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的故事佛教电影

龙树菩萨_龙树菩萨图片素材
当前位置: > 龙树菩萨
开光纯铜蛇仙 莽仙 柳仙 蛇莽 铜龙树菩萨 女娲娘娘蛇神 风水摆件
佛经《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 造 鸠摩罗什 译 简体横排 一套三册
装藏小佛像 绿度母 阿弥陀佛 象鼻财神 龙树菩萨 尼泊尔纯铜佛像
弘化社出版 龙树菩萨《十住毘婆沙论》念佛品/助念佛三昧品
中观论龙树菩萨造释迦比丘讲吉卓记赠送结缘不免费空性印顺索达吉
最近更新的...
友情链接:
& 看图网,,该页图片不可商用
在线图片处理软件开发,始创于09年,距今7年。DS:3/20/4
龙树菩萨素材下载十天内免登录
龙树菩萨揭秘人生四种未来,看看你是哪一种!
龙树菩萨是著名的大乘佛教论师,大约生活在2世纪,出生于南印度,于说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许多人认为他是释迦牟尼之后,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论师,相传为证得初地果位之菩萨。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论主”的称誉,其中以《中论》及《大智度论》最为著称。龙树广泛影响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观派以他为创始者,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也多以他的著作来证明本身宗义的正确。在汉传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称号。在藏传佛教中,与其大弟子提婆(亦名圣天)同被列入为佛教的二胜六庄严之一。密宗也以他为传承上师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龙树菩萨曾揭秘人生的四种未来,来看看你是哪一种!从光明到光明菩萨便是属于拥有这种未来的人。他们一生身口意的行为,对佛法是如法的,对众生是有利益的,现在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光明的,死后也会去到光明的地方。现代社会有这样一种人,生活环境、衣食住行、亲人眷属等各方面都很有福报,同时,他们的所言所行也都是善良的,一心一意地修行禅法,大公无私地利益他人,这样的人不但这辈子活得很幸福,死后所去的地方也是光明的。这里的光明不仅是指人天善果,更主要是指解脱轮回,或是往生净土,或是证得佛果。从光明到黑暗世间有一类人,他们过去世做过很多好事,累积了很多福报,所以此生获得了令人羡慕的美满生活——身体健康、荣华富贵、眷属如意等等。但是他们一生都沉溺于享乐,没做过什么利益他人的事,常常挥霍钱财,甚至常年泡在赌场、夜总会一类的场所之中,染上诸多恶习,更没有机会修习佛法。这种人虽然这一生光明,过的是幸福快乐的日子,但他们死后就会堕入恶道,感受无穷无尽的黑暗和痛苦,所以叫做从光明到黑暗。从黑暗到光明有些人在这一生中,由于过去世的恶业积累,生活或是贫穷困苦,或是经常生病,或是眷属不合,总之处处皆不如意。但是他们明白这些现状都是因为自己过去世的善行不够所造成,于是便在这辈子尽力做好事,努力学佛修行。虽然他们这辈子过得很艰苦,但由于此生善行的积累,死后就会去到光明的地方,这就是从黑暗到光明。还有一类人,虽然此生做过很多坏事,但是后来他们感到深深的后悔,真诚地回心转意,变得一心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也属于从黑暗到光明。从这个角度说,忏悔心是更重要的,行为是次重要的。我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修行者在山上闭关苦修,他有一个很好的猎人朋友,生活都由这个猎人供养。猎人每天猎到什么动物就供养什么,这个修行者每天也就吃什么。闭关房有一扇窗户,修行者每天会把吃剩的骨头丢到窗外,久而久之,窗外的骨头已经堆得跟窗户一样高了。有一天,猎人看到这些骨头,心想,“我已经杀了这么多动物,而且还让修行者也吃这些动物,我造的恶业实在太多太大,看来以后只能堕入地狱,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了。”猎人越想越后悔,非常痛心,就不想再活了,因为这样活下去意味着还会杀更多的动物、造更多的恶业。于是他就跑上悬崖,跳下去自杀了。因为猎人的忏悔心太强烈,在他还没有摔落在地时就飞升而上,投生到了天界。这件事被修行者知道,他心想:“猎人朋友一辈子杀了那么多动物,都能飞上天界,我闭关苦修这么久,就更应该能飞上去。”于是他跑到猎人跳崖的地方,跳了下去,结果被摔得粉身碎骨。所以,忏悔心是特别重要的,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特别重要的,这位猎人就是从黑暗到光明,修行者就是从光明到黑暗。从黑暗到黑暗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释。从因上来看,有些众生与生俱来就爱好造业,伤害生命等等,无论投生到何处,都会自然而然地喜欢造恶业,这就是因上的黑暗。从果上来看,有些众生从生下来就会遭受痛苦,由于不会行善断恶,所以不论投生到任何一道,都只能生生世世与痛苦相伴,无法自拔,难以解脱,这就是果上的黑暗。(来源:南京栖霞古寺)上微信、易信关注【网易佛学】公众号,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订阅【网易佛学】频道。获取更多资讯,了解佛学动态,精华尽在【网易佛学】。
