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铁块的烟草局属于什么单位工作单位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范文十篇】
范文一: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 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太空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飞船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推力对飞船做了功
C. 飞船的动能和势能不断增加
D. 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2. 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 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 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 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 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3. 日,我国成功地将“探测一号”卫星送入了绕地球的椭圆轨道。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
A. 只有动能转化成势能
B. 只有势能转化成动能
C. 动能和势能不断地相互转化
D. 动能和势能各自保持不变
4. 已知铝、铁、铜的比热依次减小,它们的初温和质量都相等,吸收相等的热量,最后的温度是
A. 铝的温度高
B. 铁的温度高
C. 铜的温度高
D. 铝、铁、铜的温度都相同
5.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 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 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6. 一物体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
A. 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 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 有关能的转化的讨论,给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加压的方法使石油气体液化时,液化石油气的内能减少
B. 太阳能热水器工作时,实现了光能向内能的转化
C. 给自行车打气,过一会儿气筒壁发热,说明做功可以产生温度
D. 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是水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
8. 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这些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化的情况是(
A. 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B.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C. 内能减少,温度升高
D. 内能增加,温度降低
9. 如图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B.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C.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D. 甲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像
10. 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11.下列事例中,用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
B.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
C.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
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
12.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A.较大的比热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高的凝固点
13.下述各种现象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烫
B.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
C.冬天对着手呵气,手变暖
D.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
14.在使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当用力向下压活塞,对于筒内的气体来说,可以增
大的物理量是:[
15.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
C.冬天对手哈气,手的温度升高
D.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16.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17.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18.为了使快速降落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19.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B 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
C 汽车排出的尾气
都是有毒气体
D 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
20.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②③④
21.下面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D.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的内能转移到筒上,使筒壁温度升高
二、填空题
22. 西气东输主干线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途经九个省区,最终到达上海,总计年输送天然气1.2×1010m3,即年输气质量为_____㎏。若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J。(管道内天然气密度为6㎏/m3,天然气的热值是5×107J/㎏)
23.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但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我市某中学“环境研究小组”经过调查研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了一个“人工湖缓解热岛效应方案”。若该湖设计蓄水总体积为1.0×104m3,水面面积为4.2×103m2。在夏季每天高温时段,湖面从周围环境的吸热能力为2×107J/m2。在这一时段,湖水温度平均升高__________℃。
24.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气筒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热,这是由于
使气筒的内能
(第二空选填“减少”或“增加”)。
25..一杯水变凉了,它的内能
,比热容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步进入我国普通百姓家中。已知某国产轿车每行驶100km消耗8L汽油(1L=10-3m3),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热值为4.6×l07J/kg.则
(1)10kg汽油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J.
(2)该汽车行驶100km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________kg.
(3)当该汽车以50kW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它所受到的阻力等于________N.
27. 完全燃烧42g的焦炭可放出_______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能使质量为20kg,初温为10℃的水温度升高到_____℃。 [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
28.. 在保温瓶内倒入开水,但不倒满,上面还留有一些空间,内有空气,然后塞上木塞,过一会儿木塞被冲起.这个现象说明
的内能转化成木塞的
29.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_冲程.
30.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31.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
能的机器;热机一个工作循环由
个冲程组成,其中如图所示是热机的
732.木炭的热值是3.4x10J/kg ,完全然烧500g木炭,能放出
的热量。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为η,
柴油的热值为q。将质量为m的柴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Q=
______________,这些热量通过该柴油机的转化对外所做的有用功
W=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33.某中学锅炉房每天要将3t水从20℃加热到100℃。问:
