,现行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中国正在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进入城乡一体规划时代。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成渝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试验区的重点落脚在“统筹城乡”这一重大问题上。这意味着成渝将不仅成为带动川东以及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西部区域经济中心,还将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城乡统筹发展将通过深度改革开放,形成区域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显然这是改革开放向深层的挺进。西部区域承担这一改革试验,意味着将在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和谐方面走在前列。
  深层改革的试验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激励下,中部人也勇担重任。2007年月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提出建立“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即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获国务院批准。该试验区的重点是: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中如何建立资源节约机制和环境友好机制,并在这一探索中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推动中部崛起。
  无论是“城乡统筹发展”,还是“两型”社会建设,这些试点都将展开我国“深水区”改革的新一轮艰难探索。可以认为,此综合性改革是新时期改革难点破题的“利剑”。在中西部实现的这新一轮试点,将在深化改革上迈出新的重要的一步。区域协调发展也将在这一探索中大步跨越。
  (3)中西部进入突破性的全面发展期。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路、理念逐步清晰,各区域政策细化、紧紧跟上的形势下,中西部进入突破性的全面发展期。
  内蒙古自治区在中西部地区表现特别突出。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增长速度实现连续7年在全国位居第一,GDP从1400亿元上升至4790亿元,经济总量从全国的第24位跃升至第17位。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被誉为内蒙古“金三角”,由高速公路网紧密连接,形成了“两小时交通圈”、经贸互相渗透、交融、互补的城市群。2006年,其经济总量占到全自治区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人均GDP达5193美元,超过我国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线。
  经济迅速发展使得老百姓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成果。2006年,内蒙古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58元,由2002年的全国第29位上升至第1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2元,由2002年的全国第22位上升至第16位。《扬鞭策马新跨越——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纪实》,日《人民日报》。
  中西部地区的另一大亮点是重庆市。2007年第三季度后,重庆经济高位提速,增速达到15?3%,全市财政收入实现491?4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半,为历史最高水平。税收方面,前三季度完成了408?08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地税收入增速为建市以来最高。经济向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大步前进。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最新的全国大型城市经济增长速度排名,重庆市位居全国第4。重庆市仅用一年的时间实现全国位次跃升20位。
  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质量有所提高。2007年上半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高达20?9%以上;湖南机电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增长了75?8%和44?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增长了59?1%和29?7%。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多数省份的机电、纺织、高新技术产品增幅明显已成为进出口增长加速的主要动因和最大“亮点”。
  一些以限制开发区域为主的西部地区,在不以GDP为绩效评价标准的政策指引下,也有了别具一格的发展新路。这些地区在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等建设,以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建设,这些建设为西部地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同时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加大了开放的力度和深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内开放,即与中部、东部地区的互动,另一方面是对外开放,即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加强贸易往来与合作,互创商机。
  目前,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进入新阶段。西部地区在能源、矿产资源、装备制造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都具备相当的优势,西部地区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大力度,尽快建立起有特色的产业。这必将形成西部地区发展的新亮点。还应当看到,已经形成的高新技术优势产业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西安是我国导航技术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最丰富、发展能力最强的地区,有基础建立导航产业基地。科技部积极支持西安高新区建立国家级的导航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导航产业孵化器、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联盟。据悉,西安高新区已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十多家导航领域企业准备入区。2007年11月下旬,第一批入园企业签约;2007年底导航产业基地奠基开工。预计西安导航产业将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落户西部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中西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月全国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17?1%。