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 任立功兵在训练中受伤能立功吗

薪火传承二十五年
薪火传承二十五年
――记全国模范消防中队启工中队
  日,沈阳市消防支队启工中队被公安部授予“模范消防中队”称号。启工中队先后荣立两次集体一等功、三次集体二等功、六次集体三等功,沈阳市公安局授予启工中队“硬骨头六连式消防中队”,辽宁省公安厅授予启工中队“英勇善战的消防中队”等光荣称号。1984年,中队长刘璋进京出席全国武装警察部队首届双先大会;1986年,指导员罗义江代表中队作为武警总部英模报告团中消防战线的惟一代表在全国进行了巡回演讲;1987年,中队长杨雨杰进京出席全军英模大会;年,指导员李世民、中队长李忠海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日,指导员刘佐祥进京出席全国公安保卫战线英雄模范立功集体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1年,指导员刘佐祥被授予“全国十佳训练标兵”称号……
  25年前,启工中队获得公安部授予的“模范消防中队”荣誉称号。风雨征程25年,一代代启工官兵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他们以汗水、血水和泪水诠释着“赴汤蹈火、英勇善战”的启工精神,在灭火救援、科学训练、爱民助民等方面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日前,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记者走进启工中队,探寻这些年来中队发展轨迹。数不清的锦旗奖章,读不完的动人故事,无不令人心灵震撼!启工中队正是以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用共产党人的风范,感动了沈城人民。生死瞬间赴汤蹈火为人民
  英勇善战,是启工中队的建队之本。记者采访时,发现他们有两大特点:人能立功,兵能拼命。沈阳市铁西区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区,一有火灾,就是大事。25年来,启工中队出警12000余次。其中扑救爆炸、化工产品燃烧的中、特大火灾上百起,从烈火浓烟中救出遇险群众近千人。
  在中队荣誉室里,一面面锦旗里都饱含着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故事。
  日晚,天空传来炸雷般的巨响,只见1000米外的西侧天空腾起一片火光,中队指挥员断定,沈阳东北制药厂发生了恶性爆炸。中队在报警前两分钟赶到了火场。火灾现场,巨大的乙醚反应釜被炸得粉碎,流淌的乙醚液带着火焰四处奔流,流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火海。乙醚车间周围耸立的另外四个乙醚罐已被烈火吞没。危急时刻指挥员立即组织官兵将两名受伤工人从烈火中抢救出来,同时布置水枪阵地,冷却发出“哧、哧”巨响的四个乙醚罐。官兵们强攻近战。温度过高实在忍受不了,他们就跪在地上,互相往身上喷水降温。官兵必须抢在第二次爆炸前死死守护住乙醚罐,如果二次爆炸发生,引燃药厂,整个厂区甚至半个沈阳城都可能变成人间炼狱。一班班长刘孝富的有机玻璃面罩被烤变形,他摘掉面罩,忍受着灼人的热浪继续战斗。一个火浪卷来,他感觉脸上剧痛,伸手一摸,脸上的皮被抹掉了。最后在官兵们的努力下,大火被扑灭。  
  在震惊全国的“9•1”大火扑救战斗中,作为第一主力的启工中队立下了汗马功劳。启工中队的官兵承担冷却5号罐、构筑隔离墙的任务。烈火近在咫尺,水喷到衣服上不到一分钟就干了。手上有灼伤,脚底是血泡,被浸湿的帆布作战服磨破了裆。更残酷的是,他们面临油罐随时爆炸的生死抉择。在火场上,官兵们击掌为誓:“要死一起死,绝不当逃兵。”在这场扑救火灾中,中队两人荣立一等功,五人荣立二等功,九人荣立三等功。记者曾采访过这些在火场立功的勇士,“你们就真的不怕死吗?”
