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队改革军人心态如何调整心态和状态?

面临改革调整,能否稳住心神
解放军报融媒体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卷首语改革机遇千载难逢,改革强军风帆高扬。按照改革部署,今年要组织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院校、武警部队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如果说前一阶段的改革是动“上头”,接下来的改革则是动“大头”;前一阶段是动“棋盘”,接下来则是动“棋子”。个人发展会不会受限?军装能不能再穿?分流能不能胜任新的岗位……当改革真的在日夜企盼中走近时,一些官兵既期盼改革的节奏快一点,又希望改革的动作轻一点;既坚信改革会越改越好,又担心自己受影响太大。想个人进退去留的问题太多,精神动力就会不足,前进方向就会迷失。有没有好的心态、能不能调整好心态,直接影响改革部署能否高标准落实、改革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在复兴伟业面前,为利益所困何其狭隘;在强军大计面前,为得失计较何其渺小。身处改革大潮中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越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越要稳住心神;越是在震荡的时候,越要保持定力;越是在阵痛的时候,越要保持坚忍;越是在纠结的时候,越要保持从容。如此,才能推动改革大船乘风破浪,顺利驶向强军彼岸。阔步强军路上,只有增强大局意识、放平心态,才能摒弃私心杂念、保持良好状态,才能在大考面前呈现一张张坚毅果敢的面孔,留下一串串坚实铿锵的足迹。心神不散,计利当计国家利连日来,一项“认清改革重大意义,自觉服从改革大局”的专题教育在第101医院紧锣密鼓展开。医院血液肿瘤科三病区主任潘德键打起背包,随全院官兵来到浙西大山深处某教育基地。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面临改革调整,能否稳住心神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改革机遇千载难逢,改革强军风帆高扬。
按照改革部署,今年要组织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院校、武警部队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如果说前一阶段的改革是动“上头”,接下来的改革则是动“大头”;前一阶段是动“棋盘”,接下来则是动“棋子”。
个人发展会不会受限?军装能不能再穿?分流能不能胜任新的岗位……当改革真的在日夜企盼中走近时,一些官兵既期盼改革的节奏快一点,又希望改革的动作轻一点;既坚信改革会越改越好,又担心自己受影响太大。
想个人进退去留的问题太多,精神动力就会不足,前进方向就会迷失。有没有好的心态、能不能调整好心态,直接影响改革部署能否高标准落实、改革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在复兴伟业面前,为利益所困何其狭隘;在强军大计面前,为得失计较何其渺小。身处改革大潮中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越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越要稳住心神;越是在震荡的时候,越要保持定力;越是在阵痛的时候,越要保持坚忍;越是在纠结的时候,越要保持从容。如此,才能推动改革大船乘风破浪,顺利驶向强军彼岸。
阔步强军路上,只有增强大局意识、放平心态,才能摒弃私心杂念、保持良好状态,才能在大考面前呈现一张张坚毅果敢的面孔,留下一串串坚实铿锵的足迹。
心神不散,计利当计国家利
连日来,一项“认清改革重大意义,自觉服从改革大局”的专题教育在第101医院紧锣密鼓展开。医院血液肿瘤科三病区主任潘德键打起背包,随全院官兵来到浙西大山深处某教育基地。
改革大幕拉开后,有关医院改革的传言灌满了潘德键的耳朵:“改革后医院若不姓军了,自己这身军装还能不能穿?”“医院定位不明确,工作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拼命干?”“取消有偿服务以后,部队医院如何发展?”