(1) 这些水要吸收热量为多少?
(2)“西气东输”实现后,可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来烧水,设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5%被水吸收,学校每天因烧水要消耗天然气的体积是多少m?(天然气的热值q=8.4×10J/m。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是Q=qV,式中V表示气体燃烧的体积)
34.小红同学家的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楼顶上,热水器的水箱离地面高12m。现需要将初温为10℃、体积为80L的水加热到60℃,g取10N/kg,c水=4.2×10J/(kg ·℃),则:
(1)80L水的质量是多少?这些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把这些水从地面输送到热水器的水箱中,至少需对水做多少功?(3)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请说出太阳能有什么优点(说出一个即可)。
35.某汽车在一次行驶过程中消耗了5kg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J/kg。(1)求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若水箱中4kg的冷却水,温度升高50℃,水至少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 4.2×10J/(kg·℃)]
范文二: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身体会和亲眼目睹整过物理变化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这是对每位物理教师的基本要求。把上课做实验时遇到的问题和想法加以总结。  关键词:实验教学;内能;机械能;实验装置;实验安全;素质教育  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感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内容算是初中物理里面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因为内能是物体内部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与机械能完全不同性质的能量。所以,在教学时,要把理论与实验相联系来进行教学。  一、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最为重要  我们知道,一个教学实验可以设计出很多种实验来,但是不同的实验对教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曾经设计过很多的实验,但大多数的实验效果或者说现象不明显,最后我选择了一个比较老套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为什么我选择这个装置呢?是因为这个实验效果很明显,学生容易观察和理解。  二、选择实验装置时应该考虑到实验过程中的两点因素  1.最重要的因素即安全因素  在2009年的一节课上,我为学生做了这个实验,当时,我是第一次做这个实验,没有任何经验,在课前我也没有提前做过一遍,就直接到教室里做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把试管的口无意间对准了一个同学的脸部,当加热到一定时间后发生了意外,水把学生的脸烫了,幸好是情况不严重,没有带来大的安全事故。2010年的另外一节课,我也是在做这个实验,虽然不是第一次做了,但还是出现了意外。实验时,当水烧了一会儿,眼看现象就要出现时,试管发生了爆炸,幸好没有伤到学生。从这两次实验中,我体会到,做实验时一定要考虑安全,绝不能让事故发生。  2.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  通过对这个实验的反复研究,我发现要想让实验效果明显,试管里水的多少有严格要求,且试管塞的紧松程度也有影响,如试管里面的水太多,加热的时间要很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因为这个实验现象发生的时间极短,瞬间就发生了,如果加热的时间太久,好多学生由于精力不集中,会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现象;如果试管里面的水太少,试管塞飞出的距离短,有时根本就飞不出去,效果不好。通过大量的实验,我发现试管里面的水在5~7cm较为合适。  三、对失败实验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我从实验中得到的经验主要有三点:  1.对学生负责,做每一个实验时,都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尽可能地去改进实验。  2.认真找出失败的原因,检查试管的质量,试管中的水要适量等,确保实验成功。  3.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多改进实验,为教学服务。  四、我对实验教学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实验教学应该尊重实验本身,不要追求实验的完美。另外,在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一些小问题。  物体对外做功实验,内能减少也是一个难以成功的实验,气体对塞子做功时,瓶内应该有雾出现,可是按课本装置却看不见雾,我们不能片面追求所谓正确结果“有雾,使学生的创造性成分白白流失。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物理过程的变化要显著。其次,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不可能完全精确,有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为了满足一些定理和结论去改数据,要尊重实验本身。  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
范文三:“内能 热量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设计]
本节课对内能 热量、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两节内容进行了总体系统的复习,按照学生是自主性学习的主题,是探索者、实验者和成功者的原则,让学生不断回忆巩固基本概念,并把一节课分为几个小块,及时训练,及时归纳,即有知识概念的复习,又有问题应用的复习。 [教学目标]
1、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2、 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和对应的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3、 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4、 了解热量概念,会用热量计算式进行计算 5、 知道燃料的热值,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教具 学具 实验器材] 投影仪、图片 [教学重难点]
通过提问、分小块复习归纳的方式达到复习目的 [课前复习的问题]
12章2、3两节基本概念的复习 [教学过程]
[保留板书]
1、 内能、温度、热量 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3、 热机的工作过程
Q吸?cm(t?to)
4、 Q放?cm(to?t) Q放?mq
[教学评价]
这堂复习课注重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一堂课以学生回答,学生思考为主,老师从旁给予总结归纳,利用一些小的训练题强化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范文四:4  2
表 7 两种 生产 方 法 的 消 耗 及 生产 成 本 
催化氧化法 
无机 盐工业 
第4 2卷第 4期 
化法 生产成 本 比催 化氧化 法成 本低约 10元/。 0 t  
直接氧化法 
消耗/ 成本/     消耗/ 成本/     (g t ) 元 t ) ( g t ) 元 t ) k ?。 (   k?   (    
70 0  40 2  70 0  40 2 
4 结 论 
1 对 于新建 及产 量 较 高 的装置 , 者建 议 选用  ) 笔 直接 氧化法 生产 , 由为新 建装 置 可 采用 非 金 属材  理 料或 内衬设 备进 行配 置 , 可 节省 催 化 氧化 法 中尾  并 气 ( 氧 化 物 ) 净 化 装 置 , 低 其 投 资 成 本 。其  氮 的 降
F S 47 0 9 % )6 0 e o -H2 ( 4 0 
硫酸(3 ) 9%
10 0  5  
4  0 1  5
亚 硝 酸 钠 (9 ) 30 0 9%  0 
双 氧 水  蒸 汽 
2  瓶  0
50 0  0 
150   0  6  0
t 7    0
1   50 0  3  0 10 0 
15 .  6  
次, 直接氧化法生产工艺简单 , 反应速率快, 生产周 
期短 , 以 大 大 降 低 生 产 成 本 , 加 经 济 效 益 。 可 增   2 由于催化 氧 化 法 反应 时 间 较 长 , 量 低 , 固定  ) 产 其 费用 及人工 费用高 ; 选用 直接氧化 法生 产 , 虽然 氧化 
人 工 费用 
( s h 1 1W/ 2 = o /10 ?   D     t    h   k  
2 0元 / 1 /  0 班 班 t 20 0 2 0  .5班/  5  t 0
69 7 8 . 
剂成 本高 , 但与催化 氧化法相 比, 总体 费用 降低。  
3 从社 会及环 境效 益上 看 , ) 催化 氧 化法 中使 用亚 硝  酸钠是 一种对 人体 有 毒 的致 癌 物 , 的使 用 限制 了  它
3 生产优缺点分析 
1 从 产 品质量 上看 , 化 氧化 法 和直 接氧 化 法  ) 催
聚合硫 酸铁对 生活饮 用水 的净化 处理 。其次反 应过  程 中产 生 了对 环境 污染较 大的 氮氧化物 , 害环境 , 危   建议使 用直 接氧化法 生产 。  
参考文献 :  
[ ] 阮复 昌, 1  公国庆 , 炳禄 , 各 种聚合硫 酸铁生产 方法的评  莫 等. 比[] 化学工业与工程 ,9 7,4( )5 J. 19 1 1 :5—6 . 2   [ ] 张光学 , 2  李玉芳. 高效 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生产方法 [ ] 咸 宁  J.
