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分田入户,分自宅地,当年老人因他一位亲戚没有房屋居住,当时又是逗比生产队队分自宅地

改革开放变化 【范文十篇】
改革开放变化
范文一:我家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的点点滴滴正逐步渗透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改革开放的果实落入了千家万户。
从思想上改革开放转变了人们的观念。就我家而言,把养几头猪当成小资产阶级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而改革开放后发展到几十头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农民公社化到土地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业产品推向经济行业。自给自足的农业大国不再担心自然灾害会带来饥荒而且粮食的出口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从教育上改革开放改变了教育体制提高了教育质量。文化大革命让父母一辈尝到了没文化有多可怕的滋味,使中国的教育事业短期内呈倒退趋势,改革开放之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各类高校的兴起让我们当代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无限的快乐。
从科技上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航天事业的发展让外国人对我国刮目相看,科学养殖科学种田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让我过老百姓本质上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经济上改革开放强化了国防,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的实施让老一辈不再有“人多力量大的观念”在出行上人们心里的千里马早已转向“宝马”。通讯技术的发展不再让我们担心信件会不会丢失,而“足不出户,以指代步”正在成为可能。农业税的减免让农民也认识到温饱与小康的真正区别。“八十年代吃数量,九十年代吃口味,而现在吃的是健康”足以说明改革开放大幅度地改变了整个中国。
范文二:改革放开来以社会生的活化
变“不实行再改革,国的现代中事业就会被化葬。送30年”前一,个伟大袖,领一个国中时期新设计者的—邓—平小表代万人民,顺亿历应潮史,流开了打中国改革开的大放门,中国此从向世界走世界,从认此中国,识国社会中活的生变也从此开始…化…
3
年0前国中刚从十“年革文中”扎出挣,社会各来方面都千疮百孔,是当落相—后—国当中没有一公时的里高速路公向,外学的习国中问访团归,国后印最象深的是外时速国里,宽阔的高速百路公中;当时国是名其副的实自“行车国王”自行,车人们是要的代步工具主汽车,许是也望奢中国当;时人们,的息信来是源收机,人们音联络唯的一质是信介。农村家的中电也器如正本赵山说所——电手,筒市城人中们见电到视吃惊是这的黑匣个子的里竟然会人动;、鸭、鱼鸡肉对于城、市也不只人顿是就顿有对于,村来农说更是那望奢,算就是过年也会不摆桌面悉当时,人的路会喊“问志”;同时的当人民闲休乐娱会跑步、去山;当爬,时当,当时的时切似一乎都是那落么后至少,改革和放后相开比—现在—中国的高公路总里程速居稳世界前,改革列放后开自行慢者减少,摩慢车、托车汽始慢慢取代自行开车的“王者”位,地汽车不是再望奢;现在中国网的民总数世界一第互,联网取代收音机,等为当前成要主的信息体,载们人的耳嘴取信息的地位下获降鼠,上、键标盘上的手,指盯显着示,发器光眼睛的成为时新期的主将;山大叔本所说家的用电,开器成始为藏收的新馆。爱中的国家发生了巨庭大化,农村变家庭电视中机电、冰、箱空调等着随革开放改的步也伐始开慢慢有,城市中拥用电家器、波微、电炉等悉数登场。人们脑的腰鼓包起鼓,各种“来山珍海”进味了寻常百入家,而这姓的时人开们始崇健尚饮食、康绿色食,不但饮吃要还要健饱。康时这人们休闲的娱可以去健乐房、游泳馆、游身乐,场可去以黎艾巴弗铁尔品塔味浪,漫可以去国德尼慕黑尔贝斯阿山雪滑,以去可本富日士山待等树樱开花,以可去希投腊蓝色入琴海爱可,以去撒哈体拉横穿验沙的刺激,漠夏去夷冲浪威,,去G!
、一 食住衣的行迁 变
1.衣:穿暖到由个性化
3年0来城,乡居消费生民变活化最快、最大的是装服。不仅着数衣量大幅度增,而加且穿着量质明显高提,服功装也由能去过单的遮纯御寒体进演体为个现化性的审意美识与造自我塑象形。人们的着衣原料质地和提高,衣率成也不断高,购提买布自己动手做原衣的服量数减。改少革开放初期,国我服装年生
产量只均平人一件每而今高档,场、商品专卖牌里店国的名际服牌装琳琅目满各种品,牌、不款同的式装争奇服艳,斗使国居民服我装丽绮彩多
2.。:由食得吃饱到得好吃
这变化一,先首表现在食消粮比费下降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发愁而而在。食消费内粮部构成,对玉中米高粱、、红等薯粗消费明显下降粮,而对大米小麦、等精细粮费消上升在主。食消比重费下的降同时副,食特别动是物性品消费的比食明显提高重在,对原消费相粮下降的同时对,对工加品食特别风味、是效、方便疗食的品费上消。
:由拥住挤到舒适敞宽
镇城居住民,房缺由、拥房逐步挤向较宽敞比、比舒适较向发方展。9187城年居民人镇居住均面仅6积7.平方,米005年2增到加2.61平方,米增了2长9.倍。房的质量和住配套也性不断提。截高20止00年,末6有83%的.城镇民居庭家上住了元单配住套房;7%4的庭家室居内有厕和浴所室,84.2的家%用庭了上煤气或液化石气,4油.11%的家有庭可取的空暖或调其他暖设气。农备居村平民每均使用户房住面积由1987年末8的1.平米增加方20到60年的3末07平.米,增方长2了8.倍人均,房面积住,中砖木结和构筋钢混土凝结构住房面积占1%,住房8质不量提高。 断
.4:由闭塞受限行到舒适捷快
随着各种
输运设建施设快速的发展,国交我建设得到了通很的发大展,基本形成以路铁骨为,公路、水干运、用民空组航的综合运成输网各地。城市公用交的事业取通了长足的发展,公路汽得车拥量有19由09年的10.67辆提高到万2006年的16.192辆,万人汽车拥私量由有985年1的2.49万8增加辆2到00年,辆铁通车里程地断不延,伸出租随叫车随到这些都极大地。便了方民的居行出条件,使居的生活比民过去适和快舒捷
。.用5由:物紧资缺到琅满目琳
的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用消费用品为向主耐用消以品为费,主以常日生用品活等存资生料主为彩电、向箱冰、调、微机等发空展和享受资为主,以料功能一单、档低品用为向主高技科多功能中、档用品高为转主的化势。同时,城乡居趋家民用品庭更迭速的度显明加,经快了由“老四历件向“”六件新”的换转程。近过几年开始转向以又话电、用电家脑商品房、家用、车等轿主要代为的表新消的“热点”费耐用消。品大量费“入寻常飞百家”姓,城是乡居民消费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一重要标个志 。
6
.通讯由:鸿传雁到书远人涯近
前目,国固中定话电户已达用.36亿多移,动话电户用数总5接.7亿已,为成球全动移电话户用规模大的最家。国如今,论走到无国哪个内大城中市

电话可以直拨180多国家个和区地2006年。电,普及率话含(动电移)话63 .3部/百人9移,动话电及率普3.526部/人百城。每百户家镇用脑拥电量达有7.24/部户。从日常百生活、疗医健、保化教育等文他指其标来,看国我目前多许反映民居生水活平和生活质量指标的已经到发达展国家中平均的平水有,已的经达和超到过世平界水均平
。乐生娱方面活:
从一
年难得上看回几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影院庭从收音机中;听样板戏,收遍到开花地的卡拉KO从;纯单地追“求吃饱”饭,追到求生质量的命身健动;运从打球台网到络游戏从小人书到,BSB……邢台休人闲娱乐方的变式迁,折射改出开革放3年0经济的发、时展的代步。路变宽了,楼变进了,我高的精神世们界也悄然发生着翻天地覆的变地化。
  到上了世纪七年十代,末音机和收唱机才开片流始。在当行时,音机收于奢属品,每台侈收音售价机2至03元0,当时而的工月资就2也多元。0平休息常时候的,一他都般打开要收音听听机闻新,收听小说事,故听一流行些曲,如歌当最时行的歌曲有《流东方红、》社《主会义》好、咱《们工有力量》人。随等着们对娱乐人生质量活不断的追求,靠收光机难音满以足们人神精生的活需。要在179年的9时,唱候片机进就人入的视野们了。当唱片机时贵,很台每100多要元,此因,唱买机的人并不很片。很多多人是唱买片的零机请件人制唱作机片这,样价格便宜一要。些
 进入上 纪八世年代十初,音机录和视电入进人视们,并野迅流行起速。不少农村出来了现“元万”,城户里工人的工市也涨资了许,多录音走进千机万家。户9831央年视开的春节联欢首晚几会成为乎国上全下一无比顿丰盛的美味肴佳后,,电来视始走开百进家庭,姓当时都是白电黑视。机与同时此录,像开始也出现,了当人们时要是在电主院看录影。那时像候电,院影已经非普常及,了出并了现立电影院体而,且片也影丰多彩,富当如时行流的电影《有山恋庐、》天《云山传奇、《喜》门》、盈南昌起义《》《西安、变事》等进入上。纪九十世代初期年,视电在百姓家中已非常普,且彩色及视开始电现出。
 进入 上纪世九年代十期中舞厅,录像和厅悄兴悄起舞,和录厅厅像为人们成会和集娱乐的主要所。,场时当厅舞开一始现的出候,好多市民时接都受不,了为认不是那什好么地,后方才慢来被市民慢认.可上,很晚多轻人都年去那跳里舞。
 有 把人休看作是“闲命中生一的绿个色后花的”园如果。人在这生个充满较量舞的台上搏拼得筋力尽的时候,疲要总找个一憩的地方休,用鲜
