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 迅雷下载十五军45师135团三营9,连1连连长是谁?

中国人民自愿军第十五军45师135团三营八连,这是父亲当年的部队,他想找他当年的战友,_百度知道军史资料:血战上甘岭
来源:互联网
编辑:刘梓楠
有网友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军史资料:血战上甘岭,问题详细内容为:《军史资料:血战上甘岭》由网友yangxiuzhong收藏至我搜你图书库。,我搜你通过互联网收集了相关的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有过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网友提供帮助,具体如下:军史资料:血战上甘岭&一、上甘岭血战:杀红眼的秦基伟要抬棺材上前线――美国军事院校在选择中国军队课题时,把上甘岭战役和雷锋现象作为两项重要内容:上甘岭防线为什么突不破?雷锋是一名士兵,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他们认为,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军队。8年前的4月8日,为了解上甘岭战役在美国人心中的困惑,在北京宣武区的一座小院中,采访了当年的太行一分区司令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前国防部部长秦基伟上将。如今,秦基伟将军已经安息在八宝山,但他把上甘岭战役的精神遗产,却永远留在了人间。1.“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出手就是当头炮。”1986年8月的一天,一架云雀式直升机从平壤直飞上甘岭。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在飞机上感慨万分。他就是当年上甘岭战役的前线指挥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秦基伟是随当年的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率领的军官休假团访问朝鲜的。金日成问秦基伟:“想到什么地方看看?”秦基伟说:“如果方便,我希望重登五圣山,重访上甘岭。”金日成很理解老将军的心意,很快做了安排。坐在飞机上的秦基伟俯视上甘岭,那一草一木、一山一峰,他是那样的熟悉。2.上甘岭位于朝鲜五圣山的南面。在上甘岭的两侧有两个小山头,右边是597.9高地,左边是537.7高地北山,这两个山头加起来只有3.7平方公里。战前,美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范佛里特原计划使用两个营的兵力,用5天时间,伤亡200人拿下上甘岭。然而,战争却持续了43天,在这弹丸之地,双方投入了10多万大军――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投入兵力6万余人,志愿军投入兵力4.3万余人,由战斗规模发展成战役规模。3.炮火的密度,也创历史空前。敌我双方集中了438门大炮――“联合国军”105毫米口径以上的炮达300门,志愿军75毫米口径以上的炮有138门;“联合国军”还动用了3000架次飞机和170辆坦克。4.弹药的消耗量也十分惊人。“联合国军”向上甘岭两个小小山头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最多的一天高达30万发炮弹,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要承受76枚炸弹。志愿军先后发射炮弹40万发,在单位火力密度上也创造了自己作战的最高纪录。“联合国军”叫喊:“打炮像下雨,连小石头也躲不过。”阵地表面工事被摧毁了,草木被打光了,山头的岩石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上甘岭的上空,差不多每天都是昏天黑地,硝烟缭绕。随手抓一把沙土,就有一半是铁屑、弹壳。5.同两个密度相联系的是兵员的伤亡。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先后打退敌人900次的进攻。“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在40%以上;志愿军伤亡11529人,伤亡率在20%以上。“联合国军”伤亡率和日平均伤亡数,对美国人来说,确实是个可怕的数字。过去美国人认为他们在战争中最高伤亡率是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璜岛战役,但也只有32.6%。血肉横飞的场面,在上甘岭战役中司空见惯。秦基伟感慨地说:“上甘岭战役是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比较而言,将军以前血战河西走廊、太行抗日、逐鹿中原、淮海大战等无数硬仗、恶仗、血仗,都不在话下。那么,上甘岭这个弹丸之地,双方为何要做如此惊天动地的拼杀呢?将军道出了原由:五圣山是朝鲜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连接点,控制着金化、铁原和平康三角地带,是朝鲜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志愿军占有它,可俯瞰敌人纵深,直接威胁“联合国军”的金化防线,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倘若“联合国军”夺取了五圣山,就从中部突破了志愿军防线,危及北朝鲜整个战线。而上甘岭,正是五圣山的命脉。战场外,板门店谈判陷入了僵局,美方谈判首席代表哈里逊叫喊:“让枪炮来说话吧!”妄图从战场上获取谈判桌上的政治资本。美国国内,第34届总统竞选即将开始,杜鲁门总统想从朝鲜战场上为民主党捞取竞选资本。6.军事上的优势、谈判桌上的筹码、总统竞选的资本,都要从上甘岭来获取。因此,上甘岭之战势在必然。日凌晨3时30分,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通过美联社驻汉城记者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势开始了(指上甘岭攻势)!”半个小时后,美第八集团军第七师和配属的韩二师的16个炮兵营的300门大炮、40架飞机和120辆坦克,向上甘岭597.9和537.7发射炮弹30余万发,投炸弹500枚。我军表面工事几乎全部被毁。当时秦基伟被炮声惊醒,连忙披衣进入作战室,了解到敌人的进攻重点在上甘岭。他知道,上甘岭的537.7高地北山和597.9高地分别由四十五师一三五团的一连、九连和八连的1个排把守。一连、九连当时没有山炮、野炮、榴炮。战前,秦基伟把二线闲置的15门陈旧不堪的老式炮配备给了这两个连队。这些炮都是缴获来的日本炮和太原兵工厂制造的老式炮,射程和精度都很差,但秦基伟觉得有总比没有强。后来,这些老炮果然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威力。炮击和空袭后,美七师在坦克的掩护下,以4个营又4个连的兵力,分6路向537.7和597.9高地发起了疯狂进攻。我两个连和八连一排拼死抵抗,先后击退敌人从排到营的30余次冲击。597.9高地的一挺重机枪终日发弹万余发,毙伤敌近300名;2号阵地暗火力点的一支步枪发弹百发,毙伤敌30余名。许多战士将枪管打红了,无水降温,用尿代替。山上的15门老炮也发挥了作用。在师山炮营营长王恩的指挥下,居高临下打俯角,连瞄准镜都不用了,直接瞄准敌火力点和散兵群,打得美国佬连滚带爬。美七师久攻不下,进攻兵力由两个营增加到两个团。面对15倍于己的敌人,我守卫连队顽强抵抗,宁死不屈。11号阵地的八连一排三班和10号阵地的八班,都仅剩下1个人,仍连续打退敌人7次以上进攻。最后,两个高地的弹药用尽,战士们才退入坑道内,继续开展坑道战斗。537.7高地北山和597.9高地失守。夜间战斗中,四十五师一三五团指挥所不断向军部告急,要求增援两个高地上的连队。秦基伟认为,敌人攻势正在火头上,炮火密集,此时增援只能增大伤亡。他要求两个高地上的连队再顽强坚持,把敌人的锐气挫掉后,再反击。直到傍晚,秦基伟才答应一三五团的请求,向两个高地派增援部队。敌人疯狂地进攻了一天,刚要松口气,一三五团的4个连在坑道守备部队的配合下发起了反攻,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终于招架不住,两个高地失而复得。这一天,四十五师一三五团歼敌1900余人,击毁坦克3辆、缴获坦克1辆,自己也伤亡500余人。15日拂晓,美七师的2个团、韩军2个团又2个营,发起连续不断的波浪式进攻。面对10倍于己的敌人,我守卫部队打退敌人30余次反扑,抗击到中午12时,因伤亡过大,被迫退入坑道。两个高地表面阵地再次丢失。阵地又一次丢失,四十五师的师、团领导沉不住气了,要与敌人硬拼。秦基伟说:“急什么?丢了,再想办法拿回来嘛!”他思考:前两天,我军都是白天丢了阵地,夜间再夺回来。敌人掌握了这一规律,夜间防备严密,不断发射照明弹,两个高地照得和白天一样,我军的夜战特长已难以发挥。于是,秦基伟决定改为白天进攻,并加强了火炮的攻势。这一招果然很灵,两个高地又夺了回来。16日后,双方都在增兵。“联合国军”将一八七空降团、韩军1个团、哥伦比亚营、埃塞俄比亚营先后投入战斗;志愿军十五军将四十五师一三三团、一三四团全部投入战斗。争夺到20日,终因敌强我弱,弹药供应不上,除597.9高地的0、4、5、6号阵地外,其余表面阵地又被敌人占领,我军再次转入坑道,坚持斗争。7天来,“联合国军”投入17个步兵营(其中美军9个营)、16个炮兵营、70辆坦克、100多架飞机,伤亡7065人。志愿军十五军投入21个连队,伤亡3000余人,21个连队全都伤亡过半。将军爱下象棋,因此,曾形象地用下象棋比喻说:“这7天,敌我双方经过长时间准备,都憋足了劲,好比下象棋一样,出手就是当头炮。”7.“打罢上甘岭,给后勤记头功。”、“抬着棺材上上甘岭!”――10月21日上午,志愿军代理司令员邓华打来电话,询问秦基伟对这场战役的发展有何考虑?“这种拉锯式的反复争夺,已进行7昼夜了,表面阵地失而复得,多次易手。为了给决定性的反击争取时间并创造条件,我们的意见是,暂时停止大规模的反击,牵住他们的牛鼻子。同时调整部队,研究战术,抓紧时间准备进行决定性反击。”邓华完全赞成秦基伟的意见。上甘岭战役开始了残酷的坑道战。坑道战比阵地战更艰难。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对十五军坑道采取筑垒封锁、石土堵塞、轰炸爆破、断绝水源、施放毒剂和烟熏等毒辣手段,妄图消灭坑道中的志愿军。坑道战是艰苦的。影片《上甘岭》做了艺术的再现,真实情况也是如此。许多坑道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半块饼干,许多人喝不到一滴水,只好用互相喝尿来解除难忍的干渴,官兵们还乐观地称之为“光荣茶”。