学 院学 报 ,0 3 2 ( ) 4 4 . 20 ,3 6 :7— 8  
生产 的聚合硫 酸铁均 能达 到 G  49 - 19 《 水  B1
5 1 93 净 剂聚合硫 酸铁 》 准 。2 标 )从 生产 工 艺上 看 , 化 氧  催 化法 反应 时间长 , 上硫酸 亚铁溶 解和卸 料时 间 , 加 每  班生 产 1t产 量 低 , 能 自给 自足 。直 接 氧化 法 生   , 只 产工 艺简单 , 反应 速 率快 , 产 周期 短 , 受 温度 限  生 不
制 , 常 温 下反 应 3  n即 可 出料 , 低 了人 工 费  在 0mi 降
用 。每班可 生产 4t产量 高 , 满 足 现 有工 艺 水 处   , 在 理用量 的 条 件下 , 可外 销 。3 从使 用 的催 化 剂 、 ) 氧  化剂看 , 催化 氧化法使 用 的催 化剂 是一种有 毒物 质 ,   对人体危 害较 大 , 应 过程 中产 生有 害 的 氮氧 化 物  反 气体 , 环境 污染 较 大 。此 外 由于亚 硝 酸 钠 的毒性  对
从而 限制 了聚合 硫酸铁 在生 活饮用 水方面 的净化处 
[ ] 徐颖 惠. 3 聚合硫酸铁制 备若干工艺 问题 探讨 [ ] 南平师专学  J.
报 ,9 8 1 ( ) l 19 ,7 4 :2一l . 5 
[ ] 白玉兴 , 4  刘君 , 李杨. 聚合硫 酸铁合成 中催化 剂的研究[ ] 工  J.
业水 处 理 ,9 6 1( ) 9—1 . 19 ,6 2 : I  
收 稿 日期 :0 9—1 2  20 0— 6
作者简介 : 周秀梅(9 6 17 一
)女 , , 大学本 科 , 工工艺工程师 , 化 主要 
理 。直 接氧化 法使 用 的氧 化 剂 是双 氧水 和氯 酸钠 ,   由于氯 酸钠 中带 入 了氯 离 子 , 不锈 钢 设备 的腐蚀  对 性较大 , 在设备 及工 艺 管道 的选 材上 应 尽 可能 使用  非金属材 料或衬 胶设备 。4 )从 生产 成本 看 , 直接 氧 
从事氟化工产品研 发及生 产 中水处 理工作 , 已发表 论文 
4篇 。   联 系方 式 : lx@ m i hnl . a hxy a .o gn c  l i
变 废为宝 。 机械 能转 化 为化学 能新工艺 
日前 , 威斯康星 一 麦迪逊大学材料科 学研究小组成功研  发出通过在水 中加入氧 化锌 晶体来 获得 清洁氢燃 料的新 工 
艺。该工艺简单有效 , 通过收集环境 中废 能并将其转化为可 
究人员借此办法将 环境 中的机械能 直接转化 成具有 多种用  途 的化学能 , 并将这 一过程命 名为压 电化学效 应 ( i ol — Pe e c z e 
t ce i l f c) r hm c   f t 。该工艺 中能量转化 率约为 1% , o aEe 8 采用非 
以进行工业应用的化学 能 , 以达到 变废为宝 、 充分 高效利用 
环 境 能 源 的 目的 。  
纳米结构材料其 能量转化率只为 t%左 右。分解 得到的 H 0  
还可作为清洁的氢燃料应 用在诸 多领域 。该 工艺具有
简单  易行 、 成本低廉等特点 , 废能从潮汐 、 噪声甚 至步行中即可获 
负责人 X   u ag介绍 , uH i n f 将氧化锌纳 米晶体置 于水 中,  
用超声振动促使纳米纤 维末端弯 曲 5~ 。 造成 晶体结 构正  8, 负电荷不对位 , 引发压电反应 。由此产生 的电场足以令水分  子化学键 断裂 , 分解成 H 和 O。与非 纳米结构 晶体相 比 , : 纳 
米纤维更易弯曲, 普通 的振动和水流 即可达到预期 目标 。研 
详 细 报 告 刊 登 在 21 00年 3月 2 1  3出版 的 Ju a o  or l f n  
P yi l hm syL tr 杂 志 上 。 hs a C e ir e es c  t t   贾 磊译  
范文五:机械能及其转化》基础练习
1.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 车具有的动能大;正在同一 高度以相同的速度飞行的子弹和炮弹,
具有的机械能较大。被压缩的弹簧具有
能;挂在天花板上静止的电灯具有
2.流动的河水具有 能;抛出的石块具有能和能。
3.一石块自空中自由落下,具有机械能80焦,若重力势能为50焦,则具有的 动能为 焦。
4.疾驶的列车由于运动而具有_______,重锤由于被举高而具有_______,被拉弯的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_______.如果没有任何摩擦阻力,麦克斯韦滚摆在 上下滚动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
5.起重机在匀速向上提升货物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__,势能_______,物体的机械能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时弓的_______转化为箭的_______.皮球离开地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_______转化 成_______.
