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市人民医院十里庄镇射佛头有做磨具的吗

晋州射佛头村夫妻演抢孩子大战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晋州射佛头村夫妻演抢孩子大战
摘要:3月6日晚,晋州市射佛头村一中年夫妻上演“抢孩子”大战,总十庄镇派出所民警在寒风中劝解两个小时。
网易河北讯(贾贵生 王晓会)3月6日晚,晋州市射佛头村一对中年夫妻上演“抢孩子”大战。原来,该村雷女士和宁晋县闵先生结婚后,育有两个男孩。但是,十几年二人一直矛盾不断,雷女士曾两次向法院起诉离婚未获批准。现在闵先生带着大儿子居住在宁晋县朱家庄村,雷女士带着小儿子居住在保定市。这次矛盾的焦点是闵先生和雷女士都想抚养小儿子。
据雷女士讲,2月15日闵先生来到保定市雷女士住处,20日晚以带小儿子出去玩为借口,将小儿子带回宁晋县,然后才告知雷女士。雷女士怕耽误孩子在保定上学,于3月6日上午专门回来接孩子,结果闵先生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她就到朱家庄小学将孩子接到娘家射佛头。闵先生回家没看到孩子,便急急赶到射佛头来寻找,结果遭到妻子一家人的阻拦,于是就有了夫妻上演“抢孩子”大战一幕。
面对这场大战,有人打电话报了警。总十庄镇派出所的干警即刻赶到现场,在大街上对夫妻两人进行了耐心的劝解,告诉他们这样做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做任何决定要以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
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闵先生考虑到孩子一直在保定生活学习,所以同意孩子暂时由雷女士带养。
爱护孩子是父母天职,其心情都能理解。但是,家长的矛盾不要延伸到孩子身上,希望像这样“抢孩子”的事件不要再次发生!也希望我们的基层民警都能像总十庄派出所民警那样,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HEB020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晋州市各类医院、卫生院、卫生所、诊所等医疗机构最全汇总 - 今日头条(TouTiao.org)
根据市卫计委最新发布的石家庄市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情况,目前,晋州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卫生室、诊所等医疗机构276家,编制床位998个。详见下表:序号医疗机构名称医疗机构地址医疗机构编制床位1晋州市人民医院朝阳路1号4002晋州市中医院光明路201号1803晋州同济医院晋总公路307国道南行1000米路东904晋州市妇幼保健院东胜街173号305晋州开发区医院纺织工业园区东宿村206晋州市总十庄中心卫生院总十庄中心卫生院457晋州市小樵中心卫生院小樵镇小樵村438晋州市东里庄中心卫生院东里庄乡东里庄村409晋州市东卓宿中心卫生院东卓宿镇永安路5号4010晋州市槐树镇卫生院槐树镇槐树村3611晋州市桃园中心卫生院桃园镇周头村2412晋州市营里镇卫生院营里镇营里村1813晋州市马于镇卫生院晋州市马于镇1214晋州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和平路38号2015晋州市急救站朝阳路1号016晋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平街109号017晋州惠康门诊部中兴街东侧018晋州博爱门诊部光明街84号019晋州百姓门诊部中兴路771号020晋州市朝阳南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朝阳路东段021晋州市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华街53号022晋州市总十庄镇八里庄村卫生所总十庄镇八里庄村023晋州市总十庄镇盐厂寨村卫生所总十庄镇盐厂寨村024晋州市总十庄镇张家庄村村卫生所总十庄镇张家庄村025晋州市总十庄镇河头村村卫生所总十庄镇河头村026晋州市总十庄镇东钓鱼台村卫生所总十庄镇东钓鱼台村027晋州市总十庄镇河沟村村卫生所总十庄镇河沟村028晋州市总十庄镇王石碑庄村村卫生所总十庄镇王石碑庄村029晋州市总十庄镇胡士庄村村卫生所总十庄镇胡士庄村030晋州市总十庄镇永丰村卫生所总十庄镇永丰村031晋州市总十庄镇武邱村卫生所总十庄镇武邱村032晋州市总十庄镇官庄村卫生所总十庄镇官庄村033晋州市总十庄镇枣园村卫生所总十庄镇枣园村034晋州市总十庄镇毛家寨村卫生所总十庄镇毛家寨村035晋州市总十庄镇孔目庄村卫生所总十庄镇孔目庄村036晋州市总十庄镇庞古庄村卫生所总十庄镇庞古庄村037晋州市总十庄镇射佛头村卫生所总十庄镇射佛头村038晋州市总十庄镇总十庄村卫生所总十庄镇总十庄村039晋州市总十庄镇盐厂村卫生所总十庄镇盐厂村040晋州市总十庄镇庄合寨村卫生所总十庄镇庄合寨村041晋州市总十庄镇马坊头村卫生所总十庄镇马坊头村042晋州市总十庄镇西张口村卫生所总十庄镇西张口村043晋州市东卓宿镇南彭家庄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南彭家庄村044晋州市东卓宿镇尹家庄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尹家庄村045晋州市东卓宿镇南田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南田村046晋州市东卓宿镇北白滩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北白滩村047晋州市东卓宿镇闫村村卫生所东卓宿镇闫村048晋州市东卓宿镇西石村卫生所东卓宿镇西石村049晋州市东卓宿镇东石村卫生所东卓宿镇东石村050晋州市东卓宿镇东卓宿村卫生所东卓宿镇东卓宿村051晋州市东卓宿镇南白滩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南白滩村052晋州市东卓宿镇前屯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前屯村053晋州市东卓宿镇西卓宿村卫生所东卓宿镇西卓宿村054晋州市东卓宿镇后儒林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后儒林村055晋州市东卓宿镇大旺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大旺村056晋州市东卓宿镇东留章村卫生所东卓宿镇东留章村057晋州市东卓宿镇寺头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寺头村058晋州市东卓宿镇海滩村卫生所东卓宿镇海滩村059晋州市东卓宿镇塔鲁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塔鲁村060晋州市东卓宿镇陈家庄村卫生所晋东卓宿镇陈家庄村卫生所061晋州市东卓宿镇冻河头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冻河头村062晋州市东卓宿镇后屯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后屯村063晋州市东卓宿镇北彭庄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北彭庄村064晋州市东卓宿镇前儒林村卫生所东卓宿镇前儒林村065晋州市东卓宿镇盘石村卫生所东卓宿镇盘石村卫生所066晋州市小樵镇长召村卫生所小樵镇长召村067晋州市小樵镇泉渡村卫生所小樵镇泉渡村068晋州市小樵镇大樵村卫生所小樵镇大樵村069晋州市小樵镇泥安村卫生所小樵镇泥安村070晋州市小樵镇光灿村卫生所小樵镇光灿村071晋州市小樵镇田村村卫生所小樵镇田村村卫生所072晋州市小樵镇北旺村卫生所小樵镇北旺村073晋州市小樵镇庞村村卫生所小樵镇庞村074晋州市小樵镇东曹村卫生所小樵镇东曹村075晋州市小樵镇西曹村卫生所小樵镇西曹村076晋州市小樵镇南旺村卫生所小樵镇南旺村077晋州市小樵镇常营村卫生所小樵镇常营村078晋州市小樵镇万庄村卫生所小樵镇万庄村079晋州市小樵镇西龙化村卫生所小樵镇西龙化村卫生所080晋州市小樵镇东龙化村卫生所小樵镇东龙化村081晋州市小樵镇小樵村卫生所小樵镇小樵村082晋州市小樵镇七给村卫生所小樵镇七给村083晋州市小樵镇屯尚村卫生所小樵镇屯尚村084晋州市小樵镇四常村卫生所小樵镇四常村085晋州市小樵镇彭召村卫生所小樵镇彭召村086晋州市小樵镇西旺村卫生所小樵镇西旺村087晋州市营里镇大尚村卫生所营里镇大尚村088晋州市营里镇鲁家庄村卫生所营里镇鲁家庄村089晋州市营里镇宋家庄村卫生所营里镇宋家庄村090晋州市营里镇小尚村村卫生所营里镇小尚村091晋州市营里镇营里村卫生所营里镇营里村092晋州市营里镇西平乡村卫生所营里镇西平乡村093晋州市营里镇北平乡村卫生所营里镇北平乡村094晋州市营里镇张十字庄村卫生所营里镇张十字庄村095晋州市营里镇胡士庄寨村卫生所营里镇胡士庄寨村096晋州市营里镇东平乡村卫生所营里镇东平乡村097晋州市营里镇北位家口村卫生所营里镇北位家口村098晋州市营里镇南位家口村卫生所营里镇南位家口村099晋州市晋州镇小铺村卫生所晋州镇小铺村0100晋州市晋州镇教公村卫生所晋州镇教公村0101