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二期筛查高风险试药有没有风险?

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日,一男子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接受新药试验。 (CFP/图)
新药临床试验,事涉千万人生命安全。一起临床数据造假事件,揭开了中国新药临床试验令人不安的幕后操作。
相较6年前的试药乱象,国家食药总局的监管虽然持续加强,但尚待完善的新药临床试验机构审批制和不透明的追惩机制,仍让试药环节充满风险。
中国的医药信誉再度受到考验,这一次发生在临床试药环节。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13年6月份公布的信息,一款由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联合研发的新药阿哌沙班,审查过程将被延时三个月,因为中国一位临床研究中心管理人员和另一位监察员&更改了原始记录,掩盖了违反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据&。这最终导致FDA调查人员对中国36个研究中心里24个数据提出质疑。
根据媒体报道,2012年1月,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告知FDA,他们在中国临床研究的数据可能存在造假,并提交了研究结果更为详细的信息。一个月后,FDA要求他们提交更多的信息,包括在1200个研究中心以及在中国临床研究数据监管中更多的信息。随后,FDA决定延迟审批。
&消息出来,对中国临床试药行业信誉的打击是巨大的。&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网负责人汪金海对南方周末记者称。
实际上,这个行业最严重的一起信誉危机发生在200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等一批药监官员被抓,郑筱萸因受贿罪被判死刑。他任职期间审批的亮菌甲素注射液、欣弗注射液,曾导致十人死亡,多名病人出现肾功能衰竭。
此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审批的新药数量显著下降,从2004年受理了惊人的10009种新药申请(当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仅受理了148种),下降到2012年的6919种。
但阿哌沙班事件的发生令人疑惑,中国新药临床试验的监管机制究竟发生了多少改变,这起临床数据造假案仅仅是个孤立事件,还是普遍现象?
新药审批的秘密
&那时一年能批一万多种新药,基本上递交上去就能批。很多都是纸上文件,可以做出来的。&
规范严谨、数据可靠的临床试验,是药品上市前关键的一道安全屏障。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药品制造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并无临床试药概念。直到1980年代初期,随着临床药理学等学术概念在国内的发展,临床试验理念才被国内认可,而质量规范则在1999年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才逐步建立。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副会长卓永清1997年就代表台湾公司在中国进行新药的临床试验,当时中国的法规还没有对临床试验有质量规范的要求。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最早都是我们来告诉国内的专家,这个临床试验的计划要怎么做,要注意什么。&
1999年,试行版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建立,被看做中国临床试验规范管理元年,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对该规范进行了修订,沿用至今,也是中国目前针对临床试验领域唯一的一个质量规范。
就在临床试验规范颁布的同时,中国的药品生产行业也在经历巨大变革。1998年药监局成立后,为解决中国缺医少药的局面,开始大力鼓励药企发展。
科贝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增江回忆,1999年,国家政策鼓励建新药厂,因此催生了中国的新药审批和临床试验需求。科贝源是一家本土的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
一批这样的为新药研发提供服务的公司由此出现,这也是这个行业的第一轮创业高潮。在此之前,中国的药品研发能力基本掌握在各大高校和国营研究院所,国家队的新药研发&数量少,速度慢,和国外的差距很大,即便是仿制国外已经上市的药,难度也很大&。
然而,郑筱萸时代的&激进&方案,并未使中国医药产业的研发能力有根本改善,临床试验也只是&走过场&。
&当时一年能批一万多种新药,基本上递交上去就能批。很多都是纸上文件,可以做出来的。&据程增江介绍,2005年左右,做一个注册文件,服务价格在10万元以内,通常5万元就搞定了。现在同样的品种,成本要放大好多倍,需要50万到500万元。
&CRO的原罪其实就是那个阶段。&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网负责人汪金海说。
在郑筱萸腐败案爆发、药监局进行调整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7年出台了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很多行业内人士都明显感到&审批越来越严了&。