战士们把饼干放入嘴里能把舌头割破,人丹放在嘴里竟化不了。由于医疗条件差,许多伤员牺牲在坑道中。有一个坑道,10多名战士直到饿死,还端着冲锋枪守在坑道口……秦基伟在战斗日记中写道:“四十五师发扬英勇牺牲的战斗精神,一人舍命,十人难挡。许多连队打光了,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仍然坚持,战士们是多么可爱,多么可敬。”“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这是上甘岭战役坚持坑道战阶段的立功标准。不要以为这个功是好立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各个坑道,距五圣山主峰最近的地方500米,最远也不过1000多米,但从五圣山运动到坑道要通过10道封锁线。既使到了坑道口,要进去也很难,每走一步,都可能流血牺牲。派去一个班,活着进坑道的仅有三分之一,为送一壶水,甚至要付出几条生命。十五军后勤部部长尤继贤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组织机关和部队靠“匍匐运输”、“接力运输”,将3万发迫击炮弹和大量食品、物资送入坑道。整个上甘岭战役运输人员伤亡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秦基伟深情地对尤继贤说:“打罢上甘岭,给后勤记头功。”秦基伟认为在坑道里不能光被动挨打,他总结出群众性的小出击活动,及时在全军推广,打得敌人魂不附体。一三四团四连在10多天的坑道斗争中,夜袭敌32次,毙伤敌70余人,自己伤亡3人;五连四班在一个小坑道中开展打“活靶”活动,11昼夜,歼敌220人。一三五团四连组成了3人夜袭小组,以敌地堡为目标,歼敌470余人;“钢八连”坚守坑道14昼夜,出击12次,歼敌1760多人。从10月21日到29日,十五军实施小型反击158次,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歼敌4700余人。美七师因伤亡过重无力再战,只好把攻防任务交给韩二师。虽然两个高地的表面阵地还在敌人手中,但十五军却利用敌人死守阵地的机会,杀伤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上甘岭战役进入了白热化,双方都杀红了眼。秦基伟发誓要“抬着棺材上上甘岭!”“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发誓,不管处境多么尴尬和困难,也要把“这场残酷的、保全面子的攻击”打下去!双方继续在增兵。一时间,10万大军云集上甘岭,战斗规模迅速发展成战役规模。四十五师按照秦基伟的部署,利用坑道可攻可守的优势,顽强抵抗,经过几十次拼搏后,取得了很大战果,但四十五师伤亡也达4000人。一三四团已无兵可调,团长刘占华亲自带领团部卫生员、司号员、通信员、宣传干事等守在阵地打冲锋!坑道里挤满了战斗员、伤员和烈士的遗体。硝烟、血腥混合在一起。粮没了、水没了、药也没了……&8.“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终于轮到我们反击了。”――十五军还能坚持下去吗?志愿军总部在担忧,三兵团也在担忧。三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打电话征求秦基伟意见:“是继续同敌人拼下去?还是适可而止?”秦基伟很清楚,放弃两个高地,虽然可以为十五军保存实力,但志愿军中部防线很可能崩溃。“我们能打下去,只希望兵团在人力和弹药上给予支授。”秦基伟坚定地回答。其实,仗打到这个地步,能不能坚持下去,秦基伟心里也没底。他在军部道德洞召开了作战会议,军师指挥员都表示要打下去,不能撤,这才坚定了秦基伟的决心。但作为成熟的指挥员,秦基伟不能感情用事,他要把坚持打下去的把握,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他经常教育部下:“打仗不能打糊涂仗,要了解敌情,了解敌人作战特点。”为此,他提出要抓俘虏,掌握第一手情报。很快,一名美军俘虏被抓到了秦基伟面前。他亲自审讯了美俘,详细盘问了正面美军的战斗序列、阵地纵深、官兵的情绪、哪种情况下伤亡大等情况。通过审讯俘虏,再根据战斗情况分析,秦基伟心中有了数。他在战斗日记中写道:“敌人两个师已有半数以上死伤,按美军(每个)师1.8万人,伪军(南朝鲜)1.2万人,合计3万人。现在能够参与战斗的不到1万人,敌人为争夺我们两个连的阵地,用了2万人的死伤,而阵地仍然夺不去。我想,敌人是不愿意这样来拼消耗的,美军不是缺钢铁而是缺少人力……”虽然对方还在不惜代价的增加兵力、倾泻炮弹,但秦基伟已看出,敌人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秦基伟的分析是正确的。自10月14日开始“摊牌作战”以来,美七师打了12天,伤亡过重撤下去,换上南朝鲜第二师,又打了11天,也是一败再败,再继续进攻也无所作为。于是,美军第九军团长詹金斯少将决定从11月5日起,结束对597.9高地的进攻。而在这之前的11月2日,美七师两个营和一八七空降团,加上韩军第九师两个营,共6个步兵营,在70多辆坦克、300余门大炮、几百架飞机的配合下,向597.9高地发起了猛烈攻击。据守这个高地的只有十五军八十六团的八连和1个排。100多人面对敌人6个营的进攻,但他们并不胆怯,沉着应战。关键时刻,秦基伟把一三五团一连和一三四团的部分兵力调来加强防守。这一天,敌人从拂晓打到黄昏,发起了23次冲锋,发射炮弹20多万发,但没有丝毫进展。秦基伟从敌人求胜的急躁情绪中,看到了对方在指挥上的失策。对方以6个营的兵力多路进攻,而且从晚上到白天不间断地以密集队形冲锋,不做隐蔽,不惜暴露,这就犯了兵家所忌。敌人指挥的失误,正好为秦基伟提供了机会。他命令炮兵集中炮火前拦后打,进攻的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一排排地倒下。这一天,十五军597.9高地的守卫部队只伤亡70人,却消灭敌人1500多人。尤其是九十一团八连,一个班创造了歼敌400余名自己仅伤亡3人的惊人战绩。之后几天的战斗也打得十分残酷,但十五军总算咬牙坚持住了。假如詹金斯再支持进攻下去,十五军也许就坚持不住了。秦基伟也承认这一点:“四十五师打得极为英勇顽强,负伤不下火线是普遍的;舍身杀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但该师伤亡也很大,已有17个连队人数在25人以下,有的连队基本没有人了,其本身已无力把这个仗打下去。……”十五军还有一个四十四师和二十九师的部分兵力没有动,他们守卫在西方山一线,那里地处平康要冲,无法挪动。但毕竟克拉克和詹金斯没有坚持住,而秦基伟坚持住了。9.胜与败也许就差之分毫。而分毫之差,就能区分出指挥员的优劣。上甘岭战役不仅是兵力、武器装备的较量,也是意志、智慧、胆略的较量。在这后一点上,美国将军败在了中国将军的手下;“联合国军”败在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手下。坑道坚守战阶段,十五军歼灭敌人1.4万,但也付出了5600人的代价。然而,这个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这个付出磨光了敌人的锐气,为战役大反攻奠定了基础。11月初,秦基伟已命令数千官兵秘密通过敌人封锁区进入坑道,做好了大反击的准备。11月5日,志愿军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率三十一师和三十四师7个连,支援上甘岭战役,归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指挥。在这之前的10月30日,秦基伟为了给十二军大反击创造条件,组织十五军四十五师5个连、二十九师两个连在坑道部队的配合下,向597.9高地实施了决定性的反击,到31日夜,除一个班阵地外,597.9高地基本收复。大反击的任务是夺回537.7高地北山的阵地,同时巩固好597.9高地的表面阵地。秦基伟和李德生共同制定了反击方案: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三团和九十一团一部巩固597.9高地,以九十二团全部兵力恢复537.7高地北山;十五军的二十九师八十六团、八十七团除以部分兵力配合三十一师防守597.9高地、反击537.7高地北山外,其主力则部署于五圣山、忠贤山一带阵地,并把原来配属的7个炮兵群合并成4个,以加强炮火的使用。11月11日15时45分,我军的榴弹炮、火箭炮、迫击炮、山炮、野炮,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军倾泻。秦基伟指示炮兵要巧妙地运用火炮的威力:15时45分炮火进行第一次急袭后,停歇5分钟,再急袭5分钟,然后假意发出步兵攻击信号,但并不冲锋,把敌人引诱到前沿工事后,才使用火箭炮覆盖,几十门榴弹炮也一起轰击。这几次急射,1万多发炮弹铺天盖地落到敌人阵地,537.7高地北山一片火海,地堡飞上了天,铁丝网被炸断,敌人的尸首四处飞扬。接着,秦基伟命令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向448东北无名高地佯攻;命令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三团攻击上甘岭以北无名高地,从两侧威胁537.7高地北山的敌人。最后,他命令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二团的两个连,分两路发起冲击。经过35分钟激战,夺回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全歼了守敌。九十三团以一部兵力收复了597.9高地的最后一个班阵地。至此,上甘岭的两个高地全部被我军收复。&“联合国军”被赶出上甘岭两个高地表面阵地的消息被美联社透露后,汉城、东京、华盛顿军界、政界大为震惊。“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狗急跳墙,组织“联合国军”疯狂反扑。敌人集中空前优势的炮兵、飞机、坦克,配合步兵展开了“波状进攻”:一个连上去,再上一个连,一个营上去,再上一个营,轮番冲锋,昼夜不断,但上甘岭我军阵地岿然不动。11月16日,美联社悲哀地宣布:“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上甘岭)是打败了。”但克拉克不甘失败,又组织了无数次的反扑,都以失败而告终。我军在大反击阶段共杀伤敌人2900余人。11月25日,“联合国军”已无力再发动进攻,其“金化攻势”被我军彻底粉碎。11月26日,十五军司令部发布上甘岭战役战绩公报:“在43天的战斗中,我打退敌排以上进攻900余次,与敌进行大规模争夺战29次,以11529人的伤亡代价,毙、伤、俘敌25498人,击落击伤敌机300架,击毁敌坦克40辆,大口径炮61门,使敌所谓‘一年来最大的攻势’,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反战情绪沸腾了。