晋州市晋州镇留村村卫生所晋州镇留村0102晋州市晋州镇于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于家庄村0103晋州市晋州镇北张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北张家庄村0104晋州市晋州镇雷陈村卫生所晋州镇雷陈村0105晋州市晋州镇东宿村卫生所晋州镇东宿村0106晋州市晋州镇东张村村卫生所晋州镇东张村0107晋州市晋州镇姚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姚家庄村0108晋州市晋州镇杨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杨家庄村0109晋州市晋州镇鼓城村卫生所晋州镇鼓城村0110晋州市晋州镇丁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丁家庄村0111晋州市晋州镇陈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陈家庄村0112晋州市晋州镇塔上村卫生所晋州镇塔上村0113晋州市晋州镇刘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刘家庄村0114晋州市晋州镇西街村卫生所晋州镇西街村0115晋州市晋州镇善里村卫生所晋州镇善里村0116晋州市晋州镇南关村卫生所晋州镇南关村0117晋州市晋州镇宿村村卫生所晋州镇宿村0118晋州市晋州镇元头村卫生所晋州镇元头村0119晋州市晋州镇张庄村卫生所晋州镇张庄村0120晋州市晋州镇宋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宋家庄村0121晋州市晋州镇秘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秘家庄村0122晋州市晋州镇十里铺村卫生所晋州镇十里铺村0123晋州市晋州镇樊庄村卫生所晋州镇樊庄村0124晋州市晋州镇赵村村卫生所晋州镇赵村0125晋州市晋州镇东关村卫生所晋州镇东关村0126晋州市晋州镇中街村卫生所晋州镇中街村0127晋州市晋州镇李家庄村卫生所晋州镇李家庄村0128晋州市晋州镇东街村卫生所晋州镇东街村0129晋州市晋州镇西关村卫生所晋州镇西关村0130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邵庄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邵庄村0131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东子城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东子城村0132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赵八庄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赵八庄村0133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北古底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北古底村卫生所0134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孙家庄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孙家庄村0135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楼底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楼底村0136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西子城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西子城村0137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赵位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赵位村0138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高町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高町村0139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庞表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庞表村0140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茹家寨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茹家寨村0141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南古底村卫生所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南古底村0142晋州市桃园镇韩庄村卫生所桃园镇韩庄村0143晋州市桃园镇纪庄村卫生所桃园镇纪庄村0144晋州市桃园镇相古庄村卫生所桃园镇相古庄村0145晋州市桃园镇西赵庄村卫生所桃园镇西赵庄村0146晋州市桃园镇张家庄村卫生所桃园镇张家庄村0147晋州市桃园镇周元方村卫生所桃园镇周元方村0148晋州市桃园镇袁家庄村卫生所桃园镇袁家庄村0149晋州市桃园镇鸣鹤庄村卫生所桃园镇鸣鹤庄村0150晋州市桃园镇郭家庄村卫生所桃园镇郭家庄村0151晋州市桃园镇西小留村卫生所桃园镇西小留村0152晋州市桃园镇前里明甫村卫生所桃园镇前里明甫村0153晋州市桃园镇桃园村卫生所桃园镇桃园村卫生所0154晋州市桃园镇周头村卫生所桃园镇周头村0155晋州市桃园镇聂村卫生所桃园镇聂村0156晋州市桃园镇后赵七子村卫生所桃园镇后赵村0157晋州市桃园镇前赵七子村卫生所桃园镇前赵村卫生所0158晋州市桃园镇后里明甫村卫生所桃园镇后甫村0159晋州市桃园镇西大留村卫生所桃园镇西大留村0160晋州市桃园镇赵兰庄村卫生所桃园镇赵兰庄村0161晋州市桃园镇东大留村卫生所桃园镇东大留村0162晋州市桃园镇西钓鱼台村卫生所桃园镇西钓鱼台村0163晋州市桃园镇贺家寨村卫生所桃园镇贺家寨村0164晋州市桃园镇东小留村卫生所桃园镇东小留村0165晋州市桃园镇蒋家庄村卫生所桃园镇蒋家庄村0166晋州市周家庄乡周家庄3队卫生所周家庄乡周家庄3队0167晋州市周家庄乡周家庄2队卫生所周家庄乡周家庄2队0168晋州市周家庄乡周家庄10队卫生所周家庄乡周家庄10队0169晋州市周家庄乡周家庄9队卫生所周家庄乡周家庄9队0170晋州市周家庄乡周家庄7队卫生所周家庄乡周家庄7队0171晋州市周家庄乡周家庄8队卫生所周家庄乡8队0172晋州市周家庄乡周家庄6队卫生所周家庄乡周家庄6队0173晋州市周家庄乡第四生产队村卫生室周家庄乡第四生产队村卫生室0174晋州市周家庄乡周家庄村卫生所周家庄乡周家庄村0175晋州市周家庄乡周家庄1队卫生所周家庄乡周家庄1队0176晋州市东里庄镇董家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董家庄村0177晋州市东里庄镇北小吾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北小吾村0178晋州市东里庄镇宿生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宿生村0179晋州市东里庄镇西里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西里庄村0180晋州市东里庄镇南寺吕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南寺吕村0181晋州市东里庄镇南赵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南赵庄村0182晋州市东里庄镇彭光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彭光村0183晋州市东里庄镇打绳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打绳庄村0184晋州市东里庄镇南小吾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南小吾村0185晋州市东里庄镇李家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李家庄村0186晋州市东里庄镇郜丰村卫生所东里庄镇郜丰村0187晋州市东里庄镇东里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东里庄村0188晋州市东里庄镇里丰村卫生所东里庄镇里丰村0189晋州市东里庄镇大石家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大石家庄村0190晋州市东里庄镇中作村卫生所东里庄镇中作村0191晋州市东里庄镇马家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马家庄