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 怕你碌七就是学佛了吗 怎样才算学佛

从信佛的人变成学佛的人
祖古颜班博客祖古颜班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佛在心中,可为什么要皈依?这就像一个人生下来为什么一定要登记户口一样,只有你登记了户口,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公民。在佛教里也是这样,你心中有佛,你对佛有信仰,你觉得佛菩萨很好,你也愿意去烧香、磕头、点蜡烛等等,这叫信佛,是相信佛菩萨,这跟我们入门学佛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没有受皈依的戒律,我们就不会约束自己,不约束自己,造作了恶业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自己也会得到恶果,感受苦痛。如果不皈依,如果没有戒律的约束,表面上你可能喜欢供佛,点灯、烧香、拜佛、念经等等,但佛陀让我们不要去伤害众生,要约束自己的时候,就会开始做不到了。约束我们的语言不要去骂人,你做不到;约束你不要去贪婪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你也做不到;约束你不要嗔恨他人,还是做不到。所以,真正要做一个佛弟子,必须要从入门皈依开始。皈依的戒律,是别解脱戒里最基础的戒律,而所有戒律的基础就是皈依。皈依之后,修八关斋戒可以,修出家的戒律可以,修菩萨戒可以,修密乘的戒也可以,如果没有皈依的话,什么戒律都谈不上,因为没有基础。所以,信佛不是说说而已,不是你说自己信佛就可以了,是要有戒律戒条的。皈依后,通过佛陀的身口意传给他的弟子们,受身口意的戒律,身体上不去杀生、偷盗、邪淫;语言上不去恶口、两舌、绮语、妄语,心不去贪嗔痴慢疑等等。伟大的佛陀传了无上殊胜的佛法给我们,我们也愿意追随佛陀去闻思修佛法,如此,我们才能从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从信佛的人变成学佛的人(资料图)就如同学校为了保护学生而制定校规校纪,国家为了保护人民而制定法律法规一样,佛陀为了让弟子能够从险恶痛苦的轮回中脱离,慈悲善巧地通过戒律之方式来保护弟子。守戒,就是对自他最大的保护。无始以来,人们习惯了囤积负面的能量,佛教管它们叫“不善业”,杀生、偷窃、邪淫、恶口、挑拨离间、讲是非,讲谎言,贪念、嗔恨,妒嫉、傲慢、疑心病等等这些都是负面能量,不把这些净化、消除掉,将会带给我们无尽的苦难。比如杀生会带来短命多病,前世杀生今生就短命,今生继续造业杀生,疾病就会不断,生命也会短暂。如果你的言语对别人造成了伤害,你会收到越来越多语言上的攻击,你的语言会越来越没有分量,得不到大众的尊重与爱戴。所以,从信佛到学佛,要从约束、善护念自己的身口意开始,负面的能量曾经带给你巨大的伤害,是痛苦的根源,你现在还要紧紧抱着它们不肯放吗?有多少人好了伤疤忘了疼,明明知道哪些是恶,哪些是不善,就是不肯给自己一个真正改过向善的机会。佛,不需要我们去拜,不需要我们去点香点蜡烛来照亮他,佛已觉悟。为什么我们要跪在佛菩萨面前,跪在上师面前?佛菩萨不需要你跪,上师不需要你跪,是我们自己需要。五毒炽盛的凡夫俗子们,什么时候可以消业呢?就是在你最谦卑的时候,简单来讲,就是说你能彻底看透自己的时候,懂得知错改错的时候。当你傲慢狂妄目中无人的时候,当你血气方刚得意洋洋的时候,你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毛病,甚至不会觉察到身口意造作恶业会给自己带来多少烦恼和痛苦。当我们发自内心懂得谦卑之时,当我们真正成熟低头弯腰之时,才能看到自己身体、语言、内心中所有的缺点。从整个东方来看,谦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象征与标志。平时我们磕头礼拜佛菩萨,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与感恩之情。其实,我们真正在拜谁?是在拜我们自己啊。为什么要拜自己?因为你已经誓愿要跟着佛陀学习,把你身口意深处最肮脏的一面洗干净,放下你自以为是的身段,放下你那污浊不堪的缺点,这样才能带来真正的福报和快乐,你才能因为福报和智慧的增长,拥有长寿健康喜悦的身心。很简单,如果一个学生比老师还傲慢,怎么可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真正的本领?皈依,戒律,跪拜等等这些你认为的形式,就是让你开始找到谦卑的自己,在每个谦卑的当下,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把它们完完整整地彻底放下。(文:祖古颜班)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每天一听学佛要干净,先立人做个善良的人实际上我们经常说:修出世法要修在清闲没有烦恼你今天说我已经想觉悟了,我已经对人间的一切看破了,我对人间没有太大的欲望了,但是你还是烦恼不断,你人没有清闲,你还有所求,这样你修出世法修到后来一定会没有很好的果,果就是因为你修所以要明白什么是出世法,实际上出世法是我们最后的目的,我们在人间必须先修入世法,把人间修好了,修成以具相好,及净佛土,就是修出世法,把你的相貌修得越来越好你在人间整天板着脸,整天不开心,你怎么能修出世法呢?