杜鲁门总统本想利用上甘岭战役捞取政治资本,却事与愿违,让上甘岭战役敲响了他政治生涯的丧钟。克拉克哀叹:铁三角的猛烈战争,在竞选总统高潮时变成了头条新闻,它使韩战变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不得民心的战争。板门店谈判桌上,美国人从叫喊“让枪炮说话”又回到了“叫人说话”上。上甘岭成了“联合国军”的“伤心岭”。&消息传到北京,全国人民沸腾了。12月16日,毛泽东发表论朝鲜战争局势及其特点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上甘岭战役。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庆祝上甘岭前线我军的伟大胜利》的社论,把庆祝上甘岭胜利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我忘不了上甘岭的英雄们。”、“永生难忘的时刻……”秦基伟从云雀武装直升机上走了下来,在一位朝鲜人民军将军的陪同下走向上甘岭。当登上597.9高地时,他在“英雄黄继光牺牲处”的石碑前,深深地鞠躬行礼。然后,又面对东边的537.7高地北山行一鞠躬礼,向长眠在这里的战友们表示哀悼和敬意!自从登上两个高地,秦基伟就表情严肃,很少说话。他想起了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和他的警卫员王六这些英雄们。黄继光牺牲在10月19日与敌人争夺597.9高地的战斗中。当时前方出现了敌人最后一个火力点,敌人在碉堡内疯狂地用机关枪向外扫射,我大部队受阻。就在此时,黄继光忍住身上7处伤痛,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胸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发射孔,让攻击部队冲上高地。战后,秦基伟被黄继光的英勇献身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指示参谋长张蕴钰执笔起草了向总部报告黄继光事迹的电文,使这位“特级战斗英雄”的事迹传遍了国内外。邱少云牺牲在攻击391高地前的潜伏中。391高地前有3000米宽的开阔地,为了减少进攻前的伤亡,秦基伟命令三营组织500余名战士,在发起进攻的前一天夜间,潜伏到离敌前沿只有60米的草丛里。当天夜里平安无事。第二天上午,敌人走出阵地要到前沿进行搜索,秦基伟命令炮兵将其打了回去。敌人出不了阵地,就改为火力搜索,有4枚燃烧弹掉在了三营的潜伏地域,九连一排三班战士邱少云的棉衣被火燃着了。他本来可以就地一滚把身上的火压灭,但为了反击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他以超人的毅力一动不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创举,使三营在阵地上又成功坚持了19个半小时,傍晚5时顺利发起攻击,仅用4分钟就突破了敌阵地。秦基伟得知邱少云的事迹后,感动地流了泪。他根据烈士生前的愿望,建议追认邱少云为共产党员,并把他的事迹向上级报告。后来,邱少云被志愿军总部授予特等功、“一级战斗英雄”。一三五团七连排长孙占元牺牲在597.9高地2号阵地上。上甘岭战役中,他率领突击排反击597.9高地2号阵地,受到敌人4个集团火力点的阻击,他的一条腿被敌人的炮弹炸断,另一条腿炸成重伤,仍拖着残腿坚持战斗。他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扫射,打退敌人两次冲锋,毙伤敌80多人。最后,拉响手榴弹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同归于尽。战后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将军的警卫员王六牺牲在597.9高地的1号阵地上。在上甘岭战役进入最紧张激烈之时,朝鲜人民军第三军团军团长来到道德洞慰问,特意送给秦基伟一筐最好的苹果。秦基伟让警卫员王六留下一点儿,其余全部送到作战室去。以前,秦基伟饭后吃苹果,都是王六给他削好,可自那天之后,王六要给他削苹果,他总是摆摆手说:“放下吧!我自己削。”其实他根本没有吃,都装进了一个绣着红五星的挎包。当王六上前线时,他把装满苹果的挎包交给王六:“我没有什么东西慰问坚守坑道的同志们,你把这一包苹果带去吧!”王六就带着军长这份心意上了前沿阵地,后来牺牲在1号阵地上。在上甘岭战役献身的英雄中,还有将军当年从太行山带出的老兵:一三三团二营营长甄德超、一三四团二营营长岳光义、一三五团二营参谋长裴广田……回想起牺牲的战友,将军是悲痛的,同时将军又是欣慰的。战争时期,朝鲜人民共和国以国家的名义授予包括彭德怀在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2名“共和国英雄”中,十五军占3名: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部队统一悬挂的6位英雄画像,十五军占两位:黄继光和邱少云。这是十五军的光荣,也是秦基伟的骄傲。秦基伟曾多次深情地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些献身上甘岭的英雄们,他们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他时,他很少谈自己,讲述的都是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十五军的英雄们。后来,毛泽东还亲自接见了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10.日上午,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了秦基伟。将军说这是他永生难忘的时刻。秦基伟跟随毛泽东打了几十年的仗,但面见毛泽东这还是第一次。这次毛泽东接见秦基伟是彭德怀推荐的,当然主要是因为秦基伟是上甘岭战役的指挥员。毛泽东与秦基伟热情地握手后,请他坐在自己的身旁。“我们过去没有见过面,你在太行当过司令?”毛泽东坐在沙发上亲切地问。秦基伟回答了主席的提问。毛泽东顺手从茶几上拿起一盒烟,抽出一支给秦基伟。“主席,我不抽烟。”“当军长的不抽烟啊?”主席觉得很奇怪。其实秦基伟在上甘岭战役最关键的时刻,每天没有两包烟下不来。他初见主席有点拘束,是不好意思当着主席的面抽烟。“你们在上甘岭打得不错呀!”毛泽东自己点上一支烟,微笑着对秦基伟说。“主席领导得好。”秦基伟由衷地回答。“美国佬好对付吗?你在朝鲜呆了3年,有什么经验教训呀?”主席吸了一口烟,继续询问。“刚入朝时,对敌人规律摸不着,有点生疏,后来和敌人交了几次锋,就感到美国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并不可怕。美国佬有两个长处:装备好,有制空权;但有三条缺点:一怕夜战,二怕近战,三怕死。”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张牙舞爪到处要吃人的大老虎,也被你们战胜了,可见它是一个纸老虎。”“通过和美国佬作战,再次证明主席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是十分正确的。美国佬死要面子,老怕人说它是纸老虎。”秦基伟回答说。“他们也是一个铁老虎,钢老虎。他们凭着钢铁多,凭装备优势,貌似强大,内里空虚。钢铁多,气不足。我们凭指战员的智慧和勇敢,凭正义,凭一股气,一鼓作气打败他们。战争规律,从来如此,劣势装备可以战胜优势装备。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美的装备比南美差,也是北美打败南美嘛!”毛泽东从哲学的角度论证“纸老虎”和“钢老虎”的关系。毛泽东扳着手指继续说:“自美国1776年独立以来,打了8次大的战争,其中有3次发生在20世纪。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几次战争中,都是自己占便宜。朝鲜战争是美军在世界上第一次打败仗,吃了亏。”在与主席的亲切交谈中,秦基伟已经不再拘束。他接着向主席介绍说:“我们开始没想到敌人会在上甘岭投入这么多的兵力,敌人也没想到投入这么多的兵力也没能拿下上甘岭。范佛里特开始计划使用两个营的兵力,用5天时间,伤亡200人就可以拿下上甘岭。”“牛好吹,戏难唱呦!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时,不是吹要在圣诞节前饮马鸭绿江,让美国士兵回国吗?南朝鲜李承晚他们也说‘战争一旦爆发,便立即占领平壤,在短时间内统一北方全镜’;日本鬼子发动侵华战争,吹嘘3个月可以灭亡中华民族,结果呢?蒋介石打内战,陈诚也吹过牛,说什么‘在军事上对付中共,3至5个月便能解决问题’,结果还是打输了。”毛泽东一口气把美国、南朝鲜、日本、蒋介石进行了类比。最后,毛泽东得出结论:“战争是吹不得牛的。历史并没有按照他们的逻辑发展嘛!”他意犹未尽,接着说:“现在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能打得赢已解决了,能守得住也解决了。历史上没有攻不破的防线,上甘岭防线没有被攻破,这是奇迹。”秦基伟还向毛泽东介绍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正在这时,刘少奇和周恩来走了进来。毛泽东指着秦基伟介绍说:“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在太行山当过司令,现在又是上甘岭的英雄。”刘少奇握住秦基伟的手说:“上甘岭开创了一个世界纪录!”周恩来也握住秦基伟的手说:“你们打得很苦,很顽强,打得很出色。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又一次重要战役,是军事史上的奇观。”秦基伟这位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红军的太行一分区司令员,因上甘岭战役在我军战史上一举成名。抗美援朝结束后,秦基伟历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二、美研究者至今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打不下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他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中国军队的两个主力师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可是中国军队却做到了。电脑往往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1.