从小向往军营的潘德键,17岁考入第三军医大学,本硕连读。毕业时,因学业优秀、专业过硬,他如愿分配到第101医院。2014年初,通过公开竞聘,潘德键当上了科室负责人。意气风发的他计划立足科室平台,甩开膀子干一番事业,实现军旅的人生理想。刚当上科主任时,他就坚持战备、医疗、教学、科研一起抓,不到两年就建成医院“样板科室”。
担忧,只是因为潘德键把这身军装、这个岗位看得如生命般珍贵。
“我在医院呆了将近20年,与医院结下深厚的感情,但组织上通知我转业的那一刻,我还是无条件地服从。”除了参观见学,医院还专门把一些优秀转业干部请回“娘家”作报告,原政治处主任王燕萍勇于迎接挑战的经历,让潘德键深受触动:计利当计国家利。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关心官兵的切身利益。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无论进退走留,我们每个人都会为改革叫好。”教育总结会上,潘德键感慨不已:“教育前,心中迷茫;教育后,眼前透亮。”
思想通则行动明。前不久,上级分配给该院13名转业干部指标,符合条件的27名干部在第一时间向院党委递交了“服从组织决定”的决心书,彰显了白衣卫士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强军的铁肩担当。
潘德键:改革没来时盼改革,改革真来了担心也跟着来了;平时为改革叫好点赞,如果动了自己的奶酪却心不甘情不愿……这虽然是人之常情,却不应该是我作为一名军人和一名党员的正确心态。
看到一些部队整建制转隶、移防甚至撤销,看着身边的一个个战友在改革大潮中脱下军装时,我有些无法“淡定”了。改革的手术刀落在他们身上,更痛在我的心上,他们的今天可能就是我的明天。
应该说,医院开展的专题教育就像一场及时雨,驱散了我心灵上的雾霾。我越来越坚信:利益取舍面前,越是忘我越可能成就大我,越是瞻前顾后越容易失去自我。因此,面临改革大考,一切听从组织安排才是我应有的选择。
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没有痉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进一步。”改革就会触动利益,利益取舍是对忠诚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
1998年夏,步兵某师正在进行精简整编,突然接到赴长江抗洪抢险的命令。全师官兵闻令出征,没有一人为自己的进退走留分心走神。一位老兵说出了大家的心声:“面对精简整编,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走还是留,但面对滔滔洪水肆虐,我们知道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正是一茬茬官兵不顾个人得失心系国家江山社稷,听党话跟党走,才有我军建设的不断壮大发展。在改革大考面前,需要每一名官兵知道改革为什么,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才能跳出一时一地一己之利看问题作取舍,才能自觉把心思精神凝聚到强军兴军的实践中来。
(段同创、罗微全、本报特约记者&邵敏采写)
心劲不减,勇立潮头立新功
“我考不合格,大家都可以不合格;我考优秀,大家都得争当优秀!”
5月22日,南部战区陆军某机步旅组织建制连500米障碍考核。考前,装步八连连长蒙建兴以他特有的方式作动员。
敢这样硬气说话,当然有“两把刷子”。蒙建兴优秀士兵提干出身,入伍15年,10多次在各级比武中摘金夺银,创下的一些训练纪录迄今无人能破。因军事过硬、带兵硬气且“蒙”“猛”谐音,他被称为“猛连长”。
不过,这位“猛连长”却有一怕:怕接母亲电话。这不,母亲晚饭后又打来电话:“你都34岁了,和你一起长大的伙伴,娃都上学了,你要妈等到哪一年……”蒙建兴老老实实听完母亲絮叼,再宽慰许诺一番。挂了电话,可他心头的焦躁如雨后野草般生长。
2012年结婚后,蒙建兴与妻子聚少离多。2014年底,蒙建兴父亲患了重病,妻子辞职在家照料。母亲“抱孙子”的愿望、父亲的病情及不菲的医疗费,让“猛连长”颇感压力。
正因如此,当亲友劝他趁改革之机转业交流回乡照顾家庭时,蒙建兴不是没一点想法。和很多基层官兵一样,他也思考过改革与自身命运的关联:自己会不会成为“30万分之一”?陆军转型对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自己能否适应?军官职业化改革后,军人退役安置政策会怎么变?
“心有所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的脚步不能停歇,这是军人的职责、党员的担当!”旅政委王文跃在“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中说的话,让蒙建兴很受触动。他和战友们围绕“体制改革为什么、职能使命是什么、履职尽责干什么”进行交流,联系岗位实际和个人情况参加“改革强军建新功”演讲,对怎样迎接、支持和投身改革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领导和身边战友投身改革强军的实际行动,也让他深受感染:旅长、政委带头参加10公里武装奔袭,机关干部人人参加坦克“三大专业”过级考证,全旅上下像临战一样备战训练……“大家都这样专心敬业,我有什么理由松劲?”蒙建兴在交流中说。
蒙建兴:我当兵时打过擂台立过二等功,当干部后也得了不少荣誉。别人夸我有能耐,我不这样认为。如果非要讲能耐,应该是我做事多了一些专心认真吧!