村0192晋州市东里庄镇西寺吕村卫生所东里庄镇西寺吕村0193晋州市东里庄镇北寺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北寺村0194晋州市东里庄镇崔家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崔家庄村0195晋州市东里庄镇马坊村卫生所东里庄镇马坊村0196晋州市东里庄镇小石家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小石家庄村0197晋州市东里庄镇王家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王家庄村0198晋州市东里庄镇安家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安家庄村0199晋州市东里庄镇东寺村卫生所东里庄镇东寺村0200晋州市东里庄镇段家庄村卫生所东里庄镇段家庄村0201晋州市东里庄镇仁义村卫生所东里庄镇仁义村0202晋州市东里庄镇新风村卫生所东里庄镇新风村0203晋州市马于镇后彭头村卫生所马于镇后彭头村0204晋州市马于镇前彭头村卫生所马于镇前彭头村0205晋州市马于镇南冻光村卫生所马于镇南冻光村0206晋州市马于镇尹家庄村卫生所马于镇尹家庄村0207晋州市马于镇小沙庄村卫生所马于镇小沙庄村0208晋州市马于镇大沙庄村卫生所马于镇大沙庄村0209晋州市马于镇西贾庄村卫生所马于镇西贾庄村0210晋州市马于镇东贾庄村卫生所马于镇东贾庄村0211晋州市马于镇赵家庄村卫生所马于镇赵家庄村0212晋州市马于镇马坊营村卫生所马于镇马坊营村0213晋州市马于镇吕家营村卫生所马于镇吕家营村0214晋州市马于镇杨家营村卫生所马于镇杨家营村0215晋州市马于镇束里庄村卫生所马于镇束里庄村0216晋州市马于镇马于村卫生所马于镇马于村0217晋州市马于镇北冻光村卫生所马于镇北冻光村0218晋州市马于镇南辛庄村卫生所马于镇南辛庄村0219晋州市马于镇吕家庄村卫生所马于镇吕家庄村0220晋州市马于镇北辛庄村卫生所马于镇北辛庄村0221晋州市马于镇西队村卫生所马于镇西队村0222晋州市马于镇东队村卫生所马于镇东队村0223晋州市马于镇孟家庄村卫生所马于镇孟家庄村0224晋州市马于镇东赵家庄村卫生所马于镇东赵家庄村0225晋州市马于镇程家营村卫生所马于镇程家营村0226晋州市马于镇古城寨村卫生所马于镇古城寨村0227晋州市槐树镇泥马村卫生所槐树镇泥马村0228晋州市槐树镇前祖祥村卫生所槐树镇前祖祥村0229晋州市槐树镇周村村卫生所槐树镇周村0230晋州市槐树镇龙头村卫生所槐树镇龙头村0231晋州市槐树镇北张里村卫生所槐树镇北张里村0232晋州市槐树镇相邱村卫生所槐树镇相邱村0233晋州市槐树镇候城村卫生所槐树镇候城村0234晋州市槐树镇北白水村卫生所槐树镇北白水村0235晋州市槐树镇小彭村卫生所槐树镇小彭村0236晋州市槐树镇南白水村卫生所槐树镇南白水村0237晋州市槐树镇槐树村卫生所槐树镇槐树村0238晋州市槐树镇河阴村卫生所槐树镇河阴村0239晋州市槐树镇管洽村卫生所槐树镇管洽村0240晋州市槐树镇南张里村卫生所槐树镇南张里村0241晋州市槐树镇龙泉固村卫生所槐树镇龙泉固村0242晋州市槐树镇祁底村卫生所槐树镇祁底村0243晋州市槐树镇赵家庄村卫生所槐树镇赵家庄村0244晋州市槐树镇后祖祥村卫生所槐树镇后祖祥村0245晋州市惠民口腔门诊中兴街东段0246晋州市精和口腔门诊滨河街车站桥头0247银春皮肤科门诊光明路南头0248利民口腔诊所光明街北段0249晋州普睿眼科诊所滨河路中段0250便民诊所向阳路15号0251一安堂中医诊所东兴路中段路东0252晋州盛景中西医结合诊所向阳路中段阳光盛景小区南门0253晋州万佳口腔诊所中兴路305号0254光明中医诊所中兴街安平胡同2号0255中兴中西医结合诊所中兴路西段893号0256杏林诊所滨河路东段42号0257健齿口腔诊所朝阳街东段0258瑞鑫口腔诊所向阳街128号0259为民诊所朝阳路安庆巷2号0260晋州金源小区社区诊所英才街中段0261晋州滨河街社区诊所滨河街120号0262晋州洁馨口腔诊所中兴路488号0263晋州秀明眼科诊所朝阳路中段0264晋州慧磊口腔诊所总十庄镇总十庄村0265世家口腔诊所富强路101号0266福康中医诊所福康街0267聂大川中医诊所大众路10号0268戚双月中医诊所和平街163号0269滨河花园小区诊所滨河花园小区0270晋州乐善堂中医诊所西街路6号0271仁和诊所朝阳南区5-3-12号0272晋州海德花园诊所海德花园南门0273晋州朝阳社区诊所龙头花园西门南行50米0274晋州荣康诊所欧景城南门东行20米0275晋州晓辉口腔诊所中兴街中段0276晋州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务室和平街184号0
晋州全是污染企业,医院少了能行吗?
9成都他妈的药贩子 1块钱的卖他爹3块
医疗技术,,,,但收费决不手软!
总这有啥用,看病都看不起了,还是给老百姓留条活路吧。。。李家庄的路过
意思就是每个村都有卫生室,对吗?晋州的路过
北张有报销的药不,没见过的举手
县医院也傻贵,外面卖12到了医院直接就24还不给报销,活在这个社会悲哀啊,吕家庄的路过
喃是陈庄里 晋县顶一顶
南小吾村路过
小便是不是蛋疼了
欢迎订阅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头条号,权威信息发布中心,历史文化传承基地,百万市民互动平台!
易车购物10万买豪车 新劲炫ASX等你询底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晋州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晋州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晋州市,中国行政区划机构,晋州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流域,系石家庄市所辖县级市;拼音:JìnZhōu Shì ;总面积619平方公里,人口52万,邮编:052260 ;代码:130183 ;区号:0311。中文名称:晋州市行政区类别:县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北下辖地区:9个镇,1个乡政府驻地:市府街60号电话区号:0311邮政区码:052260地理位置:位于石家庄市区以东五十公里面积:619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2002年底)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魏征公园、烈士陵园、魏徽公园(
)地理位置东经11458′20''″至11512′30''″、北纬3747′30''″至3809′30''″,东西宽20.7公里,南北长41.5公里,四周与辛集市、深泽县、藁城市、赵县、宁晋县相邻。市区晋州镇居市境中北部偏西,距省会石家庄市正东45千米,距石家庄国际机场50千米,距天津港口300千米,距黄骅港240千米,距首都北京300千米,临近山西省煤炭基地。共有 11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 99.98%,少数民族聚居于市区,有回族、满族、壮族、蒙古族、朝鲜族、苗族、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行政区划晋州市辖9个镇、1个乡:晋州镇、总十庄镇、营里镇、桃园镇、东卓宿镇、马于镇、小樵镇、槐树镇、东里庄镇、周家庄乡。市政府驻市府街60号。2002年底,晋州市面积619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9个镇、1个乡,9个社区居委会、224个村委会。市政府驻市府街60号。 晋州镇 镇政府驻朝阳街。面积90.7平方千米,人口10.97万。辖9个社区居委会、43个村委会:新民道、百花园、商贸里、光华南街、和平里、利民、南新街、茂源、平安;鼓城、西关、宋庄、东关、中街、丁家庄、十里铺、南关、善里、樊庄、姚家庄、刘家庄、陈家庄、张庄、杨家庄、秘家庄、西李家庄、西街、东街、塔上、赵村、元头、留村、雷陈、北张家庄、于家庄、教公、小铺、赵魏、南古底、孙家庄、西子城、楼底、邵庄、茹家寨、东子城、北古底、赵八庄、高疃、庞表、东宿、宿村、东张村。 小樵镇 镇政府驻小樵村。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5.83万。辖21个村委会:小樵、泉渡、彭召、四常、屯尚、万庄、大樵、长召、光灿、七给、东龙化、西龙化、田村、泥安、北旺、西旺、南旺、庞村、常营、东曹、西曹。 马于镇 镇政府驻马于村。面积58.1平方千米,人口5.30万。辖25个村委会:马于、车赵家庄、西赵家庄、南冻光、北冻光、东捏盘、西南涅盘、北辛庄、孟家庄、前彭头、后彭头、吕家庄、南辛庄、束李庄、杨家营、马坊营、古城寨、西贾庄、小沙庄、大沙庄、尹家庄、东贾庄、赵家庄、程家营、吕家营。 桃园镇 镇政府驻桃园村。面积76.6平方千米,人口5.30万。辖24个村委会:桃园、袁家庄、前七子、后赵七子、聂村、前里明甫、后里明甫、张家庄、相古庄、鸣鹤庄、西赵庄、韩庄、纪庄、周元方、东大留庄、郭家庄、西大留、西钓鱼台、贺家寨、兰庄、周头、西小留、蒋家庄、东小留。 总十庄镇 镇政府驻总十庄村。面积62.4平方千米,人口5.03万。辖21个村委会:盐厂、官庄、枣园、盐厂寨、永丰、总十庄、东钓鱼、射佛头、宠古庄、孔目庄、毛家寨、武邱、西张口、马坊头、王石碑庄、鼓张家庄、八里庄、河沟村、河头村、胡士庄、庄合寨。 东卓宿镇 镇政府驻东卓宿村。