以寡抵众以弱胜强――一九五二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二百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当时的事实是,联合国军连续攻下了“喋血岭”和“伤心岭”,尽管他们损失了几千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达到了战略目的。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方将其叫做“三角形山”,美军将领范弗里特预计以二百人为代价,在五天内实现目标。为此他动用了联合国军共七万余人的庞大兵力。志愿军方面在敌情判断上出现了巨大的失误。我方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十五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西方山谷地,而五圣山方向只留下了一个连,秦基伟自己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四十五师,区区一万来人。五圣山下敌方集中了六七倍的优势兵力,至于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更不必说了。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凌晨三点半,战斗打响。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两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这两个高地背后的山地里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这场战役我方叫做“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之为“三角形山战役”。美军三百二十多门重炮、二十七辆坦克以每秒钟六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这两个小山包上。在长达八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沿部队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一天伤亡五百五十余人。通往一线阵地的电话线全部中断。这一天里,敌军向上甘岭发射三十余万发炮弹、五百余枚航弹,上甘岭主峰标高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剩。即便是这样,直到四天以后――十月十八日,四十五师前沿部队才因伤亡太大,退入坑道,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该师逐次投入的十五个步兵连全部打残,最多的还有三十来人,少的编不成一个班。十九日晚,四十五师倾力发动了一次反击。597.9高地九号阵地上,美军在阵地顶部的巨石下把它掏空,修成了一个地堡,我军攻击受阻。这个地堡后来再现在电影《上甘岭》里。十九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闷声不响地拎了根爆破筒冲了上去,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将他左腿齐膝炸断。目击者几十年后回忆道:“那个地堡就在我们主坑道口上面,约有四五十米吧。高地上火光熊熊,从下往上看,透空,很清楚。看着龙世昌拖着伤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进去。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给里面的人推出来,哧哧地冒烟。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捅不动了。龙世昌就用胸脯顶住往里压,他整个人被炸成碎片,我们什么也没找到。”&0号阵地上,135团六连仅存十六个人,在对四个子母堡的爆破中,三个爆破组都没能接近地堡,在途中伤亡殆尽。还剩下营参谋长张广生、六连连长万福来、六连指导员冯玉庆、营通讯员黄继光、连通讯员吴三羊和肖登良。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不过黄继光并未喊出后来那句让四亿五千万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让祖国人民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他们炸掉了三个地堡,付出的代价是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黄继光爬到最后一个地堡前的时候,全身也已经七处负伤。他爬起来,用力支起上身,向战友们说了句什么,只有指导员冯玉庆省悟了:“快,黄继光要堵枪眼。”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迹――血都在路途上流尽了。当时的目击者大都在后来的反击中牺牲,只有万福来重伤活了下来,在医院听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追授“二级英雄”,曾上书陈情。志愿军总部遂撤销黄继光“二级英雄”,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一级别的荣誉。&2.誓死守护主峰――二十日晨,敌人再度反扑,上甘岭表面阵地再度失守。四十五师再无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队,二十一个步兵连伤亡均逾半数以上。联合国军投入了十七个营,伤亡七干之众,惨到每个连不足四十人。美国随军记者威尔逊报道:一个连长点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战斗进入了坑道战。电影《上甘岭》里主要反映的就是这一段的故事。十月二十四日晚上,秦基伟将军部警卫连补充到一号坑道,一百二十多号人,穿过两道固定炮火封锁线,连排干部只剩一个副排长,还有二十五名战士。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为后方赢得了时间。十月三十日,我方再度反攻。我方动用了一百三十三门重炮。美七师上尉尼基惊恐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每秒钟一发炮弹,美军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们的战士在十月十四日面对的是每秒钟六发炮弹的狂轰。五小时后,志愿军收复主峰。次日凌晨,联合国军发动了四十余次攻击。一天下来,全员上阵的三十一团便完全丧失战斗力,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也没能恢复。十一月一日,联军再度反扑,打到二日拂晓,反被我坚守部队打了个反击,收复597.9高地全部表面阵地。四十五师补充后用于反击的十个连也全部打光。十一月十五日,联合国军分五路进攻,四十五师最后一个连队增援到位,打到下午3点,连长赵黑林趴在敌人尸体上写了个条子派人送回:我巩固住了主峰,敌人上不来了。当天美国人坦率地向新闻界承认:“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随手抓把土,可以数出三十二粒弹片,一面红旗上有三百八十一个弹孔,一截一米不到的树杆上,嵌进了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这片3.8平方公里的山头,已经被鲜血浸透了。3.“上甘岭”上的奇迹――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的记录;我们的火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美军总共发射了一百九十多万发炮弹,五千多枚航弹,我们只有四十多万发炮弹,而且全是后期才用上的。数百万发炮弹蹂躏着这两个区区3.8平方公里的小山头,这两个在范弗里特的作战计划里第一天就该攻下来的小山头,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验证了人类的勇敢精神。此役之后,我方再没遭遇到美方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三十八度纬线上。这一战奠定了朝鲜的南疆北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九八六年出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却标出了上甘岭。原本是二等部队的十五军四十五师,这一战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她从此昂首跨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主力的行列,因为她的战绩是――上甘岭。一九六一年三月,中央军委从全军中抽出三支主力――第一军、第十五军、第三十八军,交由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挑选其中之一,改建为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军。这位上将选择了十五军,理由是:“十五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他们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十五军。”从此美国人将中国视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西方人的标准是:要想成为强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历史已经记不得那一万多位在战火中浴血的战士的姓名了,他们的身躯已经和朝鲜半岛的五圣山糅合在了一起。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甚至于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手雷,当时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唯一希望的是多给配点手雷,因为这个东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弹威力大多了。可是,黄继光手里仍然只有一颗手雷,因为我们造不出来,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进口。