6.皮球从手中落到地面又弹回来,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皮球落向地 面的过程中,_______转化成_______;皮球撞击地面的过程,_______转化成 _______;皮球在弹起(尚未脱离地面)过程中,_______转化成_______;
7.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 形象的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_______能
8、 滚摆在上升过程中动能 , 重力势能 (填“增加”, “减小”或“不变”) 能转化为 能。
9、利用传送带将货物匀速送到高处的过程中,货物的动能______,重力势能 _______,总机械能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弹射式模型飞机是由橡皮绳发射的,在发射的过程中,橡皮绳的 能转 化为飞机的 能。 在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的重力势能是6× 103 J, 动能是4× 103 J,飞机的机械能是_________J。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它没有做功,不具有能量
B 放在高处的物体具有的势能一定比放在低处的物体具有的势能大
C 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 D 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2.下列现象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 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
B 骑自行车沿斜坡向下滑行
C 向上抛出的排球,在它上升的过程中
D 在水平公路上滑行的汽车,速度减小
3.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用力蹬几下,这样目的是( )
A 减小上坡时,产生的阻力 B 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C 减小人和自行车的总重力 D 增加人和自行车的动能
4.建造水电站,修建拦河坝的目的是( )
A 提高水位,增加上游水的动能
B 增加水的流量
C 增加水的势能,使水流下转化为更多的动能,推动水轮机发电
5. 建筑工地打桩机的铁锤被举起后比被举起的石夯的重力势能大, 这是因为 ( )
A 铁锤的质量大 B 铁锤被举得高 C 铁锤是金属做的 D 铁锤质量大,又被举得高
6.关于滚摆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B 在下降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C 在最低点时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D 在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7.某飞机器在空中飞行,已知它具有的机械能为a J,重力势能为b J,这个飞行器 具有的动
8.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重为G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9.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0、下列过程中属于是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卷紧发条的玩具汽车跑起来 B.抛出去的石头在下落过程中
C.降落伞正在匀速下降 D.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
E.竖直向上抛出的正在上升的石块 F.从斜槽上滚下的钢珠
11.、 一辆汽车沿着山坡匀速地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设汽车的质量不 变)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 B.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12.、一只乒乓球从高处落下,碰到乒乓球台面后发生弹性形变,形变消失后又 反弹上升,乒乓球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 )
A.从高处下落到刚碰到台面 B.从刚碰到台面到乒乓球形变最大
C.从乒乓球形变最大到刚离开台面 D.从刚离开台面到上升到最高点
13.下列各个运动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从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B、向上抛出的小石块;
C.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 D、滚摆急速下降
1.(’11山西3分)“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地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间有引力
2.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C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4.下列所描述的场景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
C.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融化了D古代的人钻木取火
6.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8.五月的哈尔滨,处处飘溢着花香,这是——现象;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说明__—————————一
1.物质是由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扩散现象表明
2.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
3.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
时候溶化得快,这是因为炒菜时的温度比腌菜时的温度
,分子 无规则运动更剧烈的缘故.
4.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
,可以忽略不计.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
5.把磨得很光的两块不同金属紧压在一起,经很长时间后,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对方,这是由于固体分子在
的缘故.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6.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
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
C.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 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7.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
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8.如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9.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
分子运动的是(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
看见灰尘飞扬 B.将糖放入
开水中使之成为糖开水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一股饭菜香味
1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跟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有关
C.跟物体内含有的热量有关 D.跟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上升的高度有关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无内能 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多
14.关于扩散现象,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气体和液体之间才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C.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扩散现象与温度的高低无关
15.如图所示,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角度可用下边三句话来概括
①小男孩克服摩擦做功,动能转化为内能;
②小男孩从滑梯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小男孩的臀部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以上三句正确的排列顺序(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16.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
D.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
17.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运动物体比静止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
18.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玻璃接触面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太小
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12.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7.物体甲的温度比物体乙的温度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体中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比乙物体激烈
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总和比乙物体大
10.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
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 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
能,还具有 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
7.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
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
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 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
范文六:机械能及其转化
【学习目标】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2.能分析、解释简单的物理过程中能量转换情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内探究学案】
从斜槽上端滚下的小球,它有没有重力势能?________,在它下滚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将变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在滚下的过程中动能将变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二.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1.小球在斜槽最上端时,重力势能
;在从斜槽上端滚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
,动能不断
,到斜槽最下端时,速度最大,高度最小,也就是说重力势能
。所以说在从斜槽上端滚下的过程中,小球
单摆从A—B-C
三.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第 1 页 共 4 页
1.木块从斜面上滑下,
能,木块压缩弹簧时,
能,木块被弹回时,
说明: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举出在现实生活中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2.弹性势能、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用手指压小球,使弹簧被压缩,忽然松开手指,小球弹起,上升到最高处后,又落到地面。
提问:这个过程中、用手指压住小球后,弹簧被压缩,也就是产生了弹性形变,具有了_______能,此时小球的动能为零;松开手后,弹簧慢慢回复到原来的形状,同时对小球做功,将小球弹起,弹簧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________能。小球向上飞起后,高度越来越_______,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到达最高处时动能为零,_______能最大;之后又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落,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知识网络: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在一定条件下,弹性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3.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弹性势能、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四、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
的天然资源。
2.人们修筑拦河坝来提高上有水位,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
能越大,能发的电越多。
3.科学世界
第 2 页 共 4 页
(1) 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动能,速度如何变化?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动能,速度又如何变化?
1. 一只皮球落到地上又被弹起.在此过程中,自皮球接触地面到静止,_______能转化
为_______能;自皮球恢复原状到跳起,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 运动员掷出的标枪在上升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在下落过程中,
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3. 甲、乙两位同学各买了一只同样大小的球.甲说:在同样条件下,我的球比你的球弹
得更高,乙要甲证明这一点,甲应当(
A.将两球向上抛起,落下后,看哪个球弹得高
B.将两球向地面掷去,看哪个球弹得高
C.用手捏球,看哪个球较硬
D.在同样高度,两球以同样速度落下,看哪个球弹得高
4. 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它在斜面顶端时重力势能为100 J,当它
滚到斜面的某一位置时重力势能只有30 J了.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哪儿去了?此时小球的机械能是多少?