今天我们不烦恼不去忧伤不去难过,我们的相会越来越好举个简单例子,你烦恼时,你的脸整天绷着;如果你想到我现在什么都放下了,只要以后能上天就好了,你是不是想到出世?对,那你就会没有烦恼长此以往,你脸上是不是皱纹也比较少了?你没有一种忧郁感&我们学佛要懂得,修出世法必须先要修入世法自己在世间就要想通想明白,就要很自在很清闲,真的放得下,真的觉得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空的,都是假的,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但是在人间我必须有责任,我在人间的所有善缘要把握好,所有的恶缘要还清,这样我才能修出世法所以并不是你有这个境界,你认为可以修了,就能修上去就像很多人认为自己可以做这个事情,但事与愿违,最后还是落得一个一事无成的结果&我们经常说,学佛要干净,心地无乱自性定一个人心中,心地的地实际上就是讲你的本性,你最根本的心的这个地,无乱自性定你的心不乱,你的本性就会扎扎实实地定下来所以你去看,很多人乱啊难过啊,他时间长了就慢慢地会心定不下来&我们学佛要先立人,就是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学佛人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做人要像一个光明正大的人,这就叫立人所以学佛并不是单单地说我可以学佛,而是先把你人品立正了你不要在人道里做得像一个畜生一样,做得像一个鬼一样所以师父不喜欢看见弟子们讲话咬耳朵,其实你不一定讲别人坏话,但是让别人看见了,你就不尊重别人我们学佛人光明正大,为什么要做让别人感觉到自己不光明正大的事情?&学佛人要做善人善良的人,帮助别人如果你这个人从来不知道帮助别人,你这个人就是没有善你自己说我做自己的好人,我也不去帮助别人,你没有善,你没有善心,你就会没有善德如果你这个人连善德道德都没有,你就不成为一个善男子善女人;你连这个根基都没有,你就很难修成菩萨修成佛所以师父希望你们学佛一定要先做人做得像,因为人道是三善道里面的,也算是善道吧但是想一想,有多少人在善道里面做了多少恶的事情,他们还算一个善人吗?因为他们已经丢失了人的本性,所以这个世界就会出现很多人说披着人皮的狼,说你伪装,说你挂羊头卖狗肉,说你人性都丢失了,还不如一个畜生等等的一切就是要我们做善人,成为一个正正派派的不去偷鸡摸狗的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学佛人,这样,正能量就会在你心中充满所以慢慢地要有善,有善的前提就要有爱,要爱所有的人,这个爱并不是一种感情上的爱,并不是男女之爱,而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爱心这个爱里面没有贪,是纯洁的,就像同学之间,就像父母跟孩子的爱,长辈老师的爱,同事之间相互帮助的爱我们要懂得,善缘就是靠着自己慢慢的积累而成,恶缘是靠着很多的累积而成一个坏人也不是天生就是坏人,一个好人也不是天生就成为一个好人的,都是一种累积啊&我们做人,身体要不断地做善事,意念要不断地想好的事情,行为和嘴巴都要善良做人学佛都是靠着自身的能量而来的我们做人怎么样能够修成菩萨?就是靠着我们坚定的信念因为我们在迷途当中知返了,因为我们懂得人生无常了,因为我们懂得佛菩萨是无私的大爱,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学着菩萨,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停地走着这就是今天跟大家讲的,叫自佛自佛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心自有佛了,就叫自佛众生之所以能成佛,因为心中有佛,因为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有佛的就像我们家里本来就有金子,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一直过着很贫困的生活;一旦知道了家里有这块金子可以做抵押跟别人借钱,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改变&学佛和做人,道理都是一样心中有善,心中有慈悲,最重要的,心中没有妄念,没有贪心这就是佛经常跟我们讲的外无一物,就是外面没有一个事物可以让你变化,只有你自己在变化外面的时代在变化,你心一定不能随着境而转,因为你的心跟着它转了,你会生出万种法,所以我们经常讲本性生万种法本性如果善良,生出来种种法善;本性恶的,生出来种种法恶控制好自己善良的本性,不生出那些恶的,经常生出那些善的东西,你就能够学到一些更多佛法善良的东西&师父经常跟大家讲,佛经上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就是让我们灭掉我们的烦恼之心,灭掉我们的业障,生出善念,生出佛念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佛,好好地修心,在人间这个道路上,让我们走出一条自己能够开悟的佛光大道!该作者最新发布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常敏法师:佛是无处不在的,心中有佛、念佛,就是和佛在一起--学佛网
