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兰州军区61师历任师长退休副师长

我想搜某军区里一位副师长级别以上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办?_百度知道163师边师长退休时间_百度知道陆承裕_百度百科
同志,湖南醴陵市人,1911年5月生,黄埔军。
陆承裕人物简介
校洛阳分校第四期、陆军大学参谋班第九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团长、师参谋长、军副参谋长、兵团司令部作战科长等职。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改编为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兵团后,仍任兵团作战科长。—九八0年起任醴陵市政协第五、第六届专职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委员、团结委员会委员、民革醴陵市委员会主任委员、醴陵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日逝世,享年87岁。
“抵倭抗日英名留百世,写史著书文章播四方”。是其一生在抗日救国、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贯彻“一国两制”、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做出的贡献的真实写照。
史料中的记载:
《醴陵年鉴》1988年记载:
陆承裕,男,1911年5月生,醴陵白兔潭人,1932年加入国民党,曾先后任参谋、营长、团长、参谋主任、上校参谋长。1948年任徐州军官总队上校队员,中央训练团视察人员训练班上校专员。1949年8月在长沙陈明仁第一兵团起义,同年12 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兵团,历任作战科科长、军务科、军需科副科长。1952年11月至1973 年6月,由于“左”的路线干扰,追究其历史问题,被判刑劳改。1973年7月至1976年3月,在宁夏平罗机械厂工作。1976年4月回醴陵安置。1980 年2月3日,醴陵市人民法院撤销1953年对陆承裕的错误判决。1980年6月至1987年,任醴陵市政协委员、副主席。1985年8月一1988年5月,任中国国民党醴陵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日因病逝世,享年86岁。[1]
《湖南军事将领》(1995 湖南省新闻出版局陈永芳编著)157页记载:
陆承裕(1911- ),湖南醴陵人。曾任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科长、团长。1947年秋任暂编第十四师参谋长。在胶东战役被俘后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高级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释放后任王耀武部第二军副参谋长。1948年9月,任总统府参军李觉的办公室主任。年底回湘,参加湖南和平起义,任一兵团作战科长。建国后曾任醴陵市政协副主席。[2]
陆承裕主要经历
陆承裕主要经历
(一)家世及少年时期
陆承裕,男,1911年(辛亥)5月30日(农历四月二十日)诞生于湖南省醴陵县白兔潭(今醴陵市)。名承裕,字敬诚。父亲陆世良、字仲山,母亲林夫人,共有兄妹七人,分别为男:承金、承裕、承定,女:润荃、碧华、彩霞、麦华。妻:潘清惠,湖南醴陵人,1940年病逝,妻清惠生有一男,后夭折,后续妻卿映霞,湖南新化人,生有四女,大女小春,二女立春,三女启明,小女和平。1925年秋毕业于醴泉小学。[3]
1925年下半年考入醴陵县立中学十一班。[4]
(二)十年内战时期
1931年,考入第四路军教导总队军官队。1932年,加入国民党,曾先后任参谋、营长、团长、参谋主任、上校参谋长。[1]
曾在炮兵专科学校进修。1933年到1935年参加第四次围剿中,在第二十八军长兼赣粤闽湘鄂剿共军西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刘建绪的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任上尉参谋。日随第一纵队司令部进驻茶陵城。月,奉派到第十五师任联络参谋。1934年4月初,第十五师主力经三湾、澧田向永新红军进攻。1934年9月,在衡阳任刘建绪司令部军长办公室机要参谋。陆承裕当时是作战参谋,在军长办公室管理机要文电、地图及编写每日大事记(即阵中日记)等工作。[5]