花、绿、地微来风受享轻快松乐和命中原本生质朴与的彩精所。休以闲娱乐对我们的生活于其极重要
。 
 少年来,娱多乐个这老的古语一直词躺在厚厚的词里。人们典有提起时,它却极去少受它享。尤在温其饱没有解决的年代还,休闲于对我们于奢过。侈发端1于97年18月2党的十届三中一全会中的国社会改,革如阵春风吹醒一祖国大地,了国打门开,思了想放了开,们人望着渴丰富彩的多文化娱乐生,很多在活时看当十分来奇又不可思议新的“玩意儿”开始流行了
。  
革开改放人们使的活水生有平很大提了高,也使人的生活们观念和活生式方生发了化变。进入十年九,我代有了国双休;到了日现,在实行“了十一”春节2、个天长7假,又加增明节清端午、节、中秋等干若个小期,假于中是国有人总了1共00天多的定法息休。200日年我7发国了布职《工薪带休假年规定,》算不不道,一算才知道知一年有三之一分时的是间息。于是休闲不休不觉地知走我进们生活,以前大家的在能里家电看,听视广播已就经十是享受分事情的,了现有在的择出选游,有选的择访,不出友门的远可也到以就的近楼茶茶、喝天、打牌聊,去酒,吧拉卡O,看K电,偶尔影做做运。

 3 年间0人们,休的闲娱已乐然发悄生变了。化这种化从一变侧个面证着印人们生活质的量提高。革开放为改们我生的活来物带上极大的质变,也为我们的化神精生开活拓一了片家园新
 。今日巨变,群 生众水活平如同开花的麻芝—节节—,随着高文事业的化展和发居民生活平的提水高居,民对神文精消费化益日视,文化消费重平水有明显了提。高先是首化文乐娱用品拥量迅有增速,加电机视录像机、、碟机影音、响快等步速入居民家,庭其是次闲娱休乐式形种多样多丰富多,彩现在,。乡城民居用双利休日乐休闲娱活动时间的大幅加,增其旅尤游、健已身成为当前乡居民城新的费热点。

 文化娱 用品从乐种单一到品目繁名。如多人们今活水生开平由始到量的提质,液晶电高、DVD、视电子辞、MP典3M、P4、数码相等机科技高产纷纷上品市,算计开机成为始人们学习知识娱、休闲的主乐用品。调要查料显示,资207年城0百户家市庭脑电有拥量达3到0台。而且市场应适类年各龄学段的习需求,各种教、参考材书、习磁带学录像带、C、、VDDC形等式多样。
  娱
活动从乐调单枯燥到、丰富多彩受。历条史件制限,上个纪八十年世代姓百贫困从向温转变饱繁,的家务劳动占重据了大量余时业间工。之作主要的余闲休方式就看电是、电影、视人书、小收听机音等进入。上世个纪
九十年,代济迅经速展发人们思,想逐开放渐,城镇民居始走开了卡进O拉K、录像放厅映厅等兴新乐娱场所各大影,中楼推出艺婚纱照术个人写真开始流、。行今如,层多次多、内的涵文生化活牵已动百着的姓。泡心、吧看片大、上冲网浪去、身健房去、闲会所休听音、乐会、到量式KT贩,V些大概这去连过听没都说过的听娱乐项,目经变已今成天人生活们中再常不平过消的遣式方。了体团游、旅健身房去锻身体,炼举办种艺术各节展览会等不、断富我市丰民居的文化乐生娱活,广场化文、社文区、化园校文化和企文化等群业体文性活体动也勃开展,从蓬清晨提的笼鸟、遛剑、习舞,白天的拳茶社书、音屋书吧、围棋乐、游,到傍晚的泳场广文化滑冰、、跳,再舞平时到种花养的草集、、邮上网异,彩呈的文化纷娱生活乐陶着冶民市情的操。
  现在们人更注健重,身跑步跑打打球。、像不过去一单、被选动,现择生活在富也了裕选,余地择宽也了,活生质量也提高。其实了高,先生化娱文生乐活的变,只改一是缩影。改革开个放03年的今天后,多不许年纪同不同、层阶牛城的人,都能自己的生在中活到找自己欢的喜文娱化乐式方。从寂单调沉丰到多彩富,乐娱化时为我们代的生打开了活外一另窗,扇让也们惊叹着生我活日月新异的变化

“正真到感空闲时多了,是从间9195年开的始到。周了,末可带孩以到公园转子转、划划、爬爬船。你山,看是那时我们一家这达活去泉园游公的照片玩”在。钢邢工的作李先拿生一本相出指册着面里相片的记者说。对9915我国开始实行双年日休加,带上假薪日人,拥有了充们的分暇闲间时,闲娱休方式也在不乐变化。身为中学教断师王静对记的说:者现在“大家都富了裕平,工时作,了周到末逛逛、跟街友唱唱歌朋都,是很错不的闲休方。式上假赶期,还以可去出游。旅质物活生逐渐足富起来人的们对精神生活产,生越了越多的渴望来与追求。”
三十努年力搏,三拼年沧桑十巨。改革变放开,使中国经蓬勃济展发改;革开,使人放生活安民乐居。展业未来,望们有理我相由,信国中明天会的更好我们,生活会的越来富足!

范文三:改革开放以来我身边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我国在1978年开始实施的改革经济的政策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在成长的这二十年中,我切身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变化。还记得儿时,经常听爷爷奶奶说起过去那些挨饿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连最起码的生存问题都没办法解决,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他们所经历的那种连温饱都没办法解决的生活是我没办法想象的,也是我无从感受的。对于现代的人们,温饱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人们考虑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已然从生存问题转变到了发展问题。
过去的人们经常吃不饱,有东西让他们填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逢年过节才能吃一顿肉。而现在的人们对食品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营养均衡,还要美味、新鲜、无污染、绿色安全,甚至于漂亮的外观也很受人们的青睐。食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各种深加工的熟食琳琅满目。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开始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这在那个饥饿、贫困的年代是不会发生的。
过去物资匮乏,人们的着装单一,不管是从颜色还是样式上来讲。而现在人们考虑的已经不是能否穿暖的问题,而是潮流与个性,服饰也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商店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服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不过高昂的物价可能会让你只有看一看的机会,经济与物价一起发展。
现在的人们有着舒适的住房条件,宽敞明亮的房屋,冬暖夏凉,小区里一应俱全的健身设备。当然房价问题却不容乐观,相信我们伟大而又智慧的祖国和顽强、坚韧的人民一定会有办法解决这一顽疾。除了住房,现在的人们出行更是便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单与印度相比就可以知道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印度虽然多世界首富,但他们国家连一条地铁都没有。而我国各个城市都有完善的、覆盖全面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提供了便捷、廉价的出行条件。长途旅行也不成问题,我国已建设有密集的公路线和铁路线,减小了距离的阻隔,满足了人们旅游的需要。即使你在新疆,你也可以一睹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虽然春运仍然一票难求,但铁道部已经在积极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航空运输也十分发达,快捷的条件,舒适的环境,使人们更加向往这种交通方式。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我过的信息网络建设也不落后。过去的黑白电视机以及广播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因为它们已经无法满足
人们对信息的全方位要求,现在的人们已不局限于声音信息,图片、声音、视频更受人们的青睐。互联网已将世界联系起来,各种繁杂的信息跃然网上,网络安全又成了人们所要关注的新问题。手机已经成了每个人必备的物品,那个手机罕见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开始对手机的功能有更多的要求,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随科技的不断更新而加快,价格也日趋便宜。庞大的通讯网络已经使得距离不再是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恢复高考,完全扫除了文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学生人数也逐年增长。但随着人们对名校趋之若鹜,造成了教育的畸形。
我们的祖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虽然有很多问题仍然有待于解决,又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但相信祖国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因为我们的祖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祖国正在成长中,正在完善中,我们的祖国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史,但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强盛。