本文来源:网易佛学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关键词阅读:
《楞严经》传入中国的因缘非常不易,此经未来,盛名先至。隋朝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经》而创立一心三观法门,后遇梵僧以止观示之。梵僧阅后告诉智者大师:“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此后智者大师便向西方虔心遥拜,希望能一观楞严的意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
大约在佛陀入灭700年,龙树菩萨出现在印度南天竺国婆罗门家族。他自幼智慧非常高,非常神异。他大约活了两百岁,是非常长寿的,这是有历史资料可考的。我们可以从三点来介绍龙树菩萨。第一,他的神异传说特别多。从古到今,除了佛陀之外,那么多的祖师大德菩萨,龙树菩萨的神异传说是最多的。第二,他对佛教的贡献是最为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第三,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最高的。从这三点就知道龙树菩萨是怎样的人物。一、神异传说最多“龙树”,这个名字一听,就有不一样的味道,这里面就有神异传说,让人感到很超越。他是他母亲在树下所生,所以以树来命名;同时,他是龙成其道,大龙菩萨接他到龙宫,成就他的佛道因缘。所以,他这个名字就很奇特,给人神异的想象空间。有关龙树菩萨的典籍,有一百部之多。龙树菩萨的典故、传说特别多,往往都带有神异色彩,如果讲故事,那能讲的太多了,现在也有动画片、小人书,专门介绍龙树菩萨。当然,如果从历史考据的角度,你说哪一个真实,哪一个是神话,我们就很难说了。一个人能够有这么多神异传说,显示这个人不一般,有非常高深的境界,也非常受关注。二、对佛教贡献最大龙树菩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大乘佛教方面。龙树菩萨出生的时候,正值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小乘佛教就显得生命力比较微弱了。在整个大乘佛教当中,龙树菩萨的贡献是最为巨大的。可以讲,如果没有龙树菩萨,大乘佛教就没有后来乃至今天的局面。整个大乘佛教,是龙树菩萨开辟了全新的视野、全新的天地,他是这样一等一的大师。龙树菩萨有关大乘佛教的著作非常多,流传在世的,最有名的就是《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菩提资粮论》以及《易行品》所在的《十住毗婆沙论》,还有其他很多作品。净土宗的昙鸾大师一开始就是四论的学者。所谓“四论”,就是《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百论》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提婆所写的。吉藏大师开创的三论宗,也是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为宗典,加上提婆的《百论》。可见得龙树菩萨的论典对后世的影响之大。昙鸾大师对龙树菩萨非常敬仰,称为“南无本师龙树尊”,他的《赞阿弥陀佛偈》,最后第47、48偈都是赞叹龙树菩萨的,大家可以去翻看。三、历史地位最高龙树菩萨被尊为“八宗共祖”“第二佛陀”,这是大乘佛教共传的。大乘佛教在中国特别兴盛,展开了八大宗派,这八大宗派,都以龙树菩萨作为共同的祖师,每一个宗派都必定在龙树菩萨的著作里找到依据,这样,这个宗派才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在教理上、法脉上如果跟龙树菩萨攀不上关系,那这一宗派可信度就成问题。如果跟龙树菩萨攀上关系,“好!这是大圣龙树菩萨的思想”,就具有说服力。由此可见得他的影响力。当然,有的宗派依据得多,有的宗派依据得少。我们净土宗主要依据《易行品》,三论宗主要依据他的二部论著;天台宗依据得也很少,也是依据一首偈子,就展开了“一心三观”教理的演绎。由此也知道,龙树菩萨的历史地位是最高的,从古到今,没有超过龙树菩萨的,所以称为“第二佛陀”。就是说,自佛陀入灭之后,没有人对佛教的贡献超过龙树菩萨,人们在他在世时和灭后,对他的敬仰都像对佛陀一样。有人说:“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势至菩萨,不都是大菩萨吗?”当然是大菩萨,但这些不是历史人物,他们是他方净土的菩萨,而龙树菩萨是历史人物。