&常敏法师:佛是无处不在的,心中有佛、念佛,就是和佛在一起
发布:hzgws&[ &]&& 日期: 17:02:00&&
今天在佛堂,善性一句话,讲得真好:“为什么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有那么大的摄受力?是因为师父告诉我们:“世尊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此话一出口,我们都鼓起掌来。说得好---&&&问:好像学佛就是与人为善,如放生啊,救济啊,我们该怎样来看待这些事情?&&&师:放生、救济等都是善行。但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要搞清楚。如果你认为这是往生行,那就不了解往生极乐净土之正因。《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彼国。少善根福德因缘,是不能往生净土。凡夫众生之行,多是虚假之行。而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才是往生净土正定之业。我们凡夫众生往生净土,就是依靠南无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念佛,获得往生极乐净土之大利益。再说放生,救济,都是救一时,救出后,还在轮回中。众生在此世界业力太重,往往因灾难而堕落。佛有能力让你出离,佛当然也有能力让你从善。人帮人是暂时的,佛帮你,让你去成佛。&&如果我临终遇不到善知识,怎么办?师:我们现在念佛就已得救了,你已遇到弥陀本愿念佛,你当下就获得往生。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联想到上次在小善觉家里,听到小善觉讲,她如何决定舍弃每天要用的氧气瓶,一心归命阿弥陀佛,死活随它去。师父说:就她那一念,“舍掉氧气瓶,投靠阿弥陀佛”,就已得救了。&&有人问:谁见到阿弥陀佛了?谁见到极乐世界了?师父马上说:释尊啊,我见是利,故说此言;阿难,在《无量寿经》下卷,阿难礼佛见弥陀,极乐世界;还有慧远大师啦,很多啊。想见要有因缘。没见到不能说不存在。我们没慧根,没智慧,念佛相应了,有时露一点,让我们看一下,增加我们的信心。最重要的是,南无阿弥陀佛慈悲啊!显示出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让烦恼障眼的我们,听闻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功德,如亲见阿弥陀佛一样,皆悉往生极乐净土。经中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感情是建立在一种关系上的。我们念佛会哭,会笑,汗毛竖起,这是我们往昔和阿弥陀佛的缘分成熟了。就像看到了久远离失的亲人,你自然会两眼放光,心血澎湃,非常激动,互相拥抱。久已失散的亲人,终于相会了。我们遇到南无阿弥陀佛,会是怎么样?“乃至一念”是佛陀慈悲救度之心,此心从来没有间断过,光寿无量。我们信心欢喜念佛就得救了,都是弥陀本愿力信心的显示,都是弥陀慈悲救度的展现。念念之中都是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善明是孝女,很想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到亡母。师:找亲人,往生净土就知道了。往昔有缘分,你又想帮助的愿心,你在净土就能见到她了,就能帮她了。披宏誓铠,承愿再来,救度一切有缘众生,都能成满所愿。&&常听到人说:某某某助念成功了。师很无奈地说:这是众生把名号当成了自己的东西。其实不是助念成功,是临终遇到善知识,为其开显弥陀慈悲救度之愿心,劝令念佛,念念中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命终之时,一念之顷,即得往生。这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往生的。佛是无处不在的,心中有佛,念佛,就是和佛在一起。&&&信心,戒体,是一个意思。指的就是法性的功德。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信心就是如来,就是佛性,就是法性。极乐世界是法性清净无为涅界。此法性力量会牵引我们,对于凡夫,对于十方众生,示现出来的就是弥陀本愿力,经中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成佛,号阿弥陀”。弥陀此力自然会牵引我们往生极乐。&&从法性功德里,示现了四十八愿度众生。这是佛从慈悲角度,应裟婆众生的机,来救度众生到彼岸。这是十方众生的皈依处,也是释迦出世之本怀。其他法门是方便,把我们引到净土法门弥陀大愿海中来。。&&我们的归命心,和佛一刹那间,乃至一念时,就得救了。就像小善觉,把身心从吸氧器那里,交给阿弥陀佛,那一念心,就已投靠上了,就得到阿弥陀佛的救护了,就和南无阿弥陀佛发生互动了。就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了。&&念佛往生是我们的信仰,信仰依靠心显现出来就是念佛。&&念佛快好还是慢好?随缘就好,没有优劣之区别。&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教你学佛 | 说了这么久,究竟在家学佛应该怎样修习_教你超度-爱微帮