  “没想过。只想着别发生爆炸,别让百姓受到损害。”
  这就是立功的含义,这就是拼命的理由。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灵魂。秣马厉兵千锤百炼练精兵
  党员的先进性,最终要落实在履行根本职能上,体现在做好扑救火灾战斗准备的各项工作中。多年来,启工中队一直以业务技能精湛而著称。中队过硬的业务本领完全是用血汗和科学换来的。80年代初,中队就创造了熟悉交通道路、水源设施、生产性能、建筑结构、重点部位的“五熟悉”训练模式,被公安部在全国推广。如今在全国消防部队广为使用的“六熟悉”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熟悉”走入训练和学习之后,开启了官兵的新天地。中队常把冶炼、化工、制药行业的专家请进来,讲解工艺原理。战士们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又懂得了作战战术。管区内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指挥员根据方位、烟云、气味判断,往往先于报警电话赶到事发现场。
  自1990年以来,中队连续八年在支队以上单位组织的各类业务竞赛中夺魁,先后涌现出了30多名技术标兵和能手,有五名官兵被沈阳市授予“消防状元”称号,培养了一批业务技术骨干力量。1991年9月,中队官兵为全国消防部队做了业务技术示范表演,受到了公安部的表彰。
  中队过硬的业务本领完全是用血汗和科学换来的。在启工中队,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险恶火场,都是党员们当先锋、打头阵,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困难的事情党员干,最艰巨的任务党员担,最紧要的关头党员冲在前,展示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形象和风采。25年来,启工中队从实战出发,在苦练的基础上对训练的方法和内容、训练的体制和形式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他们实行了新老兵分组训练和达标升级,不论新老战士,凡经过严格考核,成绩达到优秀指标的项目,一般不再训练,只是每周抽出少量时间在战术训练中继续提高技术水平,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战术训练和参加科学文化学习。中队坚持做到抓住战士身体、情绪最佳状态的有利时机进行训练。在情绪没上来时搞一些娱乐活动,提高战士的训练兴趣和热情,在短时间内提高训练强度和实效;训练一段时间,及时讲评研究方法和效果;定期进行竞赛评比,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训练成绩,力求争分夺秒。他们告诉记者一个这样的事实:每个战士徒手爬楼的垂直高度,几年下来相当于攀登十个珠穆朗玛峰。
  在岗位练兵的新形势下,中队干部更新观念,以“科技强警”为指导方针,在灭火理论学习上做文章,在战法研究上下功夫,摒弃过去水带梯子要秒数,实地演练摆花架的形式主义,真正从操场上走出来。为了使人和物达到最佳组合和最大限度,使装备器材生成物化战斗力,中队在车辆器材操作使用上不断寻求新发展。所有干部战士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消防装备器材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根据灭火和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自行发明、改进了多功能消火栓、重型水带护桥、扇形阻火水幕等消防器材15件,目前已逐渐应用到训练和灭火实战当中。
  为掌握灭火主动权,中队先后进行了消防水源的改造、灭火气源的开发、企业消防信息的掌握和有关单位抢险设备的了解等工作,确保灭火成功率。1992年2月,沈阳市化工厂五一七车间重合釜工段发生火灾,流淌出来的油在200平方米内形成了一片火海,整个工厂和七个重合釜受到火势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中队指挥员张福好就是利用泵房内的氮气灭火,在短时间内将大火控制,防止了恶性事故的发生,保护了1000多万元的国家财产。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一点一滴的力量凝聚成了坚强的集体,大浪淘沙,岁月冲刷下方显英雄本色。俯身为民倾情构建和谐社会
  如果说一枚金币有正反两幅精美的图案,启工中队这枚金质的徽章,一面是赴汤蹈火,豪气冲天;另一面是俯身为民,如沐春风。
  居民家中发生火灾,如果扑救不当,往往造成送走“火老虎”、迎来“龙王爷”的难堪场面,水渍斑斑,遍地汪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火灾家庭的高档家用电器、家具和时装,一旦被水浸泡,会缩短寿命,甚至报废。启工中队每次出火场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日,重工街一户新婚夫妇家中起火。战士在灭火中发现,如果用水枪喷射,冰箱、彩电和刚装修好的居室难免损坏。于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顶着浓烟,小心而迅速地把贵重物品搬出室外,然后用脸盆、水桶灭火。有的残火不宜泼水,战士用湿手套把火按灭,然后把屋里的积水淘空,把东西按原样摆好,用抹布把水喷和过火的痕迹擦干净,最后撤离现场。受灾居民看到自己家中的情景惊呆了,说:“没见过这么仁义的兵啊!”
  日,一台液化气槽车在道路行驶时关闭阀脱落,气体像火车头的蒸汽一样喷射而出。启工中队三位战士不顾个人安危,爬到槽车底下,寻找紧急制动装置。液化气喷在手上,温度低于零下40摄氏度,隔着防寒手套他们都感到手钻心的疼痛。在外围,官兵紧急赶到下风口的居民小区,挨家挨户通知关闭电源和煤气灶。老百姓看到身穿橙色战斗服的战士,楼上楼下奔跑时说:“没想到当消防兵这么遭罪。不光灭火,还得挨家通知,真不容易。”战士想的是什么?是不要出现明火,是当地百姓的安危。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启工中队官兵成功地疏散了群众,关闭了槽车的紧急制动,稀释了空气中的液化气,还百姓一片安宁的天空。25年前,在全国上下学雷锋的热潮中,启工中队从那时开始照顾老人肖宪章、赵培志夫妇。25年过去了,中队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对老人的亲情延伸了一年又一年。中队定期为两位老人劈柴、买粮、换液化气及打扫卫生。1983年10月,肖大爷患了胃癌。肖大爷临终前流着泪说:“把老伴儿交给你们,我走了一点遗憾都没有啊!”1990年2月,赵大娘居住的房子要动迁,这可难坏了老人。她无儿无女,无亲无友,到哪儿去住呢?看到这种情况,他们把老人接到中队。大娘在中队住了将近一年。2004年春节前夕,中队官兵发现大娘家的电视效果不好,又马上为大娘送去了一台彩电。启工中队还有这样一条铁打的规矩,每逢干部调动和老兵退伍,离队前最后一件事是去赵大娘家再做一顿饭,彻底打扫一次卫生。记者来到94岁的赵大娘家,她拉着记者的手直说:“我是有福之人啊。消防兵对我太好了。”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褒奖。”没有真心真意的俯身为民,就没有百姓毫无保留的谢意;没有不畏艰险的热情救助,就没有百姓情深款款的感激。时代呼唤着启工精神,时代创造并发展了启工精神。启工官兵用青春和热血在人们心中筑起一座历史丰碑。
