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电商的真格电商创始人单烽是谁啊?有人知道吗?

当前位置: &
& 人人贷创始人:这些年创业教给我们的东西
人人贷创始人:这些年创业教给我们的东西
&&日19:2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人人贷团队今年一月份刷新了互联网金融业的最大单笔融资记录,领头方为挚信资本,投资总额为1.3亿美元。人人贷联合创始人杨一夫先生于4月18日晚8点,做客黑马社区,通过视频向黑马会员分享自己的创业和融资经验,我们根据杨先生的演讲和分享的内容,整理成口述,分享给大家。  因地制宜,不断迭代的产品模式,它的生命力才能强健!  我觉得对于一个早期创业团队来讲,一个好的想法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聪明人很多,你想好了一个万无一失的想法其实还会有人想出比你更好的想法,比的应该是执行和落地,所以想法是不值钱的,你老纠结于自己的想法,然后让自己的想法一直上不了路。  我们在之后做的过程中,一直比较顺利,当然也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我们早期试图照搬美国的商业模式,用互联网更有效率的交易方式,去取代或者改善,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过去极高成本的运作模式。我们一开始试图服务更优质的客户,服务和银行更接近的用户,但后来我们就很快意识到这中间是有问题的,问题在哪呢?中国的金融体系或者银行体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现在还是有银行背书的,这个概念就让中国的投资人其实对于投资跟回报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很清醒和理性的认识的,如果希望他们把钱从银行里拿出来需要一个很强的动力,这个动力一般来讲就是比较高的收益。在这样一个角度下,我们要是跟银行服务一样的用户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不吸收储蓄。  我们之后进行了调整,我们就梳理一些产品,包括尝试线下去开发用户的模式,也是在第二年开始创立了一个公司去帮助我们面对面的服务客户,并且面对面的获取一些很碎片化的信用审核信息。  这一点就体现出,我会觉得在创业过程中,你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想法,要敢于去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创业团队跟大公司相比优势就是船好好调头,思想传达到执行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你这点有时还把握不住的话你跟大公司比起来没有任何优势,在这点的基础上再延展一下你要敢于试错,当然试错不是瞎试,要有条理的尝试一些路径,最好能够很快的把一些可能的路径、可能的选择进行一些尝试,低成本的去试错,把不合理的商业模式都排除掉,这样会给你留下比较好的商业模式和比较高的发展路径。因为创业一般都会在比较新的行业,也没有太多的路径可以遵循,所以低成本的快速试错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想提醒大家的一点吧。  挖人的秘诀就是花几个月时间不断地聊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实际你会发现人是很缺乏的,基本一开始创业团队有什么活都自己先干,干不过来了你就找人帮你干,一开始创业公司都是有什么人用什么人。随着你对行业理解的更深你会有针对性的知道缺什么人,但找这样的人的时候往往这些人有着不错的工作、不错的收入,既然你很欣赏他,这时候你让他来成本蛮高的或者他不愿意来,那这时候怎么办呢?我的经验就是死磕,我们在早期的时候找人基本上占了我们非常大的精力,基本上每天干完活之后每天都会想着是不是给谁打个电话,每到周末就会想是不是要约谁吃个饭了,一遍一遍给他灌输我们想法的合理性,我们未来能够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灌输让他对我们这个商业模式有更好的认识,以至于有一天他会愿意加入到这个团队当中。其实我们最早的一批早期高管,到目前为止一直在公司里还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这跟他对模式的深度认同是很有关系的,其实任何机会都是会有的,不要因为一句暂时不想就放弃这样的打算。招人就跟追姑娘一样,只要死皮赖脸的死磕最后往往是会成功的。  我们很多人都是招了三四个月才进来的,既然在三四个月他能过来说明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旦来也不会轻易离开你,这时他的拼搏精神也是更强的,所以轻易能招到的人往往不是那么好用,所以不要怕别人拒绝你,当然招人的过程也体现了团队的执行力,我觉得早期创业谈团队执行力也是最重要的,谁能做出来这不是光拼想,要拼手,就看谁能执行的更到底,看谁反应更快,看谁干出活来更拼命,基本就是这么一个概念了,这是另外一个我觉得想说到的问题。  团队后期的管理靠文化  团队之间我觉得要在比较早的时候形成一种文化,因为新的行业尤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实你能顾及到的层面是在业务上,很少有人顾及到公司文化,其实公司文化对公司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你只有在比较早的时候创始人身体力行的贯彻公司文化,直到公司比较大的时候构保证会会有战斗力,不至于慢慢形成大公司病,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及早的建立公司文化并审理理性的执行这些问题。  