&& &&& 教你学佛 | 说了这么久,究竟在家学佛应…
点击箭头方向教你超度,免费订阅善知识在家学佛应该怎样的修习& & &&&释迦牟尼世尊以下称(释尊),有三众弟子,分为:& & & &1)出家二种:比丘、比丘尼& & & &2)在家二种:优婆塞(清信男居士)& & & &3)在家三种:优婆夷(清信女居士)&& & & &在家人能遵守三归依的,就可称为优婆塞或优婆夷。在家学佛,障碍比出家的较多。我们晓得钢铁是从猛火里煅炼出来的,才能成就,我们在家学佛也是这样的,要在世事烦恼中来修的。所谓“无魔不成道”。我们要不怕困难和挫折,要扫除厌烦,怕闹,贪静等偏执习气。我们要知道,贪着静境,释尊所诃。&& & &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经》中佛说:“菩萨修习意业,有两种:一者精进,二者退转。所谓发起菩提心,是精进;止息菩提心,是退转。云何发起,善修方便故;云何止息,爱乐寂静故。”&& & & &《菩薩戒本經》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外,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 & & &从前永嘉真觉大师,云栖莲池大师,都曾诃责怕闹贪静的错误。逆境是大冶洪炉,我们倘不经过这洪炉的锻炼,怎能成为法器呢?学佛之道其纲要不出戒定慧。因戒生定,由定发慧。戒是止息诸恶,定是不被恶劣环境所引诱。因着定力的坚强,才能开发出智慧的花朵,终至结成菩提之果。这样才算达到学佛圆满目的。释尊说过一部《成具光明定意經》,其中详细指示在家学佛的方法,并列举贫富贵贱,环境不同的修法,真是周到极了。这是我们男女居士守戒修定的指南针。& & &&&1、男女学佛的方法&& & & &善明白佛言:“若有贤士,生于种姓之家,统领县官位率国政,心多烦乱不得专一,欲学是定,当奈何乎?”&& & & &佛言:“善明,贤士有县官之因缘,或在不安稳处,欲学是定者,但当书是经卷,供设座阁,烧香敬礼,朝、中、人定(晨朝、日中、夜间)不失三时,头面为礼,恳恻至心。又当加行十五事:&& & & &一者:不杀,二者:活生(救活生命),三者:不妄取,四者:恩施,五者:不邪淫,六者:远色声,七者:不欺不调,八者:忠言善谏,九者:不醉,十者:不以酒为惠施,十一者:拥护羸劣,不令枉横,十二者:其所临主,加以仁心,各使得所。十三者:宽宏大受,包化不肖,示以佛教,十四者:其来归于已,有所陈诉,以使平正,应于法律,令无枉愠,十五者:以善勤上,悉施于民,终始无懈。行是十五戒,莫得休废,此亦应定意之教法,必得不失,后长解脱也”。&& & & &善明自佛言:“若有凡人为宿罪所牵,在不安稳处,拘逼制碍,有志于是成具光明定法,而不得从心意,欲学是定,当奈何乎?”&& & & &佛言:“善明,凡人至心欲学者,善书是经卷,为设座阁,烧香敬礼,不失三时。当复加行十事:&&&&&&&&&一者:修奉五戒,无有缺犯。&&&&&&&&二者:当以闲暇,诵行定意法文。&&&&&&&&三者:虽执作事,内心诵习,使不忘误。&&&&&&&&四者:在勤劳屈苦之地,当知是宿行所为而无愠恚。&&&&&&&&五者:若所居地,无佛形象,心常存意作礼,如对佛无异。&&&&&&&&六者:谨敕柔软,调和心意,下于一切。&&&&&&&&七者:所作尽节,而无虚饰。&&&&&&&&八者:饶作等侣,不爱筋力(努力工作,成绩不可落在人后,不可偷懒,爱惜力气)。&&&&&&&&九者:若见老羸、疾病、瘦耄、伤念扶护,至心不饰。& & & &十者:当归命三宝,而不怠忘。&& & & &是为十事,凡人虽在勤苦拘碍之处,当行此十事,莫毁莫懈,亦应定意教法,后长解脱也”。&& & & &以上是关于男子学佛的规则。以上所述不知仁者清楚否?义工师兄寄语以下是义工师兄为师兄们挑选的2016年最好的微信,不同类型,不同内容,希望与师兄共同学习佛法,共同精进!末学感恩合十!★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佛教放生网简介: 诸功德中,唯有放生第一。放生消业,积福报,功德无量!
教您化解冤亲债主简介:&化解冤亲债主最有效的平台,借由佛力的加持,让所有冤亲债主离苦得乐。
楞严咒共修平台简介: 楞严咒一字一句都是惊天动地!百万楞严咒共修平台,欢迎加入共修!
沐浴佛音,平息烦恼简介:&聆听佛音,感悟佛语,平息烦恼,安顿身心。每日一素,积福积善简介:&素以养身,学以修心,正能量传承,点亮他人心灯每日供佛放生,消除业障虔诚拜佛礼佛,共证菩提!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只要心好、行善,何必要学佛?只要心中有佛,何必吃素?学佛必须出家吗?学佛是老年人的事吗?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成佛很难吗?--秀慧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只要心好、行善,何必要学佛?只要心中有佛,何必吃素?学佛必须出家吗?学佛是老年人的事吗?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成佛很难吗?
一、只要心好、行善,何必要学佛?