&与2005年之前的审批高峰相比,目前临床试验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程增江称,申报上去被批复的成功率也大大降低。
不过,虽然受理申报新药的数量减少了,但新药临床试验环节的问题却没有消失。
国家药监局每年审批的新药数量显著下降,从2004年受理了惊人的10009种新药申请,下降到2012年的6919种。 (CFP/图)
400家&有资格&的机构
一个治疗感冒的化学三类药,临床试验的时间大概需要一年,费用在200万到300万元,而一个抗肿瘤的三类药物,则要耗时至少三年,费用在800万到1000万元人民币。如果是一类抗肿瘤药,临床试验要8年左右,耗资在6000万元左右。
与欧美国家的通行做法不同,中国对临床试验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只有通过药监部门审批的临床机构,才可以参与临床试验。目前已通过审批的机构近400家,多为各地的三甲医院。而在美国,任何一个有行医执照的医生都可以做临床试验。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宾认为,机构认证是一个应该渐渐取消而不是加强的趋势。要想对机构形成约束和竞争压力,只有在临床试验的机构认证上更开放,甚至取消机构认证,&事实上,现在的机构认证就成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泰格医药是中国本土唯一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CRO公司。
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网负责人汪金海认为,正是对临床机构的数量管控,造成医院的绝对强势和一些试验不规范的产生。
&中国的医疗资源本身很紧张,被认证通过的临床试验机构本身又是有实力的名牌大医院,很难抽出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参与临床试验。而一些执行临床试验的医生,也基本都是资深的医生,最忙的一群人,这些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临床试验的质量。&汪金海说。
在一个获得审批的医院里,临床试验机构往往有着浓厚的传统医院行政体制色彩。它们多脱胎于药剂科或者科研处,主任多由副院长或科研处长、药剂科科长兼职(少数是全职)。
华西医院GCP中心主任梁茂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所在的华西医院,近三年来平均每年在做的注册临床试验项目都在140项左右,北京一些大牌医院的项目数量可能更高。
按照国际经验,药企或CRO公司往往会派出监察员(CRA),对临床试验机构进行监督。但在中国,临床试药机制设计中用来制衡的监察员有时很难发挥作用,一方面因为他们本身水平有限,操作并不规范,另外则是因为医院的强势&&在临床试药人集中的临床试药网论坛里,最常被抱怨的便是这一点,在医生忙的时候,一些监察员甚至还得帮忙干活。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副会长卓永清自己也干过监察员,他认为监察员要扮演两个角色,一方面哄着医生,赶快把病历收上来,一方面要当警察,看你是不是完全按临床试验计划书在做。但现在医生比较强势,就不敢得罪医生。
卓永清透露,在一些临床试验机构,某些学科领域大腕,把临床试验的项目接下来,基本都会让下面的年轻医生来管,然后一两个星期团队碰一次头。但有时候医生太忙,碰头会开得不是特别频繁,试验的质量就可能会有问题,这就是后来为什么药监局要求一个专家不能管太多临床试验的原因。
在新药临床试验的利益链上,药品企业掏出的大笔临床试验费用,四分之一会支付给CRO,剩下四分之三则要支付给医院。
支付给医院的费用,除了医院收取的部分,下到具体科室后科室会扣掉一部分(主任也会留下一定比例),剩下的便是支付给研究者的费用、受试者的检查费以及部分受试者的补偿费。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治疗感冒的化学三类药,临床试验的时间大概需要一年,费用在200万到300万元,而一个抗肿瘤的三类药物,则要耗时至少三年,费用在800万到1000万元人民币。如果是一类抗肿瘤药,临床试验要8年左右,耗资在6000万元左右。
为了节省成本,在临床试验中极为重要的数据,在中国往往被忽略。据汪金海透露,这从费用比例就能看出来&&在国外,数据统计就需要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而中国医院的数据统计只需要花几万元。
&我甚至见过一些合同文本上就直接写着保证临床试验一定通过。&汪金海说,&临床试验本身就是验证性的,怎么可能保证一定通过呢?&
除去医院这个环节,在临床试验结束后的阶段,也存在造假的可能。监察员收集核准数据后,会交给数据处理机构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提交给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审评的数据资料和报告。
&从试验机构收集到数据交还给药企后,确实有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审评通过的目的,联合统计单位修改数据,有些企业胆大到把试验组和研究组的数据直接掉个个。&汪金海说。
他表示,对于医院机构的造假行为,还至少有法律规定、监督办法,而对于后期数据造假的问题,监管几乎是空白。
审查和追惩
从国内公开信息来看,很少有因临床试验阶段数据造假而被公开处理的药企、医院机构或CRO公司名单和信息。中国没有设立黑名单制度,临床试验项目和数据正在尝试部分公开。
如果临床数据造假,到了国家食药总局的审查阶段,是否能堵住呢?