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首次明显高于东部。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核心零售企业零售指数分别同比增长22?8%和22?7%,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17?0%。应该说,中西部地区潜在市场巨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该地区零售额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总之,在区域统筹发展政策的指引下,中西部区域明晰主体功能,积极承载东部产业转移,并在城乡统筹,建立“两型”社会上信步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对我国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先行试验区。可以说,中西部正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发展方式上说,这是一种独具特点的转型。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中西部与东部区域发展落差逐步缩小将成为必然趋势。
  (二)发展方式转型探索——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今后的方向:“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月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第27页。。这对于在改革开放上走得较快的东部地区来说,意味着从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转向以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主动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开放型经济;而对于奋起直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则是一个更高的新起点。如果说外向型经济是以吸引外资、来料加工为主的政策性开放的话,开放型经济则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在本国资本市场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既要“引进来”,也能“走出去”,主动地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这种战略性升级思路既是实践的总结,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转舵指向。先行一步的东部区域,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选择以深度改革开放促整体转型,虽然艰难,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已经依稀可见;后来者环渤海则乘势而上,抓住转型的机遇迅速崛起。三大区域在大力度转型的同时,十分注重区域一体化并向多领域扩展。另一方面,先行经济区与其他各大区域的互动与合作亦日趋密切,并以其强劲的辐射带动能量,将改革开放的大潮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延,使得率先发展的内涵得到提升。
  1?长三角整体突破“外资工厂”模式,在转型中加强区域整合步伐
  长三角通过产业转移加大了产业结构提升的速度,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型。目前,以信息、物流、零售和金融、咨询行业为主的新型第三产业的成长已经迅速突破了“外资工厂”的模式,展现出新一轮发展的前景。块状经济的整体突破展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1)主城市群的结构转型是长三角整体转型的主轴。上海发展第三产业是与第二产业的转移同步进行的。由于周边地区商务成本较上海低,所以上海的跨国企业在研发、设计链条扩展的同时,逐步将生产基地搬迁到其他城市。上海的服务链条得到强化,同时给中小城市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比如,嘉兴就以“错位发展、产业互补、突出优势、培育特色”为开发理念,主动适应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接轨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并以软件、通讯、功能芯片和电子元器件为突破口,在接受上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中,取得了后发优势,使嘉兴逐步占据长三角3G手机产业链条中的核心地位,从而成为大上海经济圈中的重要一环。
  重要城市产业结构的迅速提升主导着主城市群的变脸,十分有效地推动了地区发展模式的变化。2007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34?48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5?2%,占全国的20?1%,比重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三大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8%、55?1%和42?1%,经济结构加速优化。同时,投资呈现理性增长,16城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878?80亿元,增幅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5个百分点。《福布斯》发布“2007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显示,杭州、上海、南京三个城市囊括了此次榜单的前三。而且长三角城市整体呈现明显优势,在榜单前10名中占据了6个席位,前100名中则占据了40%,长三角城市群成为本次榜单令人瞩目的上升最快的群体。
  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据悉,铁道部参考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决定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大对长三角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建设的推进力度,在南京、上海、杭州间尽快建成快速客运网,真正形成“铁三角”。应该说,打破地区行政壁垒,实现交通一体化,是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根据“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到2020年前后,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均能纳入核心城市上海的“三小时都市圈”;中心城市沪、宁、杭之间,实现三小时互通;县及县级以上城市、10万人口以上城镇、重要运输枢纽和旅游景点,全部纳入高速公路网范围;长三角都市圈城市间可以一日往返。而到2020年,上海将有10条高速公路直通江苏和浙江。届时,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到上海的单程行车时间均将不超过3小时。同时,通过京沪高速铁路和沿海铁路通道,把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同时提速。
