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军114师340团7连文化教员古中蛟的投敌叛变罪案例投敌带来什么危害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在白马山战役没有轻松胜利,是因为一个文化教员投敌导致的吗?韩军的进步不重要吗?
开打的时候就只把韩国军队算人,提供火力支援的好几个美军炮兵营,坦克营,美国空军第五航空队,提供后勤支持的美军后勤部门,这些统统都不算人,嗯。等到讨论朝鲜战争伤亡的时候,张口就来志愿军伤亡百万,美军伤亡只有几万损失轻微,不忍射杀中国人民志愿军士兵所以才停战。嗯,这时候你们又不把韩国人当人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场战役成了南朝鲜军队对志愿军的唯一胜利,但是却根本没有撼动38军“万岁军”的名号,38军也并未遭到根本的打击。也只有南朝鲜还一直吹嘘这个战绩,自称自己的军队的得到了极大地“素质提高”,然而半年后的金城战役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素质提高”的真实性。==================================================================还是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吧,志愿军的失败当然不是仅仅因为一个教员投敌,但是这件事的确占了很大因素。 首先要清楚南朝鲜军队是守备的一方,比进攻方更有优势。并且白马山地区并不好打,南朝鲜军的装备得到了极大改善。当时守卫白马山地区的联合国军的情况是南朝鲜第九师下辖步兵28、29、30团,全师约1.2万人。主要火力有第30榴弹炮营(105毫米)和第9重迫击炮连。守卫394.8高地的是30团1营,守卫281.2高地的是法国营1个加强连。394.8高地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281.2高地有坑道和钢筋水泥地堡群,前沿设有雷区、障碍物和铁丝网。而万岁军38军的军力为总兵力为4万人,各种口径火炮有182门、坦克17辆,还有59门高炮和122挺高射机枪担任对空作战。看上去志愿军优势对吧,这时就出现了题主说的340团7连文化教员谷中蛟叛逃事件。 如果不是这位老兄的提醒,第九师还正在开运动会呢,不过在受到了谷中蛟的提醒后联合国军迅速改变了部署。韩军30团3营进入394.8高地与1营协防,然后开始调集炮兵增强火力。先后加强了韩军炮兵第51营、第52营、韩军第53坦克连和美军第213野战炮兵营(155毫米榴弹炮)、第955重炮营(8英寸)、第937炮兵营(155毫米“长汤姆”榴弹炮)、第242重炮营(8英寸)、第2化学迫击炮营、第2火箭炮连以及第140高射炮兵营,美坦克第73营主力也从铁原向白马山驰援。韩9师师属炮兵群及美军支援炮兵群完成了对白马山北侧前哨阵地前方弹幕射击和对志愿军第114师进攻部队集结地火力突袭的计划和准备,标定好了火力打击诸元。韩9师全师投入战前准备,加固白马山工事,在前沿增设雷区和铁丝网,深埋通信线路,补充补给品和饮水,以保证能够坚持一周以上时间。美远东空军第5航空队从10月3日起,出动大批战斗轰炸机向中国军队后方炮兵阵地实施集中轰炸。在美帝的支援下双方活活把白马山打成了火山。美韩军炮兵共发射炮弹219900余发,美第5航空队出动战斗轰炸机749架次,发射火箭炮弹750枚,投掷炸弹2700枚、凝固汽油弹358枚,坦克出动89辆,消耗各种子弹460万发;志愿军共发射炮弹5万余发。总之志愿军面临着地势不利,敌军早有准备,火力比敌军弱很多等等劣势,打输了也纯属正常。南朝鲜军队在此战中的确发挥超常,打的不错。但一方面是因为守备优势,又得到了美军极大地火力援助,要是一个阵地都守不住那就太不可原谅了。
韩军是防御战,人员随打随补。美军炮火航空兵提供支援。具体细节已经有人写了。这场战斗说明了一个问题:韩军最好战绩,就是在志愿军攻势下不被击溃志愿军的标准是攻破阵地,杀光韩军为胜;韩军很自觉的把面对八路能活下来做为胜利,很有自知之明啊。
从有组织的战争初次发生起,对有准备的防御工事发动的正面攻击通常就是失败的这句话另一个最好的证据是:美国人连伤心岭都没啃下来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主要是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补充了大量新兵,而这些新兵的训练较差,许多人甚至是在来朝鲜的火车上学习开枪的,而当时的韩军在美国顾问的监督下,新兵最少会在训练所里进行十天左右的训练,所以后期的一些韩国精锐部队在美军的火力支援下,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是有能力抵挡住志愿军的。
其实可以去兔吧看看的,貌似那边有人对朝鲜战争做长文连载~~