其实说的比较直接一点,我们很早的时候一直想公司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所以我们在聘用人力负责人的时候,跟他交流的时候也会说我们是一家以人为本的公司,所以我们很重视人,接着聊的都不错,最后我们又问了个很傻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样合法的节约一些社保、个税方面的费用,这时候别人就给了我们一个反问,说你如果连保险都不想给员工上齐你是一家以人为本的公司吗?这句话让我们想了很久,是不是以人为本要不要作为公司文化这个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和诠释,但既然把以人为本放到公司文化里你就应该做到,不光是以人为本任何一条文化列在那里要身体力行的做到,这之后也给了我们挺大的反省,我们陆续建立了一些福利机制的完善,包括夏天的冰棍啊、晚会上一些更丰富的奖品,包括更弹性的工作制度,包括更完善的福利,生日祝福,包括家人得病或不好情况的捐助,这个机制也建立起来了。当你希望公司要往哪方面走的时候,你一定要一点一滴做起,让公司往这个路径去走。  永远知道自己的优势在那里,在这里聚焦发力  再一个要在发展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在哪,我们在最早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实际上也有很多其它机构在做,做的过程中,有很多是之前做民间借贷、担保公司的,直接参与借贷业务的,他们对抵押物的处置和监管,对于人心的揣测都很有经验,我们在这方面并没有那么多经验,我们在想我们如果做这件事情我们的优势在哪,后来我们发现我们比较大的优势我们接触了一些更新的知识和更先进的技术,我们愿意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工作中,而不仅仅是通过熟人关系和人脉做一些有局限性地区的生意。  所以,我们也把自己的定位调整到以数据为核心,虽然我们有合作的机构,也有自己的地面部队,在地面上能够做很多人的工作,但是我们依然没有把我们的信贷技术重点放在人的经验上,而是更多的在前端起到信用信息的收集以及客户的服务工作,然后把这个信用信息验证核实收集过来之后,我们集中在后台做中心化的处理,更多的依赖流程解决风险管理的问题。这也是找准优势的一个过程,当然这种优势本身也给我们带来了比较好的阶段性结果,去年一年大家知道P2P这个行业发展的很快,但行业的增长更多的来自于一些新的机构加入,新的机构开始在做这件事情了,然后很快获得了比较高的成交量,然后让这个行业推到了很火爆的场面,但真正成立了两三年以上的机构,其实在去年的增长率并没有很大,基本上平均在20-30%的水平,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已经成立了三年,并且在行业里比较领先的机构,我们去年做到了300%多的成长,这其实就依赖了我们的模式,因为这样的模式可以快速复制,我们的服务人员培训程度也是比较低的,而且培训所需要的时间也是相对短的,如果依赖于人或者依赖于传统的人脉关系,你要么局限在区域内要么局限在行业内,行业发展很快的时候你很难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所以,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在哪,一定要跟着自己的优势打,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来源:i黑马)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箱:)&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刚过去的乐视919电商节,当天销售额突破44亿元、截至活动结束实现近50亿元的故事广为流传。  乐视网是贾跃亭布局里的上市公司。整个乐视帝国的收支逻辑并未清晰展现给外界,由于上市公司有信息披露的义务,乐...
行业热点:
曝光专区: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人士,请联系:
行业/频道:
产品/服务:
数据/研究:
导航/平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请问人人电商总部在哪里?_百度知道鼎利集团创始人有人知道是谁吗?_百度知道58同城里真的可以“赶集”了!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做电商吗?
58同城里真的可以“赶集”了!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做电商吗? |【连线发现】
&大黑兔&连线(Wired)
【连线按语】4月17日下午,58同城与赶集网正式宣布,58同城以换股+现金方式正式入股赶集网43.2%。双方从十年前一上线就火拼,恩恩怨怨到现在走到一起,背后都发生了哪些故事?联姻后的58赶集如何在新业务上做出调整?
另外,你知道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人在做电子商务吗?
停战!58同城里真的可以“赶集”了!
很明显,双方还是没能扭过投资方的强烈愿望:合并,一个啥都有的神奇的平台诞生。
据界面报道:4月17日,58同城CEO姚劲波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所以,传言往往是真的。今天我和赶集杨浩涌有个合并情况说明会,欢迎媒体朋友来见证一个啥都有的神奇的平台的诞生!”