1935年8月,调李觉纵队第十九师第五十五旅工作(调升十九师少校参谋),蒋介石电令驻安顺之第四路军总指挥刘建绪率李觉纵队两个师沿湘黔公路经贵阳、长沙、南昌,徒步开往浙江桐庐、建德、衢州一带休整。1935年10月,第四路军各师先后到达指定地区集结休整,这是该军十年征战所未有过的休息整训时机。[6]
1935年,陆承裕担任十九师五十五团副团长、后由28军19师选送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第四期学习。1935年,红二方面军曾先后在大庸、鸡公垭、塔卧、石田溪、慈利等地与第四路军激战多次,均未能突破封锁线。10月28日红军乘雨夜从第十九师防线的大庸和潭口两处突围,渡过澧水后,又在清浪滩再渡沅水南进,当时湘中各县空虚无防,何键急令第二十八军军长陶广为第一纵队司令,率第十六、第六十二两师向辰溪侧击红军。第十九师师长李觉为第四纵队司令,率第十九、第六十三两师尾追红军,并令先已在黔之第二纵队司令李云杰、第三纵队司令李韫珩负责堵击红军。[6]
1935年6月,广东陈济棠和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发动“六一”反蒋事变,湘军奉令撤回贵州、安顺,待命入桂平乱。不久两广事件和平解决,湘军第十六、第十九两师在安顺按乙种师整编,将3旅6团缩编为2旅6团。[6]
(三)八年抗日战争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12月25日蒋介石获释回京,召开军事会议,准备抗日。刘建绪接受了中央军委的整编命令,第四路各师一律按乙种师两旅四团制于1937年3月整编完毕。此时刘建绪奉令兼任闽浙赣皖边区绥靖主任,总部驻衢县,以十六师彭怀龄部驻江山附近,李觉的十九师分驻丽水、平阳一带,陈光中的六十三师驻上饶附近,顾家齐的一二八师驻皖南,分别担任三省边区的清剿任务,5月各师清剿任务结束。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大举入侵华北,第四路军奉令进入杭、嘉、湖地区集结待命,第十九师原在温州至海门之线构筑海防工事,此时改任宁波至杭州湾的守备。[6]
1937年8月底,刘建绪兼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于杭州。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浴血激战达20余天,第十集团军第七十军第十九师在大场以北坚守蕴藻浜防线达月余之久,被评为上海会战中战绩最优的十个师之一,蒋介石曾通电嘉奖。[6]
陆承裕时任第四路军第十集团军第七十军第十九师第五十五旅第一0九团少校团附代行副团长职务,亲自参与战斗,并负轻伤,未下火线。在蕴藻滨守备战中,第十九师先头部队第一0九团午夜甫抵大场以北附近,等待师主力到来时,拂晓后忽闻友军税警总团阵地被敌突破,敌机4架掩护散步兵百余人向大场追击我友军部队,以致波及大场的炮兵团及兵站补给人员哄乱奔逃,团长刘湘辅、团附陆承裕见情况危急万分,遂各率1个连夹击入侵之敌,一举夺回税警团被敌攻占之八石桥阵地工事,仍交回该团杨营长。得到友军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总司令张发奎的表彰,上海各大报纸亦加赞扬慰问,大大鼓舞了士气。[7]
随着日军兵力的不断增援,其主攻方向逐渐向西南转移,上海战局发展已对我不利,蕴藻浜全线陷入危急状态。第十九师奉总司令部薛岳电令,立即撤至昆山附近,利用国防工事担任掩护收容。到昆山后,此时整个上海战役已成全线溃退之势,部队互不相顾,纷纷后退,薛岳已无法掌握,加之原在大场、真如车站、北新泾镇等地的后勤补给、医疗等单位也仓惶后撤,伤病员、溃散部队都夺路奔逃,极其混乱复杂。李觉遂令第五十五旅旅长唐伯寅率全师编余干部由昆山登车经沪杭铁路转浙赣铁路急赴湖南接补新兵。[8]
日,国民政府明令升第十九师师长李觉为第七十军军长,第十五师师长王东原升第七十三军军长,第十六师师长彭松龄升副军长。1937年12月下旬,第十九师残部赶到杭州后,旋杭州亦弃守。刘建绪令第十九师残部经诸暨至新登,担任富春江右岸的守备任务。[8]
1938年5月,陆承裕任第七十军十九师一0九团第三营营长,上海会战后,驻浙江东阳一带补训,5月末,集结浙江金华,6月初到达武汉,随即开赴麻城、英山、罗田一带,赶筑工事,担任武汉外围守备战。[9]
日至9月4日,参加庐山战役,阻击日寇106师团。7月初,十九师由广济及小池口渡过长江,进驻九江赶筑防御工事,驻守庐山以北马祖山,7月31日,率109团三营奉调进驻牯岭,8月2日移至牯岭西南之鸡窝岭,8月中旬,派小部队(两个班)下山袭击敌运输部队驻地。8月底率迫击炮营在鸡窝岭,居高临下杀伤敌人,多次击退敌人袭击,后升任旅参谋长。9月4日夜,十九师将主阵地交防后,全部撤离了战场,经德安、靖安开赴奉新休整补充。[10]