我教新战士打枪,特别强调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脑子里东想西想,还能打准吗?干工作、抓训练也一样,你心思不往工作上想、精力不往训练上投,是不可能干好的。
对于改革,我和战友们一样,都十分关注和期盼,也想过下一步改革会不会影响单位和自己。可我是一连之长,如果我都分心走神,连队战士会怎么想?所以,我要求自己越是改革在即,越要专心致志尽好责、坚决完成好任务。这是我的职责本分,也是一名党员应有的觉悟。
至于我的家事,我很感谢领导和战友们的关心帮助。无论进退走留,只要在部队一天,我都会努力干好工作,尽好我的职责!
内心宁静,则做事专一。改革大潮到来前,“猛连长”不为家事所困、不为得失所扰,一如既往干好工作尽好责,体现出可贵的负责精神、担当品格。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向“脖子以下”推进,势必触及广大官兵利益。如果左顾右盼、心浮气躁,只想个人后路、不想部队出路,只想个人家事,不想部队公事,于己有利的就支持、于己不利的就打折扣,改革就会寸步难行。
基层官兵作为军队大厦的基石、部队肌体的细胞,在改革考验到来前,要稳心定神,这是测量忠诚度的标尺、检验党性的试金石!
(特约通讯员&江平骥、特约记者&欧阳治民采写)
心思不乱,执着使命为打赢
5月的塞北,狂风猛吹,沙石飞扬。陆军军官学院的信息化弹药研究团队——这个被誉为信息化弹药领域的“专家队”,正在此组织某新型炮弹实弹射击实验。
“命中35发,5发偏离目标区域,实际命中率87.5%。”“战报”传来,大家欢喜雀跃,唯有项目负责人——炮兵弹药技术研究所所长钱立志教授黑着脸。
“对极端恶劣天气影响预想不足,立即返院重新修正系统数据,必须做到100%。”钱立志一开口,大家全“蔫”了。因为,这意味着又将开始一场不知终点的跋涉,而该项目已启动多年,仅实验采集的数据就有上百万组。
有人想不通,在飞沙走石恶劣条件下打出87.5%的命中率,已实属不易,要求100%简直就是钻牛角尖。干事越多出错概率越大,影响进步,得不偿失。
还有人说,该项研究虽然现在不能定型,但有关键性突破、有许多创新成果。如今赶上调整改革,不如用这些成果先报奖,好歹能给团队、给个人未来发展加点分。
然而,钱立志态度很明确,提了一个问题让大家去思考:现代战争讲究的是精确打击,要么精起来,要么被消灭。试想如果你正在战场,你能容忍这样的误差吗?这样的叩问让大家心潮难平。
在该院组织的“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活动中,钱立志“现身说法”:当兵30多年,3次转行、4次改变研究领域,但始终不变的是一切为打赢的初心。
越是改革当头,越要稳住心神。大家记住了钱立志的话。白天,他们与炮弹亲密接触,逐个零件摸索、逐个环节验证;晚上,他们挑灯夜战,反复推演实验数据,不断优化计算方程式。
按照计划,接下来钱立志将率领团队带着重新修正的研究成果,再次奔赴寒区试验场,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严苛的考验。
钱立志:搞科研,谁都想快出成果!这个项目,我们团队一干就是多年,现在又处于调整改革节骨眼上。作为项目负责人,扪心自问,我也想出成果。但我要的成果是能上战场、能打胜仗的,绝不是挂在墙上的奖项、锁进柜子的成果。
有不少人问我:“你那么大岁数,也都技术三级了,还这么拼为什么?”我想,很简单,军事科研向来都容不得半点迁就,我今天研发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天战场上就会让年轻的战士流血牺牲;还有,军事核心技术永远都是买不来的,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就必须对自己狠一点,真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院校调整改革在即,作为一个经历数次改革、从军30多年的老兵,我现在最该做的就是一招一式地把这个项目做成精品。
作为信息化弹药领域的“专家队”,钱立志团队始终在赶考。他们面向实战检验研究成果,一切以能打仗打胜仗来衡量,这种不计小利、紧盯打赢的精神令人感佩。
科研无坦途,“研为看”的急功近利或许可以换取一时荣耀,但官兵终将只会记住那些矢志打赢、砥砺前行的人。随着我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军队院校科研工作者承担的使命任务更加繁重,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不可或缺。
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院校改革调整在即,对有些官兵来说,我们不妨把钱立志团队当作一面镜子,心里有疙瘩时看看他们,或许,就该知道自己该干些啥。
(梅&俊、刘晓诚、本报特约记者&付晓辉采写)
改革没有旁观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涉及军队发展与未来的大事,是全军官兵共同的事业。改革的航船破浪前行,需要坚定的拥护者,更需要笃行的实干家。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就有什么样的工作面貌。面对深化改革,行动比表态更重要。拥护改革,就要为改革加油鼓劲;支持改革,就要为改革拾柴添火;投身改革,就要为改革使劲助力。
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在连队建制撤销而自己没有接到最后撤离的命令时,每天依然一个人坚持跑操,坚持饭前一支军歌,坚持打扫环境卫生,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什么是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履职的要求不松,尽责的标准不降,这就是答案。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Copyright (C) www.8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Copyright (C) www.81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宣布裁减军队员额30万,国防和军队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走过峥嵘岁月的人民军队,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是“剪指甲”,而是深水区的“中流击水”,其广泛性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习主席指出,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面对这场时代大考,不考不行,缓考不行,考不好更不行。“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打好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要求每一名军人都以良好精神状态,勇敢接受挑战考验。