美国人可以动用B一29去轰炸一辆自行车,而我们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给敌人的坦克,用来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当年的美国随军记者贝文?亚历山大写道:“中国部队进攻时,通常主要依靠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只有对付最有利的目标时,才肯动用迫击炮。”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没有任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华氏零下二十度的气温里整夜埋伏,身上仅仅只穿着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三点八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一日之内落弹三十余万发;一万余人,要对抗七万多敌人;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以伤残严重的连对抗敌军齐装满员的团,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要牺牲好几条人命还不一定送得上去,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美国人不是输给了地利。他们忘记了拿破仑一百余年前讲过的话:“中国是一头睡着了的狮子。”&&三、上甘岭战役:美军承认“月亮是中国人的”――日,上甘岭战役以歼敌2.5万余人而胜利结束。日,彭德怀带领十几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悄悄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与世界上装备最为现代化的美军进行了一场不对称战争。其中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典型战垃我志愿军和美国、李承晚军队双方动用的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久,战场对抗之激烈,世为罕见。时至今日纪念上甘岭战役胜利60周年之际,重温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我军克敌制胜的因素很多:在政治上,我军参战是正义战争、保家卫国。在战斗精神上,我军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如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孙占元;敢打必胜、英勇顽强的牺牲奉献精神,誓与敌人血战到底,誓与阵地共存亡;紧密团结、严守纪律的精神,我军将士们可以身着单衣在长津湖零下28摄氏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坚持到战斗打响的最后一刻。在战役战术上,我军采取以运动歼敌为主,配合以部分的阵地战和游击战的方针,实施带有战略反攻性质的作战,进而适时调整方针,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基本原则,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以我军擅长的近战、夜战为主要作战手段,并将夜战发展为战役规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各个战役,都是在夜间发起,有时甚至是夜打昼停,以至于美军不得不承认:“月亮是中国人的。”此后,尚未发现哪支军队在纯战役、战术角度,将夜战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上甘岭战役是志愿军消灭敌军最多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成为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志愿军的阻击部队在接到彭德怀“死守铁原15至20天”的命令后,以血肉之躯,最终阻止了美军钢铁洪流向北的冲击。这场战役自&1952&年10&月14&日始,至11&月25日结束,历时43天。美、李军共投入步兵10个团加两个营,共6万余人。另有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飞机约100架,消耗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先后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共计4.3万余人,一共打炮弹45万发。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将夜战发展为战役规模,并在实战中摸索出一整套实施夜间运动进攻的作战原则。整个战役中,我军一般在黄昏或夜间发起,集中兵力于第一个夜间突破敌人的防御,深入到敌人的纵深断其退路,动摇其布局,以利于从战术上分割包围,各个歼敌。夜间因美军飞机不能出动,其地面部队也停止作战,用大炮机枪构成环形阵地,不断发射照明弹,等待天亮。这时正是志愿军充分发挥自己夜战特长的好时机。志愿军不顾疲劳,连续作战,乘着黑夜的掩护悄悄接近美军阵地,突然用轻武器和手榴弹发起攻击。一些美军士兵在睡袋里就送了命,活着的抓起重机枪,漫无目标地乱打一气。打到天亮时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人居然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战后,中美交战双方都在总结这场战役,而出发点却完全不同。我军从中总结出精神力量足以支撑血肉之躯对抗飞机大炮。美军则看到了机械化部队在“近战”、“夜战”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美军从此开始大力发展夜视技术和防弹技术,注重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避免消耗战。人类在战争中很早就学会了利用月光来达到作战目的。许多将领在制定重大战役计划时,月亮成为考虑的因素,甚至成为重要因素之一。过去,在夜战器材不十分发达和没有大量装备军队的情况下,夜暗能极大降低现代化兵器的作战能力,给军事行动带来很大困难。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之所以在仁川登陆,除了考虑此地是朝鲜人民军防御薄弱环节之外,其中还有一个时机把握问题。美军在朝鲜仁川实施登陆作战时,美军利用了那天的月牙在天黑之前刚露头不久就消失了但潮水却在大涨的这一情况。少有的大潮水,可使登陆舰艇很容易地冲向滩头,漆黑的夜晚又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使登陆一举成功。夜战,有利于隐蔽行动企图,减少伤亡,出奇制胜。善于夜战的军队,常能战胜装备占优势的敌人。日,志愿军第39军完成了对当面之敌南朝鲜第1师的进攻准备。当时,美骑1师8团正在组织与其换防,志愿军对这一情报一无所知,看着军车进进出出的云山,志愿军以为敌军发现了我军,企图准备逃走,遂于当夜提前发起攻击。志愿军充分发挥我军近战、夜战特长,利用夜暗大胆穿插、迅速分割、勇猛突击,很快就与美军形成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胶着态势,一向奉行“唯武器论”的美军,可能第一次有了“瓷器店里捉猫”的感觉,强大的火力根本不能发挥作用,只能依靠轻武器与志愿军作战。聪明的志愿军终于将美军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中美军队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次较量,以志愿军的胜利而告终。不仅如此,云山之战,是一次出色的对运动之敌的夜间进攻战。从云山开始,志愿军在夜幕下渡过临津江、跨过三八线,几乎是在黑暗中完成了5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战斗英雄邱少云,就是趁着夜色进入潜伏阵地的。日夜,邱少云所在部队500余人,神不知鬼不觉前进至敌前沿60米的地域实施潜伏。天亮后,敌军发射警戒性燃烧弹,邱少云为隐蔽作战企图光荣牺牲,但他们利用夜暗前进至如此距离,而不为敌察觉的功夫确实了得。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一战,让人们真正认识到一支军队需要怎样的战斗精神才敢将夜战进行到底。日,在朝鲜最寒冷的盖马高原上,志愿军第9兵团,经过6天的潜伏,终于堵住了美陆战第1师。是夜,9兵团突然在70公里的战线上,向这支美军精锐发起攻击。当冲锋号吹响时,在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情况下,被冻得快神志不清的志愿军士兵,立即从雪地里爬起来,有的人脚上连鞋都没有,猛攻公路上的美军纵队。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起到了决定作用,有些步兵团在只剩下几十人的情况下,仍然利用夜间不停的进攻。曾自认意志顽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终承认:比长津湖呼啸风雪更可怕的是,志愿军那撕心裂肺的冲锋号。&&四、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守坑道曾经饮尿止渴――10月28日和29日,志愿军以野炮、榴弹炮进行了预先炮火准备,猛烈轰击“联合国军”在597.9高地表面阵地上构筑的地堡和副防御设施,并以迫击炮进行监视射击,阻止“联合国军”恢复工事。10月29日夜,第15军以第86团和第134团各1个连,越过“联合国军”炮火封锁区,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597.9高地坑道,与原坑道部队一起作为反击的第一梯队。以第86、第134、第135团的共7个连作为反击的第二梯队;第12军第91团集结于五圣山前,作为后梯队。1.切准备就绪,志愿军“开饭”了――10月30日晚9时,志愿军104门火炮,突然发出怒吼,炮弹暴风般飞向597.9高地和敌军炮兵阵地,开始了决定性反击的直接炮火准备。先是野榴炮开始急袭,10分钟后炮火延伸。阵地上的南朝鲜步兵以为志愿军的反击开始了,纷纷跳出&&事,在山背后隐蔽的大批预备队也冲上阵地,准备抵挡步兵的冲击。没想到的是,这却是一次诱敌进入战斗位置的假延伸。志愿军火箭炮1个团实行全团的一次齐放,野榴炮突然又转回原目标,给以5分钟的火力急袭,接着火箭炮全团又一次齐放,最后又是急袭5分钟。