(1)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好人,每个宗教都说自己是劝人为善。但是所谓的好坏、善恶,是以什么为标准呢?都是以各人自己的成见为标准! 一般人都只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为善,一旦受到侵凌攻击,便视对方为仇敌,拼死反击,却不知自己这种敌视的心态、忿怒的心情、和反击的行为,也都是自陷于‘恶’了。又常有人以‘嫉恶如仇’自诩,但这个‘嫉’念又岂是善?‘善’的标准仅到人类的人,他杀生食肉也自以为是善。 每个人都以各自的观点为标准,认为自己所为的都是善,而个人的观点又是随时会随自己的情绪和利害关系而变动的,以致每个人连自己的标准都无法作一定的规范,何况要认同别人的标准?人人都自认为是善,都认为别人是恶,而互相攻击,互相攻击却仍然各自认为自已是善。 宗教也是一样,各有各的善恶标准,而相互评击。标准较严格的,认为标准不及自己的是恶;标准较松散的,认为标准超过自己的是愚痴。但之所以标准散漫,是他见得不够深、不够广,然则到底谁才是愚痴? 佛教和一般人及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对善恶的标准非常严谨而且明确。以佛教的标准来衡量。事实上一般人所谓的‘心好’都是自我粉饰,所谓的‘善’都是虚伪、都不彻底。因此,之所以要学佛,就是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什么样的发心才是真正的‘好心’,让自己的错误没有借口逃避;从而更能身体力行,真正地来行善,最后让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人格,都达到最完美的标准。 所以,也可以说,如果真正心好、真正愿行善的人,一定肯学佛,接受佛教严谨的善恶标准,努力成为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 (2)善是有漏业,只是增长福报,不能解脱轮回。而学佛最终的目的,是要修无漏业,要解脱轮回。佛法中之善行,是增长修无漏业的助缘,是基础,而不是目的。所以学佛,不只是要行善,即使能学行佛法中的善行,也还是不够的,还是要学究竟解脱的佛法。 二、学佛必须吃素吗? (1)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吃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吃素是源自于大慈悲心,是因于对畜生道众生的悲悯,是对他们被残杀、被屠戮、被烧煮等惨烈遭遇的不忍。任何人,在面对碗盘里的肉块时,都应该想想它们从活生生到被做成所谓‘美味佳肴’过程中的残酷经历,如果他还吃得下,那真是连一点点的悲心也没有了。连孟子都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种没有悲心的人,也可以说连‘人性’都没有了,儒家都认为他连做‘人’的资格都不够,何况学佛? 所以,虽然五戒和出家戒中都没有禁止食肉,但《梵网经菩萨戒本》中便将食肉列为菩萨戒。经云:‘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2)真正说来,吃素不是学佛的‘必须’条件,而是学佛的‘必然’结果。它不是用强求的,而是当自己慈悲心增长时,自然会发生的现象。但这种结果,也只是学佛当中的一种‘副产品’,而不是学佛的目的。 但如果还不习惯吃素的,或是慈悲心还不够大到能自然不忍吃肉的,练习吃素,可以培养增长慈悲心。此时,吃素是学佛的一种手段,一种增长慈悲心的手段,但也不是学佛的目的。而且这种手段也不是‘必须’的,这是自由选择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 (3)对于有心吃素,而环境因素不许可的人,可以暂时随顺因缘,或吃‘肉边菜’。毕竟发心要比外相更重要,有‘不忍吃肉’的慈悲心,要比强求吃素更重要。而爱护自他一切生命的慈悲心,又比不吃肉更重要。对环境有困难的人,当更努力在心性上修持。但还不能发心吃素的人,千万不要以这种论调当借口,来掩饰自己贪好吃肉的行为,更不可以此来反对、破坏别人吃素,这是要负极大因果的。 三、只要心中有佛,何必吃素? (1)如果心中真的有佛,就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吃肉饮酒。 佛是大觉、大智、大悲者,如果心中有大平等觉,怎会吃同具觉性的众生之肉?怎会让酒来迷乱心念、障覆觉性呢?如果心中有大智慧,怎会不知道动物临死前会产生尸毒,而食肉造成血质变酸,更是致癌的主要来源?又怎会不知道酒精会伤害脏肺、麻痹神经、腐蚀智慧呢?如果心中有大慈悲,又怎么忍心吃得下众生的肉? (2)只是心中有佛,还不能吃肉。必须自己已经成佛了,具有佛的大能力,能超度得了你所吃的众生;又必须是为了度化众生,而行游戏三昧,如此方可以吃肉。 (3)有些戏剧小说中写到酒肉和尚,常讲一句‘口头禅’:‘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这句话原是出自《两般秋雨 &随笔》所载,明朝末年张献忠将攻渝城(重庆)前,驻兵某寺,并胁迫寺中的僧众吃肉。当时有一位法号叫破山的和尚,即以渝城百姓的性命为交换,要求张献忠在攻破渝城时不能屠杀百姓,而他自己毁戒吃肉。于吃肉时,破山和尚随口说偈:‘酒肉穿肠过,佛在当中坐……’。 为了救一城的百姓,而自己犯戒,这才是真正大慈悲心,真正的心中有佛在。破山和尚如此吃肉,非但没有毁戒,反而更积下无量的功德。