面对考验,服从大局需要,不计个人得失,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1950年初,中央决定进藏,邓小平找到18军军长张国华,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谈话凭党性。”张国华立即答道:“一切听从党安排。”看,姿态高低立见高下。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而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要难。因此,能否打破既得利益掣肘,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我军多次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都是官兵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结果,这也是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制胜密码。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攻克的是长期制约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涉及一些单位的升降撤并,波及一些同志的进退走留。如果只是口头上拥护改革,心里却拒绝“从我开始”,一动自己的“奶酪”就不行,改革将寸步难行,什么事也干不成。
心态决定状态。无数事实表明,心态好了,就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胸宽阔、昂扬向上,努力作为、创造佳绩;反之,就会悲天悯地、怨天尤人,事未做而志先衰,身未动而气已泄。当前面对改革调整,尤其应注意防止和克服三种不良心态:
一是无奈心态。认为在改革重新“洗牌”中,计划面临变化,熟悉变成陌生,一下子失去方向感,对个人发展进步没有底数了。其实,个人命运总是与国家和军队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能够亲身参与这次伟大改革,亲眼见证国防和军队凤凰涅槃,本身就是军旅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某种程度上是时代的“幸运儿”。而且,改革总是除旧立新,释放红利,既会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也会对个体成长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决不能抱着无奈心态、消极应付,而要强化机遇意识,积极融入改革洪流,与改革同心同向、同力同行。
二是急躁心态。全军改革方案许多人都很关注,特别对单位是撤是并,编制是扩是缩,自己是退是留,职责是存是改,时间是早是晚,等等,因关注而占去许多精力,有的甚至因此影响工作。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看到,这次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分步、分层、分段实施,蹄疾而步稳,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因此既等不得、慢不得,也急不得、烦不得。
三是无为心态。认为改革是全军的事、上面的事,自己身处基层,只是普通一员,对改革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不可否认,凡涉及全局的有关重大原则和政策的改革,必须按军委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实施,不允许各行其是。但改革决策的出台,需要广大官兵以主人翁姿态出主意、提建议;重大举措的落实,更需要官兵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在每一个战位、每一次行动上。可以说,我们都是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实践者,职务虽有高低,责任虽有不同,但在改革大舞台上,都应积极参与其中而不能当看客。
随着改革大幕徐徐拉开,“最需要凝心静气又最难凝心静气,最需要稳定又最难稳定,最需要落实又最难落实”。对于部队官兵来讲,当前最紧要的是甩掉“思想包袱”,保持“在状态”。要努力做政治的明白人,面对改革头脑十分清醒、立场十分坚定、态度十分鲜明;做履职尽责的模范人,无论改革如何推进,都要凝神聚力干好工作,尽好职责;做攻坚克难的担当人,越是面对的困难大,越要敢于“亮剑”,排除万难、奋勇争先;做严格自律的廉洁人,越是在变革时期,越不能放松自我要求,更不能“浑水摸鱼”,必须严于律己,干净干事。2015年军队改革方案最新动态
2015年军队改革方案最新动态
发表时间: 16:34:47 文章来源:
《2015年军队改革方案最新动态》是有华当教育网()为你整理收集:
  从10月27日起,解放军报推出了《面对改革大考,我们如何作答》系列谈文章。至11月12日共推出五篇,分别为:10月27日的《忠诚,就是面对改革绝对服从》;10月29日的《调整好心态&保持“在状态”》;11月5日的《利益得失算“大账”》;11月10日的《用行动为军人荣誉增光添彩》;11月12日的《发扬“一切行动听指挥”好传统》。  最新推出的文章指出,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如箭在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按照习主席的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也就是牢固树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观念。文章强调,“军队任何时候都听中央的话,听党的话”,仍然是我军最为可贵的军魂,是广大官兵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和行动准则。文章最后指出,只要领导干部一切行动听指挥,切实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圆满完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各项具体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优秀的答卷。  以下为解放军报原文:  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如箭在弦。面对这一繁重复杂任务,官兵的思想反映日趋活跃。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从多方面做好严谨细致的工作,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按照习主席的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也就是牢固树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观念。  “军令如山”“军法严明”,是古往今来所有军队都需要的铁律。