联系我们& &
&&&&&&& Copyright @ 1998 - 2001
.cn,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人
民 公 安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
本报地址:北京方庄芳星园三区15号楼 邮编:100078帖子主题:儿子在部队训练中受伤我该怎么办
共&521&个阅读者&
军号:8500926 工分:41
左箭头-小图标
儿子在部队训练中受伤我该怎么办
文章提交者:儿子当兵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儿子在训练中受了伤我该怎么办,部队会怎么处理,儿子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吗,家长可以去看望吗,请知情者给个帮助,谢谢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儿子在部队训练中受伤我该怎么办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88184 工分:310
左箭头-小图标
去看看孩子吧,不放心啊,毕竟孩子是自己的肉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82706 工分:4837
左箭头-小图标
赶紧吃药,lz也要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51326 工分:262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军队医院里军人看病没有好药,好药要院长和医务部主任签字才能批下来。军人的药是三天的量,就是到医院开药,三天后还得再去看一回才能再开三天的药。卫生队的药都是接近保质期的药。病人吃饭问题,伙食关系转入医院,在医院里吃病号饭,不可能吃的太好,也不会太差,一般化。动手术的话,手术后有一碗鸽子汤。护理是卫生员担任的男护士,对外营业的军队医院才有招聘的女护士或文职女护士。除非你是高干,不然的话,对军人病人的态度还不如她们的衣食父母。连队派人看护,不是重伤到无法自理,基本不会从连队里派人,也不允许战士长期守在医院里看护。说部队医院照顾的好的,纯属没当过兵胡吹。我系老病号,从师医院到总院每年都要进去挂号几回。一次送总院急救,在总院动完手术,还是请我姑姑帮忙照看了一天,第二天我父母接替。躺在那里很是凄凉。总院护士态度很正规。当时我在老家当兵,父母在外地工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65998 工分:324725
/ 排名:1984
左箭头-小图标
可能有 即素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65161 工分:30162
左箭头-小图标
机步旅的,当年我扁桃体发炎导致发烧一星期,前几天军医只给我开退烧药,消炎药都不舍得给,班长去和他吵才给我开一板,最后实在没办法,指导员亲自带我去了县城的县医院挂水治好的,就这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41071 工分:108
左箭头-小图标
5楼&和他的连长联系,一定要去。虽然连队战友会照顾好他,但是不可能全天都陪着他,其他人要训练的,而部队卫生队的那些关系兵,我就不予评价了,不治死人就算不错的了(我可没黑)。你哪部队的?我们这卫生员相当不错,技术也好。去看看吧,部队也欢迎的。当然如果仅仅是皮外伤就没什么必要了,让孩子锻炼下。如果伤情严重些的,父母过去了可以让他更好的心态治疗。我原来有个兵执行任务受了伤,全连都上,今天你买点水果,明天我带点书报,二十四小时照顾,后来那战士都不要他父母过去看他了,说有兄弟们就够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09025 工分:645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说一点实用的:自费去看望一次;伤不重、过几天就返回,假如重的话多照顾几天也正常;伤重的话看会不会留下残疾之类的,如有伤残一定注意退伍之前办好伤残等级, 不要等到退伍了再办这些就难了。年轻人就是以为人年轻扛得住,退伍后发现留有伤病而难以办理残疾事宜。我一同乡战友去执行作战任务时乘坐的军车翻下山坡,肋骨断三根昏迷两天两夜后醒来,住院半年,退伍时评残了,结婚2年不孕,后治疗得子,不是说受伤就会如此,只是注意伤的轻重和治疗恢复情况。决无胡说八道增加心理负担的意思,勿喷!伤,在部队并不鲜见,本人第三年曾经伤过腰,不能弯下腰身,半年后退伍,当时只是自己擦药三个月也没住院也没有申请评残,退伍2年才逐渐恢复,3年才算完全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65161 工分:30162
左箭头-小图标
和他的连长联系,一定要去。虽然连队战友会照顾好他,但是不可能全天都陪着他,其他人要训练的,而部队卫生队的那些关系兵,我就不予评价了,不治死人就算不错的了(我可没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65998 工分:324725
/ 排名:1984
左箭头-小图标
放心部队会医好。很好的照顾。家长可去。家长去会给部队添嘛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51326 工分:26206
左箭头-小图标
训练中受伤是小事,那个老军人没受过几次大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51326 工分:26206
左箭头-小图标
现役军人训练受伤,由部队负责医药费用并到愈合为止。很好的照顾倒不会,基本类同公费医疗。伤的重会主动请家属到部队医院,伤不重就不会通知家属,通知家属来部队的开支是由军队支付。 父母自行去部队看望,应先和部队联系后再出行,费用自理,部队可能就是刚来时接待一次。部队不赞同家属自行到部队探望孩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2条记录]&分页:
&对儿子在部队训练中受伤我该怎么办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腕受伤 康复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