但如果一般人,只图口腹之欲,而饮酒吃肉,虽然口中念的是同样的偈,心中却是‘罗刹当中坐’,自己造业不说,还误导引诱别人造业,更严重的是破坏正法,断人慧命。这样的业报,要以多大的代价来承担?请诸位学佛行者千万要三思而后言,切莫以身试法,徒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而换来无量劫的三涂苦报。 四、学佛必须出家吗? (1)佛教徒包括出家众和在家众,单从这一点就可以很明显地知道,学佛并不是非得出家才行。事实上,在家学佛的人是占学佛人数的大部份。 (2)另一个问题是:若想专心学佛,是否应该出家?因为似乎出家才是‘专业’的学佛者,能够专心修持、专职弘法。 出家,的确是非常值得赞叹。但现实的问题是:一、出家有很多戒律,必须有特殊根器和福德才能承担,并不是每一个学佛者都能有此因缘;二、出家有寺院的工作必须做,并没有多少时间能随自己的意愿调配;三、出家众,由于身份形相,出外弘法亦有很多不方便处,有时反而不如在家身容易弘法。 (3)对修心法的行者(特别是本宗弟子)来说,心出家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身出不出家,只是随缘示现不同而已。因此,学佛行者无需于此间题起分别心。 五、学佛是老年人的事吗? 老年人能来学佛固然很好,因为老年人通常比较需要佛法,来指引他死后生命的归宿。但并非学佛一定要等老年。 很多人都以为老年比较有空闲的时间,才可以学佛,其实不然。你能保证你年老时一定有空闲吗?甚至你能保证你能活到年老吗?而且学佛也不是要空闲时间才能学,而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学的。更何况老年学佛,有好多比年轻人更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吸收能力、理解能力、观想能力、和修法所需的精神体力等,都已经大大减退,而执著心和染污心、世间习气等,都更深、更难革除,障碍更大。因此,老年才来学佛,比年轻就学佛,困难何止数十倍?更别说要想成就了。 所以,若是真正想学佛,真正想成就,必须趁年轻就好好学、好好修。早一分开始,就多一分容易。 六、学佛只是追求心灵的寄托吗? 寄托心灵的方式有很多,学佛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这并不是学佛的目的。 所谓寄托心灵,其所指的心灵,只是我们的妄念而已。追求心灵的寄托,为的是使心灵得以安顿。而寄托心灵的方法,不外是藉用艺术或宗教等外境,以虚幻的外境羁绊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灭、变幻不定的,即使暂时获得安顿,也不会永远,终究会再度失落,再度追求别的目标来求寄托。虽有少数的人,能把一生、甚至把生命部献给艺术,但这是妄念强烈的执著,强烈的追求,不断加强追求同一境相为目标,表面上看似找到终身的寄托,事实上依旧是不断在追求,并不能使心灵得到安顿。所以向外追求心灵的寄托,事实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托的。 学佛,则正好相反,是向内追求自己的真心。追求真心的第一步,是止息妄念,使妄念对外境不起作用,而不是向外境找寄托,用外境满足妄念。妄念止息了,身心自然安顿,而真正达到追求心灵寄托的目的。但这并不是学佛的目的,而只是学佛的开始。 七、学佛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吗? (1)若相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来讲,极乐世界当然是非常高的境界,非常好的环境,也很值得我们这世界的一般众生追求往生。一到极乐世界就不再受生死轮回,这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成就了。但若从学佛的全程目标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并不是究竟,它只是一种殊的方便而已。 我们学佛,尤其是学密宗的行者,要以即身成就为目标而发心,要自己建立一个极乐净土,要显现自性本具的净土。因为净土和秽土,原本就是同一体,只是众生的心念有染污,所以所见的世界才不清净。世界的净秽相貌,是随我们的心念和业力而现的。当我们能回复本具清净无染的自性时,自性中本具的净土,也就自然显现,则随处都是净土了。 除非是妄自菲薄,自认为不能成就的,才退而以往生极乐为目标。 (2)要想往生极乐世界,首要的是发大菩提心,要为修行而求往生、为早日成佛而求往生、为救度一切众生成就而求往生,其次再修往生净土的法门。如果不肯发菩提心,即使修往生的法门修得多好,也一样无法往生。因为阿弥陀佛是以大菩提心愿力建立净土,众生不发菩提心,便不能与阿弥陀佛愿力相应,故无法往生。 八、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动机不正确,怎么学、怎么修,都会走到歧途去。 一般说来,学佛有四种不同的发心:一是为了此生或下一生的福报,或为了自己或家人的寿命健康,而来学佛;二是为了自己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而来学佛:三是除了追求自己解脱,也要救度一切众生都能和自己一样解脱痛苦,乃至都能究竟成佛,为了这个目的而来学佛;四是了解一切生死轮回、或成佛涅槃,一切的痛苦与解脱,一切的众生和佛果,都一样只是虚妄的幻相,没有什么可追求,也没有什么必须脱离的,为了让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觉知这个道理,并回归这种超越的绝对境界,而来学佛。 