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大陆得后来去了香港户籍在内地读书读书,毕业以后

你好,我是大陆人。我下学期初三,毕业后要去香港读书,想请教一些问题。 我可以加你吗?_百度知道如果能说明自己的背景(教育背景、家乡位于南北方等)就更好了
我没留,但最好的几个朋友都留下来了。其实感觉他们过的很不错。其实香港消费水平不高,除了房屋。他们就该玩玩该吃吃该上班上班该加班加班。然后每年他们都跑出国玩一圈。我这个在枫叶国大村,拿着刚够糊口的补助的穷学生很是羡慕他们。广东话,我是全忘了,他们估计是越说越溜了。但也有几个拿了永久居民就跑了的,但大部分都还在安安分分上班。其实和外地人在北上广飘着没啥区别。(都一样买不起房,个别富人和金融才俊除外。)
&p&我现在是建筑房地产行业背景,家乡是南方省会城市。2011年来港读master,2012年毕业顺利工作。既然想知道留港后的生活那我就少谈读书多谈生活,而多讲工作开始那一段时间。project management专业出身,本科学习结构设计,由于我是女啊,所以愤怒不再选择结构工程师工作,而转去了工料测量师这个同样苦逼的工作。但是相对于Engineer的苦逼,我觉得现在这份工作,已经很满足了。好了扯远了,回归正题。&/p&&br&&p&在读书的那一年一直觉得生活过得特别幸福,有事上课见导师写paper和assignment,准备点presentation,再和同学泡泡图书馆考试,闲的日子是和同学一起出去吃饭,旅游,玩的节奏啊。总之觉得就算考试前是多么的昏暗,但是还是觉得那一年的读书日子真的太幸福了。 在入学后的第二年5月就交了dissertation,5月中顺利拿到成绩单去办了工作签,即所谓的IANG签证,5月开始找工作,海投。 说实话没有工作的人刚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有无数憧憬,直到后面为现实屈服,国内这样香港也一样。 幸运的是我遇到贵人,让我进了一间香港数一数二的顾问公司,开始了consulting公司工作的生涯。抛开我的幸运,说说其他同学找工作如何,在国内或者国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哥哥姐姐,都比较顺利进入好公司,如房地产的5大咨询公司以及其他各种地产商公司,没有工作经验的或者经验少的同龄哥哥姐姐那些同学比较难一点,屈服进了不是很满意的公司暂时做着,但也是有机会跳槽去其他好公司或者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大家的收入都不错,我算少的,几乎其他都是18k起的月薪吧,在这里表示羡慕。&/p&&br&&p&工作的第一年,大家还很有活力没事出来吃饭,偶尔出去聚餐,在一年后,这些活动变得相对较少了,有人转行了,有人回家了,有人结婚了,有人想回内地了,产生这个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香港工作压力大,工作占据了太多个人时间。如果说加班是一场战争的话,那么读书就是和平的时代。&/p&&br&&p&香港工作体会1——广东话:在读书的时候,我听不懂广东话,也压根不想听,工作的第一年后我能听95%了,能说80%了,至今还有些不太明白,努力学习广东话。我也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有一天给政府打电话用了普通话,政府老板直接给我老板打电话说为什么找了个内地人跟他说事情,结果老板为了顾及面子跟政府的人说:“其实我们同事普通话说得好,广东话也很好,英语也好!”楼主听到就觉得晴天霹雳,听不懂广东话以后让我怎么面对政府。我没办法,幸好我同事和我年龄相仿,很乐意教我说广东话,有人负责教发音,有人负责教典故;我不喜欢看TVB,为了广东话,看了一个月的珠光宝气(我都推荐女生看这部比较好看的TVB,这样学广东话不会很闷),基本上广东话会听了,之后慢慢开始练习讲广东话,之后LZ在那一年的时间里,广东话神速进步了。香港是个国际化城市,香港这个城市是说话用粤语,文件用英文,吹水就是广东话英语夹杂的官方语言。我建议想在香港工作的人都先学好广东话,对自己以后做事工作提供方便,因为很多香港人不能听普通话,也有部分人是不愿意讲,所以如果你进的公司是服务的是为业主服务的,还是去努力学习广东话吧。不会说的话还是求听懂吧,香港人只会对外国回来的华人崇洋媚外的。&/p&&br&&p&香港工作体会2——加班:加班基本构成了工作的主要部分,维港为什么在游客眼中这么漂亮,这就是因为对面灯火通明的资本主义灯光是由每个加班的人创造的,有多少灯亮就有多少人OT,所以平时的灯光比周末漂亮。通常6点下班,但是OT到8点才下班是常事,9点回家,吃晚饭10点,再收拾下洗澡,睡下11, 12点,几乎没有自己的私生活。如果公司好点,加班可以少很多,看行业而论吧。&/p&&br&&p&香港体会3——工作一年累过读书3、4年:读书可以任意安排自己时间,工作的时间全部都献给了工作,8小时不要停,不要以为可以到公司就大家聊生活和连续剧,开电脑做事吧。没人玩手机没人上网,想挂QQ那是不可能的。