  (2)在主城市群的推动下,长三角的转型具有大步融入世界经济的特点和气势。为了适应全球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江苏省以“四个转变”的理念,大步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积极打造国际先进的“中国创造”制造业基地。这“四个转变”为:加快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推动对外贸易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加大循环经济试点、节能减排的力度,推动开发区建设向增创综合环境优势转变。这“四个转变”反映了东部发展思路的大变轨。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以外,各地在“引进来”方面,已经从单纯吸引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转向根据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需要,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能为我所用的资源,使得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更为令世人瞩目的是中国资本“走出去”的铿锵脚步。中国资本国际化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近年来,中国企业正以新兴市场为起点,快速进行着自己独特的国际化进程。由发改委、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指出,截至200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906?3亿美元,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从长期来看,对资本流出的持续开放是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必要步骤。预计我国对海外的投资将持续增长,而东部发展方式的转型,则是这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3)金融业在转型中的战略作用受到关注。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三角一些企业的转型对金融有了一种发展的渴求。浙江省台州市打出了着力打造“证券强市”的目标,发展的理念是:台州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加快推进发展模式转型,其中关键的就是企业要实现从产品市场向资本市场的跨越。目前,台州市已经在中小企业板挂牌的上市公司达7家,总数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预计到2010年新增上市公司将达20家。
  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催化长三角的转型。目前,金融业已成为上海支柱产业之一,全国的货币、证券、黄金、期货、外汇五大金融交易市场都已落户上海。上海市金融机构总数达到706家。在这一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两个方向的涌动成为未来一定时期长三角金融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一是如何打破长三角区域金融机构地区分割、门户独立的界限,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实现金融服务一体化,以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即实现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工程;二是如何立足全球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包括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各类交易制度、法律体系和人才体系;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市场体系和金融体系。
  (4)立足于打造融入全球经济的竞争力,大力进行区域经济“整合”。浙江省确立的新的开放理念值得思考,即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开拓市场、配置资源,推动浙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形成“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互动新格局,以培育进行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优势。在这样一种站在全球经济高度的理念指导下,浙江省于2003年提出主动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几年来,区域规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都已取得积极成效。由杭州市发改委牵头,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城市在共同编制《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将通过深化改革突破行政区域局限,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上进行有胆识的探索。显然,这必将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上走出一大步。
  动手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体制不再是政府一方面的事,各界联动“破冰”。在日召开的“苏浙沪工商行政管理促进长江三角洲联动发展合作会议”上,三地工商部门一举推出《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和《苏浙沪三省市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合作交流六项措施》两项新举措。这两项被称为“长三角工商一号、二号”的文件,标志着三地工商部门率先拆除行政区划篱笆,在营造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市场环境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另一方面,2008年区域性行业协会将率先尝试组建,使其成为协调企业跨区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平台。应该说,这是政府间促进跨行政区合作平台外的“第二合作平台”——从企业层次破除行政壁垒,为市场一体化开路。
  一种更大气、更广阔的思路在运筹帷幄:通过长三角的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太湖污染治理这三大“新引擎”,启动长三角新一轮联动发展。可以看出,“区域一体化的理念”已经从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拓展,正在成为长三角全面发展的主流理念。但是,要使横向合作机制纳入到规范化、程序化的运作轨道,建立起完善配套的组织架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
  2?珠三角直面大转型的尴尬,奋力搏出一条新路
  月,深圳市GDP同比增长13?5%,而同期,广东省GDP增长14?4%。这是自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市GDP增速首次低于广东。尽   管深圳人提出要将“速度深圳”转变为“效益深圳”,实现发展模式转型,但转型之路仍然充满尴尬。