面积34.2平方千米,人口4.41万。辖23个村委会:南白滩、后屯、前儒林、冻河头、南田、北尹家庄、北彭家庄、东卓宿、东石村、北白滩、前屯、西石村、后儒林、西卓宿、南鼓家庄、陈家庄、海滩、东留章、阎村、塔鲁、大旺、寺头、盘石。 槐树镇 镇政府驻槐树村。面积77.3平方千米,人口5.68万。辖18个村委会:龙头、槐树、泥马、北张里、南张里、北赵家庄、前祖祥、小彭、周村、相邱、后祖祥、南白水、祁底、侯城、北白水、龙泉固、河阴、管洽。 营里镇 镇政府驻营里村。面积48.9平方千米,人口3.36万。辖12个村委会:鲁家庄、张十字庄、东平乡、小尚、北位家口、宋家庄、西平乡、南位家口、北平乡、营里、大尚、胡士庄。 周家庄乡 乡政府驻周家庄村。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1.27万。辖10个村委会:周家庄三、周家庄四、周家庄五、北王家庄、东张家庄、北捏盘九、北捏盘十、南王家庄、刘靳庄。 东里庄镇 镇政府驻东里庄村。面积61.6平方千米,人口4.87万。辖27个村委会:西里庄、郜丰庄、打绳庄、南小吾、大里丰庄、东里庄、马家庄、大石家庄、南赵庄、李家庄、彭光、北小吾、中作、新风、西寺、仁义、崔家庄、王家庄、小石家庄、段家庄、董家庄、安家庄、宿生、北寺、东寺吕、马坊、南寺闾历史沿革晋州市有2500余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春秋初期 ,白狄在今晋州市十里铺村附近建小诸侯国--鼓国,子爵,都鼓聚(今十里铺村)。鼓聚有昔阳亭。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国大臣荀吴率军队伪装和齐国军队会盟,向鲜虞国(今正定县新城铺附近)借道,趁机包围了鼓国都城。一直围困三个月,鼓国人食竭力尽。晋军攻克鼓国,未杀一人,俘获鼓国国君鸢(革是),返回晋国,向宗庙献功之后,归晋国所辖。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鼓国背叛晋国重归鲜虞国。次年六月,晋国荀吴率军攻取东阳(今邢台市)派兵绕道带着兵器藏在昔阳门外,偷袭鼓国成功。又将鼓国国君鸢(革是)俘获,押回晋国;并派晋国大夫涉佗驻守鼓国。自此鼓国又归晋国。战国时期,晋州市境内设城邑下曲阳(今鼓城村附近)、昔阳(今十里铺村)。后燕国、齐国、赵国先后攻占过昔阳。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晋州市境属巨鹿郡(郡治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晋州市境置三县:下曲阳、临平、安乡。下曲阳县为都慰治,在今鼓城村附近。三县均属冀州刺只部巨鹿郡。西汉末年,刘秀两次攻占下曲阳县。新朝,王莽分巨鹿为合成郡,郡治在下曲阳,邳彤任卒正。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四月,刘秀在临平乡(今晋州市古城寨)派兵镇压农民起义军。后省临平、安乡二县,入下曲阳县。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在河北大地上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大起义。张角和其弟张梁、张宝等在广宗(今威县东)、下曲阳、巨鹿(今平乡县)等地率数十万农民起义军烧官府,杀官吏,劫聚邑。州郡县官吏逃亡,溃不成军。仅仅十多天时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六月,董卓率官军在下曲阳进攻农民起义军,被黄巾军打得大败。董早晨被撤,皇甫嵩就任镇压黄巾军的主帅。此时,张角病死。十月,张梁率黄巾军同官军在广宗决战,张梁英勇战死。农民军8万多人被官军杀。皇甫嵩和巨鹿郡太守郭典命官宫将农民起义军尸体集于下曲阳城南紫城(今东子城、西子城一带),封土为丘,名京观。三国时期,统治阶级的混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现曲阳一带深受其害。曹操平定河北,下曲阳属冀州刺史部巨鹿郡。北朝北魏时期,下曲阳县改名曲阳县,县治在鼓城村(原名坡城)。北齐废除曲阳县并入藁城。北朝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北齐大臣魏收奉命撰写《魏书》,至天保五年(公元554年)完成,计130卷。为中国二十四史之一。其中的《释老志》为他首创,有重要史料价值。北齐时省曲阳县入高城县(今蒿城市)。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从高城县分置昔阳县,治所在原下曲阳县旧址东2.5公里处,即今日的晋州市区。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昔阳县改称鼓城县。唐代初期,鼓城县一带战事不断。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三月,农民起义实业界首领刘黑闼遣其弟刘十善和行台张君立率军一万,在鼓城县(今晋州市治所)袭击唐幽州总管李艺。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大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魏征(晋州人)领衔监修的《隋书》撰写完成,计85卷。叙事从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代周建隋始,至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隋灭亡止,记载了隋朝38年的历史,对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作了较真实的揭露,对隋末农民起义的起因、经过及不可抗拒的威力也有较详记载。魏征提出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至今仍有深刻社会意义。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65年),史思明军由鼓城县攻入博陵郡(今定州市)。唐大顺二年(公元892年)七月,李克用军征讨镇州(今正定县),大肆抢掠鼓城县。次年三月,李克用军渡滹沱河,攻克鼓城等用。五代时,鼓城一带,战乱不止,经济凋蔽。契丹耶律德光军几次攻克鼓城等县。成吉思汗十年(公元1215年),置晋州,治所在鼓城县治(晋州市区),辖鼓城一县。窝阔台十年(公元1238年,撤晋州,置鼓城县,辖鼓城、安平饶阳、武强四县。忽必烈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六月,于鼓城县治复置晋州,辖县未变。元代,晋州经济有一定发展。但水灾、蝗灾、震灾交替发生,饥民遍野。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占据鼓城县魏氏庄、李氏庄、刘氏庄等地(今马坊营、吕家营、杨家营一带)。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省鼓城用劲入晋州。晋州辖安平、饶阳、武强三县。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燕王朱棣“靖难之师”和明军在晋州滹沱河两岸数次交战。百姓流离失所,幸存者十之二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明永乐年间数次移山西洪洞县民来充实晋州。后晋州经济渐次复苏。清代,晋州战事、水、旱、地震、蝗虫等灾害时有发生,农民生活困苦。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晋州为直隶州,辖无极、蒿城二县;原辖安平、饶阳、武强归属深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晋州改为散州,属正定府,不辖县;无极、蒿城归属正定府。清人著作家楼底杨 骅、龙头苑世亨著作颇丰,时有威名。清末民初著作家东留章李翰如撰有文集28卷和民国《晋县志》、《晋县乡土志》,1916年获总统赠匾。1913年,改晋州为晋县。1926年,中共晋县地方党组织建立,在其领导下,全县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人民富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中,晋县成为后方基地。晋县民众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出动民工数万人次,朱德、彭真、聂荣臻、罗瑞卿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女英雄杨领梅烈士、革命先烈李显烈士、国民党爱国将领宋肯堂将军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曾生息、战斗于此,并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顺利完成土地改革,贫苦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在长期革命斗争中,3000多名晋县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经过全县人民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崭新的生活。