【能力提升】
1.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________能逐渐增大,________能逐渐减小。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__,势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乒乓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势能转化成_______能,与地面相碰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_______能,从地板反弹起来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换成________能,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下列情况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张开的弓把箭射出
B.秋千从_低处向高处荡去
C.汽车快速驶上一斜坡
D.用火箭把卫星发送到太空
第 3 页 共 4 页
5.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则该物体 (
A.速度不变,动能不变
B.一定静止,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机械能可能增大
D.势能可能减小,机械能可能减小
6.两颗相同的子弹,以同样的速度飞行在不同的高度,则它们的 (
A.动能不等,势能相等,机械能相等
B.动能相等,势能不等,机械能相等
C.动能相等,势能不等,机械能不等
D.动能不等,势能相等,机械能不等
7.下列各物体中只有动能的是(
),只有势能的是(
),具有动能和势能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
B.静止的自由弹簧
C.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D.被拦河坝拦住的河水
8.一辆汽车在上坡过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B.它的动能不断减小
C.它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D.重力势能的增加等于动能的减少
C.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
D.用滑轮组把物体匀速提高
8.如图,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到自己的鼻子,松手后,铁锁向前摆动又摆回来。有关铁锁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锁回摆后能碰到鼻子,因为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锁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小
D.铁锁下降到最低点,动能最小
9.如图所示,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a点运动到d点,钢珠(
A.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
B.在c点比在b点的重力势能小
C.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0.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图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机械能也相同
B.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2位置的机械能较小
C.小球在1、2位置的机械能相同,2位置的动能较小
D.小球在2位置的动能较小,机械能也较小
11.陈锋同学的家到学校本是一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路,爱动脑的陈锋做了这样的设想:要是将从家到学校的路挖成一个“V”字形(如图所示),只要从家骑上自行车后,不用刹车也不用踩车,等车停下来就可以到达学校了请你简要说明:
(1)陈锋同学的设想的机械能转化过程
(2)陈锋同学的设想在现实中可以实现吗?
第 4 页 共 4 页
范文七: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知识点: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能解释有关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机械能守恒的理解 能力: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掌握—学生提问---学生练习
难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机械能守恒的理解。 重点 课 前 检 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复习: 1 在图中虚线上标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方向。
2 请根据图中磁感线指向,左端为电源的负极,在图中的左端括号内标出电磁铁的磁极(N 或 S),并在图中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画出电磁铁上的绕线。
过 3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通电螺线管的 b 端。则通电螺线管的 N 极是( )端;在滑动变 )。 程 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通电螺线管对小磁针的磁力逐渐(
4 小华同学用导线绕在铁钉上,接入如图 3 所示的电路中,制成了一个
应为 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它的磁性
。闭合开关 S,小磁针静止时左端
5 .如图 6 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 P 从 a 端向 b 端滑动过程中,
会出现的现象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C.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D.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6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开关闭合时,能观察到导体棒 ab 沿 金属导轨运动.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 A.电热器 C.电动机 B.发电机 D.电磁继电器
7 .如图 6 所示, 是某小组的同学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景 (图中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较图(a)和图(b)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B.比较图(b)和图(c)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无关 C.比较图(a)和图(c)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无关 D.由图(d)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是否运动无关
8 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它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下 列设备中,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是 A.汽油机 9 B.发电机 ) C.电动机 D.电熨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大规模转化 B.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C.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D.奧斯特实验说明利用磁
场可以产生电流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其拉离电源
11.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获得能量 D.高压锅是利用气压增大沸点升高的原理来工作 12 .下列关于电和磁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发电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原理来工作的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来工作的 C.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一种装置 D.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功率用 P 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 W
(1)公式:
(2)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与机械效率无关)
(3)机械中的功率 2、机械能
(1)动能:
(与 m、v 有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愈大,它
的动能愈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愈大,动能愈大。
(2)重力势能:
(与 m、h 有关)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3)弹性势能:
(与弹簧本身、形变量大小有关)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效率。 用形象的图做对比
动能和势能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物体上。 二、内能 内能的定于:物体内部多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和机械能的比较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不可能为零,但是机械能可以为零。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规律: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条件:存在温度差。 本质:内能的转移。
三,热量的计算 热量的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
物体温度降低, 放出热量。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热量的单位,焦耳。符号:J
典型例题:1、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水器,水箱容积为 200L,小明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 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 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 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 45℃,请你求解下列问题:(1)水箱中水的质量?(2)如果水吸收的这 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而煤气灶的效率为 40%,求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煤气?(
煤气的热 值为q=4.2×107J/㎏) 2 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 0.3m3 的煤气,使 50 ㎏的水从 20℃升高到 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天然气的热值为 7×107J/m3),求(1)0.3m3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天燃气灶的效率?