白马山志愿军38军是被打败了,不用遮遮掩掩“没有轻松胜利”古中姣叛逃是主因,从一份古中蛟的审讯报告看,38军主攻部队的兵力、火力配置、配属、战斗发起时间、攻击准备、后勤支持等言无不尽。韩军彻底成了有备之师,38军攻击失去突然性。否则,仅就白马山当时1个营(韩9师30团1营)防守兵力,且准备远远不如发觉志愿军攻击企图后的部署,38军还是很有机会拿下。韩军进步是肯定的。韩9师五次战役给揍得够呛,后来整师被配属给美3师参加铁原附近战斗后,就撤到后方整训了。整个韩军均经过整训。士兵大致9-16周基础训练,士官、军官军校18-24周培训,专业技术兵种人员长期培训...师属火力大大加强,52年3月以后,李奇微批准各韩军师满编3个105营和1个155营,韩9师有第30野战炮兵营及韩第一野战炮兵群(4个营)支援...韩军各坦克连也逐渐编成,此次战斗韩53坦克连即参加战斗...同时,韩军后勤保障良好,有一定守土观念,军心士气较为高涨...如此,训练、装备、补给、士气等均有较大提升,战斗力无疑进步较大。白马高地,也就是395高地,地位太过重要,此地一失,不仅美9军左翼崩溃,铁原西北重心丢失,连带西面的美1军第2师防地也会大受影响,287/281一线基本会弃守,最坏程度考量,395高地如失守,美1军右翼,美9军左翼均受威胁,美军防线甚至需调整至铁原以南。所以,白马高地是美军必争的关键防地,即使38军夺下这里也会继续大规模争夺。当然,志愿军也是看准了这里,能够撬动整个铁原地区攻防态势的要地,38军除保留自身防线必需的部队,以及侧翼做牵制攻击281高地的部队外,其余近5个团鏖战10昼夜,战况之惨烈为52年志愿军秋季反击各部队仅见。由上面几图可见,白马高地(395)显然态势重要,东面为平康铁原平坦谷地,对美7师左翼(当面志愿军15军)有力威胁;西面俯瞰281高地等美2师防区,动摇其右翼防守;南面直接压迫驿谷川河谷和铁原西北交通线——所以,38军计划步坦炮协同攻下并守住此关键点,可惜,最终失利。同样,从上面几幅图也可见,395高地东(上马山、中马山一线)、南(266、下马山)、西南(287、寺后洞一线)均为美韩方控制,在预知志愿军即将进攻的情况下,在这些侧翼,美韩军部署了坦克和其他兵器兵力,加大了38军的攻坚难度。具体战斗过程不多说,最后抄一下美军战斗完毕后总结的几点经验和对我军的几点感受:1、
警觉、有效的情报收集、评估、传达使得能够及早发觉志愿军的攻击企图,并及时做好战斗部署和准备;2、
迅速、有效、组织良好的准备工作,为击退志愿军坚决、坚定、反复的攻击做出了贡献。在395高地侧翼的坦克和.50英寸机枪等的部署;支援炮兵的加强;地面各步、坦、炮部队的协同是战斗胜利的关键因素,同样,空地的良好协作也是有力贡献;3、
韩9师师长行动准确、高效,对部队的保留和使用判断精准,及时又经过深思熟虑的投入预备队,反击猛烈....(反正就是对韩9师师长一通猛夸)4、
美9军在铁原谷地使用步坦分队的牵制性行动,限制了志愿军炮兵和预备队的使用,对今后类似395的高地防御提供了宝贵经验;5、
炮、坦、空、后勤等等...对志愿军进攻和战术的感受:1、
38军的这次进攻应当是全线志愿军对有限目标反击作战的一部分。方法和方式还是继续使用众多的步兵。战斗准备阶段和支援进攻上仍然使用猛烈的炮火和大量的迫击炮。2、
低级别指挥官似乎没有个人主动性,或在行动上受到很大限制,这表现在他们在一些被反复击退的地段,仍然狂热的重复尝试夺取目标。而一旦成功,他们会继续采用同样的集中攻击正面的战术。这似乎表明,这些部队,一旦接受命令攻击,会不计代价的一直坚持下去。在进攻395高地的过程中,即时在已不可能拿下目标的情况下,志愿军仍然不断的派遣数量很小的预备队继续进攻。3、
在进攻时,志愿军继续使用如下战术:先在几个方向用小部队进行试探侦查,紧随其后是真正的攻击部队;但是,这次对395高地的攻击,其第一次攻击是被挫败了,所以,大量的部队不能同时加入攻击,不得不分散逐次的投入狭窄的前沿。这样,有利于美韩军的各类火力的发扬,也提高了对直面攻击的韩军部队的补充能力。4、
在这次战斗中,志愿军炮兵的技术已明显提升,炮火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集中在战斗准备阶段和战斗过程中表现充分。部署良好的大量的营级炮兵和连级炮火在战斗中能长时间的有效射击。前沿弹药的补给困难大大减轻了志愿军炮火的威力。最最后,再多说一句,韩军虽然后来随打随补,但是补充人员数量不大(下面贴一张坛友的图),38军失利的主要原因还是攻击意图暴露。韩军第9师在战斗力提升的基础上,在大量美军炮火、坦克和飞机的支援下,经充分准备和反复鏖战,最终使38军折戟。
认知度有限的民族、朝鲜战争不是也出现自诩的“亚洲第一师”么?
其实按共黑对美国人的一贯支持和理解,我军也不过是战略转移了一次而已。。
美利坚人类的希望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畏公开叛变投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