日,德安失陷后,十九师奉令担任修水南岸守备,1938年冬,军事委员会明令撤销第四路军总指挥部。1939年3月,日寇进犯南昌,第七十军的十九师、一0七师在安义、靖安、奉新之线侧击敌人。日,南昌失陷后,第七十军(军长李觉)调长沙、浏阳间地区整训。军部驻普迹,十九师驻老女桥、永安市附近地区。军部成立一个志愿兵团,由第十九师五十六团副团长陆承裕兼代志愿兵团团长,招募了新兵一千五百余人,补拨给第十九师。为提高全军连排干部的作战指挥能力,由军部成立干部训练班,以第五十六团副团长陆承裕为军官大队长,分期轮训。[11]
1939年9月,参加第一次长沙大会战(湘北会战), 9月18日拂晓,日寇向湘北新墙河北岸的52军进攻,七十军奉命赶到9月22日赶到浯口集结待命,与敌激战期间,因军部所在地楼铺受到攻击,第107师被迫撤退,十九师五十五、五十六团被截留敌后。五十六团向麻林桥转移、再向福临铺方面与师部会合。25日凌晨四点,陆承裕率领第一营掩护团主力时,在白水以南发现敌辎重部队数百人,经激战,敌人退回白水,此次战斗夺获步枪五支,毙伤敌人甚多,27日下午,第十九师到达渌口亘关王庙之线。日寇于9月30日撤走。此次会战陆承裕获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海陆空军甲种一等奖章”、奖状及奖金二百元。[12]
1941年3月陆承裕在70军19师参加上高战役,上高战役自日开始至4月9日结束,历时26天。中国第19集团军(罗卓英)兵力部署为:第49军位于罗金渡、梁家渡,跨抚河,至叶子山、市汊街一线(以上各点均在南昌以南);第70军位于市汊街(不含),跨锦江,至石岗、大城、奉新、靖安一线;第74军位于英冈岭、泗溪、棠浦一线;第30集团军的第78军位于武宁及棺材山、大桥河一线,第72军一部位于燕夏、横石潭、宝石关,主力控制于三都附近。北路日军33师团主力于3月15日凌晨3时由奉新于州南下,在飞机掩护下,中午攻占奉新。师长李觉率领70军经浴血两夜截击,歼敌2000余人。其时第70军(军长李觉),辖第19师(师长唐伯寅)、第107师(师长宋英仲)、 预备第9师师长张言传。
上高战役中,日军甘粕重太郎指挥的第33师团虽然攻克了奉新,但连日征战,该部也付出了2500余人的代价,李觉的预9师、第19师及江西保安团的部队,如梦魇一样,时而缠着他们死打,时而高飚远逸,不见踪影,让甘粕重太郎恨得牙痒又无处下口,即将北调的他们实在没有耐心也没有信心来打这场战役。于是,33师团在不理会大贺茂的要求的情况下,于 3月19日独自撤回了安义防区。[13]
1941年,第七十军被三、九两战区肢解,十九师拨归刘广济的一百军建制,开往湖南战场,1941年常德会战中划归第二十四集团军建制。1943年,七十军第十九师在江西改隶第100军建制,调浏阳整训,陆承裕时任100军第十九师上校参谋主任,11月由长沙过湘江,兼程驰援常德会战,曾在桃源东北陬市、漆家河一带阻击日军,敌我伤亡均大。常德会战后,第十九师进驻津市以东官院,红罗庙,三岔河间地区担任湖防守备。时第100军已归隶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的战斗序列。[14]
1944年5月下旬,日军开始向湘北大举进攻,6月初其一部乘舰艇突破我洞庭湖封锁线,6日攻占临资口,沅江失陷,益阳告急,友军均已后撤。第100军奉令迅速经临澧向常德转进,第十九师为本军先头师,通过常德后奉令经桃江侧击占领益阳之敌。收复益阳后,又转战衡阳外围迄至邵阳撤退,为时四个多月。1944年,第十九师收复益阳后,奉令在黄材休息两天,继又经谷水,永丰(今双峰县),到达邵阳以东之佘田桥附近集结待命。其时第十军被日军包围在衡阳城内,孤军苦战,伤亡惨重,急切求援。第十九师奉令向水东江、金兰寺,寺前衡之线推进,相机解衡阳之围,到达后并已与右翼王甲本的第七十九军部队取得联系。1944年7月中旬,王耀武指令第十九师参谋主任陆承裕率师搜索连携带电台一部,并配属一个步兵营,迅速向衡阳城郊推进,“主要任务是搜索敌情,与衡阳守军取得联系,相机以枪声支援衡阳守军,鼓舞士气。”日,第十九师第五十六团,第五十七团推进到衡阳牙鹰岭附近。9日衡阳之敌千余人,分路向牙鹰岭扫荡,与我第五十六团争夺牙鹰岭北端高地,激战甚烈。是役敌死伤颇大。我第五十六团亦死伤连长周汉平等官兵五十余人,第五十七团阵亡副团长郑锡元等十余人。8月10日我军除留师搜索连继续监视敌人外,其余均撤回佘田桥附近待命。[14]
1944年9月,日寇大举沿湘桂路西犯,我友军纷纷后撤,祁阳、东安先后失陷,第十九师奉命防守邵阳。10月某日,敌为掩护湘桂路进军的侧背安全,从衡阳派出一个师团的兵力分路沿衡宝公路西进,其先头约一个混成旅团,分三个纵队企图包围邵阳城。王耀武总部为保全实力,避免与敌决战,命令第十九师除留第五十六团暂在邵阳城迟滞敌之前进外,师主力渡过资江向隆回,巨口铺之线山地转进,并掩护第五十六团安全撤退。当敌先头部队接近邵阳城郊外围时,第五十六团稍作抵抗后即撤出邵阳城,与师主力会合。此后第十九师集结在洞口,山门间地区休整补训。[14]
