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孩子走如何培养科技特长生生路线,西瓜创客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作为一个30多年的电脑白痴我有话要说。我本人使用Scratch学习了一整节少儿编程,我认为它能激发兴趣、提供积极正向反馈、培养逻辑思考方式。至于是不是智商税,则要看你本人或孩子学习它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跟风学的,可能就是智商税;想要提升自己补齐短板,适合像我一样不理解计算机语言的纯“电脑白痴”。我的编程学习经历可能我的学习经历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是个和计算机编程一点儿也不对付的普通人。语文好,数学、物理很一般,高中拼了老命才上了一所末流211,大学时又费了老劲,好像也没有通过计算机二级。好在后面读了研究生,有没有计算机二级证书对于落户和找工作无所谓,我也就不再和计算机死扛了。我觉得计算机语言和我应该八字不合,从小到大我明明学所有东西都挺快的,高中之前年级第一随便考。可为什么明明都是语言,计算机语言我就听不懂了呢?小学二三年级开始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还是在学校用的286、386,学BASIC语言。我真的是两眼一抹黑啊,可竟然还被老师选中要参加比赛?放学被迫在机房的黑白屏幕上敲着自己完全看不懂的字符,盼望着通过死记硬背几个程序,得到标准答案然后赶快逃离学校回家。当然,最后我以极低地分数落选学校的选拔,长舒一口气。中学开始用Windows系统了,原来计算机里和程序语言无关的东西都这么好玩。高中、大学要学计算机语言了,对不起,我感觉自己依然是个文盲。死记硬背+拼命尝试理解原理无果,C++、C语言、VB这些必修课基本靠背诵熬下来,勉强都通过了。几年的磨合下来,我彻底宣告失败,我真的学不会,我不适合和计算机打交道。可以说从第一次接触编程开始,它就是一个不近人情的可怕的怪物,把我绑架在电脑面前,逼我吃掉咽不下去的干粮,可它拉嗓子、一点也不好消化,我怕它,不敢靠近它,一辈子也不想了解它。敲下这些字的时候,想想小时候的悲惨遭遇,我都想哭。有了孩子后,我一直在把自己擅长的知识教给孩子,也想让自己不敢碰的内容让孩子有所接触。因为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局限,而阻断孩子了解全世界的窗口。我也有自己的焦虑,因为疫情下我们和爸爸相隔半个地球已经两年多了,自己带娃,既当妈又当爹,我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更大,孩子要身心健康成长,智力体力也不能落下,我心理上有一股倔劲儿,即使没有爸爸陪伴,只靠妈妈的孩子也一样能茁壮成长、全面发展。当然,不能给孩子太多压力,佛系和鸡娃的尺度一定要掌握。这个度,可能只有通过“鸡自己”才能达成。当自己熟悉孩子的生长、了解现阶段和将来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学习的知识,才有“育儿”的发言权。说回主题来。孩子在长大,做为一个程序语言理解力为负分的妈妈,我决定主动接近少儿编程,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帮孩子“选品试用”,看看现在的编程到底有多神奇,如果我能理解,小学生应该也能理解。我还请学计算机的朋友在我的育儿群里帮我进行了幼儿编程的“扫盲”,我也亲自操刀,利用Scratch编设计了一个小动画。别问我什么是Scratch,也别问我这些“积木块”一样的模块后面藏着什么代码,我和刚学编程的七八岁孩子一样啥也不懂。我只知道从这个课程学习里,我获得了快乐、成就感和愿意进一步学习编程的兴趣。打开这个程序,我不再害怕,听完课程,我的脑子不是一团浆糊,我的手知道该怎么操作。1 “说人话”的语句以前编程,If、while、else让中国话还不怎么利索的我不明所以,Scratch里“说人话”是让编程小白和初识编程的普通孩子不排斥的第一步。“当角色被点击”“下一个造型”“播放音乐并等待播放完成”……全都便于初学者理解接受。2 积木般模块化的工具代替死记硬背Scratch是可视化图形编程,其构成程序的命令和参数是积木形状的模块,不用书写代码语句,只需按照一定的逻辑用鼠标拖动模块把它们拼在一起就可以。这是给初学者快速上手,跳过大量的练习和背诵时间,迅速获得积极反馈的核心。比如基础的“如果……那么……”语句,不再是if xxxxx , else xxxxxx,期间需要自己把内容一个一字敲上去。Scratch把这些语句放在一个个代码积木里面,只要把积木拖动到编程区,再像拼积木一样把另一个积木镶嵌进合适的位置,就能完成编程。我尝试制作了一个宝宝的表情包,一开始总也不成功,后来发现我把等号两边的内容写颠倒了,我又用“我脑”误解了“机器脑”。于是我简单地把积木块重新拼接了一下(解锁debug?!),顺利完成了我的第一个编程作业。这些在编程大牛眼里,可能是不起眼的傻问题,但是在“真小白”眼里,面前有无数的高山阻挡我们前进,搬走一块小小的石头对我们来说都是巨大的进步,何况这还是凭借我们自己的能力解决的bug!代码积木让我不再对“可怕的代码”心生畏惧,而是像玩积木游戏一样,轻轻松松就能捡拾现成的内容,让我可以专注于逻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3 多线程编辑、不再惧怕失误Scratch在程序设计时引入了事件、线程、同步的概念。让编辑过程可以分成独立的几个部分,多线程操作,不会弄错一点就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对编程小白来说非常实用。例如,Scratch中包含多种事件,如最基础的让角色发出音效、让角色的台词出现在画面里,可以通过多线程操作执行,让音效和画面的变化互不影响;可以轻松增减元素、设计动画,让孩子在学习Scratch的过程中,依从自己的兴趣不断地强化学习,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角色升级,在升级过程中也不怕前面的工作遗失,获得积极的正向反馈。https://www.zhihu.com/video/1499046927500615680我本来只想练习一个变脸+弹出字幕的动画,后来觉得加个音效会不会更好玩,于是在不影响已有作品的前提下,利用多线程操作加音效成功。4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以前写论文时必须完成的流程图、如今大火的思维导图等,都是“编程思维”,都是把大问题不断分割成小问题的过程,对逻辑分析能力很有帮助。回想大学期间画流程图,内容上倒是不太难,感觉自己已经把思考过程比较准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我的流程图形式总是不够醒目和一目了然。这样的流程图画完,还要费劲再和读者解释一遍,画了等于白画。看Scratch的代码积木,就是一套很流畅的流程图,通过色彩、形状、语句将流程图轻松走下来,编程者能够清晰地看明白自己的思考路径,知道程序是按照怎样的流程走完。最后,作为一个编程小白,我知道自己说的都是没啥营养的非专业点评,但是面向初学者和理解力尚弱的低龄儿童,说人话、培养兴趣、去繁就简、及时行乐(积极反馈)不正是绝大多数人群需要的吗?羡慕现在的孩子能有这么多寓教于乐的教具和课程。如果时间能倒流,我希望我在小学第一次接触的编程不是恐怖的代码,而是这些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积木块。至于软件哪个好,我也没对比过,目前在用的是咕咚编程。对我来说,入门很合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培养科技特长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