这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打下来,摧毁了阵地上南朝鲜军的大部工事,杀伤其大部人员,“联合国军”炮兵被压制2个小时没有做出反应。炮火准备过后,志愿军突击队在迫击炮火力的支援下,数路数波依次发起冲锋,后梯队源源投入战斗,经5个小时激战,击退南朝鲜军多次反扑,恢复了高地上大部分阵地。10月31日4时,南朝鲜军发起猛烈反扑,曾一度占领第9号、第10号两个阵地,被志愿军两个班的反冲锋赶了下去。接连几日,“联合国军”一次又一次反扑,但同样以失败告终,597.9高地岿然不动。11月5日,美国大选的日子。范佛里特和李承晚亲自到前线打气,“联合国军”发动了整整一天最猛烈的攻击。此时,苦战已久的志愿军第45师第135团、第134团已撤出战斗整补,从换防休整途中临时调头、星夜兼程赶来的第12军有4个团参战,坚守在597.9高地主峰及其南北阵地的是第12军第91团。5连新战士胡修道就守在敌人攻得最凶的主峰上。排长牺牲了,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他一个人顽强作战,从上午打到黄昏,打退了敌41次冲锋,歼敌280余人,在后续力量的增援下,守住了阵地。他是第12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第一个一级战斗英雄,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秦基伟在回忆录中写道:“第12军是在战斗最紧张、最艰苦的情况下投入战斗的”,他们的参战“保证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联合国军”在597.9高地吃尽了苦头,从11月5日以后,停止了对这一阵地的进攻。2.收摊子――11月5日,志愿军司令部杨得志、朴一禹、张文舟、王政柱、杜平等首长联名致电第15军转全体指战员,祝贺收复和坚守597.9高地战斗取得的胜利。热情赞扬作战部队“愈打愈强,战术愈打愈灵活,步炮协同愈打愈密切,伤亡亦逐渐减少”。这份嘉奖电被印成大红号外,迅速传遍了上甘岭的每一个阵地。同日,第3兵团对上甘岭地区部署进行了调整:第12军部队接替第15军的上甘岭地区全部防务。建立五圣山战斗指挥所,由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负责,归第15军秦基伟军长直接指挥;炮兵指挥所则由炮兵第7师师长颜伏统一指挥。随着597.9高地争夺战的结束,敌我双方将争夺的焦点转到537.7高地北山。11日16时,第12军第92团2个连又1个排,在榴弹炮52门、迫击炮20余门和火箭炮1个团的支援下,分两路反击537.7高地北山。至17时,全部恢复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歼灭据守阵地的南朝鲜第2师1个营大部。当晚,坚守597.9高地的第93团以1个排向东北山腿第11号阵地发起攻击,经5分钟战斗全歼守敌,恢复阵地。至此,597.9高地表面阵地全部恢复并得到巩固。11月12日,南朝鲜军投入第17团和第32团残部反扑,尔后双方继续争夺。至17日晚,第92团和第93团7天中击退南朝鲜军百余次反扑,歼敌2000余人。但南朝鲜军仍占据着第7、第8号阵地。第12军最后撤离上甘岭的是106团。11月18日,志愿军第12军以第106团接替第93团,投入537.7高地北山战斗。18日,3营8连打光了。19日,7连打光了。20日,最后一个9连拿上去了,又打光了。没有工事,分兵把守,80%&的伤亡是炮击所致……那么多弟兄的鲜血流尽了,仅仅3天呀,得改变战术!打得剩了光杆司令的3营营长权银刚留在阵地上,协同2营一起“改良”作战方法。这以后,志愿军减少兵力,只固守两处阵地,其余的白天用炮火控制,夜间派出小兵群伺机反击。一面发扬迫击炮和步兵火力与敌杀伤,一面尽一切力量构筑地面和坑道工事。这一下,仗打活了。至11月25日,第106团一个团击退了对手三个团的轮番进攻,牢牢控制住537.7高地北山,完成了“打到底,收摊子”的任务。第12军也有4500多名将士的血洒在了上甘岭。11月25日,南朝鲜第2师南撤出整补,其防务交南朝鲜军第9师接替,从此停止了向537.7高地北山的反扑。至此,上甘岭战役宣告结束,志愿军转入正常防御状态。&&五、历史镜头:上甘岭战役前指英雄谱――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了许多光耀千秋的英雄、功臣、烈士。于今,他们的姓名和业绩已为世人所熟知。而作为这些基层指战员的指挥者――上甘岭战场上的几位将领,在当年那场大战中所展现的睿智、果敢、忘我、团结的英雄风貌,也必将和上甘岭战役的辉煌胜利一道载入史册。56年前(上甘岭战役日打响)的追忆当年上甘岭战役15军秦基伟军长代表15军全体指战员向志司领导发出的豪言壮语:“请各级首长和毛主席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十五军只要还有一个人,上甘岭的战斗就要打下去。”45师师长崔建功回忆:军长秦基伟在电话中给我下命令:“守不住阵地,你就别回来见我。”1.秦基伟――原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先后担任过昆明军区、成都军区、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秦基伟将军回忆上甘岭: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上甘岭战役进入了白热化,双方都杀红了眼。秦基伟发誓要“抬着棺材上上甘岭!”“四十五师发扬英勇牺牲的战斗精神,一人舍命,十人难挡。许多连队打光了,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仍然坚持,战士们是多么可爱,多么可敬。”“告诉机关的同志,十五军的人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伤亡再大,也要打下去。为了全局,十五军打光了也在所不惜。”2.谷景生――原十五军政委谷景生,曾任解放军防空军副政治委员,总政治部群工部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第二书记兼任新疆军区第二政委。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委员。谷景生在视察前线阵地坑道时:“坑道是后盾坚甲,这是人力改造自然的伟大群众运动,是毛主席"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产物。......对于粉碎敌人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必将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3.肖永银――1951年3月,肖永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副军长、代军长、军长,参与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5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毕业后,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写有《狭路相逢勇者胜》、《成都战役》等回忆文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李德生――原12军副军长李德生,曾任总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治委员等职。原45师政委聂济峰在谈到当时李德生的指挥时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有三条“第一、在用人上不分彼此。上甘岭参战部队建制多,在使用部队、使用干部上能取其所长、避其所短;第二、在指挥上大处着眼,具体入手,既有全局在胸,又具体掌握到一个坑道,一个阵地,以至一个小兵群;第三、在各方面的关系上处理得好,把31师部队、29师部队以及45师干部拧在一起。由于重视兄弟部队之间的团结,奠定了战斗上协同作战的基础。”5.周发田――原第十五军原副军长,曾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后专业到地方工作。在上甘岭战役反复争夺的最初阶段,周发田副军长说:“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嘛!”“前边战士在战斗,后边同志也在战斗啊!”6.张蕴钰――原十五军参谋长,战后调任3兵团参谋长,解放军第一任核基地司令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蕴玉将军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回忆:“在战场上,已经没法用数字来显示部队的战斗力。一个人坚守阵地,硬是可以把成排成连的敌人打下去;一个人在一次战斗中就可以消灭100多个敌人,这在上甘岭战役中已算不上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也给我们留下了启示:保家卫国,不受别人欺负,除了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还必须发展先进的武器装备,巩固强大的国防。”7.尤继贤――原15军后勤部部长。回国后调任解放军后勤学院教育长。十五军后勤部部长尤继贤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组织机关和部队靠“匍匐运输”、“接力运输”,将3万发迫击炮弹和大量食品、物资送入坑道。整个上甘岭战役运输人员伤亡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秦基伟深情地对尤继贤说:“打罢上甘岭,给后勤记头功。&&&&&&&& 六、还原历史真相的上甘岭战役――至今,许多连篇累牍的描写上甘岭战役的文章,纯属为原15军某些个别人沽名钓誉、冒领战功、却大肆剽窃了第12军的战果;而为某个人吹牛,抬轿子,捞取政治资本的造假文章!由御用文人为秦基伟个人所编写的《秦基伟回忆录》中,现被大量历史真实文献和文件,确切的查明:许多内&&&容是夸大事实、或者是弄虚作假东西!尤其是以张嵩山为代表的、只是某些人御用的吹鼓手而已!他写的上甘岭《摊牌上甘岭》《解密上甘岭》这段历史,绝大多数大多纯属弄虚作假、肆意篡编历史而大肆编造和捏造历史真实史实的!现在根据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档案室,所保留的上甘岭历史文件,从这些大量文件中,揭秘和揭露&&&&&出被15军秦基伟。崔建功等少数人大肆弄虚作假、伪编我军历史,竟然长达60年的多个关键问题:其一、史实真相是:15军在上甘岭只打了19天的仗,其中有17天半,是钻在坑道里被动的被敌人打!