1945年春,在第四方面军二十四集团军(王耀武)一百军十九师担任上校参谋主任。雪峰山会战中,第十九师(属笫一00军)的主要任务是堵截日军窜越雪峰山,歼敌于各隘路口。1945年4月初,第四方面军命令第十九师扼守雪峰山东麓洞口、隆回一带,阻敌前进。当以第五十七团钟雄飞部扼守洞口的青石岩隘路口;第五十五团陶富业除以一个营守石下江外,主力在隆回附近堵击敌人。师长杨荫率师直属部队及第五十六团刘光宇三部位于乌树下附近,并派汤启圣营扼守由雪峰山通往黔阳、溆浦的重要隘路。十九师与日寇主力一—六师团在武冈和邵阳、隆回、洞口 (今洞口县)一带的雪峰山展开隘路争夺战。经过一个月的激战,将敌全部击溃。雪峰山会战.又称湘西会战,是湖南在抗日战争中一次较大的会战,也是在八年抗战中俘虏较多的一次会战。[15]
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公开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国民党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当任湖南区对日军的受降人物,成立了受降组赴长沙受降,由参谋长邱维达为组长,第二处处长陶富业为副组长,下设三个股,由二、三、四处派课长及参谋人员、兵站司令部人员共约20人负责处理对日俘的接收工作。陆承裕当时是第四方面军司令部第二处课长,负责处理日寇受降工作。[16]
1946年1月,第四方面军司令部奉蒋介石命令将湖南区遣送日俘任务交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接管后,集中武汉空运山东济南,并成立第二绥靖区司令部。长沙受降任务至此结束。
1946年3月第二绥靖区司令部成立后,从第十一战区副长官李延年司令部接管了济南区遣送日俘的任务,当时第二处被指定以此为中心任务。陆承裕为第二处科长。1946年3月中旬,王耀武成立绥靖区干部短期轮训班,王自兼班主任,丁治盘兼副主任,晏子风兼教育长,下设两个大队,四个中队,以陈金城、霍守义两军长兼大队长,下设四个大队,两个中队,各师的副师长及绥靖区的科长陆承裕、蔡仁昌均兼区队长,第一区一个月,轮训各军师团长以上军官。1946年3月,王耀武成立一个山东警备旅辖三个团以唐明德为旅长。5月又将驻历城车站的一个游杂营扩编为绥靖区直辖补充第五团,以绥靖区二处科长陆承裕调任团长,不久又将该团与驻在明水、周村两地的游杂部队两个团改编为山东保安师,辖四、五、六三个团,以绥靖区高参于兆龙任师长(丁治盘的旧部)。[17]
(四)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中,陆承裕任山东警备旅(唐明德部)上校参谋长,属第二线部队,担任张店、周村、南定等地维护胶济路交通的任务,掩护李仙洲兵团南进。1947年7月,陆承裕任九十六军暂编第十二师参谋长,国民党军进行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45师,陈金城改任师长,原下辖的暂编第12、暂编第14、暂编第15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211旅,张忠中任旅长;整编第212旅,王安澜任旅长;整编第214旅,徐长熙任旅长。陆承裕担任整45师211旅代理参谋长。
1947年9月中旬王耀武受蒋介石之命,为策应苏北作战之目的,特抽调第九十六军之暂编第十二师由益都向寿光东北地区进行扫荡,无所收获,又奉命撤至潍县该军军部附近待命。10月5日军长陈金城命令该师向潍河以东地区扫荡。日,暂编十二师从潍县东南进至潍河西岸附近地区,12时许全师部队已通过浮桥进至河东岸太阳村附近,先头团正向固镇方向前进中。这时突然发现固镇有人数不详的解放军,正副师长、师参谋长、团长就地研究情况,多数认为当前敌情不明,时间已经过午,冒险攻坚不利,只须以先头团留东岸利用村落做好监视,搜索敌情,其余退回西岸,待敌情弄明后明日再作行动。黄昏时,先头团发现有解放军大部队分数路向我急进中,该团以追击炮阻击,立即遭到解放军集中炮火制压,随后战斗全面展开,始知已陷入人民解放军大部队的伏击包围攻击中。
8日黎明全团瓦解,部分溃散部队向师部及第二团阵地靠拢,反而影响了该团火力发挥,解放军得以混杂其中,阵地随即被突破,师长张忠中知已不可能久撑固守了,几次向军部请援,只得令坚持。最后指示向西岸突围,但时机已晚,副师长率二团残部向浮桥、参谋长率三团之一部向浮桥南突围,师长率其余跟进。部队刚突出村外不远,棉田中解放军伏兵突起,两军混杂,到处都是一片“优待俘虏”、“缴枪不杀”之声,乱成一团,午后3时许战斗结束。从10月7日6时起至此历时仅20个小时,全师6000余人被歼,副师长及第二团团长阵亡,整编第211旅全部和整编第212旅一部被华东野战军歼灭。整编第211旅少将旅长张忠中、参谋长陆承裕及第一、二团团长、营长以上20余人被俘。送胶济路以南的莒县中共华东军区高级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18]