【针对训练】 机械能及其转化 1.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在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 变化情况是( ) B.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2.一个篮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在下落的过程中,它的高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你认为减小的重力势能 哪里去了?篮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那它增加的动能又是来自哪里?根据动能和重 力势能的大小变化,你能猜想到什么? 3.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钟表里的发条带动指针转动 C.被拉开的弹簧门自动关上 4.下列过程中,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向上抛出的石子 C.竖直向下落得越来越快的冰雹 ) B.从坡顶匀速滑到坡底的自行车 D.足球场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 B.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得越来越快 D.跳高运动员跃起的过程
5.在桂林兴安“乐满地主题乐园”里有个极刺激的游乐项目:蹦极。游乐者系上弹性牵索从高处跳下,利用牵索产 生的弹力作用使自己在空中几番升降后静止。那么游乐者在其中的下降过程中( )
6.(2010 河北模拟,18)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洒水。下列关于其机械能变化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 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 B.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7 .如图 15-5-1 所示,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绕地球运行,它的速度很快,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 圈,能够迅速获取大量的信息。它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它的轨道上有一点离地球最近,这个点叫近地点;有 一点离地球最远,这个点叫远地点,卫星在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回答下列问题:
(1)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和势能如何变化?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它 的动能和势能又如何变化? ( 2 )卫星在近地点动能最 _____________ ,势能最 ____________ ;在远地点动能最 __________ ,势能最 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0 湖北武汉模拟,14)如图 15-5-2 所示,小孩从不太陡的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有灼热的感觉。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5-5-2 A.动能一定越来越大 C.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B.
重力势能一定越来越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2010 湖北襄樊模拟,3)为了使快速降落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向下迅速 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10.(2010 浙江台州模拟,6)如图 15-5-3 所示,小明分别沿三条路径滑到地面,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摩擦的情况 下,滑到地面时速度最大的路径是…( )
图 15-5-3 A.1 B.2 C.3 D. 都一样
11 .(2010 湖北宜昌)小孩在荡秋千游戏中,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关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建筑越建越高, 但如果不注意建筑上的物体(例如放在阳台上的花盆), 就会有“高 空抛物砸伤人”的危险。在物体落下的过程中,它具有的__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_____能,而且高度 越高,物体落到地面时做功本领就越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所以危险性也越大。 13.(2010 安徽庐江模拟,8)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 2010 年 5 月 1 日正式实施。据交通管理部门的统 计, 有 7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 车辆超限超载还是造成公路受损严重的原因之一。 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 (1)由于汽车超载,使得汽车对路面的______________增大,而汽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变,因而所产生 的______________增大而导致路面容易损坏。 (2)要对机动车进行限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2010 江苏盐城模拟,39)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右图 15-5-6 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 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 α,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 s,然后释放,小球将 左右摆动。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刚开始时,他把小球拉到自己的鼻尖位置,然后放手让小球自由摆动,小球还能摆回到他的鼻尖位置吗? 这是为什么?你能帮他解释吗? (3)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 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 两个猜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指南针能指南是由于地磁场对指南针磁极有力的作用 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
16.(2012o包头)如图所示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凹形槽,将小球从 A 点由静止释放,若小 球由 A 点到 B 点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用 W 表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差等于 W B.小球能够从 A 点运动到 D 点 C.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17 一同学用双手竖直向上抛出一篮球,在篮球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篮球由于具有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 B.篮球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C.篮球只受到重力作用 D.篮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但机械能在减小 18 (2011o怀柔区)如图所示是我国射箭运动员进行射箭比赛的情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弓的拉力大于弓对手的拉力 B.被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C.手拉弓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运动员松手时弓的弹性势能将转化为箭的动能 19.(2011o广州)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20 .(2008o烟台)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 6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所用的时间为 40s,人 所用的拉力是 400N,则( )
A.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B.物体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C.拉力所做的总功为 2800J D.此人的功率为 40W
21.(2007o韶关)如图,把不同的实心小铁球放在相同的实验装置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 小木块上进行实验.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丙丁 22(2005o河北)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遍向道路上洒水.下列关于其机械能变化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 C.动能不变 ) B.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
23 (2004o海淀区)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B.两手
相互摩擦,手心变热 C.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 D.陨石落入大气层后,陨石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
易错题型针对练习
例1 (2010 黄冈)下列对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的分析(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雨滴受到的浮力),正确的 是( ) A.雨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雨滴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雨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针对训练】 (2010河南)迎世博晚会上,彩色气球伴随欢庆的乐曲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气球的( ) 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 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典型例题】 例 1、(2002 年河南省中考试题)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拉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的两种水平地面 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例 2、(2002 年盐城市中考试题)如图所示,在拉力 F 的作用下,重 80N 的物块 A 正以 0.2m/s 的速度在水平 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20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80%,求: )
(1)2s 内,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物块 A 所做的功; 例3 (2010 河北)如图 4 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空气阻力)( ) A.铅球由 a →b 时,动能逐渐增大 B.铅球在 b 点的机械能大于 a 点的机械能 C.铅球由 b →c 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铅球在 c 点时动能最大 (2)拉力 F 的大小及拉力 F 做功的功率.