一个药品,经过两到三年、耗资百万到千万的临床试验,获取临床数据后,最终要经过国家食药总局药品评审中心的过审,方能最终上市。所有新药上市前审评的权力都在药品评审中心。
可做对比的数据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人员有数千人之多,而中国的国家食药总局药品评审中心仅有120人,80个专家,涉及数据审核的数据部只有3个人。即使在新药审批申请大幅下降的2012年,他们也还需要面对6919个新药申请。
一方面是审批机构很可能审不过来,另一方面,则是造假并不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尽管针对数据造假,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申请药品会被&枪毙&,相关机构被处理。但从国内公开信息来看,几乎查不到因临床试验阶段数据造假而被公开处理的药企、医院机构或CRO公司名单和信息。
华西医院GCP中心主任梁茂植对南方周末记者称,此前发生过一些机构在真实性上出现问题,食药总局要求其整改,暂停临床试验资格的案例。&这些处理结果食药总局内部有个把握尺度。没有像国外那样实行黑名单,直接公布到网上。&
据他所知,食药总局内部也在讨论,是否实行黑名单制度。
信息公开其实是监督利器。美国专门设立了临床试验登记备案系统(clinicaltrials.gov),公开临床试验项目基本资料供公众查询。中国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走,药品评审中心已尝试在其网站公布部分临床试验项目的基本数据,不过目前并非全部。
&想了解临床试验项目的信息是很困难的。&汪金海称,信息的公开往往以保护企业技术机密为由就不做了,事实上FDA公布的也是回溯性信息,不会涉及技术机密的问题。
更为奇怪的是,过去几年,在出现药品质量问题的案件中,几乎都未涉及对相关药监人员、医院、新药研发外包机构的处罚。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江苏延申和河北福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7个批次人用狂犬病疫苗存在质量问题。该案最终由司法机关提起公诉,但是否有临床试验的相关人员受到处罚未见公开报道。
2010年,安徽人李立力在服用诺华抗乙肝病毒药物替比夫定(商品名&素比伏&)1年时间后,因横纹肌溶解导致多脏器衰竭死亡。对于该药物临床试验及审批中的责任,则没有定论,患者只能自己采取司法途径诉讼。
2012年,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在对罗氏医药公司总部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罗氏未能有效评估超过80000份(含死亡病例)不良反应报告&,其中包括15161人的死亡病例报告。涉嫌的8种药物有5种在中国已经上市(分别是赫赛汀、美罗华、安维汀、特罗凯和派罗欣),以抗癌药为主。而对临床试验和药监审批相关人员的责任认定和处罚,在中国悄无声息,未见公开信息。
药品质量事故常常由多种原因造成,有临床试验环节的问题,也有生产环节的问题。但这些案件的发生是否与临床试验有关?在公开报道和国家食药总局的官方网站上,从未公布过调查结果。
上一页1下一页
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玉洁 王双红
对于新药审批,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是公开可查的。一些有...
每年中国有数十万人在做着新药临床试验。尽管对试药者健康的考虑早被奉为人体医学研究的伦理准则...