并没有所谓“15军打了前23天,12军打了后20天”的假说!第15军自日上甘岭战斗打响,至11月1日夜里被12军部队接防上甘岭地区防务,仅仅打了19天的仗!19天中,根据15军历史文件统计查明:第15军也只有开战的第1天,仅在上午守住了部分阵地,但是,随着上甘岭2个高地‘主阵地’的丢失,导致全线防御解体,彻底瓦解崩溃!即告丢失全部表面阵地而被迫钻进坑道!而唯一的一天能够在白天坚守住表面阵地的仅有11月1日这天,其他17天半,全部都是龟缩的坑道里,依赖纵深部队打企图恢复表面阵地的反击战!但15军和45师的作战结果却是:屡反屡败,屡战屡败!没有一寸被丢掉的阵地和土地,被有效收复!何谓主阵地?不妨引用历史文献,原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司令部《上甘岭地区作战总结(日)》的这份历史文件里,这篇对12军31师,在上甘岭作战总结中的一段内容:“主阵地,是指在防御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点线或体系,也即是全部阵地中的骨干阵地(或者叫做核心阵地),该阵地失守时,将使我军全线防御解体。”根据可靠历史资料,由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编辑的《上甘岭战役资料选编》,这些大量的真实原始资料中,查证:第12军部队,在上甘岭地区一共作战45天。而15军,自10月14日至11月1日晚截止,一共仅在上甘岭作战19天。并不是如同15军某些人自吹自擂的那样:“在上甘岭作战23天”。根据历史真实资料统计,15军在19天的作战中,仅有开战的第一天上午,守住了半天的表面阵地,战至中午12点,主阵地丢失(597.9高地主阵地为3、9、10号阵地;537.7北山,主阵地为2号、1号阵地、以及西北6号阵地),导致全线防线瓦解,崩溃解体,全部丢失表面阵地。在随后的作战中,15军几乎没有一天,能够在白天全天守住阵地。全部是打丢失了阵地之后的所谓‘夜间反击作战’。但是屡战屡败、屡犯屡败;战至11月30日,所有反击,全部失败,一寸土地,也未能重新收复,毫无任何战果收获。之后,当三兵团给15军29师以及45师,补充了二番、三番兵员之后,15军于10月30日晚22点零5分,对597.9高地这么一个连级别规模的小高地,发动了所谓的‘大反击’,当晚,仅用了5分钟的炮火准备,就先以7个连番号的兵力反击。但由于伤亡严重,随后又投入第二梯队7个连队兵力,勉强收复部分阵地。于31日晚22时,又继续反击,这才收复了主峰主阵地群(3、9、10号)、以及西北山梁0、4、5、6号阵地,东北山梁2号阵地。但对8号和2号阵地的反击失败。唯一的是在11月1日这天,15军以8个连番号的兵力,在白天死守597.9高地上的8个阵地,但是被敌打得还剩下不到一个连的兵力,况且主阵地一度被丢失,在黄昏又用29师的2个连兵力,打阵地反冲击,这才重新恢复主阵地。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3兵团首长王近山,下达了“我91团于今夜投入战斗”的紧急命令,至此,由12军31师部队,开始全面接防15军45师在上甘岭的全部防区,首先以31师91团8连(全连175人)接防了597.9高地上的15军兵力耗尽,不堪守住的7个阵地。仅留下了东北山梁1号阵地,由29师86团混编8连防守。当31师91团8连接防上甘岭597.9高地上包括主峰3个阵地,西北山梁4个阵地,共7个阵地时;在597.9高地的东北山梁上的2号和8号阵地上,15军还在艰苦的打‘反击作战’,组织了4个连番号的兵力,一直战斗到11月2日凌晨4时50分,才告收复2、8号表面阵地。遂由134团混编4连防守。因此,15军对597.9高地的所谓‘大反击’作战,一共耗时长达2个白天3个晚上,共50余小时。使用兵力高达21个连队番号和人员,多达3150余人以上,以巨大的伤亡率代价,自30日晚22时零5分开始,战至11月2日凌晨4时50分,才得以收复了597.9高地上的10个小阵地,但还有7号和11号阵地没有被收复。这时,15军军已经拼光了所有给予补充的第二番、第三番兵员!第12军31师全师,自11月1日晚,遵照三兵团命令“我91团于今夜投入战斗”的命令,于当晚18时接防五圣山前沿上甘岭地区,替代15军部队作战,战至12月16日,重新将收复和巩固的上甘岭交还给15军,一共在上甘岭作战了45天!其中第12军31是91团,于11月1日晚18时,接防上甘岭的597.9高地7个阵地,11月2日又收复被15军当场丢失的1号阵地,采用每个连打一天的“车轮战法”,以5个连兵力,用“小兵群零添油”的巧妙战术,顽强防御作战4天,表面阵地寸土未失!我91团以伤亡664人的代价,歼敌4200余名,与美军和伪军共4个团番号的部队(美7师31团、美空降187团、伪军30团、伪31团),连续作战4天;终于以胜利的战果,夺回了上甘岭战役的战场主动权!其后,第12军31师92团3个连,于11月11日攻坚反击,在1小时40分钟内,歼敌4个连,全部收复被15军丢失长达近20天的537.7北山高地;随后92全团、31师93团5个连,一共连续在537.7北山高地,进行阵地防御作战7天,在顽强坚守主阵地的前提下,与敌人5个团番号部队作战(伪17团、伪32团、伪37团、伪28团、伪29团),反复争夺次要阵地,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将敌精锐消耗殆尽。随后,第12军34师106团(当年12月改为102团番号)于10月18日凌晨5时,接防537.7北山高地,又继续作战长达28天,才得以最后巩固住537.7北山高地,夺得上甘岭作战的最后胜利。(注:12军第34师106团,是在上甘岭537.7北山的28天防御作战中,唯一没有遇到敌人团级以上规模进攻的单位,最多的一天为遭遇敌2个营兵力的进攻。在12月1日,又由31师91团,将其还未参加过战斗的1个营兵力,加强并支援106团在537.7高地的作战,全部换下伤亡较大的106团第1营。其中,91团2营4连,于12月7日投入537.7北山6、5、4号阵地的防御战斗,该连在12月13日,打退敌人2个连的进攻,歼灭敌人180余名,俘虏1名。该连一直坚守至12月16日,在三兵团作战部门的命令下,最后代表该91团4连12军,将537.7北山高地,重新移交给15军。是最后一个撤出上甘岭阵地的12军部队。而在这之前的12月15日,106团6、8连,于当天将537.7北山1、2、3、7、8、9号阵地,提前移交给15军。)其二、真正指挥上甘岭作战的是志愿军第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而不是秦基伟!上甘岭战役中,无论步兵和炮兵、工兵通讯兵和其他技术分队,都是3兵团首长,抽调配属给12军,准备进行打上甘岭‘战役规模作战’的!另外,包括29师的调动,紧急支援45师,这都是三兵团下达的命令!上甘岭战役中,所有步兵团级,其他兵种和技术兵种的营级单位,这都是根据三兵团的命令,给予调动的!因此,无论是上甘岭作战的败将秦基伟和崔建功;以及按照3兵团11月3日的命令,奉命于11月5日组织《五圣山前线指挥所(即第12军前指)》,而真正在第一线统一指挥上甘岭 的反击进攻作战和防御作战,打了胜仗的原志愿军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这2人都是在3兵团代司令王近山、副政委杜义德、参谋长王蕴瑞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奉命作战的。其三、&秦基伟指挥的15军在上甘岭是打了败仗的,其中包括45师。严重的违背了三兵团首长多次反复强调的“量敌用兵”指示和命令。第45师,在上甘岭于52年10月14日开战第一天中午12点,就全部丢失了上甘岭2个高地的全部表面阵地!当开战7天之后,45师还在对上级领导机关故意隐瞒重大敌情和军情、战情不及时报告!直到10月20日,被赶到位于德山岘45师指挥所的原15军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玉调查之后,才发现45师严重隐瞒敌情、我情不报的重大问题。张蕴玉大为惊讶和恼火,严厉斥责崔建功“为什么不及时报告”?!45师那个同时在现场向周发田、张蕴玉汇报45师作战情况和伤亡情况的师作战科长崔新安,忏悔的失声痛哭! 由于因该45师对战况、敌情隐瞒不报,这直接导致45师战败在上甘岭!当上甘岭开战后第3天,即战至10月17日,该师全部27个步兵战斗连队基本打光。18日全天无战斗。至10月19日晚的反击之后,45师全师所有机关和后勤抽调的补充兵员被全部打光,崔建功成为手中无兵的光杆师长。这迫使15军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玉,于20日当时查明情况后,不得不做出命令45师“退守坑道、固守待援”的决定。张蕴玉当日立即将45师战败上甘岭的情况,紧急报告给了三兵团首长王近山,这才促使王近山,下定决心调动15军29师部队首先支援上甘岭,并立即向志司总部邓华打电话,请求抽调第12军部队,紧急赶赴15军防区,支援上甘岭作战!乃至使用了12军部队全部换下并替代15军,在15军的防区内打仗,最终打赢了上甘岭战役!当战至10月20日,第45师,丢失的仅剩下597.9高地的2个坑道(1号、2号阵地坑道),在这2个坑道坑道内,战至52年10月30日,仅存活饥渴交加的5~7人!在而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在14日当日中午12点,就全部丢失!后来虽经多次反击,全部失败,被迫放弃反击,在10月29日之前,包括全部坑道在内,被15军全部丢失殆尽!&537.7北山,竟然被敌人占领长达近20余天!其四、第15军对597.9高地的所谓‘大反击’――现根据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保存的历史资料,查明:自10月30日22时开始反击(当晚解救出1号坑道内134团8连长李宝成等7人,但下阵地时,又被炮弹打死2人。),一直打到11月2日凌晨4时50分,当597.9高地东北山梁的2、8号阵地收复之后,‘大反击’才告结束。但总共仅收复了597.9高地上12个小阵地中的10个,还有7号和11号阵地没有收复。15军‘所谓对597.9高地的‘大反击’作战,用时长达50余小时,花了2个白天3个夜晚打仗,却消耗了多达21个连队兵力,3150余人!伤亡高达3千人以上!其中在30日晚的反击,就用了高达14个连队番号的兵力!(根据资料查明:15军在‘大反击’所使用兵力,这全部都是来自三兵团给予15军补充的二番、三番兵员!)当在11月1日,15军又以8个连队番号兵力(根据历史资料查实:这基本全部是29师人员,但对外却打着45师部队的连队番号! 这就是15军秦基伟和崔建功,所弄出的噱头:用29师的人马,挂着45师的招牌,冒名顶替的替完全失去战斗力的第45师打仗!),防守597.9高地上的8个阵地(主峰群3、9、10号阵地,西北山梁0、4、5、6、号阵地、以及东北山梁的1号阵地;这时,东北山梁的2、8号阵地还没有收复,15军还在打反击战,直至11月2日凌晨4时50分才收复。(解救出2号坑道内134团4连指导员赵毛臣等寥寥数人,赵毛臣饿得无力走路,被战士们抬下阵地)。可在11月1日的当天中午,15军一度又丢失了主峰的主阵地,在黄昏前又竭尽全力的拼凑出29师2个连的兵力,打阵地反冲击,这才重新收复主峰阵地。