1991年撤晋县设晋州市后,在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初高中教育情况:一中,是重点高中,在城东周家庄乡,也是目前学生最多的。 二中,今年新的重点,以管理严闻名,在城西塔上村,仅次于一中。 三中,是初中,主要收城区非农户学生晋州镇中学,现在称为七中,是初中,主要招收晋州镇农户学生,同时也招收城区非农户学生,是晋州市最好的初中,每年基本垄断了晋州市中考的前几十名,是河北辛集中学、河北正定中学等知名重点高中以及市一中的主要生源。 四中,在小樵镇,初高中,比较差,学生也少。 五中,在城南,是职业技术中学,也叫外国语学校 六中,在城西,是特殊体制学校(现已不是),封闭管理,有小学,初中,高中,管理严,升学率一般本土资源生物资源该市地处山麓平原与低洼平原的过渡地带,适合生存、生长的动物、植物种类很多,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一)动物资源1、饲养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狗、兔、猫、鸡、鸽子、鸭、鹅、草鱼、鲤鱼、白链、花链、甲鱼、金鱼、青虾、鹦鹉、蜜蜂、蚕等。 2、野生类动物:野生类动物很多,常见的有野兔、黄鼬、狐狸、猿、刺猬、青蛙、蛇、壁虎、程虱、麻雀、燕子、啄木鸟、猫头鹰、灰山雀、黄鹂、乌鸦、蝙蝠。还有棉铃虫、蚜虫、瓢虫、燃蝉、蜂脚、草青蛤、黄蜂、蜻蜓、蜘蛛、蟑螂、金针虫、蜈蚣、地老虎、粘虫、玉米螺、红蜘蛛、蝠蝠、蝗虫、蝉、蚂蚁、土园、篝童、跳蚤、蚊子、蝎子、钱串子、蚯蚓等。 在野生动物资源中,比较有猎取价值的兽类动物是野兔和黄鼬,人们喜欢用它们的皮毛制做成生活用品。野兔肉人们也很喜欢食用,每年秋后,在农闲时节,有很多人喜欢围猎。 (二)植物资源1、栽培植物 A、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黄豆、绿豆、红薯等。 B、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西瓜、蔬菜等.蔬菜常见的有:白菜、萝卜、黄瓜、南瓜、豆角、西红柿、马铃薯、青菜、茄子、西葫芦、辣椒、葱、蒜、韭菜、白山药、蘑菇、鸡腿菇、香椿等。 C、木材树木种植比较普遍的是:毛白杨、柳树、槐树、香椿树、榆树、泡桐树、法桐树等。其中毛白杨和法桐树是本市的市树。 D、果品树大面积的是:梨、苹果、桃.还有葡萄、大枣、杏、沙果、李子、核桃、柿子等。其中鸭梨、蜜桃在全国享有盛名。 E、观赏树和花卉主要有:月季、菊花、牡丹、串红、丁香、合欢、紫荆、黄杨、雪松、油松、侧柏、圆柏、玫瑰、黄刺梅、平顶柳、垂柳、江南槐、龙爪槐等。其中月季和菊花是本市的市花。 F、药用植物有:枸杞、银花、红花、白芍、元参等。其中枸杞种植面积比较大。 2、野生植物 A、树木有:柳树、榆树、紫穗槐等。 B、杂草有:羊草、碱草、狼尾草、芦草、刺草、苦菜、灰菜、马齿菜、稻草、芦苇、狗尾草、禅草、荠菜、蒲棒草等。其中羊草、碱草、芦草、灰菜、刺菜等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牧草。 C、药用植物有:地丁、地黄、槐米等。气候晋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晴多雨少,多偏南风。夏季炎热多雨初夏干热;盛夏多东南风,高温、高湿、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初秋多连阴雨;中秋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晚秋多西北风,晴朗少云但降温快。冬季寒冷少雪,盛行西北风,温度低,湿度小,降水少,干燥寒蛉。年平均积温基本满足一年两熟耕作制需要。地理晋州市地处滹沱河和滏阳河冲积扇的交汇处,地势平缓开旷。地表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市境西北部海拔高度45米,市境东南部海高度35米,相对高差10米,自然坡降1/2000左右。由于滹沱河历史上几十次决堤改道,古河道呈树枝状分布全市,形成大片近东西向延长的沙洼地、沙丘和缓岗,地质多为潮土、褐潮土和少量风沙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地表沉积物多不显层理,而深部层理完整清晰。经多年农田基本建设,地面较前平整。但境 内主要古河道遗迹仍依稀可见。市境内仅有滹沱河流经西北部的教公、于家庄、北张家庄等6村,境内流程约13.5公里,流域面积70.84平方公里。河道弯曲多变,上游宽下游窄,呈不规则喇叭型。其流量年际年内变化很大,曾通过615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现设计泄洪标准3300立方米/秒。此河本世纪60年代为间歇性河流,80年代汛期亦无水,90年代恢复为间歇性河流。晋州市全境皆平原,,总面积619平方公里,土地和水资源均较为缺乏。1997年末全市耕地40917公顷,人均耕地1.22亩。1998年末全市耕地40857公顷,人均耕地1.20亩。2000年末全市耕地40681公顷,人均耕地1.195亩。晋州市降水量为河北省最小的县市之一;地表水已无地表径流,只有滹沱河和石津况干渠过境水,但未能利用,地下水欠丰富。市境南部有地下温泉,已成井4眼,热水出井温度低的45℃,最高的78℃。日出水量最少的94立方米,最多的1979立方米,已建成罗非鱼良种场和温泉度假村。矿产市境西南部埋藏较丰富硫化氢天然气。探明油气16层,厚度53.44米。现封井待采。交通石德(石家庄至德州)铁路、沧石公路(307国道)、石黄(石家庄至黄骅)高速公路横经县境。晋州市交通便捷,地方公路四通八达,三纵六横,交错成网。全市设有晋州汽车站及晋州、马于两个火车站。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1公里,其中国道1条、省道1条、市道6条,乡村公路300多公里,在城区形成了新华路、魏征路、光明路、向阳路、东胜路等14条纵横交错的道路骨干框架,还开通了城乡和市内公交客运线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正在建设中的高标准龙鲁线、元陈线、衡井公路晋州段均贯穿全市,将使交通更加畅通。邮政电信业超前发展,供电设施先进,现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4座,35 kv变电站9座,总供电容量达到350350千伏安,年售电量达到10.3亿千瓦时。供水管网设施先进,城区水厂采取电脑自动化管理,日供水能力4万吨,全市自来水普及率100%。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先进,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吨。住宅小区建设和城市形象建设不断加强,城区内主干道照明设施不断完善,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状况农业晋州市是全国闻名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豆类、芝麻和蔬菜、水果等,尤其是鸭梨、葡萄、瘦肉型猪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被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全国绿化先进县”、“河北省养猪标准化生产基地”、“石家庄市养猪良繁体系先进县”等荣誉称号。1、水果。果树总面积29万亩,产量47.7万吨,平均亩产1644公斤,产值4.8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20%。(1)梨果种植面积18.5万亩(鸭梨10万亩,黄冠梨6万亩,绿宝石0.4万亩,黄金0.6万亩,其它1.5万亩),产量35.7万吨(其中鸭梨24万吨,黄冠9万吨,绿宝石1万吨,黄金1.1万吨,其它0.6万吨),亩产1930公斤,总产值3.0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2.8%。晋州是河北鸭梨的原产地,质量优良,久负盛名,饮誉海内外。相传1300年前,祖籍晋州的大唐名臣魏征曾亲手培育出优质鸭梨品种,人称“魏征梨”。后该梨作为真定府(明清时代晋州隶属真定府管辖)呈给皇宫的贡品,故称“真定御梨”。相传大唐名臣魏征到原籍晋州省亲,曾请御医用鸭梨为原料熬制梨糖,为其母治疗老年哮喘病。新中国成立后,晋州鸭梨由天津口岸大量出口,销往全国各地,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又称“天津鸭梨”、“河北鸭梨”。晋州鸭梨以其果型美观,色泽鲜雅,皮薄肉细,脆嫩多汁,香甜爽口的品质,夺得1986年原石家庄地区鸭梨质量鉴评会片选、株选两个第一名;囊括1994年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2004年被评为“全国梨产业十强县(市),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水果产量位居前100名的县(市)中排名第36位,其中鸭梨10万亩,年产5亿斤,产值2.4亿元。近年来,不断加强梨果品种结构调整,黄冠、黄金、水晶、金水、巴梨等新品种相继引种成功。