范文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化
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过去,又不同于国外,但都有所继承吸收的新的增长方式。由于采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总政策,政府和市场共同导向,农村和城市一起推动,数量和质量目标并行,工业化、信息化都加快了步伐。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鼓励外贸外资和引进技术、管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运行体制在总体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有意义的表象是,长期以短缺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出现了消费品库存过高及全部商品库存过高,而且外贸由多年入超转为出超。不过,20世纪后期两次治理通货膨胀都采取了储蓄存款保值补贴的做法,其功效超出了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和评价。
1995年,在研究和制定“九五”计划时,我们提出了转变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所谓“两个转变”方针。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战略调整的紧迫性。自那时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但是,就增长方式转变而言,进展似乎没有那么理想。
从1998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面过剩的状态。商品销售困难,劳动力富余,资金闲置,而且由于粮食库存过多,土地一时也成为非稀缺要素。这一切发生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到现在,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以年平均
9.7%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经济发生了十大变化:
第一个大的变化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根本的变化,是一场整体制度的变迁。经济制度的重新安排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起着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第二个大的变化是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了开放经济。从东南沿海的第一单开始,加工贸易开始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从渐进式的、试点的、局部的开放到加入WTO实现了高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它的标志是实现了两个全面接轨:第一个是中国同世界市场的接轨,第二个是国内规则同全球规则的接轨。
第三个大的变化是从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转向完全的商品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从一般的商品经济形态迈向了更为繁荣的商品经济形态,。中国已经成为了商品化经济。
第四大变化是中国的经济从总体上的短缺经济转向总体上的过剩经济。供过于求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常态。现在我国成为商品最多的国家,供过于求的状态加剧了市场竞争,使市场保持了非常大的活力。
第五大变化是中国经济从生产决定型经济转向流通先导型经济,这是我们经济改革发展的重大推动力和变革。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产业链的最高端都是“流通”了。
第六大变化是中国的经济从模仿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从模仿走向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对过去的梳理总结和对未来新的战略契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走了一条模仿之路,“所有能模仿的都模仿了”,创新的源头是市场的需求,
现在国家成为了创新型国家。
第七大变化是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型经济。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快,年均GDP增幅达到了9.8%,但总的来说还是粗放型增长,这其中我们过度地支付了一些东西,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和环境、劳动者福利,这使我们的经济支撑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危险,所以这种转型既是我们的战略性选择,也是我们的现实性选择。
第八大变化是从供给约束型经济转向需求约束型经济。
第九大变化是从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一体化经济)。
第十大变化是从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向了微观主体自增长型的经济。
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质变或者说部分质变,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它意味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或命令经济向市场经济或所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轨已经走过了一半的路程,实现完全转轨虽然还有许多艰难险阻,但终将不再遥遥无期;其次,对中国经济的管理,不能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应将重点转移到运用间接调控颁发上来,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操作方式不得不改变;最后,渐进式的经济体制转轨方法有利有弊,,应当尽可能地改进我们的时间,兴利除弊,事先向市场经济更平滑、更快速的过渡。
转轨时期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优点和成就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部分消极后果。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积累到比较严重的程度,矛盾开始尖锐化。促成这种形式突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随着国内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一般性的制造业产品处于饱和,竞争激化,不仅是国有工业企业,而且包括乡镇企业开始陷入困境;而是遍地开花的工业化方式,造成了生态和居住环境的急剧恶化,经济增长陈本成为人们不得不过关注的问题;三是外商投资企业持续增加,不仅主导了对外贸易,而且开始引领国内产业和市场;四是银行不良资产负担日益不堪承受,靠巨额贷款增加支持高速经济正增长扩张难以为继;五是农业长期停留在小农式的家庭经营为主的方式上,与现代化的工业和市场难以契合,极易出现波动和反复。
进入21世界以来,尤其是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这意味着从更高层次上和更广范围融入世界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展,宏观经济管理需要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这一切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持续较快增长,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和体制基础。
10电子商务
改革开放 30
年家乡的变迁调研
【摘要】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抓住时机,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后,中 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伟 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 历史性的变化。尤其是农村,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方式不断趋于多样化。而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因此了解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改革开放;农村;现代化