专家建议,卫生部医学伦理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应该设立其专门网站,及时公布哪些...
国际医药巨头们研制一项新药的全周期成本需要10—15年,花费10亿美元左右——这相当于中国...
医药企业、地方政府、公立医院正共同掀起新一轮“药房托管”浪潮。药房托管并非新事物,自200...
借助生物制药的技术革命,中国或将打破没有创新药的魔咒。大批的海外华人制药精英正回到中国创业...东西德合谋用病人秘密试药-青年参考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 往期回顾 & &&&
数千不知情患者沦为“小白鼠”
东西德合谋用病人秘密试药
本报记者 高珮莙
&&&&上世纪80年代,东柏林的一家医院。
&&&&这些保存至今的胶囊成为发掘真相的突破口
&&&&柏林墙倒塌前几年,对利润的追逐和对医疗资源的渴求,让西德制药企业和东德政府一拍即合,以东德患者为试药对象的危险“剧本”,跨越政治藩篱秘密展开。
&&&&在苏东剧变前的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群东德病人曾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政府“卖”给西德制药企业,成为后者药物试验的对象,为的是帮助窘困的东德当局换取医疗物资和经济援助。被隐瞒二十余年后,德国ARD电视台一部名为《试验与死亡》的纪录片,令这桩隐藏在冷战“铁幕”后的秘密交易得以重见天日,也让众多受害者亲属如梦方醒。
&&&&“心脏病特效药”竟是安慰剂
&&&&1989年5月,格拉德·奥莱勒心脏病发作,住进了东德德累斯顿市的一家医院。医生给他开了一种不知名的药,对其疗效大加吹捧,还特别强调“你只能从我这儿拿到它”。&
&&&&然而,入院3周后,奥莱勒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这个原本生龙活虎的汉子变得奄奄一息。医院见状,要求他停止服药,并归还剩余的所有药品。这些不寻常的举动,让奥莱勒怀疑那种红白相间的小胶囊有什么不对劲,遂决定将剩下的药私藏起来。&&
&&&&一年后,奥莱勒撒手人寰。弥留之际,他将药盒交给妻子安妮丝:“好好保管,有朝一日你可能会用到它们。”
&&&&此后多年,神秘的胶囊完好地保存在安妮丝手中,其中的谜团始终没有解开。直到听说新闻界正在调查东德当年的药物试验,她才猛然意识到,丈夫的死背后可能有玄机。
&&&&她立刻打电话给MDR广播电台,并在后者帮助下,将胶囊送到莱比锡大学的医药实验室进行分析。结果是:当中不含任何有效成分,所谓“特效药”其实是安慰剂。
&&&&通过印在药片包装盒上的数字“顺藤摸瓜”,安妮丝几经周折,查到了东德卫生部门当年的一份档案。她发现,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丈夫并没有在医院得到适当的治疗,而是参与了雷米普利(一种治疗心脏病的新药)的临床试验,并在毫不知情的前提下,成为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中的一员,以衡量他的症状与实际服用雷米普利的患者有何差异。
&&&&休伯特·布鲁斯穆勒也有着类似的经历。这位如今靠伤残抚恤金过活的电工,年轻时曾是位志存高远的职业运动员。30岁那年,布鲁斯穆勒心脏病突发,被送进了马格德堡的洛斯陶地区医院——一所在当时的东德极其少见的、拥有专业医疗设备的医院。在那里,医生给他试用了尚未上市的降压药“镙普利”。他并不知道,药物的提供者是一家在西德注册的企业。
&&&&住院期间,同屋的一位病友病情突然恶化,布鲁斯穆勒“再没看见他”。事实上,他们都在17名参与试验的病人之列,其中6人死亡后,医院终于决定停止这项致命的试验。
&&&&东西德秘密酝酿见不得光的“危险同盟”
&&&&在常识中,药品治病救人;但如果准备不周,服药便如同饮鸩止渴,将生命吞噬。
&&&&在二战后的欧洲,因药物中毒或滥用引发的惨剧曾一再上演。1957年,总部位于西德亚琛的格兰泰公司研制出一种非处方镇静剂——萨利多胺。在未将该药物在动物身上进行充分试验的情况下,格兰泰便将其投放市场,主要用于防止孕妇在妊娠期间呕吐。
&&&&直到1961年,随着用药范围扩大,人们才发现,萨利多胺具有慢性副作用:倘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服用这种镇静剂,即便严格遵循遗嘱,生下的婴儿仍会发生畸形。