其中,黄冠梨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作为省外贸出口基地的吕家庄村集体果园,树龄均在50年以上,是该市最早实行标准化生产的“绿色”果园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全国有机果品生产基地,目前正在从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生产环节上全面推行标准化栽培管理,目前已完成15万亩的果树无公害环评认证。(2)葡萄:种植面积5.2万亩,(巨峰3万亩,红地球1.5万亩,其它0.7万亩),产量6.4万吨(巨峰4.4万吨,红地球1.3万吨,其它0.7万吨),亩产1230公斤,总产值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5%。2、畜牧业:2004年,按现价计算,全市畜牧业完成产值12.49亿元,同比增长6.44%,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43.5%。全市肉类产量6.05万吨。目前,已建成各类特色养殖小区16个,其中养猪小区3个、奶牛小区4个、养鸡小区9个。养殖专业户达到 8300个,其中养猪专业户1900个。(1)养猪:到2004年底,全市生猪存栏36.96万头,出栏55.1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02%和5.66%,可创产值4.4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650元。目前,该市优质瘦肉型猪主要品种是“PIC”及洋“三元”。全市现有祖代猪场3个,存栏祖代种猪500余头;父母代猪场 1300多个,存栏父母代种猪2万头。到2004年底,全市优质瘦肉型猪存栏28万头,出栏43万头,主要销住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全市共有三个屠宰场,猪肉主要销住山西。(2)养鸡:到2004年底,全市鸡存栏1125.1万只,出栏714.93万只,同比增长3.22%和6.39%。鸡蛋产量5.64万吨。主要销往广东、广西等南方城市。目前,该市鸡蛋价格5.2元/公斤,淘汰鸡5.8元/公斤。工业民营企业发展迅猛,目前形成以轻纺、建材、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轻纺行业:包括纺纱、织布、针织、染整、服装、制帽、毛巾等。生产企业 693家,从业人员5万人。拥有82万锭,织机9000台,大中型印染流水线34条,年产棉纱7.6万吨,白布3亿米,帽子6000万顶,服装180万件,毛巾3亿条。纺纱、织布主要分布在东宿、城关、田村、赵位等乡镇,毛巾生产主要分布在陈家庄乡。 2004年总产值56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3.7%,税金3100万元。建材行业:包括阀门、水暖管件、装饰材料、冶炼、铸造、电线、电缆、五金电器等。生产企业 702家,从业人员3万人。阀门管件品种530个;电缆连流生产线92条(电缆厂53个);大中型装饰板生产线93条,年产装饰板1亿平方米。2004年实现产值61亿元,占乡企总产值的36.7%,税金3400万元。机械行业:现有机械行业企业16家,2004年完成产值4.62亿元。主要产品为轴承、蓄电池、纸面石膏板机、桔杆还田机、小型家机具。化工行业:现有化工企业36家,从业人员1.5万人。2004年完成产值8.12亿元。主要产品为化肥、农药、染料、医药中间体、除草剂、化工助剂。主要形成总十庄化工小区,入区企业仅染料化工行业企业有23家。食品行业:该市现有食品行业企业14家,2004年完成产值21亿元。实现税金970万元。主要产品是饼干、饮料、卫生油、淀粉、面粉、酱油醋、猪肉等。轻工印刷行业:该市轻工印刷行业现有企业16家,2004年完成产值2.6亿元,主要产品为PVC手套、丁腈手套、包装箱、印刷品。其它行业: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化工等。其中农产品加工业(面粉加工、食用油、饲料、绒毛、食品、饮料、调味品等)生产企业 455个,年产面粉32万吨,出口绒毛3000吨。总产值21亿元,税金970万元。商贸晋州市商贸业繁荣发展,近年来,建成了布匹、木材、蔬菜、粮食、小食品等五大城区专业批发市场;建成了马于果品、槐树建材、鼓城禽蛋、冻河头皮革服装、新风绒毛等一批规模较大、辐射面较广的农村专业市场,形成了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以集贸市场为基础、以各类网点为补充的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50个,其中,商业品市场1个(新世纪商城),农贸市场37个,农副产品市场8个(5个果品市场、1个蔬菜批发市场、1个粮油批发市场、1个农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3个(1个钢材市场、1个木材市场、1个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1个。超10亿元市场1个(新世纪商城,现入驻商户1400个,从业人员3500多人,2004年市场交易额21.2亿元,日均交易额581万元),超亿元市场2个(滨河街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市共有商业网点4586户,从业人员7454人。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亿元,增长22.9%,市场成交额54.2亿元。 晋州布匹城,是由原河北十大专业批发市场之一的晋州布匹市场搬迁建成的,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建有固定门市1065个,现入驻商户1400个,从业人员3500多人,布匹交易辐射山东、山西、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2004年市场交易额达21.2亿元。建设中国晋州布匹城,主要目的是以石家庄打造全国轻纺基地为依托,以基地兴市场,以市场带产业,以产业拓基地,打造晋州轻纺行业的“航空母舰”。近年来,该市轻纺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市轻纺行业企业发展到693家,从业人员5万人,拥有82万纱锭、9000台织机、34条大中型染整生产线,是该市最具特色的产业。其中,拥有纱锭数占全省纱锭数的1/6强,居全省各县市首位。产品涉及棉纱、白坯布、漂染色布、帽子、毛巾、服装等六大系列50多个品种,年产棉纱7.6万吨,布匹3亿米,漂染色布1亿米、帽子6000万顶、毛巾3亿条、服装180万件,年销售收入56亿元。外贸2004年全市出口创汇1.54亿美元,外贸出口占晋州GDP的16%,外贸出口拉动了该市包装、储藏、冶炼、铸造、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市有自营出口权企业92家,有出口实绩的58家,其中包括52家工业企业,6家进出口公司。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欧、美、日、韩、东南亚、港、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有13大类,主要出口产品有:果品、PVC手套、服装、皮革、纺织品、金属制品、化工产品。100多个品种,其中农业产品主要是梨果(今年梨果贮存1.1亿公斤,目前销售约4400万公斤,约占总贮藏的40%,鸭梨出口共3万吨,其中自营出口1.5万吨,220美元/吨,直接创汇600万美元。马于镇有机果品基地获得了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鸭梨出口资质认证。出口额每年1000万美元以上的3家,500万美元以上的7家,百万美元以上的27家。出口创汇十强企业。①石家庄鸿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2822万美元;②石家庄寒克菲进出口有限公司1504万美元;③石家庄市万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1460万美元;④晋州市万达制衣有限公司720万美元;⑤石家庄市明丰印染有限公司710万美元;⑥石家庄市万达印染有限公司640万美元;⑦河北保联轻纺有限公司628万美元;⑧石家庄市韩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589万美元;⑨河北冬知制衣有限公司489万美元;⑩河北奇峰化工有限公司468万美元旅游晋州的旅游业不断发展,现在魏征公园和周家庄采摘园魏征公园位于晋州市市区西南部,是晋州人民为纪念祖籍晋州庞表村的大唐贞观名相,被后人誉为“千秋金鉴”的魏征兴建的。始建于1994年10月,1996年月10月一期工程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公园占地面积706万平方米,是一座集纪念、观赏、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周家庄采摘园位于河北省晋州市东郊,西距省会石家庄市50公里。石黄高速、石德铁路、307国道穿乡而过,交通便捷。每年的梨花节都会在这里举办,到现在已举办过五届。游客可以在这里赏万亩梨花,感受大集体,体会周家庄旅游“特”、“美”、“乐”三大特点。