【正文】 20
年代末,当时的新中国正处在一个水深火热的时期。国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整个政 治局面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国民经济到 了崩溃的边缘。国际:全球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
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样的 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 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 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率领人民踏上了新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
征程。 1978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正式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我
国的全面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开始。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迁的调查,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
改革开放对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巨大影响。
一、衣、食、住、行方面的显著性变化
、衣:从粗布装到时尚服装
从我父母老一辈人的叙述当中了解到,当时家乡人穿的都是自己做的粗布 3
衣服。从新到旧,这个穿过那个接着穿,穿到破了也舍不得扔掉,补补接着穿。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了,家乡的百姓在穿
着上与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是时尚款式服装不穿,
不是牌子服装不穿。 以前是出门没有衣服穿,现在是出门不知道穿哪套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
样式不断更新。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工具,更成为了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食:从吃饱到吃好
父辈们谈起三十年来在吃的变化上,大都感慨万分。过去一大家子人,吃 的最多的就是大锅煮的红薯和菜坛腌的腊菜,甚至连吃一顿白面做的饭都是很 奢侈的事情。那时过年是大家最向往的,因为过年能吃上一顿比平常好一点的 饭。改革开放后经济有了飞速发展。现在好了,平常就能吃上白面膜,大家想 吃啥吃啥,大鱼大肉早已是平常菜,甚至都嫌油腻了。吃饭不仅讲究个色,香,
味俱全,还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
、住:从黄泥茅草房到二层楼房
听老人们说,三十年前,村里目光所及之处,全是清一色的土坯房,茅草 的房顶,泥砖的墙。我爷爷奶奶住的泥巴房现在还在我们那个庄伫立着,现在 厨屋的墙已经倒了,堂屋的房顶也有个大洞。曾经,父亲叔叔他们就是在那里
长大的。现在不一样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住房条件是越来越好,家里 的人们要么自己家盖上了楼房,要么到镇上买了房。前两年,爸爸也在镇上买 了一套两层的楼房。从整体来看,农村里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住上了钢筋混凝土
的房子,土房时代结束了。
、从土路到村村通
以前的农村,所谓的路都是被人们踩出来的,没长草的泥巴路,一到下雨 出个门,回来满腿拐的都是泥巴,即使是晴天,也弄得一身灰,一拍一冒烟。 现在呢,村村通政策的实施,庄里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出行变得越来越快
捷,上哪都方便。家乡农民终于告别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
、从步行到开车
据我的父亲回忆说,以前出门上哪办个事,都是靠两条腿走路,家里缺啥 少啥,基本上都是拉着板车步行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买,来回就得大半天。
母亲说那时候她和父亲结婚的时候,最想要的就是缝纫机和自行车。现在人们 出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电瓶车,有人骑摩托车,也有一部分人已经拥有了
自己的私家轿车。
家乡人民的衣食住行,也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最
能体现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三十年来,家乡人民的物质条件上不仅发生
了很大变化,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的改变也不容忽视。
二、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对子女教育从轻视到重视
家乡像父母年纪那么大的人有很多都不识字,很多家庭的孩子仅限于念几 天书认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就行。家长观念上也认为念书没有用,不如 回家帮家里干点活。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
,实 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家乡人民对教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再认为读 书没用,都非常重视教育,积极支持子女上学念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他们
的知识水平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面是关于农村人们受教育程度的调查结果:
受教育程度 5% 35% 48% 8% 4% 0% 10% 20% 30% 40% 50% 60%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受教育程度变化较大并能够
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占
;受教育程度有所变化的家庭占 48%
;义务教育能够
完成的家庭仅占 3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农村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这 一切归功于党的惠农政策,归功于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后,义务教育基本普 5
及,并且有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
、休闲方式从没有到多样化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三
十年前百姓的业余生活很单调,买个小电视机都是一种奢侈品,家境最好的率
先买了台 14
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引得全庄百姓都来看。
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来, 电视机已从少数家庭的奢侈品逐渐变为所有家庭的日常家用电器。即使是互联
网,最初作为高科技的象征,也一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下面是关于农民休闲方式的统计结果:
休闲方式 14% 37% 7% 25% 17%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看电视 KTV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农民休闲方式的结构呈多样化发展。其中,上
网、旅游、逛街、 KTV
等活动以新型姿态快速发展,比例持续上升,看电视仍然 是人们闲暇时的主要消遣活动。该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农民有更多可供支配的资金从事更加丰富的休闲活动。除 此之外,消费品种的多样化、交通便捷以及与外界联系的加强都导致了此类现
象的出现。
综上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 巨大成就。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