这就是第15军在上甘岭的19天作战中,唯一的一次能在白天全部守住表面阵地的一天!当战至当日黄昏,不得不被迫立即将其中的7个阵地,全部立即移交给12军31师91团8连(该连175人)接防!――这就说明:在11月1日这天,15军基本被敌人打光了8个连的兵力,仅剩余不足几十人,而根本无法继续守住这8个阵地了!仅保留了东北角山梁的一个1号阵地,由15军自己残余部队,组成混编连来防守;将7个阵地移交给12军91团!(而12军31师91团,仅用1个连,就接防了7个阵地!)随后即在11月2日下午4时,挂着番号为15军第29师86团8连的重组混编连,很不光彩的就丢失掉了1号阵地、当即是12军31师91团8连收复了1号阵地。其后,又于11月5日凌晨8时,挂着番号为134团4连的重组混编连(注:那个15军著名的造假英雄,所谓‘孤胆英雄林柄远’,就是86团9连的战士!经过查证:被历史证实是个躲进1号坑道逃避打仗的逃兵,这个林柄远这才得以保住性命!但却被15军吹嘘成为了什么是他一个人于11月5日这天在2号阵地上打退敌人全天进攻的‘孤胆英雄’!),又很不光彩的丢失掉了2、8号阵地,当即被93团1营3连用2个排兵力,分别收复2、8号阵地。至此,全部上甘岭阵地,为12军部队接管。其五、是12军31师部队,于11月1日起基本全部换下15军――首先在597.9高地10个阵地上顽强防御作战4天,表面阵地寸土未失! 其中,于11月2日下午4时当即收复被15军得而复失的1号阵地,于11月5日凌晨8时又当即收复被15军得而复失的2、8号阵地;其后,陆续收复了被15军45师在14日开战当天就丢失掉的11号和7号阵地。至此,得以全部收复并巩固了597.9高地上的12个阵地。从而迫使美第8集团军发言人沮丧的宣布:“联军在三角形山(即597.9高地)是彻底失败了”!其后,在11月11日,31师92团,对537.7北山,打攻坚反击进攻作战,并在1小时40分钟内,以伤亡305人的小代价,一举夺下和全部收复357.7北山9个阵地,歼敌一个加强营共4个整连,近900余人!(加上11月11日,93团9连,同时收复597.9高地11号阵地的作战,歼敌1个加强连;这天,一共歼灭敌人1100余名)537.7北山,原是15军45师的防区和阵地,自从被15军丢失后,却被15军的秦基伟,早就放弃收复和恢复阵地的‘主权’了,根本无力去收复!因在对597.9高地的所谓‘大反击’中,全部消耗掉了三兵团给予15军补充的第二番、第三番兵力!只能指望依赖12军部队,来替15军收复丢失的阵地!其六、更错误的是:第15军并不是彭德怀派15军接替26军接防五圣山(朝鲜中部防线)的! 而是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另外, 以讹传讹的瞎说什么彭德怀指着大地图对秦基伟说‘谁丢了上甘岭就是对历史……’等等,这些话,纯属以讹传讹!这是在北京治病的彭总在北京打电话,&对3兵团带代司令员王近山说的!其七、史实是:15军第45师与52年5月至6月,接防26军的五圣山地区(含五圣山前沿上甘岭地区)后,至10月上甘岭开战,已经先后丢失掉了五圣山地区(含上甘岭地区)高达39个以上的高地和阵地!包括537.7高地南山主峰在内,仅守住了537.7高地北山――(注明:仅597.9高地,就分为597.9高地主峰(45师在上面构筑了12个小阵地)、597.9高地东山、597.9高地东南山、597.9高地南山、597.9高地西南山这5个山包。而45师在上甘岭开战之前,即陆续丢失掉了4个山包,仅守住了主峰这一个山包。 而在537.7高地,537.7南山是主峰,537.7北山是次峰,537.7南山主峰在10月14日开战之前,早就被45师给丢失掉了,而被敌占领多时了!)。其八、上甘岭的坑道,并不是15军构筑的,而是12军和60军部队帮助15军构筑的――史实是:这是曾任3兵团司令员,当时担任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的陈赓,在52年5月下旬至6月初视察15军防区时,发现15军竟然连一条坑道也没有构筑后,陈赓司令员紧急派出原同属3兵团的第12、第60军部队大量人员,帮助替15军构筑的坑道!其九、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当时所构筑的坑道,仅是‘屯兵坑道’,而不是能打能防的‘战斗坑道’――因为是上甘岭,当时是45师的前沿第二线防区,所以没有构筑‘战斗坑道’。(原45师的前沿一线防区,已经被45师陆续丢失掉了多达39个以上的阵地和高地!)这两者的差异在于:屯兵坑道,仅能提供屯兵、以及储备弹药、给养、物资。 而战斗坑道,不仅具备上述功能,而且能利用坑道与敌继续周旋作战。主要区别是:战斗坑道,能配属步兵轻型火炮,各个坑道能相互观察和相互支援作战,坑道口距离表面阵地在50米以内;坑道与表面阵地之间有深挖的交通壕相连接;这样,就很便于我在坑道内休息的作战分队,能迅速由坑道出击,进入表面阵地,由交通壕隐蔽的进入表面阵地工事,也便于随打随补的实施“小兵群‘零添油’的战术”, 随打随补,从而达到了保持了有生力量,达到了能够坚持持久作战,打击敌人。同时,也只有坚守住表面阵地不丢失,才能保证坑道工事的安全,并保障武器弹药、物资给养,源源不断的从纵深阵地防区,顺利的运输到前沿。一旦丢失表面主阵地,那么,就被敌人彻底的掐断了喉咙一样,是根本无法保证武器弹药、粮食水源物资等后勤运输,能及时运到坑道内,供应坚守坑道的部队作战嘀!所以,当15军不光彩的丢失全部表面阵地之后,由于全线防御解体,而对坑道内坚守的残兵守军的供应,几乎完全断绝!一粒子弹、一颗粮食、一壶水、一个苹果,几乎都送不进前方上甘岭的坑道内去了!导致造成运输人员的巨大伤亡,也无济于事,于事无补。原15军秦基伟,在日,由第12军保存的一份历史文件:《秦基伟在第31师参加上甘岭战役情况汇报会议上的讲话(记录稿)》里,也明确承认(原文摘录如下):“……&检讨、(五)、战役前阵地建设,虽经多次检查,仍然缺点很多,这次经过实战才有深刻体会,只有屯兵坑道,没有战斗坑道不行,且构筑的坑道口太向下,运动中伤亡很大,这次,因缺乏战斗坑道增加了伤亡。今后坑道口要能相互支援,同时也要考虑到当敌占我一部分阵地后,仍能坚持坑道作战。通过这次战役,我们对防御体系的构筑,有了更为深刻认识,射击掩体、猫耳洞、战斗坑道、屯兵坑道、交通壕,要能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坑道要多做,哪里有了坑道哪里就保险,阵地就有保证……。”根据这些历史真实的文件,一举将那些吹嘘15军的文章里,大言不惭的吹嘘说是‘如何如何构筑坑道工事’的谎言,给予彻底揭穿!其十、10月14日开战的当天,根本就不是如同15军某些个别人所自吹自擂的那样;以及某些用大量的弄虚作假、乃至伪篡我军历史的那些描述上甘岭的文章里(以张嵩山之流的文痞,为代表),所夸大事实的伪说什么“上甘岭两个高地上开战首日当天落弹30万发,平均每6秒落弹1发”的夸大其词――现根据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保存的历史文件,由志愿军第15军原军参谋长张蕴玉签发的《战字第35号、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司令部通报:十月战情综合》这份历史文件中,明确写到(原文如下):“10月14日4时30分,敌动用两个营另2个连,在飞机96架次(投弹300余枚),战车37辆及200余门火炮(日落弹近10万发)配合下,向我45师135团454.4高地、597.9高地、537.7北山高地,发动攻击,战至中午12时,因敌逐次增兵,羊群蜂拥而上,将我表面工事全毁,我守备部队退入坑道作战。”!1、很显然,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所保存的这份历史资料,显示的很清楚:10月14日这天开战,全天仅落下炮弹“近10万发”! 根本不是30万发!但是却被夸大历史事实和肆意弄虚作假的编造出“当日落弹30万发,平均每秒落弹6发、飞机投下重磅炸弹500余枚”的历史大谎言!蒙骗世人长达60余年!2、又很显然:空降兵第15军司令部,所保存的这份历史资料,显示的很清楚:“战至中午12时,……将我工事全毁,我守备部队退入坑道作战”!――也就是说,到上甘岭开战的当天中午12点,15军45师就全部丢失了上甘岭两个高地上的全部21个表面阵地!被打败的残部,钻入毫无反抗能力的‘屯兵坑道’里了!其十一、黄继光牺牲历史真相,被某些人弄虚作假的给‘夸大’和‘神话’了――黄继光,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但是,其牺牲当时的历史情况,是被某些搞弄虚作假的人,为了政治目的需要,给予故意夸大而‘神话’,变成耸人听闻的‘传奇’了。&史实是: 黄继光仅仅是堵的是敌人一个机枪工事火力点。而不是‘地堡’,更不是‘大地堡’或什么‘子母堡群’。10月19日晚,45师组织了一次反击作战;以3个连队,反击597.9高地,这3个连队为134团李宝成任连长的8连、赵毛臣任指导员的4连、以及135团黄继光所在的6连。(当晚的英雄人物:134团8连龙世昌、赖发均牺牲、134团4连副排长欧阳代炎牺牲。李宝成所在8连140余人、仅剩的5人退入1号坑道;135团6连黄继光牺牲;黄继光牺牲当时,该6连仅剩16名活者。)战至20日凌晨1时,仅勉强收复部分表面阵地。但在美军当即组织二梯队3个连队实施反冲击,45师于凌晨1时刚收复的几个表面阵地、在1个多小时之后,于20日凌晨3时之前,即告全部丢失,45师这次反击彻底失败。因此,黄继光参加的52年10月19日晚的这次反击作战,经过查证历史资料,证明反击是失败的。因为该6连并没有攻下0号阵地。黄继光所在该135团6连的反击路线,是由西北路线反击,这必须经过6、5、4号阵地,才能到达0号阵地。该6连在经过6号阵地时,就已经伤亡过半!当黄继光牺牲时,该连仅剩16人,因此,是不可能连续攻下3个阵地而到达0号阵地的,更不可能像某些人吹嘘的那样,该连又继续‘攻下主峰3号阵地’了。所以,黄继光堵的敌人这个机枪眼,绝对不是在0号阵地上。结论也就是说:黄继光不是在0号阵地牺牲的。其十二、原15军在上甘岭战役涌现的诸多‘英雄谱’中,如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龙世昌等等,都是真英雄,但是都被给予‘夸大’事实和‘神话’了――这些英雄们,几乎全都是牺牲在‘打阵地反击战’中,没有 一个是牺牲在‘阵地防御战’中!而上甘岭,是敌人进攻,15军防守!那么,这就得以证明:15军绝大部分牺牲的这些英雄们,都是在15军不光彩的丢失了阵地之后,为了恢复阵地‘打反击’,而牺牲的。不光彩的没有守住阵地而‘打反击战’牺牲,这么看来,15军的这些‘英雄们’的‘水分’含量就大了!(源自网络)&&&&&&&&请注意,本站信息均收集自互联网,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医疗等重要信息请以正规途径为最终意见,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可能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甘岭战役真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