很明显,连日来的市场表现让58同城和赶集网的资本方非常满意。继滴滴和快的之后,又一个“不可能的合并”成真了。
17日下午,58同城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战略入股分类信息网站赶集网。赶集网CEO杨浩涌也发了内部邮件告知此事。
根据58同城与赶集网股东达成的最终协议,以及作为今后长期战略合作的一部分,58同城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完全稀释后),其中包含3400万份普通股(合1700万份ADS)及4.122亿美元现金。和滴滴快的的交易一样,华兴资本又一次在此次交易中担任了财务顾问。
根据公告,合并后,58同城和赶集网两家公司将保持双方品牌独立性,网站及团队均继续保持独立发展与运营。
杨浩涌在邮件中补充,双方合并后,在资本层面,两家将组成新的公司——58赶集有限公司,新公司将采取双品牌战略,各自的管理体系和员工体系基本保持不变。杨浩涌与姚劲波将出任新公司的联合CEO,将负责不同的板块,并同时担任联席董事长,共同向董事会汇报,共同拥有新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权。
公告内容同时显示,腾讯将以52美元(每ADS)认购价值4亿美元的58同城新发股票。截至到目前,腾讯占股比例约为25.1%(占股比例为全部发行股票总数完全稀释后的数量)。投资金额将分别用于58同城与赶集网战略合作的现金部分以及增持58同城现有股权两个部分。
邮件内容显示,去除58同城的对外投资,两家公司此次的合并将采用约5:5换股的形式进行,根据最新的股价,合并后新公司的市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双方表示,此前合并,将有利于控制双方成本,提升行业利润率水平,同时加强协同效应,进一步在O2O方向上进行布局。杨浩涌邮件表示,减少营销成本、扩大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互补是合并将带来的作用。
虽然姚劲波曾在两月前的采访中表示,“我们不会收购一个没有意义的公司。赶集网的用户是我们用户的子集,商户也是我们的子集,产品也是copy我们的,收购这样一家公司没有任何意义。”但很可能双方还是无法抵制资本方的诉求。
《金融时报》曾援引知情人士的报道称,老虎基金在赶集和58同城两边下筹码,积极游说双方合并,结束现在花钱又费力的模式。就在最近,这样的说法已经在快的和滴滴打车的合并上很好的得到了体现。因此,这也有可能是老虎基金对市场的一种试探。有熟悉这一市场的相关人士也对记者分析说,“老虎基金应该也是放出风声先看看市场反应。”
消息传出同一日的美股市场上,58同城的股价一直飙涨,截至收盘,上涨33.52%。接连几天,58同城股价一直保持高位,4月17日以6.04%的涨幅收盘。
赶集网CEO杨浩涌(左)与58同城CEO姚劲波(右)
附:杨浩涌邮件
全体赶集同学:
北京从黄沙漫天到今天的万里晴空,中间只隔了一场狂风。
赶集就站在这场风口上。就在今天,为了这个风口,我们选择了和老对手58同城合并,顺便也结束了十年激战。
十年里,赶集与58在不断的过招中,相互锤炼,迅速长大,形成了今天双巨头的格局,我们其实要感谢彼此,更要感谢过往的竞争。甚至可以说,没有过去的竞争,就没有两家公司今天的规模。与此同时,我想大家也和我一样,发现身边很多本该属于分类信息的机会,太多太多,双方因为竞争而无暇顾及,这些机会在悄悄的流逝,非常的可惜。
因此,合并对于赶集、58和整个行业,都是当下更好的决定:
1.减少营销成本——分类信息行业正在从纯信息模式向服务和交易模式升级,持续的过度竞争显然不利于双方在招聘、汽车、房产和生活服务领域的深度布局,合并后,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2.扩大平台优势——在分类信息领域,新公司将成为行业内占据了绝对竞争优势的大平台。新公司将拥有国内绝大部分的蓝领招聘和二手车流量,房产和生活服务频道的流量也将成为行业绝对的老大;
3.资源优势互补——赶集在招聘和汽车方面的优势,与58在房产和生活服务领域的优势相结合后,将会迅速产生协同效应。更重要的一点,在我们投资和孵化的创新领域,比如赶集好车,比如蓝领招聘的下沉服务,大家会发现,我们将获得两倍的流量支持,成功的速度和概率将大大提高。
还有,合并给了大家一个更大的舞台,我们期待着未来在分类信息的各个品类,看到大家更多的创新,公司也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激励帮助每一个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赶集与58同城合并后,在资本层面,两家将组成新的公司——58赶集有限公司。我与姚劲波将出任新公司的联合CEO,并同时担任联席董事长。我和姚劲波共同向董事会汇报,并共同拥有新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权。
在新公司的业务层面,我和姚劲波将负责不同的板块,以便将我们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新公司将采取双品牌战略,赶集与58保持独立运营,各自的管理体系和员工体系基本保持不变。
在过去几年,赶集在产品技术方面的创新推动了分类信息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赶集的渠道销售模式也被证明了是分类信息领域最有效的模式。这些优势都将在新公司中继续得到发挥,新公司也将为全体同事提供更大的平台,一起推动行业的变革。
去除58同城的对外投资,两家公司此次的合并将采用约5:5换股的形式进行,根据最新的股价,合并后新公司的市值将超过100亿美元,并进入美股市场中国互联网公司前五的序列。今后十年是属于分类信息和O2O的十年,我希望各位赶集人继续与我并肩战斗!