龙树菩萨出生在南印度,是婆罗门种姓。关于他,有很多传说。这里有一篇资料,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龙树菩萨传》。大师名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哺之中,闻诸梵志诵《四韦陀典》各四万偈,偈有四十二字,背诵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练。“天聪奇悟,事不再告”,他天生聪明,有奇特的悟性,任何事情不要讲第二遍,直下领悟。“在乳哺之中,闻诸梵志诵《四韦陀典》各四万偈,偈有四十二字,背诵其文,而领其义”,他还在哺乳期,被母亲抱在怀里,听到印度梵志,就是专门研究宗教学问的人,读诵印度教最有名的《四韦陀典》,有四万偈,每偈有四十二个字,算一算就是一百六七十万字。他在母亲怀抱里听别人读,他就会背了,而且道理都懂了。“弱冠驰名,独步诸国”,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名驰五天竺国了。“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练”,世间的学问,工艺、德能,天文、地理,正史、正学,包括民间的道术,他没有不学的,通通都知道。契友三人,亦是一时之杰。相与议曰:“天下义理,可以开神明、悟幽旨者,吾等尽之矣。复欲何以自娱,骋情极欲,最是一生之乐?然诸梵志道士,势非王公,何由得之?唯有隐身之术,斯乐可办。”四人相视,莫逆于心,俱至术家,求隐身法。他有三位朋友,也是“一时之杰”,也不是凡流,都是非常杰出之人。有一次,和这三个人“相与议曰”,他们在一起讨论。“天下义理,可以开神明、悟幽旨者,吾等尽之矣”,你看这话说得多大啊,天下所有能够开神悟旨的学问、道理,已经全部学遍了。“复欲何以自娱,骋情极欲,最是一生之乐”,用什么办法,过上最快乐的生活。他们很年轻,少年得志很轻狂,什么都已经学遍了,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他们要做最快乐的人。“然诸梵志道士,势非王公,何由得之”,“但是我们是婆罗门种姓,天生就是要学道修道的,若想得到天下最大的快乐,从势力来讲,还是王公大臣,他们才有这个势力”。修行人在山上,必须托钵乞食。那怎么办?“唯有隐身之术,斯乐可办”,只有不用道士身份,用隐身术,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满足人生的快乐了。“四人相视,莫逆于心”,四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对!这样好”,大家就很合心意了。“俱至术家,求隐身法”,他们也不干好事,没学到佛法啊。其四人得术隐身,自在入王宫中,宫中美人皆被侵陵。百余日后,宫中人有怀妊者,以事白王。王大不悦:“此何不祥,为怪乃尔?”召诸智臣,以谋此事。有旧老者言:“凡如此事,应有二种,或鬼或术。可以细土,置诸门中,令有司守之,断诸术者。若是术人,足迹自现,可以兵除;若其是鬼,则无迹也。鬼可咒除,人可刀杀。”备法试之,见四人迹,即闭诸门,令数百力士,挥刀空斫,斫杀三人。唯有龙树,敛身屏气,依王头侧。王头侧七尺,刀所不至。是时始悟欲为苦本,厌欲心生,发出家愿:“若我得脱,当诣沙门,求出家法。”既而得出,入山诣佛塔,出家受戒。他们学到隐身术之后,就跑到王宫,向宫女行不轨。结果过了一百天,有宫女怀孕了,国王就非常气愤,找大臣来问。大臣说:“这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鬼,所谓的精灵附体;要么就是隐身术。如果是人所作为的话,就在每一道门里撒下灰,人过来的话,一定有脚印;如果是鬼的话,就没脚印。如果是鬼,就念咒,咒杀他;如果是人,就派力士用刀砍。”于是每一道门里悄悄把灰一撒,结果他们四个人不晓得,走进去,埋伏的人一看有脚印,就知道是人了,然后把大门一关,派几百个力士拿着刀在空中乱砍。三位朋友被砍死了,龙树没被砍死。他怎么没被砍死呢?他聪明得很,躲在国王背后,国王走到哪里,他就在后面跟着,因为力士不可能拿刀来砍国王,国王四周七尺之内是砍不到的,所以他逃掉了。他由此醒悟了:“欲为苦本,丧身害命啊!最大的祸患无过于此。”于是,发心出家,修学佛法。这是一段故事,可见得他天性颖悟,非常超越。摘自《&易行品&讲记》注:本文首发于“净土宗弘愿寺”微信平台,公众号:hongyuansi18。转载请通知,并将本段话一并带走。如有报纸、杂志、书籍刊登本文,也请署清“转载自‘净土宗弘愿寺’微信(hongyuansi18)”字样。
可能感兴趣智慧法语:龙树菩萨说持戒易得定
来源:《大智度论》
作者:龙树菩萨
四川甘孜长青春科尔寺法相院大经堂东方持国天王(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大智度论》:破戒之人。结使风强。散乱其心。则禅不可得。持戒之人。烦恼风软。心不大散。禅定易得。
注:破戒的人,烦恼重,心常为其扰乱,不易得定。持戒的人,烦恼轻,心难为其扰动,故易得禅定。