范文八:机械能转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测动、静、位压头随管径、位置、流量的变化情况,验证连续性方程和柏努利方程。
2.定量考察流体流经收缩、扩大管段时,流体流速与管径关系。
3.定量考察流体流经直管段时,流体阻力与流量关系。
4.定性观察流体流经节流元件、弯头的压损情况。
二、基本原理
化工生产中,流体的输送多在密闭的管道中进行,因此研究流体在管内的流动是化学工程中一个重要课题。任何运动的流体,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这是研究流体力学性质的基本出发点。
1.连续性方程
对于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时的质量守恒形式表现为如下的连续性方程:
?1??vdA??2??vdA
根据平均流速的定义,有
?1u1A1??2u2A2
(1-2) 即
(1-3) 而对均质、不可压缩流体,?1??2?常数,则式(1-2)变为
可见,对均质、不可压缩流体,平均流速与流通截面积成反比,即面积越大,流速越小;反之,面积越小,流速越大。
对圆管,A??d/4,d为直径,于是式(1-4)可转化为 2
(1-5) 22
2.机械能衡算方程
运动的流体除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以外,还应满足能量守恒定律,依此,在工程上可进一步得到十分重要的机械能衡算方程。
对于均质、不可压缩流体,在管路内稳定流动时,其机械能衡算方程(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为:
z1?1?1?he?z2?2?2?hf
(1-6) 2g?g2g?g
显然,上式中各项均具有高度的量纲,z称为位头,u/2g称为动压头(速度头),p/?g称为静压头(压力头),he称为外加压头,hf称为压头损失。
关于上述机械能衡算方程的讨论:
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
无黏性的即没有黏性摩擦损失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就是说,理想流体的hf?0,若此时又无外加功加入,则机械能衡算方程变为: 222
z1?1?1?z2?2?2
(1-7) 2g?g2g?g
式(1-7)为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该式表明,理想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2)若流体静止,则u?0,he?0,hf?0,于是机械能衡算方程变为 22
z1?p1p?z2?2
(1-8) ?g?g
式(1-8)即为流体静力学方程,可见流体静止状态是流体流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3.管内流动分析
按照流体流动时的流速以及其它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例如压力、密度)是否随时间而变化,可将流体的流动分成两类: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连续生产过程中的流体流动,多可视为稳定流动,在开工或停工阶段,则属于不稳定流动。
流体流动有两种不同型态,即层流和湍流,这一现象最早是由雷诺(Reynolds)于1883年首先发现的。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其流体质点作平行于管轴的直线运动,且在径向无脉动;流体作湍流流动时,其流体质点除沿管轴方向作向前运动外,还在径向作脉动,从而在宏观上显示出紊乱地向各个方向作不规则的运动。
流体流动型态可用雷诺准数(Re)来判断,这是一个无因次数群,故其值不会因采用不同的单位制而不同。但应当注意,数群中各物理量必须采用同一单位制。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则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Re —雷诺准数,无因次;
d —管子内径,m;
u —流体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
?—流体密度,kg/m3;
μ—流体粘度;Pa·s。
式(1-9)表明,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体流速有关。层流转变为湍流时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用Re c表示。工程上一般认为,流体在直圆管内流动时,当Re≤2000时为层流;当Re>4000时,圆管内已形成湍流;当Re在范围内,流动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或者是二者交替出现,这要视外界干扰而定,一般称这一Re数范围为过渡区。
三、装置流程
该装置为有机玻璃材料制作的管路系统,通过泵使流体循环流动。管路内径为30mm,节流件变截面处管内径为15mm。单管压力计1和2可用于验证变截面连续性方程,单管压力计1和3可用于比较流体经节流件后的能头损失,单管压力计3和4可用于比较流体经弯头和流量计后的能头损失及位能变化情况,单管压力计4和5可用于验证直管段雷诺数与流体阻力系数关系 ,单管压力计6与5配合使用,用于测定单管压力计5处的中心点速度。
在本实验装置中设置了两种进了方式:1、高位槽进料;2、直接泵输送进料,设置这两种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有对比,当然直接泵进料液体是不稳定的,会产生很多空气,这样实验数据会有波动,所以一般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建议采用高位槽进料。
四、实验步骤
1.先在下水槽中加满清水,保持管路排水阀、出口阀关闭状态,通过循环泵将水打入上水槽中,使整个管路中充满流体,并保持上水槽液位一定高度,可观察流体静止状态时各管段高度。
2.通过出口阀调节管内流量,注意保持上水槽液位高度稳定(即保证整个系统处于稳定流动状态),并尽可能使转子流量计读数在刻度线上。观察记录各单管压力计读数和流量值。
3.改变流量,观察各单管压力计读数随流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每改变一个流量,需给予系统一定的稳流时间,方可读取数据。
4.结束实验,关闭循环泵,全开出口阀排尽系统内流体,之后打开排水阀排空管内沉积段流体。 注意:(1)若不是长期使用该装置,对下水槽内液体也应作排空处理,防止沉积尘土,否则可能堵塞测速管。
(2)每次实验开始前,也需先清洗整个管路系统,即先使管内流体流动数分钟,检查阀门、管段有无堵塞或漏水情况。
五、数据分析
h1和h2的分析
由转子流量计流量读数及管截面积,可求得流体在1处的平均流速u1(该平均流速适用于系统内其他等管径处)。若忽略h1和h2间的沿程阻力,适用柏努利方程即式(1-7),且由于1、2处等高,则有:
(1-10) ?g2g?g2g
其中,两者静压头差即为单管压力计1和2读数差(mH2O),由此可求得流体在2处的平均流速u2。令u2代入式(1-5),验证连续性方程。
h1和h3的分析
流体在1和3处,经节流件后,虽然恢复到了等管径,但是单管压力计1和3的读数差说明了能头的损失(即经过节流件的阻力损失)。且流量越大,读数差越明显。
h3和h4的分析
流体经3到4处,受弯头和转子流量计及位能的影响,单管压力计3和4的读数差明显,且随流量的增大,读数差也变大,可定性观察流体局部阻力导致的能头损失。
4. h4和h5的分析
直管段224和5之间,单管压力计4和5的读数差说明了直管阻力的存在(小流量时,该读数差不明显,具体考察直管阻力系数的测定可使用流体阻力装置),根据
(1-11) d2g
可推算得阻力系数,然后根据雷诺准数,作出两者关系曲线。
5. h5和h6的分析
单管压力计5和6之差指示的是5处管路的中心点速度,即最大速度uc,有
(1-12) 2g
考察在不同雷诺准数下,与管路平均速度u的关系。 2
六、注意事项
1.不要将泵出口调节阀开启过大,以免水从高位槽冲出和导致高位槽液面不稳定。
2.流量调节阀需缓慢关小,以免造成流量突然下降,使测压管中的水溢出。
3.实验时必须排除管路系统内的空气。
七、思考题
1.在机械能转化演示实验中,为什么要保持高位槽水位恒定?