这四种发心,虽然有层次上高低的差异,但基本士都还不算错误。当然我们不鼓励第一和第二种发心,但如果你是以这两种发心而来学佛,我们也不排斥,但你自己必须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随著对佛法了解的深入,和心量的逐渐开展,让追求的目的也跟著提升。事实上,学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圆满觉悟。 除了这四种目的之外,如果你还有不同的目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好自己彻底检讨一下。特别是如果为了追求超常态的能力、为了感应、或通气脉、练灵动等等目的而来学佛,请一定要重新考虑,重新了解佛理,重新建立学佛的理念,等确定具有正确的动机后,再来学佛。因为学佛是一条追求正确觉悟之路,而不是追求迷惑于超常态能力感应之路。如果以超能力或感应来吸收信徒的,必定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为了超能力或感应而来学佛的,必定会走入歧途。拿自己的慧命去换取虚幻的超能感应的眩惑,那是最不值得的事。 九、学佛是学些什么? (1)学佛要学佛的心,不是学佛的外相。什么是佛心呢?佛是觉者,佛心也就是‘觉’,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觉知自己的念头,觉悟自己的本心。而觉,是要自己来觉,要自己体证,而不是学习了解佛陀说出来的觉后的境界,那是佛的觉,不是我们的觉,你‘了解’也只是用意识去想像而已,并不能真正达到觉的境界。所以我们学佛,是要学习觉的方法,自己依此方法来觉。 (2)佛心是平等心,是不分别心,是无取舍心,是不生灭心,是无贪、无嗔、无痴的清净心。我们学佛、修法,也就是在修这个心,把我们众生不平等的心态、自私的心态、喜欢分别取舍的心态、念念转变不定的心念、充满贪嗔痴的心念,‘修正’成清净的佛心。我们要先学这种‘修正’的方法,再学著运用这些方法,将自己的心修正成佛心。 (3)佛心就是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有四种: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证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即众生本具的圆满觉性。愿菩提心,即求开顾此圆满觉性的心愿,不仅愿自己觉悟,也愿众生都能觉悟,这也就是菩萨‘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誓愿。行菩提心,即依佛法修持六度万行,以开显本具的觉性。证菩提心,即本具的觉性已圆满开显,为究竟觉悟之心。胜义菩提心是所依之根,愿行普提心是所修之道,证菩提心是所得之果,根、道、果都同样是这个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所见,愿菩提心是所得之果,根、道、果都同样是这个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所见,愿菩提心是所修,行菩提心是所行,证菩提心是证果。 所以我们学佛,就是依这四个菩提心而学:先觉胜义菩提心,了知我们自已的心性和佛的心性不二;依此而发起愿菩提心,愿令自他都能觉证这个与佛不二的菩提心;再依愿而起行菩提心,实际精进修持佛法;最后到证菩提心,实证这自始至终所做的自性菩提心。 (4)佛心具足大智、大悲、和大能,我们学佛,也是要学佛的智慧、慈悲、和能力。但这些智慧、慈悲、和能力,都是我们自己本来就具有的,因为我们的心和佛心本来就是相同的,只是我们自己一直都不知道而已。所以我们学佛,是要学习佛陀如何开发他的大智、大悲、和大能的方法,要依照他的方法去做、去开发我们自己自心本有的智慧、慈悲和能力。 当我们依佛陀教给我们的方法,开发出我们本有的智慧,自然能和佛陀一样了知宇宙一切事相、了知八万四千法门差别。如果不是这样开发自己的智慧,而只是努力研究吸收佛陀所宣说出来的事相法门差别,那样以意识学习得来的,不是佛心的智慧,只是知识而已。这种知识只能知道事相差别是这样,却不能了知为什么是这样。知识是有限的,因为人的意识作用是有限的;智慧却是无限的,因为我们的真心(佛心)是无限的。知识不能了脱生死,智慧才能了脱生死;知识不能救度众生,智慧才能救度众生;知识不能成佛,智慧才能成佛。不学开发自性的智慧,而追求外在的知识,这是舍本逐末的最愚痴的做法。 慈悲和能力也是一样,都必须开发自己本有的才是真实的,而且都必须有智慧来引导。如果只是用意识或知识来引导,慈悲和能力不但不能帮助众生,反而会害了别人。这是极危险的。 十、学佛要历经那些阶段? 不管显教、密宗、大乘、小乘,任何一个宗派,学佛的过程,都是由信心开始,要有想来探讨、来学佛的意愿,才能正确地领会佛法的义理,这便是第一步,建立正确的知见;接下来就是要实际去修行,这是最重要的部份;最后实际体证到那种境界,这是最后的目的。 十一、学佛要怎么学? (1)学佛的通则: 第一是严守戒律,让自己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念都清净,因为佛与众生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佛是清净,而众生不清净。 