  (1)转型理念——不再以GDP论英雄。2006年初,深圳市委主要领导在分析深圳发展面临的困难时,就提出“四个难以为继”——土地有限,难以为继;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不堪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GDP增速首次落后广东深圳经济减速迹象的背后》,日《经济观察报》。。从2007年的情况看,深圳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源型经济,还有第五个难以为继:深圳劳动部门2007年下半年发布的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深圳2007年二季度比一季度用工需求增长13?6%,劳动力市场供求缺口达到47万,其中制造业用工需求占五成左右《深圳二季度劳工短缺严重》,http://www?sina?com?cn,日CCTV《第一时间》。。为了实现向“效益深圳”发展模式的转变,深圳市政府将“十一五”GDP平均增长率定在13%。并明确提出,今后将不再以GDP论英雄,并将深圳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从2005年推迟至2010年。《GDP增速首次落后广东深圳经济减速迹象的背后》,日《经济观察报》。
  (2)转型的力度迅速加大。首先,对一些技术陈旧、污染重、能耗大、产值低的“三来一补”低端衰退产业,通过市场自然淘汰机制适时促进市场退出。与此同时有计划地向其他区域进行产业转移。目前,珠三角核心地区的产业已呈现出加速向广东北部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扇状转移”的趋势,正式签订产业转移园区合作协议39个。广东省借势加快了落后地区的振兴,在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基础上,进一步编制了《广东省东西北振兴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广东省将支持东西北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九大工程415个重点项目,估算总投资8356亿元,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将得到根本扭转,并逐步进入快速发展之路。显然,南部沿海的一体化步伐显著加快了。
  另一方面,比较发达的地区之间的相互融合也出现加速趋势。珠三角地区“十一五”期间将加速建设高速交通体系,形成地区经济网络共用的硬件设施。时空的缩短加速了产业链的合理配置。“十一五”末期,从佛山顺德上高速去广州新机场将比从广州市区出发还要近。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佛山与广州两地的生产总值已经分别达到3000亿元和6000亿元,两者经济规模超过北京,接近上海。目前广佛两地的融合与渗透,正在形成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500万人,经济总量近1万亿元的特大中心城市群,显然这将对珠三角区域发展的全局产生重大影响。
  (3)积极加强泛珠三角联动,大力度促区域整体转型。泛珠三角的联动正在成为珠三角进行区域发展方式整体转型的一个重大切入点,其中深港创新圈则充分地显示了泛珠三角融入全球经济的破题思路。
  推进第二、三产业优化升级,是现阶段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任务。2007年“深港创新圈”已经开展的七个合作项目突出了生产性服务中的研发与创新,对于珠三角的结构优化以及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融合极为有利。
  深港创新圈不仅是深港两地为泛珠三角区域打造的一个以科技为核心的开发区,而是在两地发展的高平台之上,将泛珠三角、深港大都会推向世界经济高地的一种尝试。2007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表示,在任期内会致力推动10项重大建设工程上马。这10项重大建设工程包括:3项交通基建、4项跨界基建和3项都市新发展区计划。这些项目不但可以拓展空间促香港进一步发展,同时,通过强化香港与毗邻的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在铁路和道路交通网络上的联系,加速都市区发展的融合,形成一个特大都市群。香港智经中心的预测报告认为,深港大都会在2020年的GDP总量将超过11000亿美元,排在世界的前3~4位,也就是说将超过伦敦。进而预期,泛珠三角地区将发展成为世界最大、最有效率的经济区之一。
  深圳凭借改革开放先行者、毗邻香港以及创业投资三大优势,正在将金融产业重新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推动与香港合作,谋求成为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总之,珠三角转型的大思路已经逐步形成:从被动接受国际低端产业链的转移,走向以自主创新培育自身的产业优势,并加强与香港的联动步伐,积极地参与国际中、高端产业链的合作与竞争。
  3?环渤海区域立足于新的起点,以转型促崛起,塑造东部第三极
  适应国际化新形势,环渤海地区以其独特的引领作用正在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
  (1)天津滨海新区——一个新型的“国际制造业基地”正在崛起。2007年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滨海新区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大有后起之秀的咄咄态势。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东疆保税港区在2007年底前实现首期4平方公里封关运作;空客A320飞机项目、大火箭项目、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工业项目落户滨海新区。
  在近30年长三角、珠三角的崛起中,我国经济取得一个又一个奇迹,与此同时,粗放式的增长付出了过大的代价,带来了不可持续的资源、环境压力。目前,化工和重型制造业重心北移,滨海新区作为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世人拭目以待。
  天津滨海新区以“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战略定位开题运作。这意味着,滨海新区将站在一个新的高起点上,以适应当前国内外大趋势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思路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化,在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经济重镇、对外开放门户的同时,使其成为一个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在这一战略思路指导下,以下举措相继出台。
  ①在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坚持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以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产业集群。
  ②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是滨海新区的重头。到目前为止,滨海新区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8家,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工程中心31家,已有列入了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推进的科技类项目245个。2006年底,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以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等高新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群,已初具规模。
  ③以“金融创新”政策为契机,2007年滨海新区作为基金集散地的功能逐渐明朗。日,天津召开了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1390家各类企业参会。该举措的预期目标是为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创造一个国际化、专业化的资本融资环境。日,国内首家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在天津宣告成立。我国产业基金发行、管理和交易中心的框架初步形成。在这一系列运作的吸引下,截至2007年9月初,来滨海布局的金融机构数量已超过400家。这其中包括:光大银行、渤海银行、新韩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东京三菱日联银行、三井住友等在国内外金融界具有影响力的银行。