“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更是人民军队在长期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早在我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针对当时出现的各种无组织无纪律现象,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又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但始终不变的是,第一条都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中,面对强过我军数十倍、数百倍凶恶敌人的围剿追杀,我军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长为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劲旅雄师,靠的就是建立在广大指战员高度自觉基础上的铁的纪律。党指挥到哪里,部队就打到哪里,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了执行命令、严守纪律,真正做到了“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战争年代是这样,和平时期同样如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特别是1985年百万大裁军以来,我军进行了多次精简整编,每次广大官兵都做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怎么决定就怎么办,无论是转业退伍还是调往其他单位,都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今天,尽管我军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队指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好传统、好作风没有变,也不能变。“军队任何时候都听中央的话,听党的话”,仍然是我军最为可贵的军魂,是广大官兵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和行动准则。  发扬“一切行动听指挥”好传统,关键是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强军兴军目标的关键一招。“优化军委总部领导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等等,这些“顶层设计”的方案,都是关系到改革大局的战略决策,代表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但是,把这些改革方案具体落到实处,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单位的撤并降改和部分人员的进退走留问题,涉及相当一部分同志的利益“奶酪”。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纪律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利益问题,也是一个顾全大局问题。在推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单位是撤、是并、是降、是改,个人是进、是退、是走、是留,只能根据党和军队的事业发展、按照大局的需要来决定,不能站在局部和个人利益得失的角度来权衡。  上世纪60年代,有一首广为流传的队列歌曲唱得好:“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儿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今天,在新的考验面前,我们仍然要发扬这种胸怀全局、克己奉公、“一切听从党安排”的崇高革命精神。  发扬“一切行动听指挥”好传统,重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既是从我军80多年的奋斗历史中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当前,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展开,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陆续摆到了面前。战士盯着干部看,下级盯着上级干,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必须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坚决按照上级的命令和指示办事,同时入情入理、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心不散、劲不减、腿不懒。只要领导干部一切行动听指挥,切实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圆满完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各项具体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优秀的答卷。
  公方彬:新一轮军队改革看点已现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即将出炉的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和裁军30万,都是一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其作用和影响注定超过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1997年和2003年分别进行的精减员额50万、20万。因为本次非为减人而来,而是为了重构和优化军队领导、指挥和管理体制,减人只..…
 最近,很多眼丝在后台留言,询问军队改革的最新进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今年9月3日阅兵当天,习近平又宣布裁减军队员额30万,使得军改话题再次受到舆论关注。不过,相关改革已经提出两年,却迟迟不见动静,外界亦有多种猜..…
 为期四天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闭幕,会议规划了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蓝图,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虽然五中全会已经过去了4天,但各种解读仍然占据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版面,新华社今天(11月3日)将受权发布“建议”全文。  “建议”指出,“十二五”时..…