观,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都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 30
年来,我国经济持 续快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
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30 多年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说: “世界上对 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
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说法比较有眼光。 ” [1]
改革开 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 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 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应客观分析、沉着应对,认清方向、坚定 信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是
可以在前进中解决的,也只有在前进中才能解决。
这次调研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家乡人的淳朴和勤劳。在家乡人亲切的 言辞中,了解到了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化的巨大。家乡的变化,让我明 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家乡的今天。家乡的进步和祖国的腾飞来之不易。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富足美好。
参考文献: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人民出版社, 1993
改革开放我家的变化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我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他不说,单说我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
从政治上讲,我在78年就评为市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79年又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84年底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要是在“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由于我社会关系不好,也许你再积极也无法跨进党的大门。这在当时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最可喜的是,我家小儿子吴钢在上月底批准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在我们家庭来讲,也算是后继有人,从而使我非常宽慰。
在文化方面,我是在日踞时代,在山阳小学肄业(五年级),解放后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只能算是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爱人曾在解放前业余中学读过一年书,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在文革中过来的初中生,错过了正规求学机会,只有小儿子仍苦苦自学,在成人教育领域中,争得本科毕业文凭,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我家小儿子身上体现。二个孙女.一个外孙是改革开放受益者,大孙女是三年前在上海青年干部学院毕业,现在漕泾化工区外资企业工作,外孙今年是上海理工学院本科二年级在读生,最值得庆幸是小孙女今年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目前我们一家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丰硕成果.现在年轻人都是高学历,老人一般文化素质较低,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在进步。我这个老头不甘寂寞,到奉贤老年大学学习山水绘画,还学习电脑打字.上网和玩起了数码相机。
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局促在不到40平方旧厂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房子,20年前单位自建职工宿舍,根据当时政策,我家分到一间60平方米三层楼,真是欢天喜地,但是孩子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这区区60平方米又能派什么用场,再后来小孩自己想办法解决住房问题,现在三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新房,而且都比我们二个老人房子大.
设备好,这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我们这幢楼梯当时分配给8户职工,现在只有我家与低层徐家仍在原来房屋内居住,其余6户已另择新居,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所以我有时去原来同事家探访,看到他们新房条件实在诱人,在心底里冒起一股酸酸醋意,小康不小康,只要看住房,多数人小康这有什么不好。我其实也不必嫉妒,我这个“藏娇金屋”也并不逊色,所处地理环境很好,银行、超市、农贸市场、医院,小区都在周围,“闹中处静“,着实是宜人居住的好地方,四层宅第,住在三楼,有二间面南房间,老夫妻二人各占一间,客厅、厨房、卫生间是小一点,但功能不少,各类电器一应俱全,电话、风扇、空调、冰箱、彩电、微波炉、液化气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前年还购买了一台电脑,宽带上网,并玩起了数码相机。今年将南北阳台用铝合金窗改造了一下,通过改造,房子的采光好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流通了,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最近政府对我们小区实行平改坡旧房改造以及三管改造和下水道改造等,都是政府出资,小区居民却分文未付,现在居民用水更方便了,排水更畅通了,真是说不尽的称心如意。
在工资收入方面,回想起改革开放之前,工资每月只有55元,1991年1月,标准工资加企业工资合计也只有170元,92年退休之后,尤其是近几年,年年涨工资,目前每月已经接近2000元。
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我们老人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
上述情况要不是改革开放,国家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人民不会如此受惠。所以,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要懂得珍惜、要维护当今社会,并应懂得知恩图报。我是个普通党员,以前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现在更是无法担负重任,但应根据自己的体能,在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也就不辜负党和祖国的恩情。
范文七:改革开放以来我身边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我国在1978年开始实施的改革经济的政策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在成长的这十九年中,我切身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变化。还记得儿时,经常听爷爷奶奶说起过去那些挨饿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连最起码的生存问题都没办法解决,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他们所经历的那种连温饱都没办法解决的生活是我没办法想象的,也是我无从感受的。对于现代的人们,温饱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人们考虑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已然从生存问题转变到了发展问题。