韩国政区韩国晋州市建于983年,已有1016年的历史,地处庆尚南道西部中心地带,晋州从1896年~1925年曾是庆尚南道的首府所在地。总面积712.9平方公里,人口约34万,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韩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发源地,也是韩国文化、教育、艺术的中心之一。 共有各类学校92所,文化遗址72处,如矗石楼、岭南布政司、义岩等。每年10月3日前后,晋州市都要举办开天艺术节,吸引了大批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们。简介一、北周初于绛郡置晋州,建德五年(576)废,故治在今新绛县东南十里。二、元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置,治所在鼓城县治(今河北晋县城关),辖鼓城一县。元太宗十年(公元1238年),曾撤州,立鼓城等处军民万户所。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复升为晋州,治所仍在鼓城,辖鼓城、安平、饶阳、武强四县。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晋州为直隶州,辖无极、藁城两县。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晋州改为散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晋州改为晋县。杨家营乡:驻地杨家营,位于县城东南17.5公里,东与辛集市交界。杨家营:原名刘氏庄,元至正二十年(1360)红巾军据此庄为城,名南营,后因首领姓杨,改称杨家营。马坊营:原名魏氏庄,元至正二十年(1360)红巾军据此为城,名西营,后改为吕家营。古城寨:西汉时为临平县城。后省临平县。因其地属鼓城县辖,故名鼓城寨。后改“鼓”为“古”。东贾庄:传说,古时曾似于此建中京。一老翁黎明前村外拾粪,听到盖房声和人的对话声。老翁感到惊奇,学了一声鸡叫,把此事冲此,取村名假鸡庄。明代改为贾庄。因西有一贾庄,故名东贾庄。西贾庄:无大沙庄:明初建村于大沙滩上,故名。小沙庄:明初建村于沙滩上,因东有大沙庄,故称小沙庄。尹家庄:清代由尹姓立村,故名。程家营:无赵家庄:无东寺吕乡:驻东寺吕村,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东寺吕:明永乐间本村建有寺院,按所处方位,定名为东寺闾。后“闾”简写为“吕”。北寺:原与东寺吕为一体,1961年划村北端一部分独立建村,故名。西寺:明永乐间本村建有寺院,据所处方位,名西寺间,后简称西寺。安家庄:建于明朝之前。因安姓较多,故名。小石家庄:明永乐间,本县龙化村石姓一家三口迁至此地。因村小故名。仁义:据传,明初滹沱河在此急转弯,形似称钩,名称钩湾,又称湾里。后村民捐银修庙,更名仁义村。马坊:明洪武年间,此地为军队牧马场。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建村,定名马坊村。后简称马坊。宿生:无新风:原名古儿庄,清末易名古儿村,1965年改为新风。董家庄:明朝,因董姓为大户而得名。国民期间并入东寺闾,1962年分置。段家庄:明朝段姓从山西迁此立村,故名。王家庄:元朝王、郝、李三人同迁此地,结为兄弟,王为兄长,以其姓为村名。崔家庄:建于明代以前,崔姓大户,故名。赵魏乡:驻地赵魏村,位于县城西南4公里,西与蒿城毗邻。辖12个行政村。赵魏:南北朝至唐朝,赵、魏为县内两大姓,此村为唐大臣魏征故里,故名赵魏。庞表:原为庞召、表业两自然村,表业系唐代魏征的别业。民国23年(1934)合并得其名。孙家庄:因孙氏建村而得名。东子城:原与西子城为一村,名紫城。为隋朝廉平县治所。后析为东、西紫城。后将“紫”简为“子”。西子城:无南古底:原与北古底为一村,建于明朝前,因处滹沱河堤岸,取名固堤以示堤防竖固之意。至明正德年间,滹沱河迁徒改道,又称故堤,表河堤旧址。后分南北两村,改写作南顾底、北顾底。后“顾”简写为“古”。居全县地势最高点。北古底:原与北古底为一村,建于明朝前,因处滹沱河堤岸,取名固堤以示堤防竖固之意。至明正德年间,滹沱河迁徒改道,又称故堤,表河堤旧址。后分南北两村,改写作南顾底、北顾底。后“顾”简写为“古”。居全县地势最高点。高疃:无赵八庄:无茹家寨:传说,明代靖难之役时,有河南邮州麝香村8名茹姓士兵定居,故名。楼底:据传,明代前,有娄氏兄弟定居,开荒种地,把所垦之地名为“娄地”,后人取娄氏奠基之意,改名楼底。邵庄:据传,明永乐年间,邵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为东营。同时,一邵姓由河南邵家庄迁至东营西,名西营。两营同姓,并称邵庄。东卓宿乡:驻地东卓宿村,位于县城东10公里,东邻辛集位伯镇、新垒头乡,樵营公路南北穿过。辖15个行政村。东卓宿:无西卓宿:无东石村:无西石村:无北白滩:明永乐年间南、北白滩为一村,原名为仁化里。后因滹沱河水泛滥,居民部分南移。改名南白滩。留下的居民更村名为北白滩。南白滩:明永乐年间南、北白滩为一村,原名为仁化里。后因滹沱河水泛滥,居民部分南移。改名南白滩。留下的居民更村名为北白滩。南彭家庄:相传,原名霍家庄。元代彭姓迁入,且人口渐多,改称南彭家庄。北彭家庄:明初名北庄。永乐年间彭姓迁入,人口渐多,到清代改为北彭家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曾以此为寨,活动在晋县东北一带。前屯:无后屯:无后儒林:据传,原名千家店,村西有圣人殿,因读书人多,即改名儒林村。明朝时,一赵姓御史在村南建新村,名前儒林;原儒林村改称后儒林。清代,前、后儒林曾并称“于林村”,后复分为后儒林、前儒林。前儒林:据传,原名千家店,村西有圣人殿,因读书人多,即改名儒林村。明朝时,一赵姓御史在村南建新村,名前儒林;原儒林村改称后儒林。清代,前、后儒林曾并称“于林村”,后复分为后儒林、前儒林。冻河头:清光绪《晋州志》载:西汉更始二年(24年)刘秀被王郎追赶,“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至滹沱河,候吏还曰:‘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秀使王霸往视之,霸恐惊众,还即诡曰:‘冰坚可渡’。遂前至河,河冰已合,乃渡,未毕数骑而冰解”。因之留名冻河头。北尹家庄:清康熙三年(1664)西曹村尹姓一户迁此立村,取名北尹家庄。南田:无周家庄乡:驻地周家庄村,位于县城东4.5公里,辖6个个自然村(分10个农工商联合公司管理站)。周家庄:明代前周姓建村,故名。刘靳庄:(第一站)原为东刘家庄、靳家庄两个自然村。民国期间,为便于设保甲,两村合并,称刘靳庄。南王家庄:(第七站)无北王家庄:(第六站)无。东张家庄:(第八站)无北捏盘:村名来历见东捏盘,(分为第九站,第十站两个行政单位)。东宿乡:驻地东张村,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辖3个行政村。东宿:东宿原名东宿村,宿村原名西宿村,均由宿姓建村,又依其所处方位而得名。相传西汉王郎赶刘秀时,刘曾先后以二村为宿营地。后将东宿村改称东宿,西宿村易名宿村。宿村::宿村原名西宿村,东宿原名东宿村,均由宿姓建村,又依其所处方位而得名。相传西汉王郎赶刘秀时,刘曾先后以二村为宿营地。后将东宿村改称东宿,西宿村易名宿村。东张村:据传,唐代张姓所建。因处蒿城县张村之东,故名。陈家庄乡: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驻地陈家庄村,东与辛集市仁慈乡为邻,辖8个行政村。陈家庄:由陈姓建村而得名。寺头:唐贞观时,陈家庄建有大寺,此村位于大寺东头,故名。盘石:相传,从前有兄弟二人,由本县彭光迁此定居,为表永不返回的决心,故名。阎村:明永乐年间,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阎村。东留章:无海滩:明代,滹沱河溢,冲积为滩,水撤后迁民于滩上建村,故名。塔鲁:清时为南,北塔鲁两自然村,清末又析出西塔鲁,成三村。民国23年合并为一村。名塔鲁。大旺:相传,东汉时刘秀曾在此张网打鱼,该村故取名“大网”,后改大旺。田村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驻地田村,东与辛集市小辛庄乡为邻,北与深泽县耿庄乡、西河乡接壤。距县城14.5公里,辖9个行政村。田村:无泥安:无西旺:无北旺:原与南旺为一村,名北旺,清康熙年间,滹沱河水泛,村被冲为南北两段,分称南北旺、北北旺。民国23年后合亲称北旺。民国29年复分。民国34年改为南旺、北旺。南旺:原与南旺为一村,名北旺,清康熙年间,滹沱河水泛,村被冲为南北两段,分称南北旺、北北旺。民国23年后合亲称北旺。民国29年复分。民国34年改为南旺、北旺。常营:相传,金、宋交战,常屯兵于此为营地,故名。庞村:由庞姓所立而得名。本村明代万历年间的铸钟上即有庞姓记载。东曹:原与西曹为一村。相传,古时此地居民信处为一关岗,名千家寨。寨内疾病流行,人们无法生存,便逃出定居,逃往寨东定居者为东逃,逃往寨西为西逃,后演变为东曹、西曹。西曹:原与东曹为一村。相传,古时此地居民信处为一关岗,名千家寨。寨内疾病流行,人们无法生存,便逃出定居,逃往寨东定居者为东逃,逃往寨西为西逃,后演变为东曹、西曹。槐树乡:驻地槐树村,位于县城北6公里,辖12个行政村。槐树:明人前,此处有一大古槐,故名。相邱:民国《晋县志》载:“北齐左光禄大夫魏收葬此,谓之相邱”。清代曾分前、后相邱。后合并复称相邱。北赵家庄:明正德年间,有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赵家庄。