 当前,正处于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改革,如何看待利益得失?如何对待进退去留?笔者认为,面对这场关乎国家安全、军队兴衰的“大考”,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担当的姿态、昂扬的状态和平常的心态。  保持担当的姿态。改革图纸一铺开,一砖一瓦需要动身费力,一招一式需要竭心尽力。当促进派、实干家,就应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站在时代高度对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作出新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习主席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兼顾发展和安全的深远筹谋,表明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决心意志和使命担当。我们要深入领会和全面贯彻《建议》部署要求..…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即将出炉的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和裁军30万,都是一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其作用和影响注定超过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1997年和2003年分别进行的精减员额50万、20万。因为本次非为减人而来,而是为了重构和优化军队领导、指挥和管理体制,减人只是改革的副产品。  强调体制编制调..…
 导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都称为部队。创建部队的主要意图是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下面是军队改革方案新鲜出炉--中国军事体制改革方略。  ――&撤销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将三部职能分别转入国防部、总参谋部和各军种总部。  将二军大等医科院校和大部分医院移交地方(保留各军种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岗位轮换”“职业教育”“晋升考核”和“联合军官”等制度为主要支柱的人事管理体系,不仅为美军领导指挥体制的顺畅运行和不断调整提供了高效的自动纠错和自我完善机制,也为美国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平衡流动为基本原则的岗位轮换制度  1899年“鲁特改..…
  2015年3月中旬,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时,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要强化集中统一领导,搞好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导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消息提示:“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军队改革要克服部门利益:不当看客&不添障碍  把思想观念转变到改革轨道上来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意在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实现我军后发优势,推动战斗力大幅提升。这既需要破除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扫清制约战斗力建设的短板和阻力,也需要解除思想观念上..…
 十三五规划建议:2020年基本实现军队机械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到二二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
  我国2020年完成军队改革&实现机械化  「协调」作椤甘濉刮甯龇⒄估砟钪唬泄仓醒搿甘濉构婊ㄒ樘岢觯贫颉⒊窍纭⑽镏饰拿骱途裎拿鳌⒕媒ㄉ韬凸澜ㄉ杷拇蠓矫娴男鞣⒄梗π纬善胶夥⒄菇峁梗⑻岢龅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  建议表示,增强..…
 十三五规划建议: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日公布。建议提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建议提出,同全面..…
 导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都称为部队。创建部队的主要意图是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  1月26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消息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从国防和军队建设来看,这意味着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也意味着实质性启动实施新一轮军事改革的条件日益完备。..…
  一、战略思想由攻势防御改为域外控制  1、进一步树立进攻思想。  2、进一步保障和开拓海外利益。  3、逐步在世界各战略要地建立固定或临时海外基地。  4、将国土防御线推到离国境线1500公里以外,具备境外3000公里的控制能力,具备全球任意打击能力,对突发热点可迅速派出航母为核心的军事干涉力量。  5、..…
我军初步建立部队卫勤保障新模式&2015年扩大试点范围&2016年起在全军全面推开  全军部队卫勤保障模式改革工作会议披露,历经一年多试点,我军已初步建立覆盖全军各种类型部队不同卫勤保障需求的3种部队卫勤保障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健康维护、疾病防治、应急处置、远程医学、心理服务、伴随保障”6种部队卫..…
五中全会期间,《解放军报》连续两日刊发署名文章,阐述军队改革的方法论以及在改革大考中军队应保持绝对服从。  石正露发表题为《忠诚,就是面对军队改革绝对服从》的署名文章中指出,“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党我军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下的战略抉择,是更好履行军队职能使命的现实需要,更是强国强军的必由之..…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警是军人还是警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