&&&&到上世纪70年代,这个制造了“有史以来最大药物事故”的始作俑者被彻底禁用。可是,随着5000多名出生在50年代末的婴儿长大成人,他们与生俱来的生理缺陷愈发明显。
&&&&作为对这一恶性事件的回应,西德政府于1978年出台了一部新的药物法律,大幅收紧对新药的市场审批手续,同时规定病人对药物临床试验的风险拥有知情权。
&&&&新法律对市场审批的要求,让西德的制药厂商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一方面,它强制要求制药企业寻找大批病人,完成足够广泛的临床试验,以确保新药尽可能安全;另一方面,参加试验的医生和病人必须完全出于自愿,对整个试验过程拥有知情权。
&&&&对西德制药企业来说,在短期内同时满足这双重要求,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此同时,在“铁幕”彼端,东德则深陷医疗卫生系统瘫痪和药物短缺的困境。
&&&&“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有20%的必需药品,药店无法提供,”德国马丁堡大学的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指出,“当然,这一情况也波及医院。”
&&&&&&&根据东德国家安全局“斯塔西”的档案,到70年代后期,该国医护人员对卫生系统的抱怨已“不容忽视”。时任东德卫生部部长路德维希·梅克林格发出的紧急信件,直接送到了最高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手中,信中警告称,越来越多的医生正考虑离开这个国家。
&&&&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领域,两个德国一直势同水火。然而,当互补的需求在彼此间产生,一个见不得光的“危险同盟”,随之跨越了政治藩篱,迅速酝酿成形。
&&&&东德成为药物临床试验的“自由狩猎场”
&&&&来自东德方面的资料显示,1983年春,昂纳克与负责医疗卫生的中央委员会成员举行秘密会谈。一桩将本国患者作为筹码的交易,在此过程中初露雏形。
&&&&与东德政府订立“合约”的多家西德制药企业,则为规避监管专门成立了一家用来处理“出口问题”的公司。经过持续数月的“艰苦谈判”,交易的细节一步步清晰起来。
&&&&就在当年晚些时候,20种未经审核的药物,被东德政府秘密送入精挑细选的医院中,开始在丝毫没有察觉的病人身上进行临床试验;每项试验成功后,东德方面都会获得西德制药企业“一次性支付”的补偿。交易换回的金钱,一部分被东德政府用于改善公共医疗条件、补充医疗物资,还有一部分被用于购置药物试验所需的特种设备。
&&&&来自东德卫生部的文件表明,此后几年间,这桩被相关负责部门冠以“无形出口”之名的“跨国合作”运转良好,到1988年,试验药品的数量已增至165种。
&&&&由于许多文件在东德政权解体时散佚,每项药物试验具体“收费”多少,现已不得而知。仅就目前查明的部分而言,以多位病人丧生或未能痊愈为代价,东德政府至少赚取了86万马克“硬通货”。到底有多少患者被牵涉其中无从考证,但总名额应当不低于四位数。
&&&&从西德换来的药品和金钱,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东德疲弱的经济和瘫痪的医疗系统。对西德制药企业而言,东德则不啻于药物临床试验的“自由狩猎场”,为其节省了大量资金和时间。惟有那些在懵懂中被出卖而成为“小白鼠”的东德病人,是这场所谓“双赢”交易中的“不可靠因素”。
&&&&1989年,柏林墙倒塌,这桩持续6年的“生意”才算画上了句号。
&&&&时隔20载,调查仍举步维艰
&&&&被事件参与方心照不宣地掩盖了20余年后,在当年药物试验的受害者与德国媒体的共同努力下,这些令人闻之色变的往事,终于重新浮出水面。
&&&&为了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ARD电视台记者斯蒂芬·霍格和卡斯滕·奥皮茨花了足足两年时间,走访参与试验的病人及其家属、医药专家、西德制药公司的前任管理者,还多次走访医院、制药公司,申请查阅政府档案……即便如此,调查依然举步维艰。
&&&&由于对药物试验未曾察觉,幸存至今的病人无法提供更多清晰的线索;而在已知的档案中,当事人签署的大批相关书面文件亦踪影难觅。