尘埃落定,新的征程刚刚开始,太多太多的机会在等着我们!
58与赶集正式合并 这三点是隐患!
随着58与赶集两大分类信息的合并,国内生活服务平台将会呈现一边倒的格局。两家投资人也会赚的盆钵满,不过未来两者之间的合并是否会呈现1+1&2的效果?4月17日,独孤依风在界面发表文章认为,58与赶集正式合并,有三点隐患值得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两天,中国最大的两大生活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和赶集网要合并的信息传的纷纷扬扬。俗话说的好,空穴来风。就在众人都觉得是谣言的时候,今天58同城老总姚劲波在其朋友圈贴出了与赶集网总裁杨浩涌会面的照片,并且亲自写到:“所以,传言往往是真的。今天下午4点多我和赶集杨浩涌有个合并情况说明会,欢迎媒体朋友来见证一个啥都有的神奇的平台的诞生!”
看来,58与赶集两者的合并已成为事实了,只不过两者还未正式向媒体公开。随着两大分类信息的合并,国内生活服务平台将会呈现一边倒的格局。两家投资人也会赚的盆钵满,不过未来两者之间的合并是否会呈现1+1&2
的效果,这个笔者还是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首先在资源方面:内容、业务都比较同质化,相应的客户资源也比较同质化,未来合并之后,势必会引起大面积裁员,降低运营成本,那么,团队之间的磨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就看管理者的操控能力了。
其次在模式方面:商业变现模式基本上都一样,没有新的商业增值模式,合并之后的商业变现效果如果独立运作,或许还好点。如果混成一滩,那么还是会彻底消弱两者之间的盈利空间,造成盈利瓶颈,对上市的58来说,绝对是个不好的信息。
最后在战略方面:赶集之所以委屈与58合并,最重要是资本在后面推动的效果,也就是说资本实在等不下去了,急需套现走人。重点在于钱,至于两者合并之后的化学反应如何,则不是重点考虑的因素。所以基于这三点,实在不看好此时两者的合并。
姚劲波:6年前我就预感到有今天,所以我追了赶集一年多!
以下是58赶集合并发布会现场记者问答摘编:
融资背后的故事:投资方比我们着急,腾讯很积极,百度被我们拒了
问:这次合并,在你们的眼里到底是1+1&2,=2,&2?其中资本方在合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姚劲波:肯定&2,如果=2,&2我们就不做。这个消息传出来,58同城的股价涨了30%,说明市场是非常期待这个交易的。我也觉得我们做完这个交易以后,市场一个很好的释放效应。如果58同城和赶集的人走在一起,肯定远远大于2,而且两边的投资者比我们两个人更着急的推动这个事情。
杨浩涌:第一次(谈判)老姚就跟我说我们两家什么样的方式让市场上少些恶意竞争,少花冤枉钱。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能省很多广告费。另外,打得太厉害的时候,这个市场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
姚劲波:我们两个合并最主要是节约成本,广告费,销售的成本。其次,更重要的是节约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一些新的业务,比如赶集好车、58到家,一些新的业务,随着我们的合并,新的业务的成功概率都会变高。
我刚才讲的机会成本,有些业务如果我们没有后顾之忧58是可以做的,或者能够做的最好的,这是最大的好处,在新的业务上我们投入的资源,敢投的人力,精力的分配都会更大,目前已经做的所有新业务成功概率都会变高。我们两个也能分出更多的精力关注新业务,而不是只在老业务上打架。
提问:腾讯在这次合并中具体的角色?
姚劲波:腾讯提供了四亿美金的现金,我们希望赶集的投资者拿钱走,尽量少稀释58的股东。所以,腾讯为我们提供了资金,我们换股股数没那么多了,有些人拿现金走了。腾讯过去一直很支持我们,从第一次投资我们开始,后来又增持,后来跟赶集合并它又提供资金,除了资金层面,可能在业务层面,在各个层面跟58有很多的协同。
提问:您多次提到追赶集追了一年多,追求的过程中,对于两家来说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有说百度之前跟赶集在新的融资中已经签了投资意向书,这个是否属实?
姚劲波:其实我IPO回来以后我就立马去找过浩涌,浩涌不谈,不见,很难受,隔了半年以后才再次起动,这次还比较顺利,他的股东很支持,浩涌也终于同意跟我见面了,我认为虽然很曲折,很艰难,但最终我们还是走到一起了。
杨浩涌:差不多也就这么多。我们和百度没有签过协议。
关于垄断问题:我们跟“相关部门”打好招呼了
问:在节约交易成本方面,合并是否需要申报关于垄断这块的情况?