  ④2007年是天津迈向“国际港口城市”的破冰之年。日,由海关总署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交通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九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小组正式对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一期)进行了验收。东疆保税港区是我国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第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区。12月中旬,按自由贸易区模式建设的东疆保税港将实现首期4平方公里的封关运作。
  天津滨海新区迈向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另一举措是联合北方12省市的“北方大通关”。日,天津、北京、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新疆、宁夏、甘肃、四川、青海、内蒙古等12省、市、自治区政府共同签署了《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和《建设内陆无水港合作意向书》,旨在力争3~5年时间内,在北方地区各物流中心城市和过境运输边境口岸建设内陆无水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2省、市、自治区政府协商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尝试天津口岸、边境口岸与各省、市、自治区便捷通关企业统一认定标准和管理互认机制,互认便捷通关企业名录,消除长期存在的企业地域壁垒,使北方地区各相关企业在天津口岸、边境口岸便捷通关。应该说,这是形成北方统一市场的重要一步。天津滨海新区在这里实现的绝不仅仅是港口的辐射功能,更重要的是在打造北方统一市场的运作中,确立北方经济中心的位置。通过以上“无水港”的运作,截至日,天津海关实征税收达到701亿元,与上海海关一起成为全国两个年税收总量超过700亿元的海关。
  ⑤滨海新区将以现代型的生态城市屹立在渤海湾。日,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总理共同签署了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这是两国政府间的第二个合作项目。中新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内的汉沽和塘沽两区之间。在新区内建生态城,体现了北方经济中心建设的核心理念:经济发展要兼顾环境与社会和谐。与新加坡的合作,则体现了我国积极吸取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城市管理经验的思路。这既是以往建设经济试验区的总结,也是向前大步跨越的新探索。
  这五方面的运作不仅有效地加强了新区的战略功能,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2007年前三季度,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1721?47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工业总产值4560?92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486?47亿元,增长25?4%;固定资产投资770?02亿元,同比增长34?1%;累计新批外资项目305个,实现合同外资额53?83亿美元,增长13?4%,实际利用外资28?43亿美元,增长20?9%。总之,天津滨海新区抓住了转型的机遇正在迅速崛起。
  (2)北京优化结构,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排头兵,引领作用独特。2007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1?4%。同时,投资与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消费水平已经占到总支出的50%以上。2006年,北京服务贸易的出口占全国的比例达到24%,进口达到15?3%;北京以全国4%左右的经济总量,支持了全国19?5%的服务贸易总额《打造“北京服务”品牌——北京市副市长陆浩谈加快服务贸易发展》,2007年第36期《国际商报》。。在这样一种结构的支持下,2006年北京成为全国唯一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直辖市或地区,同时也支撑经济进入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的关键期。
  转型主导引资,北京突出了“为我所选”的引资理念,开通了引导外资进入的“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月份,通过“绿色通道”,外资重点流向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贸易及国际服务外包三大领域。近年来北京持续引导外商投资向电子信息、金融保险、商务租赁、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倾斜。在这几大领域中,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家,投资性公司6家。目前“绿色通道”的招商引资已延伸扩展到全球众多投资国。截至2007年9月,近4亿美元外资经由“绿色通道”投向了北京的重点建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812亿元,占GDP比重10?3%;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19%,超过了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均增速。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预计未来几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仍将快速发展,权威专家认为到2010年,其占全市GDP比重预计将超过12%。中国文化是创意产业发展的“脉搏”,是推动“软实力”走向高潮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全国还是环渤海区域,在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促进的进程中,北京都将扮演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可以看出,京津产业结构向高端、错位发展态势已经越来越明朗。2007年底,我国首条时速300公里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全线贯通,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正式运营。京津30分钟到达,其意义不仅仅是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快捷的交通服务,更重要的是将我国北方两大直辖市连为一体。可以预计,交通的便捷将加速双核同城化趋势,为北部沿海区域的转型与发展奠定极为有利的条件。北部沿海地区以转型促崛起,将成为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大亮点。