其次要多行善事,广积福德资粮,因为佛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的。 第三是习定,因为唯有藉由正定,才能够产生正智慧、佛法的智慧,这不是靠看经、参访、学法等向外驰求的方式而得来的,而是藉由正定而向内开发,把自己本具的智慧开发出来。但是要能定,就必须先把持戒和福德修好,才有可能定得下来。而所谓‘福德’,就是必须要有‘德’,才能保得住‘福’,所以如果戒律持守得不好,没有‘德’,即使一直在努力行善,也积不住福德,反而原有的福德也都因为犯戒而漏失光了。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实在就是持戒的基础。 (2)本门的学佛法则: 第一、对师父真诚的信心,师父怎么说就怎么做,不用怀疑,当师父的教示和自己的想法相左时,就是考验自己对师父信心的时候。 第二、依照师父规定的修法程序,次第而修,并且要常参加师父主坛的各种法会。对修法上的问题,只问‘怎么做’,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为什么’都是自己的意识在转动而已,是永远问不完的,也没办法解脱生死,反而是沉沦生死的主因。而且问‘为什么’,也就表示对师父、对法还没信心。总之,密宗的修学法则,就是完全相信师父、完全依止师父、完全照师父所说的去做、照师父所传的法去修。 第三、华藏祖师的开示:修法不能成就,修心才能成就;修行之道无他,唯有革心而已。所以学佛最重要的法则,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到自己的心念,‘修正’我们的心念,把我们无始以来向外驰求的心,扭转来观照自性本具的菩提心,即把凡夫的心转变为佛心。 注:1.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有任何问题。若是修法上有问题一定要问,如果是特殊的问题,最好是直接请示师父,至于一般基本的知见,则可以和师兄们一起研讨。但是不要在名相、事相上钻研、分别。 注:2.上师对修密弟子之重要,于‘修密问答录’这本书内有详细的说明。 十二、没有显教的基础,也能来学密宗吗? 虽然说学密最好先有显教的基础,但各人的根机和因缘各不相同,若是学密的因缘已经成熟,直接来学密宗也是很好的。但进来之后,要赶快自己充实基本的佛学知见,修持上才不会有偏差。 但是充实佛学知见,并非要大家到处去跑道场,到处参访。没有基本知见,而到处跑道场,更容易出错。 最好、最简单、最不会出错的方法,是常参加师父主坛的法会。因为我们该具备的基本知见,师父都会往法会中开示,所以参加法会等于是充实佛学基础最直接而简单的方法。若能经常参加法会,好好领解师父的开示,修持一定不会有差错。 其次,师兄们只要做‘求法申请规定’所列的必读书籍,逐次阅读,必能一窥佛法之全貌,基础亦得以稳固、具足。 十三、成佛很难吗? (1)困难或容易,要看你从那个角度来看。 若是依法门来说,显教注重理论的探究,在理论上花太多时间,所以依修显教要成佛是比较困难的;下三部的密法,多著重于事相仪轨,要成佛也难;无上密法则是直修心性的法门,和其他法门比较起来,修无上密要成佛就没那么难了。 又若从时间来看,显教要经三大阿僧祇劫(无量无数次的世界成坏的时间)才能成佛,是极难的;密宗下三部的法门,要十六世成佛,比起显教来要简单多了;而无上部的密法则至多三世、乃至一世就能成佛,可以算是最简单的。 但若从修行过程所遇的障碍来看,显教是把业障在极长的时间里分摊,所以每一世的障碍看起来比较小;修密宗的人,则要把无始的业障在十六世乃至一世中消除掉,所以障碍会特别集中,看起来似乎比较难。然而密宗可仗上师传承及密法的加持,消业除障之力特强,故实际修持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只要对上师有信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2)成佛的难易,也要看所选择的法门对不对机,就是所修的法适不适合自己。 (3)难易要看个人的精进程度,而最主要的是个人的心态问题。如果你认为很容易,有这个信心—对师父有信心、对法门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又有出离已,深体世间无常,切愿要了脱生死轮回,则必定精进不退地修,再加上大菩提心,那成佛就容易了。如果你一直觉得成佛很难;再怎么修也没信心,当然修不下去,那又怎么可能成就?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常常看见好的文章,总忍不住转载过来,只为能与朋友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愿随喜转载流通,功德无量。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 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冤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正法久住。众生安乐。同生净土。共成佛道。愿生西方净土中 。
九品莲花为父母 。 花开见佛悟无生 。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中有佛 歌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