姚劲波:反垄断的问题,58跟赶集虽然是分类信息市场第一、第二的玩家,但是生活服务领域,我们两家还并不属于特别大的企业。所以,看你怎么看这个维度,到底是不是占一个统治性的地位,因为每个领域都有对手,房产有搜房,招聘有前程无忧,车里也有,每个领域58跟赶集还是属于成长期的公司。另外,我们既然做这个交易,我们肯定跟政府部门,跟相关部门做一个沟通,我们也会设计很好的交易架构。
提问:向您(姚劲波)确认一个问题,在域名网上您买到两个网站,一个58赶集.com,还有一个赶集网.com,是有这件事儿?
姚劲波:六年前我就预测到今天这个结果了,为了不浪费我这个域名,我就追了杨浩涌一年,终于办成了。
团队融合:新业务来促进新团队
问:未来如何避免左右互搏,原有传统的如招聘、房产这些业务怎么办?新业务上如何做区隔,58会注重哪些,赶集注重哪些?团队怎么整合?全部合并还是部分合并,还是全部不合并?
杨浩涌:初步达成的协议是这样,市场和销售量端先做调整。首先统一价格,对外采购避免恶意竞争的情况。第二,销售时把销售端销售产品的价格也做统一和规范。这是两个明显做完以后就可以带来非常好的协同效应的,这块我们是非常非常期待的。
在创新业务领域,两家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已经开始有一些差异化,比如他们的房产有很多很多想法,在我们整个合并过程中,我跟老姚聊的最多的是这些方面。整个分类信息领域大家也看到大到O2O还有很多很多的机会,在两家避免在市场上消耗战的同时,其实我们都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和人员去投入到这些更大的机会里。
姚劲波:事实上目前新业务还好,我们两家做的新业务每家都有五六七八个新业务,可能就有一项是重叠的,就把这一项做一个整合就好了,其他的各自往前走。如果58跟赶集的主营业务第一有利润,不再打消耗战,能够有利润的话会更好的支撑这个新业务的发展,而且我们两个创始人可能都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新业务,过去始终不敢全力以赴做新业务,因为始终要防着赶集,杨浩涌也防着我,我们两个都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新业务的发展中。
管理决策权和分工:“不方便讲”
问:杨得总统和姚总共同向董事会汇报,未来业务层面有冲突的话,谁有决策权?是董事会吗?58这次四十多是最大的股东吗?谁有投票权?
姚劲波:有些不方便讲,我把能讲的讲一下,58进赶集四十多只是第一步,应该会有进一步的安排,我们希望将来58跟赶集是一个整体。另外,即使到现在58也是最大的一个股东,我们目标是把它整合到一起来。
杨浩涌:双方共识都是怎么把这事儿做得更大,我跟老姚因为负责的更多是很多新的业务,我关注更多的是新业务,老业务我感觉反而比较简单,在市场上,在销售上做相对的,协同效应很明显就能出来,创新业务上我们已经有各自的一些专注点了,在这些专注点上我们一起商量,我们都能拿到对方的流量,产生共赢。合作层面上我们俩一起向新的董事会汇报。
问:姚总刚才讲接下来会进一步追加投资,两位作为联席CEO,具体工作上怎么分工?这种联席CEO的安排过去没有一些很好的案例。第二根据一些公告的信息,可以知道赶集在这轮交易的估值是30亿美金,我想知道这个价格最终怎么确定,杨总怎么看?
姚劲波:我们合并以后是一个很大的公司,100亿美金,可能用户、收入量,复杂度都很高,所以,我认为两个人来管是需要的,你要突然让我接可能我也接不住,杨浩涌在这块有丰富的经验,他肯定跟我一样是中国最热爱这个行业,最理解这个行业,也是打仗打出来的人。所以,我并不觉得我跟杨浩涌配合会有任何的问题,过去几年我们虽然打仗,虽然我们竞争,但实际上我们没做出过什么出格的事情,这是为什么两家还能谈的原因,竞争归竞争,但是人品,至少没有伤了和气,这是没有问题的。
(回答你)第二个问题,你们算的这个估值是不准的,我们两家基本上扣除58的现金、对外投资以后,核心的这部分基本上是一个对等的合并,是我们充分尊重了赶集过去的成绩,我们甚至也愿意付一部分溢价,能够让竞争减缓下来,我相信赶集的股东愿意做这个交易也是有很多的考虑在里面。
提问:双方并购是什么时候开始谈的,谈了多久达成共识的,谁先有这个想法的?您说资本比我们更着急推动这个事情,为什么?第二个(问题)问杨总,58用3400万普通股和4.12亿美元认购赶集43.2的股份,赶集有哪些机构股东退出了?