我已经习惯了上班可以不看手机不上网的8小时不停地工作节奏。&/p&&br&&p&香港体会4——房子太小了:习惯了香港住房,回家觉得50平房子已经是豪宅了,身边每个人都习惯了住在只有3,4平的卧室里生活,衣食住行除了衣服便宜,其他都贵。&/p&&br&&p&香港体会5——生活方便:出门永远都有地铁和巴士站,2小时可以让你从港岛东到新界西。地铁附近永远都是购物商场,奢侈品遍地都是门市,超市永远都有最新鲜的进口水果,而且很便宜。去其他需要签证的国家也很方便,公司提供工作证明,或者学生证出示,比国内办签证方便很多。&/p&&br&&p&香港体会6——安全: 出门不担心被人偷东西,遇到警察永远充满安全感。&/p&&br&&p&香港体会7——相对自由平等:找工作不用托关系,工作不用巴结上司,不爽上司自己只要做得有理可以顶嘴,我们公司的领导永远的观点就是:大家都是打工的,谁跟谁都一样。去政府办事自己不是奴才是主人,不用点头哈腰生怕得罪公务员,服务不周到可以投诉。有事打电话给政府永远在2个工作日内给你回复。市民可以游行,想说什么说什么,包括大陆人抢资源,说我们大陆人是蝗虫。既然香港让你得到一些相对自由,那你就得有付出了:那就是得受得了香港人歧视的目光和大字报攻击。我觉得大部分香港同事和同学很友善,但是对于一部分香港人和一部分素质不高的内地游客,我表示只能理解他们的歧视原因,但是不支持一概而论的言论和行为。&/p&&br&&p&香港体会8——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以目前香港投资移民价格1,000万港币计算,加上今年政府的财政报告即将出来,这个费用有可能会上调。在其他人眼里似乎读书留下来找工作的都省去了这一笔开支,可是周围的人几乎都是想逃离这个国际化的复杂城市,这就是围城吧。在这里读本科的,不愿意留香港的,大多毕业就去了美国加拿大澳洲英国之类的继续学业;想留下来的读完书工作2,3年,或者选择个master读完混一年时间,拿个PR,然后揣着香港永久身份证和护照回内地工作;来这里读master的很多挨不到7年,选择了回内地结婚生子。这就是生活吧。&/p&&br&&p&香港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想象的那么糟糕。如果你愿意吃苦,愿意在这个充满金钱味的社会生活,香港是个好去处。&/p&
我现在是建筑房地产行业背景,家乡是南方省会城市。2011年来港读master,2012年毕业顺利工作。既然想知道留港后的生活那我就少谈读书多谈生活,而多讲工作开始那一段时间。project management专业出身,本科学习结构设计,由于我是女啊,所以愤怒不再选择结…
香港的就业机会最多的无遗是那些与商业及金融相关的服务或支持性产业。读商科的人大都不例外地进入了银行或投行。正如其他几个答案所言,在银行或是投行或是注重商业气氛的写字楼里工作,正装是他们少不了的装备。&br&&br&不同于选择投行或银行,我进入了一家中型的跨国IT公司,负责产品设计。据说,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算是香港难得的公司文化和管理方式比较人性化的了。毕业之后留港正式工作了近两年时间,这期间依然少不了留香港还是回内地的纠结。&br&&br&在香港,每天看到的是国内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之后的各种收购,各种崛起,总之是风起云涌,机会多多。在内地的时候,你是这个圈子的参与者,在香港的时候,变成了一个旁观者。这个视角的变化让我能够有不同角度的对照与思考,看到的东西是很有意思的。&br&&br&&b&高调 v.s 低调&/b&&br&说到国内的互联网企业,自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一个词:“四大”。正如传说中“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般,那些已经成长为巨头的互联网公司以雄厚的资本运作能力,开始了一起又一起的收购案。伴随着收购而来的,是各类互联网资讯平台或博客的软文运作。整个的姿态相当地高调。&br&&br&而在香港,IT产业曾被人喻为“夕阳”产业,因为内地的互联网公司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香港能叫出名的互联网公司真是屈指可数。照这种说法,我正处于“夕阳”的余晖中,望向北面,免不了纠结是去是留。&br&&br&当你细想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比大公司盒中小企业的里里外外,只能说,真的没有完美的地方。&br&&br&在香港工作,满意的地方:&br&&b&不打卡,不加班,全靠自觉&/b&&br&基本早上九点半到十点前左右到岗,之后自觉工作八小时,手头的活干好了就可以下班。个人从未在周末加班,工作氛围是比较轻松的。