2.水在水平异径管中流动时,流苏与管径的关系如何?
3.若两测压截面距基准面的高度不同,两截面的静压差仅是有流动阻力造成吗?
范文九:第四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3、了解水能和风能。 过程与方法
观察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难点】
分析事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准备】
滚摆、单摆、铁锁、玩具弹弓、木板2块、魔术罐、细线、多媒体。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1. 4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单位:焦耳(J)
二、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四、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机械能的转化,难点是如何准确表达生活中的机械能转化问题。在突破重难点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分析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的变化,推出“变小的能转化为增大的能”这个规律。同时设计了几个有趣的小实验,促进学生乐学、好学是本课鲜明的亮点。训练习题尽可能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并以图片呈现,增加学生的分析直观性。 二、案例的“不足”
课堂教学中做滚摆实验和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的实验,只是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度不高。如果变成学生实验效果会更好。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附件1: 反馈练习
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
①雪橇从山坡上滑下;
②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又落到远处地上;
③打开的弹簧门自动关闭;
④小孩坐在秋千上,在妈妈推了一次以后,自己荡着。
答案: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③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④从高向低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低向高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附件2:【达标检测】
1."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迈进了一大步,"神舟五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辆城市绿化洒水车,在一条平直的高架路上匀速行驶,当它一边洒水一边行驶时,它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 ,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小孩在荡秋千游戏中,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4.下列情况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
B、汽车上山
C、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D、苹果从树上落下
5、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过程中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 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机械能不变
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
答案:1.增大;增大
2.减小,减小,减小;3. B
5.C 附件3:作业布置
1. 下列几个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
B、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
C、小石块向上抛出后的运动 D、跳水运动员从高台上跳下
2.弹簧门在推开后能自己关闭,从能的转化来解释这一现象
3.皮球从手中下落后,掉到地上又弹起来,试分析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4.你在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坡时会怎么做?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你这么做的原因。 答案:1.C
2.推开门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性势能;松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门的动能。
3.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触地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弹起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4. 上坡前加紧蹬几下,以提高车速。这是因为提高车速能增大动能,可以有较多的动能转化势能,防止车倒退。
范文十:12.2
机械能的转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举例说明不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举例说明不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一: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1、摆球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师按照课本101页图12-2-3进行实验,提醒学生并观察实验:小球摆动时的快慢变化、高度变化,将你的分析填在以下表格中。
【结论】实验表明: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
2、教师演示滚摆实验,观察滚摆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举出生活中动能和势能间相互转化的事例。
【针对训练】
1、人骑自行车下坡时,不用蹬车自由滑行的过程中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下列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B.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C.人与车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D.人与车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2、关于滚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降过程中动能不变
B.最低点动能为零
D.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 C.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3、图3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点自
由释放,滚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
,重力势能
4、用力向下甩溜溜球,手提选线不懂,溜溜球会上下来回运动: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渐渐
,重力势能逐渐
5、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它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动能填“增大”、“减小”、“不变”),卫星的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知识点二: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1、当你玩弹弓时,用力拉伸橡皮条,橡皮条发生了弹性形变,它此时具有能。 当你松开手时,弹丸迅速飞出去,这说明橡皮条的
能转化成了弹丸的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针对训练】
1、下列过程中,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推开弹簧门的过程
B、用力拉长弹橡皮条的过程
C、弹簧枪将‘子弹射出的过程
D、跳水运动员将跳板踏弯的过程。
2、皮球落到地面上又弹跳起来,这一过程中就存在着动能和弹性势能间的相互转化.从皮球开始触地到皮球的形变最大,速度为零,这一过程是皮球的
能.从皮球开始恢复原状到完全恢复原状这一过程中,皮球的形变越来越小,而皮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到皮球全部恢复原状时,皮球上升的速度达最大,此过程是球的
知识点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自学课本103页,学会下列问题;
1、机械能中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可以与能、
2、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人骑自行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能转化为
能。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将
3、 如果机械能不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我们说机械能是(填守恒或不守恒
4、 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
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保持不变
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机械能的转化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小华把悬挂的铁锁拉近并紧贴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
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不断增加
B.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锁摆到最低点后会继续上升,是因为受重力作用
D.锁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所以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 2.如图所示的活动中,主要利用弹性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是(
B.坐过山车
3.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光滑的斜面下滑,经过B、C两位置时
具有相同的(
C.重力势能
4. 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5.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休闲活动.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端上升到最高
端,时而从最高端飞驰而下(如图).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
A.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
B.a点动能最大,b点势能最大,c点机械能最大
C.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少,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变大
6.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由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
B.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小石块经过
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D.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弗炉可以煅烧铁块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