姚劲波:如果说合并的话,我们在追求赶集,58更愿意做一些。所以,我也特别感激杨浩涌选择了这样一种交易方案。
杨浩涌:那个比例刚才姚总已经说过了,合并完以后,可能所有的股东都会变成一个大的股东。我们所有人在赶集、58(的)新公司里。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想问杨总,赶集去年8月份拿到一笔两亿美元的融资,当时您说希望在今年6月份起动上市,您什么时候放弃上市这个计划,转而接受58合并的要求的?第二个问题是,赶集拿到58的股份,您自己在交易中让出了多少的股份呢?您自己有售出一些股票吗?
杨浩涌:实际上就是一个双方的换股。
姚劲波:部分投资人有退出。在一起比IPO是一个好选择,大家在股价上已经看到这个体现了,我们两家单独去做,加起来的数值肯定没有在一起高。从IPO的角度来说,我一直觉得IPO的槛早就过了,我们在私募市场拿的融资已经超过很多上市公司的估值了,现在更让我期待的是我们两家一起孵化的创新业务去IPO,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更兴奋的一个事情。
谈竞争:姚劲波“浩涌不用算计我了,我也不用算计他了”
提问:这次增发价格其实没有进行公布,如果现在只是持有四十几的股权,未来要形成新的公司肯定要继续分发,未来的增发价格跟现在的增发价格是否一致?这次合并只是实现了一些机构投资人的退出,赶集的机构投资人退出,如果要更多的发展,投资人还是希望新的公司能够带来一些业务的1+1&2的效果,给投资人更多的回报,下一步的合并过程中哪个业务是最先整合,并且最显见到效果,让投资人看到投资的效果,可以继续持有?
杨浩涌:我们这次整个谈判有一个点打得非常厉害,我们这边所有的股东都说因为机构投资者有一部分是现金,能不能多要一些股份,少要一些现金,吵了五六天。希望让大家看见第一我们在市场上没有恶意竞争,能省不少钱。第二,我们在销售上价格统一。
杨浩涌:我们打了十年,打得太厉害了,双方因为打得太厉害,超过90%的精力都在这个竞争上,反而会说我们在很多新的业务上蛮头疼的,看着非常好做,好的人调不过去,到底把谁调过去?这边还在打仗,这边要开一个新的战场,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通过这次合并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解决。
姚劲波:没错,过去十年因为竞争在,而且两家都是领先的公司,都是第一、第二名的公司,过去在我脑海里每天睡觉醒来就想着赶集网可能占用我的带宽超过我老婆,终于可以放下了,不知道杨浩涌会不会是这种心态。浩涌不用算计我了,我也不用算计他了,我们都把精力投到新业务上是必然的。
提问:刚才二位提到底下的业务,房产、汽车服务市场,很多我们之前的收入在业内前几的公司,未来有没有可能这些业务会有分拆上市的可能?比如房产,比如招聘,有没有分拆独立上市的可能?
姚劲波:目前没有这样的计划。58、赶集作为平台型公司,很难跟那些业务切分干净,但是我们可能会单独向创新业务的团队发一些期权,保证一种可能性,如果一些创新的业务做的很大,这种可能性也不能说没有,但是至少目前没有这样的计划。
提问:刚才提到很多垂直方面的方向,房产,包括58到家,包括好车,除了这些,更多的垂直领域会不会未来有一些布局?
姚劲波: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管是我还是赶集都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过去因为竞争战,管理层的精力不敢放到新业务(上)。合并以后,不管是钱还是人,还是管理层的精力都可以往新业务放,我们会把握更多的机会,这是毫无疑问的。
杨浩涌:创新业务我们有更多的钱和精力,这是发自内心的想法,终于有钱可以搞一些东西了,我们的蓝领招聘和O2O也不用偷偷摸摸了,这么好的一个东西被对手发现了超过来怎么办?他们做到家肯定最紧张的就是我们也复制一个跟他们对打,我们做好车的时候一定要快,尽快跑到第一名,防止竞争对手,现在这些问题都没有了,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每家公司都有他们不一样的地方,竞争过于白热的行业,我们感觉在未来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结果,对投资人还是创始人来说。
提问:具体的您更看好的领域?
姚劲波:比如58金融,赶集也准备做蓝领招聘的O2O。
提问:杨总未来会转到A股创业板上市吗?
杨浩涌:要转就一起转,没有什么,不是我转他不转。
姚劲波:我们不排除将来一些创新的业务把它做成国内架构,但是58、赶集已经是一个整体,将来会是一个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要不就是全部退回来,变成国内上市最大的一个公司。58、赶集合并以后的市值按照今天的股价算可能到百亿美金左右,已经是中国互联网在美国上市公司里的前五,前面只有BAT加京东。所以,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也觉得美国人蛮喜欢我们这个故事的,目前并没有从国外退回来的打算。
问:你们之前是竞争关系,现在是合作伙伴关系了,但是在分类信息领域以后你们是绝对的老大了,以后你们两个人会不会就没有以前的那种紧迫感了?如果说你们两人之间产生了分歧的话,会是谁听谁的?