公司的HR和行政效率很高,完全不用担心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这样的公司在香港据说比较难得,&br&&br&&b&各司其职,尊重专业&/b&&br&不存在老板强加个人意愿到产品里的情况,他们会把你是专家你来决定这样的话挂在口头,给予你较大的主动权和空间,也很愿意员工积极接触最新的行业趋势,并做出大胆的尝试。&br&&br&&b&为爱而持&/b&&br&在这里可以接触到的同事来自世界各地,也来自祖国各地,大家待人都很友善,强调专业精神。同事中有放弃在欧美国家工作生活的外国人,有五六十岁头发斑白的白人,有放弃在香港的大学任教的博士,也有放弃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工作机会来港重新奋斗的人。与他们聊到之所以来此工作的原因,发现原因无外乎一个字:“爱”。&br&他们有的是为了伴侣而来,有的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伴,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奋斗的理想而留下打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年事已高,却依然工作于一线的那些外国同事。他们高度独立,随遇而安,平和且保佑着年轻人般的执着与热情。叫人欣赏。&br&&br&&b&生活不易&/b&&br&香港没有大房子,空间是那么的mini,房间大都小得叫人不得伸展。租金很贵,这几年越涨越高,在这边如果没有高收入,通常只能跟人合租,而且租金甚高,很可能占到一个人月薪的四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交通和在外饮食费用很高。没有钱,在这片弹丸之地是难以生活的。&br&&br&但这里的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又有点迷人。周末你可以很方便地乘车去到安全的行山径爬山。不出记步,就会有政府配套的免费入场的球场、公园或是游乐场。&br&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两级分化很严重。你可以看到很多生活窘迫的老人家在拥挤的旧区收垃圾。也可以看到年轻的富豪开着跑车绕行于他们位于半山的居所。曾经有个加拿大的华裔同学来到香港,说她本以为香港是一个很现代很国际化的城市,但是竟然有那么多看起来非常古旧的楼房,有那么多还有着非常传统的观念的人,也有着很多不守规矩的人。&br&&br&香港是一座没有“拆哪”的城市,政府是不会随意就强行把居民的土地收回。这里的楼房如果说好了有70年的产权,那通常就是会有70年。所以在2014年的今天,住进一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房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过那些房子看起来跟国内九十年代盖得房子差不多。质量还是很不错的。&br&&br&&b&冷漠,不冷漠?&/b&&br&法是冷漠的,人是暖和的。毕竟是华人占据主导的社会,香港的人情再少也会有。&br&每天早上下楼,楼下的保安员大叔或是阿姨都会主动跟你问好,说早上好。每每他们笑着跟你打招呼的时候,你就觉得很开心。似乎在香港做保安是一件虽然挣钱不多,但非常开心的事情。&br&这里的城市管理是相对有序的。走在大街上总能看到年轻的警察在认真地巡逻。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国内的警察挺不一样的。&br&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香港在各个方面都列出了一套规章制度,而且让你知道得清清楚楚。在实施的时候也是该怎样就怎样,只要照着规矩来,就不会出问题,所以在这里生活,有时候觉得事情比较简单,因为流程够清晰,公务员够专业。&br&&br&在香港,呆满七年将有资格申请永久居民身份。但如果不在这里长期生活,永久的意义并不是那么大。和在北上广漂着的人一样,我觉得这是另一座漂着的城市,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会是哪里。但这一站,确实让我遇见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香港的就业机会最多的无遗是那些与商业及金融相关的服务或支持性产业。读商科的人大都不例外地进入了银行或投行。正如其他几个答案所言,在银行或是投行或是注重商业气氛的写字楼里工作,正装是他们少不了的装备。 不同于选择投行或银行,我进入了一家中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以为一边听歌一边流泪是电影里才有的桥段【求分析】内地生去香港读研究生,毕业之后的优劣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读书签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