过去的人们经常吃不饱,有东西让他们填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逢年过节才能吃一顿肉。而现在的人们对食品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营养均衡,还要美味、新鲜、无污染、绿色安全,甚至于漂亮的外观也很受人们的青睐。食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各种深加工的熟食琳琅满目。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开始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这在那个饥饿、贫困的年代是不会发生的。
过去物资匮乏,人们的着装单一,不管是从颜色还是样式上
来讲。而现在人们考虑的已经不是能否穿暖的问题,而是潮流与个性,服饰也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商店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服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不过高昂的物价可能会让你只有看一看的机会,经济与物价一起发展。
现在的人们有着舒适的住房条件,宽敞明亮的房屋,冬暖夏凉,小区里一应俱全的健身设备。当然房价问题却不容乐观,相信我们伟大而又智慧的祖国和顽强、坚韧的人民一定会有办法解决这一顽疾。除了住房,现在的人们出行更是便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单与印度相比就可以知道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印度虽然多世界首富,但他们国家连一条地铁都没有。而我国各个城市都有完善的、覆盖全面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提供了便捷、廉价的出行条件。长途旅行也不成问题,我国已建设有密集的公路线和铁路线,减小了距离的阻隔,满足了人们旅游的需要。即使你在新疆,你也可以一睹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虽然春运仍然一票难求,但铁道部已经在积极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航空运输也十分发达,快捷的条件,舒适的环境,使人们更加向往这种交通方式。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我过的信息网络建设也不落后。过去的黑白电视机以及广播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因为它们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全方位要求,现在的人们已不局限于声音信息,图片、声音、视频更受人们的青睐。互联网已将世界联系起来,各种繁杂的信息跃然网
上,网络安全又成了人们所要关注的新问题。手机已经成了每个人必备的物品,那个手机罕见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开始对手机的功能有更多的要求,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随科技的不断更新而加快,价格也日趋便宜。庞大的通讯网络已经使得距离不再是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恢复高考,完全扫除了文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学生人数也逐年增长。但随着人们对名校趋之若鹜,造成了教育的畸形。
我们的祖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虽然有很多问题仍然有待于解决,又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但相信祖国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因为我们的祖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祖国正在成长中,正在完善中,我们的祖国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史,但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强盛。
范文八:南宁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
说起自己的家乡,每个人都应该是很自豪的,因为我们对家乡都有特殊的感情,我也一样。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也令我们自豪。我的家乡就是南宁。
改革开放30年来,南宁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国西部小城成长为一个面向东盟各国的区域性国际都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高了、路宽了、桥多了、灯亮了、景美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连土生土长的“老南宁”都很难找到旧城的痕迹,不由自主地感叹南宁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1949年,南宁建成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总人口9万余人。目前南宁市总人口达到683万多人,其中,市区人口达到260万人,建成区人口约180万人。市区面积64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0多平方公里,比1949年扩大了40倍。
曾几何时,南宁的第一高楼仅仅是位于朝阳花园附近的望火楼,高29.4米,是五六十年代南宁第一高楼,作为当时的地标式建筑,老南宁们无人不知。现如今,地王大厦高276米,59层,已经成为南宁的新地标、新形象、新高度。君不见高楼林立的埌东新区,如一位朝气蓬勃的少女,娉婷伫立在南宁的东大门,让各方来宾领略到她的迷人气息。
曾几何时,南宁市区大小街道114条,总长仅90.4公里,且街道狭窄坎坷。现如今,这个数目仅仅是当前南宁市城市道路总长的一个零头数而已,按照规划,不久的将来,南宁市的城市道路主、次干道系统总长将突破1800公里,如果加上快速环道和环城高速,那么总长将接近2000公里。君不见平直宽阔的民族大道,拥有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带,因为路宽、气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形象独特,被誉为“森林大道”,成为“广西第一景观大道”,它是南宁城市现代化和迅速发展腾飞的象征。其实,不只是民族大道,还有大学路、星光大道、壮锦大道、白沙大道、竹溪大道,,,,
曾几何时,南宁的跨江大桥仅有一座,日,由苏联援建的邕江大桥建成正式通车,使南宁人第一次感受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意。现如今,如果你站在邕江大桥头凭栏观望,上游有北大桥、中兴大桥,下游有桃源大桥、葫芦鼎大桥等10座大桥,从1座到11座大桥的建成,实现了邕江两岸无缝连接,把江南江北连成缜密的有机体,也承载着南宁从边陲城市变国际区域性中心的梦想与渴望。
曾几何时,南宁的夜景只是从千家万户透出的居家照明点点灯光。现如今,在市委、市政府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南宁不夜城的决定下,先后建立了以民族大道景观亮化工程为轴线,以会展中心,五象广场,滨湖广场、民族广场等为代表节点的组团亮化工程。这些量化工程与精品线路亮化和主要楼宇亮化、城市路灯照明工程等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南湖片
区为中心,民族大道为轴线,各活动场所、广场为节点的景观照明格局。君不见绚丽多彩的邕城夜色处处流光溢彩,光影交融,犹如璀璨银河倒映人间的盛景,使客人们更是沉醉其中。“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白天看街景,晚上看灯景”,南宁打造出自己的夜景品牌。
曾几何时,南宁的园林的绿化面积很小,只有两个小公园,面积只有8.46公顷,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有0.9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只有 6%。现如今,全市共有园林绿地面积1548.65公顷,公园10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23平方米。呈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的美丽景象。日,联合国人居署为南宁颁发了“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标志着南宁的人居环境改善已成为国际典范。君不见似树影绰绰、芳草茵茵的南湖名树博览园,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与碧波粼粼的南湖交相辉映,,,,其实,南湖名树博览园仅仅是美丽绿城南宁巨幅画卷中的轻轻一笔。