姚劲波:没有外部竞争,我们内部还是可以竞争的,组跟组之间,品牌跟品牌之间,分公司跟分公司之间。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会是一个什么问题,至少我不觉得我会松懈。
杨浩涌:应该是这样,业务上不会松懈下来,但是我对老姚肯定会松懈下来。
提问:最大的变数是什么?
姚劲波:最大的变数是人性。
杨浩涌:因为一个交易达成要满足每一方的利益,交易方比较多的时候,就要做很多的协调。
提问:以后会有机会合并吗?
姚劲波:目前我们看不到这样的必要性,我们还是服务好他们。
提问:您去年说过赶集不管是用户还是业务都是58的子集,您说对于您来说没有意义,为何您今天又会做出这个决定?
杨浩涌:他那是气话。
姚劲波:我后来改变主意了,世界在变,确实是这样。
58同城姚劲波:为了不浪费买的域名,追了杨浩涌一年,终到手……
连线(Wired)注意到,曹天鹏今天在商业价值上发表文章指出:事实上,姚劲波一直想把赶集网打倒。但是,杨浩涌就像个小强一样,打也打不死,环绕了他十年,非常不容易,有的时候眼看要死了到最后又没死,挺难受……
一年前,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还隔空喊话,不想收购像赶集网这样一家没有意义的公司。但是,双方从本周二(14日)起却开始传出要合并的传闻,直到4月17日终于变为现实,十年的冤家对手握手言和了。
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在随后紧急召开的媒体见面上,揭穿姚劲波口中说的不会收购赶集网是气话,姚劲波笑着回应说,世界变化快,他要改变主意了。双方因为谈合并,连续几天都没有睡觉,涉及国内外法律、投资人,直到今天中午双方都没有确定这个会议能不能开。好在双方背后的投资者,比他们双方创始人更着急敲定这件事。
“我觉得这种合并如果不是在资本层面,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往往作为创始人,他对自己的baby都有更多的感情,不管是我也好,杨浩涌也好,都是一样的,最终我们还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走到一起,两边投资人也对我们两个进行了一些额外的促进,愿意让我们来谈,发一些期权这种操作。”
“六年前我就预测到今天这个结果,为了不浪费我这个域名,我就追了杨浩涌一年,终于办成了。”
之所以冤家对手确定要走到一起,杨浩涌坦言“如果只是分类信息我可能会再打十年,就打呗,这没什么,但考虑到过去一年市场变化非常大,我们在蓝领上只是挣广告费,很多新的业务我们可能都不敢想,市场的变化导致我们发现外面有很多更有意思的事情值得去做,双方共同的对手更多,一致对外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个变化也可以在58同城CSO、58到家CEO陈小华近期的一个演讲里找到答案,“之所以进入O2O,首要原因就是看到了威胁。这威胁不是来自打了十来年仗的老对手们,而是来自从边缘品类挤进来的创业者们”。
回忆过往,杨浩涌觉得双方打了十年,打得太厉害了。因为打得太厉害,超过90%的精力都在这个竞争上,反而在很多新业务上放不开手脚。
用姚劲波的话说,不管是58同城还是赶集网,都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过去因为竞争,一是,管理层的精力不敢放到新的业务;第二,资金也受限,因为两家打,市场是烧钱的,利润出不来,也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到新的业务去;第三,他更多倾向于在打仗里,把好的人才留到老业务里,不敢把人才放到新业务里。
事实上,姚劲波一直想把赶集网打倒。但是,杨浩涌就像个小强一样,打也打不死,环绕了他十年,非常不容易,有的时候眼看要死了到最后又没死,挺难受。
有媒体之前曾推测,姚劲波并购赶集网并购之野心藏了近7年。在域名交易网站上查证,姚劲波早已买下了和的域名,所有权均归58同城所有,而注册时间则分别是日和日。姚劲波在发布会现场向钛媒体确认了这件事。
“六年前我就预测到今天这个结果,为了不浪费我这个域名,我就追了杨浩涌一年,终于办成了。”
“58同城IPO回来之后,我就去找杨浩涌,但杨不想见面约谈,半年后再次去找得到一样的结果。直到这一次杨浩涌才肯见面,虽然谈得很曲折很艰难,但还是走到了一起。”
合并以后,双方在创新业务有更多的钱和精力,一致对外。
现在合并以后,有很多更有意思的事情要做,一致对外是个更好的事。不管是钱、还是人,以及管理层的精力,都可以转移到新业务方面,可以把握更多的机会,这是毫无疑问的。
杨浩涌的看法也一致。他认为,创新业务有更多的钱和精力,这是发自内心的想法,终于有钱可以搞一些东西了,蓝领招聘和O2O也不用偷偷摸摸了。放到以前,肯定会想这么好的一个东西被对手发现了、超过来怎么办?