  (3)河北发展战略的转换。北京市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向河北的辐射,特别是首钢向曹妃甸的搬迁,河北省的联动步伐十分壮观。在以曹妃甸港区建设为标志的河北沿海经济发展初露端倪之时,河北省开始将发展思路转向“海”战略。其重要思路是“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这是一个以环渤海、京津冀协调发展为主轴的战略思路。河北省将以“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进行发展的重新定位,融入区域发展。预计,京津高速铁路的开通将催化沿线京津冀产业带的形成,给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4)山东省将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力争迅速崛起,并成为东亚经济圈中的重要一极。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是站在区域互动角度进行的。其战略视角宽阔而深远:从东西向来说,向东将加强中日韩的经济互惠与联合,向西将辐射、带动整个黄河经济协作区;从南北向来看,向南建设“鲁南经济带”,借南风,加快承接长三角及珠三角的产业和资本转移,向北与京津冀、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的中国经济发展增长极。山东半岛城市群将通过这两个方向的经济合作,成为东亚经济圈中迅速崛起的合作与竞争者。
  东部区域的融合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成立,进入具体操作阶段。京沪高速铁路共设有21个站点,两端连接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这一消息引出了京沪高速线周边城市的认真思索:快速干道的修建必将促进经济的空间规模集聚。预计京沪高铁沿线将会引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带,引导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东部区域的融合。
  (三)总结沿海开放经验,进一步启动内地和沿边的开放,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扩展到内地和沿边。这是近年来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趋势。西南沿边的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尤其值得关注。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边贸易投资增长迅速,2006年,中国与东盟贸易达到1608?4亿美元,双方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2007年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1900亿美元,2008年将突破2000亿美元。截至2006年底,东盟国家对华投资累计419亿美元。中国对东盟投资也开始快速增长,东盟已成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主要市场。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相继实施,双方相互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已形成了稳定的、多层次的合作框架,向着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机制化的发展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与东盟次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在我国西南沿边,即泛北部湾,一个改革开放的新亮点正在逐步浮出水面。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以及与之关联度较高的玉林、崇左市,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枢纽和前沿,海、陆、空与东盟国家直接相通,是我国西部12省的唯一出海大通道,是我国参与泛北部湾合作“桥头堡”。目前正加快整合沿海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合一提升港口整体竞争能力。按照规划,2010年广西沿海港口的吞吐量提高到1亿吨,2020年提高到3亿吨,真正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以适应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要求。预计,泛北部湾经济区将很有可能成长为太平洋西岸一个世界性的新增长极。
  除此之外,其他沿边地区与口岸也在积极拓展。比如我国东北北端以哈尔滨为核心的沿松花江物流带,正在向北发展成为国际性物流中心;随着青藏铁路通车及中印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恢复开通,西藏正成为我国与南亚贸易往来的“桥头堡”。
  (四)节能减排在转型中提速
  2006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除北京市外其他省区的节能减排指标亮起了警示灯。
  2006年,按现行汇率测算,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消耗的能源却占世界的15%左右。除此之外,目前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容量,全国10%的城市受到酸雨的严重影响。2007年以来,太湖、巢湖等一系列水污染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环境污染正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红网,日。。面对与高速度同时出现的高消耗、高污染,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并强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贡献。”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月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第24页。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作为重大国策不容置疑。
  在这种形势下,政府行动十分坚决,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自日起施行。新的节能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务院2007年10月公布《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决定于2008年年初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摸清污染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10月底下发淘汰落后行业产能的通知,要求各地依法对不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定,环保评审不达标、超标或超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的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生产能力实施淘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以及与这“三个方案”相配套的“三个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新的制度把节能目标作为对省级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同时,对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考核结果的,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这三个方案和三个办法建立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也从制度层面走向具体操作层面。显然,这必将有效改变以往唯GDP是瞻的现象,对地方官员为发展经济而置环保于不顾的地方保护主义坚定说出了“不行”。