1948年初,陆承裕独获先释,经过济南时被王耀武留住,派任第2军副参谋长,回家之想落空。1948年5月,接阜阳十四绥靖区司令部司令官李觉电调阜阳司令部任副处长职,后任干训班总教官兼军官大队长,徐州军官总队上校队员,中央训练团视察人员训练班上校专员。9月,李觉调南京总统府中将参谋兼中央训练团视察官训练班班主任,担任其办公室主任。1948年9月,任总统府参军李觉的办公室主任。[19]
1949春,与李觉一起在家乡成立了第一个自救分会。1949年4月,回到家乡醴陵白兔潭乡峤岭村,担任湘东支队副司令兼参谋长(基干大队180余人),醴陵解放后编归12兵团警卫团。[20]
日在长沙陈明仁第一兵团参加湖南和平起义,任作战科长。[21]
(五)解放后
1949年12 月第一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兵团,历任作战科科长、军务科、军需科副科长、兵团军政干校战术主任等职务。
1951年1月,中央军委下达二十一兵团进驻广西剿匪任务,限期6个月肃清。二十一兵团开进桂林,5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剿匪任务,在休整一段时间后,又开始转入正规的军事训练,也先后参加了“三反五反”、土改、肃反等运动。1952年5月,兵团一分为二,由陈明仁司令员率—部开赴海南,由唐天际政委率一部参加荆江分洪工程。[21]
1952年11月至1973 年6月,由于“左”的路线干扰,追究陆承裕历史问题。1952年10月突遭诬陷入狱,将抗日、起义都罗列为主罪,被判无期徒刑。劳改中曾13次立功受奖,两次减刑,1973年6月刑满,1973年7月至1976年3月,在宁夏平罗机械厂工作。1976年4月回醴陵安置。1980 年2月3日,醴陵市人民法院撤销1953年对陆承裕的错误判决。1980年6月至1987年,任醴陵市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副主席。198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1985年8月一1988年5月,任中国国民党醴陵市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连任民革湖南省第七、八届省委委员、湖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委员,醴陵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日因病逝世,享年87岁。[1]
陆承裕陆承裕撰写的文史资料
1、在湘国民党部队起义后
《湖南文史》第35辑 P119-125 1989年3月
2、同盟会女士张汉英传略
《湖南文史》第43辑 P143-172 1991年8月
3、在湖南接受日军投降记略
《湖南文史》第24辑P04-10
4、第十九师战斗记略
《湖南文史》第47辑 湘西会战 P86-91 1992年8月
5、李觉生平简介
《长沙文史》第6辑 P84-96 1988年6月
6、淞沪抗战中的十九师
《长沙文史》增刊 P119 1992年1月
7、抗战时期的第二十五集团军
《长沙文史》增刊 P130 1992年1月
8、第十四绥靖区司令部始末
《长沙文史》增刊 P133 1992年1月
9、第一次长沙会战纪略
《长沙县文史》第六辑 P64-68
10、北伐军团长叶新甫
《萍乡文史》 萍乡人物纪略 第七辑 P44-47
11、同盟会女士张汉英传略
《醴陵文史》第一辑
12、红六军在永新澧田歼灭国民党十五师四十三旅及西征回忆
《醴陵文史》第一辑 P27
13、抗日上海会战中第十九师在大场以北蕴藻滨守备战斗回忆
《醴陵文史》第二辑 P18-25 1985年12月
14、揭穿方先觉从日寇魔掌逃出衡阳之迷
《醴陵文史》第二辑 P37-38 1985年12月
15、在长沙接受日寇投降情况记略
《醴陵文史》第二辑 P49-55 1985年12月
16、第一次长沙会战回忆
《醴陵文史》第二辑 P18-25 1985年12月
17、北洋军阀张宗昌对醴陵瓷业的破坏
《醴陵文史》第三辑 P323-324
18、大革命时期醴陵县立中学的片断回忆
《醴陵文史》第五辑 P41-47 1985年12月
1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在醴陵
《醴陵文史》第六辑 P93-102
20、易书竹传略
《醴陵文史》第七辑 P15-16
21、姚藩将军传略
《醴陵文史》第七辑 P141-142
22、林崧竹传略
《醴陵文史》第七辑 P147-149
23、杨光钰将军传略
《醴陵文史》第七辑 P150-152
24、陶富业传略
《醴陵文史》第七辑 P238-240
25、回忆汪泽楷老师二三事
《醴陵文史》第十一辑 P90-94 1994年10月
26、刘阳生团长抗日阵亡事略