“同样,58同城做生活服务“58到家”肯定最紧张,也怕我们复制一个跟他们对打……我们做‘好车’也一样,心想着自己一定要快,尽快跑到第一名,防止竞争对手……现在合并以后,这些问题都没有了,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
在杨浩涌看来,毫无疑问,在一起比IPO是一个好选择。在股价上已经看到这个体现了,两家单独去做,加起来的数值肯定没有在一起高。
“从IPO的角度来说,我一直觉得IPO的槛早就过了,我们在私募市场拿的融资已经超过很多上市公司的估值了,现在更让我期待的是我们两家一起孵化创新的业务去IPO,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更让我们兴奋的一个事情。”
姚劲波提出另外一种可能,“如果一些创新的业务做的很大,可能会单独的向创新业务的团队发一些期权,这种可能性也不能说没有。”
截至目前,58同城公开的新的业务有58金融、生活服务O2O方面的58到家、房产领域收购了安居客;赶集网有二手车、刚刚跟房多多合作的房地产项目。看上去,除了老业务,新业务重合部分也不少,双方如何应对呢?
姚劲波对这个看法持反对意见,在他的认识里,绝大部分是不重叠的,所以,整合起来是比较容易的,而且所有新业务都不再是基于58或者基于赶集在做,而是基于双方都在做。比如,赶集好车跟58二手车打通,这种情况下成功概率就会大幅提高;58到家也是一样的道理。
双方都坦言,除了公开的这些项目以外,都彼此藏了好多新业务不敢让对方知道,未来都将会考虑做大或整合。
“合并后,两家公司所有业务(包括投资的业务)都会成为一家统一的公司。两个人来管是需要的,一个人来接我也接不住,我不认为我和杨浩涌的合作会有问题。”姚劲波透露,目前新的公司分工还没有具体谈,58由他管,赶集由杨浩涌来管,但集团上面也会有一个架构来统一管理。
杨浩涌回应姚劲波称,“老姚会在到家上会花更多精力,我也会在新业务上投入精力,不存在磨合的问题。未来赶集和58会把各自的精力投入到合适的新业务上,譬如58的58到家,赶集的二手车业务,避免了此前二者对恶性竞争的担忧。”
事到如今,姚劲波也终于舒了一口气,开玩笑说“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以前每天睁开眼都要琢磨赶集网又要搞什么名堂,想杨浩涌比想老婆都多”。
合并以后的58同城和赶集网,按照今天的股价算可能达到百亿美金左右,已经是中国互联网在美国上市公司的第五,前面是BAT三巨头加京东。
我们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电子商务!
250万?1800万?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膨胀,它的界限正在模糊。
据界面报道:在电子商务技术和运营模式逐渐成熟的情况下,中国电子商务尤其是网络零售领域不断壮大规模吸纳人才就业。根据京东提供的数据,截至日,其员工数量为68109人。阿里巴巴集团公开数据则显示,截至日,其在全球拥有员工人数超过26845名。同时还有美妆网、敦煌网、悟空网等等新兴网购平台层出不穷。
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下称报告)中显示,截至2014年12月,超过250万人直接参与电子商务工作。然而相对相对现实这一数字却仍显单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告诉记者,若将间接带动就业计算在内,中国电子商务参与人数将超过1800万。
截至日,京东第三方平台共驻有约6万个商家。天猫商城也有约5万家商户。网络原创品牌韩都衣舍设有270个产品制作组,每组三人包括一个选款设计师、一个页面制作、一个订单的运营维护。仅韩都衣舍一家商户就拥有超过2300名员工。
张周平还解释,报告的数据统计过程中,将电商自有物流人员划归直接参与范围,而第三方独立物流公司则为间接参与电子商务群体。京东商城也表示公司人员统计没有将物流经营人员排除在外。电子商务区分界限正在淡化。
苏宁云商集团对线下实体店与网上商城苏宁易购使用同一套职能部门管理。其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难以用电子商务概念划分人员归属。实体店销售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端为消费者推销产品。自建物流现有人员约3万人,今年内还将实现社会化开放,一方面整合社会小型物流公司为其提供信息接口,另一方面向上游供应商开放,对外揽件。线上线下、自营他营的界限将更加模糊。
互联网是传统零售机构的工具,是种经营、服务手段。电商的发展逐渐从“轻”到“重”,亚马逊涉足旅游业接受酒店入驻,Net-A-Porter推出纸质杂志Porter,阿里牵头菜鸟网络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网。你可能就置身于庞大的电商外延中,或者下载一个APP摇身一变你也能成为一位电商卖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论电商创始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