  同时,一系列具体措施相继出台。2007年全国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100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000万吨,炼钢产能870万吨;两次启用“区域限批”政策,取消了553项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同时中央财政拿出235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其中70亿元用来奖励成效显著的十大节能工程。《经济特稿:好字优先(二)2007节能减排初见成效》,www?CCTV?com,日。
  这些法规与政策措施,对于各区域来说就是一种刚性指向。虽然各地区究竟如何落实需要因地制宜,但是,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主轴,坚决地、下大力气推行节能减排成为2007年的主旋律。其中有三种模式值得注意。
  (1)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北京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走出一条新路。2007年,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3个70%”,即服务业增加值新增量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新增量的7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近7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0%徐文营:《北京振奋人心的跨越》,日《北京日报》。。这意味着,北京市已经成为以服务经济主导的服务型城市。在产业结构达到这样的水平基础上,北京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并充分运用新技术,全方位地促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2007年前三季度,北京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5?36%徐文营:《北京振奋人心的跨越》,日《北京日报》。,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2)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这在很多以工业为主导的城镇或地区已成为一种战略性的大思路。而天津滨海新区与江苏泰兴则是比较典型的范例。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一个现代工业的新兴集聚区,重化色彩十分明显,如何实现经济高增长,能耗低增长,污染负增长的转型,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更大挑战。新区除了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严格实施环保的一票否决制,在源头上杜绝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项目进入以外,对于落户新区的重化工、制造业项目,以循环经济为主思路,大力构建产品链接紧密,资源闭合流动,能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工业网络。目前正在努力完善汽车、石化、冶金、电力和海水淡化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有目的地引进产业链条中的空缺企业,称其为“补链企业”,实现90%的资源重复利用,以达到“废物最小化”和环境最优化。为了建成高效循环经济发展区,新区每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已超过了GDP的2%,2006年达15亿。据统计,目前,滨海新区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达到了0?23吨标准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8?21立方米,不但领先全国,而且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滨海新区: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完善循环产业链》,日《天津日报》。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东部还出现了以高科技引领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小城镇——江苏泰兴。
  江苏省泰兴市,是一个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2006年又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发展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他们脚踏实地,以科技为支撑,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要确保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下降1?9%,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0?7%,全年淘汰100台高耗能设备。泰兴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进行上述量化考核,落实措施也是十分有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泰兴市共完成节能技改项目28个,企业节约标煤3?88万吨,超额完成了全年节能3?73万吨标煤的目标任务。泰兴市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严把企业落户关。在与客商签订合同时,将“三废排放必须达标”放在合同第一条。项目审批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项目引进做到“三个不上”,即污染严重的项目不上、有污染难治理的项目不上、重复建设的项目不上,切实抬高项目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遏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减少了末端治污的高倍付出。近三年来,泰兴主动拒绝30多个环保不达标大项目。
  第二,对原有企业进行了严格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海黄能集团落户泰兴市在黄桥镇上,是一个年消耗原煤达16万吨,产生粉煤灰4?32万吨的企业,为节能降耗,企业投入2000万元,上马了年产50万吨的水泥项目,将过去被称作污染物的粉煤灰“变”成了优质的水泥。2007半年,集团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2%。在对企业提升、改造过程中,循环利用废灰、废水、废气,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是一项原则。为了实现这一原则,泰兴政府引导企业运行采取三级循环模式:一是单个企业内部节能、降耗、零排放的“小循环”模式;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能源-排放物-资源再利用的“中循环”模式;三是整个产业资源再利用的无缝隙“大循环”模式。