《衡东文史》第二辑 P51-53 1986年5月
27、抗日捐躯的刘阳生团长
《衡东文史》第四辑 P45-49 1988年12月
28、刘阳生团长抗日阵亡事略
《衡阳文史》第七辑 P185-188
29、抗日阵亡将士郑锡元
《邵阳文史》第十九辑 P230 1993年11月
30、雪峰山会战中第十九师的战斗纪略
《邵阳文史》第八辑 P26
31、第一次长沙会战回忆
《株洲文史》第七辑 P1-8 1985年9月
32、接受湖南日寇投降记略
《株洲文史》第七辑 P50-55 1985年9月
33、萍浏醴起义及其历史意义
《株洲文史》第九辑 纪念北伐战争六十周年 P78-87 1986年10月
34、北伐军光复湖南攻克武汉的回忆
《株洲文史》第九辑 纪念北伐战争六十周年 P14-22 1986年10月
35、抗日时期的雪峰山会战
《株洲文史》第十一辑 P01-09 1986年10月
36、湘东支队在湘赣边区的游击活动
《株洲文史》第十四辑 株洲解放史料 P223-230 1989年10月
37、李觉生平
《上饶文史》第七辑 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纪实中册 P205-210 1987年11月
38、诗一首:长安县杜公祠
《渌江诗词》第二集
39、庐山战役的回忆
《武汉文史》第十六集 P51 1984年6月
40、萍浏醴起义中醴陵战况
《萍浏醴资料汇编》 P87-93 1986年11月
41、李发群传略
《萍浏醴资料汇编》 P269 1986年11月
42、张汉英传略
《萍浏醴资料汇编》 P272 1986年11月
43、济南军事调处执行小组的调处工作概略
《泰安文史》第六辑 P70 1992年12月
44、王耀武在长沙接受日寇投降情况记略
《泰安文史》第五辑 P 1991年10月
45、关于王耀武第四方面军司令部改编为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的经过概要
《泰安文史》第五辑 P62-67 1991年10月
46、喋血鏖战庐山侧
《九江文史》第三辑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P76-83 1996年12月
47、红六军在永新澧田歼灭十五师四十三旅及西征回忆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回忆P57-62 1996年12月
48、何键的第四路军对湘赣省红军进攻情况的概略回忆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回忆P75-88 1996年12月
49、第十五师第四十三旅与红六军团在永新澧田的战斗及西征回忆
黄埔军校网
50、第七十军参战记
《湖南四大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P77-81 1995年7月
51、十九师战斗在湘江西岸
《湖南四大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P615-620 1995年7月
52、第十九师作战经过
《湖南四大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P670-673 1995年7月
53、暂编第十二师被歼回忆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09-全面内战 P216-217
54、刘建绪传略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26-军政人物(上) P285-298
55、王耀武是这样指挥莱芜战役的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09-全面内战 P525-528
56、忆蕴藻滨守备战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06-抗日战争 P540-542
57、长沙受降和济南遣俘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07-全面内战 P603-606
58、蕴藻滨抗击日军入侵纪实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精选》抗日战争写真 P110-115 2006年
59、何键其人其事
《文史资料选辑》(1-150)第四十六卷 第146辑 P196-224 2001年12月
60、国民党陆军大学校史及教学内容
全国政协征稿 1980年发表(不详)陶富业冠名发表
61、1947年山东莱芜战役李仙洲被歼回忆
全国政协征稿 1980年发表(不详)陶富业冠名发表
62、第一次长沙会战回忆