清代曾分为前、后赵家庄两村。清末并称北赵家庄。泥马:相传,该村与附近一些村庄曾统称千家店。南宋初,赵构失利逃走,其马被金兵射伤。此时一老翁献马一匹,赵构急驰渡河南下,行至千家店村喧的白龙庙,下马进庙朝拜,见一泥马四蹄滴水,细看与老翁所献马相同,便急出庙来,所骑马已无踪影。为报宝马之恩,改白龙庙为白马庙,改该村为泥马。周村:明永乐年间,周、陈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周姓人众,故名。南白水:据传,此原为滹沱河道,白水一片。东汉初,几户人家在河南定居,故名。后与北白水(今属祁底乡)等村统称千家店。明代,复分称南、北白水。小彭:原属千家店。明初天灾兵祸,成为无人之境。后山西洪洞县彭、何、刘三姓迁来,初搭茅草棚御寒,故名小棚。后彭姓从多,改名小彭。清代曾名小章,后复名小彭。南张里:民国中期南、北张里为一村,称张里村。民国23年(1934)后分为南张里、北张里。北张里:民国中期南、北张里为一村,称张里村。民国23年(1934)后分为南张里、北张里。前祖祥:无后祖祥:无龙头:建村时名龙头。金、宋交战时,金兵常宿营此地,欺压百姓。居民根据这里沙地旱田,起风飞沙弥漫的特点,改名沙头。后金兵误听为“杀头”,则不敢在此宿营。1981年定名龙头。元头乡:位于县境北部,驻地元头村,距县城4.3公里,辖7个行政村。元头:明永乐年间, 山西洪洞县民迁来,在高地上建村,且都是农民,故名庄稼顶。后迁至菜园地头,改称园头,后写作元头。留村,据传,明代靖难之役,此地人口伤亡惨重,但乱军仍有斩尽杀绝之势,紧要关头,一老人带当地特产――芫荽(香菜)献礼,乱兵停止屠杀,留下此村,故名。雷陈:明代建文年间,有雷、陈两户避乱兵至此定居,取名雷陈。北张家庄:明永乐年间,张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处县境北部,故名。于家庄:明永乐年间,几户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故名。后于家犯抄斩罪,改姓徐,改村名为梧桐林,后复称于家庄。教公:宋代前,街道呈曲线形,人称弓形街,村名叫弓,后改写为教公。小铺:居民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后开店铺做买卖为生,因村小,故名。祁底乡:位于县境最北部,驻地祁底村,距县城9公里。辖6个行政村。祁底:原滹沱河流经此地。明初祁姓三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河堤上建村,名祁堤,后改称祁底。管洽:北临滹沱河。河阴:原属于千家店。明代靖难之役后,只剩翟、雷、阎、焦四姓人家,从雷陈、光灿迁入刘、齐二家,废千家店名,独为一村。因座落于滹沱河南,故名。后曾分为东、西河阴两村子,民国23(1934)并称河阴。龙泉固:相传原为东龙沟、西司马、王家庄三村。此地有两口井,旱涝常有水,称其为“泉”,清道光年间,一风水先生称其为龙井,言若井能永固长存,必给人福寿。后三村并称龙泉固。该村原属无极县,因临滹沱河,1956年七八月间连降暴雨,河岸坍塌,整村塌入河中,原村西部居民迁河西,另命村名。留东岸的靠堤建村,仍称龙泉固。同年,划归晋县。此后在政府支持下,全村南迁千余米重建家园。北白水:据传,此原为滹沱河道,白水一片。东汉初,几户人家在河南定居,故名。后与北白水等村统称千家店。明代,复分称南、北白水。侯城:县境北部较大村庄之一。1947年11月底,朱德往此村,总结攻克石门的经验。《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晋州,平阳。望。开元户六万八百五十三。乡一百四十八。元和户六千五百六十七。乡五十九。《禹贡》冀州之域,即尧、舜、禹所都平阳也。春秋时其地属晋,战国时属韩,後韩将冯亭以上党降赵,又属赵。在秦为河东郡地,今州即汉河东郡之平阳县也。永嘉之乱,刘元海僭号称汉,建都於此。《前赵录》曰:“太史令宣于循之言于元海曰:‘蒲子崎岖,非可久安。平阳唐尧昔都,愿陛下都之。’於是迁都平阳。”後魏太武帝於此置东雍州,孝明帝改为唐州,寻又改为晋州,因晋国以为名也。高齐武成帝於此置行台,周武帝平齐,置晋州总管。义旗初建改为平阳郡,武德元年罢郡,置晋州,三年为总管府,四年为都督府,贞观六年废府,复为晋州。州境:东西三百二十四里。南北二百五十里。八到:西南至上都七百三十里。东南至东都六百二十四里。东北至汾州三百六十里。东至潞州三百九十里。西至慈州二百二十里。东南至泽州四百一十里。东北至沁州二百九十里。西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贡、赋:开元贡:蜡,烛。赋:麻,布。管县九:临汾,襄陵,神山,岳阳,洪洞,霍邑,赵城,汾西,冀氏。临汾县,望。郭下。本汉平阳县,属河东郡,在平水之阳,故曰平阳。魏置平阳郡,平阳县属焉。隋开皇元年改平阳县为平河县,三年罢郡,县属晋州,其年又改平河县为临汾县。平山,一名壶口山,今名姑射山,在县西八里,平水出焉。《尚书》曰:“壶口治梁及岐。”汾水,北自洪洞县界流入。?水,今名三交水,东自襄陵县界流入。尧庙,在县东八里汾水东。姑射神祠,在县北十三里姑射山东,武德元年敕置。龙子祠,在姑射山东平水之源。其地茂林蓊郁,俯枕清流,实晋之胜境也。刘和墓,在县南三十五里。和,元海太子也。刘聪墓,在县西南十一里。聪,元海第四子也。襄陵县,紧。西北至州二十六里。本汉旧县也,属河东郡。高齐省。周平齐,自临汾县移禽昌县於今理,属晋州。隋大业二年,改禽昌为襄陵,取汉旧名也,县东南有晋襄公陵,因以为名。先是以禽昌名者,後魏禽赫连昌以置县故也。浮山,在县东南七里。?水,在县北十五里。黑水,经县北二十五里。晋贾充墓,在县西南十里。神山县,中。西至州七十八里。本汉襄陵县地也,武德二年仆射裴寂奏分襄陵县置浮山县,属晋州,因山为名。至三年,因羊角山神人见,又改为神山县焉。黑山,今名乌头山,在县东四十四里,黑水出焉。羊角山,在县东南三十一里。老君祠,在县东南二十里。武德三年,见神於羊角山下,语曲沃县人吉善行曰:“报大唐天子,得圣理一千年。”其年,敕遣通事舍人柳宪立祠,因改县为神山。丘阳县,中。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远县地,後魏孝庄帝置安泽县,属义宁郡。隋开皇十六年改属沁州,大业二年改为丘阳县,因山为名。义旗初建,属平阳郡,武德元年龙郡,改属晋州。乌岭山,在县东三十里。千亩原,在县北九十里。周回四十里。东池堡,在县南三十三里。今堡中见贮义仓,北面绝崖,三面各二丈五尺,周回二里。洪洞县,望。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汉杨县,即春秋时杨侯国也,晋灭之,以赐大夫羊舌?。汉以为县,属河东郡。魏置平阳郡,杨县属焉。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晋州。义旗初建,改为洪洞县,因县北故洪洞镇为名也。霍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事具霍邑县。汾水,自赵城县东流入。洪洞故城,在县北六里。後魏镇城也,姚最《序行记》曰“周建德五年。从行讨齐师,次洪洞,百雉相临,四周重复,控据要险,城主张元静率其所部肉袒军门”,即此也。禽昌故城,在县东南二十四里。後魏太武帝禽赫连昌置,因以名焉。师旷祠,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霍邑县,上。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彘县也,属河东郡,因彘水为名,即周厉王所奔之邑。後汉顺帝改为永安县,属郡不改。後魏初省,及宣武正始二年又置永安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霍邑县,属晋州,因霍山为名。隋末丧乱,武牙郎将宋老生屯兵於此。义师之至也,老生陈兵据险,师不得进,忽有白衣老人诣军门曰:“霍山神遣语大唐皇帝,若向霍邑,当东南傍山取路,我当助帝破之。”遣人视之,果有微道。高祖笑曰:“此神不欺,赵襄子岂当负吾邪!”於是进师,去城十馀里,老生战败,刘宏基斩之,遂平霍邑,置霍山郡。武德元年废郡,复置吕州,县属焉。贞观十七年废吕州,县又隶晋州。霍山,一名太岳,在县东三十里。《禹贡》曰“壶口、雷首,至于太岳”,郑玄注曰“今河东彘县霍太山是也。”吕坂,在县西南十里。有吕乡,晋大夫吕甥之邑也,吕州取名於此。汾水,经县西二里。彘水,出霍山,经县南一里。普济寺,贞观八年奉诏,以破宋老生,於此置寺。周厉王陵,在县东北二十五里。赵城县,上。南至州九十五里。本汉彘县地,即造父之邑也,自汉迄晋不改。後魏太武帝废。其赵城县,义旗之初分霍邑县置,属霍山郡,因故赵城为名。武德元年废郡,置吕州,县属焉。贞观十七年废吕州,县属晋州。汾水,出县西四里。霍山庙,在县东南三十里霍山上,甚有灵验,贞观五年敕令修理。汾西县,中。枣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彘县地,属河东郡。後汉改彘县为永安县,高齐又於此置临汾郡及临汾县。隋开皇三年改临汾县为汾西县,十六年改属汾州,十八年改属吕州,大业二年改属晋州。义旗初属霍山郡,武德元年又属吕州,贞观十七年废吕州又属晋州。汾水,在县东三十五里。冀氏县,中。西至州一百九十二里。本汉?奇氏县地也,属上党郡。?奇音居义反。至晋省。後魏庄帝於?奇氏城南置冀氏县,属晋州。乌岭山,在县西三十里。沁水,在县东一里。
相关分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里庄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