  第三,引导产业集聚。近年来,泰兴市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现代工业化发展理念,在禁止22个乡镇上化工项目的基础上,对全市工业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归并,全市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机械电子产业集聚带、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带、船舶制造产业集聚带、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带等,把产业集聚带建设成为优势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先导区、节能减排的示范区。目前,该市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带。
  第四,严格进行动态监控。2005年该市在全省率先安装远程环保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对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监控全市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污口,做到各个企业排放的污水是否超标一目了然。
  第五,加强院企合作,为泰兴的新型工业化建立雄厚的科技支撑体系。目前,泰兴已建成企业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近年来又新增挂靠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所80多家,共建院企科研机构5家,建成了国家级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全市30家重点规模企业每家企业背后都有1~2家科研院所作为技术支撑。借助外力创新已成为泰兴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助推力,近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
  (3)西部地区的节能减排与生态治理并进模式。中西部地区不仅在节能减排上要与东部同样高标准,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同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下面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行说明。
  内蒙古自治区是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开发条件优越,已发现的134种矿产资源中,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前三位的分别有66种和28种。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内蒙古煤炭、电力、能源、化工、冶金等产业迅速壮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85%左右,拉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内蒙古的单位产值能耗却高出全国均值1倍以上。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绝不“穿旧鞋走老路”,积极探索资源经济稳步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面对节能减排艰巨任务,内蒙古自治区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仅2006年,内蒙古清理了能耗高、污染大、工艺落后的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电石、铁合金等企业1771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000多万吨。2007年,按照《小火电机组关停(改造)责任书》要求,“十一五”期间内蒙古需关停小火电机组137?5万千瓦。内蒙古自治区自我加压,上调“十一五”期间关停改造目标至230?2万千瓦。截至2007年7月底,内蒙古自治区已关停(改造)50台小火电机组,关停容量103?2万千瓦,超额完成2007年度关停100?2万千瓦的目标。《内蒙古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好中求快》,新华社,日。目前,内蒙古正在努力建立企业间资源再循环机制。同时,力争逐步实现产业多元化,预计2010年非资源产业比重将增至30%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又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荒漠化土地达9?33亿亩,沙化土地6?24亿亩,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2?71亿亩,分别占全国的24%、24%和57%。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以高度责任感、紧迫感下大力治理生态环境。奋力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2004年首次实现双减少。据统计,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6亿亩。目前,五大沙地林草覆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阴山北麓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初见成效。今后的目标是:到2020年,内蒙古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15%,基本建成沙化土地防护体系,生态状况显著改善。到2050年,内蒙古森林覆盖率达到27%,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全部治理,沙化土地防护体系进一步优化,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内蒙古防沙治沙成就巨大生态建设任重道远》,记者郑颖、通讯员林岩。
  以上三种模式,各地区几乎都在交叉使用,只是由于情况不同,各有侧重而已。在各地区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也首次双双下降,节能减排出现“拐点”。环保权威人士指出,我国的环境保护开始从控制污染恶化的趋势向全面改善环境质量转变,环境保护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
&相关资讯&Related report
最新产业焦点图文资讯
售价:7800元
售价:7800元
售价:7800元
售价:7800元
现任职位:
IPO高级研究员
研究特点:
工作沉稳,思维缜密,在市场研究...
现任职位:
资深研究员
研究特点:
具备系统扎实的经济及市场营销理论基础...
现任职位:
高级分析师
研究特点:
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以及制造业领域...
现任职位:
行业研究员
研究特点:
具有丰富的数据挖掘及信息搜集经验。对...
现任职位:
台湾经济事务顾问
研究特点:
长期关注市场环境动态并根据数...
现任职位:
行业研究员
研究特点:
审视问题角度较为全面,思维缜密,踏实...
现任职位:
首席咨询顾问
具有丰富的市场研究、营销策划、投融...
现任职位:
行业研究员
研究特点:
秉承尊重客观、遵循科学、追求真实的...
现任职位:
北美市场特约顾问
研究特点:
现居住于加拿大,为公司合伙人...
现任职位:
欧洲市场特约顾问
研究特点:
现居住于英国伦敦,长期从事于中...
关注中国产业洞察网微信账户,
即享报告8折优惠!
公司总部: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西路3号新恒基国际大厦968室
Copyright (C)  中国产业洞察网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46
&&版权所有:北京立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