[责任编辑:印媛]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佛教名博: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南怀瑾:《
龙树菩萨及五部概论
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光明佛坛【gmfotan】
已有50余万关注读者,是免费的公益佛学、修行、传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学平台。让您天天亲近佛菩萨,学习善知识,积累福报,让生命充满慈悲与智慧!请搜索本平台总目录,也可以通过“查看历史消息”检索。
本刊所有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是近期读者阅读或转发最多文章:
【1047】附体、感应与神通
【1046】星云大师:《人生就是放下》
【1045】精选地藏王菩萨像
【1044】南怀瑾:诸佛菩萨都在世间 只是你不认识而已
【1042】星云大师新作《贫僧有话要说》
【1041】闭关修行
【1040】明天盂兰盆节,佛弟子该做什么
【1039】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8】明天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1037】宣化上人:蛇来听法(中英文)
【1036】微视《为什么不能意淫、邪淫》
【1035】佛教的空性
【1034】《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及白话翻译(一)
【1033】慈禧为何哭着跪拜虚云老和尚
【1032】盂兰盆节临近,佛弟子须知道来龙去脉
【1031】通过形象认识诸佛菩萨
【1030】佛教修行大全《楞严经》
【1029】推荐佛教入门书(三)| 《佛教常识答问》上
【1028】朝时课诵课本(早课)
【1027】《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1026】济群法师:一念通三世 开悟方能知
【1025】星云大师:算命到底准不准?
【1024】三昧境界
【1023】学诚法师:居士如何在生活中持戒
【1022】修行人每天必发的六大善愿
【1021】无须灌顶的六字大明咒修法
【1020】跟随寺僧做晚课
【1019】跟随寺僧做早课
【1018】藏传八大菩萨唐卡(组图)
【1017】【专辑】《妙法莲华经》| 附动画三集
【1016】圣严法师:佛教徒素食的四大原因
【1015】今天农历六月十九 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
【1014】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
【1013】梦参老和尚: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1012】虚云老和尚:犯杀戒的过失
【1011】莲师在桑耶寺的开示
天籁王子桑吉平措的最美佛曲三首
【1009】学佛修行的基础:戒定慧
【1008】静坐入定的训练
【1007】黄念祖老居士:“外道妖通”与佛法神通
【1006】虚云老和尚: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1005】南怀瑾:修行成功的五个步骤
【1004】虚云老和尚:修行先除我相
【1003】五台山举办梦参老和尚102岁寿诞供僧祈福法会
【1002】修行是为了修心
【1001】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佛教徒
【1000】虚云老和尚:如何学佛
【999】恭迎韦陀菩萨圣诞 | 传喜法师开示
【998】恭迎韦驮菩萨圣诞
【997】虚云老和尚:如法静坐
【996】真正修行人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995】刘涛:一只羊让我成为素食主义者
【994】《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
【993】虚云老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992】精进修行与不得力修行
【991】《丛林基本知识》(上)
【990】太虚法师:我的三次定境
【989】虚云老和尚:岀家人如何修道
【988】印光大师法语解说求子之道
【987】太虚大师“解梦”
【986】圣严法师:佛的境界不可思议
【985】美国艺术家眼中的须弥山
【984】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示现图
【983】【专辑】圆觉经
【982】修行与着魔
【981】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980】今天恭迎伽蓝菩萨圣诞 | 关公是如何成为佛教大护法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树菩萨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