&&&&无论是在德国制药工业协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中,记者都无法找到哪怕一个了解“跨国试验”细节的责任人。霍格和奥皮茨联系上了一些当年组织实施药物试验的制药厂员工和医务工作者,可是,无论他们来自东德还是西德,都拒绝在纪录片中抛头露面。
&&&&更大的障碍在于,当年主导试验的“赫斯特”公司,如今已是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的资产。后者不情愿地允许霍格和奥皮茨查阅其内部文件,但有价值的细节寥寥。
&&&&“只有一位东德医生愿意谈谈他的部分工作。相比之下,大多数受访者更愿意回忆他们当时‘无政治限制、无经济压力’的医疗服务。”现实令奥皮茨感到十分无奈。
&&&&而在摄像机镜头以外的黑暗中,还隐藏着更多的真相有待他们去发掘。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试药员危险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试药员危险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在网上咨询了一下 ` `说沈阳省医院需要试药员 ``不知道那安全吗`
`我没有做过``我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
能帮帮我吗` `
当然有一定的危险性啦。正规药品正式进入临床必须经过3期临床试验,最后一期就是在健康人群中试验
药品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因为这种药品还没有通过药监局批准进行生产,到底如何通过呢?那就要证明药品的安全性与疗效性,而您就是检验员。。 说白了和小白鼠差不多。。望LZ三思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在其他国家“试药”可以换得多少风险报酬
中国式“试药”之痛上了中国雅虎的头版。./shiyaoren.html
最近中国雅虎不断抛出尖锐的批判性文章,让人叹服其作为媒体尚未泯灭的一丝良知,期待能给其他只会删贴,歌颂,跳广告的同行一点启示。
“试药”这一话题引起人们关注是最近的事。先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116名眼科患者注射"阿伐斯汀"后61人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事后调查发现"阿伐斯汀"没有国家药监局的批文,没有做过有关黄斑变性的研究,所以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是一次“试药”。暂不说药品是真是假,手续是否正确,从这次事件首先应该意识到的是“试药”的风险。一个新药或新用法在被认可之前要走很长的试验的路,需要支付试药者高额的风险报酬和意外赔偿,药品价格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这些前期开发时的试验成本。
曾经阻止过家人试药,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参加的。说是即将上市的新药,没有副作用,效果却比目前的药品好得多,现在搞临床疗效调查,可以免费使用。年纪大的人一听这样的话就签字同意了。打了1个月的针后才在电话中得知的,马上阻止了,还好没出现什么严重后果。已经知道效果好而没有副作用还做什么临床试验?再说即使是在对风险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试药”也不应该是免费的,谁都明白这笔钱去了哪里。
在国外,“试药”价格不菲,试药者了解自己的风险和权利,不会白白地,甚至花了钱去当你的实验动物。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如果你在其他国家“试药”可以换得多少风险报酬。资料源于海外的“试药”招聘网站。
在欧美国家,报酬在每天100-300美元(或70-150英镑),为期3星期的话共美元(约合元)。在日本,每天至少2万日元,3星期的试验能拿到50万日元(约合40500元)以上。这样的报酬才值得他们去冒风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氏二期筛查高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