南宁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今天我们看到,她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我们将更加热爱我们的家园!南宁是祖国南疆的一颗绿色明珠,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金融信息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城市。全市辖管六个县和六个城区。改革开放30年来,南宁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国西部小城成长为一个面向东盟各国的区域性国际都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高了、路宽了、桥多了、灯亮了、景美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连土生土长的“老南宁”都很难找到旧城的痕迹,不由自主地感叹南宁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1949年,南宁建成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总人口9万余人。2008年,市区面积64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0多平方公里,比1949年扩大了40倍。目前南宁市总人口达到683万多人,其中,市区人口达到260万人,建成区人口约180万人。南宁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全市聚居20多个民族,其中壮族是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5.81%。
曾几何时,南宁的第一高楼仅仅是位于朝阳花园附近的望火楼,高29.4米,是五六十年代南宁第一高楼,作为当时的地标式建筑,老南宁们无人不知。现如今,地王大厦高276米,59层,已经成为南宁的新地标、新形象、新高度。君不见高楼林立的埌东新区,如一位朝气蓬勃的少女,娉婷伫立在南宁的东大门,让各方来宾领略到她的迷人气息。
曾几何时,南宁市区大小街道114条,总长仅90.4公里,且街道狭窄坎坷。现如今,这个数目仅仅是当前南宁市城市道路总长的一个零头数而已,按照规划,不久的将来,南宁市的城市道路主、次干道系统总长将突破1800公里,如果加上快速环道和环城高速,那么总长将接近2000公里。君不见平直宽阔的民族大道,拥有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带,因为路宽、气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形象独特,被誉为“森林大道”,成为“广西第一
景观大道”,它是南宁城市现代化和迅速发展腾飞的象征。其实,不只是民族大道,还有大学路、星光大道、壮锦大道、白沙大道、竹溪大道,,,,
曾几何时,南宁的跨江大桥仅有一座,日,由苏联援建的邕江大桥建成正式通车,使南宁人第一次感受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意。现如今,如果你站在邕江大桥头凭栏观望,上游有北大桥、中兴大桥,下游有桃源大桥、葫芦鼎大桥等10座大桥,从1座到11座大桥的建成,实现了邕江两岸无缝连接,把江南江北连成缜密的有机体,也承载着南宁从边陲城市变成国际区域性中心的梦想 。
曾几何时,南宁的夜景只是从千家万户透出的居家照明点点灯光。现如今,在市委、市政府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南宁不夜城的决定下,先后建立了以民族大道景观亮化工程为轴线,以会展中心,五象广场,滨湖广场、民族广场等为代表节点的组团亮化工程。这些量化工程与精品线路亮化和主要楼宇亮化、城市路灯照明工程等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南湖片区为中心,民族大道为轴线,各活动场所、广场为节点的景观照明格局。君不见绚丽多彩的邕城夜色处处流光溢彩,光影交融,犹如璀璨银河倒映人间的盛景,使客人们更是沉醉其中。“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白天看街景,晚上看灯景”,南宁打造出自己的夜景品牌。
曾几何时,南宁的园林的绿化面积很小,只有两个小公园,面积只有8.46公顷,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有0.9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只有 6%。现如今,全市共有园林绿地面积1548.65公顷,公园10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23平方米。呈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的美丽景象。日,联合国人居署为南宁颁发了“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标志着南宁的人居环境改善已成为国际典范。君不见似树影绰绰、芳草茵茵的南湖名树博览园,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与碧波粼粼的南湖交相辉映,,,,其实,南湖名树博览园仅仅是美丽绿城南宁巨幅画卷中的轻轻一笔。
在南宁生活了二十几年,亲眼见证了南宁市从一个发展落后于全国的民族区域首府成为一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繁华都市的过程,亲眼目睹了南宁市从默默无闻的西南边陲小城到如今的区域经济核心城市的演变,改革开放30年来,南宁市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南宁虽然是广西首府,但在工业发展上经济规模不大,地位不如柳州,农业就更不用说了。1978年整个南宁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也不过区区的3亿多元。基础设施也非常差,没有高速公路,南宁到北海要走8个小时,到广州要花2天时间。现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到北海只要3个小时了。
数字表明,1978年南宁市财政收入只有2亿多元,到1988年增长到6.42亿元。而1988
年南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9.15亿元。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南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1978年,南宁市生产总值仅为13.07亿元,到1988年增加到53.78亿元;2005年,南宁市经济总量超过700亿元;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一举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幅度为17.1百分号。这一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全区、全国增速,也是自1994年以来我市经济发展的最高速度,南宁市也因此成为了广西首个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的城市。目前,南宁市不仅已经形成了以制糖、机械、化工、铝产品加工、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几大主导产业,并已形成了集群优势和上下游产业链条,而且,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而兴盛起来的会展、现代物流、信息等产业,也成为南宁市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活跃的因素。
30年来,南宁市还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南宁的新“名片”;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自2004年起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五届取得圆满成功,使南宁市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区域合作也进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南宁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已越来越凸显,为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南宁人有理由相信,按照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目标努力,南宁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新的跨越。
回顾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更加美丽、更加繁荣的南宁必将很快展现在世人面前,南宁,也必将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
南宁!你是我的家,让我们爱护着你,为你争光!为你喝彩!为你自豪!希望你的明天更美好!更辉煌!