《文史资料选辑》(1-150)第三十七卷 第107辑 P167-173
63、庐山阻击战
《武汉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P107-114 1995年7月
64、庐山战役回忆
《文史资料选辑》(1-150)第四十六卷 第103辑 P1-11 2001年12月
醴陵市档案史志局编 .醴陵年鉴.湖南醴陵:醴陵市人民政府主办,1998
陈永芳编著.《湖南军事将领》.湖南:湖南省新闻出版局,1995年:157页
陆承裕.《大革命时期醴陵县立中学的片断回忆》《醴陵文史》第五辑.湖南醴陵:政协醴陵市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年8月:P41
陆承裕.回忆汪泽楷老师二三事《醴陵文史》第十一辑.湖南醴陵:政协醴陵市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1994年10月:P90
陆承裕等.何键的第四路军对湘赣省红军进攻情况的概略回忆《“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回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12月:P75-88
陆承裕等.刘建绪传略《文史资料存稿选编》-26-军政人物(上)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P285-298
陆承裕等.何键其人其事 《文史资料选辑》(1-150)第四十六卷 第146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12月:P196-224
陆承裕等.忆蕴藻滨守备战《文史资料存稿选编》-06-抗日战争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P540-542
李觉 陆承裕.淞沪抗战中的十九师 《长沙文史》增刊 李觉将军.湖南长沙:政协长沙市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年1月:P119
李觉 陆承裕.喋血鏖战庐山侧《九江文史》第三辑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江西九江:政协九江市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年12月:P76-83
李觉 陆承裕.第七十军参战记《湖南四大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7月:P77-81
李觉 陆承裕.第一次长沙会战纪略《长沙县文史资料》第六辑.湖南长沙:政协长沙县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年:P64-68
.华夏经纬网.[引用日期]
陆承裕等.十九师战斗在湘江西岸《湖南四大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7月: P615-620
陆承裕等.抗日时期的雪峰山会战《株洲文史》第十一辑 .湖南株洲:政协株洲市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年10月:P01-09
陆承裕等.长沙受降和济南遣俘《文史资料存稿选编》-07-全面内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P603-606
陆承裕等.关于王耀武第四方面军司令部改编为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的经过概要《泰安文史》第五辑 .山东泰安:政协泰安市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年10月:P62-67
陆承裕.暂编第十二师被歼回忆《文史资料存稿选编》-09-全面内战 .北京:中共文史出版社,2002年:P216-217
陆承裕.第十四绥靖区司令部始末《长沙文史》增刊 李觉将军.湖南长沙:政协长沙市委员会,1992年1月:P133
陆承裕.湘东支队在湘赣边区的游击活动《株洲文史》第十四辑 株洲解放史料 .湖南株洲:政协株洲市委员会,1989年10月:P223-230
陆承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在醴陵 《醴陵文史》第六辑 .湖南醴陵:政协醴陵市委员会,1989年:P93-102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军区4师历任师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