范文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探析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
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 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 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 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 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
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 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 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 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先从吃的方面说吧。记得在1978年前我们家和具有城镇户口的人家一样,每个月都凭粮本按国家对每个人的定量供应,去粮食门市部购粮,虽然粮食的价格全国一样,但有一大半是粗粮(粗粮现在好多年轻人不一定知道是什么吧),家里也不一定都够吃,粮食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不是想吃什么都能买到的。就算再有门子有办法的人家能每天吃到白面还,也不是那么现实,如果能每个月吃上三两顿肉,自己就觉得是世界上生活标准最高的了,也觉
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那时由于国家很封闭,人们的眼界没有比较,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可笑的啊,别说每顿吃白面吃肉,对一般家庭或人来说,就是经常一家人或朋们去饭馆吃山珍海味,也不再是什么难事了,就是这样也不算太好的生活了,还有比这标准更高的呢,人们现在讲究的是吃健康吃情趣。因此从吃饭上也能看出现在跟以前比有多大的变化了,幸福生活标准和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这是我产这个社会进步最明显的地方吧。
再从家里用的方面说说吧,记得那时谁家有辆自行车有台缝纫机有块手表有一个收音机就算很富裕的了,光幻想着多会不用手洗衣服就好了,能在家看电影比什么都好。见过洗衣机的普通人几乎没有,更别说谁家有电视了,给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说起来,他们一会说你胡说,绝对不可能有的事,其实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跟那个时代比现在变化真是太大了,不说以前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了,就是家里有电视机、摩托车、洗衣机、电话什么的已经不算什么,洗衣机、电视机还要更高级的,有好多人家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车,还有自己的楼房什么的,可以说什么最现代化的东西在中国的家庭中都能找到,那时的人们跟现在比也只是在梦里见过,但是也不一定有现在的好吧。
再说说收入吧,那时在城里每个月能收入3、4拾元钱就感觉很不错的了,月工资100元左右的那只是极少数的人,有一位朋友用自己的日工资同过去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他家是渭南的,他说那时每天他的日工资好象是1元多,回渭南的车票是2元多,一天工资不够,现在看看虽然去渭南的车票都24元了,但收入最底的职工日工资也在40元了。他还用日工资买肉做了一个比较,那时一斤猪肉7角多,一天工资也就是二斤左右吧,现在虽然每斤猪肉在10元左右,但现在日工资能买4斤多肉了等等。从收入上看人们有了更多的钱可以自己去支配了,跟30年前比是多么大的变化。再说说交通的变化吧,记得那时我老爸在西安办事处工作了好多年,每天澄县去西安的公共汽车只有早晨一趟,但还座不满,这么大个县只有县委县政府一辆吉普车,说句不过头的话,没见过汽车的人大有人在,不用说座火车,普通人想座飞机那更是不可想象的事了。如今是个什么情况,我不用说大家都非常清楚了。
再说说住的变化吧,记得那时矿务局职工每户家庭大多数都5、6口人上以上,虽然住的都是公有住房,但面积最大的也就40平方米左右吧,有的家人家三代同堂也就那么大的地方,你看看现在,虽然现在已经取消了福利住房,实行自己购买住房,但职工都住上条件较好的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的单元楼了,以前贫穷落后代名词的农民住房也都有很大的变化,都住进了砖瓦房,还有好多人盖起二层三层的楼房,有的人家都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了。还有好多我看到的变化我就不一一做比较了,我从内心感受到了我们的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富强了,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懂科学的人多了,开始用科学来发展生产力了。
通过以上的比较,每个人从小小的我所经历的变化中早已感受到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了现在做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的扬眉吐气,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一时代而自豪,更为
自己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骄傲,我们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硕果,对比三十年前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不好好生活,朋友你呢?想必和我有同感吧。
大家都知道新中国诞生近六十年来,从一个一贫二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路走来,50、60、70年代又分别由于建国经验的不足,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富夸和动乱年代,能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开始改革开放,到如今现在的变化,能不说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吗?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吗?有好多人说现在是中华民族的盛世,据我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了解,我想信这个时代的确是一前所未有的盛世,是中华民族最富强最有自信心的盛世时代。让我再列举一些更能让人们体会到我们生活在盛世之中的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神七的上天,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现在是在追求时尚,同世界同步,别的发达国家有的我们有,别的发达国家没有的我们也有了,人们生活向高品味发展。现在世界好象小了很多,你无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和你的亲朋友好友通话,有的地方还能视频,想和远方的人们见面也十分方面,出国旅游也不再是困难的事了。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万分,而小小的我只是从自己视角感触到了一些变化,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中华民族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幸福和谐安定的社会需要我们用心去维护和珍惜,并通过我们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勾画出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按照这个蓝图去建设奋斗,我相信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国际地位也会越来越高,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中国人民的幸福标准会有新的内容,国家具有化时代的盛世也一定会到来。
范文十: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共和国60华诞已至,万方乐奏,举国欢腾。在北京加紧准备阅兵、联欢的忙碌里,在人们透着喜气的眼神里,在“歌唱祖国”的旋律里,,,,到处是国庆的欢乐、热烈的气氛。
恢复中国的伟大所必需的全国统一是所有爱国的中国人衷心渴望的目标。60年来,一个伟大的中国、富强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成就辉煌。我们的党中央,每临大事有静气,总是能够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中国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基础已奠定,道路已开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顽强奋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2003年早春,一场灾难突然袭来。非典疫情肆虐,给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在抗击非典的紧要关头,胡锦涛总书记出现在疫情严重的广东,出现在人民群众中。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夺取了防治非典的重大胜利。尽管受到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仍比上年增长了10%。
抗击非典的斗争,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错综复杂的世情、深刻变化的国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煤电油运全面紧张,,,,面对一个时期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果断作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质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人们注意到,2006年下半年开始,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以往提法相比,“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
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加强,国民经济连续4年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出5.5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000多美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2000多美元。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过去的5年,党中央、国务院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投资重点向农村转移,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大地发生了新的巨变。2004年至2006年,粮食产量实现了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3年增产。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加1111元。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由2002年的39.1%提高到2006年的43.9%,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为之一新,,,,
人民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条件怎么变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矢志追求。
辛苦劳碌在城市中的数千万农民工,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群体。从中央领导,到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媒体舆论,都把关怀的目光投向他们。给农民工讨工资、找工作,帮农民工子女解决上学难题,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奔走呼号,,,,
教育公平,是极为重要的公平。党中央强调,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权威部门统计显示,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增长量的70%用于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617.8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161.08亿元,增长7倍多。
从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到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从对高校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到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使这一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与此相应的是,自去年来,仅西部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已有约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约34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家庭贫困寄宿学生领到生活补助。此外,随着新的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的实施,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名大学生和160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
看病难、看病贵,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
人民的喜忧,牵动着中南海。党中央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近年来,根据中央的要求,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在农村,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08年全国所有县市区将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截至2007年初,全国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8000个。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六大以来,一项项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传递到城市乡村、千家万户。
人们忘不了:胡锦涛总书记佩戴着爱心红丝带,来到艾滋病患者病房,微笑着主动伸出手,和患者亲切握手、交谈;人们忘不了:每年农历除夕,总书记总是和革命老区、困难地区的群众一起辞旧迎新、共贺新春;人们同样忘不了: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同志,一次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忧,,,,
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四个现代化”,到邓小平同志规划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第三步战略作出更具体的规划,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艰苦奋斗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值得骄傲的巨大成就:200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提前实现了在本世纪头一个10年翻一番的预期。
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艰苦奋斗,一定能够把握机遇、战胜挑战,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贡抓马儿生产队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